略论元代戏曲艺人

略论元代戏曲艺人

一、元大都戏剧艺人略论(论文文献综述)

牛文玥[1](2021)在《元两都遗存装饰的文化涵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周宝艺[3](2021)在《宋元说唱的民间叙事传统研究》文中提出说唱是中国民间表演艺术的一个门类,学界一般认为说唱艺术萌芽于先秦,发展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兴盛于宋元,至于明清则蔚为大观。宋元说唱是中国民间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繁荣、制度宽松、文化繁盛的大背景下宋元说唱快速发展,商业化、专门化、娱乐化是它区别于前代说唱艺术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主题学、故事类型学、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民间文学、文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以前人对宋元说唱伎艺类别的概括为基础,参考已考证出的现存篇目,通过对小说、诸宫调、鼓子词、宝卷等4类说唱伎艺现存的62篇文本进行分析,在厘清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它的叙事核心、叙事艺术、叙事旨趣。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宋元说唱的民间叙事传统”其研究对象的起源、形成和特点,说明了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梳理了宋元说唱的基本内容,运用故事类型分析法对宋元说唱现存文本进行研究,将其概括为7个主题,16个类型,46个亚型。婚恋主题相关内容涉及到宋元婚俗;英雄主题反映了底层民众的法制观念;伦理主题反映了宋元时期礼和法、礼和俗的合流;发迹主题相关题材被后世戏曲频繁援用;宗教主题体现了宋元说唱中的宗教特征;灵怪主题显示了宋元时期人们的神灵观念;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其他类别被作为参考对象应用。第二章通过分析宋元说唱的叙事核心,讨论了宋元说唱中的虚化的时间、跳跃的空间和世俗化的角色,总结出常与非常是贯穿其中的思维方式。第三章从叙事艺术的角度出发,重点说明了宋元说唱语言、形式、表演的特征及其成因。因宋元说唱的口头性、现场性、变异性,要求在情节设置时采用固定的体制、嵌套的内容、重复的结构,便于记诵和提高产出效率;在表演技巧方面则要求艺人通过细节的变异、悬念的设置、道具的使用来丰富表演的感染力,吸引更多听众。这些特征同散韵兼用、文白相杂的语言一同构成了宋元说唱以继承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叙事艺术。第四章通过对奇、趣,人、异类,礼、俗,这几组关系的探讨,说明了宋元说唱雅俗共赏、物我一体、礼俗合流的叙事旨趣。第三部分为结语,将宋元说唱对后世俗文学、戏曲、生活民俗的影响进行了概述。

欧素菊[4](2021)在《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三级课程制度的保障下,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托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的课程,突破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特点,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将其以课程的形式纳入学校教育系统是缓解传承断代危机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较为关注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路径,而较少关注非遗教育结果质量的问题。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是回应非遗教育结果的关键,基于学校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真实图景,分析课程实施的优秀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厘清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探索提升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这是本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非遗校本课程不仅要满足实现育人价值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实现文化价值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根据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应是交互的过程。交互是非遗课程与学生生活情境的交融,是教育主体间的交互。非遗以课程的形式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其实施目的是实现非遗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由此,非遗校本课程应以人文精神的升华为价值导向,实现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培育、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审美生活意识的培育。基于对非遗校本课程的应然样态及其实施的应然样态和价值导向的理解,本研究采用工具性个案研究方法,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方法对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做了探析,以了解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实然状态。以课程实施的时间线为导向,以课程实施的准备、过程和结果为调查的一级维度,以对象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为二级维度,设置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具体访谈1位校长、1位副校长、12位教师、3位学生,回收学生问卷376份。另外,非参与式课堂观察4节,搜集教学文件以及采集环境观察材料若干。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学校非遗校本课程实施获得了优秀的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学校通过邀请非遗专家,弥补师资力量之短板;建设校本教研团队,沉淀课程之牵引力;赋旧曲予新意,保障非遗生命力;建非遗校园文化,厚积课程之推动力等优秀的举措来推进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但学校的非遗校本课程实施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目标引领不足;课程内容多为物化呈现,少触及文化内里;课程组织过程传统,未体现非遗活态性;课程评价薄弱,未发挥其效力等。基于以上发现,借助陈晓端、张立昌《课程与教学通论》的课程实施影响理论为分析框架,发现由课程方案、课程材料组成的课程对象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客体条件,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非遗传承人或艺人组成的主体因素构成了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力量,由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的环境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由地方教育当局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组成的管理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力量。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总结出三个方面的结论:(1)课程实施主体对非遗校本课程认同度高,然而其行为能力却与之不匹配;(2)软环境为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然而硬环境限制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3)课程的对象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染化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只有充分发挥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提高各因素的协调性,才能继续促进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已获得的优秀经验,改进其存在的不足。由此,研究提出五个方面的优化建议:(1)引进专家,保障课程建设的专业力量;(2)活化课程实施过程,培植民族文化心理场;(3)优化教育场域,缓解教育情境与非遗生境的疏离;(4)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突破教师经验茧房;(5)创新课程内容,激发非遗生命等.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研究问题,通过查找文献和翻阅课程理论,厘清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意蕴,然后深入学校课程实施图景,探索其优秀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厘清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研究是为提高非遗教育结果质量,促进其价值的实现。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下多元文化共生的教育,培养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审美生活意识,这也是贯穿本研究始终的价值取向。

田瑞[5](2020)在《元代音乐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元代独到的“蒙汉之合”;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同传统的农耕文明密切接触并相互作用,形成了元代独特的“农商之合”。蒙古族统治者虽然实施汉法,但为保护蒙古及色目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传统儒生不得不远离官场,或隐居消沉、或迫于生计,涌向曾为其“不屑”的社会阶层,客观上促成了元代特有的“士民之合”。元代音乐正是这些独特社会现象的客观反映,导致这一时期宫廷音乐为中原传统礼乐体系与蒙古族旧俗二者相互融合,导致这一时期音乐生产的主体为文人与乐人及消费主体为贵族商贾,导致这一时期戏曲音乐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本文聚焦于元代这一多民族、多宗教的时期,运用音乐社会学及艺术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将音乐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从文本与考古史料出发,以音乐生产活动为前提,研究该时期音乐经济发展现象,探究音乐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分析不同场所、生产方式主导下元代音乐生产与消费特征、非商业性和商业性特征。进一步概括该时期音乐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规律、缘由,并力图归纳音乐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寺院积极参与商业性音乐经济,音乐产品营销方式多样化,为元代社会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服务模式。另外,这一时期文人与乐人之间合作的经营创造,为戏曲音乐发展提供市场化的指导与推广。

郭明晖[6](2020)在《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京花市地区坊巷、庙观、会馆、税关等格局自明清时期形成发展以来,逐步成为这一地区手工业作坊密布、商业繁盛的重要基础。清乾隆年间绢花业的日益兴盛,带动了这一地区庙会、集市以及其他各类手工艺行业的快速发展。至清末民国年间,花市手工艺行业发展达到鼎盛,遍布绢花、料器、玉雕、花丝镶嵌、象牙雕刻等手工业作坊,成为北京南城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基地,也是京城手工业发展的摇篮。此后经历了战争时期的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转型以及新世纪下的复兴,花市手工艺行业在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顽强生存下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依托花市演变发展而来的北京绢花、北京料器、“葡萄常”料器、北京玉雕等传统工艺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史料收集、工艺流程、造型品类、传承发展等各方面受到了全方位保护。充分体现了花市手工艺行业品类众多、发展完备、代表性明显的特征,集中浓缩了京城工艺美术的精髓,也是北京手工艺发展史的重要缩影。当代,北京花市手工艺应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背景下,依据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宣传合力,增强花市手工艺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花市手工艺生产性保护,实现产业化发展体系;加强花市手工艺活态传承保护,做到区域性、整体性发展,打造集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行业和商业的区域特色文化景观,更好地实现文旅融合。使花市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下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历史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实物图片资料为基础,对北京花市手工艺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具有花市代表性的手工艺品类,花市手工艺所具有的价值、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更好实现复兴发展的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研究。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花市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提升花市手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社会各界对于花市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

黄若然[7](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说明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王茂入[8](2020)在《城市文化视域下的元杂剧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深入阅读分析元杂剧文本的基础上,将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置于城市文化的空间背景下进行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本文所涉元杂剧均引自王季思主编的《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所涉及的“城市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分析了元杂剧作家的城市经历,探讨了作家城市经历对元杂剧女性形象塑造之影响,并阐述了城市文化视域下的元杂剧女性形象概况。众多元杂剧作家因仕途受阻而跌落到城市社会的下层,混迹于城市的勾栏瓦舍,与倡优歌妓为伍,从而与市民女性有着深入的接触。共同的遭遇使得作家以同情乃至赞赏的眼光塑造出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城市女性形象。第二章探讨了城市文化对元杂剧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对女性生活的影响。城市房屋密集,人口相对集中,城市居民经常聚集于街头、店铺和妓院等城市公共空间,易产生矛盾冲突,女性的生活状态也因此而改变。其次,探究了城市人际关系对女性命运的影响。从“复杂人际关系下的受害者”和“偶然人际交往中的受牵连者”两个方面阐释了城市复杂人际交往下女性命运的改变。最后,探析了城市文化影响下女性的性格特征。城市社会阶层的多样性,人口构成和人际交往的复杂使得城市文化注重现实利益。较之乡村人民的朴实和服从,城市人民能言善辩,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追求。因此元杂剧中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女性形象呈现出“泼辣勇敢”“崇尚功利”和“权谋机诈”的性格特征。第三章总结了城市文化视域下元杂剧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成就。元杂剧作为舞台演出艺术,其突出的艺术特点之一便是设置和表现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城市有限的活动空间和人口的密集使得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频发,这为戏剧家设置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揭示出了人物命运发展的必然性,展现了人物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其二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塑造城市文化影响下的女性形象。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得市民群体成为元杂剧观众的主力军。为了迎合市民的喜好,与市民多有接触的元杂剧作家塑造出了语言直率的闺阁小姐形象,语言泼辣的妓女形象和语言粗俗的鸨母形象。这些女性通俗直白的语言极具生活趣味和市井气息。

丁一[9](2020)在《元杂剧产业研究》文中指出元杂剧是我国早期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样本,以此为对象研究其投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很有意义,可通过归纳元杂剧这一特殊的断代文化产业现象的主要特点,了解剧作家与艺人的经济生活,还原创作与演出的市场化运作形态,回顾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考察元杂剧市场发展历程及其兴衰的原因,分析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动因和社会制度性因素。在元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但不限于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现有元杂剧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沿元杂剧产业发展脉络,即资金来源、创作市场、演出市场、戏班经营与管理、书会与农村社会等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等诸环节展开研究,逐渐逼近元杂剧产业发展原貌。元杂剧是生产驱动型文化,在短暂的历史时期中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分工明确而高效,书会专职创作并印刷传播剧本,教坊统一注籍管理乐人,在民间和官方市场按需调配表演人才资源,而长期两京巡演制度则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元杂剧艺术成就,提高了元杂剧艺术生产力和传播效率。

陈筱娇[10](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二、元大都戏剧艺人略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大都戏剧艺人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3)宋元说唱的民间叙事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
第一章 宋元说唱的基本内容
    1.1 婚恋主题的多种形态
        1.1.1 人与人的婚恋
        1.1.2 人与鬼的婚恋
        1.1.3 人与神的婚恋
        1.1.4 人与精怪的婚恋
    1.2 社会变动中的英雄建构
        1.2.1 摘奸发伏
        1.2.2 朴刀棍棒
    1.3 家庭内外的伦理叙事
        1.3.1 家庭内部
        1.3.2 家庭之外
    1.4 得志显达的发迹故事
        1.4.1 贤才遇明君
        1.4.2 军中求富贵
    1.5 三教发展中的冲突与融合
        1.5.1 宋元说唱中的道教元素
        1.5.2 宋元说唱中的佛教元素
        1.5.3 宋元说唱中的民间宗教故事
    1.6 万物有灵观下的灵怪之说
        1.6.1 精怪为祸
        1.6.2 奇闻逸趣
    1.7 其他
第二章 常与非常:宋元说唱的叙事核心
    2.1 非确证的时空
        2.1.1 虚化的时间
        2.1.2 跳跃的空间
    2.2 世俗化的角色
        2.2.1 作为主角的绅衿下层和平民
        2.2.2 市井化的上层
        2.2.3 人性化的异类
第三章 继承发展:宋元说唱的叙事艺术
    3.1 语言艺术
        3.1.1 散韵兼用
        3.1.2 文白相杂
    3.2 形式艺术
        3.2.1 相对固定的体式
        3.2.2 重章复沓的结构
        3.2.3 作为线索的意象
    3.3 表演艺术
        3.3.1 细节的变异
        3.3.2 悬念的设置
        3.3.3 道具的运用
第四章 对立共构:宋元说唱的叙事旨趣
    4.1 真与奇的追求
        4.1.1 真与奇的矛盾
        4.1.2 真与奇的共生
    4.2 人与异类的共生
        4.2.1 人与异类的对立
        4.2.2 人与异类的转化
    4.3 礼与俗的互动
        4.3.1 礼与俗的冲突
        4.3.2 礼与俗的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文化传承之必然:非遗校本课程是非遗传承的有效途径
        2.校本课程实施之诉求: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亟需优化
        3.研究现状之需要:非遗校本课程的研究有待深入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
        1.非遗相关研究
        2.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相关研究
        3.述评与启示
    (四)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3.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4.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
    (五)核心概念
        1.非遗
        2.校本课程实施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八)研究创新点
一、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意蕴探源
    (一)非遗校本课程的逻辑起点:非遗校本化
        1.非遗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校本化
        2.非遗校本课程的内容遴选在地化
    (二)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多元交互
        1.课程实施是课程与学生生活情境交互的过程
        2.课程实施是多元课程主体交互的过程
    (三)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升华
        1.培育文化自觉意识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培养审美生活意识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的说明
    (三)资料搜集的过程与整理分析
    (四)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三、H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素描
    (一)H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概述
    (二)课程实施准备的解读
        1.课程实施主体的认同
        2.课程实施师资的培育
        3.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
        4.课程实施环境的打造
    (三)课程实施过程的展现
        1.教师的教学策略
        2.学生的学习态度
        3.环境资源的利用
        4.校本教材的开发
    (四)课程实施案例的展示
    (五)课程实施效果的呈现
        1.课程实施效果述评
        2.课程实施评价策略评析
四、H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一)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优秀经验透视
        1.邀请非遗专家,弥补师资力量之短板
        2.建校本教研团队,沉淀课程之牵引力
        3.赋旧曲予新意,保障非遗之生命力
        4.建非遗校园文化,厚积课程之推进力
    (二)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存在问题检视
        1.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目标引领不足
        2.课程内容多为物化呈现,少触及文化内里
        3.课程组织过程传统,未体现非遗活态性
        4.课程评价薄弱,未发挥评价效力
五、非遗校本课程实施优秀经验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对象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客体条件
        1.课程方案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2.课程材料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内容
    (二)主体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力量
        1.校长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领航者
        2.教师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主导者
        3.学生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者
        4.家长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
        5.非遗传承人或艺人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促进者
    (三)环境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1.硬环境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硬基础
        2.软环境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源驱力
    (四)管理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力量
        1.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护航力量
        2.学校内部管理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推进力量
六、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主体对非遗校本课程的认同度高
        2.主体的行为能力与认同不匹配
        3.软环境助力富足而硬环境支持不足
        4.课程实施影响因素染化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研究建议
        1.引进专家,保障课程建设的专业力量
        2.活化课程实施过程,培植民族文化心理场
        3.优化教育场域,缓解教育情境与非遗生境的疏离
        4.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突破教师经验茧房
        5.创新课程内容,激发非遗生命力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硕博论文
    (四)其他
附录1: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2: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学生问卷
附录5:非遗校本课程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6:课外观察记录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元代音乐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前人研究成果
        1.关于音乐经济研究现状
        2.元代宫廷音乐研究概述
        3.元代世俗音乐研究概述
        4.元代音乐机构与制度研究概述
        5.元代音乐宫调与乐谱研究概述
        6.元代乐器与组合研究概述
一、元代非商业行为音乐生产与消费
    (一)非商业行为的音乐生产者
        1.宫廷职业乐人
        2.隶属地方州府在籍乐人
        3.宗教活动者
        4.文人
        5.私家乐人
    (二)生产与消费的场所、方式、目的、成本
        1.皇室王廷主导下音乐生产与消费
        2.州府所辖下音乐生产与消费
        3.宗教活动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4.民俗活动的音乐生产与消费
        5.私家蓄伎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6.文人之间雅集行为
    (三)非商业音乐生产与消费的主要产品类型
        1.宫廷雅乐
        2.宫廷燕乐
        3.州府应差之乐
        4.文人之散曲、琴乐
二、元代商业行为音乐生产与消费
    (一)商业行为的音乐生产者
        1.宫廷音乐机构所辖乐人
        2.州府所辖的在籍乐人
        3.勾栏棚园乐人
        4.冲州撞府路岐人
        5.青楼妓馆乐人
        6.文人从业者
    (二)生产与消费的场所、方式、目的、成本
        1.勾栏棚园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2.茶馆酒肆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3.青楼妓馆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4.宫廷及地方州府的音乐生产与消费
        5.神庙戏台场所的音乐生产与消费
        6.寺院、道观音乐生产与消费
        7.富庶之家、庭园及河边画舫等场所音乐生产与消费
    (三)商业行为音乐生产与消费的主要产品类型
        1.歌曲类
        2.说唱类
        3.戏剧、戏曲类
        4.词曲类
        5.杂耍类
        6.器乐类
三、元代音乐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特征
    (一)寺院参与商业性音乐经济行为
    (二)文人、乐人合作艺术创作面向市场化
    (三)音乐产品营销方式的多样化
    (四)戏曲产品类型在音乐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1.1.1 花市手工艺文化研究的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 研究文献综述
2 花市手工艺文化的发展
    2.1 形成至兴盛期:明代至民国中期
        2.1.1 明代以前的花市地区
        2.1.2 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
        2.1.3 兴盛期:1912-1936
    2.2 衰落至重生期:1937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2.2.1 衰落期:1937-1949
        2.2.2 重生期: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2.3 转型至复兴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2.3.1 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
        2.3.2 复兴期:21世纪至今
    本章小结
3 北京花市地区手工艺的代表性品类
    3.1 北京绢花
        3.1.1 发展历程
        3.1.2 制作工艺及流程
        3.1.3 品类和艺术特色
        3.1.4 传承与保护
    3.2 北京料器
        3.2.1 发展历程
        3.2.2 制作工艺及流程
        3.2.3 品类和艺术特色
        3.2.4 传承与保护
    3.3 北京玉雕
        3.3.1 发展历程
        3.3.2 制作工艺及流程
        3.3.3 品类和艺术特色
        3.3.4 传承与保护
    本章小结
4 花市手工艺文化变迁过程的启示
    4.1 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的价值
        4.1.1 历史文化价值
        4.1.2 艺术审美价值
        4.1.3 经济开发价值
    4.2 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面临的问题
        4.2.1 制作原料匮乏,规模萎缩
        4.2.2 市场运营不足,销路困难
        4.2.3 学艺人才缺失,传承受阻
    4.3 探索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之路
        4.3.1 开拓宣传渠道,增强品牌效应
        4.3.2 加强生产性保护,实现手工艺产业化
        4.3.3 打造花市手工艺区域特色文化景观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综述
附录B 访谈记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论文中插图出处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8)城市文化视域下的元杂剧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家的城市经历与元杂剧女性形象塑造概况
    第一节 元杂剧作家的城市经历
        一、跌落到城市社会的下层
        二、城市经历的特点
    第二节 作家城市经历对元杂剧女性形象塑造之影响
        一、创作视点的下移
        二、作家的“京都情结”对笔下女性人生轨迹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文化视域下的元杂剧女性形象概况
第二章 城市文化对元杂剧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一、“街头相撞”型
        二、“店铺偶遇”型
        三、“妓院相识”型
    第二节 城市人际关系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一、复杂人际关系下的受害者
        二、偶然人际交往中的受牵连者
    第三节 城市文化影响下女性的性格特征
        一、泼辣勇敢
        二、崇尚功利
        三、权谋机诈
第三章 城市文化视域下元杂剧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
        一、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二、通过矛盾冲突展现人物性格
    第二节 通俗的语言刻画女性形象
        一、语言直率的闺阁小姐形象
        二、语言泼辣的妓女形象
        三、语言粗俗的鸨母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9)元杂剧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杂剧产业发展背景
    第一节 “裂土分封”加强人口流动
    第二节 “随处附籍”分化艺人阶层
    第三节 中统钞制度奠定都市文化繁盛局面
        一、中统钞制度奠定稳定开放的市场局面
        二、观念上推崇商业
        三、律令上保护商业
    第四节 “戊戌选试”促成元杂剧创作市场兴起
    第五节 宗教宽容政策繁荣元杂剧文化创新
第二章 元杂剧创作市场
    第一节 创作市场生产水平
    第二节 创作市场赞助体系
        一、门阀资助的金末名流
        二、在朝为官半市场化有闲文士
        三、面向市场的在野文人
        四、教育状况与收入水平影响创作参与程度
    第三节 元杂剧创作市场中心转移
        一、前期呈现不均衡集聚式分布
        二、中后期创作市场总体衰落并向南迁移
        三、创作市场中心转移原因
    第四节 创作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市场价格彰显作品质量——“声价最高关马郑白”
        二、好剧本决定更高上座率——“几篇新曲相撺”
        三、与俳优作者跨越阶层协同创作——“群英所编杂剧”
        四、“次本”现象体现合作与竞争关系
第三章 元杂剧表演市场
    第一节 乐人管理体系
        一、乐人群体构成
        二、雅俗兼用的乐人管理体系
    第二节 乐人经济来源
        一、朝廷俸禄
        二、御赐大宴“赏缠头”
        三、青楼名伶“酒价高”
        四、勾栏演出收“座儿钱”
    第三节 乐人流动对表演市场的影响
        一、乐人流动性增强带动演出市场迁移
        二、北方乐人由都会转入乡村
        三、演出市场迁移原因分析
第四章 书会、戏班与村社
    第一节 书会与才人
        一、元代以前书会性质考辩
        二、书会分工与元杂剧产业化
    第二节 同居共财的家庭戏班
        一、乐户内配婚制度
        二、累世同居共财的“伶伦门户”
        三、戏班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一、元代农村社制的颁立与推行
        二、元代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三、亦集乃路祭祀剧演案例分析
第五章 元杂剧演出场所
    第一节 都市专业演出场所运营
        一、南北经济中心勾栏分布概况
        二、勾栏形制变迁体现都市剧演场所专业化
        三、勾栏营造与租赁
        四、勾栏“座儿钱”价格考
    第二节 都市临时剧演场所运营
        一、酒楼剧演形式与运营
        二、寺庙经济制度下酒楼剧演管理
        三、“侯园相苑”私人堂会演出
    第三节 乡村神庙剧场节庆式运作
        一、筹建神庙剧场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商业演出要求戏台形制专业化
        三、招子流行体现戏班竞争品牌化
第六章 官方赞助的元杂剧演出
    第一节 缔结蒙汉文化的两都经济圈
        一、元上都政治与文化地位
        二、两都制形成首都经济圈
    第二节 两都经济圈季节性演出
        一、大安阁汉式宫廷文化生产
        二、失剌斡耳朵蒙元政治宴会
        三、乾元寺与崇真宫上都文人交游
    第三节 驿路剧演的生产与传播——中国最早的官方巡回演出
        一、政策确立与资金扶持
        二、巡演路线与演出周期
        三、创作团队与演出班底
        四、艺术受众与消费群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四、元大都戏剧艺人略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两都遗存装饰的文化涵化研究[D]. 牛文玥.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宋元说唱的民间叙事传统研究[D]. 周宝艺. 山西大学, 2021
  • [4]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欧素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5]元代音乐经济研究[D]. 田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 郭明晖.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7]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城市文化视域下的元杂剧女性形象研究[D]. 王茂入.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元杂剧产业研究[D]. 丁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标签:;  ;  ;  ;  ;  

略论元代戏曲艺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