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用软件审核结果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1)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建筑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行业产值也稳步增长,但其建造过程效率低下,不仅信息化程度低,更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使用信息技术最高的工作,但其工作方法已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全过程造价要求着眼于建设全阶段,关注项目的整体利益,BIM是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简称,作为电子化的信息模型,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将各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串联起来,降低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选择合适的BIM软件应用到造价管理工作的各阶段能提升工作效率,促使工作方式的改进,使造价行业在电子技术信息化及自身行业发展方面有质的成长。建设的各个阶段:投资决策、设计、交易、施工及竣工验收,造价管理工作有着特定的并相互关联的任务和工作目标,BIM作为各阶段造价工作的联系载体,论文在充分分析了BIM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上,详细研究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融合性。投资决策阶段建立BIM初始建模,提高估算的准确性,方便权衡不同方案的造价优劣。在设计阶段,将各专业模型通过BIM整合为全专业的三维模型,通过协同设计及可视化分析解决图纸冲突问题,并快速精确计算工程量,实现设计优化,减少由于变更造成的投资浪费。投标阶段复用三维模型可快速计算出招标工程量,直观分析施工模型可快速定位施工难点,评估项目难易程度,在完成投标报价的基础上进行不平衡报价,最大程度实现中标。施工阶段可将施工偏差值与BIM模型相结合,使用BIM-5D模拟施工,预控风险并动态控制施工成本。竣工结算时自动统计完成任务量,找出工程价格变化的因素和额度,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并能分析存储实际完整的工程数据,建立企业的工程造价数据库。理论上来说,BIM技术的高效、智能、便捷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及精确度。案例分析部分选择了一个商业住宅项目利用相关BIM软件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系统协同管理。使用BIMMAKE搭建三维模型,再导入GTJ2018计算工程量,将编制预算的信息进行完善,建立完整的算量模型,使用云计价平台进行清单定额的套用,计算工程单价合价;使用广联达BIM-5D复用预算模型进行施工模拟。通过BIM软件让造价数据流转于建设全过程,总结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路线和方法。BIM基于三维可视、可分析性、信息互用性等特征提供了一种协同各专业、各阶段工作的工作方式。虽然BIM技术在我国提出的时间较长,但由于工程咨询行业原有组织模式、造价管理工作方式惯性等原因,BIM在当地并未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本论文从实际工作的流程及使用工具等方面,研究了如何将BIM技术应用于具体的造价管理工作中。不仅将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利用,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一个实际案例,希望为BIM技术落地到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景凤[2](2020)在《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铁路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骨干网络,铁路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标准高、资金需求多,进行合理高效的造价管理至关重要。对施工企业而言,施工阶段工程由图纸向实体转化,存在着工程计量与计价、资金使用计划的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工程结算管理等一系列数据处理工作,面对实际条件不断变化,数据不断更新的情况,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至关重要。BIM可以将造价信息和数据集成到铁路BIM模型中,是实现铁路建设信息化和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托BIM实现协同管理和数据共享,是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探索铁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基于BIM的动态造价管理机制。基于BIM的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基于BIM的施工阶段动态造价管理的基础,但当前基于BIM直接统计的工程量结果存在偏差,且工程量无法自动匹配合同单价或变更单价,究其原因是因为BIM模型中并不包括造价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只能靠造价人员手动套用计价规范中的清单及定额,因此本文利用本体技术,建立了一套基于本体的铁路BIM构件造价属性集,并将本体作为中介模式,完成BIM构件信息到本体的映射以及具有实时性的造价数据库的信息到本体的映射,通过本体的推理打通BIM构件与造价数据库间信息交流的障碍,实现依靠BIM构件属性信息能够自动准确地调用造价数据库中相应数据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BIM构件式的分解特点,探讨了基于BIM的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并建立了一系列基于BIM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机制,使资金使用计划、工程变更价款、工程价款结算等造价管理内容能够直接基于BIM实现动态的自动计算和编制,从而节省造价人员大量的查询与计算时间,提高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效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动态的造价管理方式提供了一定借鉴。
任志恒[3](2020)在《建筑造价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的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发掘出内在的知识和规律,促进了各领域向着科学决策的方向发展。在建筑造价行业,数据量和业务规模庞大复杂,传统造价工作具有重复性和复杂性。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优化造价工作流程,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人所在实习单位正以此为思路,开发了建筑造价分析平台,为造价人员提供了工程管理、清单计价、审核报告等功能,覆盖了造价工作中全流程,同时根据不同的用户场景增加了在移动端APP中查看工程详情和添加批注的功能。为了优化造价工作中清单计价阶段存在重复性和复杂性问题,通过建立数据平台,收集历史工程数据,从中挖掘出清单组价方案信息,实现了清单计价快速组价的功能。本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参与了项目的研究现状和背景调研,确定了开发所使用的技术框架,包括Spring后端框架,Mybatis关系映射模型,Hadoop分布式数据存储和Spark分布式计算等。在需求分析阶段,将造价分析平台用户角色分为造价人员和数据平台运营人员,分别确定需求。在概要设计阶段,本人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并且设计了数据存储方案。在详细设计阶段,编码实现了各功能模块,设计了数据分析流程,运用基于词库和规则的信息抽取算法对清单特征进行解析,将清单特征保存为结构化数据供运营人员管理,也为组价方案适配提供支持。最后本人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测试,保证系统平稳运行。目前该系统已上线运行,使用期间运行良好,开发团队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发现的新需求对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
袁晶晶[4](2020)在《基于论证模型的工程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由房地产业带动的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争议知识应用的低效性,争议解决效率低下,合同履行效率低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也不易解决,对工程建设也带来了不良影响。计量、估价作为影响争议主要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目前争议研究仍存在着一些如引起争议的因素分析过于笼统,主要从风险规避角度出发,不能直接应用于现场的争议解决;合同价款争议研究多从规则条款解析出发,缺少结合争议实际场景的解析应用;缺乏结合法律论证过程的分析研究,未能探讨法律论证因素之间的论证与反驳关系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利用争议论证知识,了解争议论证机理是目前有待思考研究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围绕着计量估价争议相关问题做了如下研究:(1)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63篇案例判决文书作为基础进行信息拆解,提取其中的裁定事项、法律规则、事实认定、证据和最终结论,统计分析了争议合同模式、争议主体、争议结果以及证据使用的分布情况,并将其中109项争议焦点归纳为9种争议类型。(2)本文在司法三段论基础上结合判决实践困境总结影响判决要点:诉讼标的、法律适用、事实争点以及证据论证,并根据我国司法论证程序和IRAC模型建立诉讼一方当事人的论证过程图式,根据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概念,扩充形成包含争议双方论证过程和反驳模式的案例全过程论证模型,结合计量估价争议判决的从约原则、程序原则和证据原则,最终形成计量估价争议论证理论框架并以实证案例为例解释说明。(3)利用Access关系数据库技术,以论证模型的基本节点作为案例库的基本属性体系建立实体集,并结合论证关系建立联系集,最终形成计量估价争议的关系数据模型。保证案例库的可扩充性的同时,可以利用交叉查询技术分析争议问题和论证判决因素、论证规则、证据以及反驳策略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案例检索技术为争议论证组织提供了先例参考。(4)总结分析计量估价案例论证策略的应用,从规则应用、证据分析以及司法鉴定三方面分析争议论证过程中常用理由和论证薄弱点,分析论证策略对争议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总结工程计量估价争议论证的一般性规律和主要问题类型,构筑论证模型分析计量估价争议机理问题,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法律、合同规则与证据应用、事实证明之间的关系;并且以论证模型作为属性体系构建案例库,为争议论证因素的关联性挖掘提供了依据,并且可以本案例库为基础,加入不同类型的争议案例;争议机理的研究为争议双方针对争议问题论证方式的选取、证据的收集以及预测相对方的论证、反驳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伟[5](2020)在《基于知识工程的招标控制价质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工程主要通过知识本体梳理、知识库构建、智能检索等途径实现由知识管理向人工智能的转变,是介于管理学和工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新时代下,“知识工程”具备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现方法,互联网+已成为热点和研究趋势。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文件编制的实质为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现实中错、漏、重等问题普遍存在,总体编制质量不高。本文将知识工程的原理、方法用于解决招标控制价编制中的质量问题,对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尤其对造价从业人员生手、新手提升编制技能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知识工程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将其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运用知识库建立的方法,对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工程量清单存在的完整性、适用性、准确性及清单内涵本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清单计价中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过程出现的定额套用不当、换算有误、计量不准以及综合单价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提出应对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了质量问题知识库的构建和检索方法,编制出了工程量清单和清单计价两个质量问题知识库。最后将知识库在徐州市案例工程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编审中进行了实践应用,总结了经验与不足,实现了通过建立知识库的形式将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预定目标,为工程量清单和清单计价质量编审质量的提高找到了新的途径,为人工智能、智慧建造在工程造价编审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方明茹[6](2020)在《EPC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XX雨污分流管网为例》文中指出EPC总承包模式是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对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在该模式下,总承包单位不但对工程的施工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且还要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承担全部的风险,各种风险归集的最终点既是工程造价的风险。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Bill of Quantities,以下简称“BQ”)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多年的时间,由国外引入国内,在国内逐渐趋于成熟且形成了国内特有的清单计价规范,而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无论是对总承包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还是预算编制人员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EPC总承包模式下编制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对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理论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并对EPC总承包模式及工程量清单计价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综述,引申出EPC总承包模式下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的必要性;然后,文章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查阅相关研究动态和成果,阐释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其在施工项目的应用优势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利用层次分析法总结影响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量清单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关键性因素指标,即预算人员素质,进而构建基于模糊综合法评价模型,并以本人参与的深圳市XX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对该工程项目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在BQ计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该项目BQ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影响工程量清单质量的关键性问题,站在施工单位的立场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施工单位在类似项目的概预算编制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同时能为施工单位在EPC模式下编制工程量清单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得BQ的编制更加完善,对施工单位的利益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赵建亮[7](2019)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投标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工程造价模式为定额计价。直至2003年2月,我国第一次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简称03清单规范),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工程计价的改革;通过对使用过程中的03清单规范的修订,我国于2008年又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这标志着在工程计价领域清单计价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自我国2013年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050-2013以来,我国的工程招投标全面转变为清单计价模式,清单计价的本质为国家制定规则,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积极适应工程造价领域的变化,投标中仍然延续了定额计价时的做法,在投标管理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投标管理水平低下,日益陷入恶性竞争的处境。改善建筑企业生存状况,是许多建筑企业的迫切愿望,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市场竞争要求及国家对造价管理的宏观指导方向,建筑企业应提高其投标管理水平,本文就以此为背景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阐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企业的投标管理的现状,并对投标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投标组织与人员方面,投标的人员不懂施工,施工的人员不参与报价;标书编制方面,复制套用别人的标书,内容冗余,没有针对性,既不能指导施工也不能指导报价;计价方面,企业不掌握真实的施工成本;投标管理程序不完善,缺乏风险管理措施。其问题背后的原因是:部门负责看似专业,实际形成部门隔离,报价管理人员长期脱离施工实际,不清楚实际施工成本;标书编制方面,建筑企业没有自身施工工艺标准,在编制技术标时同样无据可依;计价方面:建筑企业没有自身施工定额,报价无据可依;投标程序方面,工作程序不完善,前期不注意认真分析标书,中期缺乏风险管理,投标失败不吸取教训,投标成功不总结经验。为了使解决上述问题的视角更加宽广,本文针对国内外成功的投标案例,借鉴其先进管理管理经验,对现状投标存在的问题到启示,对建筑施工企业投标管理人员、企业工艺标准、企业定额、标书编制、投标工作流程及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管理策略建议。
唐甜[8](2019)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计量支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BIM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融合趋势。根据相关政策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适宜采用总价合同,总价合同作为一种合同价格形式,直接影响着计量支付方式的选择。由于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主要适用传统现浇建筑的DBB模式且采用单价合同,难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的计量支付需要,构成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障碍之一。本文在把握我国清单计价、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总价合同的特点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装配式工程的计量改进需求;通过分析BIM辅助装配式工程设计与管理的应用方式,利用BIM的信息集成共享特点以及BIM模型构件与装配式建筑构件天然的对应关系,梳理BIM应用于装配式工程的模型发展过程,并分析相应过程中计量支付对BIM构件单元的信息要求和信息传递方式,实现BIM构件单元与清单项目的配合。论文最后在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工程计量支付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系统完整的基于BIM的计量支付操作流程,并对相关的合同内容进行完善,为计量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论文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加强装配式工程的过程结算,提高合同造价控制的规范性以及项目管理整体的精细化与信息化水平,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陈彬[9](2019)在《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与探索,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宏观层面的大力发展和建筑工业化产业的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水平和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未能形成完整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体系。国内大部分地区新建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都还是沿用传统建筑的计量规范和计价规则,这体现出我国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现状,存在法规欠缺和计价不合理等问题。论文基于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旨在分析出当前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借鉴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特点,从工程计价依据和计价模式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市场调研、文献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中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进行了问题的成因探讨,同时采用专家走访、实际调研的方法归纳出影响造价管理的13个因素,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影响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层级结构和相互关系,将影响因素从低到高划分为直接影响层、中间夹心层、宏观影响层,从而找到提升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系统三个层级上的关键点。论文从政府、企业(含发承包双方)两个层面,设计、发承包、施工、竣工结算四个阶段,对完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通过工程实际案例,对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措施与对策。
徐婷[10](2018)在《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社会造价咨询企业参与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的主体。但是在竣工结算委托审计过程中,总是由于审计人员的价值观、知识、技能和经验参差不齐,审计准则及控制程序不能有效实施,审计方法使用不当,使审计结果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工程实际造价,对审计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审计质量不高,一方面建设单位无法准确评价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情况,审计结论无法使人信服,另一方面限制了造价咨询企业自身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造价咨询企业的角度,通过作者参与的实际案例和查阅的大量相关资料、文献等,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造价咨询企业在完成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审计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重点对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质量的概念、内涵进行论述,为论文撰写奠定理论基础。(2)通过作者参与的实际案例和查阅的大量相关资料、文献等,对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的重点内容和流程进行梳理,发现造价咨询企业在完成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过程中存着一些典型的问题,总结出质量影响因素。(3)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得出造价咨询企业在完成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过程中影响因素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排序。(4)针对前文所分析的问题,结合四大影响因素,建立造价咨询企业的竣工结算审计管理体系,为国内造价咨询企业在未来顺利完成竣工结算审计指明了具体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用软件审核结果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用软件审核结果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IM技术及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概述 |
2.1 BIM技术概述 |
2.1.1 BIM技术的概念 |
2.1.2 BIM的应用特征及模型标准 |
2.2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述 |
2.2.1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 |
2.2.2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
2.3 不同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内容 |
2.3.1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
2.3.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
2.3.3 交易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
2.3.4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
2.3.5 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
2.4 我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实施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融合性分析 |
3.1 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价值 |
3.1.1 推动造价行业发展 |
3.1.2 提高工作效率 |
3.2 BIM应用系列软件介绍 |
3.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各个阶段造价管理的具体应用 |
3.3.1 BIM技术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 |
3.3.2 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 |
3.3.3 BIM技术在工程交易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 |
3.3.4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 |
3.3.5 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案例分析与演示 |
4.2.1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
4.2.2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 |
4.2.3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 |
4.2.4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 |
4.2.5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案例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1.2.2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
1.2.3 本体论在建筑信息领域的应用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IFC与铁路BIM标准 |
2.1.1 IFC标准 |
2.1.2 铁路BIM标准 |
2.2 本体论 |
2.2.1 本体基本概念和描述语言 |
2.2.2 本体构建思想和工具 |
2.3 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 |
2.3.1 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 |
2.3.2 铁路工程量清单的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现状与问题 |
3.1 BIM在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
3.1.1 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内容与特点 |
3.1.2 应用BIM进行铁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优势 |
3.2 BIM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 应用BIM进行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 |
3.3.1 基于本体的铁路BIM构件造价属性集的建立 |
3.3.2 基于BIM的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信息结构研究 |
4.1 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信息需求研究 |
4.1.1 铁路工程造价信息类型 |
4.1.2 铁路工程造价信息的识别与提取 |
4.2 基于本体的铁路BIM构件造价属性集的建立 |
4.2.1 基于BIM的铁路工程分解结构 |
4.2.2 关系属性集的建立 |
4.2.3 静态属性集的建立 |
4.2.4 动态属性集的建立 |
4.3 造价数据库的建立 |
4.3.1 资源价格库 |
4.3.2 定额信息库 |
4.4 BIM构件与造价数据库的映射 |
4.4.1 IFC与本体的映射 |
4.4.2 关系数据库与本体的映射 |
4.4.3 基于本体的推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过程研究 |
5.1 基于BIM的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 |
5.1.1 工程计量 |
5.1.2 工程计价 |
5.2 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内容 |
5.2.1 资金使用计划编制 |
5.2.2 工程变更价款编制 |
5.2.3 工程价款结算 |
5.2.4 投资偏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建筑造价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项目目标 |
1.4 个人工作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 |
2.1 Spring Boot |
2.2 My Batis |
2.3 Hadoop |
2.4 基于词库和规则的信息抽取算法 |
2.5 建设工程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研究 |
3.1.1 技术可行性 |
3.1.2 经济可行性 |
3.1.3 操作可行性 |
3.2 系统总体需求概述 |
3.3 功能性需求 |
3.3.1 工程管理需求 |
3.3.2 清单计价需求 |
3.3.3 审核报告需求 |
3.3.4 移动端查看需求 |
3.3.5 数据平台需求 |
3.4 非功能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概要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功能模块划分 |
4.3 数据存储设计 |
4.3.1 概念设计 |
4.3.2 逻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工程管理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1 工程管理流程设计 |
5.1.2 工程管理内部结构设计 |
5.1.3 工程管理交互时序设计 |
5.1.4 工程管理实现展示 |
5.2 清单计价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清单计价流程设计 |
5.2.2 清单计价内部结构设计 |
5.2.3 清单计价交互时序设计 |
5.2.4 清单计价实现展示 |
5.3 审核报告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1 审核报告流程设计 |
5.3.2 审核报告内部结构设计 |
5.3.3 审核报告交互时序设计 |
5.3.4 审核报告实现展示 |
5.4 移动端查看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1 移动端查看流程设计 |
5.4.2 移动端查看内部结构设计 |
5.4.3 移动端查看交互时序设计 |
5.4.4 移动端查看实现展示 |
5.5 数据平台详细设计与实现 |
5.5.1 数据接入 |
5.5.2 清单特征解析 |
5.5.3 组价方案适配分析 |
5.5.4 数据平台实现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功能性测试 |
6.2 非功能性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论证模型的工程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行业发展下的建设工程合同争议 |
1.1.2 工程计量估价争议的普遍性 |
1.1.3 工程争议案例应用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计量估价争议研究现状 |
1.2.2 法律论证在争议领域的应用 |
1.2.3 争议案例库应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计量估价及争议内涵 |
2.1.1 计量估价基本概念 |
2.1.2 计量估价争议表象特征 |
2.1.3 计量估价争议界定 |
2.2 法律论证 |
2.2.1 法律逻辑与法律论证 |
2.2.2 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 |
2.2.3 论证模型的建立方法 |
2.3 案例库的构建理论与应用 |
2.3.1 案例库构建技术 |
2.3.2 数据库管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争议案例的基本统计分析 |
3.1 争议案例的选取标准 |
3.1.1 案例项目管理模式 |
3.1.2 争议焦点所属项目阶段定位 |
3.1.3 争议主体 |
3.2 争议案例信息提取 |
3.2.1 争议信息分类必要性 |
3.2.2 案例论证信息识别 |
3.3 计量估计争议案例统计分析 |
3.4 根据案例统计诉讼争议与传统争议研究区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量估价争议论证模型 |
4.1 计量估价争议司法论证困境 |
4.1.1 事实认定困难 |
4.1.2 法律适用困难 |
4.1.3 “合同”规则适用困难 |
4.2 论证模型的建立 |
4.2.1 法律论证过程 |
4.2.2 司法论证程序 |
4.2.3 论证基础模型 |
4.2.4 论证反驳方式及论证模型 |
4.3 计量估价争议法律论证 |
4.3.1 计量估价争议规则基本分类 |
4.3.2 计量估价争议中的论证依据 |
4.3.3 计量估价争议论证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 |
5.1 案例库设计基本概念 |
5.1.1 关系模型 |
5.1.2 数据库设计范式 |
5.1.3 案例库构建基本逻辑 |
5.2 计量估价争议实体集构建 |
5.2.1 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基本信息 |
5.2.2 争议判决类型和因素 |
5.2.3 争议规则体系 |
5.2.4 争议证据体系 |
5.3 案例库联系集构建 |
5.4 案例库应用与拓展 |
5.4.1 案例库基本信息添加和查询 |
5.4.2 多案例数据组合应用 |
5.4.3 面向争议双方案例检索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论证策略应用分析 |
6.1 规则应用 |
6.1.1 常见规则应用模式 |
6.1.2 业主利用优势地位转嫁责任问题 |
6.2 案件事实与证据应用 |
6.2.1 证据效力 |
6.2.2 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能力 |
6.2.3 证据其他问题 |
6.2.4 未能举证 |
6.3 鉴定权威性的反驳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
7.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基于知识工程的招标控制价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研究方案 |
1.5 本章小结 |
2 知识工程理论及应用 |
2.1 知识工程(KE)内涵、理论及应用 |
2.2 知识工程开发流程 |
2.3 招标控制价编审质量知识库构建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量清单质量问题分析与知识库构建 |
3.1 工程量清单概述 |
3.2 分部分项清单质量问题分析 |
3.3 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清单完整性问题分析 |
3.4 清单质量问题库的建立及检索 |
3.5 本章小结 |
4 清单计价质量问题分析与知识库构建 |
4.1 招标控制价概述 |
4.2 定额组价质量问题分析与应对 |
4.3 暂估价列项组价问题分析与应对 |
4.4 综合单价风险分析与应对 |
4.5 计价质量问题库的建立及检索 |
4.6 本章小结 |
5 质量问题库在招标控制价编审中的应用 |
5.1 招标控制价审核的依据、方法和程序 |
5.2 审核的原则和重点 |
5.3 知识库在案例工程审核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EPC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XX雨污分流管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2 EPC总承包模式及工程量清单计价理论概述 |
2.1 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
2.2 工程量清单计价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3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发展现状 |
3.1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发展的必要性 |
3.2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要性 |
3.3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的问题 |
4 EPC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 EPC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建立 |
5 案例分析-深圳市XX雨污分流管网EPC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及分析 |
5.1 工程项目简介及造价情况 |
5.2 本项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5.4 存在的问题分析 |
6 完善EPC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对策与建议 |
6.1 对策 |
6.2 建议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投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投标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管理现状 |
2.1.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
2.1.2 投标管理组织 |
2.1.3 技术标编制 |
2.1.4 报价方式 |
2.1.5 投标程序 |
2.2 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2.1 部门隔离 |
2.2.2 技术标不切实际 |
2.2.3 非真正的清单计价 |
2.2.4 投标程序不完善 |
2.3 问题产生的原因 |
2.3.1 投标报价人员及部门合作 |
2.3.2 企业施工工艺标准 |
2.3.3 企业定额 |
2.3.4 相关环节缺失 |
3 国内外投标案例及启示 |
3.1 国内外案例 |
3.1.1 国外案例 |
3.1.2 国内案例 |
3.2 启示 |
3.2.1 投标人员方面 |
3.2.2 标书编制方面 |
3.2.3 风险管理方面 |
4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投标管理策略 |
4.1 组织与人员措施 |
4.1.1 投标施工一体化 |
4.1.2 建立轮岗机制 |
4.1.3 人员培训 |
4.2 企业工艺标准与技术标编制 |
4.2.1 建立完善企业施工工艺标准 |
4.2.2 施工技术标编制建议 |
4.3 逐步建立企业定额 |
4.3.1 寻求领导层支持 |
4.3.2 跨部门补充定额编制人员 |
4.3.3 构建企业定额编制所需资源 |
4.3.4 企业定额编制要点 |
4.3.5 企业定额编制方法 |
4.3.6 企业定额完善与管理 |
4.4 探索智能化标书编制 |
4.4.1 智能化标书编制的概念及意义 |
4.4.2 智能化标书编制的必要因素 |
4.4.3 智能化标书编制方法 |
4.5 将风险管理纳入投标程序 |
4.5.1 完善投标程序 |
4.5.2 施工投标风险管理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计量支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工程合同计量支付基本分析 |
1.1 工程计价方式的基本分析 |
1.1.1 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 |
1.1.2 清单计价方法要点 |
1.1.3 清单列项计量特点 |
1.2 合同形式及其对计量的要求 |
1.2.1 合同形式分类 |
1.2.2 清单项目分类 |
1.2.3 清单项目计量 |
1.3 合同计量支付的操作 |
1.3.1 计量支付的基本环节 |
1.3.2 计量支付的一般流程 |
1.3.3 计量支付的实施要素 |
第二章 装配式工程总承包合同及其计量支付 |
2.1 装配式工程建造的基本分析 |
2.1.1 装配式建筑发展概述 |
2.1.2 装配式建筑建造流程分析 |
2.1.3 装配式建筑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政策导向 |
2.2 装配式工程总承包合同的基本分析 |
2.2.1 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做法 |
2.2.2 设计制造施工总承包具体应用形式 |
2.2.3 装配式工程总承包合同内容 |
2.3 装配式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计量支付 |
2.3.1 装配式工程适用总价合同 |
2.3.2 装配式工程计量支付的改进需求 |
2.3.3 装配式工程计量规则的改进内容 |
第三章 装配式工程BIM辅助设计与管理 |
3.1 作为先进建造工具BIM的基本分析 |
3.1.1 BIM的内涵与特点 |
3.1.2 BIM的相关标准 |
3.1.3 BIM应用于装配式工程的起点 |
3.2 BIM在装配式工程各阶段的应用 |
3.2.1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
3.2.2 BIM在构件生产运输阶段的应用 |
3.2.3 BIM在装配施工阶段的应用 |
3.3 基于BIM辅助的工程管理 |
3.3.1 BIM辅助的工程进度管理 |
3.3.2 BIM辅助的工程质量管理 |
3.3.3 BIM辅助的工程造价控制 |
第四章 BIM构件单元与清单项目的配合 |
4.1 BIM对装配式构件信息的表达 |
4.1.1 BIM模型结构的基本构成 |
4.1.2 装配式工程BIM模型精细度 |
4.1.3 装配式工程BIM模型几何表达精度 |
4.2 计量支付对BIM构件单元信息的要求 |
4.2.1 相关BIM应用点对构件单元信息的要求 |
4.2.2 装配式构件的信息深度要求 |
4.2.3 工程实施各阶段BIM构件单元的信息要求 |
4.3 装配式工程BIM构件信息的传递 |
4.3.1 装配式工程各阶段的BIM信息传递 |
4.3.2 装配式工程BIM构件精细化管理 |
4.3.3 装配式工程BIM信息传递的软件方案 |
第五章 基于BIM装配式工程合同计量支付的实施 |
5.1 装配式工程合同计量的基础分析 |
5.1.1 装配式工程价格清单构成 |
5.1.2 全部清单项目支付方式分类 |
5.1.3 主体装配结构计量支付方式 |
5.2 基于BIM的装配式工程计量支付操作 |
5.2.1 计量支付BIM应用的前期准备 |
5.2.2 计量支付BIM应用的信息添加流程 |
5.2.3 计量支付BIM应用的实施流程 |
5.3 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的完善 |
5.3.1 关于“发包人要求”的合同约定 |
5.3.2 关于“计量支付”的合同约定 |
5.3.3 关于“BIM应用”的合同约定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 |
2.2 ISM解释结构模型法 |
2.3 工程计价依据 |
2.4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
3.1 计价依据的缺失与不足 |
3.1.1 构件价格信息不透明 |
3.1.2 工程计价定额缺失 |
3.1.3 计量规范标准化不足 |
3.1.4 成本费用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 |
3.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计价适应性问题 |
3.2.1 规费等费用计取适用性存在问题 |
3.2.2 措施项目费计价依据需完善 |
3.2.3 材料费的风险范围有待调整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问题的成因解析 |
4.1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面临问题的成因 |
4.1.1 构件标准化和信息化体系不完善 |
4.1.2 计量规范体系不完善 |
4.1.3 费用计取规范性不足 |
4.1.4 计价体系不健全 |
4.2 基于ISM的影响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因素分析 |
4.2.1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2.2 模型分析与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方法探讨 |
5.1 政府层面 |
5.2 企业层面 |
5.3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
5.3.1 加强设计管理技术经济意识 |
5.3.2 合理确定预制装配率及建设规模 |
5.4 发承包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
5.4.1 编制招标控制价 |
5.4.2 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 |
5.4.3 编制投标报价 |
5.5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
5.5.1 建立科学的变更、签证管理制度 |
5.5.2 完善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 |
5.6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
5.6.1 严格核对合同条款和工程量清单 |
5.6.2 重视进度、质量等因素带来的造价调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工程项目简介 |
6.2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
6.2.1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
6.2.2 发承包阶段的造价管理 |
6.2.3 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的理论基础 |
2.1.1 审计基本概念 |
2.1.1.1 审计定义 |
2.1.1.2 竣工结算审计定义 |
2.1.2 工程项目计价理论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2.1.4 成本控制理论 |
2.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6 竣工结算审计相关规范标准和依据 |
2.2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相关理论 |
2.2.1 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的概念 |
2.2.2 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的内涵 |
2.2.3 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的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
3.1 竣工结算审计的现状 |
3.1.1 竣工结算审计流程 |
3.1.2 竣工结算审计内容 |
3.1.3 审计前的准备工作 |
3.1.4 竣工结算审计的方法 |
3.2 竣工结算审计存在的问题 |
3.2.1 结算编制不完整,资料不齐全、不真实 |
3.2.2 审计人员技能储备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单一 |
3.2.3 结算审计工作准备不足、缺少沟通 |
3.2.4 缺乏规范可操作的工作指导,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
3.2.5 参建单位项目管理过程不到位 |
3.2.6 委托单位监管不全面,与各方沟通协调不顺畅 |
3.3 小结 |
第四章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4.1 审计质量因素的分析方法 |
4.1.1 因素筛选依据 |
4.1.2 因素筛选的过程 |
4.1.3 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概述 |
4.2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指标划分与权重确定 |
4.2.1 因素指标划分 |
4.2.2 权重的确定 |
4.3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过程 |
4.3.1 一级权重计算 |
4.3.2 二级权重计算 |
4.3.3 分析与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提高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的措施 |
5.1 竣工结算审计人员的管理 |
5.1.1 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业道德 |
5.1.2 审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
5.2 竣工结算组织管理的完善 |
5.2.1 组织架构的搭建 |
5.2.2 结算审计的过程管理控制 |
5.3 竣工结算审计环境因素的管理 |
5.3.1 建立健全送审资料审查制度 |
5.3.2 重视合同关于结算的约定 |
5.4 竣工结算委托机制的优化 |
5.4.1 建立委托审计的动态沟通协调机制 |
5.4.2 建立审计质量网络控制平台 |
5.5 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审计项目概况及审计过程 |
6.1.1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
6.1.2 成立审计小组 |
6.1.3 熟悉招投标及合同实施过程情况 |
6.1.4 工程结算审核范围及审核依据 |
6.1.5 审计的主要过程、方法 |
6.2 工程造价审计结果及核减原因 |
6.2.1 工程造价审计结果 |
6.2.2 造价核减原因 |
6.3 审计项目过程控制 |
6.4 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有效措施 |
6.4.1 土方工程 |
6.4.2 安装工程 |
6.5 审计项目质量的进一步改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用软件审核结果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敏.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基于BIM的铁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D]. 景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建筑造价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任志恒.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基于论证模型的工程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D]. 袁晶晶. 东南大学, 2020
- [5]基于知识工程的招标控制价质量问题研究[D]. 张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EPC模式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XX雨污分流管网为例[D]. 方明茹.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投标管理研究[D]. 赵建亮.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4)
- [8]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计量支付研究[D]. 唐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D]. 陈彬.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研究[D]. 徐婷. 东南大学, 2018(01)
标签:工程量清单论文;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论文; 建筑论文; 装配式论文; 工程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