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仇京龙[1](2021)在《《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意识初探》文中指出《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通过对书中的男女形象进行塑造,不仅体现了女性崇拜意识,同时,它已经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女性意识的高峰。贾宝玉认为,男人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这种重女轻男的观念是男女平等的体现,是对女性意识的呐喊。女性崇拜是对女性精神的崇拜,是对女性独立处事的崇拜,是作者对肮脏、腐败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同时,它也震惊了中国几千多年来的宗法社会。
穆禹含[2](2021)在《《三国遗事》文学研究》文中指出《三国遗事》是高丽王朝时代的一部不朽名着,在韩国普遍被认为是集历史书、民俗志、国文学资料集、汉文资料集、佛教史书为一身的史初汉文典籍。《三国遗事》收录的上古神话、民间故事、新罗乡歌等,从语言、原始资料、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三国遗事》有助于深入探讨朝鲜半岛的文学与文化,以及中朝文学文化交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韩国学术界十分重视《三国遗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国遗事》就再无研究的必要与空间。尤其是,目前国内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三国遗事》的论文或书籍,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关联的成果也是寥寥无几。由此,本文选择《三国遗事》文学研究为题,对《三国遗事》作一立足文本分析的研究。从历史唯物观点出发,以客观公正和辩证的态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文学、民俗学、社会历史批评等相关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全文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至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作者一然生涯、《三国遗事》的编撰基础、背景以及内容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国遗事》的特点及文学性。《三国遗事》的特点为,一是唯一的通史性着作,将上古神话记入历史;二是以记录佛教故事的形式记录佛教历史,具有佛教经典特点;三是以纪事为旨,具有野史特点。由此,其文学性体现在:注重保留原生文学风貌,将上古神话传说、上古诗歌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是朝鲜古代本土文学研究的资料库;记录大量的佛教相关故事是研究朝鲜佛教文学的重要典籍;保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是打开朝鲜民间文学宝藏的钥匙。第三章以《三国遗事》中的神话为中心,探讨其性质、分类及特点,旨在挖掘《三国遗事》神话文本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朝鲜最早的神话为动物图腾信仰衍生出的动物图腾神话,《三国遗事》神话中的“熊、虎、鸟”等动物形象,就是动物图腾神话的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神话逐渐文明化、合理化,具有了社会神话特点。神话产生时期,原始信仰占据主导思想,体现出本土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的内涵。《三国遗事》中共有九篇神话,分为民族起源神话、建国始祖神话、其他国王神话、姓氏神话四类,所记录的神话着重描写了帝王诞生时的神异现象,借以说明朝鲜王与中国帝王一样神异非凡,反映了作者一然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三国遗事》保存了朝鲜神话的原貌,研究这些神话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可以对朝鲜文学追根溯源,找寻朝鲜民族文化之根。第四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探讨其性质、分类与意义,以及对朝鲜后世小说文学产生的影响。《三国遗事》中共有大小民间故事93个,共分为7种类型,包括英雄与国王故事、志怪故事、信仰故事、宝物故事、孝善故事、梦幻故事、民俗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三国遗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这些民间故事中,寄托了一然的情怀,凸显了一然收录民间故事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这些民间故事,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不仅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奇诡神异,精彩绝伦,且立意深远,文学造诣极高,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金庾信》故事主人公是朝鲜小说中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原型;《桃花女、鼻荆郞》故事为后世人鬼相恋小说提供了题材;朝鲜三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沈清传》继承了《贫女养母》故事的母题;《调信》故事是朝鲜梦幻启悟小说的原型,是梦游录小说形成的基础。如果说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是对朝鲜文学的追根溯源,那么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就是梳理朝鲜文学的枝脉。第五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乡歌和赞诗。首先,探讨乡歌的产生背景、性质及分类,并结合背景故事解析了乡歌的本质;其次,探讨赞诗性质、艺术手法及思想意蕴,旨在研究《三国遗事》中诗歌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朝鲜乡歌产生于三国时期,一直发展到统一新罗时期,成为独一无二的民族诗歌艺术形式,仅保存下来的14首全部收录于《三国遗事》中。这些乡歌具有本土咒术歌、佛教歌曲、《诗经》中“颂”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把乡歌可分为三类,即咒术性质乡歌、佛歌性质乡歌、“颂”性质乡歌。这些乡歌有的风格淳朴,有的辞藻华美,有的表达民众情感,有的祈愿国泰民安,儒释道思想及本土信仰蕴藏其中,表达了民族感情和张扬了民族精神。《三国遗事》全文共有48首赞诗,这些赞诗有的补充说明叙述内容,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有的发出赞美感叹。一然以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自己的立场与感悟,抒发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佛教理念与人生态度,同时这些赞诗以其丰富的艺术性,在朝鲜汉诗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歌是情感的表达,研究《三国遗事》中的诗歌,是感受民族情感与一然个人情感的过程,是探索朝鲜文学深层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第六章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首先,比较了《三国遗事》和《搜神记》,《搜神记》干宝着,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主角为鬼、妖怪、神仙,杂糅佛道,以记录神异诡怪之事为主。《三国遗事》也记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神异故事。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比较《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中的精怪故事,探讨《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分析关联形成的原因。其次,以“梦”为切入点,运用平行研究方法,探讨《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中的“梦”。《三国遗事》中的“梦”主要有“胎梦”、“心想事成之梦”、“神助之梦”、“佛法之梦”,而《红楼梦》则通篇皆为一场“大梦”。通过比较发现,《三国遗事》是用“梦”来赞誉古朝鲜圣明帝王和历史英雄的伟大神奇,表露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而《红楼梦》则是通过写“人在梦中”来表露内心对世态残酷的痛苦感受,客观上揭示和批判了社会的腐朽与没落。《三国遗事》之“梦”体现了微观思维,把“梦”的小故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对“梦”的利用更注重在“史”方面的价值。而《红楼梦》之“梦”体现了宏观思维,“梦”是整个事件过程,对“梦”的利用更具有艺术性。两部作品用“梦”表述的形式与艺术,既表现为方法和手段也表现为内容与思想,都有着不朽的文学价值。《三国遗事》作为一部域外汉文典籍,在史学、宗教学、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文学层面上说,研究《三国遗事》对域外汉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研究、中朝文学文化交流研究、东亚乃至亚洲文学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关《三国遗事》文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成果相对少,本文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民间故事与诗歌,同时进一步延伸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力求系统性和全面性,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三国遗事》因其保存了大量朝鲜民族本土文学作品和本身的文学成就,成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希望本文能对《三国遗事》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王姝[3](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认为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靳瑞芳[4](2019)在《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端木蕻良的多元文化背景构成主要包括五四启蒙文化和独特的东北原始文化。从五四启蒙文化角度对其所做的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文学和抗日文学等类属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从东北原始文化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的研究仍然很不充分,因此论文选择从东北原始文化的视角研究端木蕻良的小说。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我们研究扎根于东北女神原始文化传统之上极具个性的端木小说提供了重要的视角。神话原型理论重视识别归纳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可交际的原型性的文体、叙述或表现形式,使个别作品的研究在文化整体中得到更为透彻的理解。根据这一理论,本论文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端木小说中人与地的宗教性神话原型,从意象、叙事、形象、审美等几个方面对端木小说潜隐的神话原型展开多维透视,力图探寻端木小说独特的文化意蕴及其表现形式,重点关注端木是如何从人与大地的关系透视当时东北地区独特的社会面貌和东北民众复杂精神世界的历史变迁过程。从端木个人经历、亲历的民俗仪式、熟悉的萨满故事和从小阅读的《红楼梦》延展至对东北西辽河女神文明的联系,以宏观的视野全面观照端木小说中女神神话原型的独特韵致及其叙事意义,从而梳理出“地之子”神话原型对意象、叙事、形象和风格所造成的制约作用和独特性,并深入细致分析和阐释了“地之子”神话原型对小说整体叙事结构和审美的意义,结合作者的传统资源文化背景探究端木女神神话原型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及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的独特而浓郁的女神文化精神,进而发现小说独特且重要的贡献。本论文包括绪论、主体部分五章、结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从历史与神话、现代与传统两个问题的讨论入手,阐述了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研究端木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梳理了端木研究的现状,确定了论述的起点。第一章旨在先行廓清端木创作文化背景受到女神文化传统影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基本问题,为论述端木小说大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的选题奠定基础。端木的文化构成是深厚、多元的,女神文化背景是他书写东北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图式,他是从两方面获得女神文化背景的:一方面是从文化大传统那里获得的神话原型,这表现在母亲那里获得的浸染着母亲自身经历的故事,民间听到的萨满女神故事,亲历的民间风俗和仪式形成的大文化传统,这些超越文字的文化构成又与远古西辽河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是远古东北文化的现实置换变形。这些文化背景为端木创作提供了土壤和营养,形成了端木特殊文化背景,并形成了端木小说的神话原型,使端木的小说有了极为特殊的主题意蕴。另一方面,从书面文字如《红楼梦》的女神神话、郭沫若的《女神》、希腊女神故事中获得的神话影响是小传统文化营养,形成了端木用神话来想象现实生活状态的创作手法。在大文化传统和书面小文化传统的共同影响下,端木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女神神话创作观。第二章从端木小说《大地的海》描写的“落草”生育民俗是东北远古神话原型的象征,落草即为落地,大地是女神母亲原型的象征,地之子是神之子原型的象征,系统地探讨端木小说隐含的“地之子”神话原型。具体论述了大地是女神母亲原型的特征:“丰乳肥臀”的女神形态、“创造生命、创造生活”的母性功能。地之子的神话原型是由这样几方面构成的:第一,端木不仅描写了大地的女性——母性化特征,也表现了大地生殖功能与创造功能,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人与大地之间的母子关系,写出了农民对土地——大地母亲的无意识认同。第二,农民与土地——大地母神、女神的认同关系,已经不是农民对土地纯生产资料的认识,而是包含了一种相当于女神崇拜的宗教思想情感。第三,农民对土地的母子关系的认同还连着远古神话,即女神崇拜、地母崇拜。第四,农民对土地的母子关系的认同还包含着对一种女性文明模式的悠远记忆。女神是以女性为原型的一种神话形象,女神神话是以女性的孕育、创造、奉献、容纳、和谐为原型的生活模式。之后对大地女神神话原型的历史文化传统做了进一步论述。第三章论述了大地故事的深层结构是地之子神话原型。大地的故事表层结构是大地作为自然物质资料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大地的现实故事,而深层结构是地之子神话原型故事的重演,表现的是大地女神与大地之子的关系,是母神与神之子的关系,表现了地之子对大地母神在宗教信仰、情感意识层次的依恋、眷恋,表现了大地作为母神、女神对神之子的创生、重生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大地之子为了保卫地母而爆发的最深刻、最原始、最“野蛮”的反抗力量。我们发现端木从地之子的神话原型出发,从农民与大地宗教虔诚的信仰关系,从女神与神之子的宗教神话关系中找到了东北民众在当时水深火热的时代生存、成长、反抗的内在力量,这是端木超越同时代启蒙作家的独特所在。进而论述了女神神话原型的叙事意义和文化意义。第四章从大地-女性的关系出发,论述了端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女神的置换变形。从女性形象的四个序列入手,论述了大地与女性的同一性。当大地母亲现身为人时,她是人类母亲的一种隐喻。从神话原型意义上看,人们把生与再生的特权同归于大地母神和人间女性,因为大地母亲和人间女性在神话思维中是等值的、相互认同的。探讨了女性在男权文明倾轧下的悲剧命运和女性在创造、孕育、包容等生命价值的神圣性的对比,提出在阶级倾轧和战争频繁的时代,回归女神信念带有精神拯救和文化治疗的特点,对和平的渴望、对生命创造的尊重,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渴望的生存状态,对这种文化的表现使得端木的小说可以跨越时代的局限,成为永恒文化的一部分。进而探讨了端木塑造女性形象被神圣化的文化传统。第五章在对端木小说中潜隐的女神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探讨了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形式表征。通过对端木小说诗性特征的分析,探讨端木小说的诗性形式和神性内涵之间的关系,神性是诗性的原型内核,诗性是神性的表现形式。端木小说在萨满神话的影响下一直存在神性文化的因子,神性是大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表现。并在神性的框架内,探讨了忧郁的风格与回归意识之间的关系。
夏翩翩[5](2017)在《“木石”神话—《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文中提出“性别诗学”以性别为基点,追求和实现文化上的两性平等价值是这门学科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红楼梦》的性别问题研究卓有成效,尤其是女权主义方面。本文汲取以上研究成果,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性别诗学的角度出发,一个新的途径即原型批评的途径切入,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小说中的“木石”神话进行原型剖析,试图寻找解决文学中两性关系不平等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以求改善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促进两性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红楼梦》开篇的“木石”神话切入,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小说的性别问题进行解剖与分析。论文包含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论及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乃“石”神话:顽石历劫。“石”神话是曹雪芹对女娲炼石补天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作者的“母神崇拜”意识,说明小说自“女性”始动。但是曹雪芹以补天石被弃的历史悲愤自喻,使其下凡历劫,无疑创造了男性的成长历史。补天石与通灵宝玉二而为一,被作者赋予了双重人格特质,成为贾宝玉精神本质的象征。而宝玉偏执的性别观集中表现在他的“女儿崇拜论”、“女性价值毁灭三部曲”和“厌女症”倾向上。第三章乃“木”神话:绛珠还泪。“木”神话是曹雪芹专为女性拟构的神话,它的原型可以追溯至宋玉和屈原诗篇中的巫山神女乃至远古神话里的瑶姬和女尸,但从绛珠草的变形逻辑及结果来看,女性其实一开始就被作者设定成了亟待拯救的弱者,男性则是布恩施惠的强者,两性处于一弱一强的悬殊地位。女娲隐退后,神瑛侍者成为女性生命的创造者,女性的生殖功能被男性取代,其生命价值无形之中被阉割了。第四章为《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的意义及展望。“木石”神话集中突显小说的性别诗学走向,其中以“石”代表的男性和以“木”代表的女性的性别气质差异十分明显,他们以殊异的性别象征编码拼凑起了这个神话世界。而解构和消除这则神话中的父权制意识形态,发掘其被压制的女性意识,对建构小说的两性平等价值意义重大。论文在避免对《红楼梦》性别价值观单一解读的前提下,集中探究“木石”神话背后的性别寓意,试探父权制文化下被压制和变异的“原始母神崇拜”心理以及作者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的价值观念。它可能解决了《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石头神话作为男性历史建构的表达,反映了父权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贾宝玉的女儿情结亦没有挣脱父权制意识形态的范畴,这仍然是一种男性特权的体现;在绛珠这则女性神话里,作者对传统神话进行置换与变形,致使女性前定地成为弱者和病者,这不是对女性的歌颂与崇拜,而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心理期待和审美需求对她们的异化与改造。
袁晓聪[6](2017)在《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文中研究表明玉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玉文化和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既是一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是一种原型与表述的关系。因此本文试着对此进行梳理和研究,并重点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彼此之间的意义关系。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将美玉从石头中挑拣出来,并赋予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以玉为美的文化意识正是人类摆脱蒙昧混沌的内在动力。史前的灵玉崇拜观念主要来自于人对自然界的恐惧以及巫觋的有意提倡。巫以玉事神,由此形成一定的宗教仪式。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玉被融入了国家意识,并最终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如果说史前人类对玉美的欣赏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之后儒家对玉美的阐释则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认识。儒家玉文化是文明时代玉文化的一种发展形态,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德玉”和“礼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均是建立在原始玉崇拜的基础上,是史前玉文化的延续。“德玉”主要是一种观念用玉,而“礼玉”则主要是一种行为用玉。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礼仪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道教是本土宗教,神仙思想是它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儒家注重社会,道教则重视个人。追求长生和现世的自由,体现出道教对个体生命关怀的终极思想。道教用玉构建了一个冰清玉洁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崇拜观念。食玉长生是道教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道教认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思想主要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体现了乱世中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的人性的弱点。道教在修行成仙的过程中,自创了很多的“玉术语”,其中有些则转变成为文学意象,是道教玉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和传统玉文化的交汇融合主要体现在以玉造像方面。佛教是典型的像教,以突出的偶像崇拜为特色。以玉造像不仅牢牢地抓住了本土民族玉崇拜的心理,而且也以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传达了教义。佛教的玉宝思想和玉文化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玉是石之美者,佛教“七宝”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玉类,不同于道教的以和田白玉为主的用玉思想。将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写入佛偈诗歌,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显着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教与传统玉文化的交汇影响。儒、释、道对传统玉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是基于史前玉神物思想,是灵玉崇拜观念的延续,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之间的置换变形。玉文化对古典诗歌的渗透与影响,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意义的转移与创造,体现出文学的人类学关怀。《诗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其中的用玉思想直接体现了儒家玉文化观念,主要突出了玉的道德礼仪属性,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一个反映。《楚辞》和楚巫文化密切相关,其中的用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以玉比德思想的渗透;二是楚巫文化中灵玉崇拜观念的影响。玉和香草都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在《楚辞》中两者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香草侧重于表现一种追求洁身自好的思想;而玉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德。前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种静态的表述。《楚辞》中的“游仙”用玉思想和道教用玉思想相似,都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可以说,《诗经》《楚辞》中的用玉思想有着比较明显的宗教文化性质,与后代文学视野下玉美学思想不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玉意象是诗歌和玉文化比较紧密的联系。唐诗中的涉玉诗篇多于六千首,玉意象超过三百个。这些玉意象不仅承载着史前玉文化的元话语,反过来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起着一定的文化重构作用。唐代道教盛行,因此有很多仙道题材的诗歌作品。在这些作品的玉意象中,玉神物思想得到了比较集中的体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科举取士的时代,儒家“以玉比德”的道德思想在诗歌中逐渐发展成为“以玉比才”的艺术思想,体现出社会环境变迁对语言内涵的影响。玉是权利的象征,是贵族的代表,这些思想也在一些诗歌作品中得到相应地艺术表现。以上均显示出儒、道两家玉文化对诗歌玉意象的渗透和影响。文化是要靠表述的,玉意象是史前玉文化多级编码的结果,在这个历时性的编码过程中,书写的随意性和不自觉化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临界状态。唐诗中存在着大量的这样的文化临界意象,比如以“玉树”来简称“玉树后庭花”,其中“玉树”意象的涵义已经脱离了其作为“仙树”的艺术原型意义,而融入了王朝兴衰的历史感。又比如“玉关”一词,虽然它将永久的记忆着“西玉东输”的历史场景,但在诗歌中作为一种玉意象却是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玉文化相去甚远等。这些都说明了书写的权利对原型文化传播的控制作用。总而言之,唐诗中的玉意象,多以“玉×”的形式出现,玉是一个具有形容词性的词根,其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涵义,表现出“词根暗喻”的特点。玉是古代财货的一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标志,是富贵的象征。宋词中对精金美玉的大量描写是其富贵气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宋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玉器作为商品大量进入流通市场,为都市人们的享乐环境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效应。其中有对“金玉建筑”的想象,有对“金玉酒器”的描写,还有对“金玉装饰”的刻画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宋词的华贵。这些描写不一定是全部真实,却也可以反映宋代词人的富贵心理。体现出一种夸饰性消费行为。玉和女性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出一种抽象观念的转移。符号意义指向客体,指向客体的某种性质。玉的温润而泽的属性,不仅是君子温柔敦厚的载体,而且也代表着女性温柔似水的角色特征。海德格尔说:“诗就是以语词的方式确立存在。”唐诗中涉及女性描写的玉意象大多表现在面部,而宋词中对女性的描写则比较细化,几乎牵扯到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从不同侧面体现出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所有的概念都有一个特点:永远承载着它们起源时的意义。”这些有关女性的玉意象充分体现了玉的最初的美学特点,即天生丽质。玉是温和、阴柔、亮丽、坚贞等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一种词汇编码符号,其所创造出来的语词多具有上述特点。文字具有沟通古今,传承文明的作用。但同时文字也把“倚玉偎香”、“怜香惜玉”等语词限制在视觉领域内,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婉约词风的形成。玉文化和古典诗学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儒家诗教观和文德观都是将作者品德和作品风格联系起来,提倡一种有用于世的诗文。刘勰《文心雕龙》对儒家的文德观有比较深刻的阐释。儒家玉德观和文德观并未有必然的联系,但刘勰在论述文德观的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出一定的语言学批评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表达了他本人追求“君子之文”的意愿。《文心雕龙》中存在着大量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品德和文章的关系上;一方面则是纯审美层面的艺术用玉。在诗文理论中表现出对玉的纯审美属性的重视,是魏晋以后诗文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也正好和文学摆脱道德附属,独立性逐渐提高的大趋势相吻合。唐代诗歌繁荣,论诗形式主要有“以文论诗”和“以诗论诗”两种。玉作为一种理论符号在两种论诗方式中表现不同,前者以直接比喻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以形象说理为主要特点。玉石关系、治玉方式以及玉美玉质等比喻论说的方式在理论表达中比较常见,表现出一定的原型意义。同时,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也具有一定的修辞艺术,如譬喻、摹状、借代、映衬等,这些均有助于玉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多彩的表现。
魏健[7](2016)在《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的寡母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寡母是清代长篇白话小说中出现较多的一类形象,本文将作品中的寡母分为圣化、道德化、贵族化和世俗化等四种类型,总结了这些寡母形象的基本特点。从清代社会对节妇的推崇及家庭、心理等方面分析了清代小说中的寡母形象。对清代包含寡母形象的小说进行叙事解读,分析了清代文人创作风格及受家庭环境影响下造就的寡母崇拜心理,从不同方位透视寡母形象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寡母抚孤现象的文化意蕴。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作品中寡母形象的文学呈现。对“寡母”的指代等做了界定,分析了作品中寡母形象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圣化、道德化、贵族化和世俗化等四种母亲形象。第二部分: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作品中寡母形象的基本特点。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寡母拥有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她们是子女的精神导师,以及独特的慈母与严父角色合一的现象。第三部分:寡母抚孤现象的文化阐释。一方面,从法律、道德、子女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全面考查了清代节妇众多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家庭经济情况、寡母的心理状况和寡母教子的方式分析了寡母孤儿的生存状况。第四部分:揭示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寡母崇拜的文化内涵。首先通过封建伦理对女性的家庭定位体现封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失语、无自主意识、寄居性等生存状况;其次从父亲的缺席看家庭权利和母亲地位的变化;最后,从清代作家的创作动机、特殊经历和母亲崇拜的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作家的恋母情结做了分析。
李志琴,左剑虹[8](2016)在《《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成因浅析》文中研究说明《红楼梦》的旷世之处,不仅表现为历来被世人所仰慕的社会历史价值,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突出的女性崇拜情结。它撇开"女性为祸水、为贱类"的偏见,公开地赞美女性、歌颂女性。这样的诗意表达既区别于历代小说,同时也在价值上独占鳌头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珍贵清奇的宝玉。可以说,《红楼梦》改写了中国主流文学中女性意识缺席的状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神话原型、宗教文化、老子思想以及明清文化四个方面,阐述《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形成的原因。
陈效[9](2012)在《符号经济视域下“红楼梦酒”文化解读》文中认为《红楼梦》从标题的选择、现实时空故事的讲述、抑或虚幻时空中的神话叙事,都昭示同一个原型主题:通过构建女性世界的凄美缠绵,凸显生命崇拜意识。《红楼梦》中提到的不同名目的酒多具有养生功效。依托"红学文化"产生的"红楼梦"酒无疑亦承载生命意识,传承红楼文化。
冯全功[10](2012)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文中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学则是对小说本身及其相关话题(如曹学、脂批、版本、探佚、索隐等)的研究。其中,《红楼梦》翻译及对外传播研究也是红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红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对《红楼梦》翻译进行规模而系统的研究便会形成《红楼梦》翻译学,或曰红楼译学。《红楼梦》翻译批评,简称红楼译评,是红楼译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广义修辞学视角探讨《红楼梦》的英译,旨在利用学科间性,即翻译学、红学与修辞学之间知识资源的相互借鉴与利用,促进红楼译学的健康发展,为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贡献力量。中国的修辞学集中在调音、炼字、组句、设格、谋篇、文体以及风格的探讨上,主要是一门写作的学问。西方的修辞学以劝说为核心,主要是一门演讲的学问。国内外修辞学都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的突围,狭义修辞学在言,以语言为核心,广义修辞学在人,基于语言但又超越语言。广义修辞学从以言为主转向了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了相邻学科的知识资源,如文论、美学、哲学、叙事学、认知心理学等,强调修辞的认知性以及人的研究,认为哪里有语言,哪里就有修辞,并提出了人是修辞性存在的命题。广义修辞学并不排斥狭义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如修辞格、风格等),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体现了研究者的发散思维、和合意识与人文关怀。谭学纯、朱玲提出的广义修辞学修辞功能的三大层面为本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三大层面包括修辞技巧、修辞诗学和修辞哲学,分别对应于话语(语言片段)的建构方式、文本的建构方式和人的精神建构。《红楼梦》中修辞技巧的英译研究主要选择了炼字以及引用、双关和比喻三种修辞格。炼字往往具有一定的辞格属性,如比喻、拟人、矛盾修饰等,译者要尽量调动自己的修辞认知,结合语境再现炼字之妙,以取得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引用是互文性的典型表现。笔者主要选择与小说主题密切相关的引用予以分析,如宝黛爱情主题、家族盛衰主题等。译者处理此类引用时,尤其是间接引用,最好对之进行适度补偿,以为译文读者提供一定的交际线索或解读语境。双关语往往具有很强的抗译性,译者在不能体现双关的深层所指的情况下有时也会有所补偿,如杨译的加注,霍译在附录中的解释。然而,很多双关的双重语义在译文中有所流失,译者或只译出了其表层语义,或只译出了其深层语义。笔者认为,涉及重要双关的翻译时,如不能有效再现,加注说明还是必要的,这也是诚于作者、信于原文的一种表现。比喻的翻译要尽量再现原文中的喻体意象,对于比喻中的相似点,译者要根据需要,或再现以增强译文的表现力,或隐藏以增大译文的含意度。修辞诗学的英译研究主要包括小说书名中的修辞原型、叙事话语和文体风格。《红楼梦》书名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修辞原型,即红、红楼和梦,分别对应于生命之美的挽歌、贵族家庭的挽歌和尘世人生的挽歌。杨译较好体现了小说书名中的修辞原型,特别是其对红的处理。从修辞原型的再现而言,建议采取意象并置的陌生化方法把书名译为Red Mansion Dream,形成类似的(((/)/)/)语义关系。话语中视角的英译要体现出叙述人称的合理性与一致性,人物视角还要再现出人物视角和思维风格的标志性词汇。人物话语/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译者既要如实再现(尤其是重要人物的重要话语),又要善于根据具体语境对各种呈现方式进行合理转换。对于诗歌文体的英译,杨译一般照本宣科,意义传达比较准确;霍译力求严格押韵,有时为了韵律不惜调整原文的意义。霍译偶尔还把原文的叙述文体转化为诗歌文体,增加了译文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针对风格而言,霍译大量运用整合补偿,使译文风格整体上呈现出趋繁的倾向(相对原文和杨译)。加注补偿也许能化解这一矛盾,并且更能体现深度翻译的理念。修辞哲学在此主要指修辞话语的哲理内涵,反映了说写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修辞哲学的英译研究主要包括对立修辞、女性修辞和俗语修辞。翻译时,唯有透彻理解才能准确表达。整体而言,各家译文皆有优劣之处,评论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对立修辞。杨译的有无对立比较准确,霍译的好了对立趋于完美,尤其是《好了歌》的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修辞是作者崇阴(女)抑阳(男)倾向最重要的修辞化表述,在封建男权社会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强烈的颠覆性。贾宝玉的女性观是“处女崇拜”而不是泛泛的女性崇拜,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女儿(girl)与女人(woman)或整个女性(female)的区别,注意措辞的一致性以及与男性的对比。俗语修辞的英译要尽量体现出一定的俗语性,如韵律优美、形式对称、语言简洁、思想深刻等。叙述话语中的俗语修辞很多具有“双声语”的性质,译者应分辨出作者的态度。另外,译者也要充分了解俗语的起源与演变,唯有如此,方能准确译之。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主要体现了小说的艺术性,修辞哲学则主要体现了小说的思想性。不管是以艺术性为主导还是以思想性为主导的红楼译评都可能或多或少涉及广义修辞学的三大层面。红楼译评中常见的是以原文为基点的原文―译文对照式修辞批评,本研究亦然。笔者在此提出了把译文视为独立文本的修辞批评,照顾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批评属于或然性领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分歧最多,非常适合进行论辩。笔者基于英国图尔明的实用论辩模式,提出了一个基于双主体互动的论辩修辞模式,包括共同的事实以及各自的理由、主张等,并以洪涛在红楼译评中的后设批评对之进行了分析。针对文学翻译,笔者提出了诚信之标准。所谓诚信,指诚于人和信于文,前者表现为主体间性,后者表现为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信,诚于内则必信于外。诚信不仅可作为文学翻译的标准,亦可作为文学翻译批评以及论辩修辞的标准,其本身的内部张力增加了其作为标准的弹性。诚信标准体现了以对话与和谐为主要内涵的“间性”时代精神。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整体上属于红楼译评的范围,本研究有很多论题的探讨还远非深入,也有很多论题只是点到为止或根本无暇涉及。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红楼译学的健康发展与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
二、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意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楼梦》中女性崇拜的表现 |
(一)探春人物的塑造,体现了《红楼梦》的女性崇拜 |
(二)贾宝玉对女儿的赞颂 |
(三)母神的崇拜 |
二、《红楼梦》女性崇拜意识的成因 |
(一)老子思想中包含的女性崇拜意识 |
(二)明清文化对女性观的影响 |
(三)满族风俗对女性的尊重 |
三、《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所体现的价值 |
四、结束语 |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三国遗事》中神话相关研究 |
1.2.2 《三国遗事》中民间故事相关研究 |
1.2.3 《三国遗事》中诗歌相关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国遗事》编撰及文学性 |
2.1 一然与《三国遗事》 |
2.2 编撰基础及背景 |
2.2.1 编撰基础 |
2.2.2 编撰背景 |
2.3 特点及文学性 |
第三章 《三国遗事》中的神话 |
3.1 《三国遗事》神话性质 |
3.2 《三国遗事》神话分类 |
3.2.1 民族起源神话 |
3.2.2 建国始祖神话 |
3.2.3 其他国王神话 |
3.2.4 姓氏神话 |
3.3 《三国遗事》神话特点 |
3.3.1 神话与历史的双重性 |
3.3.2 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 |
3.3.3 帝王诞生异象 |
第四章 《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 |
4.1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性质 |
4.2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分类 |
4.3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思想内涵 |
4.3.1 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 |
4.3.2 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 |
4.3.3 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 |
4.4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的小说化 |
第五章 《三国遗事》中的诗歌 |
5.1 《三国遗事》中的乡歌 |
5.1.1 乡歌产生背景 |
5.1.2 乡歌性质及分类 |
5.1.3 乡歌解析 |
5.2 《三国遗事》中的赞诗 |
5.2.1 赞诗性质 |
5.2.2 赞诗艺术特色 |
第六章 《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 |
6.1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 |
6.1.1 《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之精怪故事 |
6.1.2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及成因 |
6.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 |
6.2.1 “梦”在《三国遗事》中的表现形式 |
6.2.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之“梦”的比较 |
6.2.3 “梦”的艺术价值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女神文明与端木蕻良小说研究 |
二、端木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1章 故事与仪式、神话与红楼:端木的文化背景 |
1.1 口头文学文化传统的浸染 |
1.1.1 母亲的故事 |
1.1.2 萨满的故事 |
1.1.3 民间民俗故事 |
1.2 少年时代阅读的文化背景 |
1.2.1 《红楼梦》的阅读 |
1.2.2 神话着作的阅读 |
1.3 地域历史文化的滋养 |
1.3.1 民间风俗和仪式的亲历 |
1.3.2 残存的西辽河文明的滋养 |
第2章 大地:女神母亲原型的象征 |
2.1 落草”:大地之子神话原型的象征 |
2.1.1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象征符号 |
2.1.2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宗教性仪式 |
2.1.3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文化符号 |
2.2 大地即女神:端木大地意象的独特性 |
2.2.1 丰乳肥臀:大地女神的形象 |
2.2.2 创造与再生生命:大地女神的功能 |
2.2.3 创造生活:大地女神的宗教文化功能 |
2.2.4 大地即女神:大地意象的象征 |
2.3 端木“大地”意象的继承与开创 |
2.3.1 “地母神”祭祀仪式 |
2.3.2 满族泥土造人神话 |
2.3.3 “地之子”神话原型的继承与开创 |
第3章 大地的故事:地之子神话原型结构 |
3.1 大地故事的深层结构: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 |
3.1.1 《科尔沁旗草原》深层结构:“大地之子”丁宁的复活史 |
3.1.2 《大地的海》深层结构:“地之子”失去母神的复仇史 |
3.1.3 《大江》深层结构:“地之子”的成长史 |
3.2 大地故事神话原型的叙事意义 |
3.2.1 大地的矛盾:自然-社会 |
3.2.2 大地的选择:五四启蒙文化-东北原始文化 |
3.3 地之子神话原型的生命观 |
3.3.1 地之子神话原型生命观的文化传统 |
3.3.2 地之子神话原型生命观的现实意义 |
第4章 大地——女人:女神的置换变形 |
4.1 端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4.1.1 大野女性形象系列 |
4.1.2 母亲形象系列 |
4.1.3 被男权文明反化的女性形象系列 |
4.1.4 失去大地之根的女性形象系列 |
4.2 女性形象是女神原型的置换变形 |
4.2.1 女性形象是女神原型的变形 |
4.2.2 女性形象的女神意义功能 |
4.2.3 女神崇拜的叙事功能 |
4.3 端木构建女性形象的文化传统 |
4.3.1 《红楼梦》的女神崇拜思想 |
4.3.2 “女人如水”的文化来源 |
4.3.3 女性神话与圣化的文化传统 |
第5章 神性与回归: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意义 |
5.1 神性与诗性 |
5.1.1 诗性的表现形式 |
5.1.2 神性的内在架构 |
5.2 忧郁与回归 |
5.2.1 神性的忧郁 |
5.2.2 诗意的回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木石”神话—《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路径及可能的发现 |
2. “石”神话:顽石历劫 |
2.1 石头神话:怀才不遇 |
2.1.1 特殊文化意味的数字 |
2.1.2 灵石崇拜 |
2.1.3 怀才不遇的人文意涵 |
2.1.4 儒家人文价值的期许 |
2.2 补天石:性别身份认同的矛盾与失败 |
2.2.1 双重人格特质 |
2.2.2 美玉有“瑕” |
2.2.3 补天失败者 |
2.3 “女儿”情结:女性价值的阉割与毁灭 |
2.3.1 偏执的性别观——女儿崇拜论 |
2.3.2 女性价值毁灭三部曲:宝珠、死珠、鱼眼睛 |
2.3.3 “厌女症”倾向 |
3. “木”神话:绛珠还泪 |
3.1 绛珠仙草的原型 |
3.2 置换与变形:绛珠仙草的实体意义 |
3.2.1 从三生因缘到木石姻缘 |
3.2.2 从仙物到枯物 |
3.2.3 从绛珠仙草到绛珠仙子 |
3.3 木石前盟:施露与还泪 |
3.3.1 报的不对等 |
3.3.2 情的不对等 |
4. 《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的意义及展望 |
4.1 “木”与“石”:《红楼梦》中的性别象征编码 |
4.1.1 “石”的性别象征编码 |
4.1.2 “木”的性别象征编码 |
4.2 《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的走向及展望 |
4.2.1 《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的走向 |
4.2.2 展望:倩谁记去作奇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文化篇 |
第一章 玉文化与其他文化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儒家文化 |
一、灵玉崇拜: 从巫到儒的演变 |
二、以玉为礼: “三礼”的用玉思想 |
三、儒家玉德观形成的原因 |
四、儒家玉德观提出的历史意义 |
五、儒家玉德观的当代启示 |
六、其他比德观念举例 |
第二节 玉文化与道教文化 |
一、道教的“玉术语” |
二、道教诗歌与玉文化 |
三、道教食玉养生文化现象 |
第三节 玉文化与佛教文化 |
一、玉雕佛像 |
二、玉宝思想 |
三、佛偈与玉文化 |
第二章 玉文化与故事传说 |
本篇小结 |
诗歌篇 |
第一章 《诗经》与玉文化 |
第一节 《诗经》玉文化与周代礼乐文明 |
一、祭祀用玉 |
二、装饰用玉 |
三、馈赠用玉 |
四、形容用玉 |
第二节 《诗经》玉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
第二章 《楚辞》与玉文化 |
第一节 《楚辞》玉文化的特点 |
第二节 《楚辞》中的玉和香草意象 |
第三节 《楚辞》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章 唐诗与玉文化 |
第一节 唐诗玉意象的文化阐释 |
一、“玉树”意象 |
二、“玉阶”意象 |
三、“玉壶”意象 |
四、“玉关”意象 |
第二节 不同诗人的意象阐释风格 |
一、王维诗歌的玉意象 |
二、李白诗歌的玉意象 |
三、杜甫诗歌的玉意象 |
第四章 宋词与玉文化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宋词的富贵气象 |
一、“精金美玉”的几种富贵表现形态 |
二、“精金美玉”对宋词富贵气象形成的作用 |
第二节玉文化与宋词的婉约特征 |
本篇小结 |
理论篇 |
第一章 玉文化与唐宋诗学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唐宋诗词理论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
二、唐宋时期诗词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艺术 |
一、玉字的文化释义 |
二、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技巧 |
三、“玉”的几种艺术表现原型 |
本篇小结 |
结语 |
附录 《全宋诗》中涉玉的佛教偈颂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7)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的寡母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寡母形象的基本类型 |
第一节 圣化的母亲形象 |
一、博学多才 |
二、深明大义 |
三、寡母圣化的典型 |
第二节 道德化的母亲形象 |
一、独力抚孤的慈母 |
二、“三从四德”的样板 |
三、社会道德的载体 |
第三节 贵族化的母亲形象 |
一、安尊处优的“老废物” |
二、慈爱可亲的“老祖宗” |
三、贵族家庭真正的“当家人” |
第四节 世俗化的母亲形象 |
一、糊涂与溺爱导致的悲剧 |
二、从“母蝗虫”到“女侠客” |
第二章 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寡母形象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 |
第二节 子女的精神导师 |
第三节 慈母与严父角色的合一 |
一、人物角色的本位——慈母 |
二、人物角色的异化——严父 |
三、跨越性别的角色——融合 |
第三章 寡母抚孤现象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清代寡妇守节之风的盛行及其原因 |
一、法律对寡妇的保护 |
二、一边倒的道德压力 |
三、子女的成长环境 |
四、经济条件的限制 |
第二节 寡母孤儿之生存状况 |
一、家庭经济情况 |
二、寡母的心理状况 |
三、寡母的教育方式 |
第四章 寡母崇拜及其原因探析 |
第一节 封建伦理对女性的家庭定位 |
一、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 |
二、伦理道德对女性的制约 |
第二节 父亲的缺席与寡母的圣化 |
一、父亲的缺席对家庭的影响 |
二、寡母对男权的继承 |
第三节 作家的恋母情结 |
一、有意识的行为——作家的创作动机 |
二、个体心灵的探寻——作家的特殊经历 |
三、集体记忆的投影——母亲崇拜的文化传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成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情结 |
1.1 贾宝玉对女性的崇拜 |
1.2 小说对女性才智的赞美、歌颂 |
1.3 小说对女性持家才干的赞美 |
2《红楼梦》女性崇拜情结的成因 |
2.1 神话原型指向女性崇拜 |
2.2 满族文化固有的女性崇拜思想 |
2.3 老子思想中包含的女性崇拜意识 |
2.4 明清文化对女性观的影响 |
3《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所体现的价值 |
(9)符号经济视域下“红楼梦酒”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原型题旨: 《红楼梦》的生命崇拜 |
(一) 标题异名的文化阐释 |
(二) 现实题旨解读 |
(三) 虚幻神话解读 |
二 《红楼梦》酒文化阐释 |
三 “红楼梦酒”文化阐释 |
结语 |
(10)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 |
1.1.1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概述 |
1.1.2 翻译学与修辞学 |
1.1.3 《红楼梦》翻译研究的修辞学视角 |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促进红楼译学的发展 |
1.2.2 为红楼复译提供参考 |
1.2.3 为翻译修辞学的构建贡献力量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3.1 修辞与翻译 |
1.3.2 修辞与《红楼梦》翻译研究 |
1.3.2.1 修辞技巧层面 |
1.3.2.2 修辞诗学层面 |
1.3.2.3 修辞哲学层面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修辞观的历时演变与广义修辞学 |
第一节 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
2.1.1 国外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
2.1.2 国内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
第二节 修辞学突围:从狭义到广义 |
2.2.1 狭义修辞学 |
2.2.2 广义修辞学 |
第三节 广义修辞学的相关学科与基本论题 |
2.3.1 广义修辞学的相关学科 |
2.3.2 广义修辞学的基本论题 |
2.3.3 广义修辞学修辞功能的三大层面 |
2.3.3.1 修辞技巧 |
2.3.3.2 修辞诗学 |
2.3.3.3 修辞哲学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红楼梦》中修辞技巧的英译 |
第一节 《红楼梦》中炼字的英译 |
3.1.1 字词的英译 |
3.1.2 字词丛的英译 |
第二节 《红楼梦》中修辞格的英译 |
3.2.1 引用的英译 |
3.2.1.1 直接引用的英译 |
3.2.1.2 间接引用的英译 |
3.2.2 双关语的英译 |
3.2.2.1 语义双关的英译 |
3.2.2.2 语音双关的英译 |
3.2.3 比喻的英译 |
3.2.3.1 明喻的英译 |
3.2.3.2 暗喻的英译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红楼梦》中修辞诗学的英译 |
第一节 《红楼梦》书名中的修辞原型及其英译 |
4.1.1 红:生命之美的挽歌 |
4.1.2 红楼:贵族家庭的挽歌 |
4.1.3 梦:尘世人生的挽歌 |
4.1.4 修辞原型视角下《红楼梦》书名的英译 |
第二节 《红楼梦》中话语的英译 |
4.2.1 视角的英译 |
4.2.1.1 叙述视角的英译 |
4.2.1.2 人物视角的英译 |
4.2.2 人物话语与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 |
4.2.2.1 人物话语呈现方式的英译 |
4.2.2.2 人物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 |
4.2.3 不可靠叙述的英译 |
第三节 《红楼梦》中文体与风格的英译 |
4.3.1 诗歌文体的英译 |
4.3.1.1 叙述文体向诗歌文体的转化 |
4.3.1.2 诗歌文体英译中的音、形、意 |
4.3.2 英译中的繁简风格 |
4.3.2.1 翻译补偿与译文风格 |
4.3.2.2 译文整体风格的繁简倾向及其成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红楼梦》中修辞哲学的英译 |
第一节 《红楼梦》中的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1 真假、有无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1.1 真假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1.2 有无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2 好了、阴阳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2.1 好了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2.2 阴阳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第二节 《红楼梦》中的女性修辞及其英译 |
5.2.1 明清女性思潮与作者的创造动机 |
5.2.2 贾宝玉的女性观及其英译 |
5.2.3 其他人物的女性观及其英译 |
5.2.4 女性神话修辞及其英译 |
第三节 《红楼梦》中的俗语修辞及其英译 |
5.3.1 俗语修辞中的人生智慧 |
5.3.2 俗语修辞的英译 |
5.3.2.1 叙事话语中俗语修辞的英译 |
5.3.2.2 人物话语中俗语修辞的英译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艺术―思想双重参照下的《红楼梦》英译修辞批评 |
第一节 语言本体论视角下的修辞批评 |
6.1.1 语言本体论 |
6.1.2 文学翻译中修辞批评的语言回归 |
第二节 《红楼梦》英译修辞批评操作方法 |
6.2.1 以原文为基点的原文—译文对照式修辞批评 |
6.2.1.1 原文艺术在英译中的再现与改造 |
6.2.1.2 原文思想在英译中的再现与改造 |
6.2.2 以译文作为独立文本的修辞批评 |
6.2.2.1 译文艺术上的修辞改造 |
6.2.2.2 译文思想上的修辞改造 |
第三节 红楼译评与论辩修辞 |
6.3.1 论辩修辞模式构建 |
6.3.2 红楼译评中论辩修辞个案研究 |
6.3.2.1 以艺术性为主导的论辩修辞 |
6.3.2.2 以思想性为主导的论辩修辞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红楼译学的修辞维度 |
第二节 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红楼梦》英译版本概况 |
附录B:《红楼梦》英译研究概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意识初探[J]. 仇京龙. 青年文学家, 2021(26)
-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D]. 穆禹含. 延边大学, 2021(02)
- [3]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D]. 靳瑞芳. 吉林大学, 2019(10)
- [5]“木石”神话—《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D]. 夏翩翩. 海南大学, 2017(02)
- [6]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D]. 袁晓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的寡母形象研究[D]. 魏健.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8]《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成因浅析[J]. 李志琴,左剑虹.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6(02)
- [9]符号经济视域下“红楼梦酒”文化解读[J]. 陈效. 宜宾学院学报, 2012(07)
- [10]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D]. 冯全功.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