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洪新河影响工程的设计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钱敏[1](2020)在《科学防控降洪魔——2003年淮河抗洪亲历》文中研究表明防汛抗旱历来是水利人的天职,我曾经长期在工程建设一线,每年都必须制定度汛方案,抓好汛前施工安排,以确保工程安全度汛。2002年担任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主任后,组织好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就成为我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是让我真正刻骨铭心的,是2003年应对淮河流域大洪水的经历。
施永坚[2](2014)在《加快治淮工程建设 为蚌埠崛起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下段,处于各内河支流的下游,淮河流经蚌埠市全长145.5千米,怀洪新河全部在蚌埠市境内共长98千米,是全国首批确定的25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也是治淮工程建设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一、抢抓机遇,务实奋进,近年来治淮工作成效显着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明确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治理任务,其中涉及蚌埠的有7项骨干工程,主要是怀洪新河、淮北大堤加固、包浍河治理和涡河近期治理等。
徐英三[3](2011)在《淮河洪水调度的实践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洪水调度是防汛抗洪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淮河洪水调度经历了2003年、2007年等流域性大洪水的考验,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调度方案。本文通过对2003年、2007年洪水调度的分析,全面回顾了淮河洪水调度的历程,总结提炼了淮河洪水调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存在问题和经验教训,展望了今后淮河洪水调度的努力方向。
何建新[4](2007)在《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文中指出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环节,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投资效益的关注日益增强,投资主管部门需要审视政府的投资行为,以给公众一个交待。为了提高水利基建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探索开展公益性水利工程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进行了后评价,从方法和理论上对如何开展公益性水利工程后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简要评述了项目后评价的概念、特点,分析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难于广泛开展的原因。最后,介绍了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概况。(2)从项目决策、征地拆迁、勘察设计、资金以及物资落实五个方面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综合后评价,指出该工程前期工作准备充分,过程严谨,决策科学。同时也指出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方面还需根据工程实际从政策层面予以统筹考虑。(3)从项目施工准备、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项目同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工程竣工决算等方面对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项目实施阶段可借鉴的先进的经验及应当进一步解决的问题。(4)从机构设置、运行管理以及管理经费三个方面对工程生产运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管理运行体制适合,制度健全,手段先进,能够结合水管体制改革增强自身实力。(5)根据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运行初期已实际发生数据和以此为基础的预测数据为依据,对投资和效益进行分析计算,进行国民经济后评价,得出了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值。(6)运用综合对比分析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社会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促进了流域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效益显着。对项目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关建议。
黄卫东,徐侠[5](2004)在《泥结碎石道路在怀洪新河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6](2004)在《以人为本 科学防控 努力实践防汛抗洪减灾新理念》文中提出
钱敏[7](2002)在《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推动治淮工作新发展——在淮委2002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文中指出 淮委2002年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01年工作,分析和研究治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理清和完善治淮思路,部署2002年工作。
高金梅[8](2002)在《怀洪新河影响工程的设计体会》文中提出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是干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分四期建设,从1995年12月开工至2001年3月完成。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计有46个圩区,总面积228.31km2。主要项目有新(改)建泵站、涵闸、圩堤加固、窑河左岸支流堤防加固、双沟镇移民安置、双沟镇防洪保安、双峰路修复、老淮河左堤挡洪墙、双沟切岭段陡沟维修及渡船码头等内容,工程总投资约7000万元。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项目多,分布广,时间紧,任务重,建设单位对初步
赵春潮[9](2002)在《模袋混凝土在怀洪新河护坡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模袋混凝土作为一项新技术被使用在护坡护岸工程中,目前施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2000年10月~11月怀洪新河水位比正常年份高,按正常枯水位设计的浆砌块石护坡无法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同时为了推广新技术,在怀洪新河增补完善护坡工程水下护坡部分应用了这项新技术。
仇红军[10](2002)在《江苏段怀洪新河工程土方计算程序的开发和应用》文中认为 一、概述 江苏段怀洪新河第一期工程长10.1km,其中切岭段受郯庐断裂影响,挖深大、断面复杂,土质分布极不规则,往往一个断面就存在2~3种甚至4种以上土质,且根据设计方案比选和分期实施计划的需要,每个断面要算10多种分部土石方,土方计算量很大。为此,笔者用BASIC语言编制了土方计算应用程序,解决了这一困难。
二、怀洪新河影响工程的设计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怀洪新河影响工程的设计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防控降洪魔——2003年淮河抗洪亲历(论文提纲范文)
未雨绸缪 |
雨情水情 |
科学调度 |
难忘记忆 |
(2)加快治淮工程建设 为蚌埠崛起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一、抢抓机遇, 务实奋进, 近年来治淮工作成效显着 |
二、治淮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
三、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扎实做好下一步治淮工作 |
(一) 以防洪保安为基础, 全面推进防洪除涝工程建设。 |
(二) 以惠民利民为宗旨, 全面加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
(三) 以资金保障为核心, 全面完善水利投入新机制。 |
(四) 以深化水利改革为方向, 全面提高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 |
(五) 以团结治水为内容, 全力开拓和谐水利新局面。 |
(3)淮河洪水调度的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淮河洪水调度的回顾 |
2 淮河洪水调度基本原则 |
2.1 以泄为主、蓄泄兼筹原则 |
2.2 明确目标、确保重点原则 |
2.3 统筹兼顾、团结协作原则 |
2.4 统一调度、分级实施原则 |
2.5 留有余地原则 |
2.6 灵活运用原则 |
2.7 力争主动原则 |
2.8 团结抗洪原则 |
3 淮河洪水调度的主要措施 |
4 淮河洪水调度的经验与体会 |
4.1 准确的雨水情预测预报是洪水调度的前提 |
4.2 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是洪水调度的基础 |
4.3 对调洪成效的分析判断是洪水调度的关键 |
4.4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4.5 要坚持依法防洪 |
4.6 会商要及时, 决策须慎重 |
4.7 当好参谋, 搞好服务 |
5 淮河洪水调度工作的展望 |
5.1 要继续加强对洪水调度的领导 |
5.2 要继续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
5.3 要不断修订洪水调度方案 |
5.4 要努力提高洪水调度人员的参谋决策水平 |
5.5 要努力解决影响洪水调度的深层次问题 |
(4)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后评价概述 |
1.1.1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
1.1.2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和原则 |
1.1.3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分类 |
1.1.4 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开展 |
1.1.5 我国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 |
1.2 怀洪新河工程项目概况 |
1.2.1 怀洪新河的区域位置 |
1.2.2 怀洪新河的地位与作用 |
1.2.3 安徽省怀洪新河的建设标准和主要内容 |
1.2.4 安徽省怀洪新河的实施过程 |
1.2.5 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工作依据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项目前期工作评价 |
2.1 项目决策的评价 |
2.1.1 70年代至停缓建期间建设情况 |
2.1.2 项目筹备决策的评估 |
2.2 征地拆迁工作的评估 |
2.2.1 征地拆迁工作方法与实施过程 |
2.2.2 资金管理 |
2.2.3 结论 |
2.3 勘察设计工作的评价 |
2.3.1 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选择评价 |
2.3.2 主要勘察设计方案及勘察设计质量评价 |
2.3.3 项目重大设计变更评估 |
2.3.4 勘察设计工作总体评价 |
2.3.5 建议 |
2.4 资金落实情况的评价 |
2.5 物资落实情况的评价 |
2.6 项目前期工作总体评价 |
第三章 项目实施阶段评价 |
3.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 |
3.1.1 准备工作评价 |
3.1.2 监理单位选择方式评价 |
3.1.3 施工单位的选择方式评价 |
3.2 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和大型临时设施准备、物资供应评价 |
3.2.1 施工交通评价 |
3.2.2 施工供电评价 |
3.2.3 施工供水与排水评价 |
3.2.4 其它建设评价 |
3.3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评价 |
3.3.1 施工组织方式的评价 |
3.3.2 项目成本目标控制评价 |
3.3.3 项目工期目标评价 |
3.3.4 项目质量情况的评价 |
3.4 项目建设资金供应与使用情况评价 |
3.5 项目同步建设的评价 |
3.5.1 安徽省怀洪新河穿堤涵闸工程同步建设评价 |
3.5.2 安徽省怀洪新河防汛道路工程同步建设评价 |
3.5.3 安徽省怀洪新河影响处理工程同步建设评价 |
3.6 项目竣工验收的评价 |
3.7 工程竣工决算评价 |
3.8 项目实施阶段总体评价 |
第四章 项目生产运行评价 |
4.1 工程管理机构情况评价 |
4.2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评价 |
4.2.1 运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
4.2.2 防洪、除涝运行管理评价 |
4.2.3 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评价 |
4.3 工程运行管理经费 |
4.4 项目生产运行总体评价 |
第五章 经济评价 |
5.1 概述 |
5.2 评价依据 |
5.3 国民经济评价 |
5.3.1 主要参数 |
5.3.2 工程投资和费用计算 |
5.3.3 工程效益计算 |
5.3.4 国民经济评价 |
5.3.5 评价结论 |
5.4 财务评价 |
第六章 社会影响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
6.1 评价内容 |
6.2 评价方法 |
6.3 基于 FUZZY-AHP 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2 评价指标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 |
6.3.3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
6.3.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6.3.5 评价结果 |
6.4 可持续性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评价结论 |
7.1.1 项目前期工作及实施阶段评价 |
7.1.2 生产运行评价 |
7.1.3 经济评价 |
7.1.4 社会影响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
7.2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5)泥结碎石道路在怀洪新河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概况 |
二、怀洪新河防汛道路的层面结构及施工工艺 |
1、土基 |
2、垫层 |
3、石基层 |
4、泥结碎石面层 |
5、铺设磨耗层及保护层 |
三、问题的处理措施 |
1、土基施工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优化组织设计,保护已完工序 |
3、泥结碎石路面的分层施工 |
四、体会与建议 |
四、怀洪新河影响工程的设计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防控降洪魔——2003年淮河抗洪亲历[J]. 钱敏. 中国防汛抗旱, 2020(02)
- [2]加快治淮工程建设 为蚌埠崛起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J]. 施永坚. 治淮, 2014(02)
- [3]淮河洪水调度的实践与展望[J]. 徐英三. 治淮, 2011(11)
- [4]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D]. 何建新. 河海大学, 2007(05)
- [5]泥结碎石道路在怀洪新河工程中的应用[J]. 黄卫东,徐侠. 治淮, 2004(06)
- [6]以人为本 科学防控 努力实践防汛抗洪减灾新理念[J].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中国防汛抗旱, 2004(01)
- [7]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推动治淮工作新发展——在淮委2002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 钱敏. 治淮, 2002(03)
- [8]怀洪新河影响工程的设计体会[J]. 高金梅. 治淮, 2002(01)
- [9]模袋混凝土在怀洪新河护坡工程中的应用[J]. 赵春潮. 治淮, 2002(01)
- [10]江苏段怀洪新河工程土方计算程序的开发和应用[J]. 仇红军. 治淮,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