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曲“美的形式”与“形式美”——读宗白华先生《艺境》(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宁亚群[2](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李梦媛[3](2021)在《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俗”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历史上被普遍用于人物臧否和艺文鉴评。“雅”有正统、官方、优美、文雅、典雅等含义,“俗”则有风俗、流俗、粗俗、浅俗、庸俗等含义。立足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社会文化及时代思潮,古代书法雅俗观在其生成与递嬗中的意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书法美的意义和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综合来看,古代书法“雅俗”品评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聚焦于“书”,“雅俗”是对笔墨语言及风格形式的评价;聚焦于“书家”,“雅俗”是对主体精神及人格学养的评价;二者并不割裂。通过对历代书论的爬梳,雅俗观既是书家对雅正传统和书脉统绪的认定,又包涵着书家高雅的精神旨趣和超越尘俗的审美理想。关于书法“雅俗”的探讨,可追溯到东汉,魏晋南朝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形成了诸多围绕“雅俗”的相关范畴、概念及命题。到了唐朝,随着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加之孙过庭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到了确立,帖学的雅正传统得以明确;其后,张怀瓘较为客观且辩证的看待王羲之书法,对书法“雅俗”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辨析,并提出“与众同者俗物”。宋明书法雅俗观大抵呈现三种旨趣:其一,北宋文人极重“雅俗”区分,探讨围绕主体德性学问之“雅俗”展开,以书写自然、表达自我精神为“不俗”;其二,“道统”影响下,朱熹、郝经、赵孟頫等人求雅求正、崇尚古法,郑枃、项穆致力于对书法正脉及书学统绪的梳理与总结;其三,心学背景下,“真”“生”“拙”“丑”“奇”等范畴成为理论讨论重心,主体之真性情、真本色成为破“俗”的方法论。清代碑学范式下,传统书学观和品评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碑学的合法化也导致了书法雅俗观的丕变。由于“雅俗”意涵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书法中还有着“过雅则俗”和“化俗为雅”的问题。
吴守峰[4](2020)在《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李瑞清的书法艺术思想,在中国古代书品论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理论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金石学派”。其书法远涉周秦,博综汉魏,正草隶篆,诸体皆备,晚年“纳碑入帖”,笔势雄健,气息苍古,是倡导碑帖相容的践行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李瑞清在书法实践中的探索给予很多关注,而其作为碑派发展的阶段性代表人物,其书法实践也受到一定的争议。本文在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人文等语境基础上,从书法理论、书法史研究和实践修养的综合视角,系统地阐释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理论核心及架构。本文不以书法技术讨论为旨归,而是着重追溯李瑞清艺术思想的渊源,重点探析其书法理论思想的基本艺术观点以及发展递衍的脉络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一百年来国内外关于李瑞清研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一章梳理临川李氏谱系群体中既有的人文家学,检视家族文脉带给李瑞清知识架构的渊源;根据历史节点构建其书学分期;通过分析碑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尊孔复礼思想的历史环境,阐述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形成的外界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李瑞清以“气”为核心的审美格调,通过阐释书法审美的“气味”说,诠释李瑞清书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书卷气”的内涵与根源,并结合儒家思想道德观点阐述其“书学先贵立品”的书法艺术理论的思想衍递与传承,以及对其“人正笔正”论的历史解读,品察其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与人格修养,丰满地还原李瑞清在社会体制鼎革后“逸”的风骨与境界及“遗”的气节与格调。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讨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中的三个重要思想依据,论述“以器分派”的形式美问题和它的书学史意义;探讨“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发展演变及对后世书风的影响;从全局观的角度研究“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艺术箴规。第四章从语言规律的视角,结合形态结构和风格要素解析李瑞清的书法艺术,通过“似欹反正”、“雄浑”与“古厚”的语言要素,具体论证其书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与创作特点。第五章分析民国早期,上海学界针对“纳碑入帖”的群体认同现象,并以曾煕、沈曾植二人的观点和建议为例,阐释这一书学主张的历史意义,包括其学术思想对弟子李健、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等四位学者和艺术家的影响;客观揭示其教育改良的“启智”实践带来的进步性以及对南京大学今天书法风气的学术渍染。结语部分概括李瑞清在书学理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评价其在书法史发展中的学术价值,试图从中国整个书学史的高度对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和实践的贡献与局限进行总结。
鲍丽华[5](2020)在《基于审美视角下设计中的“留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留白在字面意义上指的是人对设计主体空白的部分进行有意识地处理。其理念源自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起初是指绘画创作中不着笔墨的空白之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表达形式。当代,创作往往是人们思想自由与意志表达的重要方式,而“留白”作为当代设计采用的一种手法就已经不仅只停留在形式的表面,更多的是“留白”发展为一种“至纯至净的哲学思考方式”并且已经广泛的影响到当代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目前,当代设计领域中对审美文化视角下的留白研究并不全面和系统,因此进行探析、归纳和总结就很具有必要性了。论文以渗入研究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将传统留白理念与当代设计活动相联系进行思考、研究,从设计审美的角度以及当代设计对审美的要求出发,研究由审美视角为切入点的设计中的留白。具有包容、和谐内在传统精神本质的留白,在本文中从其根源出发了解、认知并与当代设计大层面从基本的角度出发,对目前有关于留白的理论研究希望能够奉献力量。本文主体大致分为五个部分。一:绪论主讲留白的意义、现状、研究的方法以及创新点。二:留白的文化解析主讲理念的溯源、留白的物质文化解析、留白审美的意义以及留白与现代设计的拓展。三:设计留白的表现研究主讲概念的界定、表现的一般方式、体现的一般特征以及由此对设计中引发的三点思考。四:设计中留白的应用研究首先探究了当代审美的主要依据,思考不同地域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美的共通之处,进而从平面、立体、色彩主要角度探究设计中留白的一般应用层面和主要表现。五:设计中留白的功能与价值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从使用、审美、象征三个主要功能留白体现的层面展开分析,进而结合当代的设计需求研究了社会环境下留白在设计中体现的价值与附加值。“留白”在形式的表达与理念上都具有深刻的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精髓的一般特征,其价值对于当代设计的发展而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李敏[6](2020)在《新世纪以来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新世纪以来,国产商业电影逐渐开启了意境美学新时代,使得国产商业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互惠共生。新世纪以来国产商业电影内容与形式的改观,折射出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多元美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国产商业电影“大骨架空摆设”的尴尬处境。论文共分为五章,分别围绕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意境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国产商业电影意象构建、境界流变、造境得失以及造境能力提升等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对意境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入手,以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为例,重点分析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象构建、境界流变、造境得失等问题,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虽然商业电影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但在发展过程中这种商业性或商业运作模式所呈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制约国产商业电影口碑平平的主要因素。因此,论文通过对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的研究,丰富了我国本土电影理论,提升了商业电影的艺术品格,开拓了商业电影发展新方向。从意境美学角度出发,为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营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及商业电影发展新生态。同时,为解决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面临的商业与艺术、传统与现代、古典与科技等普遍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研究新世纪以来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对商业电影本体而言具有双重意义与价值,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国产商业电影美学体系,实现国产商业电影票房与口碑双赢,从而进一步提升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的美学艺术品格。
张祖萌[7](2020)在《象征主义视域下的宗白华艺境创生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宗白华学术研究的道路始于对宇宙时空真理的探索。他从佛学出发,在中西哲学的思想海洋中畅游后最终以中国形而上学与中国哲学为立足根基。宗白华具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家国情怀,少年时便立志要为祖国文化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在赴德前积极投身于中国新文化建设之中,回国后转为对世界美学视野下中国美学特殊精神的研究。宗白华热爱沉浸在艺术与审美体验之中,然而这并非仅出于对艺术与美学的喜欢,更是对以感性体验的方式来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兴趣,这种研究方式促成了宗白华“散步式”的研究方法。对宇宙时空真理的探索使得宗白华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喜爱以感性体验的方式探索宇宙真理是宗白华学术研究转入艺术领域的主要原因,而知识分子的爱国深心使得宗白华把研究重心放在中国美学特殊精神上,由此宗白华形成了艺境创生理论。艺境创生理论与西方象征主义理论的思想内部具有深刻紧密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神秘性、暗示性与音乐性三个方面。在神秘性方面,二者都认为表象的现实世界并非宇宙真相,人类通过内在心灵感知到的世界才是宇宙世界的真相,它比人类目光所视的表象世界更完美且超越表象世界而存在着;在暗示性方面,二者的艺术形式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晦涩,艺术家以隐喻的方式表现内在的情感心绪,呈现在受众面前则造成惝恍、朦胧的暗示性;在音乐性方面,二者都追求音乐性的艺术表达,艺境追求人的深心的音乐旋律在艺术形式中细腻活泼地具象化,象征主义追求在诗歌中流畅地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艰深幽微的心绪。艺境创生理论与西方象征主义理论的本质共性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象征的表现手法;其二是两者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艺境创生理论与象征主义理论都体现了人类以生命的感性体验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求知方式,但他们的本质差异在于对感性体验的信任程度不同。象征主义诗人们只在艺术领域实践生命的感性体悟,本质上怀疑以感性获得真理的合法性,因此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贯彻以感性体悟的方式获取生活真理。艺境在审美体验中体悟宇宙人生真相,以“虚”运“实”,重视“此在”,以感性体悟引导现实人生的行为实践,信仰感性体悟得来的人生智慧以及宇宙自然对人类生命的滋养、孕育的意义。
朱英[8](2020)在《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境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宗白华凭借自己的中西结合的美学认知,对意境含义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和深入的剖析,将意境形成了一种理论性的中西结合的美学思想,并且广泛的投入运用到实践中。突破了“情景交融”与“境生象外”,包含着一切美的艺术和人生,直接的涉及到了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审美思考,是一种感悟和鉴赏相统一的审美理论。因此,深入地研究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宗白华先生在系统的融汇了中西哲学美学的基础上,对意境这一范畴理论进行了极具现代哲学意义的总结和升华,对意境的理论进行了哲学根源的探索和揭示,继承了传统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的理论精髓,是在儒道释三家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展开的。还充分的参照了西方的传统生命体验哲学,尤其是对叔本华、伯格森等生命学说的借鉴,使生命体验成为意境生命力的重要根源,构成了一个极具现代哲学意义的意境美学理论。宗白华认为意境是通过人与宇宙生命的自然沟通形成一个鸢飞鱼跃,渊然而深的灵境。意境的哲学本质是虚与实的自然统一,虚、实是审美思想构成意境的两元。在虚实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宗先生也非常重视意境思想理论的层深创构,直观、生命、灵境的层层深入。意境的虚实理论思想还体现在空白美的艺术和气韵生动之飞动美的审美表现上。道家的宇宙生命本源—“道”的审美思想体验也直接构成了艺术意境的审美实相。宗白华把人生的具体作为审美对象,玩赏它的节奏、和谐,以窥测最深的人类心灵审美意境,并把它作为人类理想审美人格的体现,造就了超然的艺术化人生观和建构了空灵充实的人格。在最后,立足当代社会,提出意境思想在构建民族美学精神、艺术创作、个人人格培养的美学价值。宗白华将艺术化的人生观作为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以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为目标。深入了解宗白华的意境美学思想,不仅为健全中国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艺术审美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对人生的意境探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整篇文章以意境的虚实论本质展开,并结合文集文本的研究、运用辩证分析等方法,对宗白华的意境审美思想进行论述,突出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彰显了其思想在现代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张灵馨[9](2020)在《冯契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冯契作为中国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建构了自身的“智慧说”体系,对中国哲学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冯契自觉地将对美的问题的思考纳入其中,美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追求自由、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冯契的美学理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相关,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如果不了解他的“智慧说”的哲学体系,就无法全面、准确地看待他美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冯契论“美”与他的“智慧说”相关,“智慧说”是他哲学乃至对美学问题思考的基础。冯契对真善美与人的自由之间关系的探讨,重点关注了美与自由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中,他抓住了“言志说”与“意境”理论两条线索,将这两者看作是中国传统抒情艺术的代表,在与西方注重造型艺术的对比中,突显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对“言志说”与“意境”理论的阐发中,他将“言志说”与理想论相结合,强调艺术要为人生服务,既要表现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又要表现艺术理想。他将“意境”看作是超越形式之上的境界和感受,以此来突出中国美学的特色。在对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中,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外缘与内因进行了分析,关注了近现代美学家如王国维、朱光潜、鲁迅、宗白华等人对美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同时,关注了近代艺术革命的问题。他不仅自身有对美学问题的独特理解,早年也亲自进行过一些文艺创作,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所从事的相关美学工作也推动了相关美学教育的发展。总体而言,冯契对美学问题的关注拓宽了中国哲学研究的视域,也为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他提出的审美理想对于完善自由人格、推动美育发展、提高人生境界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孙慧[10](2020)在《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文中指出从广义的学科角度着眼,本文隶属于中国当代音乐研究范畴;从狭义的个案立场微观,本文隶属于文化当事人个体研究范畴。具体选定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当代作曲家:陈其钢。作为以文化当事人及其音乐作品、创作风格为核心的论题,文章将针对陈其钢“中国式表达”的相应样式,及其当代音乐创作中“风格趣向”的相关意象展开。为论证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进入中国当代音乐历史叙事相关探讨,对“新音乐”和“新潮音乐”的概念与脉络予以厘清、梳理,以确立其学理定位及对后世中国当代音乐在风格、观念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切入人文论域,挖掘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在陈其钢音乐内涵中的显现。其次,本文将密切关联时代现实与个人经历对作曲家产生的影响,针对其作品展开体裁样式、形式结构、音响形态等相关技术分析,了解其个性化音乐语言体系建立的过程;同时,也将收集关于陈其钢三十余年来的访谈、讲座等内容,归纳总结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从中探究其写作趣向偏好与音乐美学思想。最后,本文将选取最能体现作曲家主观情思与写作意趣的声乐体裁进行内涵性探究,并以此为连接路径,寻找他与北宋文人苏东坡的精神共通;进一步,将视角从个体扩大至群体,对“第五代作曲家”展开现象化研究,并以另一位在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卓越建树的作曲家谭盾为比肩,比对差异化的同时进入跨文化语境,揭示中国当代音乐作曲家其国际风格的全新本质。为论证清晰,本文还将借助宗白华、李泽厚、蔡仲德等多位中国美学家与六代画家谢赫的审美话语系统,密切深入我国儒、道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与古代画论进行对应性研究。本文在充分论证后,得出结论:陈其钢的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在客观上表现为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源”,以西方音乐技法为“流”,经由“文化转译”的“再现”与“再造”而形成的具有“第三空间混合性”的形态,在作品与人格的文化气质上揉杂了儒家节仪的理性温柔与道家缘情的自在独立,有文人出世洒脱的风骨气度,并且,陈其钢始终通过表达“真我”的创造性去领悟、触碰真理。
二、戏曲“美的形式”与“形式美”——读宗白华先生《艺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戏曲“美的形式”与“形式美”——读宗白华先生《艺境》(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
(一) 艺术现实 |
(二) 理论学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
一、中国古典舞 |
二、西方芭蕾舞 |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
第二节 三次转变 |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
一、“古典性”的生成 |
二、“艺术的沉思” |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
一、传播媒介之变 |
二、传播生态之变 |
第二节 艺术接受 |
一、关于“受众” |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
结语 |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之选题缘起 |
二、本课题之相关研究概述 |
三、本课题之研究问题与内容 |
四、本课题之研究路径及方法 |
第一章 “雅俗”之文化原论 |
第一节 何为“雅”“俗” |
一、“雅”之义 |
二、“俗”之义 |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雅”“俗”命题的郄视 |
一、“由礼则雅”“中和”:儒家雅俗观及其对雅正审美的基奠 |
二、“独异于人”“贵真”:道家雅俗观及其对脱俗审美的妊育 |
第二章 汉唐:书法雅俗观的萌蘖与生成 |
第一节 “离经而趋俗”:赵壹“雅俗”的提出及其反艺术立场 |
第二节 魏晋“雅”的意涵构成 |
一、“规矩”“工巧”:“雅”与“法” |
二、“书乃吾自书”:魏晋风度与雅士的贵族精神 |
第三节 南朝“优劣”论辩中的书法雅俗观 |
一、“锺、张、羲、献”:“妍雅”与“古雅”的公案 |
二、“寒乞”与“一纸不可得”:士庶身份与雅俗评判 |
第四节 唐代雅俗观的多维度阐发 |
一、“尽善尽美”:唐太宗与书法雅正传统的确立 |
二、“文质彬彬”:孙过庭“雅”的旨趣 |
三、“妙各有最”“众同者俗”:张怀瓘雅俗批评的发微 |
第三章 宋明:书法雅俗观的发展与衍化 |
第一节 “唯不可俗”:北宋文人的雅趣范式与反俗精神 |
一、对书法传统的承续及对新楷模的推扬 |
(一)《淳化阁帖》以“二王”为雅正经典 |
(二)欧阳修统绪意识下的书学救弊 |
(三)苏、黄对传统的认识及对颜真卿继正脉的阐扬 |
二、“与秋霜争严”“万卷书气象”:德性学问向度的雅俗标准 |
三、文人的雅趣之旨与“不俗”的核心表达 |
(一)“举措自若”:贵“自然” |
(二)“不践古人”:以“精神为上” |
第二节 道统的深化与以“正”为雅的统绪观的发展 |
一、“游艺不苟”“自然而中”:朱熹的道学立场与书学正统观 |
二、“心正”“则古”:郝经、赵孟頫论书的雅正之度 |
三、《衍极》与《书法雅言》:书法正统谱系的梳理与总结 |
第三节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正统观的动摇与雅俗观的变奏 |
一、“真”“生”“拙”“丑”:“违礼从情”的“貌俗心雅” |
(一)徐渭“越俗越雅”论与书学“求真面”的脱俗主张 |
(二)董其昌以“生”破“熟俗” |
(三)傅山“宁拙毋巧”的雅俗观 |
二、“以奇为正”与“正极奇生”:对“奇正”的不同诠释 |
(一)董其昌以“正局”为俗、以“奇宕”为雅 |
(二)傅山“正入变出”理论的拈出 |
三、“奴”:作为“俗”的内涵流变与士人反“奴俗”的话语表征 |
第四章 清代:范式的变革与书法雅俗观的捩变 |
第一节 经典另立:前碑派雅俗观的质疑与反叛 |
一、金石考证的遗惠与对汉碑的推崇和美感赋予 |
二、对正统权威之“雅”的非议与推重非名家的审美转向 |
第二节 秩序重塑:碑学视野下雅俗观的建构 |
一、从阮元对“书统”的新排列看其对雅俗的诠释 |
二、包世臣碑帖观中的雅俗倾向 |
(一)“篆分遗意为上”与“以右军为至奇”:评判的两面性 |
(二)以俗为雅:火镰店招牌字“优入妙品” |
三、康有为“碑学入缵大统”下的雅俗观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框架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家世荣光:临川李氏在学界的影响 |
一、李秉绶与岭南画派 |
二、李宗瀚与临川四宝 |
三、李联琇与钟山书院 |
第二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分期 |
一、书法酣饫期(1867——1895 问学登科) |
二、书法风格形成期(1895——1911 游宦滇宁) |
三、艺术思想的成熟期(1912——1920 鬻书沪上) |
第三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来源 |
一、清代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
二、晚清尊孔复礼的人文思潮 |
第二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以气为核心的审美观 |
第一节 书法审美的“气味”说 |
一、气与味的书法渗透 |
二、书卷气的品格诠释 |
第二节 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 |
一、“品”的格局与操守 |
二、“心正笔正”的人格气脉 |
第三节 “遗”与“逸”的士人气格 |
一、“遗”的气节与格调 |
二、“逸”的风骨与气韵 |
第三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三个重要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以器分派”的书学方法论 |
一、“以器分派”的内容解析 |
二、“方”“圆”笔法与形式的体认 |
三、结体韵律与形质研究 |
第二节 “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思想内涵 |
一、书法与金石学的关联 |
二、清代金石气的篆分古意 |
三、金石的物性之美 |
第三节 “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整体观照 |
一、章法的全局观 |
二、布白的完形心理 |
第四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
第一节 “欹正得体”的形式之美 |
一、形学有势 |
二、“似欹反正”的结体之妙 |
三、“似欹反正”的语言价值 |
第二节 韵味隽永的风格追求 |
一、李瑞清书法风格的形成要素 |
二、“雄浑”风格的精神诉求 |
三、“古厚”书风的文化自觉 |
第五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时代影响与成就 |
第一节 “纳碑入帖”的书学现象 |
一、交游群体的社会图谱 |
二、曾熙的碑帖融合论 |
三、沈曾植“南北会通”的书学观 |
第二节 书法思想的后世传播与影响 |
一、书学亲承:李健 |
二、思想承续:胡小石 |
三、“以书入画”的开新:吕凤子、张大千 |
第三节 启智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
一、中体西用思想下的教育改良实践 |
二、南大文人书风的先导 |
结语 |
一 学术评价 |
二 思想贡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重要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审美视角下设计中的“留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当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
1.1.2 “留白”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留白的文化解析 |
2.1 留白的理念溯源 |
2.1.1 留白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留白的定义 |
2.1.3 留白的美学内涵 |
2.2 留白的物质文化解析 |
2.2.1 传统造物与留白 |
2.2.2 当代生活与留白 |
2.3 留白的审美意义解析 |
2.3.1 视觉审美需求的留白 |
2.3.2 审美心理需求的留白 |
2.4 当代审美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
2.5 留白在当代设计中的拓展 |
2.5.1 音乐、戏曲艺术中的留白 |
2.5.2 诗、书文学艺术中的留白 |
2.6 设计表现形式的拓展 |
2.6.1 建筑、产品、平面、虚拟等设计中的留白 |
2.7 小结 |
第3章 设计中留白的表现研究 |
3.1 设计中留白的界定 |
3.1.1 具象留白 |
3.1.2 意象留白 |
3.2 设计中留白的一般表现方式 |
3.2.1 设计结构表达——图底相称 |
3.2.2 元素组织表达——韵律节奏 |
3.2.3 虚实表达——抽象形态 |
3.2.4 装饰表达——形式美感 |
3.3 设计中留白的特征 |
3.3.1 模糊性 |
3.3.2 隐蔽性 |
3.3.3 包容性 |
3.4 设计中留白的思考 |
3.4.1 设计留白与极简主义的区别 |
3.4.2 留白理念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
3.4.3 留白理念对当代设计的启发 |
3.5 小结 |
第4章 设计中留白的应用研究 |
4.1 当代设计的审美依据探究 |
4.1.1 数理逻辑与审美 |
4.1.2 比例规律与审美 |
4.2 东西方美的相关性 |
4.3 设计中留白的应用探究 |
4.3.1 留白与平面 |
4.3.2 留白与立体 |
4.3.3 留白与色彩 |
4.4 小结 |
第5章 设计中“留白”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
5.1 设计中留白的功能研究 |
5.1.1 使用功能 |
5.1.2 审美功能 |
5.1.3 象征功能 |
5.2 设计中留白的价值研究 |
5.2.1 留白的内在价值 |
5.2.2 留白的外在价值 |
5.2.3 留白的附加值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新世纪以来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成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对传统意境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电影与传统美学意境探源 |
一、传统美学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意境美学运用 |
第二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意境美学传承 |
一、自然之景意蕴无穷 |
二、古典绘画巧妙构图 |
三、传统美学特征到古典美学精神 |
第三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意境影像发展 |
一、科技造景视觉奇观 |
二、意境思维到影像转换 |
三、模仿意识到自主意识下的意境营造 |
第二章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象建构 |
第一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的审美意境构成元素 |
一、声音审美意境 |
二、色彩审美意境 |
三、镜头审美意境 |
第二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意境美学风格化叙事 |
一、商业电影两极化叙事美学风格 |
二、消费语境下商业电影宏观叙事 |
第三章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的境界流变 |
第一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意境的审美类别 |
一、国产商业电影气韵审美 |
二、国产商业电影悲壮审美 |
三、国产商业电影现实审美 |
第二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的两重意境 |
一、有我之境“具象”主体传达 |
二、无我之境“意象”意蕴提升 |
第三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的两重审美 |
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
二、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
第四章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造境之得失 |
第一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造境之得 |
一、提升了大众对商业电影意境美学的审美体验 |
二、丰富了商业电影本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品格 |
三、开创了商业电影“商业+艺术”的工业美学体系 |
第二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造境之失 |
一、有意无形过分追求电影静态画面 |
二、娱乐至上致使大众审美产生偏颇 |
三、文化后景缺失致使电影内涵浅显 |
第五章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造境能力提升之探讨 |
第一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的内在美与形式美 |
一、商业电影意境内在美的统一性 |
二、商业电影科技形式美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意境美学构建 |
一、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的多元化与艺术化 |
二、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的风格化与体系化 |
三、新世纪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象征主义视域下的宗白华艺境创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目前国内学界研究成果分析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宗白华艺境创生理论的形成 |
第一节 宇宙时空真理的求索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艺术审美体验的孕育 |
第二章 艺境创生理论与象征主义理论初步分析 |
第一节 神秘性 |
第二节 暗示性 |
第三节 音乐性 |
第三章 艺境创生理论与象征主义理论深入研究 |
第一节 艺境与象征主义的共性 |
第二节 艺境与象征主义的差异 |
第三节 艺境创生理论的现代美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概述及哲学渊源 |
第一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概述 |
一、意境相关概念介绍 |
二、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本质 |
第二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哲学渊源 |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
二、西方生命哲学的影响 |
第二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创构 |
一、意境的诞生“造化和心源” |
二、意境的两元“虚实相生” |
三、意境的生命与形式 |
四、至动有序的生命节奏 |
第二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层次 |
一、直观感觉的模仿 |
二、活跃生命的传递 |
三、最高灵境的启示 |
第三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在艺术和人生中的体现 |
第一节 在艺术中的体现 |
一、空白 |
二、气韵生动 |
三、空间意识 |
四、道 |
第二节 在人生中的体现 |
一、空灵充实的审美人格 |
二、超然的艺术人生观 |
第四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评述 |
第一节 研究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对建构中国民族诗性体系美学的意义 |
二、对现代美育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对现代艺术创作的意义 |
二、对艺术化人生的追求 |
第三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对于现代美学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冯契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冯契美学思想研究之缘起 |
二、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港澳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
三、《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冯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哲学上的“智慧说” |
一、广义认识论 |
二、知识与智慧 |
三、哲学和哲学史 |
四、科学和哲学 |
第二节 冯契论美及其相关概念 |
一、美的对象 |
二、美感与快感 |
三、美的多样性 |
四、美与真和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冯契论真善美与人的自由 |
第一节 冯契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生成阶段 |
三、完善阶段 |
第二节 真善美与人的理想和自由 |
一、真、人生理想与自由 |
二、善、道德理想与自由 |
三、美、审美理想与自由 |
第三节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
一、中国哲学史上对理想人格问题的探讨 |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特征 |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与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冯契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冯契对“言志说”的研究 |
一、冯契对“言志”说与典型性格的分析 |
二、冯契对“言志说”与理想论的结合 |
第二节 冯契对“意境”理论的研究 |
一、冯契对“意境”内涵及演变的研究 |
二、冯契对近现代“意境”理论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的探索 |
第一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的发展进程 |
一、中国近代美学发展的外缘因素 |
二、中国美学在近代的内部变革 |
第二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家的理论及贡献 |
一、冯契论王国维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二、冯契论鲁迅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三、冯契论朱光潜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冯契的美学实践与理论价值 |
第一节 冯契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一、早年文艺创作中的美学思想 |
二、积极从事美学工作,推动美育发展 |
第二节 冯契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互相观照 |
二、对审美理想的价值追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论题的相关学术背景及学科范畴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所在 |
三、研究策略和研究程序、章节安排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一章 历史风潮与人文风格 |
第一节 “新音乐”与“新潮音乐”的学理定位 |
一、“新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肇始 |
二、“新潮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动因 |
三、以人为本:中国当代音乐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中国式表达”与“风格趣向”的文化剖析 |
一、“表达”与“趣向”词意解析 |
二、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及在陈其钢音乐人文风格中的显现 |
本章小结 内外因素 相生相协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二章 作曲家生平及作品、访谈概述 |
第一节 陈其钢生平概述 |
一、少年初长成:国内成长背景(1951-1983) |
二、职业化确立:海外求学经历(1984-1992) |
三、艺境风格化:三部经典之作 |
四、唯乐不可伪:面对真我敞开 |
第二节 陈其钢作品、访谈概述 |
一、从作品样式看基本写作偏好 |
二、从访谈观点探音乐美学思想 |
本章小结:潜心理想 中得心源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三章 假谢赫“六法”勾绘中国式表达 |
第一节 气韵生动——情景交融 |
第二节 骨法用笔——主题手法 |
一、骨法架势:以《逝去的时光》主题手法为例 |
二、骨质笔力:以《蝶恋花》之《多愁善感》为例 |
第三节 应物象形——标题意象 |
一、“花鸟命题”的直觉与想象 |
二、标题的内容与题材暗示 |
第四节 随类赋彩——配器音色 |
一、色彩之时空流动 |
二、音色之性格标签 |
第五节 经营位置——结构布局 |
一、旋律发展利用调式游移展开 |
二、半音化进行的蒙太奇晕染法 |
三、段落衔接与背景铺陈之手法 |
第六节 传移模写——承续传扬 |
本章小结 情在理中 气韵生动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四章 音乐样式、代际群体及跨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声乐作品的内涵性研究 |
一、从人声体裁挖掘主观情思 |
二、苏轼与陈其钢的思想共通 |
第二节 第五代作曲家现象研究 |
一、于无声处听惊雷:“崛起的一代” |
二、个体比较性研究:以谭盾为例 |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作曲家 |
本章小结 回溯开篇设问 |
引用参考文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戏曲“美的形式”与“形式美”——读宗白华先生《艺境》(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3]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D].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D]. 吴守峰. 南京大学, 2020(10)
- [5]基于审美视角下设计中的“留白”研究[D]. 鲍丽华. 南昌大学, 2020(01)
- [6]新世纪以来国产商业电影审美意境研究[D]. 李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7]象征主义视域下的宗白华艺境创生理论研究[D]. 张祖萌.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8]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研究[D]. 朱英.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9]冯契美学思想研究[D]. 张灵馨.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D]. 孙慧.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