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渡河上游地区的经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良[1](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剑[2](2020)在《藏羌彝走廊史前先民对本地资源的认知、利用及其当代启示——以岷江大渡河上游考古发现为中心》文中认为近年来的考古出土实物资料表明,藏羌彝走廊地区史前先民对本地自然资源有着较为深入的认知,并在生产生活中予以充分的利用。如对河流水资源、土壤状况、地质特征等诸多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均有着深入的了解,定居地点的选择既取水便利,又避免洪水灾害;聚落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川西黄土不仅为陶器生产提供优质原材料,也为粟作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资源。对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及矿物资源尤其是玉石器资源(龙溪玉)的认知与利用,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也为当代提供了较多的启示与借鉴,如该地区城市建设的选址,应考虑经受历史的检验;阿坝州的沙棘产业及红豆杉种植的历史悠久,当代能够再造辉煌;龙溪玉是岷江上游地区极具开发利用的历史品牌。
赖芳[3](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刘筱怡[4](2020)在《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青藏高原东缘人类工程活动(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和极端天气不断加剧,古滑坡复活问题呈急剧上升趋势,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然而,由于古滑坡规模巨大、孕灾背景复杂,且常因遭受后期改造或沉积物覆盖,原有的滑坡外貌特征已模糊不清,绝大多数古滑坡还处于未知状态。因此,古滑坡及其复活问题一直是困扰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城镇安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多元遥感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滑坡灾害研究。其中,面向对象分析(OBIA)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都是滑坡判识和监测的高效技术,但是,如何利用OBIA及InSAR技术进行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及其复活早期识别,有效地提高滑坡监测预警和危险性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仍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及其复活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开展了古滑坡综合判识和发育规律研究;结合InSAR地表变形监测,开展了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判据,揭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变形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时序InSAR监测结果,完成了研究区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大渡河流域的滑坡信息提取与滑坡影像分类属性特征判别分析,发现古滑坡与新生滑坡在遥感影像的色调、光谱和纹理等方面有显着差异,并由此根据植被指数(NDVI)、亮度、地形粗糙度(TRI)和灰度共生矩阵熵(GLCM)等指标,提出了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GTVI)。利用时序InSAR技术(PS-InSAR与SBAS-InSAR)和D-InSAR技术对研究区地表变形监测,结合野外验证,共识别出100年以前形成的滑坡694处,其中体积大于100×104m3的滑坡146处。(2)古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渡河干流和小金河两岸密集分布,在断裂两侧5km范围以内数量较多,随着距河流和断裂距离渐远,滑坡数量减少。在时间上,古滑坡的形成演化与河流阶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时间跨度从10ka~40ka,集中分布于15~30ka,占到了总量的57.6%,新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不同区段的差异性,在强烈活动的断裂附近,古滑坡密集发育。(3)以InSAR监测结果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位移、速率等变化特征,基于斋藤原理,提出了古滑坡复活的三段式演化过程;结合PS-InSAR监测的累积位移-时间曲线,提出了将弹性变形与匀速变形之间的拐点作为古滑坡复活的起点标志、把匀速变形向加速变形转变的拐点作为复活失稳的标志,并基于此提出了大渡河流域典型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失稳)的速度阈值,为高山峡谷区隐蔽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提供了新途径。(4)基于多种InSAR处理技术,开展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示范研究。利用Sentinel1数据和ALOS2数据,对格宗古滑坡、甲居古滑坡等典型古滑坡进行了地表位移监测,获取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毫米级的地表变形结果,通过位移量分析、地表蠕滑特征分析和滑坡边界识别,划分了古滑坡复活的演化阶段。结合日降雨数据,提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地表变形分区、堆积特征与时空变形模式。(5)在系统分析滑坡与坡度、坡向、粗糙度、断裂带等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IV)和逻辑回归模型(LR)开展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合时序InSAR技术,建立了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的矩阵模型,完成了大渡河流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集成InSAR位移速率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价后,能对区域斜坡变形状态进行实时的评估,能够有效的降低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误差,且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青藏高原东缘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及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胡芹龙[5](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成文东[6](2019)在《大渡河流域植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文中指出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全球气候变化,山地植被正在经历较为显着的变化。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形切割剧烈,植被是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植被覆盖的变化对大渡河流域气候、水资源等环境要素都产生了显着影响。因此对该地区开展植被变化监测对大渡河流域的植被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渡河流域为研究区,集成基础与专题地理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开展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与分析工作。应用像元二分法提取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信息,分析植被覆盖度的分布格局以及16年间NDVI的变化趋势;采用地理加权模型(GWR)分析了气象、地形和社会经济等地理因子与植被变化的关系;针对流域植被变化提出应对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认识:(1)在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方面,2000-2015年大渡河流域植被覆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主要以高植被覆盖度为主。在对NDVI变化趋势研究中,NDVI增加的面积远远大于NDVI减小的面积,2000-2015年整体呈上升趋势并满足显着性检验。(2)在植被覆盖的季节变化方面,植被覆盖度的季节更替时变化明显。在春夏过渡期,中低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此等级植被主要发生改善;夏秋转换中,中高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主要发生退化;秋冬转换中,中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主要发生退化;冬春转换中,中高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主要发生改善。(3)区域植被覆盖度与高程、坡度、坡向关系紧密。海拔5000m以下的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坡度较缓的坡面上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向斜坡的植被覆盖度最高。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规律与降水和温度正相关。(4)基于地理加权综合分析NDVI变化与地形因素、气象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发现降水因子的回归系数分布与气温呈现强烈的空间相似性,高程因子在4个地形因素中对NDVI变化的回归系数更高,GDP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的3个因子中对NDVI变化解释性最强。综合分析各个因子对NDVI变化的影响强度,按照从高到底依次为社会经济因素、气象因素、地形因素。
罗运兵,姚凌,袁靖[7](2018)在《长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的生业经济》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动植物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重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先秦生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生计开发,深受自然环境的客观制约,但也有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这一地区农业开发整体偏晚,渔猎采集经济突出;区域生业分化明显,多样性丰富;文化传播影响强烈,呈现多元交融格局。其农业因素除主要传自甘青地区和长江中游外,汉中盆地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赖见生[8](2018)在《脚木足河鱼类资源现状和代表性物种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调查,对脚木足河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川陕哲罗鲑和大渡软刺裸裂尻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旨在了解其种群的遗传背景,为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在脚木足河共采集到鱼类11种,隶属3目4科6属。其中,鲤形目的种类最多,有8种,占种类总数的72.73%;鲇形目2种;鲑形目1种。大渡软刺裸裂尻鱼、齐口裂腹鱼和麻柯河高原鳅为脚木足河鱼类的优势种,分别占到渔获总数的29.54%、27.94%和13.77%。青石爬鮡、黄石爬鮡、斯氏高原鳅、东方高原鳅和红尾副鳅等为调查河段常见种,川陕哲罗鲑为稀有种。鱼类组成在河流沿程分布上无明显的区别,但不同河段的鱼类资源量和渔获物的个体大小存在较明显差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柯河乡至射江村河段鱼类资源相对丰富,渔获个体较大,也是川陕哲罗鲑的核心分布区。人类活动导致川陕哲罗鲑等鱼类的栖息地逐渐萎缩,其栖息地损失率超过90%,脚木足河是其在大渡河流域的最后的分布区,该物种已处于濒危状态。脚木足河鱼类可划分为三大区系,分别为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中亚山地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其中,中亚山地区系复合体鱼类种类最多。脚木足河鱼类大多适应激流生活,流态需求较为单一。可分为流水穴隙类群、流水吸附类群、流水底层类群和流水中、上层类群。鱼类产卵类型可划分为沉性卵、粘性卵和浮性卵三类,其中,产粘性卵鱼类相对较多。川陕哲罗鲑、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和大渡软刺裸裂尻鱼等具有短距离生殖洄游的习性。对脚木足河主要经济鱼类种群结构分析表明,大渡软刺裸裂尻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28龄,优势年龄组为45龄;齐口裂腹鱼种群年龄组成为210龄,34龄为优势年龄组;重口裂腹鱼种群年龄组成为26龄,34龄为优势年龄组。大渡软刺裸裂尻鱼、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和青石爬鮡等鱼类的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选取特有鱼类大渡软刺裸裂尻鱼和川陕哲罗鲑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72尾大渡软刺裸裂尻鱼个体中一共检测出19个多态性位点(S),单倍型个数(H)为36,单倍型多样度为(Hd)0.969,核苷酸多样度为(Pi)0.01393,平均核苷酸变异数(K)为3.42684,其单倍型多样度指数核苷酸多样度指数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目前脚木足河流域大渡软刺裸裂尻野生种群还处于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状态。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大渡软刺裸裂尻鱼72个个体分成了2个分支,推测脚木足河流域的大渡软刺裸裂尻鱼种群可能来源于2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祖先。川陕哲罗鲑15个个体中一共出现了1个多态性位点(S),单倍型个数(H)为2,单倍型多样度为(Hd)0.133,核苷酸多样度为(Pi)0.00023,平均核苷酸变异数(K)为0.13333,其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都处于极低水平。本研究表明,无论从种群数量还是遗传多样性考虑,川陕哲罗鲑都处于亟待保护的地位,建议作为脚木足河流域的优先保护物种。本研究进一步对川陕哲罗鲑进行了RAD(restriction association site DNA)高通量测序,产生的Clean data在2.08G-2.61 G之间,测序质量情况为Q20≥97.25%、Q30≥92.98%,GC含量41.97%,测序深度达到了10×以上,以上说明RAD测序的结果准确可靠。此外,本次测序在川陕哲罗鲑3个个体中平均检测到690559个SNP位点,杂合位点所占比例平均为50.77%。本研究通过对脚木足河流域3个川陕哲罗鲑个体进行RAD简化基因组测序,得到了较高质量的测序数据,获得了大量潜在的SNP标记,为今后SNP标记的开发、群体遗传结构及进化的研究、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性状的QTL定位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赵阳[9](2018)在《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大渡河流域中段,县内地貌切割较深,地质构造发育,地震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县域内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人类活动集中且强度较大,人地矛盾突出。县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高,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难度极大。开展泸定县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有利于保护县域的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预防生态问题发生。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遥感数据,集成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取14个影响生态地质环境区划的因子,构建评价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计算各层指标权重,通过分析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的空间分异特征,遵循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完成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与评价。通过研究得到以下方面的认识:(1)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尤其是受地形切割、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要素影响,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高程因素决定了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垂直空间分布差异。地质构造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对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区形成重大影响;人类活动聚集导致了大渡河河谷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变高,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2)通过对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因子进行研究得知:(1)泸定县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大渡河流域两岸中山地区,这些地区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地貌切割较深,水土侵蚀敏感性较高。(2)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大渡河中山地貌和西侧高山和极高山区,因降雨较为丰富,植被覆盖度高,水源留存作用明显,因此具有较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3)县域内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聚集区包括泸定县城、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新兴镇、得妥乡,河谷地带水热组合条件较好,建设用地与耕地质量较高;但因人类活动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扰动较大,造成自然生物资源留存少,河谷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亟待修复。(3)结合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因子,将泸定县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大区:(1)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1380km2,占泸定县总面积的63.71%,主要分布于大渡河河谷西侧,应以保证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实行限制或禁止开发策略;(2)生态产业聚集区,面积34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6.06%,分布于大渡河河谷,为泸定县主要产业聚集区,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应实行优化开发策略;(3)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438km2,占总面积的20.2%,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东侧,在保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实行保护开发策略。
俞方洁[10](2017)在《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横断山区包括川西高原、藏东和滇西地区。通过对上述地区典型遗址的层位关系、器物形态以及碳十四等数据的综合分析,首先构建起横断山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将旧石器文化分为三个区域类型,将新石器时代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确立了这一地区石器时代的考古编年体系。对比研究了这一地区与我国华北、欧洲、东南亚、南亚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认为旧石器时代三个区域类型分别与华北小石器文化、东南亚和平文化和旧大陆西侧莫斯特文化关系密切,新石器时代四个阶段与甘青地区、南亚东北部、东南沿海和东南亚亦有文化交流。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引入环境考古学、人地关系、分子遗传学及语言学的方法论,以个案研究结合综合分析,深入剖析了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的成因,复原了考古学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如何更好地展开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对这一区域的综合研究,认为横断山区作为人类起源地的可能性不大,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现代人从非洲向东亚迁徙的重要通道。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横断山区石器工业处于南北技术的交汇地带,东北部受华北小石器技术直接影响,东南部与旧大陆西侧莫斯特工业密切相关,西部作为“和平文化技术丛”的发源地对我国华南、东南亚中石器时代石器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石器时代,横断山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横断山区东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上游)受到了来自陕甘宁庙底沟类型的直接影响,这里发现了庙底沟类型的口沿内带凸棱钵、钝角底尖底瓶、双唇口式、退化重唇口式小口瓶和弧边三角纹、变体鸟纹彩陶等;第二阶段,横断山区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中上游和澜沧江上游)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典型器物如卷沿盆、高领罐、长颈壶和平行条纹、水波纹、草卉纹等彩陶片可看出甘青马家窑类型对该区域的直接影响。其中西北部(澜沧江上游)不仅受到马家窑文化影响,还与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存在文化交流。卡若文化用衬花手法表现的折线纹、回字纹、三角纹等陶器图案见于年代更早的梅尔伽赫文化。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还出土了卡若文化的穿孔石刀、骨笄、玉珠等。第三阶段,横断山区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较小,区域内部交流加强。第四阶段,东南沿海尤其是两广地区对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以及金沙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有段石锛、磨制双肩石斧、有肩有段石锛、印纹陶等都可在这些区域的新石器文化中见到。通过磨制双肩石斧、偏刃小型石锛、尖尾斧、衬花刻印纹陶等文化因素可以发现怒江、澜沧江流域对南亚东北部、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西部新石器文化产生了影响。横断山区北部新石器文化中的庙底沟和马家窑文化因素可能与北方人口的南迁有关。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波动事件(降温)引起资源紧张,人群竞争加剧导致了人口持续南迁。藏东高原新石器文化出现的南亚西北部文化因素可能与交换贸易有关,为适应高原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狩猎采集、物品交换成为农业经济必要补充,加之人群不定期的迁徙促使远距离商贸网络形成。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经济落后,文化堆积瘠薄,人群不定期的迁徙导致了文化扩散。
二、大渡河上游地区的经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渡河上游地区的经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3)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区域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1.4 地貌特征 |
2.1.5 经济与人口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地层岩性 |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
3.2 投影寻踪模型 |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综合量化模型 |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
3.5.3 有关分析 |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
4.3.2 断层因素维度 |
4.3.3 有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1 粗糙集模型 |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
5.1.4 粗糙集决策表 |
5.1.5 粗糙集模型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
5.4 耦合决策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
5.5.1 耦合关联结果 |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
(4)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气象水文 |
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
第四节 地质构造 |
第五节 人类活动 |
第三章 古滑坡的判识及发育分布规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用的滑坡判识方法 |
第三节 面向对象遥感解译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典型古滑坡遥感影像判别分析 |
第五节 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研究 |
第六节 古滑坡发育分布规律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nSAR技术的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复活识别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
第三节 大渡河丹巴段地表变形监测分析 |
第四节 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 |
第五节 典型古滑坡复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序InSAR的区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方法原理 |
第三节 滑坡易发性建模及评价结果 |
第四节 基于时序InSAR数据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
4.2.8 边墙掩埋失效 |
4.2.9 副坝破坏失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
5.2.2 滑坡基本特征 |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
6.2.1 地质环境概况 |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大渡河流域植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归一化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
1.2.2 植被覆盖度研究进展 |
1.2.3 地理加权模型在植被覆盖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植被类型 |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
2.2.1 MODIS遥感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DEM数据 |
2.2.4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数据 |
2.2.5 夜间灯光数据 |
2.2.6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2.2.7 社会经济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植被覆盖度估算 |
2.3.2 相关性分析 |
2.3.3 变化趋势分析 |
2.3.4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第3章 植被变化影响因子特征 |
3.1 地形地貌 |
3.1.1 高程 |
3.1.2 坡度 |
3.1.3 坡向 |
3.1.4 地形起伏度 |
3.2 生态环境因子特征 |
3.2.1 年均降水 |
3.2.2 年均气温 |
3.2.3 土地利用 |
3.3 社会经济环境因子特征 |
3.3.1 人口密度分布 |
3.3.2 国内生产总值 |
第4章 大渡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 大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基本格局 |
4.2 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征 |
4.3 植被覆盖度月变化特征 |
4.4 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征 |
4.5 大渡河流域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分析 |
4.5.1 大渡河流域NDVI年际变化特征 |
4.5.2 大渡河流域生长季NDVI趋势分析 |
4.5.3 植被覆盖度分级变化特征 |
4.5.4 不同高程下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特征 |
4.5.5 不同坡度下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特征 |
4.5.6 不同坡向植被覆盖度变化 |
4.6 气象因素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第5章 大渡河流域植被变化的GWR解析 |
5.1 GWR模型原理 |
5.1.1 GWR模型 |
5.1.2 空间权函数 |
5.1.3 权函数带宽优化 |
5.2 GWR模型的检验 |
5.2.1 GWR模型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5.2.2 GWR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5.3 气象因子对NDVI变化的影响分析 |
5.4 地形因子对NDVI变化的影响分析 |
5.5 社会经济因子对NDVI变化的影响分析 |
5.6 应对流域植被变化的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脚木足河鱼类资源现状和代表性物种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环境概况 |
1.2 流域鱼类资源研究进展及趋势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方法 |
2.1.2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鱼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
2.2.2 生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
2.2.3 生态学特征 |
2.2.4 主要经济鱼类种群结构分析 |
2.2.5 川陕哲罗鲑资源及分布现状 |
2.3 讨论 |
2.3.1 脚木足河鱼类资源现状 |
2.3.2 脚木足河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
2.3.3 主要研究鱼类的生长特性 |
2.3.4 主要保护物种资源及分布的变化趋势 |
2.3.5 脚木足河鱼类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6 保护对策 |
3 大渡软刺裸裂尻鱼和川陕哲罗鲑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碱基组成 |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大渡软刺裸裂尻鱼的系统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3.3.1 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碱基分析 |
3.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3 聚类分析 |
4 基于RAD测序的川陕哲罗鲑SNP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DNA提取质量的检测及酶切结果 |
4.2.2 川陕哲罗鲑RAD测序结果 |
4.2.3 测序质量分布检查 |
4.2.4 测序错误率分布检查 |
4.2.5 原始测序数据组成 |
4.2.6 RAD-Tag捕获率统计 |
4.2.7 Reads与组装基因组比对情况统计 |
4.2.8 SNP检测 |
4.3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质环境数据 |
2.2.1 DEM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数据 |
2.2.3 地震数据 |
2.2.4 地质灾害数据 |
2.3 生态环境数据 |
2.4 社会经济数据 |
第3章 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因子特征 |
3.1 主要因子选取 |
3.2 地质环境因子特征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质构造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地震动加速度 |
3.2.5 地质灾害密度 |
3.3 生态环境因子特征 |
3.3.1 气象因子 |
3.3.2 归一化植被指数 |
3.3.3 植被类型 |
3.4 社会经济环境因子特征 |
3.4.1 土地利用分布 |
3.4.2 路网分布 |
3.4.3 人口密度分布 |
3.4.4 国内生产总值 |
3.4.5 产业分布概况 |
第4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 |
4.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4.2 生态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3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3.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4.3.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4.3.3 植物保护等级划分 |
4.3.4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4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4.1 生物种群丰富程度评价 |
4.4.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4.4.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5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评价 |
4.6 生态功能区划格局 |
第5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分区评价 |
5.1 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1.1 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和燕子沟景区(A1、A2) |
5.1.2 西部高海拔水土保持区(A3) |
5.1.3 西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4) |
5.1.4 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5) |
5.2 生态产业聚集区评价 |
5.2.1 县城生态农业产业聚集区(B1) |
5.2.2 冷碛镇、兴隆镇矿业农业产区(B2) |
5.2.3 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3) |
5.2.4 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4) |
5.3 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3.1 东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1) |
5.3.2 东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2)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观察 |
第一节 作为人类起源地的思考 |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研究 |
第三节 与外部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
第二章 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流域 |
第二节 大渡河流域 |
第三节 金沙江流域 |
第四节 澜沧江流域 |
第五节 怒江流域 |
第六节 总分期与绝对年代 |
第三章 横断山区与周边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一节 与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二节 与南亚次大陆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三节 与东南沿海、东南亚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四节 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
第四章 横断山区区域文化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环境与文化变迁 |
第二节 基因、语言与人群迁徙 |
第三节 生业模式与文化发展 |
第四节 文化传播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说明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大渡河上游地区的经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藏羌彝走廊史前先民对本地资源的认知、利用及其当代启示——以岷江大渡河上游考古发现为中心[J]. 陈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1)
- [3]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D]. 刘筱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大渡河流域植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D]. 成文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长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的生业经济[J]. 罗运兵,姚凌,袁靖. 南方文物, 2018(04)
- [8]脚木足河鱼类资源现状和代表性物种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研究[D]. 赖见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9]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赵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6)
- [10]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D]. 俞方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