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下光盘阵列数据库信息的发布(论文文献综述)
吴爽[1](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徐鹏[2](2020)在《智能网联汽车混行环境下鸣笛意图识别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ICV)的飞速发展,ICV正大量涌入人工驾驶车(Manual Vehicle,MV)车流之中,交通流混行态势逐渐成形。混行环境下异构车辆之间的交互意图识别已成为当前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ICV如何准确、快捷识别MV的鸣笛成为混行交通流中异构车辆交互意图识别的难点,目前学者对于异构车辆交互意图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方法论,往往都忽略了驾驶环境中的听觉信息,论文针对ICV严苛的准确性、时效安全性要求,建立了ICV鸣笛意图“感知-定位-识别”模型(Perception-Location-Recognition model,PLR),与雾计算的混行车辆雾模型(Mixed Vehicle Fog,MVF)。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ICV混行环境下对MV的鸣笛意图感知需求,从“感知-定位-识别”三个角度分析鸣笛特征,通过结合深度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到达时差声源定位法和基于运动时窗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ICV鸣笛意图PLR模型。实验可得鸣笛声感知平均准确率达90.4%、定位角度估计误差小于5°、识别率达82.5%,基本满足ICV鸣笛意图识别需求。(2)针对PLR模型定向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底层通讯能力不足,建立MVF模型并提出分簇组雾算法(Clustering Fog Algorithm,CF),将响应鸣笛的相关ICV整合成一个车辆雾,为实现雾内任务卸载与资源互补提供可靠的局部通讯网络。实验可得在70%90%渗透率下,MVF模型效果明显,能够保持各簇4个左右的簇内成员,并在路网内保持数量相对固定但分布灵活的雾群,有效覆盖全部鸣笛事件,实现路网信息整合。(3)针对MVF模型如何完成鸣笛事件计算任务卸载和资源合理分配,提出基于容错节点分簇的资源调度算法(Fault-tolerant Node Clustering Resource Scheduling Algorithm,FNCRSA),通过研判任务量与周边空闲资源的大小,合理划分相关节点的功能职责,约束传输跳数。实验可得FNC-RSA算法比低能耗自适应分簇路由算法降低55.17%的平均跳数,缩短45.40%的平均任务完成时间,且在时延干扰下,仍保持较高混行交通流稳定性与行车时效安全性,为PLR模型的资源分配与计算负载均衡提供底层计算架构支持。综上,本文针对MV鸣笛意图识别从微观层面提出PLR模型,通过“感知-定位-识别”实现鸣笛意图精准识别;从中宏观层面提出MVF模型作为PLR模型底层通讯计算架构,通过建立响应鸣笛事件的协同计算雾群,弥补PLR模型在复杂计算过程中的时效性;形成了“微-中-宏”观的ICV鸣笛意图识别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了混行交通流下异构车辆交互理论与方法。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海荣[4](2018)在《淮安广电智慧云媒体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淮安市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内容生产、信息传播优势,对接智慧城市门户——“智慧淮安”,淮安广电智慧云媒体平台的制播模式与传统制播模式相比在优化内容生产方式和流程、内容的创新和发布、传播形态和制作效率都有着巨大的提升。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淮安市广播电视台对内容生产方式和流程、内容的创新和发布、传播形态和制作效率等方面的建设需求,设计了基于广电SOA主干及平台功能子系统构成的高/标清电视节目、视听网以及移动客户端内容生产平台。(2)从全媒体运营管控平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平台、前端发布平台以及编码系统等多角度对功能模块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3)组织实施了淮安广电智慧云媒体平台的建设、调试和测试工作。系统成功投入运行后,极大地推进了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智慧云媒体平台的进程。
刘为[5](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俞灵灵[6](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姜晓青[7](2016)在《蓝光光盘库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存储规模日益扩大,存储能耗问题日益严重。2015年我国数据中心总量已经超过40万个,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仍大于2.2,存在能源利用率低的缺陷。数据中心超过40%的能源消耗在数据存储上,高能耗数据存储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其发展。针对目前数据存储的高能耗问题,本文提出以低功耗的蓝光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并对蓝光光盘库中文件管理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数据访问规律着手,将数据分为访问频率较高的热数据、偶尔访问的温数据和几乎不被访问但蕴含一定价值的冷数据。由于存储数据中高达80%是冷数据,故本文着重研究冷数据的节能存储问题。为了实现光盘库存储系统文件管理和存储,本文对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文件存储和文件分类进行了研究和实现。首先,由于磁盘和光盘之间在数据传输速率上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解决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本文对光盘库存储系统文件存储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1)文件网络共享功能,用来解决磁盘与光盘之间的文件传输和共享;(2)文件自动刻录功能,解决文件从磁盘到光盘的存储。大数据环境下,由于文件刻录容量往往会超过光盘单盘容量,所以该部分在文件刻录之前会对文件进行分类;另外,由于文件存储到光盘之后会被删除,为了保证刻录数据的完整性,该部分还实现了文件校验功能。(3)光盘库文件系统,本文提出使用用户空间文件系统来管理光盘中的内容。在光盘离线情况下,用户空间文件系统会查询节点文件,检索该文件的盘号,然后通过Socket通信调取光盘,完成对离线光盘的访问。其次,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文件热度的文件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文件状态更新、文件迁移回迁、文件分类等模块。对于存储的数据,数据分类会为每一个文件建立热度状态,并根据热度状态对存储文件进行分类。最终,光盘库文件分类存储会将热数据、温数据和冷数据分别存储到固态硬盘、磁盘和光盘中。最后,本文对自动刻录软件、光盘文件管理系统和文件分类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光盘库文件存储和文件分类功能与预期结果一致,符合设计要求。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研究冷数据节能存储,发展大容量智能蓝光光盘库存储技术对我国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起到积极意义。本文提及的光盘库分类存储、光盘刻录以及光盘库文件管理系统将有助于促进大容量蓝光光盘库存储项目的研究与发展。
朱宇[8](2015)在《区域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实践》文中指出当前,数字图书馆已经步入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基于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完整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值得关注的是,云计算的出现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相应的理论研究逐渐成型,而实践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体系化,但局部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子工程,区域数字图书馆在保存区域特色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借鉴云计算技术实现区域化特色、优先解决重点问题、逐步建设、逐步实施的下一代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将是未来图书馆的重点建设任务。国外图书馆界自2011年开始,已经涌现出众多融合多种服务模块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包括SirsiDynix公司的BlueCloud Suite,Innovative公司的Sierra,Exlibrs公司的Alma,Serielsolutions公司的Intota等等,并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认可,全球已有超过1000家图书馆升级使用到下一代图书馆服务。目前国内还没有厂商推出下一代服务平台,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学习国外下一代服务系统先进架构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个国内领先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强调用户体验的、涵盖资源整合发现、大数据中心、学科服务、读者服务、ERM电子资源协调采购、数字资产管理、教学服务、门户服务的一体化综合性服务平台。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入手,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与侧重点,发现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数字图书馆和云计算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然后,在分析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型架构,包括资源服务云平台、学科服务云平台、管理服务云平台、数据中心以及移动门户五个模块。同时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为例,对模型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实践描绘;最后,在案例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整体情况并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基于上述研究,笔者在研究展望中提出可以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三个方向:一是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问题。如何将构建的“资源共享云”让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知识产品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要实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异地备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二是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安全问题。云计算的协同开放性使其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不小的问题。因此,在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如何做好数据隐私保护与隔离将是未来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三是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版权问题包括非法用户或者黑客侵权、云服务商侵权、云服务商衍生产品的版权归属等问题,也将是未来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构建者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张立伟[9](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聂云霞[10](2014)在《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信息技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主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数字遗产保存宪章》中指出,数字资源应理解为一种有利于子孙后代活动的资本或遗产。但数字资源本身较为脆弱,受制于载体老化、技术过时等因素影响,数字资源生命周期比较短暂,如果缺乏有效的长期保存策略,势必造成数字资源的永久消逝,给民族记忆和人类文化传承带来重大损失。鉴于此,应改变现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自发、分散研究的现状,立足于国家顶层设计,对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进行有规划的、相对集中的研究。本选题“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有别于文献机构或部门数字资源保存策略的研究,而是强调从国家全局和整体出发,探索和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策略,因此角度更为宏观。文中基于“大遗产保护”的视角,把公共数字资源和私有数字资源统一在国家数字资源层面,认为私有数字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公有数字资源,打破了两者“分而治之”的桎梏;站在世界记忆守护和人类文化遗产传承的高度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思考具有略意义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有利于整合现有研究力量,从岁本和全局出发科学设计、合理配置研究资源。笔者因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研究中紧紧围绕“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的主题,以“数字资源”概为切入点、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为中心、以“国家层面”为基准来全(?)思考,提出了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管理策略和技术策略,旨在为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网络环境下光盘阵列数据库信息的发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光盘阵列数据库信息的发布(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智能网联汽车混行环境下鸣笛意图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行交通流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智能网联汽车驾驶意图识别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3 智能网联汽车鸣笛意图识别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1 智能网联汽车鸣笛意图识别精度不足 |
1.3.2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鸣笛意图识别的底层通信能力不足 |
1.3.3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鸣笛意图识别的底层计算能力不足 |
1.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鸣笛意图识别模型研究 |
2.0 引言 |
2.1 混行交通环境下鸣笛特征分析 |
2.1.1 鸣笛时空边界分析 |
2.1.2 鸣笛声音特点分析 |
2.2 鸣笛意图识别PLR模型 |
2.2.1 PLR模型架构 |
2.2.2 P模型及关键算法 |
2.2.3 L模型及关键算法 |
2.2.4 R模型及关键算法 |
2.3 鸣笛意图实验仿真验证 |
2.3.1 实验说明 |
2.3.2 实验一:鸣笛声感知与定位 |
2.3.3 实验二:鸣笛意图识别 |
2.3.4 实验三:计算时效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行环境下鸣笛意图识别协同计算的分簇通讯架构研究 |
3.0 引言 |
3.1 智能网联汽车分簇算法研究 |
3.2 基于鸣笛意图识别的混行环境下车辆雾模型建模 |
3.3 基于鸣笛事件协同响应的分簇组雾算法 |
3.3.1 ICV分簇组雾算法数据包格式 |
3.3.2 ICV分簇组雾算法带宽分配 |
3.3.3 ICV簇头综合考量参数定义 |
3.3.4 车辆分簇组雾算法 |
3.4 车辆雾的维护 |
3.4.1 车辆雾合并机制 |
3.4.2 车辆雾分裂机制 |
3.4.3 车辆雾维护算法 |
3.5 基于车辆雾模型的通讯架构仿真验证 |
3.5.1 实验设置 |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行环境下编排鸣笛意图识别资源的车辆雾计算架构研究 |
4.0 引言 |
4.1 VANET中的雾计算模型基本架构 |
4.1.1 雾计算模型通用架构 |
4.1.2 基于鸣笛意图识别的车辆雾基本系统模块架构 |
4.2 ICV车辆空闲资源FNC-RSA编排关键算法 |
4.2.1 FNC-RSA关键算法评价指标分析 |
4.2.2 FNCA容错节点分簇算法 |
4.2.3 RSA资源调度算法 |
4.3 实验验证 |
4.3.1 MVF模型效率对比实验 |
4.3.2 FNC-RSA算法效率对比结果及分析 |
4.3.3 基于MVF模型的鸣笛意图识别系统时效安全性实验 |
4.3.4 基于MVF模型的鸣笛意图识别系统时效安全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淮安广电智慧云媒体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慧云媒体平台总体设计 |
2.1 智慧云媒体平台概述 |
2.2 设计目标 |
2.3 设计原则 |
2.3.1 智慧云媒体平台设计依据 |
2.3.2 智慧云媒体平台总体业务流程 |
2.4 系统总体架构 |
2.5 系统硬件选型 |
2.5.1 硬件需求分析 |
2.5.2 设备选型 |
2.6 相关技术应用 |
2.6.1 编解码技术 |
2.6.2 双总线技术 |
2.6.3 双网技术 |
2.6.4 分级分层存储技术 |
2.6.5 多对象统一处理技术 |
2.6.6 网络安全技术 |
2.6.7 直播流媒体技术 |
2.6.8 流媒体时移技术 |
2.6.9 存储表技术 |
2.6.10 系统监控技术 |
第三章 媒体融合管控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介绍 |
3.2 媒体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
3.2.1 直播管理 |
3.2.2 图文管理 |
3.2.3 检索功能 |
3.2.4 权限管理 |
3.2.5 工作量统计 |
3.3 融媒体管控系统的多业务对接 |
3.3.1 内容服务平台 |
3.3.2 业务管控与运行管理平台 |
3.3.3 前端发布平台 |
第四章 媒体资产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概述 |
4.2 系统主要功能 |
4.3 系统设计 |
4.4 业务流程规划 |
4.5 系统带宽统计 |
4.6 在线存储 |
4.6.1 设备配置 |
4.6.2 容量、分卷配置 |
4.7 进线存储 |
4.7.1 容量配置 |
4.7.2 迁移策略配置 |
第五章 内容生产子平台结构分析与设计 |
5.1 系统设计 |
5.2 高/标清内容生产系统 |
5.2.1 上/下载系统 |
5.2.2 素材管理系统 |
5.2.3 编辑系统 |
5.2.4 字幕制作系统 |
5.2.5 技审系统 |
5.2.6 转码系统 |
5.3 编目系统 |
5.4 版权管理系统 |
5.5 前端分发平台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项目评估 |
6.1 安全性验证 |
6.2 存储系统带宽验证 |
6.3 互联互通验证 |
6.4 内外网文件安全交互验证 |
6.4.1 系统工作流程 |
6.4.2 传输速率测试 |
6.4.3 文件类型及完整性检查 |
6.4.4 网络安全 |
6.5 存储性能测试 |
6.5.1 交换机配置情况 |
6.5.2 存储系统性能测试 |
6.5.3 性能测试结论 |
6.6 项目效果评估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建设项目 |
(5)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思路设计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
2.2.1 语义网概述 |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7)蓝光光盘库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蓝光光盘库存储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蓝光存储技术发展现状 |
1.3.2 文件分层存储技术发展现状 |
1.3.3 蓝光光盘库研究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相关技术概述 |
2.1 网络存储数据访问协议 |
2.2 文件校验技术 |
2.3 FUSE文件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盘库文件系统方案设计及开发平台搭建 |
3.1 系统方案设计 |
3.1.1 蓝光光盘库文件存储设计 |
3.1.2 蓝光光盘库文件分类设计 |
3.2 开发环境搭建 |
3.2.1 linux操作系统 |
3.2.2 Oracle数据库 |
3.2.3 QT开发环境安装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蓝光光盘库文件存储的实现 |
4.1 光盘库文件网络共享设计与实现 |
4.1.1 蓝光光盘库文件网路共享设计 |
4.1.2 蓝光光盘库文件网络共享实现 |
4.2 Linux环境下蓝光刻录的实现 |
4.2.1 蓝光光盘库刻录程序设计 |
4.2.3 蓝光光盘库刻录镜像的实现 |
4.2.4 蓝光光驱状态检测与镜像刻录 |
4.2.5 蓝光光盘库刻录文件完整性校验程序 |
4.3 光盘库文件系统的实现 |
4.3.1 蓝光光盘库bdfs文件系统设计 |
4.3.2 蓝光光盘库文件系统内核模块安装 |
4.3.3 蓝光光盘库bdfs文件系统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蓝光光盘库文件分类的实现 |
5.1 文件信息统计实现 |
5.2 文件状态更新实现 |
5.3 文件热度分类实现 |
5.4 文件迁移/回迁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结果及分析 |
6.1 网络文件共享性能测试 |
6.2 光盘库文件刻录功能测试 |
6.3 光盘库bdfs文件系统测试 |
6.4 光盘库数据分类功能测试 |
6.5 结果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8)区域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相关概念基础 |
2.1 区域数字图书馆 |
2.1.1 区域数字图书馆内涵 |
2.1.2 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
2.1.3 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体思路及原则 |
2.2 数字图书馆与云服务 |
2.2.1 云计算的内涵 |
2.2.2 云计算的服务形式 |
2.2.3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
2.2.4 云计算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 |
第三章 国外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实践现状 |
3.1 商业机构开发的下一代平台分析 |
3.1.1 WorldShare--OCLC |
3.1.2 Sierra--Innovative Interface |
3.1.3 Alma--Ex Libris |
3.1.4 Intota--Serial Solutions |
3.1.5 BLUE Cloud Suite--SirsiDynix |
3.2 开源系统研发的下一代服务平台分析 |
3.2.1 Kuali OLE |
3.2.2 Open Skies--VTLS |
3.3 其他下一代服务平台分析 |
第四章 区域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模型构建 |
4.1 云服务平台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 云服务平台模型的构成要素 |
4.2.1 资源服务云平台 |
4.2.2 学科服务云平台 |
4.2.3 管理服务云平台 |
4.2.4 数据中心 |
4.2.5 移动门户 |
4.3 云服务平台模型的构建 |
4.3.1 资源服务云平台模型 |
4.3.2 学科服务云平台模型 |
4.3.3 管理服务云平台模型 |
4.3.4 数据中心模型 |
4.3.5 移动门户模型 |
第五章 区域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为例 |
5.1 资源服务云平台 |
5.1.1 资源整合检索子系统 |
5.1.2 智能文献传递子系统 |
5.1.3 机构知识总库子系统 |
5.1.4 资源加工出版子系统 |
5.2 学科服务云平台 |
5.2.1 学科资源子系统 |
5.2.2 学科热点子系统 |
5.2.3 科技查新子系统 |
5.2.4 查收查引子系统 |
5.3 管理服务云平台 |
5.3.1 电子资源协调采购系统 |
5.3.2 馆务事实分析系统 |
5.3.3 电子资源绩效评估系统 |
5.3.4 论文竞争力分析系统 |
5.3.5 专利竞争力分析系统 |
5.3.6 基金竞争力分析系统 |
5.4 数据中心 |
5.4.1 分布式计算系统 |
5.4.2 集中存储方案 |
5.4.3 数据备份系统 |
5.5 移动门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关概念界定 |
1.2.1 数字资源相关概念 |
1.2.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概念 |
1.2.3 其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创新之处 |
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阐释及其长期保存的相关理论问题 |
2.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和特征解析 |
2.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多样 |
2.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特征多元 |
2.2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价值分析 |
2.2.1 历史价值 |
2.2.2 审美(艺术)价值 |
2.2.3 科学(研究)价值 |
2.2.4 社会和精神价值 |
2.3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重要性”评估 |
2.3.1 数字资源的“重要性” |
2.3.2 “重要性”评估标准 |
2.3.3 “重要性”评估主体 |
2.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支撑 |
2.4.1 信息本体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2 知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3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4 前端控制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5 战略规划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6 风险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与策略研究 |
3.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策略分析 |
3.1.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 |
3.1.2 从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看其策略 |
3.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问题分析 |
3.2.1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现状 |
3.2.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问题及其分析 |
3.2.3 影响我国长期保存实践进程的因素分析 |
3.3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对我国的启示 |
3.3.1 长期保存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争取国家层面的重视 |
3.3.2 长期保存的稳定和可持续开展依赖于政策法规的保障 |
3.3.3 长期保存的有效推进应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设计 |
3.3.4 长期保存的安全运行应围绕技术体系,加强技术创新 |
3.3.5 长期保存的社会根基在于面向社会、争取公众支持 |
3.4 现阶段我国国家层面长期保存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关系 |
3.4.1 政策策略是指引 |
3.4.2 管理策略是保障 |
3.4.3 技术策略是基础 |
本章小结 |
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 |
4.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解析 |
4.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制定的原则 |
4.2.1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
4.2.2 协调性和导向性原则 |
4.2.3 稳定性和创新性原则 |
4.2.4 立足现实和适度前瞻原则 |
4.2.5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原则 |
4.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制定 |
4.3.1 制定国家长期保存战略规划 |
4.3.2 形成长期保存政策体系 |
4.3.3 构建长期保存标准体系 |
4.3.4 健全长期保存法律法规 |
4.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实施 |
4.4.1 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度是长期保存实施的关键点 |
4.4.2 社会意识的提升度是维系长期保存可持续性的动力源 |
4.4.3 政策协同的灵活度是化解长期保存风险的突破口 |
本章小结 |
5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概述 |
5.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 |
5.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客体 |
5.1.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目标 |
5.2 国家层面公共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2.1 遵循合理的长期保存原则,规范管理实践 |
5.2.2 选择合适的长期保存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
5.2.3 明确长期保存管理主体的责权,厘清管理权限 |
5.2.4 制定长期保存的选择策略,明晰管理内容 |
5.2.5 建立国家长期保存中心,集成业务环节 |
5.2.6 完善国内外合作机制,整合研究资源 |
5.2.7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实施“档案化”管理 |
5.2.8 构筑牢固的资金链和高素质人才库,储备管理能量 |
5.2.9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管理功效 |
5.3 国家层面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3.1 我国私有数字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5.3.2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及其责权 |
5.3.3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本章小结 |
6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 |
6.1 技术策略一:优化并选择性采用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
6.1.1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优点和缺点并存 |
6.1.2 现有长期保存系统长处与短处共现 |
6.1.3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的应对之策:优化选择 |
6.2 技术策略二:建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
6.2.1 合理划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层次 |
6.2.2 树立长期保存技术体系建设的原则 |
6.2.3 科学布局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
6.3 技术策略三:建设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标准体系 |
6.3.1 基础:数据层标准建设 |
6.3.2 关键:业务层标准建设 |
6.3.3 核心:系统层标准建设 |
6.4 技术策略四:建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机制 |
6.4.1 制定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
6.4.2 对保存载体材料进行技术性保护 |
6.4.3 建立技术发展长效跟踪机制 |
6.4.4 加强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 |
6.4.5 促进组织和技术人才建设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观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之处 |
7.2.2 展望 |
附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网络环境下光盘阵列数据库信息的发布(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智能网联汽车混行环境下鸣笛意图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徐鹏. 江苏大学, 2020(02)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淮安广电智慧云媒体平台设计与实现[D]. 周海荣.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6]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7]蓝光光盘库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姜晓青.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0)
- [8]区域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实践[D]. 朱宇. 南京大学, 2015(05)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D]. 聂云霞. 武汉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