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工业打造的乐器精品G&L(论文文献综述)
刘政[1](2020)在《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具备种植红枣的独特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优势,被评为“红枣适生区”。经过当地政府、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枣农等主体努力,榆林市红枣种植面积在全国红枣种植面积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因地制宜地引入新品种,积极优化现有红枣品种,不断地丰富红枣品种资源以及提升红枣品质。为提高榆林红枣的市场竞争力,当地政府积极地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枣产业链模式,争取实现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效益。但随着榆林红枣种植面积与产量扩大,逐步暴露出制约榆林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栽植规模小,加工质量差,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二是产业技术和管理落后;三是营销理念淡薄,营销组织有待提升,“互联网+”模式普及推广效果较差,产品包装差,物流成本较高,产品附加值小;四是品牌影响力小,红枣及其加工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五是产业规划布局不平衡,产业规模效应欠佳,产业集群效应偏弱。因此,针对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升榆林红枣产业竞争力,是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发展现状-关键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思路,从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系统分析榆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二是采用SWOT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析确定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总结和借鉴国内其他红枣种植区域的产业发展经验;三是提出促进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主要研究结论:一是榆林市红枣栽培发展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适宜红枣的规模生产,随着国家政策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榆林市红枣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加明显;二是榆林市红枣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精深加工技术薄弱及物流成本较高,加之其他省份红枣产区不断涌入市场,成为强力竞争者,榆林市红枣产业遭遇发展困境及风险;三是在借鉴国内红枣其他产区的产业发展经验及SWOT分析建模成果基础上,总结促进榆林市红枣产业总体发展思路,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科技、产业市场、产业政策方面,促进红枣产业发展。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从促进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角度提出两方面建议:宏观层面包括:一是构建红枣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二是出台更多惠及枣农的支持政策;三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是加快产业与金融的无缝对接融合;五是加速电商营销平台建设;六是紧扣脱贫攻坚、实现产业扶贫扶志致富。微观层面包括:一是完善和改进栽植与加工技术;二是创新红枣生产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为推出高产量、高品质的红枣保驾护航;三是注重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同步开拓;四是从规模效应与区域发展、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以及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等三个方面着手;五是注重全产业链绿色开发;六是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关系。
金杉[2](2019)在《江南古镇旅游标志形象感知与设计研究 ——以甪直古镇为例》文中提出旅游标志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象中视觉形象的一部分,是旅游目的地最直观的形象信息,其基本的色彩、图形和应用等元素能直接展示目的地的形象理念和特色等信息。目前,江南古镇发展受现代化进程约束,其旅游形象受到较大冲击。本文通过以小观大的方式,选出江南古镇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古镇:乌镇、周庄、西塘、同里、甪直和南浔古镇,首先对它们现有旅游形象系统:MI形象定位、BI旅游服务、VI视觉景观,以及旅游形象标志的图形、色彩、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江南六大古镇的旅游者因素、旅游地目的地因素、旅游形象标志进行实际调研,将目的地九个形象因子的游前期望值和游后感知度进行IPA分析,对各个古镇旅游形象标志的图形、色彩、审美性、识别性、传播性、时代性进行五级量表评分,发掘江南古镇现有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设计策略,总结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精准明确旅游者对江南六大古镇形象认知度,增强江南文化的丰富性、传播度和形象感知优良度。最后,选择旅游者形象感知得分较低的甪直古镇作为具体案例,深挖甪直旅游要素,进行总结与提炼,对甪直旅游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对其形象标志进行重新设计,给出不同设计方案;随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优选,确定最终方案,进行VI设计。
李朝全[3](2019)在《美好时代(上)》文中研究说明编者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也是长兴县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长兴的改革发展之路是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四十年来,长兴县同浙江省和全国一样,经历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从一心追求发展速度到注重科学发展,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以资源和环境换取发展,到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环境优化发展的
张雷[4](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曹晓佩[5](2017)在《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席卷全球的遗产运动伴随着政治权力、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土楼相遇时,为洪坑——这个700年历史的传统客家村落带来了巨大的变迁。“遗产”的概念发生改变,归属权和主导权在“世遗”获得的过程中发生了从个体到国家的转移,而归属权的转移则指向了遗产的话语权,遗产地本土的自我表达淹没在“他者”所主导的话语中。由于政治话语与权力的干涉下地方社会的失语、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了遗产地社会的抗争和冲突。在商业利益的促使下,再造的“遗产”功能异化为旅游景观和展演的舞台;而遗产地村民在认同基础上自发的将“遗产”传承与复兴,则让原本失去生命力的地方文化又再次呈现希望。本论文主要从经济变迁、国家权力与地方的关系结构、国家话语与政治权力对遗产地的影响、遗产的功能异化与再生产等角度,探究遗产旅游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遗产地村落文化变迁的影响。第一章洪坑:一个客家土楼村落,主要探究了土楼这种建筑形式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产生并兴盛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的功能是什么;而这种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筑在当代,又是如何转变身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章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从经济角度记录并梳理了遗产地居民生计方式的现状;以及随着“世遗”标签的获得,以及旅游产业的介入,这种生计方式的变化;此外,遗产地经济生活的变化并非只来自于“世遗”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并非仅仅一种适应性的自我选择,还有政府的直接介入的影响。而这种经济生活的变化无论是对“世遗”旅游社会背景的适应性选择,还是政府的强加给予,都在实际上提高了遗产地村的生活质量,让遗产地村民因“世遗”而获得切实的利益。第三章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介绍了“世遗”成功申报后,遗产地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政府、公司和遗产地村民。洪坑这个传统的村落在转变为世遗后,村落原有的自治组织或宗族组织的关系结构被国家与地方的“二元关系”在权力格局所取代:地方政府获得遗产地实际上的主导权,而土楼旅游公司则是地方政府为了参与旅游而派生出来的产物,其利益与地方政府是一致的;而遗产地村民被边缘化成为遗产运作的参与者。第四章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随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程的展开,遗产地多元结构下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本章探究了“世遗”背景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遗产地主导权的转移,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下各方的分争与博弈,以及政府权力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第五章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探究了遗产在现代语境下被不同的利益群体根据自身的需求而被重新赋予更多含义和功能,遗产的概念发生着改变和扩展。当下土楼的“世遗”话语,是以国际权威机构所制定的通行的西方模式为标准,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主导的话语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利用权力的优势,根据各自的需要主导着遗产的话语阐释和当下社会中的功能;遗产地居民作为遗产原本的主人却在遗产的热潮中逐渐被推至边缘化,在遗产话语中处于失语状态。“世遗”还带来了遗产地功能的“异化”,呈现出文化的“项目化”、“碎片化”以及遗产与原来主体的“隔离化”的特征:村落原本的社区功能被弱化、被边缘化;此外遗产现实中的功能则越来越向着景观、展演、服务等旅游商业化的功能倾斜,呈现出“城市绅士化”现象。当然,遗产地的状况也并非一味的悲观负面,旅游对遗产地村民带来经济改善的同时,也在激活着村民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在村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增强下,地方本土文化开始产生复兴的迹象。结语部分论述了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以及作为遗产地的洪坑村传统村落关系的解构与“世遗”背景下村落内部关系的本土化重构。
翁春萌[6](2017)在《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1861-1937)》文中研究说明在近代中国的文明转型变奏中,武汉的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的空间形态变迁具有代表性。本文基于空间维度下工业史和产业维度下城市史的双重视角,以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近代工业的发展对武汉三镇城市形态演变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方式。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工业发展推动城市近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主要梳理了武汉近代工业发展概况。第二章整理了近代武汉城市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了工业布局推动城市功能转换的路径,以及武汉城市形态在工业发展推动下形成的特征。第三章讨论了工业发展主导下的近代汉阳城市独特的发展轨迹,提出汉阳是产业型城市形态变迁的典型代表。即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新城区建造,汉阳的城市空间进行跳跃式发展与扩张,形成以工厂为中心的城市布局特征,迥异于传统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功能模式。第四章探讨了在传统-工业双重主导下,近代武昌形成叠加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历程。近代武昌从传统城市格局与形态,到城市扩张,在旧城外构成带状松散布局,工业区和老城共生发展,并形成逐渐融合的趋势,受到了行政力量和发展近代工业需求的双重制约。但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一直是武昌的基本特征,并对武昌的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形成长期的影响。第五章探讨了在商业、工业协同推动下近代汉口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轨迹。汉口作为国内传统城市的另类样本,凭借其深厚的商贸传统,形成了自然生长式的水运岸线布局形态。开埠后,汉口城市形态由沿河到沿江发展,形成了三镇最为密集的工业布局;其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快速发展的工业,商业与工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形成了近代汉口集聚型城市形态。第六章以武汉三镇为样本,分析了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差异化发展背后蕴含的内在逻辑,提出了近代工业发展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三种轨迹。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展望。
黄文迁[7](2017)在《中国文化贸易增长与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开始在欧美主要国家盛行起来,文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得到显现。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流通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者国家,而是与传统贸易一样流转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娱乐、美国的影视、法国的时尚等一时间在全球范享誉盛名。与普通商品不一样的是,文化商品和服务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符号价值、社会价值等,会对一个地区和国家居民的文化理念、行为习惯、风俗习惯等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文化贸易水平的提升,不仅仅能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该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输入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文化影响力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中国文化贸易增长与结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及其评价。本部分将从发展沿革、发展现状以及和依存度测度三个方面展开,这部分将主要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概况进行纵向的呈现与比较研究,从而勾勒出我国文化贸易十多年来的发展轨迹。(2)文化贸易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本部分将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法,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文化资本及其溢出效应可以提高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的生产效率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3)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分析。本部分将从商品结构、模式结构和市场结构三个角度对我国文化贸易当前的结构进行综合测度,并与美国、韩国等文化贸易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发现我国文化贸易当前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4)影响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的因素分析。本部分将通过引力模型的运用,基于静态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对当前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的因素进行识别。考虑到文化贸易框架中包含众多细分门类以及不同地区条件各异,本部分还将行业特性和区域特性纳入研究范畴,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5)中国文化贸易的同质化效应分析。本部分将利用有向图法对文化贸易网络结构进行形象刻画,识别文化贸易中存在的专业化效应和同质化效应,并通过引入随机指数图模型这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文化服务贸易是否存在同质化效应进行检验。通过对本文各个章节研究内容的梳理,这里可以得到本文研究的几个基本结论,大致归纳如下:(1)中国文化贸易近年来发展迅猛,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文化出口贸易和文化进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不是文化出口贸易和文化进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2)文化资本的累计与扩散是文化贸易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文化资本既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文化部门生产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提高非文化部门生产效率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3)中国文化贸易结构亟需优化,文化产品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文化服务贸易存在严重逆差,文化服务贸易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竞争力上都严重滞后于文化产品贸易。文化贸易依存度呈现"倒U型"曲线。(4)影响中国贸易结构的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在细分行业和不同地区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5)从网络结构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存在同质化效应,会对本地文化生态造成破坏,需要国家针对文化贸易采取保护性措施予以应对。本文研究创新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对不同文化贸易统计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从而作为本文文化贸易统计框架选择的理论基础。(2)分别利用UNESCO(2009)和EBOPS(2002)的统计框架,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特点等进行了统计分析。(3)引入文化资本这一微观角度,利用一班均衡分析方法论证了文化贸易究竟是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并进行数值模拟。(4)基于偏好选择模型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模型作为检验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主要计量模型。(5)利用"有向图"法,从网络结构的角度形象地刻画出文化贸易的专业化效应和同质化效应究竟有何区别。
林雪娟[8](2016)在《基于“慢生活”理念下的将乐龙池谷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活节奏加快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在此背景下,“慢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的喜爱与追求。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提供人们观光休闲、生活度假的新型产业。其景观发展趋势与慢生活追求的生活状态是相辅相成的。休闲农业生态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乡村环境,是“慢生活”的最佳载体;慢生活为休闲农业的建设提供了理念指导。将该理念融入到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中,综合利用园区现有资源,形成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的多功能产业,创造“慢生活”的活动空间,营造“慢生活”的氛围,使人们放松身心,“慢享生活”。这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必将受到人们的喜爱。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1)定义“休闲农业”、介绍“慢生活”理念以及概述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与研究。(2)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3)阐述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4)将乐县光明乡际下村龙池谷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从项目背景、相关规划、市场分析、区位分析、基地概况、资源要素、建设条件对项目背景进行分析,确定规划总则:规划依据、规划原则、主题理念、目标定位等。并依据规划总则与项目背景进行园区的总体布局与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完成园区的产业、游憩、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设计,最终确定技术经济指标与分期规划。
刘珊[9](2015)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文化产业是在中国社会改革进入到攻坚克难阶段,为克服、调整并解决中国经济运行中结构矛盾和体制障碍而提出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跨越这种“三期叠加”阶段,根本出路是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其中一条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家层面产业政策引导下发展飞速,保持了15%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在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万亿元,对当年经济总量贡献已经达5.5%,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增长率达15%,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步增强。不同于以传统产业经济的客体资源配置模式(劳动力、资金等),文化产业作为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以主体资源配置为主(创意、知识产权等)的新兴经济形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具有低能耗、少污染、广辐射、可持续、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创意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核心,产业融合是其发展导向,知识产权财富化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知识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通过市场化运作,最终实现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这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求证如下命题:(1)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路径是存在的;(2)作用的强度是可以描述、测度的。本文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限定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和消费升级”这四个方面的讨论,以便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丛林中跳出而将研究聚焦于文化产业发展本身(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的测评和产业空间,具体见第三章),而这四条线索也是本文的主要逻辑主线和切入点。根据文化产业的产业特征,运用文化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消费结构等基本理论,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和消费升级”的分层展开,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将文化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的诱导效应、对物质资本的替代效应贯穿分析的始终,探索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证部分采用归纳对比研究法、多元统计分析法、不确定复杂网络分析法、耦合协调度分析法、面板模型、PLS路径模型和问卷调研等方法运用检验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实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过自身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增长、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现就业机会增加、通过文化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基于上述机理分析,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具体的实证结果表明:(1)从空间结构出发研究江西省文化产业创意要素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运用空间聚类测算2006年至2012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创意要素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过程:2006年至2012年,江西省文化产业空间演化为“蓄力—跨越—辐射”的整体态势,文化产业在201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空间上呈现“赣南—赣中-赣东西-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结构;(2)通过2006年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文化创意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可以提高约0.0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仍低于其他要素水平,通过与其他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相对比后发现江西省的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潜力空间巨大。2.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与实证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过主导产业更替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通过产业链融合以实现产业间关系协调、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经济资源使用效率和通过文化附加值拉动供求结构改变等四个方面。基于上述机理分析,本文选取了文化产品网络交易大数据运用不确定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传统投入产出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以下实证结果:运用阿里数据平台提供的文化产业网络交易大数据构建文化产业的复杂网络,研究了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通过最可能最大流算法给出图谱式文化产业复杂网络形象直观地反映产业关联,同时测度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间的前向供给关联系数和后向需求关联系数,并对其进行了关联效应分解: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迥异,文化产业对商务服务等11大行业有正向推动效应,而对农业等13大行业有负向挤出效应。最后,动态模拟显示:文化产业投入变化1%的情况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关系的变化规律和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即文化产业每增加投入1个单位能带动其他产业增加的8.13个单位产出。3.文化产业发展对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的作用机制与实证文化产业发展对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文化产业生产投入的非物质性、文化产业园区对生态环境的主动改造和构建生态文化系统三个方面。鉴于文化、经济、环境三个系统的复杂特殊性,本文建立了文化产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文化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赋值法构建出文化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揭示了中国31个地区2008至2012年文化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的发展情况,同时从空间数据可视化角度分析了各地区耦合协调的发展情况的空间演变规律。4.文化产业发展对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与实证文化产业发展对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满足消费欲望、通过生产技术开发提升消费层次、通过意见领袖示范引领消费潮流、通过分销渠道创新挖掘消费潜力等四个方面。由于文化消费的发展历史远远悠长于文化产业,故针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展开,通过史料对比分析表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消费“领袖”集团的消费理念和技术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问卷调研,共在江西地区发放262份问卷。针对问卷调研结果的PLS路径分析表明: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消费升级的路径总效用为0.794,仅次于收入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向上趋势,但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正逐步增强。但在这种乐观中,本文通过指标模型的设定。研究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在地域上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2.文化产业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从统计范畴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贡献和生产率,对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协调发展,使各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间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突出。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核心,而创意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文化产业的发展催生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加深了产业间的横向联系,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的跨界合作,促进了新的价值链与产业业态。3.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的社会文化产业作为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以主体资源配置为主(创意、知识产权等)的新兴经济形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具有低能耗、少污染、广辐射、可持续、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正是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居民消费升级文化产业通过满足精神消费欲望创造财富,即满足消费欲望也制造消费欲望,既影响供给结构也影响消费结构。随着我国“模仿型排浪型”消费阶段的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成为主流,质量型、差异化的消费市场是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文化产业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是提供新型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源头,可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欲望。通过创新供给激活消费需求的显着上升,同时通过“知识”和“创意”对原有的消费模式、消费场所、消费渠道特别是网络消费渠道进行再造与改良,这对于提升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改善、(文化)消费升级”的研究视角下,既有突出文化产业“创意”和“内容”特点的机理分析,又有通过多渠道采集数据的实证分析,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在方法创新上,本文通过在不确定图中的最可靠最大流算法中引入交易份额比例因子,赋予复杂网络新的经济含义。
李安娜[10](2015)在《经济层面上的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大发展,许多城市利用其自身的文化资源发展经济,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故里、传统商业街区应运而生,然而以“文化”为招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凸显出对文化保护的忽视。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沈阳盛京都城,是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丰厚的历史文化是发展的根基,随着城区土地的开发、商业的大量引入,大量建筑遭到拆除,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岌岌可危,究其原因源自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以盛京都城为研究载体,经济层面上的思考为切入点,对其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与改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上的平衡。本文在经济层面上研究盛京都城设计,并非是对经济学理论和公式的套用,而是依据遗产经济学中有关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及旧城更新中对开发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分析,提出适宜盛京都城未来发展的策略。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就研究的背景、意义、使用的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框架做了基本的论述。第二章对影响盛京都城经济发展的各要素提取并分析,形成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城区土地开发、商业开发和旧城改造,以此经济分析展开对城市设计的思考——以空间容量为核心的城区土地控制;以商业功能为特色的城区空间组合;以“拆、改、建”为主体的城区建筑改造。第三章对建筑容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展开研究,形成对盛京都城整体空间容量及城市设计的控制;第四章分别对盛京都城的商业业态、商业面积的饱和度及商业空间模式的经济分析,建构适合盛京都城商业空间的组合形式,即传统小商街的植入和复合型商业空间组合形式;第五章基于盛京都城的现状,提出其建筑“拆留”、“改”和“建”的原则,提出以开发模式为依托的盛京都城“拆留“策略。通过三个方面的分析与设计构思,以期应用于未来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手工业打造的乐器精品G&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工业打造的乐器精品G&L(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与评价 |
1.3.1 文献研究综述 |
1.3.2 文献评价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基本框架结构 |
1.6 研究可能创新及不足 |
1.6.1 可能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栽植 |
2.1.1 栽植主体 |
2.1.2 栽植品种 |
2.1.3 栽植规模 |
2.1.4 栽植技术与管理 |
2.2 加工 |
2.2.1 初加工 |
2.2.2 深加工 |
2.2.3 精加工 |
2.3 销售 |
2.3.1 销售现状 |
2.3.2 STP营销 |
2.3.3 4P营销策略 |
2.3.4 品牌经营 |
2.3.5 网络线上营销 |
2.3.6 产业化经营水平 |
2.4 效益 |
2.4.1 经济效益 |
2.4.2 生态效益 |
2.4.3 社会效益 |
第三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3.1 栽植规模、加工质量及产业链条 |
3.1.1 栽植规模小 |
3.1.2 加工质量差 |
3.1.3 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 |
3.1.4 产业链条短 |
3.2 技术与管理水平 |
3.2.1 技术落后 |
3.2.2 管理落伍 |
3.3 市场营销渠道 |
3.3.1 营销理念淡薄 |
3.3.2 营销组织有待提升 |
3.3.3 “互联网+”模式普及推广较差 |
3.3.4 产品包装差 |
3.3.5 物流成本较高 |
3.3.6 产品附加值低 |
3.4 产业品牌影响力、产品知名度以及产业竞争力 |
3.4.1 品牌影响力小 |
3.4.2 产品知名度低 |
3.4.3 产业竞争力不强 |
3.5 产业规划布局、产业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 |
3.5.1 产业规划布局不平衡 |
3.5.2 产业规模效应欠佳 |
3.5.3 产业集群效应偏弱 |
第四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SWOT分析 |
4.1 发展优势 |
4.1.1 栽培发展历史悠久 |
4.1.2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
4.1.3 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 |
4.1.4 交通便利 |
4.2 发展劣势 |
4.2.1 品牌发展意识淡薄 |
4.2.2 精深加工技术薄弱 |
4.2.3 缺乏统一的市场定价机制,价格市场混乱 |
4.2.4 运输等物流成本较高 |
4.3 发展机会 |
4.3.1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
4.3.2 红枣种植基地建设已具规模 |
4.3.3 国家政策好 |
4.4 发展风险 |
4.4.1 不同区域同行业竞争者的进入 |
4.4.2 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品牌竞争激烈 |
4.4.3 食品卫生安全监管 |
4.5 红枣产业发展建模分析及综合评价 |
4.5.1 红枣产业发展建模分析 |
4.5.2 红枣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优化思路 |
5.1 国内红枣产业发展思路借鉴 |
5.1.1 新疆若羌红枣产业发展 |
5.1.2 山西红枣产业发展 |
5.1.3 山东乐陵红枣产业发展 |
5.1.4 河北红枣产业发展 |
5.1.5 陕西大荔冬枣产业发展 |
5.2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
5.2.1 发展原则 |
5.2.2 发展目标 |
5.2.3 发展模式 |
5.2.4 总体发展思路 |
5.3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具体思路 |
5.3.1 红枣产业组织发展思路 |
5.3.2 红枣产业结构发展思路 |
5.3.3 红枣产业布局发展思路 |
5.3.4 红枣产业科技发展思路 |
5.3.5 红枣产业市场发展思路 |
5.3.6 红枣产业政策发展思路 |
第六章 完善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对策 |
6.1 宏观层面 |
6.1.1 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
6.1.2 出台更多强农惠农扶持政策 |
6.1.3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6.1.4 加快产业与金融的无缝对接融合 |
6.1.5 加速电商营销平台建设 |
6.1.6 紧扣脱贫攻坚、实现产业扶贫扶志致富 |
6.2 微观层面 |
6.2.1 栽植与加工 |
6.2.2 技术与管理 |
6.2.3 市场开拓 |
6.2.4 创新驱动发展 |
6.2.5 效益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江南古镇旅游标志形象感知与设计研究 ——以甪直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及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定量定性分析法 |
1.5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旅游标志形象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旅游形象概述 |
2.1.1 MI |
2.1.2 BI |
2.1.3 VI |
2.2 旅游形象标志概述 |
2.2.1 概念 |
2.2.2 构成要素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符号学 |
2.3.2 格式塔心理学 |
2.3.3 品牌传播学 |
第3章 江南六大古镇现有旅游标志形象分析 |
3.1 江南六大古镇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历史文化 |
3.1.3 经济产业 |
3.2 江南六大古镇现有形象系统(CI)概况 |
3.2.1 MI——形象定位 |
3.2.2 BI——旅游服务 |
3.2.3 VI——视觉景观 |
3.3 江南六大古镇现有旅游形象标志分析 |
3.3.1 图形 |
3.3.2 色彩 |
3.3.3 应用 |
第4章 江南六大古镇旅游标志形象的感知研究 |
4.1 旅游形象感知的理论基础 |
4.1.1 旅游形象感知的认知规律 |
4.1.2 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 |
4.2 调研设计与方法 |
4.2.1 调研设计 |
4.2.2 调研方法 |
4.3 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旅游者因素 |
4.3.2 旅游目的地因素 |
4.4 旅游形象标志感知分析 |
4.4.1 图形与字体 |
4.4.2 色彩选取与搭配 |
4.4.3 旅游形象标志总体评价 |
4.5 问题小结 |
4.5.1 江南古镇刻板印象凸出,形象感知深度较浅 |
4.5.2 “形象遮蔽”效应明显,各古镇发展不均衡 |
4.5.3 江南古镇旅游形象缺乏统一性,品牌形象难以树立 |
4.5.4 江南古镇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同质化严重 |
4.5.5 部分江南古镇旅游形象标志系统导入失败 |
第5章 江南古镇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策略 |
5.1 设计策略 |
5.1.1 挖掘差异化特色,营造原真性氛围 |
5.1.2 借创新产业之力,开发古镇新个性 |
5.1.3 全媒体融合推广,全产业保真联动 |
5.1.4 健全旅游形象系统,树立旅游形象品牌 |
5.2 设计原则 |
5.2.1 功能性——人的视知觉规律 |
5.2.2 审美性——形式美法则 |
5.3 设计方法 |
5.3.1 设计角度 |
5.3.2 设计方式 |
5.3.3 设计流程 |
第6章 甪直古镇的旅游形象标志的设计 |
6.1 甪直古镇旅游资源 |
6.1.1 自然环境 |
6.1.2 历史文化 |
6.1.3 经济产业 |
6.2 甪直古镇旅游资源个性分析 |
6.2.1 水元素:水流形态与古镇名称 |
6.2.2 建筑元素:古桥梁博物馆 |
6.2.3 宗教元素:保圣寺 |
6.2.4 民族元素:甪直水乡妇女民族服饰 |
6.2.5 教育元素:叶圣陶笔下的万盛米行 |
6.3 甪直古镇形象定位 |
6.3.1 解构 |
6.3.2 重构 |
6.4 设计目标 |
6.5 设计策略 |
6.6 设计方案 |
6.6.1 图形 |
6.6.2 色彩 |
6.6.3 字体 |
6.6.4 设计 |
6.7 设计效果反馈 |
第7章 总结 |
7.1 研究总结 |
7.2 局限性与不足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4)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
1.4.1 本文的切入点 |
1.4.2 本文的框架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 |
1.5.3 未来的展望 |
1.6 本章小结 |
1.7 本章参考文献 |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
2.3 本章小结 |
2.4 本章参考文献 |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2.1 染料的制作 |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5.4 本章参考文献 |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
四、田野情况及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洪坑: 一个客家土楼村落 |
第一节 永定土楼形成、兴盛的历史背景 |
一、因地制宜: 生土夯筑的建筑 |
二、统治薄弱多匪患: 聚族而居、防御功能 |
三、闽南与闽西: 土楼起源之争 |
四、烟草行业下永定土楼的兴盛 |
第二节 “世遗”视野下的洪坑村 |
一、洪坑村概况 |
二、从村落到“世遗” |
第二章 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遗产地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 |
一、农业 |
二、旅游行业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遗产地的经济扶持 |
一、景区门票分成 |
二、提高留村村民的就业机会 |
三、村落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改造 |
第三章 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主导者: 遗产地的政府运作 |
一、世遗土楼的管理机构 |
二、世遗土楼的保护与管理 |
三、世遗土楼的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景区经营者:土楼旅游公司 |
一、土楼旅游公司的成立与发展过程 |
二、遗产地的景区开发 |
第三节 参与者:遗产地的居民 |
一、人口的外迁与回流 |
二、村落生活空间的重构 |
第四章 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 |
第一节 村民与政府 |
一、村民的迁出与安置问题 |
二、门票分红的矛盾 |
三、手工烟与烟草专卖的冲突 |
第二节 村民与旅游公司 |
一、世遗楼的商业经营 |
二、闲置的风情街 |
三、村民三轮车载客问题 |
第三节 洪坑村民之间 |
第四节 六联村的抗议:遗产地周边村落 |
第五章 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 |
第一节 国家视野下的世遗土楼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话语下的世遗土楼 |
第三节 活态与失真:“世遗”土楼的异化 |
一、遗产地居民的隔离化与边缘化 |
二、商品化的文化再造:景观与展演 |
第四节 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
结语 |
一、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 |
二、传统村落的解构 |
三、遗产地村落关系的重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申报文本》(部分) |
附录二: 《永定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部分) |
附录三: 《永定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部分) |
附录四: 《2008-2020年福建省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部分) |
附录五: 《关于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意见》 |
附录六: 《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情况汇报》(部分) |
附录七: 2014年-2016年《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部分) |
后记 |
主要科研成果 |
(6)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186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近代化 |
一、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
(一) 工业化与工业发展 |
(二) 交通方式变迁对城市定位与工业布局的影响 |
(三) 工业布局与近代城市功能的转换 |
二、武汉近代工业发展概述 |
第二章 近代武汉工业规划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 |
一、汉口租界的工业用地规划 |
二、张之洞对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
三、孙中山对武汉城市规划的影响 |
四、民国政府时期涉及工业的规划内容 |
五、工业布局与武汉市带状城市空间特征 |
第三章 近代工业发展主导下的汉阳产业型城市空间变迁 |
一、1861年前汉阳城基本格局的形成 |
(一) 汉阳溯源 |
(二) 遵照礼制的城区形态 |
二、汉阳城市空间的自发扩张期(1861-1889) |
三、近代工厂布局与汉阳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1890-1911) |
(一) 官办工厂选址汉阳 |
(二) 清末的汉阳工业与布局 |
(三) 汉阳城同期的空间扩张 |
四、汉阳城的平稳发展期(1912-1937) |
五、近代汉阳城的发展特征 |
(一) 以行政区为中心转向以行政区、工业区双区并立 |
(二) 工业布局牵引汉阳城区扩展方向 |
(三) 集中工业景观的形成 |
第四章 传统-工业双重主导下的武昌叠加型城市空间演变 |
一、前近代的武昌与基本格局 |
(一) 武昌历史概述 |
(二) 武昌城的基本格局 |
二、维持传统城市格局与形态的时期(1861-1889) |
三、武昌近代工业沿江布局的时期(1890-1911) |
(一) 武昌近代前期植入的工业 |
(二) 武昌近代工业发展与沿江近郊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 |
(三) 联动的城区空间形态变化 |
四、近代工业发展与武昌城的扩张期(1912-1937) |
(一)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工业发展生机与困局 |
(二) 近代工业发展引发的武昌城扩张期(1912-1926) |
(三) 沦陷前武昌近代工业发展的黄金期(1927-1937) |
(四) 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景观 |
五、武昌近代工业布局对城市空间的塑造和影响 |
(一) 武昌近代工业布局的特点 |
(二) 城市功能转换与空间突破 |
(三) 城市空间的近代化 |
第五章 商业-工业双重推动与汉口城市形态变迁 |
一、成形最晚的汉口迅速崛起 |
(一) 汉水改道与汉口的形成 |
(二) 汉口的传统市镇地位 |
(三) 开埠之前汉口的商业基础 |
二、汉口开埠之前有机自然生长的城市空间结构 |
(一) 没有规划的自然生长 |
(二) 因“市”而“城”的代表性传统市镇 |
(三) 街道生成与水系密切相关 |
三、汉口近代工业兴起与城区空间扩张期(1861-1911) |
(一) 对外贸易的兴盛催生了汉口近代加工业 |
(二) 汉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
(三) 汉口城市空间的近代化生长 |
四、汉口工商业发达与城市空间的革命期(1912-1937) |
五、汉口城市空间结构与工业区生成的特点 |
(一) 工业发展与汉口城市空间发展重心变迁 |
(二) 近代工业发展与汉口城市空间扩张的同向性 |
(三) 集中的工厂布局与汉口城市空间的混合性 |
(四) 工厂布局与商业空间的依赖性 |
第六章 工业布局与城市形态差异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
一、产业主导下的近代城市形态变迁轨迹 |
二、传统与工业双重主导下的近代城市形态变迁轨迹 |
三、商业和工业双重作用下的近代城市形态变迁轨迹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成果 |
致谢 |
(7)中国文化贸易增长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文化贸易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2 文化贸易与文化例外研究 |
1.2.3 中国文化贸易相关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文化贸易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2.1 中国文化贸易发展沿革 |
2.1.1 缓慢发展阶段(2000年以前) |
2.1.2 平稳起步阶段(2000年-2005年) |
2.1.3 快速推进阶段(2005-2014年) |
2.1.4 文化贸易发展新阶段(2014年至今) |
2.2 中国文化贸易现状分析 |
2.2.1 中国文化贸易统计框架 |
2.2.2 中国文化贸易统计分析 |
2.3 中国文化贸易依存度测度 |
2.3.1 贸易依存度计算公式 |
2.3.2 文化贸易依存度测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文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3.1 文化贸易的价值及其构成 |
3.2 文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数理分析 |
3.2.1 文化产品消费与偏好 |
3.2.2 文化和非文化部门的生产 |
3.2.3 一般均衡分析 |
3.2.4 数值模拟 |
3.3 文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因果检验 |
3.3.1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择 |
3.3.2 实证过程与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文化贸易的结构分析 |
4.1 中国文化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 |
4.1.1 方法选择与数据说明 |
4.1.2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商品结构测度 |
4.1.3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商品结构测度 |
4.2 中国文化贸易的模式结构分析 |
4.2.1 方法选择与数据说明 |
4.2.2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模式结构测度 |
4.2.3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模式结构测度 |
4.3 中国文化贸易的市场结构分析 |
4.3.1 方法选择与数据说明 |
4.3.2 中国文化贸易市场结构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偏好选择模型的扩展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计量模型 |
5.2.2 变量与数据 |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中国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整体层面 |
5.4 中国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行业结构 |
5.5 中国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地区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文化服务进口的同质化效应分析 |
6.1 文化贸易与文化例外 |
6.2 文化贸易的两种网络结构 |
6.2.1 专业化效应 |
6.2.2 同质化效应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方法 |
6.3.2 计量模型 |
6.3.3 研究数据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基于“慢生活”理念下的将乐龙池谷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休闲农业 |
1.1.2 慢生活理念 |
1.1.3 将“慢生活”融入休闲农业规划 |
1.2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与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发展与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发展与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同类项目案例分析 |
2.1 舟山青青世界生态观光园 |
2.2 广东英德英农农庄之亲子农乐园 |
2.3 新昌七盘仙谷观光林业园 |
2.4 台湾情境小瑞士花园 |
2.5 日本世田谷区民健康村 |
3 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生态农业理论 |
3.3 景观美学原理 |
3.4 旅游心理学 |
3.5 体验经济理论 |
4 龙池谷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 |
4.1 背景分析 |
4.1.1 项目背景 |
4.1.2 相关规划 |
4.1.3 区位分析 |
4.1.4 市场分析 |
4.1.5 基地概况 |
4.1.6 资源要素 |
4.1.7 建设条件的SWOT分析 |
4.2 规划总则 |
4.2.1 规划范围 |
4.2.2 规划依据 |
4.2.3 规划原则 |
4.2.4 主题理念 |
4.2.5 目标定位 |
4.3 总体布局 |
4.3.1 功能体系 |
4.3.2 规划结构 |
4.3.3 景观结构 |
4.4 分区规划 |
4.4.1 入口湿地景观区 |
4.4.2 游客服务区 |
4.4.3 民俗文化区 |
4.4.4 观光生产区 |
4.4.5 生态体验区 |
4.4.6 乡村客栈区 |
4.4.7 水上娱乐区 |
4.4.8 生活度假区 |
4.5 产业规划 |
4.5.1 产业定位 |
4.5.2 产业项目设置 |
4.6 游憩规划 |
4.6.1 旅游形象口号 |
4.6.2 旅游项目策划 |
4.6.3 旅游游线组织 |
4.6.4 游客容量控制 |
4.7 专项规划设计 |
4.7.1 道路体系规划 |
4.7.2 水体及竖向规划 |
4.7.3 生态保护规划 |
4.7.4 绿化系统规划 |
4.7.5 游览设施规划 |
4.7.6 基础设施规划 |
4.7.7 建筑风貌控制 |
4.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8.1 技术经济指标 |
4.8.2 分期规划 |
5 项目思考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来源 |
1.2 选题意义 |
1.3 几个核心概念的含义 |
1.3.1 文化产业 |
1.3.2 经济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基本思路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2.1.2 文化产业经济学 |
2.1.3 文化资本 |
2.1.4 产业关联 |
2.1.5 复杂网络技术 |
2.2 文化产业的组织研究 |
2.2.1 文化产业的特征 |
2.2.2 文化产业的价值链 |
2.2.3 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 |
2.2.4 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
2.3 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视角 |
2.3.1 技术创新视角 |
2.3.2 消费升级视角 |
2.3.3 结构优化视角 |
2.3.4 体制改革视角 |
2.3.5 绩效评价视角 |
2.4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2.4.1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2.4.3 文化产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研究 |
2.4.4 文化产业发展与消费升级研究 |
2.5 现有研究的评述 |
3 文化产业发展测评及产业空间的影响因素 |
3.1 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 |
3.2 文化产业发展测评的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指标体系构建 |
3.2.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3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测算 |
3.3.1 熵权赋值法在文化产业发展测算上的运用 |
3.3.2 文化产品空间集聚程度的分项评价 |
3.3.3 文化产品产业链完备程度的分项评价 |
3.3.4 地区分布比较——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的得分 |
3.4 文化产业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 |
3.4.2 实证结果分析 |
3.4.3 影响文化产业空间的因素分析 |
3.5 小结与建议 |
4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研究的影响因素 |
4.1.1 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1.2 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4.1.3 文化产业发展对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的影响 |
4.1.4 文化产业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 |
4.2 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4.2.1 通过自身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增长 |
4.2.2 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现就业机会增加 |
4.2.3 通过文化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
4.3 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
4.3.1 通过产业链融合实现产业间关系协调 |
4.3.2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经济资源使用效率 |
4.3.3 通过文化附加值拉动供求结构改变 |
4.3.4 通过主导产业更替增强经济发展质量 |
4.4 文化产业发展对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的作用机制 |
4.4.1 通过文化产业投入的非物质性体现绿色环保低碳 |
4.4.2 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对工业污染区改造 |
4.4.3 通过构建文化生态系统实现人文健康 |
4.5 文化产业发展对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 |
4.5.1 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满足消费欲望 |
4.5.2 通过生产技术开发提升消费层次 |
4.5.3 通过意见领袖示范引领消费潮流 |
4.5.4 通过分销渠道创新挖掘消费潜力 |
4.6 本章小结 |
5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5.1 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本底条件分析 |
5.1.1 文化底蕴 |
5.1.2 资源禀赋 |
5.1.3 交通区位 |
5.1.4 特色人文因素 |
5.1.5 政策因素 |
5.2 江西省文化产业创意要素发展水平评价的测度 |
5.2.1 影响因素 |
5.2.2 指标体系 |
5.2.3 结果及综合评分 |
5.2.4 演化趋势 |
5.3 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总量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数据来源和变量统计特征 |
5.3.3 面板数据模型 |
5.3.4 实证结果 |
5.3.5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4 小结与建议 |
6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
6.1 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优化 |
6.2 文化产业关联——基于不确定复杂网络的分析 |
6.2.1 文化产业复杂网络的建立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文化产业关联分析——基于网络交易大数据 |
6.3 文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6.3.1 方法及仿真平台介绍 |
6.3.2 动态演化结果 |
6.3.3 文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 |
6.4 小结与建议 |
7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资源环境保护的实证研究 |
7.1 文化产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联系 |
7.2 耦合模型的建立 |
7.2.1 功效函数 |
7.2.2 耦合度函数 |
7.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7.2.4 耦合模型的识别 |
7.3 数据与实证 |
7.3.1 指标体系 |
7.3.2 权重确定 |
7.3.3 发展状况分析 |
7.4 模拟及变化趋势预测 |
7.5 小结与建议 |
8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升级的实证 |
8.1 文化消费升级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
8.2 江西省居民文化消费的问卷调研 |
8.2.1 调研问卷设计 |
8.2.2 调研数据来源及实施步骤 |
8.2.3 参与调研者的主观看法 |
8.3 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消费升级的影响路径 |
8.3.1 PLS路径模型建立方法及步骤 |
8.3.2 数据来源及变量统计特征 |
8.3.3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8.3.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说明 |
8.4 小结与建议 |
9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向上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 |
9.1.2 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
9.1.3 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
9.1.4 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的社会 |
9.1.5 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居民消费升级 |
9.2 研究展望 |
9.2.1 对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完善 |
9.2.2 对不确定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的进一步拓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经济层面上的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经济层面上研究盛京都城的缘由 |
1.1.1 经济是道坎 |
1.1.2 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意义 |
1.2 盛京都城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可借鉴的理论 |
1.2.1 沈阳盛京都城保护与更新方面的研究 |
1.2.2 遗产经济学的启示 |
1.2.3 旧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
1.3 沈阳盛京都城的概况 |
1.3.1 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 |
1.3.2 基本形态 |
1.3.3 人文历史 |
1.4 本文题目中相关内容阐释 |
1.4.1 盛京都城城市设计概述 |
1.4.2 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
1.4.3 经济层面上的研究内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框架结构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影响盛京都城城市设计的经济要素分析 |
2.1 盛京都城的基本经济现状 |
2.1.1 沈河区在沈阳市的经济地位 |
2.1.2 盛京都城在沈河区的经济地位及作用 |
2.1.3 盛京都城的经济问题 |
2.2 影响盛京都城经济的各要素分析 |
2.2.1 人口规模 |
2.2.2 土地的使用 |
2.2.3 城市开发 |
2.2.4 城市交通 |
2.2.5 基础设施 |
2.2.6 城市环境 |
2.3 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及在城市设计上的思考 |
2.3.1 影响盛京都城经济的关键因素提取 |
2.3.2 盛京都城设计在经济层面上的关键问题解析 |
第三章 以空间容量为核心的城区土地控制 |
3.1 盛京都城城市空间容量及变化 |
3.1.1 城市空间容量概念的提出 |
3.1.2 盛京都城城市空间容量变化的诱导因素 |
3.1.2.1 历史文化脉络的演变 |
3.1.2.2 经济发展的诉求 |
3.1.2.3 城市规划改造的需求 |
3.1.3 盛京都城现状空间容量问题及经济思考 |
3.2 建筑容积率的控制 |
3.2.1 建筑容量的衡量标准——容积率的提出 |
3.2.2 容积率的经济内涵 |
3.2.3 盛京都城容积率确定的影响因素 |
3.2.4 盛京都城容积率的测算与确定 |
3.2.5 盛京都城建筑密度的控制 |
3.3 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
3.3.1 公园系统 |
3.3.2 带型广场 |
3.3.3 社区绿化 |
3.4 地下空间的利用 |
3.4.1 地下空间开放的讳避 |
3.4.2 地上和地下空间的整体规划 |
3.4.3 遗产保护与地下空间的设计 |
3.4.4 小结 |
第四章 以商业功能为特色的城区空间组合 |
4.1 盛京都城商业的表征 |
4.1.1 传统商业文化特色 |
4.1.2 传统商业空间肌理 |
4.2 商业业态分析 |
4.2.1 影响盛京都城商业业态的主要因素 |
4.2.2 盛京都城商业业态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3 商业业态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
4.2.4 商业业态对城市空间关系的影响 |
4.3 商业面积饱和度研究 |
4.3.1 商圈辐射理论 |
4.3.2 商业容量与建设规模 |
4.3.3 盛京都城合理化商业面积测算 |
4.4 商业空间模式的经济分析 |
4.4.1 两种商业空间模式——大商场和小商街 |
4.4.2 盛京都城商业空间现状问题 |
4.4.3 适合盛京都城发展的商业空间形式 |
4.5 盛京都城商业空间组合形式的建构 |
4.5.1 业态定位 |
4.5.2 盛京都城小商街空间的植入 |
4.5.3 盛京都城复合型商业空间组合的设计 |
4.5.4 盛京都城既有商业建筑空间的整合 |
4.5.5 小结 |
第五章 以“拆、改、建”为主体的城区建筑改造 |
5.1 经济发展对盛京都城改造的影响 |
5.2 旧城中“拆留”问题的矛盾性 |
5.2.1 人口流动与产权的复杂性 |
5.2.2 以地生财的城市经营观念 |
5.2.3 利益分管下的动拆迁矛盾 |
5.3 盛京都城建筑“拆留”原则 |
5.3.1 原真性原则 |
5.3.2 整体性原则 |
5.3.3 优先性原则 |
5.3.4 经济性原则 |
5.4 盛京都城中“改”和“建”的原则 |
5.4.1 建筑功能上的改造与再造 |
5.4.2 建筑形态的改造与建设 |
5.4.3 环境的整治与建设 |
5.5 盛京都城“拆留”的策略 |
5.5.1 可借鉴的“拆留”模式 |
5.5.1.1 居住改善模式 |
5.5.1.2 功能置换模式 |
5.5.1.3 居住开发模式 |
5.5.1.4 成片拆改留模式 |
5.5.1.5 小结---保护开发,以“片”代“面”的拆建模式 |
5.5.2 典型分析——帅府片区建筑的“拆留”分析 |
5.5.2.1 以建筑质量为依据的拆留 |
5.5.2.2 以建筑风貌为依据的拆留 |
5.5.2.3 以建筑产权为依据的拆留 |
5.5.2.4 小结——“拆留”分析 |
5.5.3 典型分析——文庙片区的整合 |
5.5.4 典型分析——故宫片区的整合 |
5.6 盛京都城“新建”的策略 |
5.6.1 功能置换,植入“新”元素 |
5.6.2 化整为零,巧在整合 |
5.7 小结——典型地段的拆建模式和商业空间形式的经济分析 |
5.7.1 地块的选取 |
5.7.2 经济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盛京都城住区容积率情况调研 |
附录二: 组织联合编队(本科生)区域调研说明 |
附录三: 盛京都城帅府片区建筑调查表 |
附录四: 盛京都城商业业态调研 |
附录五: 盛京都城商业业态种类及经营细分 |
附录六: 盛京都城建筑产权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工程项目 |
致谢 |
四、手工业打造的乐器精品G&L(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江南古镇旅游标志形象感知与设计研究 ——以甪直古镇为例[D]. 金杉.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3]美好时代(上)[J]. 李朝全. 时代文学, 2019(02)
- [4]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5]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D]. 曹晓佩. 厦门大学, 2017(02)
- [6]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1861-1937)[D]. 翁春萌.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国文化贸易增长与结构研究[D]. 黄文迁.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基于“慢生活”理念下的将乐龙池谷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D]. 林雪娟.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1)
- [9]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 刘珊. 江西财经大学, 2015(12)
- [10]经济层面上的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设计研究[D]. 李安娜.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