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实现方法

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实现方法

一、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柏涛[1](2021)在《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轮轨高铁快速发展的同时,被誉为“第五种交通工具”的下一代超高速高铁——真空管高速列车进入人们的视野。真空管高速列车,可实现磁悬浮列车在接近真空的低压管道内以低机械磨擦、低空气阻力、低噪声模式全天候超高速(超过1000 km/h)运行。如果该项技术得以商用,旅客旅行的时间将被极大缩短。相比传统的高铁,真空管高速列车运行主要有两个特点:极高的运行速度和特殊的运行环境(密闭狭长的管道)。这对列车车-地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对于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中严重多普勒效应和频繁越区切换等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为了保障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针对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架构展开研究。论文拟基于现有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并结合真空管道场景的特点,分析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综合承载业务性能需求,研究真空管高速列车运行场景特有的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研究了在真空管高速列车场景下5G网络系统性能,并进一步开展资源优化方法研究。具体而言论文围绕四点主要内容展开研究:1)分析并给出了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总结了现行各类轮轨交通应用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与无线接入方式,并分析了车地通信需求指标。基于已有的无线通信技术,结合高速列车运行特点和现行轮轨交通的通信需求,对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数据类型和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指出了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存在的主要挑战。2)建模并分析了真空管道场景下的无线信道特性。采用一种确定性信道建模方法——传播图建模方法,并引入了Lambertian散射模型以提高信道建模精度。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视距(Line-of-Sight,Lo S)成分、单次反射和两次反射分量,以生成更准确的信道冲激响应。随后,通过分析多径数量、K因子、时延扩展和多普勒功率谱描述了真空管道场景车信道特性。然后通过频谱效率和奇异值扩展对比了仿真信道和与瑞利信道的容量情况。3)研究了在真空管高速列车场景下5G网络系统性能。基于系统级仿真,研究了单基站与多基站两种场景5G系统的列控业务与乘客业务通信的误块率、频谱效率与吞吐量,对5G网络在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场景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场景的云无线接入新架构,能够显着降低资源迁移成本。探讨了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应用于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场景的可行性,并利用图论研究了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资源迁徙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射频拉远端(Remote Radio Head,RRH)和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池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灵活的网络架构以便动态地分配资源,然后将高速列车沿线资源迁移成本最小化问题转化为最短路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显着降低资源迁移成本。综上所述,本文相关工作是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有助于尽快形成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抢占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确保我国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李琳佩[2](2021)在《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材料学、控制学以及通信等无人机相关学科的发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技术逐渐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航拍、物流配送、农业环保、通信以及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为人类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特别是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商用,入网用户数目激增、业务流量暴涨以及多样化新型网络应用产生,传统的地面网络通信设施由于其部署时间周期长、建设运维成本高、受地理环境影响大、灵活性差等问题,难以保障地面终端设备的通信需求。而无人机由于其移动灵活、易部署以及成本低等优势,通过挂载通信服务设备,飞向指定地区提供按需、灵活、可靠的通信服务,有效弥补了现有网络设施的不足,使得基于无人机的通信已成为近几年来学术界与工业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无人机有限的尺寸与负载,以及电池工艺技术的瓶颈,导致无人机电池容量以及续航时间有限,而有限的续航时间严重影响了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服务质量。因此,如何在无人机续航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策略,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动态网络部署、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与高能效网络服务提供,满足地面终端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提升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传输效率、接入效率与计算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位置部署、网络连接建立以及网络业务提供三个方面针对网络传输效率、接入效率与计算效率来展开详细的高能效策略研究。首先,综合考虑地面用户通信需求,进行无人机动态位置部署,降低无人机能耗,保障网络传输效率;其次,面向海量地面终端与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通过差异化预退避接入方案,降低设备接入能耗,提升网络接入效率;最后,聚焦计算卸载服务功耗,优化无人机轨迹与计算卸载配比,增强计算效率。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动态部署策略研究为了提供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网络服务,首先需要确定如何将无人机部署在合适位置为地面用户提供按需的通信服务,保障传输效率。不同于现有研究中针对无人机可覆盖用户数以及面积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面向地面用户能效的网络部署,并首次针对多无人机网络动态变化场景,如某无人机由于故障或电量耗尽离开,提出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动态部署策略。首先,通过考虑地面用户传输与功耗需求,建立面向用户能效的多无人机部署模型,并提出基于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的迭代算法求解无人机最优部署位置、地面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与无人机通信情况;其次,创造性地引入由于无人机数目变动引起的网络变化场景,在保障地面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规划无人机轨迹以及地面用户与无人机通信情况,最小化无人机能耗,并提出基于SCA的迭代算法对该最小化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与现有方案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网络动态部署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地面用户能效,并且在多无人机网络动态变化时,与现有方案相比能够在保障地面用户通信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无人机能耗,有效延长了基于无人机的通信服务提供时间,提升传输效率,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动态部署。2.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策略研究完成网络部署后,需要在地面用户与无人机之间建立高效的网络连接。面向海量的地面终端入网请求与多样化的网络接入需求,本文首次提出独立预退避窗口划分设计,以满足差异化业务需求用户的网络接入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差异化需求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策略,保障网络接入效率。首先,根据地面用户业务的差异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进行优先级划分,并创造性地进行独立的预退避窗口划分,保证在互不重叠的预退避窗口内执行预退避与网络连接建立流程;其次,对网络连接建立过程建模与分析,实现面向不同优先级用户的预退避窗口动态自适应调整,有效分散了地面用户的接入时间,避免了用户同时接入造成的接入拥塞与碰撞问题;最后,通过与传统预退避方案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面向差异化需求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策略的有效性,相比之下能够有效缓解接入拥塞与过载问题,减少重复传输次数,降低地面用户与无人机能耗,延长了无人机可以提供通信服务的时间。同时,保障地面用户的差异化网络需求,提升接入成功率,实现地面终端用户与空中无人机之间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3.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策略研究完成与地面用户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后,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可以为地面用户提供额外的计算卸载服务,缓解地面用户的计算压力。不同于现有研究中只聚焦于地面用户能耗或无人机能耗的独立优化,本文综合考虑地面用户与无人机的能量限制,提出了面向基于无人机的计算卸载系统能耗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策略,缓解地面用户计算压力的同时,保障基于无人机的整体计算卸载系统的高能效运行,提升计算效率。首先,在整体卸载模式下,建立无人机能耗与地面用户能耗模型,考虑无人机自身的能量预算、数据卸载次序以及无人机速度限制,优化无人机轨迹以及数据卸载比特数分配来最小化基于无人机的计算卸载系统能耗;其次,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法的两阶段交替算法,将系统能耗最小化问题转换为易求解的两个子问题;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策略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能耗,提升系统运行的时间,在保障地面通信与计算业务需求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实现高能效的整体计算卸载服务提供。4.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部分计算卸载策略研究针对计算任务部分卸载模式的下无人机自身的计算压力以及能耗限制问题,不同于已有研究中只聚焦于无人机自身能耗或无人机可以提供的计算卸载量进行研究,本文引入无人机计算能效的概念,提出了面向无人机计算能效的部分计算卸载策略,有效提升了计算效率。首先,在部分卸载模式下,考虑无人机的飞行、通信与计算能耗,引入无人机计算卸载能效的概念,在无人机能量限制、位置限制以及数据卸载顺序限制的情况下,优化无人机轨迹、地面用户卸载数据比特数以及计算业务量分配,保障计算效率,提升无人机计算卸载能效;其次,提出基于SCA的迭代算法求解无人机能效最大化问题,通过求解两个子问题简化原非凸问题的求解过程;最后,通过与其他策略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部分计算卸载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无人机能效,满足地面终端计算业务需求的同时保证了计算卸载效率,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部分计算卸载。

何皓琛[3](2021)在《水声传感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声传感网络(Underwater Wireless Acoustic Sensor Network,UWASN)是用于监视水下环境和探索水下资源的关键技术,在海洋环境采样、海洋数据收集、地理环境监测、紧急避灾、辅助导航以及海底监视等水下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UWASN的传输环境恶劣、传播延迟长和误码率较高等特性,传统无线传感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不再适用。同时,UWASN尚未有成熟的网络体系结构。因此,研究UWASN的网络体系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从海洋环境自适应、网络自愈性、能量感知、有效信息交互等角度入手,结合UWASN的特性与水下传输任务的需求,借鉴传统无线传感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延迟容忍网络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新型UWASN体系结构模型。数据转发面通过统一的“管控中心”沟通各协议层之间的信息交互,使之能够实现协议栈的灵活组合并提供良好的跨层设计平台,增加网络中的跨层效益。同时,体系结构中增加了一个面向消息的覆盖层——“投递层”,用于解决网络区域间或网络节点间的异构性、水下数据传输长时延与链路中断等问题。为了验证新型UWASN体系结构中协议的组织形式、协议层连接灵活性、协议栈自适应和跨层设计的思路,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体系结构中的“管控中心”,命名为Lincros协议栈平台。为了实现协议栈运行时对协议层的灵活配置和满足不同协议实例运行期间的稳定性需求,Lincros平台将不同的协议实例组织成相互合作的进程组,协议进程之间的通信和调度由Lincros核心负责,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和协议运行的并发性。为了解决UWASN长时延、链路中断等问题,论文设计并实现了新型UWASN体系结构的“投递层”,其中投递层被当作应用层代理,工作在某些骨干网络的“投递层网关”节点之上,形成“存储-携带-转发”的覆盖层网络。同时,投递层使用持久存储对抗网络中断。论文给出了投递层的网络区域与节点命名寻址、投递层数据传输、链路感知与路径选择、基于包级编码的混合AQR逐段可靠控制、资源分配与网络诊断和功能适配器六个方面的详细设计。另外,论文给出了投递层实现的整体框架和一些重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主要包括数据收发流程、邻居发现流程和可靠性控制流程等。论文对所提出的新型UWASN体系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半实物验证,并与传统五层UWASN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论文提出的新型UWASN体系结构具有较低的端到端传输时延、较高的网络有效吞吐量和较高的传输效率,能够在具有高延迟、高误码率和高链路中断概率的UWASN中较好地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张宇阳[4](2020)在《复杂移动环境中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车联网是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应用场景。在车联网的众多具体应用需求中,如何通过车联网将传统网络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实时、高效地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需求。这一需求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高铁通信与应急通信。但是,针对这一需求,需要克服三点挑战。第一,单一无线链路传输的局限性;第二,传统网络设备对多链路传输的限制;第三,无线链路信号的波动对多链路协同传输的影响。标识网络是基于国家973项目提出的新型网络架构,可以很好地支持移动性。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三点挑战,满足车联网应用需求,本文依托标识网络,考虑到复杂移动环境的特点,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具体展开研究:1)如何设计一种支持融合多元硬件与底层协议的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2)如何提高本文所提传输框架的容错性?3)如何在问题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复杂移动环境特点,设计一种异构无线链路协同传输机制,提升车联网传输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研究问题一,本文在不同场景异构无线链路状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的设计需求,并基于标识网络,设计了标识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该传输框架在整体设计上对车辆周围的异构无线链路进行融合,建立起一条透明传输通道,实现了传输过程中“用户与网络分离”和“资源与位置分离”。该传输框架在核心设备的内部工作原理中将资源管控模型抽象为“三层两映射”,从而完成传输策略的灵活管控与下发,实现传输过程中“控制与转发分离”。(2)针对研究问题二,从异构无线链路传输乱序角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容忍链路状态估测误差的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法。考虑到移动场景中链路状态估测有一定的误差,该方法在接收端部署缓存以动态增加乱序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从而克服传统多链路传输方法中因链路状态估测误差而造成的多链路传输乱序,避免用户终端网络设备因传输乱序而主动大幅降低传输速率,间接提升传输框架的整体资源利用率。该方法与经典方法在传输乱序容错能力、实时吞吐量、整体时延和估测误差容忍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与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容忍链路状态估测误差,克服数据传输乱序,提升传输性能。(3)针对研究问题二,从异构无线链路传输丢包角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网络编码的多链路容错传输方法。该方法考虑到传统多链路传输容错方法在链路带宽资源开销、计算资源开销和编码灵活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全新设计的网络编码模型,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本文分别通过数值分析,仿真对比与系统实验,对该方法的传输丢包容错能力,编解码用时,实时吞吐量和普适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显着提升了异构无线链路传输可靠性的同时,间接提升了异构无线链路的资源利用率。此外,在仿真实验中,为了完成在实际系统中无法完成的实验,本文设计了标识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仿真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从多方面充分对比不同传输方法在标识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中的性能差异。(4)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在上两点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复杂移动环境中无线链路丢包与异构网络的传输乱序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适应网络编码的异构网络传输乱序容错接收缓存。该缓存以编码簇为排序目标,保证了支持网络编码的多链路传输方法有序传输。其次,在该缓存的基础上,本文将标识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实例化,设计了标识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机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系统测试,验证了在不同移动场景中,该机制相对其他多链路传输机制可以综合提升车联网的资源利用率与传输性能。目前该成果已部署于政府和企业的实际系统中使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上述对于基于标识网络的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及相关方法的研究,本文为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法的探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思路。

周渝川[5](2020)在《分布式多跳自组网可靠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分布式无线自组网具有成本低、组网灵活、扩展性强等特点,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超密集组网等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分布式无线自组网研究大多关注单跳业务,但自组网本身会不可避免地传输多跳业务。多跳业务传输时,如果每跳链路处于不同信道条件,将导致传输成功概率出现差异,因而端对端传输性能取决于最差的一跳。现有对于分布式无线多跳自组网业务可靠性的研究集中在网络层路由协议算法和物理层冗余可靠传输机制,分析系统的开销、公平性、部分时延等;较少考虑多跳链路差异性并基于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机制分析业务采取可靠性调度方法后的端对端时延和资源效率,并缺乏对相关可靠传输资源调度机制的验证和应用。本文旨在面向分布式无线多跳自组网实际应用,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和机制设计优化验证研究业务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端对端业务性能。首先,本文设计多种点对点单跳和端对端多跳可靠传输资源调度机制,建立总体时延和资源利用率等业务性能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其次,设计优化控制消息、数据消息和回复确认消息机制,提高网络可靠性、保障资源效率、降低时延。最后,充分结合MAC层与协议各层的通信流程,基于分布式验证和仿真平台实现并分析本文提出的MAC层点对点和端对端可靠传输资源调度机制。理论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跳场景信道质量较差时,在时延限定下为最大化资源效率,应在业务并行数约束下采用预约多对数据和确认消息绑定机制;信道质量较好时,数据消息和确认消息可用更大时隙间隔达到更佳的资源效率。尤其在节点密度较大时,本论文提出的可靠传输资源调度机制时延和效率综合性能均优于传统TDMA多址机制。多跳场景采用较大业务维护跳数的调度机制可达到更高资源效率,采用较小业务维护跳数的调度机制可达到更低的端对端时延。机制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点对点单跳和端对端多跳可靠传输调度机制在信道质量较好时达到近似零丢包率和低时延;即使在信道质量较差时,相对于无可靠传输机制的系统也有较大优势。本文设计的低复杂度且行之有效的灵活多跳可靠传输资源调度算法,使多跳传输链路差异化情况下传输可靠性不再受限于最差的链路。此外,本文提出的隐式确认消息回复机制也提升了通信效率。这些研究成果可作为分布式无线多跳自组网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有效参考。

顾瑞春[6](2020)在《面向移动物联网的切片模型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移动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各种移动应用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也在不断增强。物联网的发展将移动通信的范围从人-人通信延伸到人与物、甚至是物与物的智能互联等更加广阔的行业和领域。移动物联网将会是未来移动互联网中终端数据量最大、用户数量最多、应用最为普遍的网络应用之一,也将成为未来网络应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势必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技术挑战。现有的移动互联网架构,已经无法适应物联网的爆发式发展。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架构是为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或者为智能手机运行各类互联网应用设计的,而并非为物联网设计。在未来纷繁复杂的网络场景下,现有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各类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需求。网络切片是运行在物理或虚拟基础设施之上的逻辑网络,能够将网络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切分为多个具有不同配置的逻辑网络,各切片间相互隔离,互不影响,能够满足移动物联网的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是下一代移动网络中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技术。本文对移动物联网切片中各个功能组件的灵活部署和资源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图论(Graph Theory)对物联网切片进行了模型映射和理论分析,运用深度学习、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移动边缘计算、以及图神经网络等技术,对移动物联网切片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在虚拟化平台上的移动物联网切片模型及方法。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基于多层图论的移动物联网切片分析模型针对物联网应用的不同需求,以图论为基础建立多层图切片模型,将不同应用所划分的切片映射到相应的图层中,对各切片初始化过程中组件部署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切片运行过程中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面向移动终端的低时延边缘切片等移动物联网切片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深入分析,建立了以满足多任务复杂物联网应用需求为研究目标的多层图模型。2)基于随机游走的移动物联网切片部署策略在切片初始化过程中,提出一种面向业务的安全可扩展移动物联网切片部署策略,通过对业务类型及资源需求进行分类识别,运用图随机游走模型,在网络的不同位置按需部署切片的虚拟功能组件,并通过MACsec over VxLAN将各组件连接,形成安全可扩展虚拟功能链。该方案能够在对系统性能影响极低的前提下,提高虚拟功能部署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可为下一代移动物联网中对这些性能需求较高的切片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原型系统。3)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物联网切片资源管理方案在切片运行过程中,针对不同切片复杂多变的资源需求,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需求预测模型和基于多智能体多级奖励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切片资源动态管理方案。生成对抗网络用来进行切片资源需求的精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作为强化学习的输入项,通过多智能体多级奖励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来对不同切片进行动态资源配置。该模型不仅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还能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在下一代移动物联网环境中,能够为不同的垂直行业提供一种高性能、细粒度的动态切片管理方案。4)基于多边缘协同的移动物联网边缘切片优化架构针对某些移动物联网终端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计算分流时,无法保证低时延和高可靠需求等状况,提出了在边缘切片中的多节点协同计算以及动态切换通信节点的思路,解决了终端移动过程中的高时延和低可靠问题。运用图神经网络对边缘切片中的高效任务分配和最优传输路径选择进行了优化,为边缘端实现移动物联网切片提供了可行方案。

戴观权[7](2020)在《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及其通信组网适应性分析》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电网正处于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面临着高比例可再生清洁能源接入、用户侧用能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背景,配用电系统正逐渐朝着网格化、多源化的配用电物联网方向演进,由传统单源单向电能提供模式向多源双向电能流动模式转变,电网拓扑结构和运行环境日益复杂,传统基于本地信息的配用电保护控制技术逐渐暴露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配用电系统可靠稳定运行需求,其供电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IEC 61850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拓展,将其相关方法应用于配用电领域,并依托先进通信技术实现多个保护控制类智能电子设备的灵活接入、网络集成和信息共享,研发高级别、高性能的配用电保护控制方案,成为解决新形势下配用电保护控制性能差、可靠性低、智能化不足等难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方案能否得到有效的工程化应用,依赖于通信规范,受通信网络性能制约。现阶段尚缺乏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性能分析手段,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定量化的数据支撑和论证,严重阻碍其工程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智能电网保护控制信息流的定量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51577073)的资助下,以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为研究对象,针对通信网络建模和通信组网适应性等问题按照需求分析→模型搭建→仿真分析的思路展开研究:1)需求分析:本文首先分析新形势下电力系统配电侧和用电侧的保护控制业务新需求,剖析其应用领域、关联对象、通信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性,以通信架构及其信息流组成为切入点,概述设备组成及其通信特点,探讨面向实时可靠的配电侧保护控制光纤网络通信方案和面向灵活接入的用电侧保护控制WLAN无线网络通信方案,并从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分析通信网络的性能指标及通信需求。2)模型搭建:针对当前基于IEC 61850通信标准在网络仿真应用中的缺失,依托OPNET通信仿真平台,提出了基于IEC 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仿真建模方法,建立遵循IEC 61850标准的信息模型、设备模型和网络模型,能够适应于配电侧的光纤交换网络和用电侧的WLAN无线网络仿真需求,为进一步仿真分析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性能提供强而有力的模型工具。3)仿真分析:基于以上开发的模型工具,依托OPNET仿真平台,分别实现基于光纤交换网络的配电侧保护控制以及基于WLAN无线网络的用电侧保护控制的通信组网研究及其适应性分析,在综合考虑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性能仿真分析中多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多种场景的通信网络性能仿真,获取报文的端对端延时、丢包情况等网络性能,定量化分析和论证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评判不同通信组网应用于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的适应性,为配电侧和用电侧保护控制业务的组网策略、设备选型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

沈姝伶[8](2020)在《5G NR系统高可靠低时延增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移动通信以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明为标志,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今,移动通信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等场景。其中,eMBB是传统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升级,而URLLC是随着5G发展提出的新应用场景。URLLC的时延和可靠性性能相比以往的蜂窝移动通信有了极大的提升,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远程驾驶车联网等垂直行业领域。然而,目前5G新空口(New Radio,NR)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尚未完成。在保证eMBB场景下业务传输性能的前提下,现有技术无法完全满足URLLC场景下业务传输的超高可靠和低时延性能要求。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框架下设计满足URLLC性能要求的技术方案,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论文选题来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G国际标准候选方案评估与验证”。本论文在现有高可靠低时延技术的基础上研究URLLC增强技术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包括:1、针对采用基于时隙聚合的信道跳频机制提高数据信道传输可靠性时时延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ini-slot信道重复的跳频机制。首先,在时隙聚合的基础上,结合mini-slot调度方式,设计了基于mini-slot背靠背传输的新信道重复模式以降低数据信道传输时延。其次为保证信道跳频适应于新的信道重复模式,本文设计了基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共享的时隙间跳频机制,同时提出信道间跳频机制。在完成整体设计后,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基于mini-slot信道重复的跳频机制至少可降低1/2的传输时延。最后通过链路级仿真平台评估方案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案在数据信道传输可靠性达到99.99%的情况下可以多获取3dB左右的跳频增益。2、针对URLLC业务为降低等待时延与eMBB业务同时同频传输过程中出现的相互干扰问题,本文首先对基于免授权传输的URLLC业务提出了预配置资源临时调度的增强技术方案并理论分析方案性能。在免授权传输的URLLC业务预配置多套满足1ms时延和99.99%可靠性要求的传输资源的情况下,基站通过发送指示信息提前告知URLLC用户禁用部分临时借调给eMBB用户的预配置资源,直接避免两种业务同时同频传输过程中的干扰问题,从而保证基站初始调度的URLLC业务采用满足时延和可靠性要求的传输资源进行无损传输。然后本文对动态调度传输的URLLC业务提出扩展型上行功率控制机制。通过进一步扩大功率调整范围提升URLLC业务传输性能,减小两种业务同时同频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影响。由此保证基站可在eMBB业务传输过程中调度URLLC业务,降低URLLC业务等待时延。最后通过链路级仿真平台评估基于扩展型上行功率控制机制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案在承载URLLC业务的数据信道传输可靠性达到99.99%的情况下可获取1~2dB的性能增益。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1.2.1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通信需求
        1.2.2 现有轨道交通车地无线接入
        1.2.3 无线通信对高速列车移动性的支持
        1.2.4 真空管道列车无线信道传播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难点与不足
        1.3.2 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2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2.1 引言
    2.2 现有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技术
    2.3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综合承载业务需求分析
        2.3.1 列车运行相关数据(安全类数据)
        2.3.2 乘客多媒体服务(非安全类数据)
        2.3.3 车-地无线通信需求
    2.4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面临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信道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综述
    3.3 传播图理论与Lambertian散射模型
        3.3.1 传播图理论
        3.3.2 Lambertian散射模型
    3.4 基于传播图的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信道仿真
        3.4.1 系统模型
        3.4.2 系统模型信道冲激响应生成
    3.5 基于传播图的真空管高速列车信道传播特性
        3.5.1 时延扩展
        3.5.2 K因子
        3.5.3 多普勒特性
        3.5.4 信道容量
    3.6 本章小结
4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通信传输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综述
    4.3 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系统级仿真
        4.3.1 系统级仿真流程
        4.3.2 真空管道车-地通信系统模型
    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资源迁移研究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综述
    5.3 高速铁路中的云无线接入
    5.4 系统模型
    5.5 问题分析和仿真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
        1.1.2 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的兴起
    1.2 基于无人机的通信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现状
        1.3.1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部署现状研究
        1.3.2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现状研究
        1.3.3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计算卸载现状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无人机的通信中的模型与优化方法
    2.1 空对地信道建模
    2.2 无人机飞行能耗模型
        2.2.1 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能耗模型
        2.2.2 旋翼无人机飞行能耗模型
    2.3 凸优化技术在基于无人机通信中的应用
        2.3.1 凸优化基本概念
        2.3.2 优化问题求解算法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动态部署策略研究
    3.1 面向地面用户能效的无人机高能效部署策略
        3.1.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3.1.2 多无人机部署算法
    3.2 面向无人机能耗的应急移动策略
        3.2.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3.2.2 多无人机应急移动算法
    3.3 仿真验证与分析
        3.3.1 仿真参数设定
        3.3.2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策略研究
    4.1 系统模型
        4.1.1 随机接入过程
        4.1.2 终端优先级划分
    4.2 基于预退避的差异化接入方案
        4.2.1 基于预退避的群组寻呼方案
        4.2.2 PBRAP方案分析
        4.2.3 差异化自适应预退避模型
    4.3 仿真验证与分析
        4.3.1 仿真参数设定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策略研究
    5.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5.1.1 系统模型
        5.1.2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问题建模
    5.2 无人机路径规划与任务比特数分配
        5.2.1 比特数分配求解
        5.2.2 无人机路径规划求解
        5.2.3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法的两阶段交替算法
        5.2.4 复杂度分析
    5.3 仿真验证与分析
        5.3.1 仿真参数设定
        5.3.2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部分计算卸载策略研究
    6.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6.1.1 系统模型
        6.1.2 问题建模
    6.2 数据比特分配与无人机路径规划
        6.2.1 用户卸载比例与卸载比特数分配求解
        6.2.2 无人机路径规划
        6.2.3 基于SCA的迭代算法
    6.3 仿真验证与分析
        6.3.1 仿真参数设定
        6.3.2 仿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水声传感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声传感网络
        1.2.2 网络体系结构
        1.2.3 水声网络仿真验证平台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贡献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成果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新型水声传感网络体系结构
    2.1 整体框架
    2.2 管控中心
    2.3 数据转发平面
        2.3.1 物理层
        2.3.2 数据链路层
        2.3.3 网络层
        2.3.4 传输层
        2.3.5 投递层和应用层
    2.4 垂直管理平面
        2.4.1 能量管理平面
        2.4.2 移动管理平面
        2.4.3 安全性平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Lincros协议栈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Lincros框架模型
        3.1.1 协议模块
        3.1.2 Lincros核心
        3.1.3 Modem驱动模块
    3.2 Lincros信息流
        3.2.1 外部信息流
        3.2.2 内部信息流
    3.3 Lincros核心功能实现
        3.3.1 协议栈连接管理
        3.3.2 共享内存池管理
        3.3.3 数据转发控制
        3.3.4 外围模块支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投递层设计与实现
    4.1 网络区域与节点命名寻址
        4.1.1 网络区域与投递层网关
        4.1.2 节点命名与寻址
    4.2 投递层数据传输
        4.2.1 网络传输模型
        4.2.2 机会传输与链路中断处理
        4.2.3 投递层数据格式定义
    4.3 链路感知和路由选择
        4.3.1 链路感知与邻居发现
        4.3.2 路径选择和调度
        4.3.3 投递层路由表和地址映射表
    4.4 投递层逐段可靠传输控制
        4.4.1 水声网络可靠传输控制框架
        4.4.2 基于包级编码的混合ARQ逐段可靠服务
    4.5 资源分配与网络诊断
        4.5.1 基于数据优先级的服务等级制度
        4.5.2 数据交付选项与网络诊断
    4.6 功能适配器
    4.7 投递层核心功能实现
        4.7.1 整体实现框架与工作流程
        4.7.2 数据传输流程
        4.7.3 邻居发现流程
        4.7.4 可靠传输控制流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分析与场景验证
    5.1 验证场景设计与分析
    5.2 仿真内容与结果分析
        5.2.1 性能评价指标
        5.2.2 仿真参数设置
        5.2.3 仿真结果分析
    5.3 硬件平台半实物验证
        5.3.1 实验测试场景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复杂移动环境中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1 车联网研究
        1.2.2 多链路协同传输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架构
2 基于标识网络的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
    2.1 引言
    2.2 研究现状
    2.3 不同场景异构无线链路状态综合分析
        2.3.1 无线链路状态综合测试实验设置
        2.3.2 链路层参数分析
        2.3.3 网络层参数分析
        2.3.4 传输层参数分析
        2.3.5 异构无线链路综合分析
    2.4 新型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研究基础
        2.4.1 新型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设计要求
        2.4.2 标识网络
    2.5 新型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框架设计
        2.5.1 整体网络拓扑
        2.5.2 核心设备内部资源管控模型
        2.5.3 基本通信流程
    2.6 本章小结
3 容忍链路状态估测误差的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法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描述
        3.1.2 研究现状
    3.2 移动场景无线链路状态估测误差分析
        3.2.1 链路往返时延估测误差分析
        3.2.2 链路可用带宽估测误差分析
    3.3 RAID多链路传输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3.3.1 问题分析
        3.3.2 RAID多链路传输方法网络模型
        3.3.3 RAID多链路传输方法数学模型
        3.3.4 RAID多链路传输方法核心算法实现
    3.4 性能分析与实验评估
        3.4.1 异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乱序程度分析
        3.4.2 异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整体吞吐量分析
        3.4.3 异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整体时延分析
        3.4.4 异构网络传输过程估测误差容忍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大数网络编码的多链路容错传输方法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描述
        4.1.2 研究现状
    4.2 多链路传输容错方法模型设计
        4.2.1 多链路传输容错方法概要
        4.2.2 簇内比特信息数字映射数学模型
        4.2.3 BNNC编码模型
        4.2.4 BNNC解码模型
        4.2.5 BNNC冗余矩阵数学模型
    4.3 BNNC多链路传输方法核心算法的实现
        4.3.1 BNNC多链路传输方法发送算法
        4.3.2 BNNC多链路传输方法接收算法
    4.4 数据传输容错方法性能分析
        4.4.1 BNNC编解码模型传输容错性能分析
        4.4.2 BNNC编解码模型计算性能分析
    4.5 仿真分析与评估
        4.5.1 标识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仿真系统
        4.5.2 传输可靠性对比分析
        4.5.3 典型网络状态下的实时吞吐量对比分析
        4.5.4 不同多链路传输方法普适性对比分析
    4.6 网络编码模型性能系统实验评估
        4.6.1 不同冗余度下不同网络编码模型计算性能实测评估
        4.6.2 不同硬件平台编解码性能实测评估
    4.7 本章小结
5 面向复杂移动环境的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机制
    5.1 引言
    5.2 两级DTT接收缓存模型
        5.2.1 两级DTT接收缓存网络模型
        5.2.2 时间阈值网络模型
        5.2.3 时间阈值动态修正数学模型
    5.3 标识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5.3.1 传输报文设计
        5.3.2 内部模块设计
        5.3.3 核心算法实现
    5.4 两级DTT接收缓存模型性能评估
        5.4.1 不同接收缓存模型整体评估
        5.4.2 不同接收缓存模型深入分析
        5.4.3 不同多链路传输接收缓存普适性分析
    5.5 不同移动场景中多链路传输机制系统实验
        5.5.1 系统实验设计
        5.5.2 静态场景测试结果
        5.5.3 低速移动场景测试结果
        5.5.4 高速移动场景测试结果
    5.6 实际应用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分布式多跳自组网可靠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分布式无线多跳自组网简介
    1.2 研究现状
        1.2.1 无线网络协议可靠传输机制研究现状
        1.2.2 无线多跳自组网可靠传输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组织结构
2 基于TDMA的分布式无线多跳自组网MAC层协议
    2.1 网络结构和帧结构
    2.2 控制消息类型
    2.3 DSCH选举接入机制
    2.4 握手预约机制
    2.5 本章小结
3 点对点单跳可靠传输机制性能建模及设计
    3.1 数据和确认资源一比一绑定机制
        3.1.1 握手调度时延分析
        3.1.2 数据消息发送等待时延分析
        3.1.3 数据消息传输时延分析
        3.1.4 点对点时延和资源效率参数分析
    3.2 数据和确认资源多比一绑定机制
        3.2.1 握手调度时延分析
        3.2.2 数据消息发送等待时延分析
        3.2.3 数据消息传输时延分析
        3.2.4 点对点时延和资源效率参数分析
    3.3 数据和确认资源多比多绑定机制
        3.3.1 握手调度时延分析
        3.3.2 数据消息发送等待时延分析
        3.3.3 数据消息传输时延分析
        3.3.4 点对点时延和资源效率参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端对端多跳可靠传输机制性能建模及设计
    4.1 单跳场景可靠传输调度机制对比分析
    4.2 多跳场景可靠传输调度机制
        4.2.1 握手调度时延分析
        4.2.2 数据消息发送等待时延分析
        4.2.3 数据消息传输时延分析
        4.2.4 端对端时延和资源效率分析
    4.3 控制消息多传设计优化方案
    4.4 数据消息HARQ设计优化方案
        4.4.1 前向纠错编码方案对比选择
        4.4.2 自动请求重传方案
    4.5 回复确认消息设计优化方案
    4.6 端对端多跳灵活调度算法
    4.7 本章小结
5 软件平台仿真实现验证
    5.1 VSP软件仿真验证平台搭建
    5.2 点对点单跳可靠传输调度机制实现
        5.2.1 SD1A1信令交互流程
        5.2.2 SDKA1信令交互流程
        5.2.3 SDNAN仿真验证
    5.3 端对端多跳可靠传输调度机制实现
        5.3.1 MDNAN-2信令交互流程
        5.3.2 MDNAN-3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面向移动物联网的切片模型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创新点
    1.4 相关基础知识
        1.4.1 图论相关知识
        1.4.2 切片灵活部署相关知识
        1.4.3 切片高效管理相关知识
        1.4.4 边缘切片优化相关知识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移动物联网切片研究概述
    2.1 移动物联网切片概念
    2.2 移动物联网切片类型
        2.2.1 接入网切片
        2.2.2 承载网切片
        2.2.3 核心网切片
    2.3 切片资源配置
        2.3.1 静态资源分配
        2.3.2 动态资源分配
    2.4 现有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层图论的移动物联网切片模型
    3.1 引言
    3.2 模型约束和基础定义
        3.2.1 问题假设
        3.2.2 目标分析
    3.3 模型与算法设计
        3.3.1 总体描述
        3.3.2 切片灵活部署模型
        3.3.3 切片资源管理模型
        3.3.4 边缘切片优化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随机游走的移动物联网切片部署策略
    4.1 引言
    4.2 算法与策略
        4.2.1 面向业务的移动物联网切片
        4.2.2 随机游走功能链
        4.2.3 MACsec over VxLAN
        4.2.4 安全可扩展的移动物联网切片架构
    4.3 实现方案与测试分析
        4.3.1 安全可扩展物联网切片实现
        4.3.2 资源利用率评估
        4.3.3 性能评估
        4.3.4 安全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物联网切片资源管理
    5.1 引言
    5.2 算法与策略
        5.2.1 移动物联网切片资源管理架构
        5.2.2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资源需求预测
        5.2.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切片资源管理
    5.3 实现方案与测试分析
        5.3.1 实现方案
        5.3.2 有效性分析
        5.3.3 流量预测评估
        5.3.4 服务接受率评估
        5.3.5 资源利用率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边缘协同的移动物联网切片优化
    6.1 引言
    6.2 算法与实现
        6.2.1 多边缘协同移动物联网切片架构
        6.2.2 动态切换的通信节点
        6.2.3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任务分配和路径选择
    6.3 实现方案与测试分析
        6.3.1 分布式边缘计算系统的实现
        6.3.2 物体识别时延和精度评估
        6.3.3 动态边缘节点性能评估
        6.3.4 图神经网络性能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和获奖情况

(7)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及其通信组网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电网保护控制方法及其通信研究现状
        1.2.2 用电侧保护控制方法及其通信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需求与通信性能分析
    2.1 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需求分析
    2.2 面向实时可靠通信的配电侧保护控制实现方式与通信需求
        2.2.1 通信架构与信息流
        2.2.2 通信规约与通信方案分析
        2.2.3 通信性能需求分析
    2.3 面向灵活接入通信的用电侧保护控制实现方式与通信需求
        2.3.1 通信架构与信息流
        2.3.2 通信规约与通信方案分析
        2.3.3 通信性能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仿真建模
    3.1 基于OPNET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内容与方法
        3.1.1 建模内容
        3.1.2 建模方法
    3.2 基于IEC 61850 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信息模型
        3.2.1 适用于有线通信网络的信息模型搭建
        3.2.2 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模型搭建
    3.3 面向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设备模型
        3.3.1 适用于光纤交换网络的设备模型搭建
        3.3.2 适用于WLAN无线网络的设备模型搭建
    3.4 考虑不同通信配置的网络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光纤交换网络的配电侧保护控制通信组网研究与适应性分析
    4.1 研究案例
    4.2 仿真场景设置
    4.3 仿真模型搭建
    4.4 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流量特征分析
    4.5 通信性能分析
        4.5.1 端对端延时
        4.5.2 丢包率
        4.5.3 适应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WLAN无线网络的用电侧保护控制通信组网研究与适应性分析
    5.1 研究案例
    5.2 仿真场景设置
    5.3 通信仿真分析
        5.3.1 端对端延时
        5.3.2 丢包率
        5.3.3 吞吐量
        5.3.4 适应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5G NR系统高可靠低时延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5G NR系统及高可靠低时延技术现状综述
    2.1 5G NR系统概述
        2.1.1 5G NR应用场景
        2.1.2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关键技术
    2.2 高可靠低时延物理层增强技术
        2.2.1 信道增强设计
        2.2.2 调度增强设计
        2.2.3 复用增强设计
        2.2.4 面临的挑战
    2.3 通信系统仿真平台
        2.3.1 通信系统仿真平台分类
        2.3.2 链路级仿真平台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信道重复的高可靠低时延增强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mini-slot信道重复的跳频机制
        3.2.1 基于mini-slot背靠背传输的信道重复模式
        3.2.2 新信道重复模式下的跳频机制
        3.2.3 基于mini-slot信道重复的跳频机制时延分析
    3.3 仿真实现与可靠性性能分析
        3.3.1 仿真参数配置
        3.3.2 仿真结果与方案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资源复用的高可靠低时延增强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预配置资源临时调度的资源复用增强方案
        4.2.1 预配置资源临时调度方案
        4.2.2 预配置资源临时调度方案性能分析
    4.3 基于扩展型上行功率控制的资源复用增强方案
        4.3.1 动态调度时延分析
        4.3.2 扩展型上行功率控制机制
    4.4 仿真结果与可靠性性能分析
        4.4.1 仿真参数配置
        4.4.2 仿真结果与方案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四、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韩柏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策略研究[D]. 李琳佩.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水声传感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D]. 何皓琛. 浙江大学, 2021(01)
  • [4]复杂移动环境中车联网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法研究[D]. 张宇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5]分布式多跳自组网可靠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周渝川.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面向移动物联网的切片模型及方法研究[D]. 顾瑞春.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及其通信组网适应性分析[D]. 戴观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5G NR系统高可靠低时延增强技术研究[D]. 沈姝伶.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实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