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瑾[1](2017)在《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文中提出金融系统内长期存在着拥有闲置资金并希望以之获取利息的资金盈余单位,以及资金需求未至满足的资金短缺单位。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调节双方资金余缺的机制,使前者资金能够向后者贷出。在此机制中,金融机构凭借向资金短缺单位收取利息收入,向资金盈余单位支付存款利息支出,获取利息收支差收入。因观测到金融机构依赖利息收支差收入弥补运营成本并获取利润的事实,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Systern,即SNA)的编撰者推断,金融机构开展一项“以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差间接支付”的特殊服务,将其命名为“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nancial Intermediate Services Indirectly Measured,即 FISIM)”,并对包含 FISIM产出核算方法、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方法、进出口 FISIM核算方法在内的FISIM核算方法予以特别规定。从1953版SNA至2008版SNA,FISIM核算方法在SNA历次修订进程中不断演化,当前仍然面临着最新的演化前沿问题。联合国国民核算工作组(Intersecretariat Working Group on National Accounts,简称ISWGNA)要求,基于解决演化前沿问题,形成兼具明确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的“稳健的FISIM核算方法(Robust Methodology for FISIM)”。学者已针对演化前沿问题形成多项研究成果,然而观点之间难以调和,“稳健的FISIM核算方法”至今未能形成。在我国,FISIM核算方法紧随国际标准进行调整,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此为基础核算的FISIM难以形成国际比较。开展核算方法前沿问题研究,探索适用于我国的“稳健的FISIM核算方法”,同样是我国FISIM核算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FISIM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为主题,遵循“前沿问题剖析→前沿方法研究→中国实践”的主线开展如下研究: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FISIM核算方法的研究历程与最新发展。第一章是FISIM核算方法演化脉络与前沿问题。本章紧扣FISIM“以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差间接支付”的特殊性质,以及SNA核算FISIM“规避金融机构营业盈余与增加值负值”的初衷,结合现有研究对FISIM核算方法实践效果的反馈,系统考察SNA关于FISIM定义、核算主体、核算范围规定的演进,以此为基础构建一致的理论模型,解析FISIM产出核算方法、不变价FISIM核算方法、进出口 FISIM核算方法在SNA修订进程中的演化脉络。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本章形成对前沿问题内涵与研究方向的剖析,特别是在专门开展前沿问题研究的意义上设计出FISIM产出核算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FISIM产出核算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不变价FISIM核算联合使用法模型、进出口 FISIM核算模型,是第二章至第五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为解决“选择何种利率作为参考利率”问题,本章使用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考察参考利率风险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对现有多项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进行解析,尽力归纳不同风险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并基于重新考察至今尚存的诸多分歧问题,提出一种创新的风险调整思路——“转移风险调整思路”。使用我国数据开展的应用特征检验表明,“转移风险调整思路”有效地破除了现有多项风险调整思路无法兼顾实践性、稳定性与国际可比性的障碍。第三章是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为解决“选择何种参考利率期限组合”的问题,本章使用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考察参考利率期限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对现有多项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进行解析,尽力归纳不同期限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并基于探讨诸多分歧问题,提出创新的期限调整思路——“均衡(缺口)期限调整思路”。使用欧元区(Euro Area)数据与我国数据的应用特征检验表明,“均衡(缺口)期限调整思路”同样兼具实践性、国际可比性特征,其稳定性较其他思路而言更为凸显,能够有效地规避存款FISIM产出核算负值、FISIM占GDP比重大幅波动。第四章是不变价FISIM核算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与应用。本章概述三种不变价FISIM核算基本方法,并通过比较方法的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将联合使用法确定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揭示出如何为对存量缩减法与产出指标法进行组合能够发挥优势是难题所在。为促使联合使用法研究开展,本章对不变价FISIM核算的多项现有研究进行解析,综合判断方法的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以及对不同类型存贷款具体使用某种方法的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情况。鉴于联合使用法存在多种组合形式,本章基于最大限度地兼顾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的角度,创新设计出一种联合使用法理论机制,建议基于该机制为不同类型存贷款分别选择不变价FISIM产出方法,并在我国展开应用研究。第五章是进出口 FISIM国际一致性核算研究。本章将进出口FISIM核算国际一致性研究细分为进出口 FISIM核算参考利率选择与数据供给不足双重问题。在进出口 FISIM核算参考利率选择方面,为单一交易国和多交易国情形创新地推荐参考利率;在进出口 FISIM核算数据供给方面,基于SNA与BPM6对进出口 FISIM核算数据来源的规定,创新地开展国际收支统计附属账户构建与应用研究,并在更富实践性意义上,运用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清算银行区域银行业统计以及多交易国情形下参考利率推荐,探索进出口 FISIM推算思路。第六章是中国FISIM核算研究。本章概述我国FISIM核算研究历史沿革,当前使用方法以及改革方向。在实践、分析、对比的意义上,本章开展我国FISIM核算,使用“前沿方法”、“我国方法”和“2008版SNA方法”核算我国FISIM产出,使用“前沿方法”、“我国方法”和“2008版SNA方法”核算我国不变价FISIM产出,使用“前沿方法”推算思路核算我国进出口 FISIM,并对不同方法的核算结果展开分析与对比。本章为促进我国FISIM核算方法更新提供支撑,并为方法的核算效果提供佐证。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深入研究的问题。
马健[2](2013)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研究对策》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成熟,作为现代支付工具的信用卡进入我国,并不断发展。其自身的便捷性、安全性优于我国当时放行的借记卡,这给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中国银行发放的第一张信用卡开始,我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信用卡,直到今天信用卡已成为集存取现金、结算、商户消费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金融产品。我国银行业开始将信用卡业务看作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成熟度与经济发达国家信用卡产业相比还很低,仍存在许多问题,加之外资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对我国信用卡的发展影响很大。而我国信用卡业务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受理市场的不成熟,相关法律的滞后,导致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整体呈亏损之态势。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及发卡行急需深度分析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我国信用卡的发展模式。本文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研究对策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信用卡的现状。首先,阐述信用卡的由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诠释其概念,介绍信用卡的种类、功能及其收入。其次,对我国信用卡的产生、发展历程及我国信用卡的营销作以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信用卡发展历程,给予我国信用卡的发展启示。第三部分归纳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四部分对上一部分所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用卡业务的自身特点,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第六部分对上述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王娜娜[3](2012)在《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管理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信用卡业务整体盈利水平的高低。信用卡业务是以信用卡为载体经营货币的业务,具有信贷功能和支付功能,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传统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相比,信用卡业务具有盈利能力高、授信形式灵活等特点。信用卡业务起源于零售商发行的购物凭证,经历了商业信用卡时代,和银行信用卡主导的商业信用卡与银行信用卡共同发展时代,其盈利模式包括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益的经营型盈利模式,和以商户回佣为主要收益的服务型盈利模式,服务型盈利模式是经营型盈利模式的特例,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大多数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采用的是经营型盈利模式运作。信用卡业务是无实物抵押的信贷业务,风险较大,因此风险管理在信用卡业务经营过程中至关重要。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有所区别,不仅具备传统风险管理保障业务安全正常经营的功能,还具备提高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的功能。目前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实现和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保障业务安全正常经营的功能正是实现和提高盈利能力的一个方面。因此,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要以利润最大化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资金安全保障,以价格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手段,以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发展指导,设立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实现风险管理最终目的。要达到在风险和盈利均衡处经营的风险管理目的,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就要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从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和承担风险等多角度,实现对不同类型风险及其损失的处理和安排,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要求和业务运行的需求,决定了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特征。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阶段性成果,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现条件以保障其国际化发展顺利进行。国际化不仅将成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能够推动各国之间某些经济金融壁垒的消除,并逐步实现直接发卡到国外和境外地区。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风险属于信用卡业务的一般风险,其应对措施也与信用卡业务一般风险的应对措施一致。由于业务国际化涉及国内外和境内外业务交流,因此会产生一些具有国际化特征的风险现象。国际化特征的风险现象的风险管理也同属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范畴,因此同样需要按照信用卡风险管理理念和目的进行管理。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篇章结构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服务于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观点进行论证,第一章和第六章为总述,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分述。以下是各章的成文思想。第一章引言总起全文。着重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从总体上阐述了论文选题原因、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和进度,以及论文研究的侧重点、章节设置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力图通过本章的研究对论文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了解。第二章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风险管理最终目标,并在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形成若干子目标,最终目标和子目标实现的一般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研究方式,立足于明确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入手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因此,本章从风险的概念入手,研究风险的特点类型和定量预测,再从风险的基本内容引入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定义、特征和种类,实现从风险的共性到特性的研究。在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基础内容进行分析后,着手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分析了一般风险管理的内容后,将商业银行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比照分析研究,得出作为建立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基础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一节,围绕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分析研究风险管理理论,其本质是在保障业务正常安全运行基础上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利润最大化原理、价格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反映和实现了风险管理的本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保障了业务正常安全运行,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理论确保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和走向国际。第三章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本章在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阐述比较信用卡业务的概念、运作流程、盈利来源和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结合对盈利来源的剖析和盈利模式的比较,针对性的研究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信用卡业务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的国际化现状,探寻适合目前国际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力图揭示信用卡业务高盈利的规律,为我国国内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得出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益来源的经营型盈利模式,是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的最优选择。根据我国境内信用卡业务发展情况的多角度分析,得出我国境内信用卡产业发展环境虽然日趋成熟,但还存在不少可以完善的空间,信用卡业务损失率虽然较低,但风险管理措施并没有起到提高盈利水平的作用,风险管理理念亟待更新和与国际接轨等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本章从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入手,分析业务国际化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条件,目的是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国际化部分是否属于一般信用卡业务,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业务国际化是否与通过管理业务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风险管理理念一致,以及信用卡业务国际化是否可以实现。在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中必然要面临国外和境外国家与地区的政策法规、监管条约、国际惯例、经济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与国内不同的问题和情况,这些问题和情况及其变化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此外,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策略、业务运行流程等都属于风险管理范畴。风险管理与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从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在风险管理策略中的特殊地位、风险管理要满足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信用卡业务的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风险的区别、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适用于风险管理理念并使风险管理更加复杂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国际化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本章的作用在于明确了信用卡业务的特征就是国际化,这是由业务的日常运行和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决定的,并分析得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业务国际化不可分割。此外,指出信用卡业务在风险管理理念的支配下,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加宽,同时风险管理也要应对国际竞争中产生的风险。第五章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前文多次提到对信用卡业务经营及其风险管理的要求有降低损失、扩大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盈利能力、在风险与盈利均衡点上经营业务,这些在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中自觉或自发形成的对业务运作及其风险管理的要求,逐步形成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根据该目的采取的措施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章研究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和风险管理措施,阐述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寻求盈利和风险的均衡点、并确保信用卡业务在均衡点上经营的观点,实现风险管理目的的方法是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及其阶段性目标、制定风险管理框架、制定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应对处理措施等四个步骤,其中风险应对处理措施分为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降低和风险承受等六类措施分别进行研究。风险回避措施包括运用业务运作政策排除风险因素和研发新科技产品;风险转移措施包括保险和业务外包;风险分散措施主要包括资产证券化;风险对冲措施包括汇率期权、掉期交易等;风险降低措施包括运用信用评分技术、查询信用信息、拍卖不良贷款;风险承受措施包括提取呆帐准备金和呆账核销以及承担发展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损失。在风险应对处理措施中资产证券化措施主要针对未导致损失的风险,拍卖不良贷款主要针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提取呆帐准备金和呆账核销主要针对已基本确定为损失的风险,信用评分技术、查询信用信息、汇率期权、保险、业务外包主要针对潜在的风险因素,以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研发新科技产品和承担发展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损失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需要和风险偏好经营的体现。此外,国际化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不仅扩大了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市场、引进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也存在信用卡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以及各类可能引起损失的风险因素。因此,本章还从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特征方面分析了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风险、国际先进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化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在分析过程中将国际化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与信用卡业务一般风险及其应对处理措施进行比较,从国际化风险的现象入手分析涉及的风险类别,并得出应对措施,同时将国际化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归类于信用卡业务一般业务风险及其应对处理措施之中。第六章结论与建议是总结全文,指出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展望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前景,并得出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对策和建议。
王宁宁[4](2012)在《论我国商业银行旅行信用卡的发展》文中提出随着商旅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旅行信用卡已成为出国、外出旅行的日常支付和消费信贷的工具,中国第一张真正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民币信用卡和人民币国际卡是广东发展银行在1995年发行的,它开创了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先河。旅行信用卡是信用卡的一条产品线,是信用卡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2004年9月15日,招商银行与携程旅行网、Visa国际组织合作,共同打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首张旅行信用卡——“携程旅行VISA信用卡”,这是我国第一张真正的旅行信用卡旅行信用卡的主要功能是支付结算、旅游消费信贷和差旅费用管理,另有开放性循环贷款和分期付款等其它功能,它是建立在消费信贷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电子货币理论基础上的新型的支付工具,旅行信用卡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有助于实现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变与优化;旅行信用卡带动停滞不前的旅游信贷业务,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旅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七年中,一些问题正在逐渐凸显,没有达到发卡机构预期的效果,本文从我国旅行信用卡的现状入手,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的三大信用卡的经验提出了优化我国旅行信用卡业务的建议。本文的最终落脚点是把借贷合一、功能完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旅行信用卡产品,赋予它银联的品牌,借助于商旅业的发展走出国际化的第一步,最终把我国商业银行的旅行信用卡推向国际,让其走向世界。
杨振东[5](2011)在《信用卡民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用卡集循环信贷与支付结算工具于一身,因而是商业银行综合性最强、关系最复杂的业务种类之一。信用卡产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需要从更高、更广的视角来正确认识信用卡产业的功能与作用。居民个人、企事业单位均可通过信用卡与商业银行建立起民商法律关系,并且从传统借贷合同关系扩展到委托代理及信托法律关系。信用卡领用协议的法律本质为两层次的信贷协议组合体系,各自成立与生效过程均有特别之处,并对持卡人与发卡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发卡银行通过信用卡格式合同中的明示或默示条款,使得持卡人承担了很多不公平的财产负担与义务,同时它在履行先合同义务、贷款人的连带责任以及其它诚信义务方面又缺少法律的约束力。信用卡领域出现的很多新型问题,如发行联名(认同)卡、积分计划、违规套现等,需要在法律的基础分析层面给予逐一阐明,并揭示其在为持卡人提供法律保护方面的现实意义。在信用卡侵权与信用卡犯罪的分界方面,也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防止对信用卡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扩大化的情形蔓延。针对信用卡侵权行为,实务中在民事归责原则、责任承担及救济渠道方面,都是有利于发卡银行而不利于持卡人。我国关于信用卡的民商事上位法律严重稀缺,在司法审判中发卡银行的行业惯例还在发挥主要作用,故难以向持卡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从国际范围看,持卡人财务负担较重,除了发卡机构收取高额利息、费用的原因以外,还与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全球垄断经营特别是行业法律规则制定的垄断权有关,主权国家与信用卡国际组织之间的角力,反映出国际信用卡领域中反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矛盾的复杂性和斗争的艰巨性。中国的持卡人消费者与中国银联在跨国消费和经营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守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同时也面临如何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问题。对于因信用卡跨国使用而引发的争议和纠纷,应优先运用谈判、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的手段,践行国际信用卡领域的私法意思自治原则,在保护持卡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争议解决效率。面对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的冲突,对因信用卡跨国使用而提起的法律诉讼应实行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以保护性管辖为主要原则的模式。本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信用卡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立足于中国实际,主要从民商法的角度,以持卡人权益保护为中心,重点关注法律影响持卡人消费者民商事权益的重点环节及重大问题,力图从总体上探讨和把握我国信用卡立法、执法、司法实践的正确方向。从信用卡国内立法与司法理论及实践出发,持卡人权益保护均应成为优先目标。全面廓清信用卡有关的民商事法律问题,还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引领我国信用卡产业的整体进程,迎接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的未来。
王大贤[6](2010)在《国际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国际信用卡业务按照发卡银行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境外银行发行的境外信用卡,主要品种有日本的JCB和美国的运通、大莱、VISA、万事达卡和发现等;二是境内银行发行的国际信用卡,主要有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国际卡、工商银行发行的牡丹国际卡等。本文中的国际信用卡是指境内银行发行的国际信用卡。
张军[7](2009)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球第一张信用卡诞生至今,信用卡业务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科技水平的提高,信用卡逐渐成为一种集存取现金、转帐结算、商户消费、循环信贷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金融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像美国这样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卡、单位信用卡已经成为个人、单位购买商品和劳务的主要支付方式,也极大地刺激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优化的产品结构使信用卡正在逐步替代现金和支票,信用卡也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竞争方式和营销获利手段,成为西方众多商业银行的标志性业务。如今,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一些大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也日益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焦点。在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相对较晚,1985年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准贷记卡);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才逐步开始发行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发行信用卡1.5亿张,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刷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9%,信用卡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付便利,不仅明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但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信用卡产业的完善和成熟程度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在信用卡产品结构方面,表现在个人卡产品差异性不强,公务卡产品品种不全,影响了个人、单位办卡和用卡的积极性制约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业务以其丰厚的回报、强大的市场渗透力和广泛的品牌影响,已成为外资银行竞争国内金融市场的首选目标。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产品结构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剖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探寻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的方法,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美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经营现状,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急需采取的对策。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在信用卡发展的产业链中,商业银行实质上只是产品的供货商,回顾分析中外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同时揭示本文的选题背景—优化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才能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第二部分,回顾了基础研究理论和专题研究文献,为研究信用卡产品结构优化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种类与功能,分析了产品结构,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非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第四部分,分析了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及其优化信用卡产品结构的经验。第五部分,运用产品结构优化理论,对我国的信用卡产品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优化的方向。
茫茫,李建泉[8](2007)在《丢卡 不丢旅途》文中认为信用卡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果信用卡在旅途中丢失或被窃,那也许会是个不小的麻烦。这时,究竟应该怎么办?可以采取哪些应急和补救措施呢?
孔鹏[9](2006)在《基于UNIX IPC进程通信的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是我国境内外币信用卡消费交易受理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目前而言,我国外币信用卡受理环境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我国自身人民币银行卡业务全面开放的临近,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到来,这些势必对我国进一步改善外币信用卡受理环境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开发、建设、使用和维护好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将是改善我国外币信用卡受理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结合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开发的成功案例介绍了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系统整体架构、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系统内部进程间通讯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业务层次设计等等,并且就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实施部署。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技术难点与创新处如下: 1.安全可靠的设计模式:系统基于UNIX平台下开发,采用分层的软件体系结构。通讯、数据接入、中心数据处理、业务逻辑处理分层次分模块独立完成,减少子系统或者模块之间的耦合带来的负面作用。系统设计时采用互为备份的设计模式,当某个区域系统与外卡国际组织的交易通讯出现异常时,系统立即自动切换到其他区域中心的链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系统内部的IPC进程间通讯:IPC是UNIX系统V提供的一套新的进程间通讯机制,它大大增强了进程间的通讯功能。IPC机制包括三种形式即消息队列、信号量和共享内存。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内部通讯基本上都采用基于IPC的通讯,它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通讯能力和效率。 3.高效的进程池模式设计:针对信用卡交易系统的特点,即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数据访问请求,系统通过建立进程缓冲池,来减少创建及销毁时的资源消耗,提高系统效率。 4.网络通讯接口API的封装:基于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考虑,为了实现软件体系结构的层次化,通讯层、应用层及业务层进行分离。系统对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底层通讯的网络接口进行了合理封装,封装后作为系统底层库函数提供给应用层程序直接调用。 5.UNIX下的串口通讯的实现:由于系统在部分数据接入和数据通讯方面有串口通讯的方式,为了实现UNXI下的串口通讯,本文也做了学习和研究,并在系统实现中进行实际编程应用,同时对串口通讯API也做了封装。 6.统一规范的内部数据结构:系统在设计中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处理数据具有其特定特征,即处理数据都是围绕基于ISO8583报文的外币信用卡交易流水数据进行展开。因此,为了达到内部通讯数据接口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设计系统内部通讯数据接口时采用了规范的统一数据结构体。 7.ISO8583报文的解打包技术:根据系统应用的金融组织和金融业务范围,系统设计时对ISO8583数据包解包打包上定义了自身的一套ISO8583数据结构体,并且按照标准ISO8583包各个数据域的属性特点开发了一些解包打包函数,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封装,直接作为程序调用的底层函数库使用。 目前,本系统已经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区域总中心生产上投入使用,系统运行稳定。 作者在校期间,在《计算机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孙光锐[10](2005)在《国内信用卡业务运营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用卡业务在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运营方式,有许多成功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亦日益频繁。综合考虑国内经济水平和人口状况,信用卡业务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信用卡业务在国内的发展,各发卡机构虽然积累了部分管理经验,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运营方式,但是,纵观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内信用卡的业务运营方式和营销策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信用卡的宣传上只重品牌,忽略功能,缺乏导向性;信用卡定价过高、产品单一、经营封闭,运营上基本重复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而在信用卡的推广上则陷入迷途,盲目投入巨额资金,只顾数量,不计质量,从而导致信用卡业务效率不高、收益低下等情况出现。为了使我国信用卡业务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成功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信用卡业务现状,结合工商银行江苏分行信用卡业务实例,针对国内信用卡业务运营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胆地提出了有别于我国传统信用卡业务经营模式,而采用全新信用卡公司化运营方式的构想以及相对有效的行销策略。具体而言,在信用卡经营的组织体制方面,明确提出了国内信用卡业务应和国际惯例接轨,以信用卡公司作为信用卡业务的经营实体,来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在信用卡业务的具体实施方面,建议走信用卡服务公司的代理之路,即将信用卡业务分成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两个部分,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以提高经营效率;而在信用卡营销方面提出了以文化营销和差异化营销为主、其它营销方式为辅的行销策略。在信用卡业务公司化的运营过程中,由于其不同于传统信用卡业务模式,有经验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少,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类风险,包括由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转变而产生的体制碰撞风险、国内征信系统建设的落后性风险、由于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而给国内信用卡业务运营带来的风险、以及国内信用卡业可能重复某些发达国家所犯历史错误的风险等等。本文对此在经济、法律、营销理论和实际业务中的国际惯例等角度上,提出了相应的具体风险防范措施。我们应当看到,信用卡业务是把既有效益又有风险的双刃剑。在其发展过程
二、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 |
一、国外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 |
二、国内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 |
三、国内外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FISIM核算方法演化脉络与前沿问题 |
第一节 FISIM基本范畴演化脉络 |
一、FISIM定义的演化 |
二、FISIM核算主体的演化 |
三、FISIM产出核算范围的演化 |
第二节 FISIM产出核算方法演化脉络 |
一、利息收支差法 |
二、基本参考利率法 |
三、风险与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 |
第三节 其他FISIM核算问题演化脉络 |
一、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方法演化脉络 |
二、进出口FISIM核算演化脉络 |
第四节 FISIM核算方法演化前沿问题 |
一、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研究 |
二、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研究 |
三、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方法选择 |
四、进出口FISIM核算国际一致性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 |
第一节 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原理 |
一、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模型 |
二、参考利率风险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分析 |
第二节 多种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与分歧问题归纳 |
一、多种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 |
二、风险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与应用特征 |
第三节 创新的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与应用特征检验 |
一、对参考利率风险调整分歧问题的重新探讨 |
二、创新的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 |
三、“转移风险调整思路”的应用特征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 |
第一节 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原理 |
一、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模型 |
二、参考利率期限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分析 |
第二节 多种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与分歧问题归纳 |
一、多种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 |
二、多种期限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与应用特征 |
第三节 创新的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与应用特征检验 |
一、对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分歧问题的重新探讨 |
二、创新的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 |
三、“均衡(缺口)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应用特征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变价FISIM核算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与应用 |
第一节 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基本方法 |
一、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基本方法 |
二、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基本方法比较 |
第二节 现有不变价FISIM核算研究分析与比较 |
一、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研究 |
二、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研究比较 |
第三节 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与应用 |
一、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 |
二、基于联合使用机制的核算方法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进出口FISIM核算国际一致性研究 |
第一节 进出口FISIM核算原理与数据供给情况 |
一、进出口FISIM核算原理 |
二、进出口FISIM核算的数据供给情况 |
第二节 创新的进出口FISIM核算参考利率选择思路 |
一、进出口参考利率选择思路与应用特征检验 |
二、多交易国情形下的进出口参考利率选择 |
第三节 创新的进出口FISIM核算数据供给研究 |
一、国际收支统计附属账户的构建与应用 |
二、依托相关统计信息的核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FISIM核算研究 |
第一节 中国FISIM核算研究现状、问题与改革思路 |
一、我国FISIM核算历史沿革 |
二、中国FISIM基本范畴改革思路 |
三、中国FISIM核算方法改革思路 |
第二节 中国FISIM产出核算 |
一、数据准备 |
二、中国FISIM产出核算 |
第三节 中国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 |
一、数据准备 |
二、不同类型存贷款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 |
三、中国不变价FISIM产出 |
第四节 中国进出口FISIM核算 |
一、数据准备 |
二、中国进出口FISIM核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表 |
附录2 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研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外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
1.1 信用卡的概念 |
1.2 信用卡的功能、种类及收入 |
1.3 美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
1.3.1 万事达信用卡 |
1.3.2 维萨信用卡 |
1.3.3 美国大来信用卡 |
1.3.4 美国运通信用卡 |
1.4 亚太地区的信用卡的发展 |
1.4.1 日本信用卡的发展 |
1.4.2 香港信用卡的发展 |
1.4.3 台湾信用卡的发展 |
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 |
2.1 我国信用卡的发展 |
2.1.1 我国信用卡的产生 |
2.1.2 我国信用卡发展经历 |
2.2 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市场营销 |
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 存在大量睡眠卡,使用率低 |
3.2 信用卡业务规模小 |
3.3 我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限制 |
3.4 信用卡受理环境窄 |
3.5 外资银行对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威胁 |
3.6 信用卡业务品种单一 |
3.7 信用卡营运风险 |
4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4.1 存在睡眠卡的原因 |
4.2 信用卡业务整体盈利不明显 |
4.3 信贷消费低的原因 |
4.4 受理环境影响分析 |
4.5 外资银行对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冲击分析 |
4.6 信用卡产品创新乏力,缺少品牌效应 |
4.7 信用卡营运风险的分析 |
5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对策 |
5.1 提高活卡率 |
5.2 加强信用卡消费教育 |
5.3 规范用卡环境 |
5.4 建立适合我国征信管理模式 |
5.5 拓展信用卡业务功能品种,使其呈多元化 |
5.6 合理规避信用卡营运风险 |
5.6.1 继续发展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
5.6.2 继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
5.7 信用卡国际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相关内容 |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相关内容 |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围绕利润最大化原理展开 |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定价部分遵循价格理论 |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选择遵循比较优势理论 |
四、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五、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的基本内容 |
一、信用卡业务的基本概念及业务流程 |
二、信用卡业务盈利来源和盈利模式 |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 |
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史 |
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 |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条件 |
一、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必然性 |
二、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可行性 |
三、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一、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在风险管理策略中的特殊地位 |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政策措施需要满足其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
三、信用卡业务的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风险的区别 |
四、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适用于风险管理理念并使风险管理更加复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 |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的内容 |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构成因素 |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与业务经营目标的关系 |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一般措施 |
一、明确风险管理目的和阶段性目标 |
二、制定风险管理框架 |
三、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
四、风险应对处理措施 |
第三节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主要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
一、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主要风险 |
二、国际先进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 |
三、信用卡业务国际化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二、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前景展望 |
三、主要结论 |
四、对策与建议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4)论我国商业银行旅行信用卡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2 旅行信用卡概论和理论基础 |
2.1 旅行信用卡的起源 |
2.2 旅行信用卡的相关概念 |
2.2.1 旅行和商旅的概念界定 |
2.2.2 旅行信用卡的定义 |
2.2.3 旅行信用卡的基本功能 |
2.2.4 旅行信用卡的分类 |
2.2.5 旅行信用卡与相关产品的比较 |
2.3 相关的理论依据 |
2.3.1 个人消费信贷理论 |
2.3.2 预期收入理论 |
2.3.3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 |
2.3.4 电子货币理论 |
3 我国商业银行旅行信用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旅行信用卡发展现状 |
3.1.1 旅行信用卡的业务规模 |
3.1.2 旅行信用卡产品发展状况 |
3.1.3 旅行信用卡业务收益状况 |
3.2 旅行信用卡存在的问题 |
3.2.1 同质化竞争严重 |
3.2.2 功能集中度太低,加大消费者的选择成本 |
3.2.3 典型的双边市场,其参与者存在利益冲突 |
3.2.4 存在风险敞口 |
3.2.5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国内自有品牌 |
3.2.6 推广渠道单一 |
4 美国信用卡市场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运通产品创新、品牌及差旅费管理经验 |
4.2 万事达国际组织(MASTERCARD INTERNATIONAL)的三大卡片品牌经验 |
4.3 维萨国际组织(VISA INTERNATIONAL)的品牌和网络经验 |
5 商业银行旅行信用卡产品的优化建议 |
5.1 实行有效差异化策略,形成有效差异化竞争 |
5.2 整合产品的功能,满足消费者便利性需求 |
5.3 设定差异化的商户扣率 |
5.4 加强旅行信用卡的风险敞口管理 |
5.5 打造银联品牌,推动其国际化 |
5.6 多渠道进行产品的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信用卡民商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宏观多重视角下的信用卡及信用卡产业 |
第一节 从哲学的角度看信用卡 |
一、信用卡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 |
二、消费者理性与自欺式幻想 |
三、消费异化与信用卡泛滥 |
第二节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信用卡 |
一、信用卡与民族文化 |
二、信用卡与社会文明 |
三、信用卡产业折射出一种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 |
第三节 从宪法学的角度看信用卡 |
一、信用卡与社会公平 |
二、信用卡与公民自由 |
三、信用卡与借贷契约权 |
第四节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卡 |
一、非充分竞争条件下的信用卡借贷成本考量 |
二、信用卡普及与节约社会成本 |
三、信用卡与经济周期 |
第二章 信用卡产业与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信用卡的法律定义 |
一、信用卡的金融工具属性 |
二、信用卡的法律定义 |
第二节 信用卡的特点与分类 |
一、信用卡业务的历史与现状 |
二、信用卡的分类 |
第三节 关于信用卡的创新支付方式 |
一、信用卡及其支付清算网络的技术创新 |
二、信用卡支付方式的创新对现行法律的挑战 |
第三章 信用卡民商法律规制体系 |
第一节 信用卡法律的渊源 |
一、宪法渊源 |
二、民法渊源 |
三、刑法渊源 |
四、经济法渊源 |
第二节 信用卡的法律性质 |
一、信用卡是最高额授信协议与系列借贷合同的双层复合体系 |
二、信用卡使用协议的性质 |
三、信用卡借贷合同的法律特征 |
四、建立信用卡双层合同体系的法律意义 |
第三节 信用卡业务中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一、持卡人与发卡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
二、其它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三、主卡与附卡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四节 信用卡业务中各方的民事权利、义务 |
一、持卡人的权利、义务 |
二、发卡人的权利、义务 |
三、特约商户的权利、义务 |
四、收单机构的权利、义务 |
第四章 信用卡新型民商法律问题探析 |
第一节 联名卡中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一、发行联名卡实质上是一种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 |
二、认同卡协议的法律性质 |
三、确立发行联名卡(认同卡)为合伙法律关系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信用卡消费积分的法律分析 |
一、信用卡积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
二、信用卡积分的经济属性与法律属性 |
三、信用卡积分法律属性的延展 |
四、信用卡积分计划的法律特点及相关问题 |
第三节 信用卡套现的法律问题 |
一、信用卡提现、信用卡套现、信用卡套现刑事犯罪的概念辨析 |
二、信用卡套现的违法特征 |
三、信用卡套现的民事与行政法律规制 |
第四节 信用卡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
一、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 |
二、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有关的法律问题 |
三、我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前景与法律障碍 |
第五章 信用卡侵权的归责原则与法律后果 |
第一节 信用卡侵权概述 |
一、区分信用卡非授权使用与非法使用的必要性 |
二、信用卡侵权行为的构成 |
三、信用卡侵权的归责原则 |
第二节 信用卡侵权的几种类型及适用法律分析 |
一、信用卡侵权的常见类型 |
二、信用卡侵权的法律适用分析 |
第三节 信用卡侵权与信用卡犯罪的分界 |
一、概念辨析 |
二、信用卡侵权的民事责任优先原则 |
三、违法使用信用卡不一定必然构成信用卡犯罪 |
四、我国存在信用卡侵权追责过重及刑事责任扩大化的倾向 |
五、从司法判例再次反思信用卡侵权与信用卡犯罪的界限 |
六、应当追究民事责任而不是刑事责任的信用卡违法行为 |
第六章 信用卡法律的国别与地区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美国信用卡法律透析 |
一、《消费者信贷保护法》 |
二、《公平信贷账务法》 |
三、《公平、真实信贷交易法》 |
四、《信用修复组织法》 |
五、美国信用卡最新立法的价值取向 |
六、美国信用卡法律评述 |
第二节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信用卡法律 |
一、欧盟有关信用卡的法律体系概述 |
二、欧盟与信用卡有关的主要法规 |
三、主要成员国的信用卡法律 |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信用卡法律及其规制重点 |
一、澳大利亚的信用卡法律体系 |
二、澳大利亚信用卡法律规制的重点 |
第四节 美欧澳信用卡法律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美欧澳信用卡法律进化的主要特点 |
二、美欧澳信用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七章 信用卡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
第一节 国际信用卡组织发展进化的法律路径 |
一、两大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内部治理机构转型 |
二、信用卡国际组织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技术规则垄断 |
第二节 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
一、信用卡国际组织是信用卡国际支付清算领域的规则制定者 |
二、信用卡国际组织的法律属性为具有立制定规功能的跨国公司 |
三、信用卡国际组织附属法律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信用卡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及区域共同体的法律冲突 |
一、美国对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反垄断调查 |
二、澳大利亚与信用卡国际组织之间的斗争 |
三、欧盟对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反垄断调查 |
第四节 中国银联的国际法地位及其面临的反垄断调查 |
一、中国银联的国际法地位 |
二、维萨组织与中国银联彼此之间的反不正当竞争 |
第八章 信用卡跨国使用的法律适用及管辖 |
第一节 信用卡跨国使用的基本法律原则 |
一、非歧视原则 |
二、不额外收费原则及统一收费政策 |
三、消费者自主选择及授权原则 |
第二节 信用卡跨国使用中易发生法律争议的环节 |
一、卡被冒用、盗用以及其它欺诈性使用的情形 |
二、卡账单错误 |
三、因商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争议 |
第三节 信用卡跨国使用纠纷的救济渠道与措施 |
一、仲裁 |
二、其它非诉讼解决渠道 |
三、诉讼 |
第四节 信用卡跨国使用纠纷的司法管辖问题 |
一、法律冲突 |
二、法律管辖的一般原则 |
三、美国关于信用卡案件的法律管辖及新近发展 |
结论 |
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词汇表 |
(6)国际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 |
1. 清算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2. 国际信用卡业务与外汇管理规定不衔接 |
3. 国际信用卡的结售汇管理尚缺乏有效措施 |
4. 国际信用卡可能成为洗钱和逃套汇活动的工具 |
5. 通过国际信用卡产生的外汇收支躲避国际收支申报 |
二、对完善国际信用卡业务外汇管理及统计申报的建议 |
1. 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系统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细则 |
2. 规范国际信用卡申请、使用和宣传 |
3. 进一步完善国际卡业务的操作规程 |
4. 对国际卡进行集中申报 |
5. 完善金融机构办理境外银行卡业务的管理规定 |
6. 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降低汇率风险 |
7. 充分发挥“中国银联”的作用, 力争更有利于我国的条款 |
(7)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本人研究的切入点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本文的新意和不足 |
2 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础理论综述 |
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综述 |
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综述 |
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的现状 |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的种类及功能 |
3.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的盈利现状分析 |
3.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非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
4 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 美国市场的个人卡产品设置 |
4.2 美国市场的商务卡产品设置 |
4.3 美国信用卡产品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 |
5 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的方向选择 |
5.1 产品结构优化的经济学分析 |
5.2 对个人卡产品结构的优化选择 |
5.3 公务卡产品拓展 |
6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UNIX IPC进程通信的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知识背景 |
2.1 国际信用卡组织 |
2.2 国际信用卡的种类 |
2.3 种国际信用卡卡号划分标准 |
2.4 种国际信用卡交易量比视图 |
2.5 交易终端POS简述 |
2.6 国际标准ISO8583金融报文 |
第三章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系统架构 |
3.1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
3.2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 |
3.3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软件功能架构图 |
3.4 外卡POS收单系统的系统模块及模块之间的通讯 |
第四章 UNIX操作系统进程间的IPC通信 |
4.1 IPC通信概述 |
4.2 信号 |
4.2.1 信号的概念 |
4.2.2 信号的处理方式 |
4.2.3 常用的信号种类 |
4.2.4 常用处理信号的系统调用 |
4.3 管道 |
4.3.1 半双工管道 |
4.3.2 全双工管道 |
4.3.3 命名管道FIFO |
第五章 SYSTEMV的三种IPC形式 |
5.1 SYSTEM V IPC概述 |
5.1.1 标识符和关键字 |
5.1.2 许可权协议 |
5.1.3 创建和打开IPC通道 |
5.1.4 内核限制 |
5.2 消息队列 |
5.3 信号量 |
5.4 共享内存 |
第六章 高效进程池模式的UNIX多进程设计 |
6.1 UNIX系统下进程的一般设计 |
6.2 UNIX系统下的进程管理 |
6.3 UNIX系统下基于进程池模式的多进程设计 |
第七章 UNIX网间进程通讯的网络接口API的封装 |
7.1 UNIX网络通讯接口 |
7.2 UNIX网络接口的封装 |
第八章 基于UNIX系统的串口通信 |
8.1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
8.2 串口通信的接口标准 |
8.2.1 RS-232接口标准 |
8.2.2 RS-422接口标准 |
8.2.3 RS-485接口标准 |
8.3 串口通信基本接线方法 |
8.3.1 DB9和DB25的常用信号脚说明 |
8.3.2 RS-232-C接口及其三线制接线方法 |
8.4 UNIX系统下的串口编程 |
8.4.1 打开串口 |
8.4.2 串口设置 |
8.4.3 读写串口 |
8.4.4 关闭串口 |
第九章 金融报文ISO8583包的格式转换及其打解包技术 |
9.1 标准ISO8583金融报文 |
9.2 系统内部通讯接口数据结构的定义 |
9.3 ISO8583包文的打解包及函数封装 |
9.4 系统内部通讯接口数据结构的转换 |
第十章 外卡POS收单系统的业务及业务流程设计 |
10.1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业务层次 |
10.2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交易授权业务流程 |
10.3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POS机的交易及其流程 |
10.4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人工授权手工单业务及流程 |
10.5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POS交易业务的具体实现 |
10.6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日常清算业务及流程 |
第十一章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实施部署 |
11.1 基于数据集中模式的系统实施 |
11.2 基于链路互为备份策略的系统部署 |
11.3 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成功案例的网络拓扑图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10)国内信用卡业务运营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信用卡的定义、特点和交易过程 |
一、信用卡的定义和起源 |
二、信用卡的种类 |
三、信用卡的特点和功能 |
(一) 信用卡的结算特点 |
(二) 信用卡的功能特点 |
四、信用卡的交易过程 |
第二章 部分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运营经验 |
一、国际主要信用卡组织简介 |
二、部分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运营之道 |
(一) JCB 发展历程及其成功经验分析 |
(二) 美国信用卡业务运营 |
(三) 法国信用卡业务运营 |
(四) 英国信用卡产业的风险管理措施 |
三、国外信用卡业务运营成功之道 |
第三章 国内信用卡业务现状和对其传统运营策略的思考 |
一、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潜力 |
二、国内信用卡业务现状 |
(一) 国内银行抢占先机 |
(二) 外资银行积极应对 |
三、国内传统信用卡业务运营策略 |
四、对国内传统信用卡业务运营策略的反思 |
(一)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受到传统观念影响 |
(二) 国内信用卡业务运营方式的若干弊端 |
(三) 对国内信用卡营销策略的反思 |
五、中外信用卡业务运营状况比较 |
(一) 治理结构 |
(二) 运营方式 |
(三) 盈利渠道 |
(四) 风险控制 |
六、国内信用卡业务运营方式的SWOT 分析 |
(一)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竞争优势(Strengths) |
(二)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存在的劣势(Weaknesses) |
(三)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 |
(四)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外部潜在威胁(Threats) |
第四章 国内信用卡业务可采取的新运营策略 |
一、信用卡业务的公司化运营方式 |
(一) 信用卡公司化运营方式的原因 |
(二) 信用卡公司化运营方式的具体思路与业务定位 |
(三) 关于非核心业务的处理模式 |
(四) 关于核心业务的处理模式 |
(五) 关于信用卡盈利模式的分析 |
(六) 信用卡公司化运营方式取得成功所需具备的要素 |
二、选择恰当有效的信用卡市场营销策略 |
(一) 拓展信用卡市场的着眼点为其所具有的消费结算功能 |
(二) 文化营销对拓展信用卡用户的消费观念具有先导作用 |
(三) 顾客满意的产品差异化模式 |
(四)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开展网络营销 |
三、在信用卡业务中积极创新以谋求与消费者和谐与共赢 |
第五章 国内信用卡业务新运营策略的潜在风险与风险防范措施 |
一、信用卡公司化运营方式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 |
(一) 信用卡运营方式转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
(二) 信用卡公司与代理机构合作时所面临的风险 |
(三) 业务系统外包中的风险 |
(四) 客户服务中的逆向选择风险 |
二、国内征信系统建设的落后性风险 |
(一) 信息失实风险 |
(二) 虚假收入风险 |
(三) 营销失效风险 |
三、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给信用卡业务运营带来的风险 |
(一) 人才流失风险 |
(二) 客户信息流失风险 |
(三) 现有客户的流失风险 |
四、可能重复某些发达国家在信用卡业所犯错误的风险 |
五、国内信用卡业务新运营策略的风险防范措施 |
(一)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
(二) 重新认识信用卡业务运营策略在国内的应用 |
(三) 积极寻求与外资金融机构的有效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D]. 李佩瑾.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5)
-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 马健.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7)
- [3]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王娜娜. 武汉大学, 2012(12)
- [4]论我国商业银行旅行信用卡的发展[D]. 王宁宁. 河北经贸大学, 2012(05)
- [5]信用卡民商法律问题研究[D]. 杨振东.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6]国际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王大贤. 中国信用卡, 2010(14)
- [7]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结构的优化研究[D]. 张军. 复旦大学, 2009(02)
- [8]丢卡 不丢旅途[J]. 茫茫,李建泉. 时尚旅游, 2007(06)
- [9]基于UNIX IPC进程通信的外币信用卡POS收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孔鹏. 贵州大学, 2006(11)
- [10]国内信用卡业务运营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研究[D]. 孙光锐. 厦门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