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孔隙介质低速非达西渗流油藏DST段塞流压力动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1](2021)在《致密油藏压敏效应及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压敏效应和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是致密油藏压裂开发的基本问题,直接关系到数值模拟精度,影响开发方案的制定。针对目前商业化数值模拟软件普遍基于稳定渗流理论、压敏模型形式简单、预测结果可信度低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开展济阳坳陷砂砾岩、浊积岩和滩坝砂致密储层基质压敏实验,明确了不同沉积类型致密储层基质压敏规律,建立了考虑杨氏模量和渗透率初值的基质压敏经验模型;为了拓展压敏模型的普适性,结合泊肃叶定律、Hertz接触变形理论及CT结构扫描实验,建立了基于岩石杨氏模量和孔隙结构参数的广义压敏模型。通过开展微裂缝压敏实验,明确了不同渗透率级别微裂缝压敏规律,建立了考虑裂缝渗透率初值的微裂缝压敏经验模型。通过开展主裂缝导流能力实验,明确了主裂缝导流能力长期变化分为闭合初期和闭合稳定期;基于力学变形理论,建立了主裂缝闭合初期考虑支撑剂性能、支撑剂浓度、储层沉积岩类型、储层渗透率和闭合应力的导流能力初值计算模型;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致密储层考虑导流能力初值和时间因素的长期导流能力变化模型,用于计算主裂缝导流能力连续变化过程。根据致密储层压裂改造区基质、微裂缝的双重介质特性,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基质/裂缝窜流压力扩散方程,分别求解了窜流早期(压力未传播到基质中心)和窜流晚期(拟稳定期)的基质系统压力分布和平均压力,从而建立了致密油藏基质/裂缝非线性窜流模型;通过设计基质/裂缝窜流实验,完成了理论窜流模型的不同基质渗透率、基岩尺寸、基质岩性和裂缝渗透率实验验证;依据窜流实验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的窜流模型较W&R和Kazemi经典模型计算精度提高了26.5个百分点。通过引入建立的基质、微裂缝压敏模型、主裂缝导流能力模型和基质/裂缝非线性窜流模型,建立了致密油藏基质/微裂缝/主裂缝三重介质非线性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差分离散,构建了大型稀疏系数矩阵,并提出了系数矩阵不完全LU预处理方法及广义总体共轭梯度平方求解算法。本论文建立了能够反映致密油藏开发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系数矩阵及求解方法,这为编制致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提供了理论支撑。将建立的非线性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王587块浊积岩致密储层,与商业化软件Eclipse相比,开发初期产量计算精度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应用非线性渗流耦合模型优化的王587块合理开发政策是采用交错排状井网、井距350m、排距150m、裂缝半长120m及地层压力系数1.1。
彭希宁[2](2019)在《考虑井筒与地层耦合的低渗气藏气井动态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低渗气藏资源量超过十万亿方,资源量丰富,占比约20%。进入21世纪,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蓬勃发展。与传统开发的天然气藏相比,渗透率更低、孔隙度更小、气藏连通性较差是低渗气藏的特征,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开发难度。如何经济地开发低渗透气藏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低渗气藏气井动态模拟是低渗气藏气井产能预测、气藏开发指标预测、气藏开发方案优选的基础。然而,由于低渗气藏中存在的一些特殊效应(如:应力敏感、非达西流动等),使其动态模拟比常规气藏更加复杂。此外,为了实现气藏的有效开发,一般要进行气藏的动态监测。除了产量与温度,最基本的是监测气井的井筒压力。若下入了井下压力计,则可以直接监测井下压力状况,这样获得的压力数据与渗流模型中气井的压力所处的条件一致,均为井底压力。然而,由于一些原因,监测获得的气井井底资料往往较少,而井口压力产量资料较多,这就需对井筒内的情况进行模拟,并将气藏渗流模型与井筒管流模型相结合,进行低渗气藏气井的动态预测。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在考虑应力敏感和非达西流动对低渗透气藏渗流影响以及气水两相流对井筒管流影响的基础上,将气水在地层中的渗流与气水在井筒中的管流进行耦合,实现了井筒与地层耦合情况下的低渗气藏气井动态模拟。本文具体取得了以下成果:(1)明确了低渗气藏的渗流机理,建立了裂缝性低渗气藏双孔双渗二维气水两相流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2)明确了应力敏感效应和非达西流动对低渗气藏气水两相渗流的影响,并对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3)明确了气井井筒中天然气的流动过程,基于地温梯度影响下的气水两相管流井筒压力计算模型,编制了气水两相管流计算程序;(4)将井筒模型与地层模型进行耦合,并基于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异常高压裂缝性低渗气藏双孔双渗气水二维二相流动模拟软件,并与现有商业软件进行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及自编软件的正确性。(5)利用自编动态模拟软件,实现了对产量、压力以及饱和度分布场的预测。
唐勇[3](2019)在《页岩气井筒流动—水平井产能耦合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作为新兴非常规能源的代表,具有储量大、生产周期长、环保等特点,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页岩气藏地质特征复杂,使得页岩气藏经济开发较为困难,而水平井作为开采页岩气藏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其产能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论题。本文在充分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页岩气藏渗流机理,对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将井筒管流模型与水平井产能模型耦合起来,建立了页岩气井筒流动-水平井产能耦合模型,最后对产能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保角变换原理,结合低渗气藏主要渗流特征,建立了低渗气藏单相、两相流水平井产能模型,通过对产能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系数以及储层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大会引起单相流水平井产量减小,并且三者对气井产量的影响都较为明显;两相流水平井产量随水气体积比的增加而降低,并且水气体积比对气井产量的影响较大。(2)根据经典单相、两相管流模型,对实际页岩气藏的井底流压和水平井筒内的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单相流气井井底流压时平均系数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天然气相对密度对井底流压的影响大于井壁粗糙度对井底流压的影响;在计算气水两相流气井井底流压时,M-B模型的稳定性和精确度高于B-B模型,B-B模型易受到气井日产水量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垂直段井筒内压力分布时应选用M-B模型;(3)气井水平段内从趾端到跟端的过程中沿程压力降不断增大;井壁粗糙度的变化对井筒内压力分布情况影响较小;适当增大井径能够有效减少井筒内沿程压力损失,提高气井产量;当水平段内为气水两相流时,改变水气体积比对井筒内压力的分布有较大影响;(4)基于保角变换原理和势的叠加原理,根据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的渗流特征和井筒管流模型,建立了页岩气井筒流动-水平井产能耦合模型,通过对产能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单相产能耦合模型而言,在计算某一气井产量时,误差为6.59%,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基质内外页岩气浓度差的增加使单相压裂水平井产量升高;而对于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两相产能耦合模型来说,在计算某一气井产量时,误差为5.28%,气井产量随水气体积比、应力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裂缝条数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对产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其对气井产量的影响。
王俊杰[4](2017)在《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通常需要实施增产措施才能实现经济价值。但致密砂岩气储层具有特殊的微观储层地质特征,在钻完井、增产等工程作业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害,导致开发效果不理想,储层损害是制约致密砂岩气高效勘探与开发的瓶颈。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对于指导气层勘探开发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性针对致密砂岩气层损害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储层损害评价主要借鉴针对常规油气藏的石油行业标准,储层损害评价存在评价结果缺乏代表性、评价参数单一等问题。基于此,论文以致密砂岩气储层地质特征为基础,针对目前岩心损害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岩心制备与测试方法,采用多种实验手段和评价参数进行评价,改进并建立了致密砂岩气储层基质损害和裂缝损害评价参数与体系,为低渗致密气增产措施工作液体系优化与配方筛选提供可靠依据。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对比研究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由于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形状因子不同,采用“线性转换法”和“非线性分段函数转换法”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孔径分布和裂缝开度。联合高压压汞、低压N2吸附与核磁共振等多种手段表征致密砂岩孔喉分布特征,突破了传统高压压汞对孔喉半径<0.0μm孔隙测试精度不高的技术难点。(2)基于目前致密砂岩气层基质和裂缝岩心损害评价过程中存在渗透率测试误差大、盐析、流体饱和困难、评价参数单一等问题。建立了利用“抽空自吸-高压饱和”解决超致密岩心饱和困难;高速离心机离心与“冷”蒸发等建立原始含水饱和度,解决盐析与束缚水高等问题;高温钝化致密砂岩敏感性矿物,钝化岩心消除微观非均质性对实验结果影响;优化了致密基质岩心损害前后气测渗透率测试方法等。(3)针对目前致密砂岩气储层主要以渗透率作为流体对气层损害评价参数,建立了将渗透率—孔喉半径—水膜厚度一体化评价参数与体系,并形成配套实验方法,深化了流体对致密气层损害的机理与理论。建立实验方法包括岩心“串联”评价钻完井液动态滤失损害,模拟压裂液瞬间高压侵入基质评价其损害程度,T2谱和核磁成像表征基质流体自吸与解除、采用高速离心评价水锁解除剂筛选等,利用这些方法开展了不同流体对基质渗透率损害程度和机理研究。(4)工作液体系对致密砂岩裂缝损害类型和机理与基质相差很大,本文建立了裂缝渗透率—裂缝开度一体化的评价参数与体系,并形成配套实验方法,开展了工作液体系对裂缝损害机理评价与保护措施优选研究。裂缝损害评价体系包括应力敏感损害评价,建立天然裂缝漏失损害室内实验评价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裂缝岩心应力敏感闭合过程微凸体形变特征和人工诱导裂缝扩展性漏失损害过程中裂缝开度变化。论文成果一方面可以为常规天然气储层损害评价提供新方法,另一方面对于页岩气和煤层气等其他非常规天然气的探勘开发过程中外来工作液的筛选具有借鉴意义。
王小鲁[5](2015)在《复杂储层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与试井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油气渗流理论是开发的基础,试井分析技术可为储层合理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许多的多层致密砂岩储层、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煤层气储层等复杂储层多采用压裂后开采,针对这些储层压裂井生产引发的一系列渗流问题,开展了不稳定渗流理论模型与试井分析方法研究。按照不同储层类型的特点,建立并求解了一系列压裂井渗流模型,绘制了典型的试井分析样版曲线,研究了渗流流动阶段,并分析了各模型参数对试井样版曲线的敏感性特征。研究的模型主要有:(1)4个多层储层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多层合压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模型;多层合压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模型;多层分层压裂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模型和多层分层压裂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模型),着重分析了裂缝导流能力、裂缝表皮、层间储容系数、层间流动系数等参数对样版曲线的敏感性特征;(2)3类多重介质储层的5个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裂缝型储层拟稳态窜流模型;裂缝型储层非稳态窜流模型;孔洞型储层模型;裂缝孔洞型储层拟稳态窜流模型;裂缝孔洞型储层非稳态窜流模型),着重分析了窜流系数、储容系数等参数对样版曲线的敏感性特征;(3)4类非均质复合储层的9个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多层合压复合模型、多层分层压裂复合模型、分别考虑拟稳态窜流和非稳态窜流的裂缝型复合储层模型、孔洞型复合储层模型和分别考虑拟稳态窜流和非稳态窜流的裂缝孔洞型复合储层模型),着重研究了复合半径、各区流度比、各区导压系数比等参数对样版曲线的敏感性特征;(4)2个煤层气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基质煤层气拟稳态扩散模型和非稳态扩散模型),着重研究了天然割理储容系数、基质向天然割理窜流系数和吸附系数等参数对样版曲线的敏感性特征。最后,通过不同储层类型的现场实例拟合解释,获得了有用的储层参数。研究成果可开发成专业的试井分析软件推广到现场应用,为油气田开发生产服务。研究成果还可为国内外同类型的复杂储层压裂井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杜成良[6](2012)在《低渗透储层测试工艺技术及试井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部油田环渤海湾陆上砂岩油藏多为低渗和特低渗储层,大部分试油井不具备自喷能力。近年来随着勘探的逐步深入,低渗透储层试油测试工艺技术在生产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以地层测试为主体,一趟管柱完成多项作业成为目前试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在研究总结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渗流特点,建立了低速非达西渗流方程,得到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试井分析图版;针对低渗透油气藏不出现径向流的压力资料,提出了早期小信号提取及放大技术进行试井分析,形成了四种典型曲线图版,降低了早期图版曲线拟合多解性;针对低渗透非自喷井的压力恢复资料,建立了井筒垂直管流方程以及DST流动的地层渗流方程,得到了DST流动与恢复联合分析方法,从而提高了试井资料的解释率和解释精度。同时,对“新型DST压控选择测试系统”进行攻关,成功研制了以选择测试阀为核心的压控测试系统,解决了低渗透储层测试施工长时间开井排液需要环空保持压力的问题,保证了低渗储层大测试压差测试施工正常开关井;对射流泵排液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正、反排交替作业,形成了既能与油管配合又能与钻杆配合的射流泵排液配套技术系列,解决了低渗储层试油及中途测试液性、产能落实困难的问题;对除砂、油水分离、计量、加热为一体的多功能计量装置研制,解决了低渗储层稠油井、出砂井射流泵排液地面油水处理等技术难题;并通过测试管柱的优化,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低渗储层的试油测试工艺管柱系列,从而拓宽了地层测试和其它井下作业,如射孔、酸化、压裂、诱喷排液、挤水泥作业等的兼容性,更适合需要长时间开井排液的低渗透储层的需要,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低渗透油气藏的测试工艺技术和试井分析方法,经过现场推广应用效果显着。
王宇[7](2012)在《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流线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渗透油气藏具有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渗透率极低、渗流速度低等特点,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无法有效的模拟出低渗透油藏流体的渗流特点,另一方面流线数值模拟方法作为新兴的数值模拟技术方法,与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有很多的优良性,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流线数值模拟技术方法对当前流线数值模拟理论与油田开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低渗透油气藏的特点,本文在考虑含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流渗流公式的基础上,将流线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低渗透油藏,推导出含启动压力梯度流线数值模拟模型,并形成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研究成果有:1.低速非达西流线模型的推导,研究了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机理,给出了含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控制方程,将流线法应用于低速非达西渗流,推导出含启动压力梯度的流线方程。主要包括:二维二相水驱油藏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油藏流线的追踪方法、沿流线的饱和度方程的推导。2.低速非达西流线模型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包括压力场计算、速度场计算、流线传播时间计算、pollock流线追踪计算、流线节点参数的计算、流线饱和度方程的算子分裂计算、流线更新后网格参数的重新计算及实例数据运算检验模拟过程。3.编写流线数值模拟软件,软件包括数据输入、井控设置、模型计算、数据查看,流线变化、结果输出等方面。4.论文最后结合长庆定边姬塬油田罗1井区长8油藏中的井位的实际地层资料,选取实例数据进行了流线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包括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下的流线数值模拟实例计算分析.、研究区域存在死网格情况下的流线数值模拟计算以及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流线数值模拟实例计算分析。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到了注采井之间的流线分布情况及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井生产期间的储层内部变化情况及井生产特征。
王献国[8](2011)在《低速非达西流试井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目前,我国在低渗透油气藏勘探方面有很大发现。对这类油气藏的开发亟需试井分析技术方面的支持。然而,与常规中高渗透油气藏相比,低渗透油气藏具有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渗透率极低、渗流速度低等特点,常规的试井分析理论与方法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因此开展对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试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的渗流特点,本文以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运动方程为基础,从渗流力学理论出发,结合储层的非均质性,推导了非均质地层低速非达西流的控制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试井数学模型。主要研究成果有:1.推导了低速非达西渗流控制方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和储层非均质性,推导了低速非达西渗流控制方程,给出了其二维、三维及极坐标的形式。2.研究了径向非均质地层低速非达西流试井数学模型建立了径向非均质地层低速非达西流试井数学模型;研究了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求得了井底压力的数值解;绘制了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并进行分析说明。3.研究了平面非均质地层低速非达西流试井数学模型建立了平面非均质地层低速非达西流试井数学模型;研究了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求得了井底压力的数值解;绘制了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并进行分析说明。4.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试井分析软件开发以径向非均质地层和平面非均质地层低速非达西流试井的数学模型和其数值计算方法为基础,利用VisualBasic6.0进行编程,开发了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试井分析软件,并用矿场实例井对软件进行验证,为非均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试井分析方面的技术支持。
王喜红[9](2010)在《低渗透油藏试井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渗透油田在我国石油开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试井在油藏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低渗透油藏合理、高效开发提供有效的动态地层参数。但目前所建立的低渗透油藏试井模型中,多是考虑单一因素的影响。本文在详细调研低渗透油藏相关文献,分析低渗透油藏地质和渗流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井筒储存系数、表皮系数、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模数的均质低渗透油藏单相流、均质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流、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单相流的试井解释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绘制了井底压力和压力导数的双对数曲线。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受渗流流体的低速非达西效应以及地层的应力敏感性的影响,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上翘,且启动压力梯度对压力响应的影响比渗透率模数对压力响应的影响更敏感;在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流中,油水粘度比、油水相渗曲线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会使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的中后期上移或下移,如果参数的改变使油水两相的总流动能力增加,则曲线下移,反之,曲线上移;在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中,井筒储存系数、弹性储能比、窜流系数、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模数均会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窜流段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压力导数曲线的“凹子”产生变化。在实际的试井资料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地质和其它方面的资料,对影响因素做出正确判断。此外,本文还对自动拟合试井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应用遗传算法自动拟合技术,编制了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软件,应用该软件对现场测试资料进行了解释,取得了满意的解释结果。
冯树义[10](2010)在《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井网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注水方式、注采井距不仅影响水驱控制程度,而且影响有效驱动系数,当注采井距超过一定值时,驱动压力梯度小于启动压力梯度,这部分油层的原油将不能够有效动用。目前,人们对低渗透油田有效驱动系数与井网、井距关系之间只是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缺乏定量研究,本文采用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注采井网、启动压力梯度与有效驱动系数、水驱采收率的关系,结合经济评价,进行井网优化。本文以大庆外围榆树林低渗透油田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分析储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评价储层敏感性,确定常规水驱油效率,研究发现扶杨油层主要渗流通道的有效半径为0.25~0.65μm,扶杨油层渗滤性能、储集能力较差,排驱压力较高,储层开采难度大。根据室内实验结果,岩心驱油效率较低,一般在16.48%~38.70%之间,平均为32.80%。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低渗透岩心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测定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关系,当渗透率小于3×10-3μm2时,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急剧增大。在分析低渗透岩心非达西渗流力学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差分求解,分别考虑油井定压或定产,水井定压或定注入量条件,编写数值模拟软件,应用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启动压力梯度、井距、注水方式对开发效果、有效驱动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300m井距下,随着渗透率从1×10-3μm2增大到12×10-3μm2,启动压力梯度由0.4481MPa/m降低到0.0377MPa/m,波及系数从0.00%增大到76.53%,水驱采收率从0.00%增大到24.29%。渗透率为5×10-3μm2的油层,井距从350m缩小为150m,波及系数从33.60%增大到62.80%,水驱采收率从11.10%增大到21.95%;不同注水方式对开发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方法,考虑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对水驱控制程度、有效驱动系数的影响,建立低渗透油田水驱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定量研究不同原油价格下最优的井网密度和井距,为井网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指标;最后,以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为例,开展井网优化数值模拟研究,在充分分析现井网开发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井网优化技术界限,设计了4套加密调整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对优选的方案进行了现场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对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双重孔隙介质低速非达西渗流油藏DST段塞流压力动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重孔隙介质低速非达西渗流油藏DST段塞流压力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致密油藏压敏效应及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非线性渗流研究现状 |
1.2.2 压敏效应研究现状 |
1.2.3 基质/裂缝窜流研究现状 |
1.2.4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致密储层基质及微裂缝压敏效应 |
2.1 致密储层基质压敏实验 |
2.1.1 储层有效应力特征 |
2.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4 基质压敏规律 |
2.2 致密储层基质压敏模型 |
2.2.1 压敏经验模型 |
2.2.2 压敏理论模型 |
2.3 致密储层微裂缝压敏实验 |
2.3.1 储层有效应力特征 |
2.3.2 微裂缝岩心制作 |
2.3.3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3.4 实验结果 |
2.3.5 微裂缝压敏规律 |
2.4 致密储层微裂缝压敏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致密储层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变化规律 |
3.1 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实验方法 |
3.1.1 闭合应力范围 |
3.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 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影响因素 |
3.2.1 支撑剂性能 |
3.2.2 支撑剂浓度 |
3.2.3 储层沉积岩类型 |
3.2.4 储层渗透率 |
3.2.5 闭合应力 |
3.3 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计算模型 |
3.3.1 闭合不稳定期导流能力理论推导 |
3.3.2 闭合稳定期导流能力经验模型 |
3.3.3 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致密储层基质/裂缝非线性窜流理论模型 |
4.1 非线性窜流模型的建立 |
4.1.1 非线性渗流方程 |
4.1.2 窜流压力扩散方程 |
4.2 窜流模型的求解 |
4.2.1 无量纲化 |
4.2.2 窜流早期基质的平均压力 |
4.2.3 窜流晚期基质的平均压力 |
4.3 理论窜流方程的确定 |
4.3.1 形状因子的半解析解 |
4.3.2 窜流方程的半解析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致密储层基质/裂缝窜流实验验证 |
5.1 基质/裂缝窜流实验设计 |
5.1.1 实验物理模型设计 |
5.1.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5.2 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 |
5.2.1 不同基质渗透率窜流实验 |
5.2.2 不同基岩尺寸窜流实验 |
5.2.3 不同基质岩性窜流实验 |
5.2.4 不同裂缝渗透率窜流实验 |
5.3 理论模型的实验修正 |
5.3.1 理论模型误差分析 |
5.3.2 理论模型修正 |
5.3.3 窜流新模型与传统模型对比评价 |
5.4 致密储层基质/裂缝窜流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致密油藏多重介质耦合数学模型及应用 |
6.1 多重介质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 |
6.1.1 多重介质中的流动规律 |
6.1.2 多重介质间窜流规律 |
6.1.3 三维三相基质物质守恒方程 |
6.1.4 三维三相微裂缝物质守恒方程 |
6.1.5 三维三相压裂主裂缝物质守恒方程 |
6.2 模型的数值离散 |
6.2.1 基质模型数值离散 |
6.2.2 微裂缝模型数值离散 |
6.2.3 主裂缝模型数值离散 |
6.2.4 水平井筒处理 |
6.2.5 井点处理 |
6.3 离散模型系数矩阵的构建及求解方法 |
6.3.1 系数矩阵的构建方法 |
6.3.2 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预处理方法 |
6.4 致密油藏数值模拟的应用 |
6.4.1 区块概况 |
6.4.2 地质建模 |
6.4.3 数值模拟效果验证 |
6.4.4 合理注水井网优化 |
6.4.5 合理井距排距优化 |
6.4.6 合理压裂规模优化 |
6.4.7 合理地层压力优化 |
6.4.8 合理开发政策应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CT结构扫描实验 |
附录 B 压力控制方程的解 |
附录 C 基质差分方程组的全隐式方法展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考虑井筒与地层耦合的低渗气藏气井动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
1.2.1 井筒与地层耦合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低渗气藏气井产能动态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对地层流体渗流的影响 |
1.2.4 非达西效应对地层流体渗流的影响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低渗气藏概念及其渗流机理 |
2.1 低渗气藏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
2.1.1 低渗透储层的概念 |
2.1.2 低渗透储层的划分标准 |
2.2 异常高压裂缝性低渗透气藏基本特点 |
2.2.1 异常高压储层基本特点 |
2.2.2 裂缝性低渗储层基本特点 |
2.3 异常高压裂缝性低渗气藏地质特征 |
2.3.1 孔隙结构特征 |
2.3.2 渗透率特征 |
2.3.3 裂缝特征 |
2.3.4 非均质性特征 |
2.4 异常高压裂缝性低渗气藏开发特征及影响因素 |
2.4.1 应力敏感效应 |
2.4.2 裂缝中的高速非达西流动 |
2.4.3 地层水与气水相渗关系 |
第3章 高压低渗裂缝性气水两相渗流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3.1 高压低渗裂缝性气藏模型 |
3.2 本文模型的假设条件 |
3.3 双重介质异常高压低渗气藏渗流模型 |
3.3.1 基质与裂缝的渗流模型 |
3.3.2 基质流体在考虑应力敏感效应时的流动 |
3.3.3 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裂缝流动方程 |
3.3.4 考虑裂缝中气体高速非达西流动的流体运动方程 |
3.3.5 数学模型 |
3.4 模型定解条件 |
3.4.1 初始条件 |
3.4.2 边界条件 |
3.5 模型的求解 |
3.5.1 数值法推导压力方程 |
3.5.2 微分方程的离散化 |
3.5.3 差分方程的线性化与压力方程的求解 |
3.5.4 饱和度的求解 |
第4章 井筒压力模型的优选与求解 |
4.1 井筒两相管流理论基础与特性参数 |
4.2 单相、拟单相井筒压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 常用气液两相管流模型介绍 |
4.4 常用气液两相管流模型的适应性 |
4.5 井筒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模型的程序编制与实现 |
4.5.1 井筒两相管流压力模型程序编制流程 |
4.5.2 井筒两相管流压力模型程序展示 |
第5章 低渗气藏地层井筒耦合模型的程序编制及应用 |
5.1 井筒-地层耦合模型求解及程序实现 |
5.1.1 井筒-地层耦合模型 |
5.1.2 程序编译器的选择 |
5.1.3 程序流程及流程图 |
5.1.4 程序界面展示 |
5.1.5 利用耦合模型求解实际问题的思路 |
5.2 新模型可靠性的验证 |
5.2.1 特殊值验证 |
5.2.2 新编模型与商业软件的模拟结果对比 |
5.3 窜流对低渗透高压气藏生产状况的影响 |
5.4 应力敏感效应对低渗透高压气藏生产状况的影响 |
5.5 高速非达西效应对低渗透高压气藏生产状况的影响 |
5.6 实例应用 |
5.6.1 二维单相流动情况下的气藏及气井动态模拟 |
5.6.2 二维两相流动情况下的气藏及气井动态模拟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页岩气井筒流动—水平井产能耦合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井筒压力研究现状 |
1.2.1 单相流井筒压力模型研究现状 |
1.2.2 气液两相流井筒压力模型研究现状 |
1.3 水平井产能研究现状 |
1.4 页岩气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页岩气藏渗流机理 |
2.1 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 |
2.2 页岩气运移机理 |
2.2.1 页岩气吸附解吸机理 |
2.2.2 页岩气扩散机理 |
2.3 低渗气藏主要渗流特征 |
2.3.1 启动压力梯度 |
2.3.2 应力敏感性 |
2.3.3 滑脱效应 |
2.3.4 高速非达西流 |
2.3.5 水锁效应 |
第3章 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研究 |
3.1 低渗气藏单相流水平井产能分析 |
3.1.1 模型条件假设 |
3.1.2 低渗气藏单相流水平井产能公式推导 |
3.1.3 影响因素分析 |
3.2 低渗气藏两相流水平井产能分析 |
3.2.1 模型条件假设 |
3.2.2 低渗气藏两相流水平井产能公式推导 |
3.2.3 气水两相拟压力计算 |
3.2.4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气井井筒压力研究 |
4.1 单相管流压力梯度模型理论基础 |
4.1.1 气相管流基本方程 |
4.1.2 气井井底压力计算 |
4.2 气液两相管流压力计算理论基础 |
4.2.1 垂直两相管流压力计算方法 |
4.2.2 倾斜(水平)管两相管流压力计算方法 |
4.3 实例计算及压降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单相流垂直井筒压降分析 |
4.3.2 两相流垂直井筒压降分析 |
4.3.3 单相流水平井筒压降分析 |
4.3.4 两相流水平井筒压降分析 |
第5章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
5.1 压裂水平井单相产能模型 |
5.1.1 模型条件假设 |
5.1.2 公式推导 |
5.1.3 模型求解 |
5.2 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模型 |
5.2.1 模型条件假设 |
5.2.2 公式推导 |
5.2.3 模型求解 |
5.3 实例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压裂水平井单相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模型实例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气的界定及资源量 |
1.2.2 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致密砂岩气储层地质特征 |
2.1 岩石学特征 |
2.1.1 岩性特征 |
2.1.2 黏土矿物特征 |
2.2 物性特征 |
2.3 孔隙结构特征 |
2.4 致密砂岩纳微米孔喉结构表征 |
2.4.1 纳微米孔喉测试方法 |
2.4.2 多手段联合表征纳米孔径分布 |
2.5 致密砂岩裂缝表征 |
2.5.1 裂缝的分类与表征 |
2.5.2 不同尺度裂缝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质损害评价参数与体系 |
3.1 基质损害评价方法 |
3.1.1 岩心前期制备与测试 |
3.1.2 致密岩心饱和方法 |
3.1.3 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建立 |
3.1.4 岩心损害评价渗透率测试方法 |
3.1.5 基质损害评价参数 |
3.2 气层敏感性评价 |
3.2.1 气层敏感性实验评价存在不足与改进 |
3.2.2 气层敏感性评价结果 |
3.2.3 气层敏感性损害机理 |
3.3 水锁损害评价 |
3.3.1 毛细管水锁损害机理 |
3.3.2 毛管自吸评价及控制因素 |
3.3.3 液相滞留水锁损害评价 |
3.3.4 模型计算评价水锁损害 |
3.3.5 水锁解除剂筛选评价 |
3.4 钻完井液对基质损害评价 |
3.4.1 钻完井液滤失损害机理 |
3.4.2 钻井液滤失损害评价方法 |
3.4.3 钻井液滤失损害程度及影响因素 |
3.5 压裂液对基质损害评价 |
3.5.1 储层岩石压裂破裂机理 |
3.5.2 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
3.5.3 压裂液对基质损害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缝损害评价参数与体系 |
4.1 裂缝损害评价方法 |
4.1.1 裂缝性岩样的制备方法 |
4.1.2 裂缝损害评价参数 |
4.1.3 裂缝宽度变化有限元模拟 |
4.2 裂缝应力敏感损害评价方法 |
4.2.1 裂缝应力敏感损害机理 |
4.2.2 应力敏感损害评价方法 |
4.2.3 裂缝应力敏感有限元模拟 |
4.3 裂缝漏失损害评价与保护技术 |
4.3.1 致密砂岩裂缝漏失形成机理 |
4.3.2 天然裂缝漏失损害实验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
4.3.3 人工诱导裂缝扩展性漏失损害有限元模拟评价 |
4.3.4 裂缝漏失损害机理 |
4.3.5 屏蔽暂堵材料筛选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复杂储层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与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论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层储层压裂井渗流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多重介质储层压裂井渗流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非均质复合储层压裂井渗流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4 煤层气压裂井渗流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多层储层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 |
2.1 多层合压井渗流模型 |
2.1.1 多层合压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渗流模型 |
2.1.2 多层合压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渗流模型 |
2.2 多层分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2.2.1 多层分层压裂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渗流模型 |
2.2.2 多层分层压裂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渗流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重介质储层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 |
3.1 裂缝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3.1.1 拟稳态窜流渗流模型 |
3.1.2 非稳态窜流渗流模型 |
3.2 孔洞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3.2.3 曲线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
3.3 裂缝孔洞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3.3.1 拟稳态窜流渗流模型 |
3.3.2 非稳态窜流渗流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均质复合储层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 |
4.1 非均质多层复合储层井渗流模型 |
4.1.1 非均质复合储层多层合压井渗流模型 |
4.1.2 非均质复合储层多层分压井渗流模型 |
4.2 裂缝型复合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2.1 “双重-均质”两区复合裂缝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2.2 “双重-双重”两区复合裂缝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3 孔洞型复合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3.1 “双重-均质”两区复合孔洞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3.2 “双重-双重”两区复合孔洞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4 裂缝孔洞型复合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4.1 “三重-均质”两区复合裂缝孔洞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4.2 “三重-双重”两区复合裂缝孔洞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4.3 “三重-三重”两区复合裂缝孔洞型储层压裂井渗流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层气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 |
5.1 煤层气压裂井拟稳态扩散模型 |
5.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5.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3 曲线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
5.2 煤层气压裂井非稳态扩散模型 |
5.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5.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曲线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例应用分析 |
6.1 实例一 |
6.2 实例二 |
6.3 实例三 |
6.4 实例四 |
6.5 实例五 |
6.6 实例六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学术论文 |
(6)低渗透储层测试工艺技术及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2章 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
2.1 低渗透储层分类与评价标准 |
2.2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
2.3 冀中坳陷下第三系储层地质特征 |
2.4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物性特征 |
2.5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 |
第3章 新型DST压控选择测试系统研究 |
3.1 压控式测试工具面临的问题 |
3.2 新型DST压控选择测试工具的研制 |
3.3 新型DST压控选择测试系统测试管柱优化组合 |
3.4 现场实验与技术改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渗透储层测试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
4.1 射流泵排液与地面设备技术研究 |
4.2 中途测试排液工艺技术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渗透储层试井模型及解释方法研究 |
5.1 低渗透储层非线性试井模型研究 |
5.2 控制方程的无量纲化 |
5.3 无量纲方程的求解 |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 低渗透储层早期试井解释模型研究 |
5.6 低渗透储层非自喷井试井解释模型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渗透储层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
6.1 新型DST压控选择测试系统推广应用 |
6.2 低渗透储层测试配套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
6.3 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方法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符号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1 可锁定开井测试阀防硫耐酸400总装图 |
附图2 整体式选择测试阀 |
附图3 射孔-测试(STV)联作管柱 |
附图4 射孔-测试(STV)-酸压-射流泵排液一体化管柱 |
附图5 试井曲线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流线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流线技术发展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取得主要成果 |
第2章 低速非达西渗流基本方程 |
2.1 低速非达西流运动方程 |
2.2 连续性方程 |
2.3 状态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渗透油藏流线模型及解法 |
3.1 油水两相数学模型 |
3.1.1 建立油水两相流线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3.1.2 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 |
3.2 流线数值模拟方法基本过程 |
3.3 流线压力模型求解过程 |
3.3.1 低速非达西流压力方程推导过程 |
3.3.2 低速非达西流线压力方程数值求解 |
3.3.3 IMPES方法显示饱和度差分计算过程 |
3.4 速度场网格化与流线追踪 |
3.5 流线饱和度求解过程 |
3.5.1 一维水驱油流线饱和度方程的推导 |
3.5.2 低速非达西油水两相流线饱和度方程的推导 |
3.5.3 低速非达西油水两相流线饱和度方程的差分求解 |
3.5.4 流线网格节点参数的计算 |
3.5.5 由流线参数计算网格参数的方法 |
3.5.6 无流线网格性质参数确定 |
3.5.7 含源汇项网格性质参数确定 |
3.5.8 流线的更新 |
3.5.9 存在死网格的处理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线数值模拟软件开发 |
4.1 数模一体化系统简介 |
4.2 流线模拟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际资料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
5.1 实际模型 |
5.1.1 基本概况 |
5.1.2 五点井网模型建立 |
5.2 流线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流线数值模拟实例分析 |
5.2.2 含死网格流线数值模拟实例分析 |
5.3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下流线数值模拟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低速非达西流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速非达西渗流机理研究现状 |
1.2.2 低速非达西流试井研究现状 |
1.2.3 数值试井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认识 |
第2章 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渗流方程推导 |
2.1 低速非达西流运动方程 |
2.2 连续性方程 |
2.3 状态方程 |
2.4 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渗流微分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径向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试井 |
3.1 径向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试井数学模型 |
3.1.1 平面径向流渗流方程 |
3.1.2 边界条件 |
3.1.3 初始条件 |
3.1.4 数学模型的无量纲化方法 |
3.1.5 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
3.2 理论曲线图版 |
3.2.1 无限大外边界情况 |
3.2.2 圆形定压外边界情况 |
3.2.3 圆形封闭外边界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面非均质低速非达西流试井 |
4.1 平面非均质地层低速非达西流试井数学模型 |
4.1.1 平面非均质渗流方程 |
4.1.2 边界条件 |
4.1.3 初始条件 |
4.1.4 数学模型的无量纲化方法 |
4.1.5 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
4.2 理论曲线图版 |
4.2.1 无限大外边界情况 |
4.2.2 有限定压外边界情况 |
4.2.3 有限封闭外边界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速非达西流试井分析软件开发 |
5.1 程序结构 |
5.2 软件界面设计 |
5.3 参数输入 |
5.4 结果显示 |
5.5 实际试井资料应用与分析 |
5.5.1 实例1 |
5.5.2 实例2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低渗透油藏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流动研究现状 |
1.2.2 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性研究现状 |
1.2.3 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均质低渗透油藏单相流井底压力动态分析 |
2.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2.2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2.2.1 模型的建立 |
2.2.2 模型的求解 |
2.3 典型曲线特征和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2.3.1 典型曲线特征分析 |
2.3.2 井筒储存系数的影响 |
2.3.3 表皮系数的影响 |
2.3.4 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
2.3.5 渗透率模数的影响 |
2.3.6 封闭油藏外边界半径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均质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流井底压力动态分析 |
3.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3.2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模型的求解 |
3.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1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
3.3.2 油水粘度比的影响 |
3.4 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流无因次试井曲线 |
3.5 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流和单相流试井曲线的统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单相流井底压力动态分析 |
4.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4.2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求解 |
4.3 典型曲线特征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典型曲线特征分析 |
4.3.2 井筒储存系数的影响 |
4.3.3 表皮系数的影响 |
4.3.4 弹性储能比的影响 |
4.3.5 窜流系数的影响 |
4.3.6 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
4.3.7 渗透率模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预处理及自动拟合试井分析方法 |
5.1 数据预处理 |
5.1.1 除去噪声点的方法 |
5.1.2 时间校正 |
5.2 自动拟合试井分析方法 |
5.2.1 Newton 法 |
5.2.2 L-M 法 |
5.2.3 遗传算法 |
5.3 模型函数的构造 |
5.4 置信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软件设计与应用 |
6.1 软件性能 |
6.2 软件应用 |
6.2.1 典型曲线绘制 |
6.2.2 实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致谢 |
(10)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井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1.问题的提出 |
2.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研究现状综述 |
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一章 榆树林油田储层物性评价 |
1.1 地层简况 |
1.2 构造特征 |
1.3 岩性特征 |
1.4 物性特征 |
1.5 孔隙结构特征 |
1.5.1 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 |
1.5.2 孔隙和喉道分布特征 |
1.6 储层表面物理性质特征和水驱油效率 |
1.6.1 储层表面润湿性 |
1.6.2 水驱油效率研究 |
1.7 储层敏感性分析 |
1.7.1 流速敏感性评价 |
1.7.2 水敏性评价 |
1.7.3 盐敏性评价 |
1.7.4 酸敏性评价 |
1.7.5 碱敏性评价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榆树林油田储层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 |
2.1 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
2.2 核磁共振确定可动油饱和度研究 |
2.2.1 实验原理简介 |
2.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非达西渗流实验 |
2.3.1 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特征 |
2.3.2 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力学机理分析 |
2.4 低渗透岩心水驱油实验研究 |
2.4.1 低渗透岩心水驱油实验结果 |
2.4.2 渗流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 |
3.1 数学模型 |
3.1.1 基本方程 |
3.1.2 基本关系 |
3.2 模型数值解 |
3.3 边界条件和井处理 |
3.3.1 第一类边界条件 |
3.3.2 流动类型边界条件 |
3.3.3 井处理 |
3.4 程序设计 |
3.5 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3.6 不同井距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3.7 注水方式对开发效果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榆树林油田井网优化技术经济界限研究 |
4.1 加密后水驱控制程度的计算 |
4.1.1 连通砂体占水驱储量百分数与井距的关系 |
4.1.2 水驱控制程度与井距的关系 |
4.2 有效驱动系数与井距的关系 |
4.3 水驱采收率与井距的关系 |
4.4 合理井距的确定 |
4.4.1 实际成本合理井距的确定 |
4.4.2 规划成本合理井距的确定 |
4.4.3 招标成本合理井距的确定 |
4.5 加密厚度下限的确定 |
4.5.1 实际成本加密厚度下限确定 |
4.5.2 规划成本加密厚度下限确定 |
4.5.3 招标成本加密厚度下限确定 |
4.6 单井日产油经济极限的确定 |
4.6.1 单井初期平均日产油量极限 |
4.6.2 不考虑折旧情况下单井平均日产油经济极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榆树林油田井网优化调整方案设计 |
5.1 东16 井区概况 |
5.1.1 东16 井区的构造特征 |
5.1.2 沉积微相的划分 |
5.1.3 储层砂体发育特征 |
5.1.4 油藏特征 |
5.1.5 流体性质 |
5.1.6 开发简况 |
5.2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试验区地质模型的建立 |
5.3.1 试验区网格划分 |
5.3.2 模拟层的划分 |
5.3.3 基本地层参数的给定 |
5.3.4 相对渗透率曲线选取 |
5.4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5.4.1 地质储量拟合 |
5.4.2 水驱阶段采出程度拟合 |
5.4.3 累积产油量、日产油量拟合结果 |
5.4.4 含水率拟合结果 |
5.5 剩余油分布 |
5.5.1 纵向剩余油分布状况 |
5.5.2 平面剩余油分布状况 |
5.5.3 剩余油成因类型 |
5.6 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
5.6.1 东160 断块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
5.6.2 升371 断块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
5.7 方案实施效果 |
5.7.1 东160 断块加密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
5.7.2 升371 断块加密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
5.7.3 开发指标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获奖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双重孔隙介质低速非达西渗流油藏DST段塞流压力动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密油藏压敏效应及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D]. 刘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2]考虑井筒与地层耦合的低渗气藏气井动态模拟[D]. 彭希宁.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页岩气井筒流动—水平井产能耦合模型研究[D]. 唐勇.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体系研究[D]. 王俊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5]复杂储层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模型与试井分析方法研究[D]. 王小鲁.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6]低渗透储层测试工艺技术及试井分析方法研究[D]. 杜成良.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7]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流线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 王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6)
- [8]低速非达西流试井分析方法研究[D]. 王献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9]低渗透油藏试井分析方法研究[D]. 王喜红.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10]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井网优化研究[D]. 冯树义.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