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症莫成永远的痛(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1](2021)在《格非的小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符志成[2](2021)在《膦酰氯与不饱和体系的反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磷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有机合成单元、催化配体和生物活性中间体,因其在光电材料、均相催化和医药农药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因此开发这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廉价易得的膦酰氯为膦酰基碳砌块源,设计其与一系列不饱和体系:α,β-不饱和酮、亚胺、不饱和亚胺和异硫氰酸酯的新颖反应,开发了无过渡金属催化且一步合成具有结构多样性的不饱和-δ-膦内酯,α,β-不饱和膦酰胺,苯并-δ-膦内酰胺等膦酰类化合物的方法。这些方法一方面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泛、官能团耐受性好、选择性优秀和条件温和等优势,另一方面也回答了“膦酰氯在碱性条件下是否能生成膦烯酮中间体”这一科学问题。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基于α,β-不饱和酮,发展了一种以烷基膦酰氯与查尔酮为原料,高产率高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多取代的且具有多个连续手性中心的不饱和-δ-膦内酯的方法。在该反应中,烷基膦酰氯首先在强碱条件下生成膦酰基碳负离子,接着后者对查尔酮发生迈克加成得到加成中间体,最后诱导分子内发生加成消除的环化反应,实现烷基膦酰氯与不饱和酮的形式上[2+4]环加成过程。该串联环化反应规避了传统方法中底物预官能团化,使用过量氧化剂和过渡金属催化等问题,新颖地利用膦酰基碳砌块合成具有潜在酶抑制剂作用的δ-膦内酯分子,显示出重要的合成价值和理论意义。(2)基于环状亚胺,发展了一种从乙基膦酰氯和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类化合物为原料出发,通过环状亚胺的亲电性氢膦酰化过程得到了结构丰富的α,β-不饱和膦酰胺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乙基膦酰氯先与环状亚胺发生酰化得到膦酰亚胺鎓盐,后者在碱性作用下,连续发生脱质子化和1,5-氢负迁移过程,同时实现了不饱和双键的构筑和亚胺的还原氢化反应,其中脱质子过程是反应的关键驱动力。该方法创造性地利用“酰化/脱质子”策略,利用膦酰基碳砌块,高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地,一步得到富有价值的α,β-不饱和膦酰胺化合物,启发了在一步构筑不饱和化合物方法学上的思考。(3)基于不饱和亚胺,利用“酰化/脱质子”策略,实现了乙基膦酰氯与α,β-不饱和亚胺高区域选择性合成N-烯丙基-α,β-不饱和膦酰胺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得到的产物可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RCM)获得富有价值的λ-膦酰胺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除了不饱和亚胺,N-烷基的链状亚胺也能顺利发生反应。(4)基于环状亚胺,利用“酰化/脱质子”策略,发展了一种以芳甲基膦酰氯与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钾(KHMDS)做碱的条件下,通过无过渡金属催化和一锅法的步骤合成结构丰富的苯并-δ-膦内酰胺类化合物。在该反应过程中,芳甲基膦酰氯先与环状亚胺发生酰化得到两性离子中间体,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发生α-位的脱质子化,得到的碳负离子中间体使与之相连的芳基更富电子,并诱导后续发生分子内的傅克烷基化和芳构化的串联反应,得到形式上[4+2]环加成的苯并-δ-膦内酰胺类化合物。该方法拓展了通过“酰化/脱质子”策略将膦酰基碳砌块应用到创制新颖膦酰类化合物的前景。(5)在异硫氰酸酯与膦酰氯的反应性研究中,开发了一种在水相中高效绿色合成原料异硫氰酸酯的方法。以伯胺为原料,在水相中加入二硫化碳和碳酸钾,原位生成的氨基黄原酸钾盐可在绿色的无机氧化剂过硫酸钠的条件下,快速高效得到结构多样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氨基黄原酸钾盐首先在氧化剂条件下得到氨甲硫酰自由基中间体,后续再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自由基消除过程,得到目标产物,值得一提的是,合适的碱性条件对体系的化学选择性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该方法对于光学活性的伯胺也能一步得到构型保持的手性异硫氰酸酯,同时该方法在克级规模和衍生化的实验中显示出不错的工业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应用性。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优异、条件温和及应用价值高等优势。(6)基于异硫氰酸酯,利用“酰化/脱质子”策略,将膦酰基碳单元引入到β膦内酰胺的制备中。经过对膦酰氯与异硫氰酸酯的反应性的初步探究,得到以下结论:异硫氰酸酯在强碱条件下容易分解成对应的胺;其次,异硫氰酸酯结构中氮原子亲核性较差,不易与膦酰氯发生第一步酰化过程。经过筛选发现,芴基膦酰氯和二苯甲基膦酰氯是一种不错候选底物,可在相对弱的碱如三乙胺或吡啶的条件下,与含氮亲核性较强的烷基异硫氰酸酯有一定的反应效果,但还需进一步的摸索。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廉价易得的膦酰氯与一系列常见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性进行探究,系统地说明了膦酰氯不完全同于酰氯和磺酰氯,其具有独特的反应性质。即烷基膦酰氯在碱性条件下不以膦烯酮中间体而以膦酰基碳负离子的形式参与构建膦酰类化合物。该研究结论为有机磷化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另外,本文以膦酰氯作膦酰基碳砌块源,基于发展的“酰化/脱质子”策略,为开发结构多样性膦酰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胡琪[3](2021)在《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包括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两个部分。目的1.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初步评价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阴虚燥热证的临床疗效。2.网络药理学研究:初步探索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方法,纳入60例pSS阴虚燥热证患者,按照1:1 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补肾清热润燥汤和硫酸羟氯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口干VAS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眼干、乏力和关节痛3种主观症状的VAS评分,患者自我报告指数(ESSPRI评分)、病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3种疾病评估指标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和补体C4等免疫炎症指标为次要疗效指标,评估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用药安全性评估。2.网络药理学研究从多个数据库获得补肾清热润燥汤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对应的预测靶点及pSS对应的疾病预测靶点,通过绘制交集韦恩图获得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的作用靶点,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模型。利用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核心网络,从而获得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依据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获得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的主要通路,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模型,从而探索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的可能作用机制,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及首发症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的首发症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口干(50 例,83.33%)、眼干(41 例,68.33%)、乏力(25 例,41.67%)。1)主要疗效指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4周、12周时两组患者的口干VAS评分均低于基线期(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4周较基线期的口干VAS评分减少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基线期、治疗4周、治疗12周各时点的口干VA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2)次要疗效指标①主观症状: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4周时,试验组各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均低于基线期(P<0.05),对照组关节痛的VAS评分低于基线期(P<0.05),但眼干、乏力的VAS评分较基线期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12周时,试验组各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均低于基线期(P<0.05),对照组乏力、关节痛的VAS评分均低于基线期(P<0.05),而眼干的VAS评分较基线期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时试验组乏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基线期、治疗4周、治疗12周各时点的其余各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②疾病评估指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4周、12周时两组的疾病评估指标均低于基线期(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基线期、治疗4周、治疗12周各时点的各疾病评估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③免疫炎症指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12周时补体C3减低的比例低于基线期(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的其余免疫炎症指标较基线期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期和治疗12周各时点的各免疫炎症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3)总有效率:治疗4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0.00%,组间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12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6.67%,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安全性和脱落率: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患者出现2例轻度不良反应(占6.67%),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轻度不良反应(占16.67%),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试验组脱落率为0.00%(0/30),对照组脱落率为3.33%(1/30),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血常规、肝肾功能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2.网络药理学研究共获得1337个补肾清热润燥汤的化学成分,其中活性成分593个。经靶点预测,获得220个活性成分的预测靶点和1062个pSS的疾病预测靶点,两者取交集获得41个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的作用靶点。1)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采用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从而筛选出核心网络,进一步得到其包含的8个核心靶点(MMP9、PTGS2、EGFR、MPO、AKT1、STAT3、PPARG、HSP90AA1)和22种核心成分(咖啡酸、山奈酚、槲皮素、2,4,2’,4’-四羟基查耳酮、桑色素、桑辛素、norartocarpetin、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白藜芦醇、鸢尾黄素、伞形酮、棕榈油酸、木犀草素、地黄素A、异鼠李素、N-反式-对香豆酰酪胺、芹菜素、吴茱萸次碱、棕榈油酸甲酯、汉黄芩素、黄豆苷元和金雀异黄素)。2)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获得46个生物过程、9个分子功能、5个细胞组分和13条KEGG通路,包括对氧化应激的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生长的正调控、信号转导、老化等生物过程,蛋白磷酸酶结合、酶结合、染色质结合、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活性、糖蛋白结合、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涉及细胞核的核周区、细胞外空间、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蛋白质复合物、细胞核等细胞组分,并得到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TNF、HIF-1、FoxO和雌激素等信号通路有关。3)分子对接: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对应的晶体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均能与晶体蛋白稳定结合。结论1.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1)治疗4周,补肾清热润燥汤能改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口干、眼干、乏力和关节痛,硫酸羟氯喹能改善口干和关节痛,且补肾清热润燥汤改善口干、乏力的疗效优于硫酸羟氯喹。2)治疗12周,补肾清热润燥汤能改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口干、眼干、乏力和关节痛,硫酸羟氯喹能改善口干、乏力和关节痛,且两者改善口干、乏力和关节痛的疗效相当。3)治疗12周,补肾清热润燥汤能降低pSS阴虚燥热证患者补体C3减少的比例,硫酸羟氯喹对免疫炎症指标改善不明显。4)治疗12周,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阴虚燥热证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似较硫酸羟氯喹高,有待大样本研究验证。2.网络药理学研究1)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pSS的过程体现了该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2)补肾清热润燥汤可能通过作用于TNF、HIF-1、FoxO和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pSS的作用。
顾盼[4](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陈孟南[5](2021)在《人民日报《民生观》的“建设性”话语研究(2009-2019)》文中研究表明《民生观》是人民日报社会版常设的言论专栏,该栏目作为“小切口、大格局的评论轻骑兵”,对社会民生话题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度,发挥着积极的正向引领作用。论文运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及方法,从文本视角与语境视角、话语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重点对“人民日报《民生观》专栏话语的‘建设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话语研究的文本视角层面,论文通过NVivo质化分析软件对《民生观》所选取的218篇稿件的词汇与词频分析结果可知,《民生观》专栏聚焦于“人”,尤其是“农民工”“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并且其关注的民生焦点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变迁,能够紧随民生热点及时引导社会舆论。另外,在话语的宏观结构视角对其主题进行划分与分析,发现该专栏注重关注社会的长期议题,例如“老人赡养”“住房保障”“扶贫攻坚”等议题,能够从纵向角度反映社会气候变化。《民生观》新闻评论以正面角度评论为主,注重对积极情绪的倡导与宣传。论文从语境拓展分析的“互动性”角度入手,首先对《民生观》的评论由头进行分析,发现该专栏不仅宣传党的声音,还注重倾听多元声音,传播典型经验和主流价值观。此外,在对《民生观》所表现出的情感分析后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专栏对于正面新闻事例及现象进行正面评论,传播社会正能量;第二,对于负面新闻报道或社会乱象选取正向角度进行评论,缓解社会焦虑。无论是宣传党的声音和传播优秀典型事迹还是选取正向角度评论社会乱象都证明了《民生观》以倡导积极情绪为主的评论站位,而倡导积极情绪不仅能够降低受众的恐慌及焦虑,而且还能增强民众的体验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此外,论文在话语分析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相结合的视角上对《民生观》专栏“编码与解码”的意义流动进行研究,发现《民生观》通过平民视角,轻快通俗地传播主流声音。通过对所选稿件的情态词、连贯性、文风的分析中得出:《民生观》评论文本中说理为主的低程度情态词占据最大比例;在内容连贯性上有自己的“汉堡包”结构和评论图式,并且以递进式的论证方式为主;在语言风格上直白朴素,遵循“三贴近”原则,倾向于使用轻快通俗的语言,尤其是多用俗语、方言传播主流声音。通过这样直白的语言阐述方式使受众注意、理解、记住、接受评论所表达出的价值观并且和他原先的认知融合为一体,从而产生评论作者所期待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一般都是利他性或自我约束性的,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最后,在对所选稿件的结尾类型及主题类型的研究中得出:《民生观》专栏解决方案式结尾居多且主题分类中解决措施类占比最大。该专栏的民生新闻评论在论述中不仅指出社会存在的问题,还添加解决建议,注重倾听多方声音,探寻他国或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社会治理献言献策。通过提出解决方案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既是媒体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有益实践。通过总结《民生观》的“建设性”话语特征,也为我国其他媒体民生新闻评论的建设性实践提出以下四点建议:民生新闻评论既要上承官方意志,遵循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引导,同时也要下接社会百态,关注民生热点。此外,媒体也应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通过构建多方观点交汇平台,畅通群众沟通渠道来为社会治理献言献策,以未来为导向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同时,记者也应该积极转换自身角色,寻求并建立“主动记者”的职业观,从船头的了望者转变为民生事件的协调者、参与者。
张凯悦[6](2020)在《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方面的重视也越来越高,高校教师也更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因为高校教师无论是在给学生传授学习知识方面,还是人生指导方面,都担负着以身作则的重担,因此社会也越来越关注这一群体,但近几年来,高校教师的媒介形象大多以负面化形象在传播,比如:大学教师学术造假、性侵学生等等,因为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平台了解更多的消息,媒体微博报道的高校教师事件也使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认识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主流媒体、都市类媒体和媒体网站三种不同模块选出了最具代表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和中国新闻网官方微博,以2014年——2020年期间发表的微博作为研究文本,研究官方媒体微博是如何构建高校教师媒介形象,呈现怎样的倾向性,最后总结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以及改善这种情况的建议,希望对以后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塑造有一定的意义。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三大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报道的大量数据的整理,从报道数量、主题再现以及倾向性报道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得出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特点;最后第四部分分析高校媒介形象呈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建议。
董晓敏[7](2020)在《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被统称为内蒙古“三少”民族,本文即以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汉语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既是民族历史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民族故事、民族心声的言说者,她们用自己的笔触建构起一个个丰盈而独特的小说世界。从创作主题探析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创作,既有对深邃古老民族记忆的悠远回眸,也有对自然环境与文化生活演变的描摹,更在时空变换之间展现女性生存困境,精神禁锢与宿命心态的痛苦纠缠也加重了女性强韧不甘的生命底色。从叙事策略和审美价值两方面解读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创作亦是新视角之下的新突破。时代的变迁推动叙事主体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映射在小说女性形象的流变与男性地位的更迭中,时间流动与社会发展割裂了叙事空间,丰富了文本的叙事结构,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即从不同的主体出发,体现出民族女性作家对个体精神命运的观照,亦形成与读者的不同对话关系。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的女性特质体现在其小说的方方面面,使作品焕发出别样的美学意蕴。文本通过人类最初的精神建构已达到自我主体的释然,审美表达通过日常生活的自然观呈现,在多重的审美活动中不断追寻人文精神,从人对生活的不屈以及人与万物的和谐两方面凸显了民族的审美价值。
西门杏庵[8](2019)在《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关于青春的哲学思考》文中研究表明1.五月天:给快乐以标签。多日以后,我一边散步一边想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想起跟友人去他家酒店的那个炎热的下午。朋友家的酒店里要开发一道新菜:"脆皖鱼"。中餐厅的师傅们没有足够的经验,把一条条体格庞大的鲜活脆皖鱼,拿着小鱼网逐个放到一格一格的海鲜池内。海鲜池的空间实在太小,脆皖鱼别说游
蔡梦雪[9](2019)在《《新约》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论是两千多年前的犹太人在面对巴比伦国的入侵时所经历的亡国和流离失所之苦痛,还是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在面对生命的苦痛时所经历的打击和绝望之痛苦,二者都共同面临如何面对生存的苦难,如何走出这些苦难的问题。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犹太人将从苦难中解脱指向了“弥赛亚的盼望”,那么现代人在面对苦难问题时,同样选择了与之相似的“永生的盼望”。而不论是犹太人的“弥赛亚的盼望”,还是现代人的“永生的盼望”,其背后展现的是宗教信仰对人处境、生存和超越的关注。对人而言,苦难问题是人不可避免和难以完全消除的一种“边缘处境”。人如何面对苦难,如何走出苦难,是人在生存和超越问题上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这一问题上,宗教信仰给人提供了在面对苦难和走出苦难的过程中从信仰而来的超越方式,并在这之中给人以安慰和力量去战胜苦难和超越苦难。同时,对人的处境、生存和超越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苦难问题的关怀展现的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在人的苦难问题上,基督教所提供的超越方式展现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信”、“望”和“爱”,而基督教最重要的圣典之一——《新约》则是这一核心信仰最重要的来源,其超越背后有着《新约》的内在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新约》的内在价值观影响了基督教整体信仰和价值观的建构。可以说,基督教所提供的对人苦难问题的回答,其背后正是《新约》价值观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一方面,《新约》价值观对人的苦难问题的解答展现了对苦难超越的努力;另一方面,这种对苦难超越的努力展现了《新约》价值观的思想脉络,包括其基石、价值指向、价值核心和价值原则等等。首先,在对苦难问题的解答上,上帝是《新约》价值观的基石。《新约》价值观认为,上帝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和看顾者,在最初上帝所创造的世界里,人与上帝、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彼此和谐、美好地共处。但人却在蛇的引诱之下滥用自由意志犯了罪,这是人类第一次对上帝所赐予的自由意志的滥用。在人滥用了上帝所赐予的这一自由意志以后,人类被自身的“恶性”和“罪性”所辖制,人不仅不再能行出善,而且不受控制地堕落和作恶;同时,苦难也开始进入人的生命。并且人类的生命也由“不死的”而变成“必死的”,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新约·罗马书》6章23节)。对人而言,死亡对人存在性的消解是人所面对的最大的苦难。人如何才能摆脱滥用自由意志之后的“恶性”和“罪性”,如何才能战胜和超越苦难,《新约》价值观将其指向了上帝的独生子——耶稣的拯救。在人类犯罪以后,圣父不忍心人的罪所带来的苦难,特别是死亡,让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一个没有罪的完全的人——受死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亲自用自己的血,作了所有人的“赎罪祭”。从此人不再被滥用自由意志之后的“恶性”和“罪性”所辖制,而重新获得了向善和行出善的能力,人的生命也因此得到了更新和拯救。耶稣不但将人从罪和苦难中拯救出来,而且带给人“永生”和“新天新地”的盼望,在此基础上,不仅对人的最大权势的死亡不再有了,而且人拥有了战胜和超越苦难的安慰和力量。对于上帝对人的苦难的拯救,在人战胜和超越苦难的过程中,《新约》价值观的核心是“信”、“望”和“爱”。首先是“信”,包括信仰和上帝相关的一切内容。如:信仰上帝的实存性,信仰上帝在一个本体之下有“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个不同的位格,信仰“圣子”身上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信仰上帝对世间万物的创造,信仰上帝对万事万物背后和谐搭配和契合的设计,信仰上帝对人的爱——特别是通过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在十字架上对人的拯救,信仰上帝在“新天新地”中对人类给予的新的应许和赐福,等等。其次是“望”,包括盼望以“永生”为前提的“天国”,盼望不再为死后的肉体而不安,盼望灵魂得到安息,盼望永久地与上帝同在,盼望“新天新地”的到来,等等。再次是“爱”,包括对上帝的爱产生回应,并以上帝的爱为榜样和标杆,去爱其他的人,分享和传播上帝对人的爱,等等。而人如何才能做到“信”、“望”和“爱”,《新约》价值观强调要“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新约·马可福音》12章28-31节)“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意味着人不仅要把上帝作为自身生命的中心,而且要以整个人,用全部的心思、灵魂、思想和力量来事奉和敬拜他,一切的心思、意念都要从上帝出发。“爱人如己”意味着人要“爱他人如同爱自己”,它来自上帝之爱对个人之爱以及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激励;意味着上帝在世上所行的事,他怎样行事为人,都是人自身行事为人的参照和目标。至此,人在践行“信”、“望”和“爱”的过程中,收获生命的更新,并以此作为战胜苦难和超越苦难的安慰和力量。《新约》价值观作为基督教信仰生命力的源头和核心,是基督教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基督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集中体现为《新约》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的不同。《新约》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影响了《新约》价值观在受众、应用和实践三个方面的外在的局限性。因为其中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新约》价值观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信徒群体,而非信徒群体较少了解或者几乎不了解《新约》价值观。同时,《新约》价值观的应用背后不仅需要信仰群体的实践,还需要有个体内在信仰的支撑。《新约》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也是有限的,与世俗社会所代表的世俗伦理相比,《新约》价值观所代表的神圣伦理对个人提出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格,是一种完全的善。与此同时,围绕上帝存在的证明、“三位一体”的上帝观、“基督神-人同性论”和“一神论”信仰等问题,《新约》价值观本身存在着种种难以自明的难题,受到了来自西方哲学家、无神论者及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反驳。尽管如此,《新约》价值观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新约》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基督论”、“人性论”、“拯救论”、“信望爱”和“爱人如己”等基督教教义的形成和基督教神学的建构,而且对基督教伦理学中的自由思想、仁爱思想和公正思想等道德伦理思想的发展也是影响深远的。在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上,西方社会代表性社会思潮的产生、重要法律文件的形成、民主制度的构建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所特有的经济理性主义文明的形成,都不开《新约》价值观在其中的影响。《新约》更是研究西方文学、西方历史、西方哲学和西方艺术等的重要参考书。同时,在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里,也都能看到《新约》价值观在其中的身影,其不断地在客观上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李雪[10](2019)在《文学中的时间话语 ——丹尼尔·克尔曼作品的一种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出生于1975年的德语作家丹尼尔﹒克尔曼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其文学生涯,其时正值千年之交,无疑属于当代文学的范畴。在时代语境上,他既承袭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流脉,又正值“后现代”概念日益陈旧、文学迎来“叙事的回归”。文学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性,与文学内部和文学以外的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互文性”。本文从文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出发,首先梳理时间主题在现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不同领域的重要话语,为文学研究提供语境。在从古到今所有的人类文明中,时间都是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概念。启蒙时期以来,对时间的讨论经历了几次热潮,几乎涉及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最近的一次热潮正是由千年之交这一特别的时间点所引发的。在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重要领域,人们对“物理时间”、人的“生物时间”以及“内在时间”等概念不断挖掘和探讨,这些来自不同角度和学科的时间话语既有呼应也有差异,这并不能被视为真伪有别,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体现着当代文明对于时间这一古老话题的复杂而多维的认知和理解。在当代的德语作家中,克尔曼的作品表现出了对时间话语的源流与现状的高度敏感和全面理解,时间主题贯穿着他的创作。本文以克尔曼的长篇和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呈现出的时间形态和时间体验进行分析,探讨由此反应出的当代时间观念,考察进入克尔曼文学世界的时间话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文学对文学外部多角度的时间话语如何进行吸收、转化与呈现,并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学与审美的时间话语。克尔曼的作品跨越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界限,借鉴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让人难以在“现代派”“现实主义”或者“后现代”的流派中归类。他打破时空观念,采取多视角叙述,将真实与幻想、历史与虚构、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识穿插交错、嵌入融合,运用大量的符号和象征构建了独特的克尔曼的文学世界。他的作品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心理学和哲学有关时间的理论,将“瞬间”、“当下”以及人无限延展的主观时间作为文学话语的重要时间形态,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还原常常被忽略的人于特定时间的感官感受和情绪体验。他的作品如《马勒的时间》将科学领域的时间话语引入文学语境,将“熵”的概念加以文学变形,刻画现代人在不断流逝的线性时间下所遭受的焦虑和绝望。《测量世界》将“年华老去”作为主题之一,对用理性主义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尝试提出了质疑。《我与卡明斯基》则通过对卡明斯基青年时代情人的探访,探讨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的虚无。《最遥远的地方》将死亡的瞬间变形为文学创作自由驰骋的文学时间,营造出斑斓迷幻的梦幻世界。《名声》关注到信息革命以来现代媒介造成的平行时间和多重身份,《你本应离开》将量子力学的平行时空假设通过文学想象呈现出来,搭建起一个奇异、神秘而惊悚的文学时空。短篇小说集《阳光下》可谓是当代人种种时间体验的集合大观。克尔曼的新作《缇尔》则将传奇人物“捣蛋鬼提尔”的故事背景放在世界被理性“测量”前的三十年战争时期,展现了“非理性”下的时间形象和时间体验:时间还臣服于强大的咒语,龙还生活在世界的北方,生者与死者共存于同一个时空,缇尔演绎着不死的奇迹。文学作为媒介,吸纳了历史和当代各领域的时间话语,并在种种时间话语之外开创了自治自主的美学时间,以独立的姿态提供了其他时间话语所不能替代的知识和世界观。本文通过对克尔曼作品中的时间话语的梳理,展现了文学对时间的想象,反思了启蒙以来的理性主义对时间的构形。他的世界里,被理性攫获的现代人无法在宗教或者神话中与永恒建立关联,只能在所有形而上的终极意义瓦解之后,面对意义的虚空,独自踏上对时间的抵抗之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与时间缠斗不休,伤痕累累,却无法逃离这场西西弗斯式的苦难。克尔曼的世界是虚无主义的,只是这种虚无主义在克尔曼这里并非消极和沉沦的同义词。正如他在《F》中塑造的命运多舛的传奇先祖,在艰辛困境中抗拒着死亡,在时间苦难中发现值得大笑的瞬间。时间的虚无主义在美学的观照下可以是乐观而积极的,这就是克尔曼的文学世界给我们的启示。
二、抑郁症莫成永远的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郁症莫成永远的痛(论文提纲范文)
(2)膦酰氯与不饱和体系的反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膦酰氯与膦烯酮的介绍 |
1.3 酰氯、磺酰氯与不饱和体系反应概述 |
1.3.1 酰氯与不饱和体系反应简述 |
1.3.2 磺酰氯与不饱和体系反应简述 |
1.3.3 小结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膦酰氯参与不饱和酮的加成环化串联反应合成不饱和-δ-膦内酯化合物 |
2.1 背景介绍 |
2.2 反应设计思路 |
2.3 条件优化 |
2.4 底物拓展 |
2.5 非对映选择性控制实验 |
2.6 机理控制性实验 |
2.7 可能的反应机理和立体化学 |
2.8 其它反应尝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膦酰氯参与亚胺和不饱和亚胺的亲电性氢膦酰化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膦酰胺化合物 |
3.1 课题背景介绍 |
3.2 课题设计思路 |
3.3 不饱和膦酰胺产物Ⅲ-3a结构的表征数据解析 |
3.4 条件优化 |
3.5 底物拓展 |
3.5.1 亚胺的底物拓展 |
3.5.2 膦酰氯的底物拓展 |
3.6 机理控制实验 |
3.7 可能的机理 |
3.8 应用研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酰化/脱质子”策略实现芳甲基膦酰氯与环状亚胺的形式[4+2]环加成反应 |
4.1 δ-膦内酰胺化合物介绍 |
4.2 反应的设计 |
4.3 反应的初步尝试 |
4.4 条件优化 |
4.5 底物拓展 |
4.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酰化/脱质子”策略对膦酰氯与异硫氰酸酯的加成环化反应探究 |
5.1 课题设计 |
5.2 原料异硫氰酸酯的绿色合成 |
5.2.1 异硫氰酸酯合成方法的背景介绍 |
5.2.2 设计思路 |
5.2.3 条件优化 |
5.2.4 机理研究 |
5.2.5 可能的机理 |
5.2.6 化学选择性研究 |
5.2.7 “一锅法”和底物拓展研究 |
5.2.8 光学活性异硫氰酸酯的合成 |
5.2.9 克级规模反应及衍生化应用研究 |
5.2.10 小结 |
5.3 膦酰氯与异硫氰酸酯的反应性探究 |
5.3.1 前期探索 |
5.4 本章小结及展望 |
第六章 总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论 |
6.2 展望 |
第七章 实验部分 |
7.1 仪器与试剂 |
7.2 2-乙氧基-3,4-二氢-2-氧亚基1,2-恶膦嗪的合成 |
7.2.1 芳甲基膦酸酯Ⅱ-6a和芳甲基膦酸单酯Ⅱ-12a-12i的制备通法 |
7.2.2 2-乙氧基-3,4-二氢-氧亚基1,2-恶膦嗪(Ⅱ-3)的制备通法 |
7.2.3 对三氟甲基苄基膦酸酯对查尔酮的Michael加成物Ⅱ.7的制备 |
7.3 膦酰氯参与亚胺的亲电性氢膦酰化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膦酰胺化合物 |
7.3.1 乙基膦酸单乙酯Ⅲ-21a-k的合成 |
7.3.2 乙基膦酰氯Ⅲ-1a-k的制备通法 |
7.3.3 1,1-二氘-苯乙基膦酰氯Ⅲ-9的制备 |
7.3.4 2-氘-对甲基苯乙基膦酰氯Ⅲ-11的制备 |
7.3.5 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Ⅲ-2a-p的制备通法 |
7.3.6 α,β-不饱和亚胺Ⅲ-5a-s的制备通法 |
7.3.7 α,β-不饱和膦酰胺Ⅲ-3,Ⅲ-6,Ⅲ-7和Ⅲ-8的制备通法 |
7.4 “酰化/脱质子”策略实现芳甲基膦酰氯与环状亚胺的形式[4+2]环加成反应 |
7.4.1 芳甲基膦酰氯的合成步骤 |
7.4.2 环状亚胺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的合成步骤 |
7.4.3 苯并-δ-膦内酰胺Ⅳ-3的制备通法 |
7.5 基于“酰化/脱质子”策略对膦酰氯与异硫氰酸酯的加成环化反应探究 |
7.5.1 氨基黄原酸三乙胺盐的合成通用步骤 |
7.5.2 异硫氰酸酯V-2a-2al的合成通用步骤 |
7.5.3 光学活性异硫氰酸酯V-13的合成通用步骤 |
7.5.4 芴基膦酰氯V-17和二苯甲基膦酰氯V-18的合成步骤 |
参考文献 |
附录 代表性核磁谱图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发表的论文及会议论文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附件 |
(3)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西医治疗进展 |
1 概述 |
2 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 |
3 尚处于试验中的药物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概述 |
2 中医辨证 |
3 临床论治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燥热证的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
一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4 研究方案 |
5 统计学方法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学 |
8 技术路线图 |
二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首发症状 |
3 疗效指标 |
4 安全性和脱落率 |
三 讨论 |
1 处方立法依据 |
2 组方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一 资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人民日报《民生观》的“建设性”话语研究(200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关于新闻的建设性以及建设性新闻的国内外研究 |
1.2.2 关于民生新闻评论的研究 |
1.2.3 关于人民日报《民生观》专栏研究 |
1.3 理论范式 |
1.3.1 话语与话语分析 |
1.3.2 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 |
1.4 样本的选取及统计方法 |
1.4.1 样本的选取方法 |
1.4.2 样本的数量统计及篇幅情况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民生观》“建设性”话语的文本分析 |
2.1 词汇:关注弱势群体、紧随时代背景变迁 |
2.2 主题:“建设性”取向,推动社会进步 |
2.2.1 标题:短句式为主,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舆论引导 |
2.2.2 内容:关注长期议题,反映社会气候变化 |
2.3 结尾:方案解决式居多,改善各级矛盾 |
第三章 《民生观》“建设性”话语的语境拓展分析 |
3.1 评论由头:权威与多元声音共存 |
3.1.1 诉诸权威,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
3.1.2 多元声音参与社会治理,传授典型经验 |
3.2 情感:正负新闻均以正向角度评论为主,传播“真善美” |
3.2.1 正面新闻正面评论,传播社会正能量 |
3.2.2 负面新闻正向角度评论,缓解社会焦虑 |
第四章 《民生观》“建设性”话语的微观与宏观结构分析 |
4.1 情态:说理为主的低程度词为主,明确表达观点 |
4.2 连贯性:逻辑结构严密、论证方式清晰 |
4.2.1 图式:逻辑结构为“汉堡包”式 |
4.2.2 论证方式:以递进式为主,易于理解 |
4.3 文风:直白朴实、多用俗语与对偶 |
4.4 “三贴近”话语特征打造共情传播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民生观》“建设性”话语实践引发的思考 |
5.1 《民生观》的“建设性”话语特征 |
5.1.1 聚焦于“人”,紧随民生热点引导舆论 |
5.1.2 正面评论站位,倡导积极情绪 |
5.1.3 平民视角,轻快通俗传播主流声音 |
5.1.4 提供解决方案与经验,参与社会治理 |
5.2 《民生观》“建设性”话语实践对民生新闻评论的启示 |
5.2.1 上承官方意志,展现民生评论顶层设计 |
5.2.2 下接社会百态,积极情绪评论民生热点 |
5.2.3 参与社会治理,打造多方观点交汇平台 |
5.2.4 转变记者角色,寻求“主动记者”职业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样本分析 |
2.1 主流媒体微博——以人民日报为例 |
2.1.1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数量分析 |
2.1.2 《人民日报》中针对高校教师的主题分析 |
2.1.3 《人民日报》中关于高校教师倾向性的报道分析 |
2.2 都市类媒体微博——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
2.2.1 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数量分析 |
2.2.2 南方都市报针对高校教师主题分析 |
2.2.3 南方都市报针对高校教师倾向性分析 |
2.3 媒体网站微博——以中国新闻网为例 |
2.3.1 中国新闻网官方微博内容分析 |
2.3.2 中国新闻网针对高校教师报道主题的分析 |
2.3.3 中国新闻网针对高校教师报道倾向性分析 |
第3章 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呈现的分析 |
3.1 关于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分类 |
3.1.1 工作形象 |
3.1.1.1 爱岗敬业型 |
3.1.1.2 学术造假型 |
3.1.2 个人生活形象 |
3.1.2.1 孝顺负责型 |
3.1.2.2 品行不端型 |
3.1.3 社会形象 |
3.1.3.1 为社会做贡献型 |
3.1.3.2 违法犯罪型 |
3.2 报道差异性呈现的分析 |
3.2.1 自身定位不同 |
3.2.2 经营模式不同 |
第4章 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构建存在的问题 |
4.1.1 正负面报道失衡 |
4.1.2 负面消息中高校教师话语权不足 |
4.2 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构建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媒体微博追求关注度 |
4.2.2 高校教师本身的不良行为 |
第5章 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报道反思 |
5.1 推动媒体正确引导 |
5.2 拓展沟通对话渠道 |
5.3 加强部门行业监督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现状 |
二、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创作主题 |
第一节 民族记忆 |
第二节 本土书写 |
第三节 女性困境 |
第二章 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主体:时代变化的推动 |
第二节 叙事视角:个体命运的观照 |
第三节 叙事空间:时间流动的呈现 |
第三章 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精神建构的释然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表达 |
第三节 人文精神的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作品目录 |
(8)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关于青春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五月天:给快乐以标签。 |
2. 杜甫:给青春以作伴。 |
3. 李安:给老年以孤独。 |
4. 苏格拉底:给思想以助产。 |
5. 王维:给风流以“正名”。 |
(9)《新约》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主旨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主旨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一、研究途径与方法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文章的总体结构 |
第一章 基督教与《新约》价值观 |
第一节 《新约》的形成 |
一、《新约》的形成过程 |
二、《新约》形成的背景 |
三、《旧约》对《新约》成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约》的阐释传统 |
一、早期教父哲学家对《新约》的初步阐释 |
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对《新约》的注解 |
三、近现代新教神学家对《新约》的理解和阐述 |
第三节 基督教与《新约》价值观 |
一、基督教与《新约》 |
二、《新约》与《新约》价值观 |
三、《新约》价值观与《旧约》价值观的异同 |
第二章 《新约》价值观的基石——上帝 |
第一节 上帝的存在 |
一、《新约》文本隐含的上帝预设和证明 |
二、《新约》与《旧约》上帝概念的区别 |
三、基督教哲学家论证上帝存在的努力 |
四、近代西方哲学家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
第二节 上帝的属性 |
一、“三位一体”的上帝观 |
二、“基督神-人同性论” |
第三节 上帝与人 |
一、上帝对人的意义 |
二、人的宗教感 |
三、对人需求满足的关照 |
第三章 《新约》的价值指向 |
第一节 人的拯救 |
一、耶稣的受难 |
二、《旧约》对耶稣的预表 |
三、《新约》对《旧约》拯救范围的扩展 |
四、“预定论”的讨论 |
第二节 新天新地 |
一、《旧约》对“新天新地”的预言 |
二、《启示录》对“新天新地”的进一步描述 |
三、“天堂”和“地狱”的概念 |
第四章 《新约》的核心价值 |
第一节 信 |
一、信仰与信心 |
二、《使徒信经》对信仰的概括 |
三、信仰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望 |
一、“主祷文” |
二、“原罪”与“救赎”的问题 |
三、“永生”的盼望 |
第三节 爱 |
一、“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
二、上帝之爱与个人之爱的关系 |
三、“爱的颂歌” |
第五章 《新约》的价值原则 |
第一节 信仰的绝对与唯一 |
一、“不可有别神” |
二、“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 |
第二节 遵守律法 |
一、律法的内在约束 |
二、律法的外在体现 |
第三节 爱人如己 |
一、“效法基督” |
二、“登山宝训”关于“爱”的教导 |
三、“命令的总归就是爱” |
第六章 对《新约》价值观的评价 |
第一节 《新约》价值观的价值 |
一、对基督教的价值 |
二、对个人的价值 |
三、对社会的价值 |
第二节 《新约》价值观的局限 |
一、受众群体的有限性 |
二、应用范围的有限性 |
三、实践过程的有限性 |
第三节 《新约》价值观的难题 |
一、上帝存在的相关问题 |
二、“恶的存在”和“人的苦难”问题 |
三、无神论及其他宗教的回应 |
第四节 《新约》价值观的影响 |
一、对基督教的影响 |
二、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
三、对世界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文学中的时间话语 ——丹尼尔·克尔曼作品的一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作家作品与研究现状 |
1.1 丹尼尔﹒克尔曼的创作之路 |
1.2 研究现状 |
2.文学外部对时间主题的研究 |
2.1 物理学的时间——时间经验的颠覆 |
2.2 生物学视角下的时间——滴滴答答的生物钟 |
2.3 心理学视角下的时间以及精神疾病 |
2.4 哲学视角下的时间 |
2.5 时间与永恒——神话和宗教的解释 |
2.6 小结 |
3.克尔曼作品中的时间痛苦 |
3.1 线性时间的威胁与痛苦——熵的方向 |
3.1.1 死亡迫近 |
3.1.2 死亡时刻——特殊的瞬间 |
3.1.3 年华老去 |
3.1.4 疾病进程 |
3.1.4.1 生理疾病:肥胖 |
3.1.4.2 心理疾病 |
3.1.5 偶然捉弄 |
3.2 克服线性时间的尝试——循环时间与“不死者” |
3.2.1 新的起点?——永恒的循环 |
3.2.2 不死者 |
3.2.3 文本时间——罗莎莉不死 |
3.3 迷失的时间维度 |
3.3.1 空无的过去 |
3.3.2 迷失的未来 |
3.3.3 停滞的现在 |
3.4 平行世界的文学实现 |
3.4.1 通过媒介而来的多重时空 |
3.4.2 触摸平行世界 |
3.5 小结 |
4.克尔曼作品中失效的“无时性”乌托邦 |
4.1 童年的破碎 |
4.2 失败的爱情 |
4.3 留不住的瞬间 |
4.4 小结 |
5.结语 |
缩略语说明 |
参考文献 |
四、抑郁症莫成永远的痛(论文参考文献)
- [1]格非的小说理论研究[D]. 王彩. 西北大学, 2021
- [2]膦酰氯与不饱和体系的反应性研究[D]. 符志成.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探索[D]. 胡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人民日报《民生观》的“建设性”话语研究(2009-2019)[D]. 陈孟南. 河北大学, 2021
- [6]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D]. 张凯悦. 吉林大学, 2020(08)
- [7]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D]. 董晓敏.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8]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关于青春的哲学思考[J]. 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19(10)
- [9]《新约》价值观研究[D]. 蔡梦雪. 湖北大学, 2019(05)
- [10]文学中的时间话语 ——丹尼尔·克尔曼作品的一种解读[D]. 李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