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振宁:中国学生不要太乖(论文文献综述)
徐浩[1](2019)在《PISA阅读素养视野下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研究》文中提出自1903年语文单独设科起,语文教材经历了多纲多本、国语文学分编、一纲一本、一纲多本等发展,到2016年9月,新的“部编本”(目前称之为统编本)语文教材开始试用,预示着语文教材再次进入一纲一本的局面,因此统编本语文教材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重点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统编本语文教材阅读教学应当如何教,还处于摸索之中。本文以PISA阅读素养框架为理论依据,以期在实际教学中秉持国际视野下的阅读教育理念,一方面审视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的合理性,一方面基于调查结果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指导实际教学。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PISA阅读素养评价的演变及PISA2018阅读素养的理念,结合我国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探索当下学生应当具备的阅读素养。第二章,介绍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就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性评价,主要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和训练系统三个方面。第三章,以PISA2018阅读素养框架为理论依据,设计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对应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然后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得出:(1)学生普遍认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在教材目标和预测性评价两个方面认可度稍低;(2)不同阅读能力水平学生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各方面态度上都呈现出了显着的差异,在教材内容选择、教材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与表达三个方面差异尤为明显;(3)绝大部分初中教师认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第四章,以上述结果为参考,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为依托,对统编本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的使用提出如下建议:(1)利用“双线组元”单元组织结构,教给学生阅读能力和策略;(2)利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结构,提高学生数字阅读能力;(3)利用“单元导语”和“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4)利用“随文批注”,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借助国际经验,本文以客观的态度评价统编本初中教材阅读内容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同时也为语文教材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朱瑶丽[2](2019)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视角下的研究生课程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化、培养方式的多元化等都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问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中关注的重难点。人才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而课程学习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备环节,也是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对研究生课程评价进行研究,在理论上能够为构建研究生课程的评价指标提供思路,在实践上可以为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提供经验。本研究旨在探究研究生课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首先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课程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法,选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案例高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然后,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了解案例高校研究生课程的开展及实施情况,用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教师主体对研究生课程重要性、课程质量影响因素以及课程评价的看法。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提取出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基于CIPP模式为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本研究发现,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在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体验方面有着独特的内涵与侧重,更强调创新性与前沿性,更强调课程与科研的结合;研究生课程质量受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资源支持和教学过程四大因素的影响,且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和师生互动情况;研究生课程评价框架的构建可以基于CIPP模式从课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课程效果入手,课程效果包括课程考核结果和学生学习收获。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得出以下反思与建议: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要严把教学过程关口;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从多主体出发;研究生课程评价的指标要贯穿课程全过程;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要各有特色各有侧重。
荆孝民[3](2016)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普通高中办学的愿景、课程、教学、师资、科研、德育、交流等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和具体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和师生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课程被引入中国,普通高中在国际化教育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不清晰、课程引进与整合不规范、教学内容不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引进国际课程的同时,普通高中自身在课程目标、管理、结构和实施等方面也受到挑战。如何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教育实践,增强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国际化教育实践为行动研究对象,以跨文化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追溯其办学发展历史,深入实践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对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支撑学校课程变革的诸要素,如理念与愿景、管理与组织、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进行考察,力图通过发展现状、实践结果的梳理,运用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作为背景,审视、发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高中教育国际化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素材,并为跨文化教育理论在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学校教育是实施跨文化教育的载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有适合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科学地施教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机制、开放合作的办学平台与环境等作为基础与保障。从这四个维度对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进行的分析和梳理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对于改进课程与教学、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或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对于高中国际部还需进一步准确定位、规范运行;课程整合与教学组织需进一步优化;对学生的多样需求和多元培养应给予更多关注;对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跨文化教育应落到实处;要重视并利用好国际化办学对于普通高中长远发展与规划的积极影响,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最后集中对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与正确作为是国际化办学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明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共识为引领,通过英语学科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坚守教育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各项功能目标,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岳婷婷[4](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毛毅静[5](2012)在《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余婉卉[6](2010)在《“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晚清民国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传播,构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异国和母国之间,在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他们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其跨文化性契合于形象学的研究条件和目标。当这群留学生进入想象性的文学叙事,成为一种混合了情感和思想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时,便以形象化的方式置换了缺席的异国原型,显示了时人在审视和想象着异国“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其间所涉及到的回忆及其再现还往往具有寓言性质,表达了各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密切关联着身份认同、国族主义、权力等问题。浏览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在“被书写”和自我书写中,统一的留学生形象是不存在的,他们呈现出裂变多元的样态,要对之分门别类,企图从中浓缩出规律和共性,也是如此困难和牵强。他们的生成并未呈现出环环相扣的关系,要从中归纳出一条明晰的思想史主线分外艰难。这种形象多样性的特殊症结在于,留学在晚清民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留学生是彼时社会表情的一种表征。文化现象的庞杂性使得新兴的留学生群体难以被某种单一的形象所规约,犬牙交错的舆论在价值判断等方面影响了文学形象的塑造,而文学又参与到了众声喧哗的历史叙事之中。不过,在留学生形象的丰富多元之态中,仍有一种现象引人关注,即晚清民国文学对留学生的负面书写蔚为大观。许多文本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斥责留学生们的不学无术、行为败坏、怪行怪状。与这种道德谴责相对接的,是大量留学生角色的郁郁不得志。尤其在“五四”前后,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逐渐盛行,他们感伤自卑,流露出沉重的失落感。由此,当晚清民国的留学生在思想史、教育史、学术史中被奉为“一国之原动力”的精英人物时,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与留学史的宏观叙事之间裂开了缝隙。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为何如此热衷于从负面书写留学生?显然,勘测这一问题的症结,对理解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互动关系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首先,道德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视点和诉求,由民族主义而生的政治焦虑使得留学生常常承受“恨铁不成钢”的关怀。这种亟欲从“天下”向现代国家的民族主义意识恰是西学东渐中的舶来之物。史实的吊诡在于:清朝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溃败,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留日潮。留日生在日本触碰到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观念之后,向中国全面地引入了近代世界的民族国家框架,也萌生出对日本民族的排斥感。在民族主义话语的支配下,留学生以个体的遭遇象征民族的受难,易由自尊滑向极端的自卑。在文本的“再现”中,作为革命者的留学生将西方近现代民族主义话语替换为华夷之辨,以汉族本位建立民族认同;“国难当头”的语境令学术与救国成为一对矛盾体,留学生因而展开“经世致用与学术独立”的辩析。其次,全面留学的现象,正是建立在全盘西化的预设之上,留学生形象的负面色彩之所以如此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尊西崇新之风对晚清传统士人的冲击。西学新知的强势介入使旧式知识分子陷入身份危机之中,面对日渐“得势”的留学生,他们难以把握心态的平衡,故对留学生多“谴责”之声。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强调了留学生形象的诸种“洋派”表现,将他们刻画为“穿西装的文明人”。而“洋派”话语往往与误读相伴相生,不论是留学生的异域体验,还是他们对西学新知的理论引介,或多或少都忽略了“西方”本身的建构和西方思想的多面向。他们对基督教的理解,对“自由”等概念义理的阐扬可堪为例。在这尊西崇新的大趋势中,洋文凭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资本。留学生们构成了一个文化权力网络。在这种以现代学统为中心的等级性精英网络中,留学国别深刻地影响着留学生的话语权。再次,在古老中国迈入现代世界的时间转折点上,留学生形象承载着“现代”与“传统”的复杂关系,在语境的变化中,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中,他们常常迷失方向,成为中西之间的矛盾体。其中,尤能暴露留学生传统意识的是隶属私人领域的女性观和情爱话语;而传统的性别观又在这种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中扮演了一个暧昧的角色。然而,所谓“中国/西方”、“传统/现代”,仍囿于二元对立思维。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亦新亦旧和亦中亦西其实是常态。传统未必是虚构的,但传统又着实是被建构的。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从一元论的固有定势出发,文本中的留学生便注定要在对立中奔突,难以实现“中体西用”的目标。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受制于历史想象力和政治潜意识。但是,尽管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它却道出了近现代留学史的另一面,呈现出一种风格化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新历史主义已将“历史”归为一种文本的“修辞想象活动”,但文学叙事更能展现历史中的个人体验和潜意识场景,更能挖掘出宏大历史叙事之下的种种记忆。
李菡,彭纳揆[7](2010)在《论创新暨创新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认真思考关于创新暨创新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破除惟马首是瞻、重守成轻创新的文化传统;提高年轻人作为创新主体的自觉性;增强人类意识;创造一个良好、自由、公平、创新的环境。
董春水[8](2009)在《下广东(连载之二)》文中认为第六章晚上,在佑兴花园的单身公寓里,正当沙碧百无聊赖地打开电脑,准备先上网冲冲浪热热身的时候,很少有人问津的门铃响了起来。水娇吗?沙碧一下跳了起来,但马上又苦笑了,水娇才不按你的门铃,按也不是这样的节奏。他走过去把门打开,是他那个白得离谱像得了白化病的小堂妹岫眉,她呆呆地站在门口。他想起她说了会来找他的。
王喜亲[9](2008)在《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对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的认识和分析,结合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学哲学的观点对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视野,为当前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途径。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于丰富数学教育的现有理论,推动数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包括前言、陈省身其人、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与老庄哲学、陈省身教育理念对青年一代的影响以及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与中学数学教育,除前言共分四章。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陈省身的生平和他的主要成就,以及他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论文的第二章首先从陈省身的学术成就、社会影响、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他的哲学思想对青年学者的影响。其次,探讨了陈省身对数学与物理的关系的认识,指出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打破数学与物理分家的现象,加强学科间的有机融合。论文的第三章论述了陈省身教育理念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对中国数学教育和数学人才培养所做的贡献。论文的第四章探讨了陈省身对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课程改革应具有方向性、基础性;讲数学史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学会思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数学思想、美学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同时论述了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陈省身的事迹和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王光明[10](2005)在《数学教学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教学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效率不仅体现于学生掌握知识与学好当堂内容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于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教学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2)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近期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与远期的学习效果——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是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效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 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对于数学教育的贡献包括: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比较教育研究的需要、数学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内学者试图从对教学效率的测量与评价出发,界定教学效率,但不同程度存在试图套用自然科学意义下关于效率的认识,演绎关于教学效率的认识的问题。的确,教学效率是客观存在的,但评价的标准则因依赖教学观念会具有主观性。而且,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不仅多,而且错综复杂。因此,教学效率测量与评价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意义下完全的客观化,而只能做到尽量科学化。但是,认为只有定量化才是科学化的看法是片面的。教学效率更适宜运用优、良、中差等做评价。 主要结论包括:(1)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2)教学效率思想发展的主线为关注教师教的效率,逐步到关注学生学的效率,而目前更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效率。(3)我国学生数学双基与数学认知基础并不厚实。(4)我国数学教学效率亟待提高。(5)理性精神就是对逻辑、自由、普遍法则的追求和超越外在欲望的干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6)数学教育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是指在数学教学以及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数学内在理性的感悟以及对数学家的理性精神的感受,学生所获得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与价值体验。(7)数学教学的应然效果包括塑造学生的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8)重视数学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视数学对思维的训练。(9)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外源建构、内源建构和辩证建构思维能力。(10)数学认知理解分为操作性、关系性和迁移性理解三种水平。(11)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学生投入了很大精力,教师费了很大功夫,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深刻理解。(12)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各存在操作性、关系性和创造性三种水平。(13)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14)只有那些自我评价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评价才高。(15)在高的教学效率评价标准下,数学教学效率同样可以提高。(16)无所不适、无所不能的某种高效率数学教学方式是不存在的。(17)局限于技术思维是教学效率研究的大忌。(18)在认知教学中,高效率教学注重思维的教学,注重数学教学中的理解问题,注意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19)立足教学效率视角,要辩证分析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和不足。(20)既涉及学生情感参与,又涉及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数学教学的高效率。(21)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论基础并非仅是西方的某些主义,而是那些所有可以为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带来启迪的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相关学科的知识。(22)要用教育中的各种“主义”帮助我们思想和深入思考,而不是僵化我们的思想。(23)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24)数学教学与其说激发求知欲,不如说激发求识欲。
二、杨振宁:中国学生不要太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振宁:中国学生不要太乖(论文提纲范文)
(1)PISA阅读素养视野下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PISA2018 阅读素养及其演变 |
(一)PISA阅读素养的演变 |
1.PISA2000 |
2.PISA2009 |
3. PISA2012 和 PISA2015 |
(二)PISA2018 阅读素养概述 |
1.阅读素养框架 |
2.阅读材料的属性 |
3.测试任务分布 |
(三)PISA阅读素养的演变对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意义 |
1.语文阅读素养发展 |
2.从阅读评价出发探索语文阅读素养 |
3.PISA2018 阅读素养框架对我国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启示 |
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分析 |
(一)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 |
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关注一线教学需要 |
3.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
4.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
(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 |
1.选文系统 |
2.助读系统 |
3.训练系统 |
三、基于PISA2018 阅读素养框架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审视 |
(一)基于PISA2018 阅读素养框架的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评价体系 |
1.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2.评价体系:以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为核心 |
(二)评价内容 |
1.评价对象 |
2.评价工具 |
3.信度和效度 |
(三)评价结果的讨论 |
1.学生阅读能力表现 |
2.学生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各维度的态度 |
3.不同阅读能力水平学生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各维度的态度差异 |
4.教师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各维度的态度 |
四、基于调查结果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使用建议 |
(一)利用“双线组元”单元组织结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 |
1.“双线组元”单元组织结构下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 |
2.教学实践案例 |
3.关于教学设计的讨论 |
(二)利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结构,提高学生数字阅读素养 |
1.“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结构和数字阅读素养 |
2.教学实践案例 |
3.关于教学设计的讨论 |
(三)利用“单元导语”和“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
1.“单元导语”和“阅读提示”的作用 |
2.教学实践案例 |
3.关于教学设计的讨论 |
(四)利用“随文批注”,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 |
1.“随文批注”与阅读过程 |
2.教学实践案例 |
3.关于教学设计的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阶段语文阅读能力发展及其教学 |
附录二 :关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调查(教师) |
附录三 :关于阅读能力及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调查(学生)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2)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视角下的研究生课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
二、研究生课程是学术研究的热点 |
三、个人研究和学习经历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评价 |
第二节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梳理 |
一、质量保障体系的演变过程 |
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文献梳理 |
三、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课程关系 |
第三节 课程评价梳理 |
一、课程的重要性 |
二、课程评价文献梳理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五、AHP层次分析法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工具的编制 |
三、研究计划的实施 |
四、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生课程的重要性 |
第一节 研究生课程的特征 |
一、应然层面 |
二、实然层面 |
第二节 课程与科研的关系 |
一、负相关 |
二、正相关 |
三、零相关 |
第五章 研究生课程评价的框架 |
第一节 研究生课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
一、课程理念 |
二、课程目标 |
三、资源支持 |
四、教学过程 |
第二节 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效果 |
一、课程考核结果 |
二、学生学习收获 |
第三节 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一、层次分析法实施步骤 |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六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研究生课程要与科研相结合 |
二、研究生课程质量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 |
三、从影响因素和课程效果来构建研究生课程评价框架 |
第二节 讨论与建议 |
一、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要严把教学过程关口 |
二、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从多主体出发 |
三、研究生课程评价的指标要贯穿课程全过程 |
四、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要各有特色各有侧重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3)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面临的挑战 |
3.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应有的价值取向 |
4.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跨文化应然性 |
(二)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基础 |
1.基础教育国际化 |
2.课程国际化 |
3.普通高中及其国际化教育实践 |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跨文化教育 |
1.跨文化 |
2.跨文化教育 |
3.跨文化能力 |
4.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1.关键词检索文献情况分析 |
2.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
3.关于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
(五)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3.研究的方法 |
4.本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理想与愿景 |
(一)普通高中的国际化办学理想 |
1.培养国际人才,实现高中升学多元化 |
2.开展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教育 |
3.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 |
(二)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形成与确立 |
1.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的基本状况 |
2.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跨文化教育表达 |
(三)小结 |
三、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
(一)国外引进课程 |
1.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 |
2.引入我国高中的“国外课程”基本情况 |
3.引入我国的部分“国外课程”的简介 |
(二)西北师大附中的课程结构 |
1.西北师大附中的生源构成、班级设置 |
2.普通高中班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 |
3.高中国际部课程实施 |
4.高中国际部其他课程 |
(三)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
1.研究性学习 |
2.社团活动 |
3.游学活动 |
4.跨文化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
5.延展课程之跨文化思考 |
(四)小结 |
四、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组织 |
(一)国际部 |
1.国际部产生与发展 |
2.国际部对高中国际化办学的作用和意义 |
(二)国际化办学的项目与平台 |
1.孔子课堂 |
2.国际化办学的资源平台 |
(三)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学组织 |
1.“学科备课组”与“班级科任组”的活力 |
2.探索跨文化背景下“教”与“学”的联结形式 |
(四)小结 |
五、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发展 |
(一)自主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二)实施跨文化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
1.国际部教师的培养目标 |
2.教师海外研修、培训 |
3.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
1.多元化评价与另类测量 |
2.多元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3.德育GPA与动态、过程评价 |
4.不一样的班级与成长 |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国际班德育 |
1.德育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
3.开好主题班会,打造班级文化 |
(五)小结 |
六、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一)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
1.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 |
2.高中国际班办学的困境 |
3.国际化与学校办学实际的统整 |
4.办学现实的跨文化理性 |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实践中的问题 |
1.高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定位问题 |
2.普通高中国际部的问题 |
3.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关注和教育学生的问题 |
5.跨文化教育思想在普通高中其他学科的适用问题 |
6.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问题 |
7.对于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影响力较弱问题 |
(三)跨文化视野下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改进措施 |
1.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作为与正确作为 |
2.普通高中对于育人价值取向的坚持与坚守 |
3.学校管理者应该形成明晰的理念与共识 |
4.跨文化教育促进英语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 |
5.课程引进必须保障中国本土的文化与价值观 |
6.课程整合中过程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把握 |
7.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应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国际课程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赴海外留学校友跨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三:西北师大附中国际班学生海外大学升学指导课程大纲 |
附录四:西北师大附中School Profile 2016 |
附录五:一篇学生的对话 |
后记 |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 图像证史 |
(二) 影像史学 |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过程 |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
(一) 回到历史现场 |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
一、颠覆教育 |
二、上山下乡 |
三、知青生活 |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
(一) 校园生活掠影 |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
第八章 结语 |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为世界人" |
二、"欲说还休"的留学生 |
三、相关既有研究述评 |
四、本文理路 |
第一章 "鱼龙混杂,贤愚不分"的留学生 |
第一节 多元而裂变的留学生形象 |
一、晚清:被书写的留学生 |
二、民国:留学生角色的个性化 |
第二节 犬牙交错的社会表情 |
一、作为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留学潮 |
二、晚清民国留学生的差异性 |
三、莫衷一是的议论 |
四、大众传媒的介入 |
第三节 蔚为大观的负面书写 |
一、"留学生之怪现状" |
二、留学生的感伤与沉沦 |
三、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零余人" |
四、媒体对留学生的负面评价 |
第二章 留学潮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
第一节 民族寓言中的留学生 |
一、晚清政治乌托邦中的留学生 |
二、道德批判与进化论 |
第二节 留日生:民族主义的引进 |
一、甲午海战:从一个文明走向一个国家 |
二、留日与厌日 |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张扬 |
一、晚清留学生的排满话语 |
二、留学生对归属感的呼唤 |
三、学术与政治 |
第三章 留学生形象与"洋派"话语 |
第一节 "洋派"文化的实践者 |
一、"穿西装的文明人" |
二、精神资源的"洋派" |
三、"洋派"形象的文学动因 |
第二节 "输西学入中国" |
一、再难关闭的世界之窗 |
二、失意之人的书写 |
三、异域文明:无法实现的零距离 |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西方文明 |
第三节 "洋派"话语的光环之下 |
一、洋文凭:一种文化资本 |
二、权力网络中的等级关系 |
第四章 留学生形象与"传统" |
第一节 传统元素在留学生叙事中的表现 |
一、留学生的"旧"面貌 |
二、形象制作者的传统意识 |
三、传统元素的文学动因 |
四、女性解放的反面:留学生的性别观 |
五、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 传统元素的地位 |
一、思乡·乘船 |
二、中西之间的矛盾体 |
第三节 传统元素的变异 |
一、作为传统标签的"辫子" |
二、传统的反向虚构:以"缠足"为例 |
三、中体西用的可行性 |
余论 |
一、留学生形象之为形象 |
二、风格化的现实:留学的另一面 |
三、文学与历史的话语竞争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论创新暨创新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须破除惟马首是瞻、重守成轻创新的文化传统 |
二、提高年轻人作为创新主体的自觉性 |
(一) 历史是年轻人的创业史 |
(二) 不要迷信伟人和权威 |
(三) 机遇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
(四) 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时间紧迫感 |
三、必须增强人类意识 |
四、创造一个良好、自由、公平的创新和创新教育的环境 |
(9)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陈省身简介 |
1.1 一天小学与中学跳级 |
1.2 南开、清华,崭露奇才 |
1.3 汉堡、巴黎,追随大师 |
1.4 西南联大到普林斯顿 |
1.5 故园情结,献身中国教育事业 |
第二章 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与老庄哲学 |
2.1 陈省身教育思想 |
2.2 陈省身教育思想对青年学者的影响 |
2.3 陈省身对数学与物理关系的认识 |
第三章 陈省身教育理念对青年一代的影响 |
3.1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
3.2 瞻望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培养中国式的数学人才 |
第四章 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与中学数学教育 |
4.1 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 |
4.2 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与中学数学教育 |
4.2.1 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
4.2.2 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与中学数学教学 |
4.2.3 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
4.2.4 陈省身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关心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数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效率与效率的意义 |
第二节 教学效率与数学教学效率的界定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经济学基础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信息论与思维学基础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系统科学基础 |
第五节 课题研究脑科学的基础与自然现象的启发 |
第六节 数学教学效率评价的方法论基础 |
第三章 教学效率的思想与我国当代开展的相关实验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古代关于教学效率的思想 |
第二节 国外关于教学效率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当代关于教学效率的实验 |
第四章 时间的理论与应然数学教学效果 |
第一节 时间的理论 |
第二节 数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 |
第三节 数学教育要培养效率意识 |
第四节 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与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
第五节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学习自我认识能力 |
第五章 数学教学效率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北大学子和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效率的现状 |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效率认识的现状 |
附录:教师调查问卷 |
第三节 中学生关于数学学习效率认识的现状 |
附录:学生调查问卷 |
第四节 基于数学认知基础测试的数学教学效率的现状 |
第五节 基于AHP方法评价的数学教学效率的现状 |
附录:专家与学生问卷 |
第六章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因素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高中数学高才生与普通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差异 |
附录一:高才生及普通生“两角和与差三角公式”的认知学习比较 |
附录二:两个解题记录(要点) |
附录三:“极限”概念学习前后的作业单 |
第二节 学生数学认知理解的程度 |
附录:理解水平试题 |
第三节 学生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四节 北大学子和高考状元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 |
第五节 数学学习效率比较与个案 |
第六节 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的理解程度 |
附录一: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理解的水平划分的初步假说 |
附录二: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水平”的专家首次调查问卷 |
附录三:首次向专家征询意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附录四: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水平”的假说再次向专家征询意见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五: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程度与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录六: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的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七: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
附录八:调查统计分析 |
第七章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实践案例 |
第二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
附录一:实验班学生对实验教师的评价节选 |
附录二:学生关于数学与美认识的作业 |
第三节 提高探究课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
附录:胡庆玲老师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探究课大家谈 |
第四节 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
第五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之一 |
第六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之二 |
第八章 关于数学教学效率的认识与思考 |
第一节 研究数学教学效率应该贯穿的精神 |
第二节 高效率数学教学的特征 |
第三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需要数学教师对“双专业”有深刻的理解 |
第四节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 |
第五节 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
附录:日历中的方程 |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数学教学效率评价指标聚类分析 |
参考文献 |
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杨振宁:中国学生不要太乖(论文参考文献)
- [1]PISA阅读素养视野下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结构研究[D]. 徐浩.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2]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视角下的研究生课程评价研究[D]. 朱瑶丽. 厦门大学, 2019(08)
- [3]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D]. 荆孝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5]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6]“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D]. 余婉卉. 武汉大学, 2010(09)
- [7]论创新暨创新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J]. 李菡,彭纳揆.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 [8]下广东(连载之二)[J]. 董春水. 西部, 2009(24)
- [9]陈省身数学教育思想研究[D]. 王喜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01)
- [10]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 王光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