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普通中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黄冈市普通中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黄冈市普通中专教育发展的形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声[1](2021)在《湖北省黄冈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家庭农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鹏宇[2](2021)在《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拥有“运动之母”美称的田径运动,是世界历史中最悠久、最基础、最普及的运动项目。走、跑、跳、掷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还是田径运动中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高低受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决定。严格而科学的训练可以强化技能、战术、精神等可控因素,抑制体能、裁判、对手表现、赛程赛制、场地器材等不可控因素,最终表现为竞技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田径竞技实力。田径竞技实力不断提升并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一线田径队伍的训练和竞赛,以及田径后备人才的选材和培养。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中国四大高原中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严格科学的竞训体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其中竞走、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的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帕累托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田径、竞走锦标赛各项目冠军成绩和前八名平均成绩纵向对比,以项群为单位分类进行研究,同时,与2019年全国少年(U16)田径锦标赛、2019年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2019年全国青少年竞走锦标赛(少年组)以及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三届世界青奥会冠军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另外,对内蒙古自治区10所田径后备人才基地的教练员、运动员的基本情况、选材、训练、竞赛、经费、文化学习和器械食宿等诸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科学评估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厘清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对症施策,精准发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竞技实力位于全国中等偏下0.25个百分点,田径项目奖牌贡献率较低,所占比重均未超过20%。2.内蒙古自治区男子优势项目:马拉松、竞走和中长跑;女子优势项目:马拉松、投掷和中长跑。3.内蒙古自治区十三支代表队田径竞技实力差异化明显、呈梯状分布。4.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运动等级偏低,大部分项目冠军成绩与同年龄段全国冠军、青奥会冠军存在一定差距,提升空间较大;并且全年参赛次数较少、参赛等级偏低以及三个项群间发展不协调。5.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各项目后备人才储备不充足,运动员性别结构失衡。6.内蒙古自治区田径教练员队伍整体偏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均衡,科研意识淡薄,岗位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层级主要以短期普通培训为主。7.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选材范围狭窄,选材途径单一,经费投入较少,对政府过度依赖;并且训练器械和医疗器械的数量不足、维修保养能力较差。8.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数量较少,重点项目(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和田径项目布局结构失衡。建议:1.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树立先进科学的赛训思想,做好田径项目顶层设计,全面提升田径地位。2.适当调整高考体育术科项目,增加支撑内蒙古优势项目的测试内容,保障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人才储备,给予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3.推广成功的赛训模式或经验,补齐落后地区场馆改扩建短板,增加多功能训练房和医疗器械等硬件设施,改善后备人才训练和学习条件。打破多极化格局,促进各盟市均衡协调发展。4.实施“内引、外联”等不同竞训策略。提高与外省市竞赛交流频率,平衡资源分布,缩小项群间发展差距。5.建立全区田径后备人才数据资源库,形成共享机制。扩大女运动员招生规模,确保男女运动员各项目分布的均衡性和科学性。6.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降低人才引进标准。提高教练员科研意识,增加全年岗位培训次数和等级,提升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综合水平。7.提升科学选材水平,以及结合本地体育市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争取体育赞助的成功经验,优化资本运作结构,确保资金渠道多元化,逐步减轻政府压力。8.平衡重点项目(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和田径各类项目的比重,支持更多学校申报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何鹏[3](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周君[4](2020)在《黄冈市职业院校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向前发展,投资理财的理念正在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投资理财的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在校的大学生群体将日益成为未来社会最为广泛、最为强大的消费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新的社会主流趋势,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投资理财知识却相对显得匮乏,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群体,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大学生设计的投资理财产品,在投资理财市场上也是寥寥无几,这样对大学生从事投资理财意愿、需求及行为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以黄冈市本地的两所职业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问卷星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获取301份样本。本论文在广泛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投资与理财行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现状研究,对样本地区大学生消费情况、支出结构、资金来源、盈余使用分布、理财知识了解情况、理财产品需求及使用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结合投资理财行为理论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性别、户籍类型、金融课学习、账户使用、家庭教育等因素对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行为有显着影响,为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投资理财行为的优化提出针对性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贾子鸣[5](2020)在《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黄冈实验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沉淀而凝聚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是表现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近代着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过:“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传统戏种约有三百六十多,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黄梅戏是我国的传统剧种,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它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片段,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审美为中心,积极的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通过欣赏和学唱戏曲,使小学生热爱与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很多歌唱性的乐曲都比较单一,常见的大部分是外国名曲,而我国民族的艺术,比如戏曲、曲艺等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对西方音乐很感兴趣,对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却知之甚少,对经久不衰的戏曲经典剧本及代表人物更是缺乏了解。小学是启蒙学习的开始,也是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刻,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黄梅戏社团及其他戏曲社团,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加强校园的建设,同时也能够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弘扬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今小学黄梅戏社团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展黄梅戏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对黄梅戏持久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了音乐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大学就读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市是一个戏曲大市,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文以黄冈市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对黄冈市实验小学黄梅戏进小学社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黄梅戏进小学社团的教学活动。本文由三章内容组成。首先是绪论,主要论述了黄梅戏进小学社团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详细论述了黄梅戏与小学社团,包括了黄梅戏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小学社团的起源和类型以及对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基本的概述,从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三方面论述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以黄冈市实验小学为例,论述了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现状调查,包括社团的现状,以及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第三章分析了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开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笔者提出了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思考对策。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发现,黄梅戏社团活动的开展已经初见成效,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融入黄梅戏戏曲文化中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周阳[6](2020)在《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关键字眼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被提及。在乡村振兴的格局之下,乡村旅游成为了农村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促进乡村环境改善、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面临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生活环境拥挤、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在乡情的牵挂和引领下,城市居民希望走进乡村、短暂逃离城市,感受自然田园风光、欣赏生态之美,放松压力、舒缓心情。于是,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主要针对城市人群的新的旅游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发展了起来。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人文、生态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目前,黄冈市乡村旅游业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效,但由于仍处在发展初期,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黄冈市的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以期为黄冈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环境承载力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不足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发展概况、发展成效、发展类型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黄冈市乡村旅游整体的发展情况,基于SWOT分析指出了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具备的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劣势和威胁。其次,选取了2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罗田县、英山县)进行了对旅游地游客的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资料分别从基本情况、出游情况、满意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原因。同时,以前文的研究内容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黄冈市乡村旅游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利用资源、拓宽推广宣传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旅游人才支撑和加强乡村生态建设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最后是对于全文研究内容的总结与展望。

刘克明[7](2020)在《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紧张、焦虑、空虚等一系列“城市病”。人们越发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做一个全身心的放松和充电,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既能满足人民休闲放松的需要,同时也能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也从最初简单的“农家乐”模式逐渐向休闲多元化模式转型升级,属于乡村旅游的黄金时代正式来临。湖北龙王湖旅游集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投资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红安县,从产业政策、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新方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本文以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研究为切入点,在分析景区的规划设计、区位优势、内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休闲农业理论、体验经济理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对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战略做出了准确的定位,从而对现有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进策略以及保障实施措施。本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引入部分。首先介绍了文章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随后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的研究现状,随后分析了休闲农业理论、体验经济理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在乡村旅游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第三部分为景区营销现状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的基本情况,然后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几方面分析了目前营销策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分别利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竞争模型、SWOT分析法对宏观、产业及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第五部分是在前面四部分的基础上对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战略进行规划、定位,并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和保障措施。

潘振兴[8](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我国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如雨后春笋一般,已经逐步占据我国旅游业的重要一席。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逐步提上日程,“三农”问题在全国都属于重中之重的问题。国家为此也在惠农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自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繁荣时期,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的建设越来越好,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而且现代化越来越普及,这对城市疲惫的人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旅游之地,吸引着他们从城市过来体验乡村淳朴的生活。湖北省黄冈市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当地政府的扶持与相关商家的宣传,吸引了大量的远近游客。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对乡村旅游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黄冈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本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黄冈市乡村旅游相关资料、数据、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分别对黄冈市乡村旅游的相关从业人员与游客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来分析发展黄冈市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试图为黄冈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首先,本文综合大量文献资料,从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着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进行归纳,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其次,通过对黄冈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黄冈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了解了其客源市场和竞争力状况。第三,分析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两个典型案例的模式,为后续的建议奠定基础。最后,分析了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黄冈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全文共七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内容、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关于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黄冈市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第四部分,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黄冈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两个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第六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第七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打算。

程瑶[9](2019)在《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对2007-2015年湖北省乳腺癌死亡趋势、年龄特征、地区分布特征以及疾病负担进行分析,明确湖北省乳腺癌死亡的高危人群。(2)由于武汉市的肿瘤监测开展较早,本研究对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进行单独研究,综合评价1990-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长期变化趋势并进行预测,结合远城区乳腺癌的死亡情况,进一步明确高危人群。(3)基于襄阳市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检出情况,明确高危人群,为相关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结合问卷调查,明确妇女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常用途径,了解妇女筛查行为和乳腺自我检查行为(breast self-examination,BSE)的影响因素。(4)探讨乳腺癌患者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早诊早治政策进一步提供依据。此外,了解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数据从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中提取;武汉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数据来自武汉市肿瘤登记报告监测。乳腺癌发病或死亡率的标化采用中国人口标化与世界人口标化两种方式。数据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使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来衡量趋势变化的大小和方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伤残调整生命年(the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的公式计算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包括由早死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s,YLL)和带伤残生存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采用Nordpred预测模型对2016-2025年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进行预测;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 model)分析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的年龄效应(age effect)、时期效应(period effect)和队列效应(cohort effect)。(2)一是对健康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获取途径、筛查行为与BSE行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二是对乳腺癌患者的就医延迟现状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就医延迟的定义采用国际常用的标准,将患者从发现症状到首次因症状就医的间隔时间≥3个月为。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变量之间的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人群的筛查行为和BSE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015年湖北省乳腺癌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33/10万、世界人口标化标化死亡率为5.32/10万,其中城乡分别为6.82/10万和4.74/10万。2007-2015年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50-54岁年龄组(16.17/10万)。此外35-39岁与50-54岁年龄组死亡率显着上升(AAPC=7.3%,95%CI:2.1%,12.7%;AAPC=8.9%,95%CI:2.4%,15.8%)。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死亡率处于湖北省最高水平,并且黄冈市乳腺癌死亡率显着上升(AAPC=14.4%,95%CI:7.7%,21.6%),而孝感市显着下降(AAPC=-7.1%,95%CI:-13.7%,0),湖北省乳腺癌造成的YLL损失为65417.69人年,损失强度为1.55/千人。(2)2015年武汉市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13/10万与6.45/10万。此外,武汉市中心城区乳腺癌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2.07/10万与42.19/10万、死亡率分别为6.83/10万与7.20/10万;远城区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32/10万。26年间武汉市乳腺癌发病率显着上升(AAPC=3.3%,95%CI:2.0%,4.7%),且预测在未来10年将持续上升,2021-2025年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将达到44.00/10万。同时,死亡率变化较为平缓(AAPC=0.4%,95%CI:-0.1%,0.9%)。2011-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在55-59岁(123.88/10万),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60-64岁年龄组(26.42/10万),而2009-2015年远城区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55-59岁年龄组(19.29/10万)。且在1990-2015年,年轻组女性(<50岁)标化发病率持续上升(AAPC=3.5%,95%CI:3.0%,4.1%),而老年组女性(≥50岁)标化死亡率持续上升(AAPC=0.9%,95%CI:0.2%,1.5%)。1990-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由乳腺癌导致的DALY损失为110574.18人年,DALY率为2.08/千人,且YLL占主要部分;2009-2015年远城区乳腺癌YLL损失为13839.47人年,损失强度为1.31/千人。此外,武汉市发病与死亡趋势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队列效应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襄阳市人群免费乳腺癌筛查结果表明,45-49岁与60-64岁年龄组女性均为高危人群,检出率分别为35.67/10万与46.39/10万。调查结果发现,妇女对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不高(17.07%),且电视是调查对象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最常用途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9.36%。健康人群筛查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程度(OR=1.84,95%CI:1.52,2.22)、经济因素(OR=1.39,95%CI:1.03,1.86)、时间因素(OR=1.51,95%CI:1.22,1.85)和就医筛查方便程度(OR=1.60,95%CI:1.27,2.01)。妇女BSE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OR=4.69,95%CI:2.25,9.80)、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OR=2.49,95%CI:1.83,3.39;OR=3.01,95%CI:2.19,4.13)以及工作压力(OR=3.09,95%CI:1.28,7.50)。(4)乳腺癌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患者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OR=3.34,95%CI:1.45,7.71)、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OR=0.32,95%CI:0.15,0.70)、工作压力(OR=0.39,95%CI:0.18,0.87)。患者对获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同样不高(23.46%),调查对象的就医延迟率高达50.28%,且大多数患者由于症状恶化才就医(37.99%)。患者自报导致就医延迟的原因中,对症状不担心的比例最高(17.78%)。此外,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就医的时间成本(OR=2.34,95%CI:1.18,4.64)和对症状的严重性认识(OR=4.58,95%CI:2.31,9.07)。结论:(1)湖北省女性乳腺癌35-39岁与50-54岁年龄组女性与黄冈市女性死亡率呈显着上升趋势。此外,武汉市乳腺癌发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上升趋势显着,且预测在未来10年将会持续上升,亟需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年轻女性发病率与老年女性死亡率逐年上升,需要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与防控。湖北省和武汉市女性乳腺癌流行的高峰年龄均出现后移趋势,应密切关注高危人群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防控措施。(2)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对女性乳腺癌筛查行为与BSE行为均有显着影响,但乳腺癌相关知识普及情况较差,且妇女的关注度较低,需要加强以电视为主的宣传策略,能够对提高妇女参与筛查和BSE有所帮助。此外,降低筛查费用,鼓励妇女克服主观困难,定期参与筛查,提高妇女对乳腺癌早诊早治的认识,重视乳腺病变,在发现乳腺病变之后,正确对待并克服困难因素,及时就医确诊,也能够起到早诊早治、降低乳腺癌不良结局的效果。

冯志峰[10](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二、黄冈市普通中专教育发展的形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冈市普通中专教育发展的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内蒙田径运动发展需要
        1.1.2 中国田径运动发展需要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
        2.2.2 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帕累托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内蒙古田径项目竞技实力分析
        4.1.1 内蒙古田径项目奖牌分布分析
        4.1.2 内蒙古田径项目4-8 名分布分析
        4.1.3 内蒙古田径优势、潜优势和弱势项目分布
    4.2 内蒙古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情况分析
        4.2.1 青少年锦标赛参赛情况分析
        4.2.2 青少年锦标赛竞赛情况分析
        4.2.3 青少年锦标赛达级情况分析
    4.3 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分析
        4.3.1 青少年锦标赛项群亚类分布特征
        4.3.2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最高竞技水平纵向比较分析
        4.3.3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整体竞技水平纵向比较分析
        4.3.4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竞技水平态势分析
        4.3.5 内蒙古、全国和青奥会最高竞技水平横向比较分析
    4.4 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4.1 田径后备人才教练因素分析
        4.4.2 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因素分析
        4.4.3 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6章 参考文献
第7章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2.1.3 贫困地区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2.2.1 贫困文化
        2.2.2 文化贫困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6.1.1 样本基本概况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黄冈市职业院校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内容结构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高职院校
        2.1.2 投资理财
    2.2 理论基础
        2.2.1 行为金融理论
        2.2.2 有效投资组合理论
        2.2.3 需求层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冈职业院校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分析
    3.1 中国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
    3.2 黄冈本地高职院校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
    3.3 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高职学生投资理财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4.3.1 变量设置
        4.3.2 数据来源
    4.4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黄冈实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一、黄梅戏与小学社团
    (一)黄梅戏的概述
        1.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2.黄梅戏的特点与价值
    (二)小学社团的概述
        1.小学社团的兴起
        2.小学社团的类型
        3.小学社团的发展趋势
    (三)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现实意义
        1.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必要性
        2.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可行性
        3.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优越性
二、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现状调查——以黄冈实验小学为例
    (一)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的现状
    (二)对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的调查
        1.对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的学生调查
        2.对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的教师调查
        3.对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的家长调查
三、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
    (一)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的调查分析
        1.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的成效
        2.黄冈实验小学黄梅戏社团存在的问题
    (二)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对策思考
        1.引入流行元素,营造教学氛围
        2.开展艺术活动,增强实践机会
        3.创立微课堂,探索多样化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
致谢

(6)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乡村生态旅游
        2.1.3 乡村旅游产品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3.2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3.2.1 旅游业在经济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
        3.2.2 帮扶农民脱贫致富
        3.2.3 景区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
        3.2.4 带动乡村环境改善
    3.3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3.3.1 人文依托型
        3.3.2 景区依托型
        3.3.3 节庆活动型
    3.4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3.4.1 黄冈市乡村旅游优势分析
        3.4.2 黄冈市乡村旅游劣势分析
        3.4.3 黄冈市乡村旅游机遇分析
        3.4.4 黄冈市乡村旅游威胁分析
第四章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4.1 对黄冈市乡村旅游地游客的调查
        4.1.1 游客基本情况
        4.1.2 游客出游情况
        4.1.3 游客满意程度
        4.1.4 小结
    4.2 黄冈市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
        4.2.1 游客重复旅游率不高
        4.2.2 旅游项目内容单一
        4.2.3 旅游品牌缺乏知名度
        4.2.4 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4.2.5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
    4.3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4.3.1 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4.3.2 资源利用程度不深
        4.3.3 宣传营销方式滞后
        4.3.4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4.3.5 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第五章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5.1.1 推出特色旅游路线
        5.1.2 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
        5.1.3 建设特色旅游品牌
    5.2 深入挖掘利用资源
        5.2.1 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深度和广度
        5.2.2 分析客源市场,充分利用资源
    5.3 拓宽推广宣传渠道
        5.3.1 利用特色活动做好营销宣传
        5.3.2 整合线上线下两个宣传渠道
    5.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5.4.1 科学规划,制定行业规范
        5.4.2 保证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5.5 强化旅游人才支撑
        5.5.1 多方吸纳专业人才
        5.5.2 发挥农民主体地位
    5.6 加强乡村生态建设
        5.6.1 在旅游环节中融入生态文明元素
        5.6.2 提高各方主体的生态环保意识
        5.6.3 打造后疫情时代康养型乡村旅游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三、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乡村旅游及乡村旅游营销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旅游营销的研究
    第二节 乡村旅游营销的理论基础
        一、休闲农业理论
        二、体验经济理论
        三、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第二章 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现状分析
    第一节 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一、公司简介
        二、景区规划方案
        三、景区经营现状
    第二节 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产品策略及存在问题
        二、现有价格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现有渠道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四、现有品牌推广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龙王湖乡村旅游内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社会环境分析
        四、技术环境分析
    第二节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一、现有竞争者分析
        二、潜在竞争者分析
        三、替代品竞争者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五、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第三节 景区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一、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二、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第四章 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定位分析与策略优化研究
    第一节 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定位分析
        一、市场细分
        二、市场选择
        三、市场定位
    第二节 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一、建立现代化的服务营销理念:由4Ps发展到7Ps
        二、形成差异化的产品设计
        三、制定精准化的定价策略
        四、深耕互联网营销渠道
        五、合理打造龙王湖“创意文化”品牌
        六、利用“有形”提升“无形”
    第三节 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三、财务保障
        四、技术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乡村旅游的定义及内涵
        2.1.2 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
    2.2 乡村振兴相关概念及理论
        2.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义及内涵
        2.2.2 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
3 乡村振兴背景下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3.2 黄冈市乡村旅游目的地调查
        3.2.1 黄冈市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调查问卷分析
        3.2.2 黄冈乡村旅游目的地村干部及村民访谈调查分析
    3.3 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SWOT分析
        3.3.1 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3.3.2 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劣势
        3.3.3 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
        3.3.4 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挑战
4 乡村振兴背景下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旅游产业分散,创新程度较低
    4.2 政府管理乏力,环境保护不力
    4.3 乡村旅游主体缺失,旅游满意度不高
    4.4 乡村旅游市场不规范,治理紊乱
    4.5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收入不稳定
5 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古岳文化艺术村—乡村文化振兴典型案例分析
        5.1.1 古岳文化艺术村概况
        5.1.2 古岳文化艺术村模式启示
    5.2 松阳大木山茶园—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分析
        5.2.1 松阳大木山茶园概况
        5.2.2 松阳大木山茶园模式启示
6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6.1 加强政府领导,保护生态环境
    6.2 构建产业融合体系,创新乡村旅游模式
    6.3 培养新型农民,发挥主体作用
    6.4 建立市场化机制,提升信息化水平
    6.5 创新经营模式,提升营收水平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流行现状及趋势研究
第一节 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武汉市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乳腺癌人群筛查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女性乳腺健康信息需求与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女性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四、黄冈市普通中专教育发展的形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黄冈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 余声.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2]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D]. 徐鹏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4]黄冈市职业院校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研究[D]. 周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黄梅戏走进小学社团的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黄冈实验小学为例[D]. 贾子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周阳.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7]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刘克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 潘振兴.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9]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D]. 程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  

黄冈市普通中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