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魏宇[1](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齐玥[2](2021)在《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型综合医院室外环境本是医患康复疗养、舒缓身心的场所,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噪声污染严重,声环境较差。本文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通过定点实测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进行评价,并使用Cadna/A软件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声环境进行优化模拟,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长沙市中心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及声压级测量,获取医院室外环境的高程、交通车流量、各区域声源组成和声级值等数据,明确测点周边的声源类型,并通过问卷对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的主观评价进行了调查;(2)综合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主客观评价结果,探讨评价结果与受访者社会、行为因素、声源组成以及声压级大小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大多区域和时段的声压级测量值都超过了 55dB(A),声环境质量较差;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身份受访者对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3)使用Canda/A软件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的相关因子(道路车流量、地形、绿化植被等)参数进行改变,得出了室外声环境质量与道路车流量成反比、地形和植被对于声环境优化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4)基于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现状,发现存在着内部噪声问题严重、功能布局不合理、外部城市噪声干扰以及缺乏声景的设计和利用等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噪声声源、利用自然声景、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等针对性对策。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使用者心理角度出发,多方面综合考虑声环境的影响因素,以改善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为目的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今后大型综合医院室外环境的设计和室外声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任维[3](2019)在《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景观规划研究 ——以沙溪水库旅游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发展模式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者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家庭度假市场快速发展,积极推动着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如依托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和依托古迹、创意等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度假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由于现代旅游区规划属于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时间长的项目,在规划上,其成功与否受制于很多因素,过去的传统的旅游区规划过于重视视觉效果,而不注重旅游者是如何去感受环境,并与环境形成互动。然而,在旅游区规划设计上,因考虑旅游者感知体验,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与肤觉的综合感知,使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环境实现全方位的感知体验,从而提供旅游区景观体验的舒适性、参与性。因此,将感知体验应用于旅游区规划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沙溪水库旅游区景观规划为例,对实际案例进行了现场调研,根据场地特性,探索性运用感知体验理论,并围绕案例进行论证,总结出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景观规划方法。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和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探讨感觉和知觉心理学基础知识、景观空间的基本感官体验,以及其他感官体验的交互作用等感知体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借鉴五个国内外经典案例,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分析其优缺点,对自己的项目地规划设计产生一定的启发。第四部分探讨在旅游区规划过程中,在遵循规划原则基础上,总结出旅游区感知体验的规划设计方法等。第五部分根据之前的理论分析,以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沙溪水库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总体规划方案,包括前期分析、发展定位、总体布局、分区规划、感知体验规划、专项规划等。最后,论文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做了总结性论述,注重游客的感知体验,围绕内部与外部的五感感官体验,在保证人身安全前提下,营造具有感官体验的旅游环境空间。有效地保证旅游区的经济效益,对今后探索提高旅游区规划整体品质提供参考。
陈梅芳[4](2019)在《航天基地对文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作为旅游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2016年1月海南省被确认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加速了海南省旅游的转型升级。文昌毗邻省会城市海口和花园城市琼海,旅游业发展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文昌拥有富集的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发展的旅游吸引物众多。然而,文昌旅游业市场较为低迷,存在旅游目的地建设水平较低、旅游吸引物特色不足、未形成成熟的旅游产业链等问题。2016年6月,文昌航天发射基地作为中国第一个滨海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到2018年初共进行了4次发射任务,发射期间文昌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各旅游产业的不同程度发展。本文所指文昌旅游产业由航天旅游产业和一般旅游产业构成,一般旅游产业是由完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旅游核心产业、向旅游者提供部分产品和服务的旅游依托产业和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旅游带动的旅游相关产业共同构成。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依据旅游相关内容和产业链条理论、产业边界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对文昌航天旅游产业和一般旅游产业进行剖析,分析从航天基地立项到建成承担发射任务各时间段对文昌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探究航天基地建设背景下文昌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发射中心的发展概况、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佛罗里达州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文昌航天基地可借鉴肯尼迪航天中心深度开发航天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拓宽旅游宣传途径和探索公私合作模式来促进文昌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可知,航天基地建设对文昌旅游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但旅游产业要获得持续性发展除了航天基地建设项目的促进外,更需要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和多样性发展原则基础上,发挥产业链条叠加性和垂直性特点,增强航天基地内生带动性,发挥产业边界渗透性特点,促进航天产业与一般旅游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发挥产业集群集聚性特点,促进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加快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打造“两区两平台”,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整合“点、线、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梁仕浩[5](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 ——以周至集贤镇为例》文中提出道路作为空间的实体呈现,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与生态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道路空间的形成与演变与这些因素高度相关。正如道路生态学领域着名学者理查德·福曼所说,“道路系统和生态系统就像两个相互缠绕和厮打在一起的巨人”,它们一起对人居生态环境中的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路域生态环境品质产生着重要影响。然而由于乡村道路建设过程的粗放发展,使得路域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生物死亡、水土流失、生境破碎等现象现时有发生,道路建设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并不高,也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乡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工作也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因此乡村道路空间品质的地位和重要性正逐步凸显,这也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当前对于乡村道路的关注局限于道路建设质量和数量的提升,而缺乏对乡村道路建设过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相应研究。基于此,如何以生态导向解构乡村道路空间内涵,阐释乡村道路空间存在的问题,评价乡村道路空间发展质量,从而提出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便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研究综述,总结了典型的乡村道路空间环境提升的实践经验,从乡村道路的生态环境要素、空间构成要素和文化环境要素三个方面对乡村道路空间内涵进行解构。同时结合不同地理空间类型下的乡村道路空间现状调查研究,根据“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基础理论,将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划分为关中平原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和秦岭山地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两种类型,分析了其道路空间的景观生态要素分布特征、规模特征和形态特征,阐释了西安市乡村道路在道路空间生态景观、道路建设使用、道路绿化、路域设施、道路规划设计和管理养护方面的问题,从而构建了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问题为导向,从区域道路空间生态统筹、乡村道路空间生态设计、乡村道路空间绿化、道路生态技术运用、道路空间设施分类分级配置、道路规划建设机制完善和道路管理养护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规划提升的相关策略,同时结合实证案例进行了相关研究,从而为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建设过程中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沈美娟[6](2017)在《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的实践 ——以杭州长睦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往往需要便捷的交通网络支持,随着城市的逐步扩张和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大,连接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绕城高速公路越来越被重视,做好绕城高速公路的规划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绿化是一座城市的外围生态绿道,也是该座城市的对外形象及窗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的生活追求,要求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不仅要起到减轻污染、防止噪音、净化空气的防护作用,而且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增加游憩空间、营造良好的植物空间,提升环境品质。所以,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绿化不应只有单一的防护功能,应该是集生态防护与风景观赏与一体的复合型防护林绿化。本文首先明确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绿化概念及相关理论、功能作用,结合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主要的景观理论,综合考虑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建设的地域性、复杂性等特性,较为全面的对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进行分析。对锡澄高速公路防护林绿化、杭州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绿化进行实景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的规划原则及设计手法。通过对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杭州长睦段的建设实践论证,阐述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的建设特色,力求探索出适应我国的、完善的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体系。
王宏凯[7](2016)在《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景观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景观设计己经逐步成为我国公路建设中无法或缺的部分。加上近年来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们逐渐将交通安全与路面景观设计联系起来,公路环境的生态防护和降低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论文着重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公路景观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在总结已有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分析景观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做相关工作如下:分别阐述了交通安全与公路景观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公路景观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认为,公路景观对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在公路景观设计时重点融入交通安全因素,公路景观设计是公路设计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公路景观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设计内容、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及现阶段我国公路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公路线形、公路绿化景观、公路构造物景观、公路附属设施景观、人工景观等五个方面讨论不同的景观设计布置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结合泸州市纳溪区市政道路景观设计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对于行驶过程中引导性,不同线形和不同构造物的景观设置形式,还包括两侧绿化带与道路变化处过度段布置形式等,说明景观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实际影响。对关于基于交通安全公路景观评价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指出层次分析法是其重要的评价方法,存在重要现实的价值。
陈程昱[8](2015)在《基于适宜生态技术的湖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飞速加快,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也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质量更加重视,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建筑包括监控中心,收费站和服务区等,服务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服务建筑,对于塑造高速公路的社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及时有效的缓解驾驶员的生理疲劳和改善车辆的使用极限状态。是保障驾乘安全,保证运输经济、快捷必不可少的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交通服务建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认为它是独立于城市之外的,其能源资源输入以及废弃物输出都拥有着一套独立的系统,而非城市内部市政功能体系,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服务区内能源资源浪费、所在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尴尬局面。随着国内生态失衡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中引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成为建筑界的研究热点。湖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气候地貌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设计师们如何在规范,完善当地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基础上融入适宜技术生态设计理念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基于这些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和对象以及相关的概念,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的研读与归纳,确定了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提出了适宜技术生态设计理念,并对其理论基础和技术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总结其基本的技术策略,并分析说明了适宜生态技术之于服务区设计的必要性。第三章:在分析湖南地区环境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空间布局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湖南地区几处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其优劣,从选址布局、分类、规模、景观环境以及建筑设计几方面归纳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策略,并归纳总结出服务区设计的生态问题。第四章:探讨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人性化设计要素,并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几个方面总结出适应于湖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态设计措施,结合实例,在建筑材料选择,空间处理手法和细部构造设计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第五章:分析了具体的工程设计实践项目——湖南宁乡花明楼服务区,并对该服务区的生态策略进行了分析。
柳柯[9](2013)在《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 ——以桐庐高速入城道路为例》文中指出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往往伴随便捷的交通网络,随着城市的逐步扩张和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大,连接城市核心与城市边缘的入城口道路的窗口形象越来越被重视,入城口道路的设计等级也随之提高。作为城市第一印象的展现,如何通过道路景观来表现城市生命力,又需要营造怎样的道路空间来匹配城市的发展需求,以及绿化和人行空间的合理设计,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入城口道路是城市空间形态中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城市边界点的界定,更是城市窗口的拟定。正如众多公共空间,入城口道路的实施目的集合了生态性,使用性、文化性和独创性。通过道路绿化空间范围的界定、景观构成要素的梳理、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来呈现城市的意向之美。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入城口道路的绿化空间规划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且完善的理论和规范。因此,展开对入城口道路绿化空间的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明确入城口和景观道路的定义、功能。结合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入城口道路建设环境的地域性、复杂性等特性,较为全面的对入城口道路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进行分析,归纳影响出植物立面空间营造的3类因素,包括植物因素;地形因素和植物+地形因素,以及总结立面空间营造3种类型。通过对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实况调查和分析,整理了目前入城口景观道路在绿化空间营造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特色性和道路的功能性角度出发,将绿化空间解构分析,对主要成景元素进行归纳,探讨入城道路绿化空间的设计手法。并对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优劣势作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力求探索出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规划的新方法。现代化城市入口道路的绿化设计,不能停留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功能上,而是要追求更全面的社会效益,把功能、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串联起来。因此,出入城口道路的规划将景观、生态等方面进行结合,与城市文化和现场资源有效整合,将其打造成一个安全、生态、美观的绿色通道。同时,也为入城口道路绿化空间的规划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奇文,陈咏泉[10](2009)在《常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景观设计浅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好实现常吉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生态可持续性和体现公路沿线的地域特色,在互通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合了当地自然、生态、人文三者景观资源,着力营造一个亲近生态、自然、凸显地域文化的互通景观。
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
2.1.5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
3.4.1 概述 |
3.4.2 评价标准 |
3.4.3 评价方法 |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
4.1 概念与功能 |
4.1.1 概念界定 |
4.1.2 功能作用 |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
4.2.1 构建目的 |
4.2.2 构建思路 |
4.2.3 评价概念模型 |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
4.3.1 评价机构 |
4.3.2 评价程序 |
4.4 评价指标 |
4.4.1 指标设计思路 |
4.4.2 评价指标构建 |
4.5 评价方法 |
4.5.1 评价方法考量 |
4.5.2 评价方法应用 |
4.6 评价分等定级 |
4.6.1 分等定级依据 |
4.6.2 评价等级划分 |
4.7 本章小结 |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
5.1.1 评价维度分析 |
5.1.2 评价指标分析 |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
5.2.1 构建原则 |
5.2.2 构建流程 |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
5.4 评价指标构建 |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
6.3.3 权重计算 |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
7.1 研究区概况 |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
7.2.1 构建目标 |
7.2.2 构建原则 |
7.2.3 评价指标构建 |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
7.3.3 权重计算 |
7.3.4 评价总分计算 |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
7.4.1 评价分等定级 |
7.4.2 评价结果分析 |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局限与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规范标准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规范标准和评价指标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声环境研究进展 |
1.3.2 声景观研究进展 |
1.3.3 医院声环境研究进展 |
1.3.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环境声学 |
1.4.2 环境心理学 |
1.4.3 声景学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长沙市概况 |
2.1.2 长沙市中心医院概况 |
2.2 客观评价法 |
2.2.1 调查时间及地点 |
2.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2.3 主观评价法 |
2.3.1 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
2.3.2 研究假设 |
2.3.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3.4 调查问卷设计 |
2.4 Cadna/A模拟法 |
3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客观评价研究 |
3.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源分析 |
3.1.1 声源的主要类型 |
3.1.2 声源的分布和成分特征 |
3.2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场分析 |
3.2.1 声压级随时间变化规律 |
3.2.2 声压级随空间变化规律 |
3.3 本章小结 |
4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主观评价研究 |
4.1 量表的样本特征 |
4.1.1 受访者自身因素样本特征 |
4.1.2 客观因素样本特征 |
4.2 声环境整体评价结果及假设验证 |
4.2.1 声环境整体评价结果 |
4.2.2 假设验证 |
4.3 各类声源主观评价结果及假设验证 |
4.3.1 各类声源主观评价结果 |
4.3.2 假设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Cadna/A模拟与分析 |
5.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模拟与分析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参数设置 |
5.1.3 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
5.2 改变单一影响因子模拟与分析 |
5.2.1 车辆因素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
5.2.2 地形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
5.2.3 绿化植被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优化建议与对策 |
6.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现存问题 |
6.1.1 内部噪声问题严重 |
6.1.2 功能布局不合理 |
6.1.3 外部城市噪声干扰 |
6.1.4 缺乏声景的设计和利用 |
6.2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改善建议 |
6.2.1 控制噪声声源,营造和谐的室外环境 |
6.2.2 利用自然声景,营造生机的室外环境 |
6.2.3 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调查问卷预量表(医护版) |
附录B: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调查问卷预量表(非医护版) |
附录C: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正式量表(医护版) |
附录D: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正式量表(非医护版) |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景观规划研究 ——以沙溪水库旅游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
1.1.2 感知体验在旅游区规划中的运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阐述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进展 |
1.5.2 国外研究进展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感知体验的理论探讨 |
2.1 感觉的心理学基础理论 |
2.1.1 感觉的一般概念 |
2.2 知觉的心理学基础知识 |
2.2.1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
2.2.2 知觉的种类 |
2.2.3 空间知觉 |
2.3 景观空间的基本感官体验 |
2.3.1 视觉体验 |
2.3.2 听觉体验 |
2.3.3 嗅觉体验 |
2.3.4 味觉体验 |
2.3.5 肤觉与触觉体验 |
2.3.6 其他感官体验的交互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相关案例研究 |
3.1 灵山小镇·拈花湾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规划特色 |
3.1.3 规划启示 |
3.2 无锡·田园东方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规划特色 |
3.2.3 规划启示 |
3.3 青岛·芳香山谷旅游区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规划特色 |
3.3.3 规划启示 |
3.4 新西兰皇后镇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规划特色 |
3.4.3 规划启示 |
3.5 日本小岩井农场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规划特色 |
3.5.3 规划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3.6.1 生态环境要素 |
3.6.2 合理的空间布局 |
3.6.3 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3.6.4 挖掘特色产业,促进旅游发展 |
3.6.5 注重感知体验与旅游区环境关系 |
4 旅游区的感知体验规划方法研究 |
4.1 感知体验与旅游区的关系 |
4.1.1 感知体验对旅游区规划设计的意义 |
4.1.2 旅游区规划设计反作用于感知体验 |
4.2 基于感知体验的规划原则 |
4.2.1 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原则 |
4.2.2 自然、生态、共享,注重感官特色原则 |
4.2.3 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 |
4.2.4 以人为本,市场导向原则 |
4.2.5 广泛参与,综合协调原则 |
4.2.6 科学发展、适度超前原则 |
4.3 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规划方法 |
4.3.1 建立总体的感知体验规划体系 |
4.3.2 旅游区内组织感知体验活动 |
4.3.3 规划旅游体验路线 |
4.3.4 规划智慧旅游体验景点 |
4.3.5 规划人景交互—创意交互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5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沙溪水库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自然条件 |
5.1.3 人文条件 |
5.1.4 经济条件 |
5.1.5 交通分析 |
5.1.6 地形分析 |
5.1.7 植物分析 |
5.2 上位规划分析 |
5.2.1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5.2.2 产业发展与布局分析 |
5.2.3 综合交通规划分析 |
5.2.4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分析 |
5.2.5 从化区太平镇空间规划分析 |
5.2.6 从化区太平镇沙溪洞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析 |
5.3 现状分析 |
5.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3.2 沙溪水库及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5.3.3 周边建筑分析 |
5.3.4 现状植物分析 |
5.4 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 |
5.4.1 旅游资源评价 |
5.4.2 旅游发展(SWOT)分析 |
5.5 客源市场分析与容量估算 |
5.5.1 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
5.5.2 客源市场定位 |
5.5.3 客源规模预测 |
5.5.4 容量估算 |
5.6 规划总则 |
5.6.1 规划范围 |
5.6.2 规划期限 |
5.6.3 规划依据 |
5.6.4 规划目标与规划定位 |
5.6.5 规划理念 |
5.7 总体布局 |
5.7.1 空间结构规划 |
5.7.2 功能分区 |
5.7.3 总平面图 |
5.8 分区规划 |
5.8.1 生态农牧观光区 |
5.8.2 湖畔休闲度假区 |
5.8.3 农耕文化体验区 |
5.8.4 森林康养区 |
5.8.5 密林休憩区 |
5.9 旅游区的感知体验规划 |
5.9.1 建立总体的感知体验的规划体系 |
5.9.2 旅游区内组织感知体验活动 |
5.9.3 规划旅游体验路线 |
5.9.4 规划智慧旅游体验景点 |
5.9.5 规划人景交互一创意交互景观 |
5.10 专项规划 |
5.10.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5.10.2 植物景观系统规划 |
5.10.3 竖向规划 |
5.10.4 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 |
5.10.5 导览系统规划设计 |
5.10.6 灯光设计意向 |
5.10.7 铺装设计意向 |
5.10.8 建筑与小品风格意向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致谢 |
(4)航天基地对文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条理论 |
2.2.2 产业边界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3 小结 |
3 航天基地对文昌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及其制约分析 |
3.1 相关概况 |
3.1.1 文昌市概况 |
3.1.2 文昌航天基地概况 |
3.1.3 文昌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3.2 航天基地对文昌市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分析 |
3.2.1 立项阶段(2006-2009年) |
3.2.2 建设期间(2010-2015年) |
3.2.3 首发之后(2016年至今) |
3.2.4 小结 |
3.3 航天基地带动文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分析 |
3.3.1 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航天产业内生动力不足 |
3.3.2 产业边界渗透性较弱,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制约明显 |
3.3.3 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旅游产业竞争力制约突出 |
4 肯尼迪航天中心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 肯尼迪航天中心概况 |
4.1.1 整体概况 |
4.1.2 发展历程 |
4.2 佛罗里达州概况 |
4.3 肯尼迪航天中心对佛罗里达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
4.3.1 带动主题乐园的快速兴建与发展 |
4.3.2 带动“旅游+”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
4.3.3 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 |
4.3.4 带动航天旅游产业链的成熟壮大 |
4.4 经验借鉴 |
4.4.1 深度开发航天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
4.4.2 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
4.4.3 拓宽旅游宣传途径,推动旅游宣传全覆盖 |
4.4.4 探索公私合作模式 |
4.5 小结 |
5 航天基地对文昌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优化策略 |
5.1 优化目标 |
5.2 优化原则 |
5.2.1 可持续原则 |
5.2.2 整体性原则 |
5.2.3 多样性原则 |
5.3 优化策略 |
5.3.1 发挥产业链条叠加性和垂直性特点,增强航天基地内生带动性 |
5.3.2 发挥产业边界渗透性特点,促进旅游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
5.3.3 发挥产业集群集聚性特点,促进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 |
5.4 优化举措 |
5.4.1 加快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打造“两区两平台” |
5.4.2 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推进“点、线、面”全域化发展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1.1 航天基地对文昌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亟待提升 |
6.1.2 航天基地带动文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多元 |
6.1.3 强化嵌入性是增强航天基地带动作用的根本所在 |
6.2 不足之处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 ——以周至集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对道路空间的生态考量 |
1.1.2 道路空间生态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乡村生态修复 |
1.1.3 乡村道路建设工作有着良好的政策引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乡村 |
1.3.2 乡村道路 |
1.3.3 道路生态 |
1.3.4 生态导向 |
1.3.5 乡村道路空间 |
1.4 研究地域、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地域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人类聚居学理论 |
2.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1.3 道路生态学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系统工程学理论 |
2.2 生态导向下道路空间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道路生态的基础理论研究 |
2.2.2 道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
2.2.3 道路空间的景观生态格局研究 |
2.2.4 道路空间的生态设计研究 |
2.2.5 研究评述 |
2.3 乡村道路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乡村道路的建设效应研究 |
2.3.2 乡村路网布局的方法研究 |
2.3.3 乡村道路安全的问题研究 |
2.3.4 乡村道路规划的评价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2.4 典型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环境提升实践案例 |
2.4.1 生态道路创建型——四川内江的生态路建设 |
2.4.2 道路环境整治提升型——浙江余杭“美丽公路”整治提升工程 |
2.4.3 美丽公路定量评价型——浙江宁波茅石线美丽公路等级试评 |
2.4.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内涵解构 |
3.1 乡村道路的特征分析 |
3.1.1 数量特征 |
3.1.2 功能特征 |
3.1.3 等级特征 |
3.1.4 通行特征 |
3.2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发展内涵 |
3.3 乡村道路生态环境要素 |
3.3.1 人工生态环境组成因子 |
3.3.2 自然生态环境组成因子 |
3.3.3 乡村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
3.3.4 对人居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 |
3.3.5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 |
3.4 乡村道路空间构成要素 |
3.4.1 界面限定 |
3.4.2 路面空间 |
3.4.3 道路绿化 |
3.4.4 附属设施 |
3.5 乡村道路文化环境要素 |
3.5.1 乡村道路与物质文化 |
3.5.2 乡村道路与精神文化 |
3.5.3 乡村道路与制度文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现状调查研究 |
4.1 西安市区域生态环境认知 |
4.1.1 生态环境区位 |
4.1.2 地形地貌特征 |
4.1.3 植被与动物状况 |
4.1.4 水系与土壤分布 |
4.1.5 气候分布特征 |
4.1.6 区域生态评价 |
4.2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现状分析 |
4.2.1 西安市乡村道路里程 |
4.2.2 西安市乡村道路等级 |
4.2.3 西安市乡村道路管理养护 |
4.2.4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与乡村聚落 |
4.2.5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分类 |
4.3 关中平原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特征解析 |
4.3.1 分布特征 |
4.3.2 规模特征 |
4.3.3 形态特征 |
4.4 秦岭山地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特征解析 |
4.4.1 分布特征 |
4.4.2 规模特征 |
4.4.3 形态特征 |
4.5 现状问题总结与分析 |
4.5.1 道路空间生态景观问题 |
4.5.2 道路建设使用问题 |
4.5.3 道路绿化问题 |
4.5.4 路域设施问题 |
4.5.5 道路规划设计问题 |
4.5.6 道路管理养护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完整性原则 |
5.1.3 可操作原则 |
5.1.4 代表性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指标筛选 |
5.2.2 指标体系架构 |
5.2.3 指标权重确定 |
5.3 评价过程与方法 |
5.3.1 评价指标量化与赋值 |
5.3.2 路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
5.3.3 道路空间构成评价指标 |
5.3.4 人文社会环境评价指标 |
5.3.5 乡村道路空间发展评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 |
6.1 区域道路空间生态统筹 |
6.1.1 协调城乡生态空间要素 |
6.1.2 构建城乡道路生态廊道 |
6.1.3 生态优先的道路网络建设 |
6.1.4 路域生态环境导向的道路空间建设 |
6.1.5 以乡村绿道织补区域道路生态格局 |
6.2 乡村道路空间生态设计提升 |
6.2.1 “旅游道路生态+”的规划设计 |
6.2.2 有机融合的路网布局 |
6.2.3 生态导向的断面优化 |
6.2.4 乡土记忆的铺装改造 |
6.3 乡村道路空间绿化提升 |
6.3.1 乡村道路空间绿化原则 |
6.3.2 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
6.3.3 道路线性空间绿廊分类控制 |
6.3.4 交通节点空间绿化分级提升 |
6.4 道路生态技术与材料 |
6.4.1 路面再生技术运用 |
6.4.2 路面透水材料铺装 |
6.4.3 道路边坡生态恢复 |
6.5 道路空间设施分级分类配置 |
6.5.1 道路小品分类设计 |
6.5.2 道路夜景分类亮化 |
6.5.3 道路服务驿站分级 |
6.5.4 道路标识系统分类 |
6.6 道路规划建设机制完善 |
6.6.1 城乡道路分类体系 |
6.6.2 乡村道路设计与质量管理 |
6.6.3 乡村道路建设的公众参与 |
6.7 道路管理养护保障措施 |
6.7.1 乡村道路的管理养护 |
6.7.2 乡村道路资金供给 |
6.7.3 道路文化宣传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周至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实践 |
7.1 周至集贤镇发展概况 |
7.1.1 交通区位 |
7.1.2 行政管辖 |
7.1.3 社会经济 |
7.1.4 镇域发展规划 |
7.2 集贤镇乡村道路建设现状研判 |
7.2.1 调研路线 |
7.2.2 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形态 |
7.2.3 集贤镇乡村道路等级 |
7.3 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发展评价 |
7.3.1 县道318 道路空间评价 |
7.3.2 乡道赤峪路道路空间评价 |
7.3.3 村道严金路空间评价 |
7.3.4 评价结果分析 |
7.4 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问题分析 |
7.4.1 路域界面环境 |
7.4.2 道路路面环境 |
7.4.3 道路绿化及植物分布 |
7.4.4 道路附属设施 |
7.5 生态导向下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措施 |
7.5.1 平原地区乡村道路网络优化 |
7.5.2 秦岭山地地区乡村道路网络优化 |
7.5.3 干道与支路空间的生态整治引导 |
7.5.4 道路空间绿化的生态建设 |
7.5.5 凸显地域文化的道路设施配置 |
7.5.6 加强道路的管理和养护 |
7.5.7 道路建设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总结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的实践 ——以杭州长睦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与分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绕城高速公路绿化的组成 |
2.1.3 绕城高速公路的功能与作用 |
2.1.4 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的功能与作用 |
2.1.5 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的类型 |
2.2 主要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理论 |
2.2.3 色彩理论 |
2.2.4 环境美学理论 |
2.3 案例分析 |
2.3.1 锡澄高速公路防护林带 |
2.3.2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带 |
2.4 小结 |
3 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之我见 |
3.1 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的主要问题 |
3.1.1 功能单一 |
3.1.2 植物群落结构及空间营造单一 |
3.1.3 地形处理不够丰富 |
3.1.4 养护水准有待提升 |
3.2 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的规划原则 |
3.2.1 功能复合性原则 |
3.2.2 景观多样性原则 |
3.2.3 人性化原则 |
3.2.4 因地制宜原则 |
3.2.5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
3.3 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的设计手法探讨 |
3.3.1 防护林绿化的树种规划 |
3.3.2 防护林植物的群落结构 |
3.3.3 防护林植物空间的营造 |
3.3.4 防护林的养护管理 |
4 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带实践——以杭州长睦段为例 |
4.1 规划背景 |
4.2 项目概况 |
4.3 场地调查 |
4.3.1 地理位置 |
4.3.2 自然及历史人文资源 |
4.3.3 植被情况 |
4.3.4 场地竖向及排水 |
4.4 规划布局 |
4.4.1 规划理念 |
4.4.2 规划原则 |
4.4.3 空间布局 |
4.5 复合型防护林带之生态防护林带 |
4.5.1 生态防护林带的功能规划 |
4.5.2 生态防护林带的植物配置 |
4.5.3 生态防护林带的群落结构 |
4.6 复合型防护林带之风景观赏林带 |
4.6.1 风景观赏林带的功能规划 |
4.6.2 风景观赏林带的群落结构 |
4.6.3 风景观赏林带的空间营造 |
4.6.4 风景观赏林带的节点空间 |
4.7 复合型防护林带的具体规划 |
4.7.1 树种规划 |
4.7.2 景观小品 |
4.7.3 园路 |
4.7.4 城市家具 |
4.7.5 景观照明 |
4.7.6 给排水系统 |
4.7.7 竖向地形 |
4.8 建设成效 |
5 结语与展望 |
5.1 思考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7)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公路景观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
2.1 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
2.2 公路景观概述 |
2.3 公路景观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3.1 公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3.2 公路构造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3.3 公路附属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3.4 公路绿化景观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3.5 公路人工景观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景观设计 |
3.1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体系 |
3.1.1 公路景观设计内容 |
3.1.2 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
3.1.3 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
3.1.4 存在问题 |
3.2 公路线形协调设计 |
3.2.1 平面线形连续性 |
3.2.2 竖向线形连续性 |
3.2.3 平纵组合设计 |
3.3 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
3.3.1 互通立交绿化设计 |
3.3.2 服务区、收费区和管理所绿化设计 |
3.3.3 隧道洞门及渐变段绿化设计 |
3.3.4 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 |
3.3.5 边坡和护坡道绿化设计 |
3.4 公路构造物景观设计 |
3.4.1 隧道景观设计 |
3.4.2 桥梁景观设计 |
3.4.3 互通立交景观设计 |
3.5 公路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
3.6 公路人工景观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通安全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
4.1 项目背景与工程概况 |
4.2 景观设计思想及原则 |
4.3 主要道路景观设计 |
4.3.1 景观植被选取 |
4.3.2 不同线形植被布置设计 |
4.3.3 不同构造物植被布置设计 |
4.3.4 主要绿化工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
5.1 公路景观系统评价 |
5.1.1 概述 |
5.1.2 评价原则 |
5.1.3 评价标准 |
5.1.4 评价程序 |
5.2 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建立 |
5.3 公路景观评价步骤 |
5.3.1 公路景观评价 |
5.3.2 评价分值获取方法 |
5.3.3 权值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适宜生态技术的湖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及动因 |
1.1.2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1.2 概念界定 |
1.2.1 高速公路 |
1.2.2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1.2.3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高速公路的关系 |
1.2.4 生态建筑 |
1.2.5 适宜技术生态建筑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高速公路服务区研究发展现状 |
1.3.2 国内高速公路服务区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适宜技术生态设计概述 |
2.1 适宜技术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生态建筑设计的起源 |
2.1.2 适宜技术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概况 |
2.2 适宜技术生态建筑的技术特征 |
2.2.1 地域性特征 |
2.2.2 经济性特征 |
2.2.3 文化性特征 |
2.3 适宜技术生态建筑的技术策略 |
2.3.1 设计结合气候策略 |
2.3.2 因地制宜的节能节材策略 |
2.3.3 传统生态手法的拔高策略 |
2.4 适宜技术生态设计之于服务区设计的必要性 |
第3章 湖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 |
3.1 湖南地区环境气候特征 |
3.1.1 湖南地区环境形态特征 |
3.1.2 湖南地区气候特点 |
3.2 湖南省高速公路及服务区的基本情况概述 |
3.3 服务区功能定位及场所设施简介 |
3.3.1 相关术语和定义 |
3.3.2 服务区功能定位 |
3.3.3 服务区场所设施简介 |
3.4 服务区选址与布局 |
3.4.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置间距与选址 |
3.4.2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布局 |
3.5 服务区分类与流通规模的计算 |
3.5.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分类 |
3.5.2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模 |
3.6 服务区的景观环境 |
3.6.1 服务区的绿化设计 |
3.6.2 服务区的环境设施及小品 |
3.7 服务区的建筑 |
3.7.1 建筑的功能分区以及平面布局 |
3.7.2 建筑体型设计与立面设计 |
3.7.3 建筑尺度 |
3.7.4 建筑色彩与质感 |
3.7.5 建筑能源与资源利用 |
3.7.6 建筑细部处理 |
3.8 湖南地区服务区设计中的生态问题归纳 |
3.8.1 建筑能耗过大 |
3.8.2 空间利用不合理 |
3.8.3 水资源浪费问题 |
3.8.4 环境污染严重 |
第4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适宜技术生态策略探索 |
4.1 湖南地区生态建筑技术设计依据 |
4.2 以人为本的服务区设计理念 |
4.2.1 社会心理需求影响下的服务区室内外空间设计 |
4.2.2 环境行为学需求影响下的服务区景观设计 |
4.3 服务区适宜技术生态设计的基本策略 |
4.3.1 节能策略 |
4.3.2 节地策略 |
4.3.3 节水策略 |
4.3.4 节材策略 |
4.3.5 环境保护策略 |
4.4 服务区适宜技术生态策略的地域性分析 |
4.4.1 当地特色建筑材料的利用 |
4.4.2 空间处理手法:建筑环境的微气候营造 |
4.4.3 细部构造设计 |
4.4.4 绿化设计中引入地域性植物 |
第5章 参与设计案例分析:花明楼服务区 |
5.1 项目设计分析及说明 |
5.1.1 项目简介 |
5.1.2 项目设计理念阐述: |
5.2 项目适宜性生态设计策略分析 |
5.2.1 基地策略:尊重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
5.2.2 生态节能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C (服务区功能设施配置表) |
致谢 |
(9)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 ——以桐庐高速入城道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入城道路研究背景 |
1.1.2 入城道路历史变迁 |
1.1.3 入城道路的发展现状 |
1.2 入城口概念界定 |
1.3 主干道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 入城道路的景观性与生态性 |
2.1 道路景观的概念与实施 |
2.1.1 道路景观的概念 |
2.1.2 入城道路景观的实施 |
2.2 道路的生态性概念及原则 |
2.2.1 道路的生态性概念 |
2.2.2 入城道路的生态性原则 |
2.3 入城道路景观在城市中的生态表现 |
2.3.1 入城道路景观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 |
2.3.2 入城道路景观的生态性设计 |
2.4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景观的生态性 |
2.4.1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生态展示空间 |
2.4.2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植物群落 |
3 入城景观道路的植物立面空间营造 |
3.1 植物立面景观构成要素 |
3.1.1 植物立面空间的作用 |
3.1.2 影响植物立面营造的3类因素 |
3.2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植物立面构成分析 |
3.2.1 线性空间的组织 |
3.2.2 立面的构成 |
3.3 复层混交群落的植物立面营造 |
3.3.1 复层混交群落的全方位设计 |
3.3.2 立面营造3种类型 |
4 入城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
4.1 绿化景观营造理念 |
4.2 绿化配植的平面构成 |
4.3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配置构成方式 |
4.3.1 绿化配植的材料选择 |
4.3.2 平面布置模式 |
4.4 道路节点空间的营造 |
4.4.1 入城景观道路节点空间的形态 |
4.4.2 入城景观道路节点空间的常见处理手法 |
4.4.3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节点空间营造 |
5 入城口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之我见 |
5.1 入城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原则 |
5.1.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
5.1.2 协调性原则 |
5.1.3 艺术性与文化性 |
5.1.4 服务和谐性原则 |
5.1.5 安全性原则 |
5.2 入城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的主要问题 |
5.2.1 植物品种缺乏多样性 |
5.2.2 人性关怀的提升 |
5.2.3 养护水准有待提升 |
5.2.4 地形处理的盲目性 |
5.2.5 领导决策的影响 |
5.3 入城道路绿化的植物材料选择 |
5.3.1 存在的问题 |
5.3.2 选择原则 |
5.4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特色与建议 |
5.4.1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特色 |
5.4.2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空间的建议 |
5.5 发展趋势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作者简历 |
四、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D]. 齐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景观规划研究 ——以沙溪水库旅游区为例[D]. 任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航天基地对文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及优化策略研究[D]. 陈梅芳. 海南大学, 2019(06)
- [5]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 ——以周至集贤镇为例[D]. 梁仕浩. 长安大学, 2019(01)
- [6]绕城高速公路复合型防护林绿化的实践 ——以杭州长睦段为例[D]. 沈美娟. 浙江大学, 2017(01)
- [7]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D]. 王宏凯. 长安大学, 2016(05)
- [8]基于适宜生态技术的湖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D]. 陈程昱. 湖南大学, 2015(04)
- [9]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 ——以桐庐高速入城道路为例[D]. 柳柯. 浙江大学, 2013(03)
- [10]常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景观设计浅析[J]. 王奇文,陈咏泉. 公路工程,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