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彭虎红[1](2021)在《强化混合超临界CO2辅助雾化法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载药纳米粒应用于癌症治疗能有效改善药物理化性质,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肿瘤组织靶向富集效果和癌细胞摄入率。基于载药纳米粒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作为干粉吸入剂用于吸入式肺癌治疗能实现病灶器官药物高效靶向输送,延长药物肺部停留时间,提高药物肺黏液穿透性和肿瘤组织渗透性,增强肿瘤抑制效果,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毒副作用。其中,微粒结构、形貌、粒径、粒径分布等性质对药效发挥以及存储稳定性等至关重要,绿色高效的制备技术对获得具有优良性质的载药纳米粒及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尤为关键。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Supercritical fluid assisted atomization with an enhanced mixer,SAA-HCM)操作条件温和、无有机溶剂残留、能一步法制备干粉颗粒、具有较宽的操作空间且能灵活控制药物颗粒形貌粒径等。目前,SAA-HCM技术在载药纳米粒,尤其是在同时负载具有不同溶解性质药物的双载药纳米粒以及适用于吸入式肺癌靶向治疗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文将SAA-HCM技术应用于载药纳米粒和共负载两种不同溶解性质药物的双载药纳米粒制备中,进一步拓展应用于纳米粒悬浮液体系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详细研究嵌合载药微粒在模拟肺部环境的崩解行为及纳米粒再分散性、肺黏液穿透性、巨噬细胞逃逸能力和癌细胞抑制效果,为适用于肺癌靶向治疗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绿色高效制备奠定了基础。首先,针对SAA-HCM技术中混合器的强化混合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孔板空化发生器中空化数与孔板处流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孔板处流速增大,液态CO2、超临界CO2和溶有CO2的水体系发生空化效应的几率增加。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利用SAA-HCM技术从水体系中制备负载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的壳聚糖纳米粒(DOX@CS),详细研究了待处理液浓度、CO2/待处理液质量流量比、混合器压力、CS/DOX质量比以及CS分子量对DOX@CS纳米粒形貌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均能制备得到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粒。当待处理液浓度在0.5 g/L和3 g/L之间时,通过SEM得到的DOX@CS纳米粒平均粒径介于119.9±2.2 nm和232.9±8.2 nm之间,且基本上粒径均小于300 nm。在待处理液浓度为0.5 g/L条件下制备的DOX@CS纳米粒粒径小于250nm的数量百分比高达95%,体积百分比达55%。CO2/待处理液质量流量比对DOX@CS纳米粒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也有较大影响,在待处理液浓度为0.5 g/L时,当CO2/待处理液质量流量比从1.8增大到4.3,DOX@CS平均粒径从229.7±7.4nm减小到119.9±2.2nm。混合器压力、CS/DOX质量比以及CS分子量的影响则相对有限。优化条件下制备的DOX@CS纳米粒在去离子水中再分散后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的平均粒径为184.8±7.6nm,多分散系数为0.21±0.02,表明该纳米粒能在干粉下稳定保存,使用时也能高效再分散形成纳米粒悬浮液。体外癌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经SAA-HCM技术处理后DOX活性仍保持良好。在单载药纳米粒制备基础上,以CS为载体,水/乙醇混合物为共溶剂,利用SAA-HCM技术一步法制备同时负载水溶性药物DOX和脂溶性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双载药纳米粒(DOX&PTX@CS),详细考察操作参数对DOX&PTX@CS形貌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重点关注共溶剂中水/乙醇体积比和待处理液浓度对其与SC-CO2混合过程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液滴干燥过程中水/乙醇挥发速率的差异对DOX&PTX@CS成球过程的影响。当水/乙醇体积比为1:2和1:1时,DOX&PTX@CS呈现为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而当水/乙醇体积比为2:1时,该体系与SC-CO2混合过程中稳定性降低,PTX提前析出形成棒状物混杂在DOX&PTX@CS中。待处理液浓度对体系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当待处理液浓度为1g/L和2g/L时,DOX&PTX@CS球形度良好;待处理液浓度增加到3 g/L时,出现棒状和梭状结构;而当待处理液浓度高于3 g/L后,CS溶液、DOX溶液和PTX溶液混合后无法形成均一溶液。高浓度下体系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共溶剂体系对PTX溶解能力有限造成的。在液滴干燥阶段,沉淀器温度为50℃,90℃和100℃时制备的DOX&PTX@CS表面光滑,而沉淀器温度为60℃,70℃和80℃时,该纳米粒表面出现较多小突起。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DOX&PTX@CS表现出显着的A549癌细胞协同抑制效果。以CS纳米粒为对象,甘露醇为赋形剂,开展SAA-HCM技术制备纳米-微米嵌合微粒研究,解析纳米-微米嵌合微粒结构、考察SAA-HCM技术中雾化过程对纳米粒形貌结构和粒径的影响、研究纳米悬浮液液滴干燥过程中纳米粒和赋形剂传质行为,揭示纳米-微米嵌合微粒成球机理和纳米粒再分散行为。嵌合微粒截面SEM图表明CS纳米粒镶嵌于连续分布的甘露醇中,TEM图揭示出CS纳米粒倾向于分布在嵌合微粒外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嵌合微粒理论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2μm之间,且休止角小于40°,流动性良好,能满足肺部给药要求。当CS纳米粒/甘露醇质量比为10:90时,纳米粒体外再分散性为38.51±12.03%。由于CS纳米粒在雾化过程中出现微小变形且粒径增大,加之液滴干燥过程中纳米粒在嵌合微粒外部富集以及纳米粒间的毛细管力,使得部分纳米粒聚集而无法再分散。嵌合微粒成球过程以及纳米粒聚集和再分散机理为制备具有良好纳米粒再分散性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提供了指导。在甘露醇为赋形剂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研究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赋形剂,将PTX纳米棒负载于嵌合微粒中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能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考察PTX/赋形剂质量比以及不同赋形剂对嵌合载药微粒形貌及PTX纳米粒再分散性的影响。当PTX/赋形剂质量比为1:0、1:2和1:4时,少量嵌合载药微粒为球形,大部分出现严重凹陷。PTX/赋形剂质量比为1:16和1:32时,嵌合载药微粒球形度良好。分别以甘露醇、乳糖和海藻糖为赋形剂时,PTX纳米粒分散性均较差。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阿拉伯胶和海藻酸钠为共赋形剂时能有效改善纳米粒再分散性,PTX/阿拉伯胶/甘露醇质量比为1:10:16时,PTX再分散量高达97.2±4.9%,建立了通过加入具有微球表面富集效应的大分子物质作为共赋形剂提高纳米粒再分散性的策略。对负载PTX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在模拟肺环境下的崩解行为、纳米粒再分散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能在30 min内快速崩解再分散得到PTX纳米粒。加入共赋形剂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的PTX纳米粒在模拟肺黏液中再分散性良好且具有相对较高肺黏液穿透性、巨噬细胞逃逸能力和癌细胞抑制效果。综上所述,SAA-HCM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载药纳米粒及适用于吸入式肺癌治疗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制备中。本研究拓展了 SAA-HCM技术在结构更精细且功能多样化的药物颗粒制备中的应用,在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剂型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代志鹏[2](2020)在《基于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制备高开孔率亲水PLA多孔支架的研究》文中提出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是组织工程学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利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聚乳酸(PLA)由于其完全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相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然而,聚乳酸基组织工程支存在架孔间连通性低、亲水性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细胞或组织在该类支架上的粘附、生长。目前,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制备微孔材料的研究较多,而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制备组织工程多孔支架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物理发泡工艺,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低熔点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与水溶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与PLA基体熔融共混,通过调控发泡温度、浸泡压力,提高PLA三维多孔支架泡孔结构的开孔率,解决单一PLA材料易形成闭孔结构的问题,同时PEG的加入能够增加三维多孔支架的亲水性,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生长。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纯PLA、不同配比的PLA/PBS/PEG三元共混体系。通过冲击强度考察PBS、PEG含量对共混物韧性的影响;通过旋转流变考察了PBS、PEG的含量对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BS、PEG的含量对共混体系微观形貌、相形态的影响;通过测试接触角研究了PBS、PEG的含量对共混物亲水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PBS、PEG含量的增加,PLA/PBS/PEG共混体系的韧性得到显着的提高,PLA/PBS/PEG共混体系的复数粘度发生大幅度的下降,PLA/PBS/PEG复合材料的亲水性明显提高。PEG的加入能够提高PBS与PLA的相容性,降低PBS在PLA基体中的分散尺寸、提高其分散密度。(2)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间歇发泡法制备了PLA/PBS/PEG共混物多孔发泡材料。研究发泡温度及浸泡压力对多孔发泡样品微观泡孔结构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发泡工艺条件。通过对相同工艺条件下不同组分配比发泡样品的泡孔尺寸、泡孔密度、开孔率等统计学数据分析,探究影响PLA基发泡样品开孔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发泡工艺条件为:发泡温度100℃,浸泡压力16 MPa,浸泡时间1 h;随着PEG含量的增加,发泡样品的开孔率上升、膨胀倍率下降,当PEG含量超过10%之后,体系熔体强度降低,泡孔结构易发生塌陷,开孔率下降。当PLA/PBS/PEG配比为90/10/10时,发泡样品具有较高的开孔率和均一的泡孔结构。(3)通过将PLA/PBS/PEG共混体系的微观相形态分布以及流变行为于发泡样品的微观泡孔结构、开孔率相结合,提出了PLA/PBS/PEG高开孔率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开孔机理。PEG的加入能够改善PLA/PBS不相容体系的相容性,降低PBS相在PLA基体中的分散尺寸,提高分散密度,扩大了两相界面,为异相成核提供了更多的成核位点。同时,PEG对PLA的增塑作用使整个体系的熔体黏度降低,促使更多泡孔向PLA/PEG基体生长,从而提高开孔结构形成的概率。
王波[3](2020)在《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红芪(Radix Hedysari),为甘肃道地药材,是豆科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红芪药材富含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针对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迄今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采用了区别于传统前处理手段的溶剂诱导萃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在线富集,净化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快速。此外,以UPC2作为分析手段,红芪药材作为切入点,基于不同于传统RP-LC保留行为的UPC2分离技术对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检测、产地溯源以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此外,结合上述分析实践基础,深入的对红芪中黄酮类化合物在UPC2分离技术中的保留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和传统的UPLC进行比较,探讨UPC2在中药分离分析方面的优势,为红芪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产地溯源、质量控制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红芪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第一,基于溶剂诱导萃取-UPC2技术对红芪中未知成分的定性分析;利用不同于传统RP-LC保留机理和分离效果的UPC2分离技术对红芪药材进行研究,并采用溶剂诱导萃取法对红芪药材进行快速提取、净化及富集。最终结合光谱图和质谱图信息,通过利用对照品保留时间等定性方法,首次从红芪药材中发现三种未知化学成分,分别为阿魏酸、香豆素及香草酸。第二,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比较研究;本研究以红芪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SS C188 SB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v/v)为改性剂,梯度洗脱,建立了UPC2-PDA联用技术测定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并比较了溶剂(乙醇)提取法、SPE以及溶剂诱导萃取法在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提取过程中,它们对11种化学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UPC2和UPLC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分离方式进行比较,证实了这两种分离模式在分离过程中所具有的互补性。第三,本研究在第二章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具有快速,低溶剂消耗,以及与传统RP-LC不同保留机理的UPC2技术,建立红芪药材的一种新的UPC2指纹图谱,并获得不同于传统RP-LC的红芪药材指纹图谱信息;同时利用25批不同产地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以及层次聚类分析热图对其进行产地溯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25批红芪药材中,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红芪药材和甘肃省宕昌的红芪药材质量最佳。第四,本研究选择溶剂诱导萃取法作为血浆分析的预处理方法;利用UPC2分离技术,以反式肉桂酸为内标,考察目标物在UPC2保留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口服红芪药材后大鼠血浆中3种化学成分(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的快速、灵敏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研究表明,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的浓度符合双室模型。根据它们的T 1/2值可以得出,吸收和消除最快的是毛蕊异黄酮,而最慢是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第五,本研究利用UPC2分离技术,通过考察固定相、改性剂、pH值、洗脱梯度、动态背压、温度以及进样量等分离参数,对红芪药材中7种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行为,以及保留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色谱柱和改性剂对7种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行为影响最大;其余参数均不是影响保留行为的主要因素,可在后续实验中进行微调、优化。此研究结果不仅对其它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且可以对中药材中其它类型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作为参考和借鉴。
郝明洁[4](2020)在《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制备药物微细颗粒的一种有效的技术,但受现有设备,尤其受设备中喷嘴不能满足大量化生产的限制,该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无法实现工业化,开发能够满足工业化大量生产需求的喷嘴及超临界流体装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综述及分析超临界流体制备药物微细颗粒工艺及设备的特点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药物颗粒大量制备的入口管径可调的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并以该喷嘴为核心部件研制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并进一步开展了该装置分别用于依折麦布和阿司匹林微细颗粒制备的实验研究。首先,开展了基于Box-Behnken design(BBD)及曲面响应法(RSM)的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实验研究,在不同依折麦布浓度(40,60,80 g/L)、反应温度(50,60,70℃)和反应压力(8,11,14 MPa)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其次采用粒度测定仪对所制备的依折麦布超细颗粒的尺寸进行表征。最后,采用RSM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所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的影响显着性、规律及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依折麦布浓度影响最显着,其次是反应温度,最后是反应压力;依折麦布颗粒尺寸随反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模型优化后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物浓度40 g/L,反应温度60.4℃,反应压力13.8 MPa,通过实验验证预测值的准确性,得到实际的粒径大小为10.1μm,实验误差100 nm之内,说明实验模型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为实验研究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开展了基于单因素法的超临界CO2快速膨胀法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的实验研究。首先,开展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条件下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制备实验,其次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备的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尺寸进行表征,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晶型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随着反应压力的增加粒径减小,颗粒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结晶度有所降低。以上结果证明了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用于药物微细颗粒大量制备制备的可行性,对实现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设备基础。
苗笑雨,谷大海,程志斌,徐志强,王桂瑛,普岳红,刘萍,廖国周[5](2018)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提取工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传统提取工艺而言,具有更好的萃取能力和分离能力,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等特点。主要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影响提取工艺的重要变量及如何进行优化,着重阐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从植物、动物及农副产品中提取有效成分,旨在解决传统提取工艺中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为试验中样品的制备、提取提供新的方法、中小型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开发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衣欣[6](2016)在《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设计研发及其应用》文中指出传统化合物分离方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化学试剂的消耗量巨大,其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的化学试剂,会直接导致环境的污染;同时,化学试剂有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易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损伤;而且,产物中化学试剂的残留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高温等操作条件对于热敏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有着极其强大的破坏作用,这将会直接造成目标化合物结构的破坏、异变以及含量的损失与浪费;化合物分离纯化所需要的周期长,从而导致人力、时间成本的消耗巨大等。因此,目前化合物分离纯化领域急需一套自动、高效、节能的分离制备装置来解决以上所面临的难题。时下,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高新技术,其在化合物分离、纯化等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即基于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与理论,设计研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该装置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充分实现了对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各个参数的实时监测的功能。同时,本论文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作为实验原料,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从其中分离、纯化天然维生素E,以验证装置的可行性。该装置由自动控制系统和液路系统两部分所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由施耐德M238-PLC实现。M238-PLC的输入部分从压力传感器、微型控制器、变频器、触摸屏等处采集实时信号,通过逻辑运算输出至对应的模块,从而对装置的各项参数进行自动化控制及实时的监测,进而实现了对该装置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液路系统则由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精馏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三部分组成,三者可以通过调节截止阀的开、关状态以及调节换向阀以改变液路的流向来任意切换使用,该装置真正地实现了“三位一体”。将该装置应用于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分离纯化天然维生素E,结果表明:样品于精馏塔温度梯度40-75℃,分离釜1、2温度85℃、50℃,投料速度1mL/min,经下投料口进样,CO2流速75mL/min,系统初始压力16MPa,处理2h,最终压力:20MPa,处理4h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处理,样品中天然维生素E含量由6.27%提高至40.45%;样品再于色谱柱(300-400目硅胶)、分离釜1、分离釜2温度均为40℃,系统压力16MPa,CO2流速100mL/min,处理1h,加入1mL/min的乙醇夹带剂,处理2h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流体色谱处理,样品中天然维生素E含量由40.45%提高至95.00%,整个分离过程回收率为98.47%,仅仅耗时10h。该装置能较好地解决传统分离方法中所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属于环境友好型实验装置。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的设计研发实现了化合物的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快速化地分离。由于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的操作简便、快捷、安全,而且分离纯化的效果良好,因此,该装置的设计研制对于化合物的自动化分离、提取、纯化具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孙文千[7](2014)在《超临界流体制备人工骨组织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由于近年来骨创伤事故增多,对于骨科手术中骨移植材料需求加大。临床上骨科手术主要采用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或异种进行骨移植,对骨缺损进行修复。其中异种骨具有来源广泛等优点,但在骨移植过程前需对骨中脂质及蛋白质进行萃取、氧化等处理,去除异种骨的免疫原性。论文以超临界CO2为溶剂,对猪骨进行了超临界萃取脱脂的实验研究。通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骨样本尺寸、夹带剂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骨样本尺寸3mm×3mm×3mm,95%(v/v)乙醇作为夹带剂,保温保压1h,循环萃取2h。同时,将超临界CO2萃取脱脂法与传统脱脂方法对比,并通过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使用超临界C02萃取方法脱脂样本的失重量为16.00%,传统方法脱脂样本的失重量为35.11%,说明超临界C02萃取方法脱脂效果优于传统溶剂萃取,且所制得样本无溶剂残留,未破坏猪骨原有的羟基磷灰石结构。并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等测试说明超临界C02萃取法脱脂效果较好,脱脂后猪骨孔隙结构保持完整,且不影响其力学性能。在蛋白质的去除方面,论文采用以H202为溶剂的超声波法对脱脂后骨块进行脱蛋白处理,并首次使用高温超临界方法除异种骨中蛋白质。通过凯式定氮、环境扫描电镜及其他测试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H202为溶剂的超声波法能够有效去除猪骨中的蛋白质,但处理后力学性能大大降低。而超临界萃取法对于蛋白质的去除效果不佳,但能较好保持猪骨的力学性能,制备机械性能良好的骨组织材料,因此仍有待研究。随后,论文根据实验设计工艺,对超临界C02萃取过程进行的工程放大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虽然超临界C02萃取虽然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但能有效节约能耗,且生产过程安全环保,适应可持续发展。而使用传统方法处理异种骨虽然设备成本和操作成本低,但综合考虑临床骨组织材料的要求和安全性,使用超临界方法对异种松质骨进行处理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赵丹,尹洁[8](2014)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简介》文中研究表明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超临界流体的性质、选择原则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烟草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环境科学、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张冀翔[9](2013)在《生物油在亚临界、超临界流体中的制备与提质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资源不同,生物质是唯一可用于大规模制取液体燃料的含碳可再生资源。生物质液体燃料有望取代天然气、汽柴油等化石燃料成为未来主要的交通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优秀的传热传质能力及可调控特性,在材料制备、化学反应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经成功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工艺环节。生物质能资源分散,原料能量密度低,收集和运输成本高。因此,更适合因地制宜的发展分布式生物质处理系统,先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中间产品生物油,以提高其能量密度,降低运输成本,再将中间产品生物油集中到生物精炼工厂,进行提质改性,制备高品位液体生物燃料。本文基于以上生物质液化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的研究思路,在分布式生物质处理系统中分别针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和低油脂含量微藻类生物质,采用快速热裂解和水热液化两种热化学转化工艺,得到中间产物热裂解生物油和液化生物油;同时引入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油的提质改性方面展开研究。在热裂解生物油提质改性方面,本文针对以樟子松为原料通过流化床快速热裂解反应器制备得到的热解油,经减压蒸馏脱水预处理后利用HZSM-5. SO42-/ZrO2/SBA-15(SZr)负载Pt、Pd的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在超临界醇体系下进行了提质改性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醇体系提质效果明显,酸类、醛类物质完全脱除,酮类、酚类、糖类和多环芳烃类物质显着减少,酯类成为提质油主要产物,生物油热值也得到提升。实验分析了溶剂和催化剂对提质改性反应的影响,指出乙醇溶剂和金属Pd催化剂有助于减少积碳的生成,而介孔载体SZr则有助于醛类物质的脱除。在此基础上,针对提质油含水量较高和馏出份未能有效利用这两个问题,进一步采用了热解油不经脱水预处理,全油直接进入超临界醇提质改性工艺的研究方案。本文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对全油提质油和减压蒸馏残余提质油的性质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全油提质油热值和含水量均较高;对回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得出结论全油在提质改性中较少生成积碳;并对质量和能量平衡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优势。在低油脂含量微藻水热液化制取生物燃料方面,本文验证了乙醇代替水作为水热液化反应溶剂的可行性,在超临界乙醇体系下,对微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催化液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温度、反应气氛和催化剂对水热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并对液化油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超临界乙醇体系是微藻完全转化的必要条件,温度继续升高液化油产率降低、热值升高;H2反应气氛能够增加液化油产率,提高液化油热值,减少焦炭的生成;而催化剂对水热液化反应的影响不明显。本文分析了微藻在超临界乙醇体系下的水热液化机理,主要产物液化油热值达到36MJ/kg,H/C和O/C比分别为1.53和0.11,质量和能量平衡核算指出,降低乙醇耗量和挥发性组分的利用是提高水热液化工艺能量效率的关键。本文还在超临界乙醇体系下对液化油的催化改性进行了初步尝试。提质改性对液化油的产率、热值和元素组成没有显着影响,然而金属催化剂降低了液化生物油中重质焦油的含量。此外本文还对亚临界水体系和超临界乙醇体系下,微藻的水热液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溶剂、釜体填充率、固体填充率和初始氮气压力对水热液化产物分布和系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水体系下,水热液化反应对以上参数不敏感;超临界乙醇体系下,液化油产率较高,同时在高釜体填充率条件下固体残渣产率显着增加。本文创新性的提出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对水热液化工艺进行改进,并实现了高釜体填充率条件下水热液化产物分布的优化。
郑岚,陈开勋[10](2012)在《超临界CO2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新动向》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超临界CO2技术在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及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超临界CO2与膜技术的联用和超临界流体色谱等新型分离方法。对超临界CO2在化学反应工程中作为反应介质及反应原料参与的反应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利用超临界CO2进行材料制备的方法(如超临界辅助雾化法等),并对超临界CO2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向进行了展望。
二、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强化混合超临界CO2辅助雾化法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纳米给药系统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
1.2.1 单载药纳米给药系统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
1.2.2 协同给药纳米系统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
1.2.3 纳米给药系统在肺癌治疗中面临的挑战 |
1.3 肺部靶向的纳米药物注射给药 |
1.4 肺部靶向的吸入式给药 |
1.4.1 纳米给药系统吸入式肺癌靶向治疗 |
1.4.2 NEB和MDI用于纳米给药系统吸入式肺癌治疗 |
1.4.3 DPI用于纳米给药系统吸入式肺癌治疗 |
1.5 用于肺癌治疗的纳米给药系统及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技术 |
1.5.1 用于肺癌治疗的纳米给药系统制备 |
1.5.2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技术 |
1.6 基于超临界CO_2的药物颗粒制备技术 |
1.6.1 基于SC-CO_2的纳米药物制备技术 |
1.6.2 基于SC-CO_2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技术 |
1.6.3 高压流体及两相流系统中的空化效应 |
1.6.4 SAA-HCM技术在肺癌治疗纳米药物及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中的应用前景 |
1.7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SAA-HCM技术制备pH响应型DOX@CS纳米粒 |
2.1 引言 |
2.2 SAA-HCM技术原理及流程 |
2.2.1 SAA-HCM设备 |
2.2.2 混合器中水力空化机理研究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材料 |
2.3.2 DOX@CS纳米粒制备方法 |
2.3.3 分析方法 |
2.3.4 DOX载药效率 |
2.3.5 体外药物释放 |
2.3.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SAA-HCM强化混合器中水力空化发生条件理论判据 |
2.4.2 SAA-HCM操作参数对DOX@CS纳米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
2.4.3 固态表征 |
2.4.4 DOX载药效率 |
2.4.5 体外药物释放 |
2.4.6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A-HCM技术一步法制备DOX&PTX@CS纳米粒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SAA-HCM设备及工艺流程 |
3.2.3 DOX&PTX@CS纳米粒制备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2.5 DOX和PTX载药效率 |
3.2.6 体外药物释放 |
3.2.7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溶剂体系的稳定性及双载药纳米粒形貌和粒径变化 |
3.3.2 沉淀器温度主导的共溶剂体系液滴干燥过程及DOX&PTX@CS成球机理 |
3.3.3 其他操作参数对DOX&PTX@CS纳米粒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3.3.4 DOX和PTX载药效率 |
3.3.5 固态表征 |
3.3.6 DOX&PTX@CS纳米粒体外药物释放 |
3.3.7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AA-HCM技术制备基于壳聚糖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CS纳米粒制备 |
4.2.3 纳米粒回收率 |
4.2.4 SAA-HCM设备及工艺流程 |
4.2.5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方法 |
4.2.6 分析方法 |
4.2.7 纳米粒体外再分散性 |
4.2.8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崩解行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AA-HCM技术制备纳米-微米嵌合微粒 |
4.3.2 SAA-HCM操作参数对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4.3.3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固态表征 |
4.3.4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中纳米粒体外再分散性评价 |
4.3.5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成球过程及纳米粒再分散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A-HCM技术制备负载PTX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PTX纳米粒制备 |
5.2.3 PTX-NRs收集及回收率 |
5.2.4 SAA-HCM设备及工艺流程 |
5.2.5 负载PTX-NRs的单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制备 |
5.2.6 负载PTX-NRs的共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制备 |
5.2.7 分析方法 |
5.2.8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载药量及载药效率 |
5.2.9 PTX-NRs在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空间分布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负载PTX-NRs的单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 |
5.3.2 负载PTX-NRs的共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 |
5.3.3 PTX-NRs@M&GA中GA含量对PTX-NRs再分散性的影响 |
5.3.4 操作参数对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
5.3.5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PTX载药量及载药效率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嵌合载药微粒在模拟肺环境崩解行为及癌细胞抑制效果评价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PTX纳米粒制备 |
6.2.3 PTX纳米粒收集及回收率 |
6.2.4 SAA-HCM设备和工艺流程及PTX-NRs@M&GA制备 |
6.2.5 PTX-NRs@M&GA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崩解行为 |
6.2.6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再分散性 |
6.2.7 再分散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穿透性 |
6.2.8 再分散PTX-NRs巨噬细胞吞噬情况 |
6.2.9 再分散PTX-NRs A549细胞内吞实验 |
6.2.10 再分散PTX-NRs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TX-NRs@M&GA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崩解行为 |
6.3.2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再分散性 |
6.3.3 再分散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穿透性 |
6.3.4 再分散PTX-NRs巨噬细胞吞噬情况 |
6.3.5 再分散PTX-NRs A549细胞内吞效率 |
6.3.6 再分散PTX-NRs体外癌细胞毒性评价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作者简介 |
(2)基于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制备高开孔率亲水PLA多孔支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组织工程学概况 |
1.2 组织工程支架 |
1.2.1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分类 |
1.2.2 理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1.3 组织工程多孔支架制备方法 |
1.3.1 静电纺丝法 |
1.3.2 粒子沥滤/溶液浇铸法 |
1.3.3 相分离法 |
1.3.4 快速成型技术 |
1.3.5 气体发泡法 |
1.3.6 几种制备方法的对比 |
1.4 基于超临界流体发泡法制备组织工程多孔支架 |
1.4.1 超临界流体 |
1.4.2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聚合物加工中的应用 |
1.4.3 超临界二氧化碳聚合物发泡 |
1.4.4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多孔支架工艺 |
1.4.5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在组织工程学中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PLA/PBS/PEG三元共混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G的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韧性的影响 |
2.3.2 PBS的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 |
2.3.3 PEG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 |
2.3.4 PEG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亲水性的影响 |
2.3.5 PLA/PBS/PEG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分析 |
2.3.6 PEG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分散相分布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孔PLA/PBS/PEG支架的制备及泡孔结构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发泡温度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
3.3.2 浸泡压力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
3.3.3 最佳发泡条件的确定 |
3.3.4 组分对PLA/PBS/PEG共混体系泡孔结构影响 |
3.3.5 PEG含量对多孔支架开孔率的影响 |
3.3.6 PEG的含量对多孔支架亲水性的影响 |
3.3.7 PLA/PBS/PEG多孔支架的开孔结构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1.1 红芪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 |
1.1.2 红芪药材中的皂苷类成分 |
1.1.3 红芪药材中的多糖成分 |
1.1.4 红芪药材中的其它成分 |
1.1.5 红芪药材成分指纹图谱 |
1.2 前处理技术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2.1 溶剂提取法 |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2.3 固相萃取技术 |
1.2.4 诱导相变萃取法 |
1.3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3.1 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2 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3 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4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基础研究 |
1.3.5 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影响因素 |
1.3.6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应用 |
1.4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
1.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基于溶剂诱导萃取-UPC~2技术对红芪中未知成分的定性分析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仪器 |
2.1.2 化学品和试剂 |
2.2 混合标准溶液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2.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2.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2.3 UPC~2色谱条件 |
2.4 UPLC- MS/MS色谱条件 |
2.5 红芪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
2.5.1 溶剂诱导萃取 |
2.6 溶剂诱导萃取回收率的计算 |
2.7 未知成分的鉴别及定性 |
2.7.1 溶剂诱导萃取条件下红芪药材的UPC~2色谱图 |
2.7.2 未知物成分的光谱信息 |
2.7.3 未知物成分的质谱信息 |
2.7.4 对照品比对实验 |
2.8 诱导溶剂萃取的优化 |
2.8.1 不同诱导溶剂的优化 |
2.8.2 诱导溶剂添加量的优化 |
2.8.3 乙腈-水溶液体积比的优化 |
2.9 小结 |
第三章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化学品和试剂 |
3.2 混合标准溶液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3.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3.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3.3 UPC~2色谱条件 |
3.4 UPLC色谱条件 |
3.5 三种前处理方法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
3.5.1 溶剂提取法 |
3.5.2 固相萃取法 |
3.5.3 溶剂诱导萃取法 |
3.5.4 结果与讨论 |
3.5.5 三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
3.6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在UPC~2的分离色谱条件优化 |
3.6.1 色谱柱的优化 |
3.6.2 改性剂的优化 |
3.6.3 改性剂pH的优化 |
3.6.4 系统背压的优化 |
3.6.5 柱温的优化 |
3.6.6 流速的优化 |
3.7 UPC~2与UPLC分离系统下不同固定相的比较 |
3.8 UPC~2测定红芪中11种化学成分的方法学考察 |
3.8.1 专属性考察 |
3.8.2 精密度考察 |
3.8.3 方法重复性考察 |
3.8.4 稳定性考察 |
3.8.5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考察 |
3.8.6 加标回收率考察 |
3.9 UPC~2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 |
3.10 小结 |
第四章 红芪药材UPC~2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在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化学品和试剂 |
4.1.3 样品来源 |
4.2 红芪药材供试液的制备 |
4.3 UPC~2色谱条件 |
4.4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4.5 方法学考察 |
4.6 红芪药材产地溯源的研究 |
4.6.1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与产地相关性分析 |
4.6.2 主成分分析 |
4.6.3 聚类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溶剂诱导萃取-UPC~2法对大鼠血浆中四种红芪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 仪器与材料 |
5.1.1 化学品和试剂 |
5.1.2 仪器 |
5.1.3 UPC~2色谱条件 |
5.1.4 UPLC- MS/MS色谱条件 |
5.2 红芪提取物的制备 |
5.3 标准溶液和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 |
5.3.1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5.3.2 质控样品溶液的制备 |
5.4 溶剂诱导萃取法 |
5.5 溶剂诱导萃取回收率的计算 |
5.6 方法学验证 |
5.6.1 选择性 |
5.6.2 线性方程和灵敏度 |
5.6.3 稳定性 |
5.6.4 精密度 |
5.6.5 回收率 |
5.7 实验动物 |
5.8 血浆样品的制备 |
5.9 方法与结果 |
5.9.1 不同诱导溶剂的优化 |
5.9.2 诱导溶剂添加量的优化 |
5.9.3 血浆-乙腈混合比例的优化 |
5.10 UPC~2条件的优化 |
5.10.1 不同固定相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
5.10.2 不同改性剂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
5.10.3 不同背压和温度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
5.11 方法学验证 |
5.11.1 专属性考察 |
5.11.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考察 |
5.11.3 精密度考察 |
5.11.4 回收率考察 |
5.11.5 稳定性考察 |
5.11.6 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1.7 质谱定性研究 |
5.12 小结 |
第六章 红芪中黄酮类化合物在UPC~2中保留机理的研究 |
6.1 仪器与材料 |
6.1.1 化学品和试剂 |
6.1.2 仪器 |
6.2 研究方法 |
6.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6.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6.2.3 UPC~2色谱条件 |
6.3 理论基础 |
6.4 结果与讨论 |
6.4.0 色谱柱类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1 改性剂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2 添加剂比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3 色谱柱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4 系统背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5 进样量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6 流速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7 洗脱梯度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8 检测波长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技术及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临界流体技术 |
1.2.2 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喷嘴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实验装置研制 |
2.1 喷嘴设计 |
2.1.1 一种入口管径尺寸可调的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结构设计 |
2.1.2 工艺尺寸计算 |
2.1.3 强度校核 |
2.2 其他部件选型 |
2.3 装置的加工及组装 |
3.实验部分 |
3.1 试剂原料及实验装置 |
3.1.1 试剂与原料 |
3.1.2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实验装置 |
3.2 实验 |
3.2.1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实验方案 |
3.2.2 超临界抗溶剂实验步骤 |
3.2.3 RESS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实验方案 |
3.2.4 RESS实验步骤 |
3.2.5 表征方法 |
4.SAS实验结果及RSM优化 |
4.1 实验结果 |
4.2 RSM模型优化 |
4.2.1 RSM模型拟合 |
4.2.2 RSM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4.2.3 最佳条件确定及验证试验 |
5.RESS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实验结果及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位成果 |
(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理及影响因素 |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 |
1.2.1 原料 |
1.2.2 溶解度 (温度和压力) |
1.2.3 夹带剂的使用 |
1.2.4 CO2流量 |
2 应用现状及进展 |
2.1 去除有害物质 |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功能性物质提取方面的应用 |
2.2.1 从植物中提取 |
2.2.2 从动物中提取 |
2.2.3 从农业副产品中提取 |
3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6)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设计研发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传统化合物提取、纯化方法概述 |
1.1.1 提取方法 |
1.1.1.1 溶剂萃取法 |
1.1.1.2 超声波提取法 |
1.1.1.3 逆流萃取法 |
1.1.2 纯化方法 |
1.1.2.1 分子蒸馏法 |
1.1.2.2 吸附柱色谱法 |
1.1.2.3 凝胶柱色谱法 |
1.2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设备装置概述 |
1.2.1 超临界流体性质 |
1.2.2 超临界流体在化合物分离纯化领域的应用 |
1.2.2.1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2.2.2 超临界流体精馏 |
1.2.2.3 超临界流体色谱 |
1.2.2.4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合物分离纯化领域的发展趋势 |
1.3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概述 |
1.4 维生素E概述 |
1.4.1 维生素E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
1.4.1.1 维生素E的结构 |
1.4.1.2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
1.4.2 维生素E的合成途径及提取方法 |
1.4.2.1 维生素E的合成途径 |
1.4.2.2 维生素E的提取方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的设计 |
2.1 设计思想 |
2.2 工作原理 |
2.3 装置结构与自动控制系统 |
2.3.1 装置结构 |
2.3.1.1 超临界流体萃取部分组成结构及液路 |
2.3.1.2 超临界流体精馏部分组成及结构 |
2.3.1.3 超临界流体色谱部分组成及结构 |
2.3.2 装置自动控制系统 |
2.4 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操作流程 |
2.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操作流程 |
2.4.2 超临界流体精馏操作流程 |
2.4.3 超临界流体色谱操作流程 |
2.5 结论 |
第三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应用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预处理 |
3.2.2 样品分析条件 |
3.2.3 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实验条件 |
3.2.4 超临界流体色谱实验条件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结果 |
3.3.1.1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预处理实验结果 |
3.3.1.2 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实验结果 |
3.3.1.3 超临界流体色谱实验结果 |
3.3.2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超临界流体制备人工骨组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超临界流体技术 |
1.1.1 物质的超临界状态 |
1.1.2 超临界流体特性 |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2.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 |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过程 |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 |
1.3.1 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
1.3.2 夹带剂的作用及影响 |
1.3.3 萃取时间的影响 |
1.3.4 颗粒尺寸的影响 |
1.3.5 溶剂流速的影响 |
1.3.6 样品含水量的影响 |
1.4 骨组织工程概况 |
1.4.1 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及现状 |
1.4.2 骨组织工程材料 |
1.4.3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 |
1.5 本章小结 |
2 超临界萃取对异种松质骨脱脂的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设备及流程 |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2 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及流程 |
2.1.3 溶剂法脱除异种松质骨中脂肪 |
2.2 实验设计及方案选择 |
2.2.1 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单因素实验 |
2.2.2 夹带剂的选择及萃取时间的确定 |
2.3 检测方法 |
2.3.1 热重分析检测 |
2.3.2 红外光谱检测 |
2.3.3 扫描电镜检测 |
2.3.4 最大断裂压力检测 |
2.3.5 凯式定氮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夹带剂的影响 |
2.4.2 样本尺寸的影响 |
2.4.3 萃取压力的影响 |
2.4.4 萃取温度的影响 |
2.4.5 与传统脱脂工艺的对比研究 |
2.4.6 红外光谱分析 |
2.4.7 力学性能分析 |
2.4.8 扫描电镜分析 |
2.4.9 蛋白质含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脱脂骨的脱蛋白处理及性能评价 |
3.1 脱蛋白方法 |
3.1.1 超声波脱蛋白 |
3.1.2 超临界CO_2法脱蛋白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蛋白质含量分析 |
3.2.2 扫描电镜分析 |
3.2.3 力学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超临界萃取过程的经济性分析 |
4.1 设备投资估算 |
4.2 操作费用估算 |
4.3 操作的规模效应 |
4.4 与传统处理方法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原理 |
2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
2.1 超临界流体的溶剂特性 |
2.2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
2.3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原则 |
2.4 夹带剂的研究 |
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 |
3.1 物料的预处理方式 |
3.2 萃取压力 |
3.3 萃取温度 |
3.4 CO2流量 |
3.5 萃取时间 |
3.6 夹带剂 |
3.7 分离压力和分离温度 |
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业化现状简介 |
4.1 国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业化现状 |
4.2 国内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业化现状 |
4.3 超临界流体萃取工业化前景 |
5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
5.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 |
5.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烟草中的烟碱。 |
5.1.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烟草中的茄尼醇。 |
5.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烟草精油及香料。 |
5.1.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分析方法联用用于烟草成分分析。 |
5.1.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烟草中的农药残留。 |
5.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5.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
5.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
5.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5.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色素中的应用 |
5.7 超临界流体萃取金属离子在环境分析上的应用 |
5.8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
6 结语 |
(9)生物油在亚临界、超临界流体中的制备与提质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生物质能利用概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能概述 |
1.3 生物质的基本化学结构 |
1.4 生物燃料的转化与利用技术路线 |
1.4.1 沼气 |
1.4.2 生物质固体燃料 |
1.4.3 生物乙醇 |
1.4.4 生物柴油 |
1.4.5 生物质液化燃料 |
1.5 生物燃料发展的关键研究问题 |
2 亚/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综述 |
2.1 超临界流体简介 |
2.2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
2.3 亚/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 |
2.3.1 纤维素乙醇预处理 |
2.3.2 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 |
2.3.3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 |
2.3.4 生物油提质改性 |
2.3.5 微藻水热液化 |
2.4 论文选题与本文研究内容 |
2.4.1 论文选题 |
2.4.2 本文研究内容 |
3 超临界醇体系下热裂解生物油的催化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软件介绍及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
3.2.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3.2.2 实验原料 |
3.2.3 催化剂的制备 |
3.2.4 催化剂的表征 |
3.2.5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3.2.6 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3.3 基于ASPEN PLUS的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流程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热解油的理化性质及减压蒸馏预处理 |
3.4.1 热解油的理化性质 |
3.4.2 热解油减压蒸馏预处理 |
3.5 热解油减压蒸馏残余在超临界醇体系下的催化改性 |
3.5.1 催化改性效果 |
3.5.2 主要成分的反应路径 |
3.5.3 溶剂和催化剂的影响 |
3.6 热解油全油在超临界乙醇体系下的催化改性 |
3.6.1 催化改性效果 |
3.6.2 催化剂的回收与表征 |
3.7 超临界醇体系提质改性反应评价 |
3.7.1 质量与能量平衡分析 |
3.7.2 热解油提质改性技术路线比较 |
3.8 本章小结 |
3.9 附录 |
4 超临界乙醇体系下微藻的催化液化及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4.2.3 水热液化产物的分离 |
4.2.4 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4.3 水热液化产物的质量分布 |
4.3.1 温度的影响 |
4.3.2 反应气氛的影响 |
4.3.3 催化剂的影响 |
4.4 液化生物油的表征 |
4.4.1 热值与能量回收 |
4.4.2 元素分析 |
4.4.3 FT-IR分析 |
4.4.4 TG/DTA分析 |
4.5 微藻在超临界乙醇体系下的液化机理 |
4.5.1 GC-MS分析 |
4.5.2 液化机理 |
4.6 超临界乙醇体系水热液化反应评价 |
4.7 液化生物油的催化改性探索 |
4.8 本章小结 |
4.9 附录 |
5 亚临界水/超临界乙醇体系下徽藻的水热液化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原料与试验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5.2.3 水热液化产物的分离 |
5.2.4 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5.3 溶剂对水热液化反应的影响 |
5.4 釜体填充率对水热液化反应的影响 |
5.5 固体填充率对水热液化反应的影响 |
5.6 初始氮气压力对水热液化反应的影响 |
5.7 乙醇-水混合体系对水热液化反应的优化 |
5.7.1 混合体系的优化效果 |
5.7.2 微藻能源化利用技术路线 |
5.8 本章小结 |
5.9 附录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作者简历 |
1. 教育经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10)超临界CO2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 SCCO2的性质 |
2 SCCO2在分离工程中的应用 |
2.1 SCFE技术与膜技术联用 |
2.2 SFC法 |
3 SCCO2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应用 |
3.1 以SCCO2为反应介质的反应 |
3.2 以SCCO2为反应物的反应 |
3.2.1 以SCCO2为原料合成碳酸酯 |
3.2.2 以SCCO2为原料的加氢反应 |
3.2.3 以SCCO2为原料的酚酸合成反应 |
3.2.4 以SCCO2为原料的偶联反应 |
4 SCCO2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5 结语 |
四、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化混合超临界CO2辅助雾化法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研究[D]. 彭虎红.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制备高开孔率亲水PLA多孔支架的研究[D]. 代志鹏.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3]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 王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4]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D]. 郝明洁.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苗笑雨,谷大海,程志斌,徐志强,王桂瑛,普岳红,刘萍,廖国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5)
- [6]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色谱制备装置设计研发及其应用[D]. 衣欣. 大连工业大学, 2016(03)
- [7]超临界流体制备人工骨组织的应用研究[D]. 孙文千.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8]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简介[J]. 赵丹,尹洁.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5)
- [9]生物油在亚临界、超临界流体中的制备与提质改性研究[D]. 张冀翔. 浙江大学, 2013(08)
- [10]超临界CO2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新动向[J]. 郑岚,陈开勋. 石油化工,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