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uperizing the pastoral periphery: the marginalization of herding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s dry lands(论文文献综述)
李悦[1](2020)在《内蒙古牧区发展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文中提出内蒙古牧区牧民的生计问题一直是学术和政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央和地方层面出台了很多惠及牧民的政策,从短期效益来看,这些政策对于促进牧民收入确实有显着效果,但近些年牧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地区的牧民甚至陷入到了生态恶化和生计衰微的双重窘境。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对实现牧民可持续生计和牧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取向,在梳理现行内蒙古牧区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揭示了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可持续生计资本二者的关联,运用现存统计资料—内蒙古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调查资料库(CNMASS)的数据对牧民生计资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牧户生计资本总体匮乏,其中自然资本方面,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草场质量下降;人力资本方面,内蒙古牧区牧户教育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教育水平,牧区人口老龄化超过全国老龄化标准;物质资本方面,牧民在生产生活上虽有改进,但也体现了牧民日益依赖牧业生计的特性;金融资本方面,内蒙古牧区牧户面临高消费、高投入、高负债的问题;社会资本方面,内蒙古牧区社区缺乏文化娱乐设施,牧区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牧区社区互助性较弱。基于此,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提出了实现牧民可持续生计的政策路径。
姜钊[2](2020)在《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天然草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绿色植被,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畜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依托草地资源发展的畜牧业与有限的草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来越尖锐。施行牧民定居安置工程,不仅能够帮助牧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够帮助缓解草畜矛盾。克拉玛依区小拐乡是一个以哈萨克族聚居的由哈萨克、汉、回、维吾尔、俄罗斯等五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的农牧乡,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牧业人口占比78%以上。小拐乡辖区内现有耕地约10万亩(包含兵团农场耕地),草场面积348万亩。小拐乡自1980年开始,小拐乡开始实行大规模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为牧民划分了耕地,多数的哈萨克族牧民告别了四季游牧生活,搬进了牧民新居,开始了定居生活。本文基于对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的实证研究,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以及生态效应进行分析,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的效应进行综合评定。综合评定得分为72.545分,结果为良好;经济效应得分为66.984分,结果为良好;社会效应得分为90.150分,结果为优秀;生态效应得分为58.768分,结果为一般。通过对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工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仍需完善、乡村建设仍有不足、资源整合缺失、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人口结构不合理、老龄化趋势严重、传统思想仍需转变、牲畜品种改良率低、政府组织结构仍需完善、草原资源管理机构缺乏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完善基础建设、加快乡村建设、加强产业结合、促进产业体系发展、调整人口结构、加强人才引进、转变传统思想、改良牲畜品种、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对草场资源的监管等。以求能够帮助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全面实现小拐乡的乡村振兴,提高小拐乡农牧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
冯楚建[3](2017)在《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治理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相较而言,科技精准扶贫更加重视内生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有助于长效脱贫和避免返贫,但现有研究关注不多,针对性不强。现实需求和理论拓展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动机和逻辑起点。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发生率高达23.9%,位于全国第一,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贫困问题及扶贫攻坚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基于科技与社会融合的视角,聚焦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结合作者三年多的援藏经历,通过对大范围田野调查成果和贫困村典型案例的总结提炼,归纳提出了西藏地区贫困的六种主要类型、四个主要特征、五大致贫原因以及科技扶贫主要模式,并分别阐释了各种模式的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立足社会嵌入等理论,从微观层面考察和刻画了科技精准扶贫的社会嵌入过程,揭示了影响科技精准扶贫效果的自然性、社会性等非科技因素,提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融合的新机制,最后就科技精准扶贫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提出了优化方向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在贫困治理过程中,科技创新通过如下路径实现其价值。一是将科技要素融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二是将科技创新发展理念植入贫困地区发展之中,改造封闭落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三是将科技要素导入各类扶贫活动之中,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四是将新技术引入精准扶贫过程之中,建立精准化识别、实时性监测、共享式平台、标准化管理等技术平台和工作机制,支撑全社会精准扶贫脱贫行动。(2)科技精准扶贫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精细管理、持续再生为理念,突出全过程、责任式、参与性,是一种内生性的扶贫举措。从认知觉醒到技能习得,再到共同行动,进而实现稳定脱贫,确立贫困农牧民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要构建鼓励和支持贫困农牧民参与科技扶贫的机制,赋予并尊重其在科技扶贫资源分配、项目确定、落地实施、效果评价等过程中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3)科技精准扶贫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科技与社会融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涉及科技自身之外诸多因素的复杂互动。这些因素可归为自然性和社会性集群。其中,自然性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人造资本等,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个体与社群的能力、社会和人际资本、社会运行规则等。从科技与社会融合视角看,社会嵌入作用于技术扩散的路径选择、效应落地以及农牧民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等,科技精准扶贫必须立足和瞄准当地贫困农牧民的实际情况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特殊现状,优化技术扩散的社会嵌入路径,而其中的关键是与贫困人群构建社会信任关系。(4)在前述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科技精准扶贫的优化对策和推广策略,重点是打造精准扶贫微观“基础”,推进科技与社会融合。具体可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推进。一是完善微观政策体系,突出增强贫困农牧民主体地位;二是强化扶贫微观模式,构建科技特派员等脱贫带头人与贫困农牧民的伙伴式关系、创业式扶贫;三是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重的科技精准扶贫项目形成机制;四是引导简约创新方向,面向贫困地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张振敏[4](2013)在《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响应国家发展经济的号召,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大大满足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伴随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草原的生态建设步伐也悄然加快,牧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是,牧区也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发展压力和牧民增收的压力,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草原畜牧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加大和牧区两极分化严重,牧区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论文结合生态环境政策,通过统计调查数据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牧区减贫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调研数据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地区牧民成本效益、牧区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环境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论文从经济和生态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研究,一是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指标的纵向变化,综合比较了四大牧区、内蒙古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农区牧区的横向差异,深入剖析内蒙古及其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研究内蒙古牧区草原退化、植被破坏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现状,阐述生态环境政策的内容并分析其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总结影响内蒙古牧区减贫的两个主要矛盾: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也在进一步恶化。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政策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经济发展与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高低悬殊,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造成牧区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对于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内蒙古牧区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对于自然原因如干旱带来的草原退化、自然资源贫瘠等造成的贫困,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帮扶为主。论文重点研究经济发展导向的牧区减贫,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以及执行生态环境政策造成的牧民收入减少的情况,国家在减贫中应该通过政策补偿为主。论文提出通过生态减贫的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牧民增收。生态减贫和牧区经济发展导向减贫相对而言,它是指在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下,以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为主导,充分发挥牧民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的积极性,按照生态减贫的要求转变牧区牧民的生产经营方式,配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牧民收入,协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郭川[5](2013)在《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从游牧到定居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完全依靠游牧畜牧业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步入先进国家和民族的行列。改革开放以来,定居化已成为各牧区的发展趋势。霍城县有计划、大规模推行牧民定居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目前有两种定居模式,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截至2011年,全县有牧民17466人、3797户。已定居(含半定居)牧民2953户,未定居牧民844户。通过定居可以改善牧区生活环境,也改变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思想观念。加快牧区游牧民族定居步伐,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又是实现各地区游牧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举措,还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本论文建立在霍城县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先对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进行了效应分析,发现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好,生态效益一般。再对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进行对比效应评价,总体对比来看,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定居的社会效益要高于插花定居的社会效益,插花定居的生态效益要高于集中定居的生态效益。从主观与客观的方面阐述了影响牧民定居效益的因素,即定居点自然条件差、定居资金短缺、牧民缺乏主观能动性、定居后牧民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尽管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受牧区自然条件、资金、牧民素质、少数民族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大多数定居点仅仅解决了住房、棚圈等基本问题。水利设施滞后、缺乏饲草料地、资金短缺、牧民定居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部分干部对牧民定居的认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充分说明了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定居。针对这些问题,从定居点条件、牧民、政府相关部门的角度,提出完善了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的对策建议,即水利先行,搞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合理规划定居点,继承有益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牧区教育、加大对牧民定居的投入,减轻牧民自筹资金压力、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发展牧民定居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希望能通过此论文能为霍城县牧民定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孙岿,何晓芳,金海燕[6](2012)在《族际互动模式:自发合作、契约合作与指导合作——以辽宁对口支援新疆塔城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之间互助合作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塔城地区各民族杂居分布、经济互补、文化频繁交流,构成了族际互动结构性特征,族际合作的主要类型是自发合作。伴随以定居为核心的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牧民生产生活从传统社区向公共领域转变,传统自发合作也向现代社会契约合作类型演变。辽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既是一种扶助政策,更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族际合作过程。
赵大林[7](2010)在《内蒙古东部牧区反贫困社会学分析 ——基于K旗D镇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贫困,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已成为当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在我国,贫困现象的存在已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中国在反贫困中国在反贫困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依然很严峻。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由于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劣,使反贫困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研究贫困和反贫困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加强对像蒙古族这样具有典型意义的少数民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居住在内蒙古东部牧区的牧民为研究对象,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地的贫困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当地牧民的贫困不仅仅是一种收入贫困,更是一种人类贫困,并从制度层面对当地牧民的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的成因做了进一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多年以来政府主导的对当地牧民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救济式扶贫,论述了体制改革对当地扶贫工作带来的成效。重点研究了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开发式扶贫模式在当地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指出了开发式扶贫模式效率低下的制度原因。笔者认为,在调查地的反贫困中,适宜的制度不但要与该地区的硬环境相适应,更重要的是与当地的软环境——非正式约束相适应,最后指出当地反贫困的路径创新——构建以反人类贫困为主,反经济贫困为辅的扶贫新模式并强调注意扶贫制度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相互适应,以提高反贫困的正效应。
二、Pauperizing the pastoral periphery: the marginalization of herding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s dry lan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uperizing the pastoral periphery: the marginalization of herding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s dry lands(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牧区发展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演进脉络及实践策略 |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演进脉络 |
1.从矛盾到互构: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的关系转向 |
2.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理念 |
(二)可持续生计: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实践策略 |
二、牧民生计背景:制度变革与政策逻辑 |
(一)内蒙古牧区经济政策 |
1.改革开放前期(1950年—1977年) |
2.改革开放后期(1978年—至今) |
(二)内蒙古牧区社会政策 |
1.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
2.牧区牧民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
(三)小结 |
三、内蒙古牧区牧民生计现状分析 |
(一)样本人口学分析 |
(二)牧民生计资本现状分析 |
1.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2.自然资本现状分析 |
3.物质资本现状分析 |
4.金融资本现状分析 |
5.社会资本现状分析 |
(三)小结 |
四、优化牧区牧民可持续生计的发展路径 |
(一)树立生态优先的牧区发展战略 |
1.健全牧区法制制度,保护草原生态功能 |
2.加强牧民资产建设,激发牧民内生动力 |
(二)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牧区发展机制 |
1.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2.推动牧区合作组织建设 |
(三)加大对牧民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
1.完善牧区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牧民健康保障 |
2.加大牧区教育投资力度,不断提高牧民整体素质 |
结论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牧民定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牧民定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牧民定居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社会变迁理论 |
第三章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现状 |
3.1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概况 |
3.2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概况 |
3.2.1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现状 |
3.2.2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模式 |
第四章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效应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1 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 |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回收 |
4.1.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2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的效应分析 |
4.2.1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的经济效应分析 |
4.2.2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的社会效应分析 |
4.2.3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的生态效应分析 |
4.2.4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的综合效应评定 |
第五章 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存在的问题 |
5.1 基础设施需完善,乡村建设仍有不足 |
5.2 资源整合缺失,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
5.3 人口结构不合理,老龄化趋势严重 |
5.4 传统思想需改变,牲畜品种需改良 |
5.5 组织结构缺失,草原管理需加强 |
第六章 完善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工作的建议 |
6.1 完善基础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
6.2 加强产业结合,促进产业体系发展 |
6.3 调整人口结构,加强人才引进 |
6.4 转变传统思想,改良牲畜品种 |
6.5 完善组织结构,加强草场资源监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社会嵌入性理论 |
2.3 社会资本理论 |
2.4 技术扩散理论 |
2.5 边缘化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实基础 |
3.1 调查设计 |
3.2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
3.3 调查成果及分析 |
3.4 贫困特征及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一般模式分析 |
4.1 科技扶贫模式分类 |
4.2 精准扶贫技术供给主体 |
4.3 精准扶贫技术需求主体 |
4.4 科技精准扶贫主体联结与协同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吉纳村科研项目基地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
5.1 吉纳村概况 |
5.2 主要扶贫做法 |
5.3 扶贫模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郭庆村专业合作组织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
6.1 郭庆村概况 |
6.2 主要扶贫做法 |
6.3 扶贫模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羊达村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
7.1 羊达村概况 |
7.2 主要扶贫做法 |
7.3 扶贫模式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典角村边境地区科技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
8.1 典角村概况 |
8.2 主要扶贫做法 |
8.3 扶贫模式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优化与推广 |
9.1 优化思路 |
9.2 路径选择 |
9.3 推广策略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科技精准扶贫脱贫相关政策法规 |
附录2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3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4)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面临的发展现状 |
2.1 内蒙古牧区的界定 |
2.2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2.1 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
2.2.2 内蒙古牧区社会发展状况 |
2.2.3 内蒙古和新疆、西藏、青海经济发展的横向比较 |
2.2.4 内蒙古经济的区域不平衡状况 |
2.3 内蒙古牧区牧民收入差异分析 |
2.3.1 牧民总体收入水平及城乡对比 |
2.3.2 牧民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
2.4 内蒙古牧区贫困人口分布 |
2.5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环境政策在内蒙古牧区减贫中的效果分析 |
3.1 生态环境政策的引入 |
3.1.1 草原生态明显恶化 |
3.1.2 草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
3.1.3 草原退化的原因 |
3.2 生态环境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
3.2.1 草畜双承包制 |
3.2.2 生态环境政策与生态补偿结合 |
3.3 生态环境政策对牧区的影响 |
3.3.1 草畜双承包制与牧民收入的变化 |
3.3.2 生态环境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及牧民收入变化 |
3.4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和牧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锡林郭勒盟牧区生态减贫的实证研究 |
4.1 牧民成本效益分析 |
4.1.1 收入基本情况 |
4.1.2 收入影响因素 |
4.1.3 收入差距分析 |
4.1.4 支出与负债 |
4.2 生态环境状况 |
4.2.1 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
4.2.2 生态环境保护意愿模型 |
4.2.3 草地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性比较 |
4.2.4 采矿业对牧区环境和牧民收益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实现方式研究 |
5.1 生态减贫提出 |
5.2 包容性增长理念 |
5.2.1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
5.2.2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定义 |
5.2.3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义 |
5.2.4 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内涵 |
5.3 生态减贫的具体实现方式 |
5.3.1 实现生态减贫的几种发展方式 |
5.3.2 生态减贫实现的发展方向 |
5.3.3 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完善其他配套政策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推进包容性增长 |
6.2.2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
6.2.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
6.2.4 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投入 |
6.2.5 推进城镇化发展 |
6.2.6 加大牧区金融支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1.5.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牧民定居的概念及分类 |
2.1.1 生态移民 |
2.1.2 牧民定居 |
2.1.3 可持续发展 |
2.2 农业经济相关理论 |
2.3 生态经济相关理论 |
2.4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3.霍城县牧民定居的概况 |
3.1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演变过程 |
3.1.1 霍城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发展过程 |
3.1.3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现状 |
3.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途径与特点 |
3.2.1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主要途径 |
3.2.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特点 |
3.3 不同群体对定居的看法 |
3.3.1 富裕牧民对定居的看法 |
3.3.2 经济情况稍好的牧民对定居的看法 |
3.3.3 贫困牧民对定居的看法 |
3.4 影响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的因素 |
3.4.1 影响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的客观因素 |
3.4.2 影响牧民定居效应的主观因素 |
4. 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 |
4.1 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 |
4.1.1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社会效应分析 |
4.1.3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生态效应分析 |
4.2 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对比效应评价 |
4.2.1 效应评价的程序 |
4.2.2 效应评价的原则 |
4.3 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 |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权重的确定 |
4.3.3 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对比效应评价实例 |
4.3.4 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评价的结论 |
5.霍城县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 |
5.1 定居点水利设施滞后,缺乏人工饲草料地 |
5.2 定居后牧民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民族文化走向弱化 |
5.3 牧民文化程度低,缺乏定居生活必需的技术 |
5.4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牧民自筹资金难 |
5.5 部分干部对牧民定居的认识不到位 |
6.提出完善牧民定居的对策建议 |
6.1 水利先行,搞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 |
6.2 合理规划定居点,继承有益的民族传统文化 |
6.3 大力发展牧区教育 |
6.4 加大对牧民定居的投入,减轻牧民自筹资金压力 |
6.5 加大对干部的培训 |
6.6 发展牧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族际互动模式:自发合作、契约合作与指导合作——以辽宁对口支援新疆塔城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作的生成:族际互动与利益关联 |
二、合作的进化:从私人关系到公共交往场域 |
三、合作共赢:各民族共同发展, 共享现代化成果 |
(一) 提供公共物品, 保障农牧区合作能力 |
(二) 发展非农产业, 提升族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
(三) 理解文化差异, 最大程度形成族际合作共识 |
(7)内蒙古东部牧区反贫困社会学分析 ——基于K旗D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
一、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状况 |
二、国内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文献 |
三、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状况 |
四、有关内蒙古地区贫困及反贫困问题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任务及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任务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贫困的内涵及衡量标准 |
一、关于对贫困定义的认识 |
二、贫困的成因 |
三、贫困的衡量标准 |
第二章 调查地区贫困现状及相关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牧区贫困化现状 |
一、内蒙古牧区贫困化现状 |
第二节 调查地区概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
一、调查地基本概况 |
二、调查地经济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三节 调查地贫困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四节 调查地贫困形态具体表现 |
一、内蒙古牧区贫困化的总体特点 |
二、调查点贫困形态具体表现 |
三、调查地人类贫困现状及分析 |
四、调查地区贫困成因的深层因素探析 |
第三章 调查地区反贫困工作考察及反思 |
第一节 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演进 |
一、单一性、救济式的扶贫模式(1949—1977年) |
二、区域性、救济式的扶贫模式(1978--1985年) |
三、全国性、经济开发式的扶贫模式(1986--1993年) |
四、参与性、综合开发式的扶贫模式(1994--2000年) |
五、多元性、可持续发展式的扶贫模式(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多元化反贫困模式及各自效应 |
一、政府主导的反贫困模式 |
二、社会力量反贫困模式情况与思考 |
三、开发式扶贫模式的绩效思考 |
第三节 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蒙古族文化与当地反贫困 |
第四章 调查地区反贫困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反贫困的瞄准机制重点转移 |
第二节 调查地区反人类贫困的制度创新 |
一、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二、反人类贫困:教育制度创新 |
三、反人类贫困:医疗保障制度创新 |
第三节 调查地区反贫困的具体对策创新探索 |
一、生态旅游与牧区反贫困 |
二、生态移民与农牧区反贫困 |
三、整村推进扶贫工程与牧区反贫困 |
四、适当的反贫困干预措施 |
结语 |
后记 |
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Pauperizing the pastoral periphery: the marginalization of herding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s dry lands(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牧区发展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D]. 李悦.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效应分析[D]. 姜钊.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 冯楚建.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4]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D]. 张振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5]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郭川.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6]族际互动模式:自发合作、契约合作与指导合作——以辽宁对口支援新疆塔城地区为例[J]. 孙岿,何晓芳,金海燕. 满族研究, 2012(04)
- [7]内蒙古东部牧区反贫困社会学分析 ——基于K旗D镇的实证研究[D]. 赵大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