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三峡库区近40年来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宗加权[1](2021)在《茅台酒产地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文中指出独特的区域环境特征造就了优质白酒“异地不能复制性”,本研究从茅台酒产地气候特征入手,与所在的赤水河流域及相邻地区气候特征进行比较,对茅台酒产地气候是否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气象要素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该区域气候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1961-2018年98个逐日气象观测站数据,对茅台酒产地及所在流域和同纬度地区的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的气象要素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采用距平分析、克里金插值、变异系数、滑动t检验、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赤水河流域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干流区的一级支流,仁怀地区盛产闻名海外的国酒茅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其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对于维护其局地气候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研究表明,茅台酒产地气象站点仁怀站(茅台酒产地,下同)气温较其他站点高;多年平均气温、突变年前后的气温倾向率均小于赤水河流域;存在与流域相同的39a、28a主次周期;冬季气温变化相对其余站最稳定,4-10月及各制酒阶段(下沙、糙沙、一至七轮次)平均气温越高越稳定,其中第六轮次气温最高,稳定的气温可能对酿酒微生物繁殖生长有利。仁怀市多年气温变化处于稳定状态,未与周围县市显着聚集;气温起伏较高,单位范围内(270m×270m)气温变化较为明显,平均脊点与谷点相对其余县市中等,说明气温聚集情况中等。赤水河流域年、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不均,且具有相似性,呈东南低,西北高,西南和东北部低的空间格局。(2)仁怀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对相邻气象站偏少,降水量倾向率低于流域,突变前后降水量变化率低于流域,存在与流域相同的39a、28a主次周期;在相邻站点中5-7、10月降水量最低,其余月份均偏低且变异系数小,说明月均降水量相对相邻站点偏少且相对稳定;糙沙至四轮次降水量及变化程度均大于流域,第六轮次降水量最少,可能有利于微生物扬起;仁怀站干燥指数相比相邻站高,且变化趋势小,具有稳定的干湿变化状况。仁怀市在各县市中降水量起伏高,单位范围内(270m×270m)变化明显;平均脊点高、谷点低,说明降水量集中程度较高;多年降水量变异系数最低,降水量变化相对稳定。赤水河流域5-8月份降水量偏多,其中5-6月份稳定;7-8月份波动较大;自60至00年代秋季呈最大降低趋势,冬季呈稳定波动变化。(3)仁怀站相对相邻站风速偏低,平均风速的上升趋势大于赤水河流域,存在40a、22a主次周期,且22a周期有变短趋势;下沙至五轮次平均风速相比流域上升较快且波动变化程度大,第六轮次风速最高;仅仁怀站与赤水河流域月平均风速的差值在冬季为负,其余季节为正。仁怀站主导风向为NNW,相比相邻站点风向更集中;受东南季风及地形影响,频率第二的风向为S方向,平均最大风速大于流域内其余站点,风向相对稳定,可能有利于空气微生物分布、参与酿酒发酵。赤水河流域多年平均风速1.33m/s,以0.014m/s/10a呈缓慢上升趋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变化特征,存在28a、39a周期;年均风速呈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格局,风速变化范围小。
孟浩斌[2](2021)在《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生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空间是指以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地域范围,维护生态空间是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力的不断高,生态空间持续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合理、科学地评价生态空间生境质量,对于区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生态规划与管理供科学参考。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富集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厘清生态环境现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向对于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空间范围,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数据、DEM高程数据、NDVI数据、NPP数据、降水量与气温数据、土壤数据和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矢量数据作为数据基础,从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和生境现状3个层面分别选取斑块密度指数、聚集度指数、蔓延度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水源涵养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碳固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服务、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生境退化指数和生境质量指数共12个生境因子并利用变异系数法附以权重,建立重庆市生态空间综合生境质量评价体系,对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生境因子和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像元尺度下的时空变化情况,并在区县尺度下对重庆市各区县生境质量进行评分定级,出生态空间及其生境质量管控和优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空间在重庆市38个区县和万盛经济开发区均有一定分布,面积占比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城口县、巫山县和巫溪县3个区县生态空间面积占其本身行政区面积50%以上,而涪陵区、合川区、荣昌区、渝中区生态空间面积仅占其行政区面积10%以下。巫溪县生态空间分布面积最大,面积达到2100.48km2,占总生态空间面积8.84%;渝中区生态空间面积分布最少,仅为0.25km2。(2)景观格局层面,重庆市生态空间斑块密度数值各年份均在70以上,且在不断高,说明各覆被类型破碎度较小。聚集度指数各年份均在74以上,说明各土地覆被类型斑块较为集中,但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需警惕斑块破碎化风险。蔓延度指数数值偏低,多年均值仅为11.2,但呈逐年上升趋势。香农均匀度指数数值多年均值为0.22,呈连续增长的趋势。(3)生态系统服务层面,重庆市生态空间水源涵养服务各年均值在不断高,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23.01%,但从2005年开始的每个相邻年份都出现集中连片的下降现象。土壤保持服务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27.04%,近5年同样呈现出区域集中连片轻微下降或显着下降的情况。碳固持服务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0.45%,2015~2020年显着增长的趋势有明显的高,说明碳固持服务能力变化趋势较好。净初级生产力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18.02%,增长区面积之和达到76.75%,升明显,但近5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退化。(4)生境现状层面,重庆市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近20年的差值表明显着增长区面积占比最多,达到60.94%,但近5年城口县、巫溪县等渝东南片区、南川区和万盛经开区的生物多样性出现较大规模的恶化趋势。植被覆盖度均值从2000年的77.94%升至2020年的85.68%,升较大,近5年轻微下降和显着下降区域之和占比开始升。生境退化指数各年份以基本无退化为主,其占比均在55%以上,各年份基本无退化类型占比在逐年降低,研究区全域生境退化风险在不断高。生境质量指数其均值由0.708连续升至0.734,生境质量较好,近5年的变化表明显着下降区和轻微下降区的占比出现少量上升,但生境质量显着增长的占比也明显高,变化趋势良好。(5)重庆市生态空间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各年份区域均值在70分以上,说明区域生境综合质量较好。良生境质量和优生境质量年均占比分别达到63.57%和24.84%,差生境质量仅分布在江津区和巫山县长江沿岸。像元尺度下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彭水县、荣昌区、万盛经开区、武隆区和秀山县5个区县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在2000-2020年内持续退化占比高于持续高占比,且数值出现降低,说明该5个区县生境质量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以控制恶化形势。区县尺度下的生境质量综合定级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各年份综合生境质量最多的等级为II级,无等级降低的区县存在。其中综合生境质量I级数量在不断上升,综合生境质量II级数量呈现“升-降-升”的趋势,综合生境质量III级数量呈现“降-升-降”的趋势,综合生境质量IV级数量呈现“升-降”的趋势。
孟清[3](2021)在《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文中认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大气温度上升可能会引发全球降水的再分配。降水作为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全球水循环以及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降水作为淡水的主要来源,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秦岭山地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变化特征,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别是如何科学地获得具有复杂地形的山地高分辨率降水栅格数据集,对于定量研究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陕西省境内的秦岭腹地为研究区,研究了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及周期变化特征,揭示了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秦岭山地降水的气候归因及其地形效应,探析了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获取方法。为揭示秦岭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研究及秦岭山地防灾减灾与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及结论如下:(1)秦岭山地1959~2018年年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年均温呈上升趋势。春秋季节的降水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四季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1)秦岭山地近60年来年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季尺度上,春秋季节降水均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降水均呈上升趋势。春秋季节降水的下降是导致年降水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年降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季降水均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突变点。60年来秦岭山地年降水分别在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存在短周期的变化特征。(2)秦岭山地60年来年均温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01年显着区间内出现突变点,在2001年之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1年后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季节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并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现突变点。近60年来秦岭山地年均温度分别在1968年、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和2010年存在3~4年、2~4年和3~4年的变化周期。(2)1960~2015年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秦岭山地整体极端降水的持续性呈现减少趋势,强度呈增加趋势。(1)秦岭山地极端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秦岭山地北坡西段宝鸡地区是年均连续无雨日数(CDD)高值区,秦岭山地中部偏西段为连续降水日数(CWD)高值区;强降水日数(R10)、强降水量(R95p)、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和降水强度(SDII)等指数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位于秦岭南坡最南端的紫阳县是各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极大值区。(2)秦岭山地56年来,极端降水的持续性整体呈减少趋势;强度呈增加趋势。秦岭山地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尤其是在秦岭山地南部地区,应加强防备,以免引起洪水灾害造成的重大破坏。(3)1959~2018年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坡向效应,影响秦岭山地年、季降水最大的五个大气指标是EASMI,SOI,SWACI,SASMI和SCSMI。(1)秦岭山地60年来,年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年均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除了秦岭山地南坡西段外,降水随着坡度的增加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均不显着;温度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2)年尺度上,60年来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降水均呈显着减少趋势,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气温均呈现不显着增温趋势。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干湿等级均属于正常等级,北坡和南坡西段的干湿状况一致,60年年均SPEI为0.07,南坡东段较暖湿,SPEI为0.08;南坡较暖干,SPEI为0.05。(3)季节尺度上,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春季降水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余三个季节的降水在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呈现不显着的变化趋势;南坡东段的春季、南坡西段和北坡的夏秋冬季气温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气温均表现出不显着的升温趋势。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四季干湿变化均属于正常等级。秦岭山地北坡出现春季“暖干”化趋势;南坡秋季较暖湿;南坡东段和西段的冬季呈“暖湿”化特征;南坡西段夏季呈现“暖干”化特征。(4)在十五个大尺度气候指数中,秦岭山地近60年来年降水与EASMI,SOI,SASMI,SCSMI和SWACI这五个大尺度气候因子相关性最强;而与NAO和WASMI的关系不显着。季节上,EASMI对秦岭山地四个季节的降水均呈现不同程度上的显着负相关关系;SOI对秦岭山地春秋季节的影响敏感于SWACI,而SASMI对于秦岭山地冬季降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SCSMI与秦岭山地秋季和冬季降水存在负相关关系。(4)运用Anusplin空间插值法、普通克里金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法获得了三种秦岭山地长期的降水栅格数据集。经过验证发现Anusplin方法比其他两种空间插值法更适合秦岭山地的降水插值。(1)三种降水空间插值方法获得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从空间分布和通过自检验,实测样本检验结果发现,Anusplin法更适合秦岭山地降水的空间插值,中低海拔站点标准差在20 mm以内,高海拔站点标准差在30 mm以内。(2)获得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表明,秦岭山地年均降水的变化范围为545.4~1 155.5 mm,平均降雨量为824.8 mm;秦岭山地南坡平均降雨量为847.4 mm,北坡平均降雨量为737.3 mm,南北坡的平均降水差异为110.1 mm;四季平均降水量依次为:夏季(403.8mm)>秋季(237.3 mm)>春季(169.1 mm)>冬季(25.6 mm),且南坡降水大于北坡降水。无论是年尺度还是季尺度上,秦岭山地降水变化率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降水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和秦岭山地南坡的安康站等地区,平均海拔分布在1 177 m;而降水增多发生地主要集中在秦岭南坡的略阳站、商南站和石泉站等地区,平均海拔分布在811 m。(5)地理加权回归法的降尺度方法可提高秦岭山地TRMM年尺度数据的精度,并获得了2002年~2015年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降尺度过程输入参数考虑气候因子、地形因子越多,降尺度结果精度越高。(1)秦岭山地TRMM数据与降水实测数据存在一定误差,通过统计降尺度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可减小误差。经分析,TRMM数据只在秦岭山地南坡西段地区表现出较高的精度,而经过地理加权回归方法降尺度结果在秦岭山地整个南坡地区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2)降尺度方法提高了TRMM年尺度数据的精度。将相关系数从0.71提高至0.86,将相对误差BIAS从-3.60%减少到-2.77%,将根均方根误差从99.2 mm减少到93.2 mm。(3)六个地理加权回归方法降尺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考虑的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越多,降尺度获得的栅格数据集的精度越高。即在进行山地降水降尺度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海拔、温度、而且要考虑风速、湿度、坡度和坡向等区域气候地形因子的影响。
赵茂嵚[4](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生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对京、津、冀、豫等受水地区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输水工程水源区面临着水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平稳运行。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年调出水量接近自身水资源总量的50%。近年来,十堰市工农业发展取得显着成绩,人口增长明显,十堰市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等任务仍十分艰巨,必然会加大对水资源的消耗程度,十堰市水生态安全对于“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的水源地区和受水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 VEST模型测算了1980—2018年十堰市产水和水源涵养量,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合当前十堰市耗水情况,探究了十堰市及各区县的水资源量基本情况。再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构建十堰市水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体系。最后结合十堰市水资源量和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二者相互关系,全面分析十堰市及各区县水生态安全现状及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得到了以下内容:(1)十堰市产水深度呈减少趋势,由1980年的618.63mm降至2018年的423.62mm,相应的产水量由146.46亿m3降至100.35亿m3。从产水空间格局来讲,高值区一直集中在十堰市西南部;低值区集中在东南部和中部偏北地区。从产水量驱动因素来看,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77.08%、22.79%、0.13%。从各地类产水深度来看,建设用地为690.87mm、草地为645.43mm、未利用地为628.06mm、耕地为610.78mm、林地为497.41mm、水域为471.33mm。从各行政区划产水情况来看,各区县在研究时间段产水量均呈不同程度减少,各区县平均产水深度为竹溪608.262mm、茅箭543.632mm、竹山533.86mm、郧阳510.474mm、张湾509.142mm、丹江口501.328mm、房县496.542mm、郧西486.56mm。(2)十堰市水源涵养量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76.35亿m3减少到2018年的32.76亿m3。各地类水源涵养情况差异显着,林地、草地和耕地平均水源涵养深度分别为286.39mm、258.07mm和92.35mm,其余地类在部分研究时段有少量水源涵养。十堰市各区县在研究时间点水源涵养总量情况为房县63.86亿m3、竹溪51.74亿m3、竹山48.08亿m3、郧阳47.33亿m3、郧西41.73亿m3、丹江口34.81亿m3、茅箭7.58亿m3和张湾7.29亿m3,各区县均呈减少趋势。(3)十堰市可利用水资源量总体变化幅度较小,由1980年的49.08亿m3减少至2018年的47.31亿m3,2010和2018年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369.07m3和1389.11m3。各区县年均可利用水资源分别为茅箭0.973亿m3、张湾1.13亿m3、郧阳6.86亿m3、竹溪6.8亿m3、丹江口6.45亿m3、郧西6.13亿m3、竹山7.48亿m3和房县8.87亿m3。2010年和2018年十堰市水资源供耗比分别为10.12和11.84,各区县中水资源供耗比大于10的为竹溪、竹山、房县、郧西,介于5—10的有丹江口和郧阳,小于5的有张湾和茅箭。(4)十堰市水生态安全总体处于较差等级,且有持续恶化的趋势,2008—2019年水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63、0.60、0.56、0.44、0.34、0.36、0.40、0.31、0.32、0.46、0.30、0.29。水生态压力指数下降明显;状态和响应指数变化较小,对十堰市生态安全指数正向作用有限。水资源拥有量一直是十堰市水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水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还呈由污染类指标(治理废水资金投入占比、污水排放总量、废水治理设施数)转化为社会经济类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各区县的水生态安全指数和压力子系统指数变化和十堰市大致相当,状态和响应子系统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水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和城市化指标以及水污染治理是制约各区县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5)十堰市水生态安全现状空间分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类:一类是有较丰富的水资源量和较高的水生态安全指数,如竹溪和房县;二类是有较丰富的水资源量和较低的水生态安全指数,如郧阳、郧西、竹山,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加大水环境治理投入;三类是水资源量较贫乏而水生态指数较高,如张湾、茅箭、丹江口,应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拓宽绿水转化蓝水途径,充分利用好客水、雨水资源。
冯磊[5](2020)在《川渝地区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NDVI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川渝地区范围较广,东西部区域地形差异大,不同地形区内极端气候事件的水热组合差异明显,分析川渝全区及不同地形区内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对NDVI的影响,有利于更全面的了解在这一背景下区内植被NDVI的变化特征。因此,本文基于1961-2018年川渝地区47个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数据,通过RClimDex模型计算出27个极端气候指数,分析研究区内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MODIS-NDVI数据,分析NDVI的变化特征,探讨极端气候事件对NDVI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在16个极端气温指数的年际变化中,川渝地区整体变暖趋势明显。极端气温相对指数中的暖夜日数(TN90p),4个绝对指数(FD0、ID0、SU25、TR20),4个极值指数(TXx、TNx、TXn、TNn)和生长季长度(GSL)的变化趋势都通过P<0.05显着性检验,并且除了霜冻日数(FD0)和冰冻日数(ID0)呈显着下降趋势外,其余指数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川西北、川西南和东部地区变化趋势达到显着的极端气温指标分别有11个,11个和8个,并且四川盆地是东部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2)在1961-2018年研究区降水总量呈微弱增加趋势的背景下,持续湿润日数(CWD)、中雨日数(R10)和大雨日数(R20)呈下降变化趋势,但5个短期极端降水量指数(RX1day、RX5day、R95p、R99p、SDII)和暴雨日数(R25)呈现增多的趋势。(3)2000-2018年川渝地区NDVI均值为0.53,变化率为0.037/10a,以轻度改善变化趋势占主要。川西南地区多年NDVI均值最高,川西北地区最低,但东部地区年际变化率最高,为0.056/10a。年内NDVI中,除6月NDVI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各月NDVI均以上升趋势为主,5月和11月上升趋势最明显。(4)在各极端气候指数中,NDVI与极端气温类指数的相关性比降水类指数明显。NDVI与气温暖指数多呈正相关,而与气温冷指数多呈负相关,同时与气温夜指数的相关性程度要高于昼指数。年内各月极端气候指数与NDVI的关系特征和年际特征一致,也呈现出NDVI与气温类指数的相关性要高于降水类指数,同时1-4月NDVI是受极端气候指数影响比较明显的月份。(5)在NDVI值的模拟分析中,Lasso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R2值较高,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且拟合出的NDVI值与遥感反演的NDVI值呈现出极显着的相关性,方程可信度高。根据回归方程选出影响NDVI值的因素中,气温类指数对川渝地区及各子区域NDVI值拟合的影响要高于降水类指数,且气温暖指数多对拟合NDVI呈正向影响,而冷指数多呈反向影响,这与相关性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分析了川渝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NDVI数据,进一步探讨和模拟极端气候事件与NDVI的关系,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事件频发的背景下研究区内NDVI的变化特征,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川渝地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杨恒[6](2020)在《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与氮磷流失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库区调控下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与伴生过程的驱动机制,是库区流域水安全保障的理论基础;三峡库区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区域,地形地貌特殊;目前三峡水库发挥着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效益。运行16年来,其水循环时空演变规律,库区气候效应,水-土-生态环境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研究的热点,但是其机理较为复杂,且对库区水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本论文围绕三峡库区流域,首先,认识其建库前后水循环演变规律,库区暴雨时空演变规律;其次,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基于“样地尺度-小流域尺度”的野外原型观测试验及暴雨条件(100mm/h、80mm/h、60mm/h、40mm/h)下的不同坡面(20°、15°、10°、5°)下的人工降雨实验,揭示坡面及小流域尺度的降雨-径流、径流-泥沙、不同径流组分与氮磷营养盐流失间的关系,从而阐释水循环变化如何驱动库区典型地貌单元氮磷营养盐的流失特征;同时,构建库区小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建立参数化方案集;最后采用气候模式资料驱动模型,识别未来小流域水循环及氮磷污染负荷的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库区流域建库前后,降水年际间无明显变化趋势,蓄水期(9-10月),建库后较建库前明显增多;气温年际间呈增加趋势,蓄水期气温降低明显,泄水期气温升高明显;蒸发与气温的演变趋势一致;地表径流年际间呈降低趋势,蓄水期变化趋势与降水一致;库区表层土壤水分,年际间呈减少趋势,月尺度上,1-2月,8-12月呈增加趋势。库区中游干流万县站点的降水-径流关系无明显变异特征,蒸发-流量变异点出现在1982年,降水-蒸发变异点出现在1990-1992区间;支流站点巫溪站降水-蒸发,降水-径流,蒸发-径流无明显变异特征。(2)2008-2018年三峡库区逐小时降水时空分布规律表明:库区超过20mm/h雨强事件主要发生在5-9月,且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以后库区流域出现暴雨的范围增多较为明显;出现的最大小时降水为76.83mm(垫江县境内,2017年8月3日),最大小时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通过计算2008-2018年5-9月四个高度层(300hPa、600hPa、700hPa、850hPa)水汽通量及散度表明:三峡库区流域水汽主要集中在850hPa高度,7月水汽输送最大,水汽主要靠西南风输入,各高度水汽通量散度计算结果显示,三峡库区流域2008-2018年5-9月基本为辐散区。(3)样地尺度观测结果表明:壤中流对总径流的贡献最大,其中10°样地>5°样地>15°样地;三个样地地表产流量均与PO4+-P浓度呈显着正相关,且坡度等于10°样地,地表产流量与TP、TN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坡度等于5°样地,其与NH4+-N浓度、NO2-N浓度、TP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壤中流产流量与对应氮磷营养盐浓度相关性不显着。石盘溪小流域观测结果显示:流域出口降雨径流关系为y=53.847x+93.344(R2=0.283,P<0.01);流域出口产流量与氮磷流失浓度相关性不显着。(4)短历时强降水坡面产流与氮磷营养盐流失实验结果表明:暴雨强度、坡度、径流与泥沙是影响紫色土坡面氮磷流失的主要因子,雨强大于80mm/h,地表平均产流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大,雨强小于40mm/h,坡度小于5°,地表产流为0;壤中流产流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加。地表径流与TN浓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05),雨强小于60mm/h的拟合效果优于雨强大于80mm/h的样地;地表径流与TP浓度线性相关,但不显着。坡度大于20°样地,壤中流与TN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其余样地呈线性关系;各样地壤中流与TP均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对于地表径流中NH4+-N与PO4-P浓度的变化,一般情况,其随着地表产流的进行浓度逐渐降低或者趋于稳定,但是由于暴雨作用加上坡面粗糙程度及紫色土的易侵蚀性及溅蚀性,在较大坡度上,降水溅蚀及重力作用使某些残留物质随径流进入水体,会出现某些时段浓度的突然升高;地表产流中NO2-N、NO3--N浓度,基本是同增同减的变化趋势,雨强越大,其浓度随地表径流的波动越大,反之则其波动较为稳定。对于壤中流中NH4+-N与PO4--P浓度,雨强大于100mm/h,坡度越大(大于15°),它们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整体上随着产流的进行浓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但是雨强小于60mm/h,其随产流的波动较大;壤中流中NO3--N浓度,各雨强条件下,均呈“V”型分布。(5)构建了綦江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对径流及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模拟,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得到了綦江流域分布式参数方案集;綦江流域2014年(丰水年)TN、TP输出分别为4570.32吨和814.44吨,2010年(平水年)TN、TP输出分别为2329.83吨和442.21吨,2012年(丰水年)TN、TP输出分别为690.11吨和50.30吨;在CMIP6气候模式4种情景数据的驱动下,预测了綦江流域未来径流与氮磷负荷的趋势:SSP126、SSP245、SSP370、SSP585四种情景下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历史期分别增加了 72.1%,80.4%,20.77%及85.5%;SSP126和SSP370情景下,总氮与总磷负荷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而SSP245与SSP585情景下,呈增加趋势,预估结果为綦江小流域科学制定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赵洋[7](2020)在《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模式,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在绿色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着农业生态资源不足、农业生态污染、农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农业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水平不足等问题。如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变资源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一步论述了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通过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经济效益、绿色生产四个方面,提出10项量化指标作为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以重庆市三峡库区13个区县2013-2017年相关农业数据为基础,对各区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对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评估结果认为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有:绿色发展观念缺乏、人才技术欠缺、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法律法规不完善。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和评估结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推进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建设;二是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三是以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四是加大金融方面支农力度,对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五是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创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绿色品牌。
黄亚[8](2019)在《三峡水库区域水文气候效应及其未来趋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对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自2003年水库蓄水以来,库区形成一个长600多km,宽1~2km,总面积达1084km2的人工湖泊。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库区及上游流域自然状态和地表水文情势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防洪和抗旱带来了新的挑战。定量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库区及上游流域水文气候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大型水利工程区域水文气候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流域未来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灾害预警以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三峡水库区域气候效应综合影响下的长江上游流域水文过程变化规律,揭示水库蓄水对陆面水文过程和区域气候的作用机制。围绕上述研究目标,论文以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区域气候模式参数方案敏感性评估、区域气候效应与未来极端气候、陆-气耦合模拟系统构建及应用、径流过程预测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及创新成果包括:(1)基于多目标函数秩评分法综合评估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的模拟能力,对比分析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方案的选取对长江上游流域模拟性能的影响。72组混合参数化方案对长江上游流域气温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但对降水的模拟性能较差。降水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具有较强的敏感性,Kain-Fritsch方案对长江上游降水的综合模拟性能最优,而生物圈-大气圈传输方案(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简称BATS)对长江上游气温的综合模拟性能最优。在Kian-Fritsch积云对流方案下,与BATS陆面方案相比,CLM陆面方案具有更高的土壤湿度和感热通量以及更少的蒸散发和降水量,直接导致CLM方案模拟的地表气温偏高。CLM方案中偏暖的地表气温和偏少的蒸散发促使模拟水汽输送能力偏弱,导致CLM方案模拟的降水偏少。同时,CLM方案相对偏干的大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到达地表的净辐射通量,改变了地表能量收支,进而造成CLM与BATS模拟的地表气温差异扩大。(2)基于Reg CM4分析三峡水库的区域气候效应及其对库区极端降水的影响,揭示三峡水库区域气候效应作用机制。在湖泊方案L1情景下,除春季外,其他季节库区气温均有所上升,年平均气温升温达到0.12℃;年平均降水减少0.28mm/day,其中春季和夏季的减少程度最大;蒸发在秋季和冬季增加,在春季和夏季减少,全年平均增加0.04mm/day。根据MSE、CAPE以及CIN等指标变化差异表明,在水库水面冷却作用影响下,库区白天对流活动受到抑制,导致库区内降水显着减少,进而影响极端降水;气温的变化主要是水库与周围陆地之间进行了大量的能量交换,对区域年内能量收支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蒸发变化主要受CLM4.5湖泊模型中湖面0.05m处的水温与2m高度气温之间的温度梯度大小及方向的季节性变化影响,同时还受浅层水温与深层水温的温度梯度大小影响;在湖泊方案L2情景下,弱降水事件受库区气候效应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强降水事件。库区内弱降水事件(50th以下)的强度和频次均显着下降;强降水事件(90th以上)的频次略有减少,但其对年降水量的贡献及强度均略有增加。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降水的影响集中在20km以内,对未来2021-2050年的各项极端降水指数年际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影响。(3)基于Reg CM4、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Model,简称VIC模型)以及基于分位数映射法(Quantile mapping method,简称QM法)的气候要素校正模型构建长江上游流域单向陆气耦合模拟系统。基于广义似然不确定性估计方法(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简称GLUE)对VIC水文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可变下渗能力曲线形状参数B和第二层土层厚度D2为模型中的敏感性参数。基于GLUE法计算的95%置信区间基本涵盖验证期各站点的实测径流量,表明构建的VIC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对长江上游径流的模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VIC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长江上游流域的日尺度和月尺度水文过程和流量峰现时间,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纳什系数均在0.9以上,相对误差在±10%以内。VIC模型对流域丰水年的模拟性能优于枯水年,对丰水年的年径流总量存在低估,而对枯水年的年径流总量存在高估。基于分位数映射法构建了气候要素订正模型,并对基于单分布和混合分布的分位数映射法订正性能进行评估,根据均方根误差、和方差、相关系数等评估指标,均表明混合分布分位数映射法对降水的订正效果优于单分布。(4)基于陆气耦合模拟系统模拟长江上游流域未来气候和水文过程,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库区气候效应对径流过程及径流组分的影响。Reg CM4动力降尺度预测结果表明,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2021-2050年长江上游流域东部趋于暖干,而西部区域暖湿,流域总径流减少约4.1%~5%,融雪径流减少约36%~39%,极端径流略有降低。径流减少主要在流域东南部,降水的减少以及蒸发量的增加是导致该地区径流大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总径流的影响程度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相当,并影响径流的小尺度周期。在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简称RCPs)的未来RCP 4.5情景下,湖泊方案L1和湖泊方案L2中水库区域气候效应使得流域年径流总量分别增加了2.9%和3.7%,极端径流略有增加,表明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候变化对径流的不利影响。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降水的空间格局及结构的改变是导致流域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张利国[9](2019)在《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土地利用在不断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提供各类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引起了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国土集聚开发和分类保护相适应,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部署。土地利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应、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重要视角和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综合分区,以功能的合理、协调发挥为导向,优化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保障土地资源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库区是由于水库兴建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域单元,我国是世界上库区最多的国家,其已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空间载体。库区往往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敏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性,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与综合分区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丹江口库区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优化土地开发与保护格局,是促进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可为类似区域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以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向,以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手段和契机,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方法体系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体系梳理,主要对指导本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库区的基本问题及多功能内涵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阐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二是阐述多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三是探索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第四章至第六章以丹江口库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简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过程。第五章首先从微观尺度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突出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进而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多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六章对丹江口库区进行了多功能综合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了由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9个二级功能构成的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结合库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对功能的特殊需求,上述方案在环境功能中分设“水资源保障功能”,突出了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了库区的特殊需求和定位。依据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本研究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样体现了库区的特殊性:首先针对水资源保障功能这一库区核心功能的评估,以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个指标综合表征,上述指标可依据降雨、气温、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避开了库区缺乏长时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升了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对于经济功能的评估,前人多选择了工业产出、第二产业产值等类型指标,本研究对这类指标的作用进行了淡化,体现了库区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避免大规模工业开发的特征与要求。(2)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演变格局针对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重要性,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源涵养以及土壤保持的地形梯度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格局,深入剖析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该分析可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库区水资源安全的差异化政策建议提供支撑。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量15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现象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水源涵养强度随高程升高而波动明显,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00m1500m高程区间是水源涵养的优势区,需加强海拔为600m以下及坡度为5°以下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保护。15年来,研究区土壤保持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土壤保持强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于丹江口库区中上游南部大巴山区;较弱的地区主要为下游的丹江口市、淅川县等地。800m1700m高程段是丹江口库区土壤保持的优势区域,海拔400m以下区域土壤保持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保持强度呈增长态势,但在55°以上区域下降迅速。(3)从县域尺度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以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县域尺度构建了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对库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评价,并开展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丹江口库区中部以及南部大巴山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较高,并形成了以十堰、汉中和商洛为中心的低值聚集区,安康市城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长期处于中等水平。20002015年的15年间,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快速提升的区县主要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县、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盆地以及位于秦岭东部至伏牛山一带的商洛市周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较高以上水平区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的河南四县至十堰城区一带,至2015年,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县成为社会功能新的高值聚集区;15年间,研究区大部分区县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以缓慢提升和快速提升为主,中部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增长较为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分布格局年际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汉中及十堰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以及南部山区;1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整体处于缓慢提升态势,且中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西部。(4)开展了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影响机理的定性分析及文献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筛选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方法。文章以丹江口库区为案例,筛选出地形起伏度、年均降雨量、地均GDP以及土地开发强度4个因素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上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呈负面影响。年均降雨量对于环境功能主要以正向影响为主,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而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的发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干扰作用,东部地区以正面影响为主,西部山区则主要体现为负面干扰。地均GDP对环境功能的影响分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2005年以后,则主要为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主要呈现正向作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对环境功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5)开展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由于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单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案的简单对比难以达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集成运用“静态+动态”以及“定量+定性”的分区理念,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综合变化特征考虑在内,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念,重点考虑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构建了“初步分区+两步修正”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采用上述分区思路将丹江口库区划分为6个分区类型,分别为下游核心水体重点保护区、上游环境功能优势保持区、中上游环境功能重点强化区、下游社会功能改良区、中下游经济功能适度强化区以及中心城市经济功能优化发展区。在对上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各分区提出了多功能发展组合模式及土地利用政策导向。特别地,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分别从综合分区管理以及垂直分区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的分区匹配方案。最后,从生态补偿、跨区域政府合作以及生态立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王倩[10](2018)在《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循环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过程中意义巨大。本研究运用涡度相关法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进行碳通量观测,得到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历时一年的碳通量数据和相应时段的气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了碳通量在日、月和季节尺度上的动态变化,明确了该时段内碳通量情况以及其对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湿度等)的响应,以便进一步解释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动态变化的调节机制,为未来该区域或相似气候区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循环过程模型提供数据积累。通过对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和环境因子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重庆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月、季时间尺度日平均CO2通量均呈“U”字形,白天为负值,固定碳,夜间为正值,释放碳。日平均碳汇峰值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夏季日碳汇时间最长且日固碳量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时长最短且日固碳量最小。(2)研究期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量Re、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GEE年总量分别为-566.49、1196.68、-1761.63 gC·m-2,各月累积量绝对值均有夏季>春/秋>冬季的规律。全年除12月表现为碳源外,其他月份均表现为碳汇,NEE月累积量最小值出现在7月,为-129.53 gC·m-2,最大值出现在12 月,为20.38gC·m-2。(3)昼间CO2通量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两者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模型。饱和水汽压差VPD和气温Ta是昼间CO2通量的次要影响因子,VPD增高至1kPa以上时会使CO2对PAR的响应减弱;Ta≥25℃时对CO2通量产生抑制作用。夜间CO2通量的主导因子是土温Ts,二者关系符合Van’ t Hoff模型,土壤体积含水率SWC对夜间CO2通量有一定影响作用,最适SWC为0.28 m-3·m-3,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夜间CO通量产生抑制作用,但在本研究区作用较小。(4)气温Ta、土温Ts、空气饱和差VPD、土壤含水率SWC、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环境因子对NEE、Re、GEE月累积量有明显的影响作用。GEE和Re与Ta、Ts、VPD均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RE与SWC呈二次曲线相关;GEE与PAR拟合为线性相关。NEE对Ta、Ts、VPD、SWC、PAR均响应呈二次曲线相关,这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重庆市三峡库区近40年来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三峡库区近40年来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茅台酒产地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茅台酒产地地理环境特征研究进展 |
1.2.2 茅台酒产地气候特征研究进展 |
1.2.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植被类型 |
2.1.4 气候特征 |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
2.2.1 数据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气候变化的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方法 |
2.3.2 气候变异系数分析方法 |
2.3.3 气候要素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 |
2.3.4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分析方法 |
2.3.5 气候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 |
2.3.6 干湿气候区划指标方法 |
第三章 茅台酒产地气温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3.1 茅台酒产地气温特征分析 |
3.1.1 年平均气温特征分析 |
3.1.2 月平均气温特征分析 |
3.1.3 年均气温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3.1.4 年均气温起伏分析 |
3.1.5 年均气温脊线、气温谷线分析 |
3.2 茅台酒产地气温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2.1 年均气温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2.2 月、季、制酒阶段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3.3 茅台酒产地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1 年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2 年代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茅台酒产地降水量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4.1 茅台酒产地降水量特征分析 |
4.1.1 年平均降水量特征分析 |
4.1.2 月平均降水特征分析 |
4.1.3 年均降水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4.1.4 年均降水量起伏分析 |
4.1.5 年均降水量脊线、谷线分析 |
4.2 茅台酒产地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1 年均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2 月、季、制酒阶段平均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4.3 茅台酒产地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1 年均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2 年代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4 茅台酒产地湿润指数、干燥指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茅台酒产地风速风向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5.1 茅台酒产地风速风向特征分析 |
5.1.1 年均风速特征分析 |
5.1.2 最大风速风向特征分析 |
5.2 茅台酒产地平均风速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平均风速变化特征 |
5.3 茅台酒产地平均风速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年风速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3.2 年代风速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4 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均风速的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生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生态空间 |
1.3.2 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生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1.4.2 生态空间研究内容及方法进展 |
1.4.3 生境质量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重庆市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重庆市社会经济概况 |
2.1.3 重庆市生态空间分布特征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介绍及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生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因子筛选 |
2.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及体系构建 |
第3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景观格局时空分布及演变分析 |
3.1 景观格局相关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
3.1.1 斑块密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
3.1.2 聚集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
3.1.3 蔓延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
3.1.4 香农均匀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
3.2 斑块密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
3.2.1 斑块密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3.2.2 斑块密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
3.3 聚集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
3.3.1 聚集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3.3.2 聚集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
3.4 蔓延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
3.4.1 蔓延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3.4.2 蔓延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
3.5 香农均匀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
3.5.1 香农均匀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3.5.2 香农均匀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
3.6 本章讨论及小结 |
第4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及演变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指数理论及评估方法 |
4.1.1 水源涵养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
4.1.2 土壤保持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
4.1.3 碳固持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
4.1.4 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
4.2 水源涵养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
4.2.1 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
4.2.2 水源涵养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
4.3 土壤保持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
4.3.1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
4.3.2 土壤保持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
4.4 碳固持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
4.4.1 碳固持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
4.4.2 碳固持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
4.5 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
4.5.1 净初级生产力功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
4.5.2 净初级生产力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
4.6 本章讨论及小结 |
第5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状况时空分布及演变分析 |
5.1 生境状况相关指数理论及评估方法 |
5.1.1 生物多样性理论及评估方法 |
5.1.2 植被覆盖度理论及评估方法 |
5.1.3 生境退化指数及生境质量指数理论及评估方法 |
5.2 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
5.2.1 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 |
5.2.2 生物多样性时间变化分析 |
5.3 植被覆盖度指数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
5.3.1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分析 |
5.3.2 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分析 |
5.4 生境退化指数评估及时空分布分析 |
5.5 生境质量指数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
5.5.1 生境质量空间格局分析 |
5.5.2 生境质量时间变化分析 |
5.6 本章讨论及小结 |
第6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质量综合评价及优化建议 |
6.1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6.2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差值变化分析 |
6.3 像元尺度下的综合生境质量指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6.3.1 一元线性回归及显着性检验理论及计算方法 |
6.3.2 一元线性回归及显着性检验分析 |
6.4 区县尺度下的综合生境质量指数评分定级 |
6.4.1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评分分析 |
6.4.2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定级分析 |
6.5 生态空间及其生境质量管控和优化建议 |
6.6 本章讨论及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情况 |
(3)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影响着其他圈层的物质能量交换 |
1.1.2 全球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加了灾害防御工作的难度 |
1.1.3 山地降水是山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 |
1.1.4 遥感技术为获取准确的降水栅格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进展 |
1.2.3 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研究进展 |
1.2.4 降水插值方法研究进展 |
1.2.5 山地卫星降水降尺度研究进展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秦岭山地概况及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温与降水资源 |
2.1.4 水文水资源 |
2.1.5 植被及土壤资源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数字高程模式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3 大气环流指数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4 卫星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趋势分析法 |
2.3.2 突变检验方法 |
2.3.3 小波变化相干法 |
2.3.4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
2.3.5 极端气候分析法 |
2.3.6 空间插值法 |
2.3.7 统计降尺度方法 |
第三章 过去60年来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与特征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60年来秦岭山地降水的变化趋势 |
3.1.2 秦岭山地降水的突变检验及周期特征 |
3.1.3 60年来秦岭山地气温的变化趋势 |
3.1.4 秦岭山地气温的突变检验及周期特征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
4.1.2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突变检验 |
4.1.3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空间差异性 |
4.1.4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 |
4.2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地形效应及归因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地形效应 |
5.1.2 秦岭山地不同区域年降水和年均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湿状况 |
5.1.3 秦岭山地不同区域四季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湿状况 |
5.1.4 秦岭山地降水变化的气候归因分析 |
5.2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nusplin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获取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基于Anusplin插值法的秦岭山地降水时空变化 |
6.1.2 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误差检验 |
6.1.3 基于不同空间插值法获取的降水栅格数据集精度评估 |
6.1.4 基于Anusplin的秦岭山地57 年来降水变化 |
6.2 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秦岭山地降水降尺度研究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卫星数据及降水降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7.1.2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的精度检验 |
7.1.3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最优模型选取 |
7.1.4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秦岭山地14 年来降水变化 |
7.2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生态安全 |
1.2.2 InVEST模型产水研究 |
1.2.3 水源涵养研究进展 |
1.2.4 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形与土地资源 |
2.4 水文水资源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水生态安全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水资源供给量研究方法 |
3.1.1 InVEST模型产水方法 |
3.1.2 Penman-Monteith(彭曼)公式 |
3.1.3 单变量空间自相关 |
3.1.4 情景分析法 |
3.1.5 水源涵养计算方法 |
3.1.6 水资源供耗比计算方法 |
3.2 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3.2.1 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3.2.2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3.2.3 水生态安全指标权重 |
3.2.4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数等级 |
3.2.5 水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气象数据 |
3.3.2 土地利用数据 |
3.3.3 土壤数据 |
3.3.4 生物物理属性数据 |
3.3.5 Zhang系数 |
3.3.6 径流系数 |
3.3.7 水生态安全评价数据来源 |
第4章 十堰市水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
4.1 十堰市产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4.1.1 十堰市产水量时空分布格局 |
4.1.2 十堰市各区县产水情况变化特征 |
4.1.3 十堰市各地类产水特征分析 |
4.2 产水量对气候变化与覆被变化的响应 |
4.2.1 十堰市气候变化特征 |
4.2.2 十堰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
4.2.3 不同情景下产水量时序变化 |
4.3 十堰市水源涵养变化特征 |
4.3.1 十堰市水源涵养量时间变化特征 |
4.3.2 十堰市各地类水源涵养情况 |
4.3.3 十堰市各区县水源涵养量 |
4.4 十堰市及各区县水资源供给状况 |
4.4.1 十堰市及各区县可利用水资源 |
4.4.2 十堰市及各区县水资源供耗比 |
第5章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5.1 评价指标权重 |
5.2 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5.2.1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5.2.2 十堰市各区县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5.3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障碍度评价 |
5.3.1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分析 |
5.3.2 十堰市各区县水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分析 |
5.4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5)川渝地区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NDVI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极端气候事件研究 |
1.2.2 极端气温事件研究 |
1.2.3 极端降水事件研究 |
1.2.4 极端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气象数据 |
2.2.2 遥感数据 |
2.2.3 其它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
2.3.2 最大值合成法和均值合成法 |
2.3.3 趋势分析法 |
2.3.4 相关分析法 |
2.3.5 套索分析法 |
3 川渝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 |
3.1 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特征 |
3.1.1 极端气温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2 极端气温指数的空间变化特征 |
3.2 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 |
3.2.1 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2 极端降水指数的空间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川渝地区植被指数动态变化分析 |
4.1 2000-2018年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
4.1.1 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 |
4.1.2 NDVI的月值变化特征 |
4.2 2000-2018年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 |
4.2.1 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 |
4.2.2 NDVI的月值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川渝地区极端气候对NDVI的影响分析 |
5.1 极端气候指数与NDVI的相关性分析 |
5.1.1 年际相关性分析 |
5.1.2 年内相关性分析 |
5.2 极端气候指数与NDVI的回归分析 |
5.2.1 年际回归分析 |
5.2.2 年内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与氮磷流失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及关系变异的研究进展 |
1.2.2 库区流域暴雨时空演变及坡面产流产沙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3 库区小流域水循环-氮磷营养盐迁移过程研究进展 |
1.2.4 库区流域水循环及水环境模拟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库区蓄水前后水循环时空演变规律辨析 |
1.4.2 库区流域暴雨产流与氮磷流失的机理揭示 |
1.4.3 库区典型小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参数化方案集及趋势预测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库区流域水循环演变及关系变异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重要断面水质特征 |
2.1.3 经济社会概况 |
2.2 三峡库区流域建库前后水循环要素演变规律 |
2.2.1 数据来源及可靠性分析 |
2.2.2 降水时空演变规律 |
2.2.3 气温时空演变规律 |
2.2.4 蒸发时空演变规律 |
2.2.5 土壤表层水分时空演变规律 |
2.2.6 地表径流深时空演变规律 |
2.3 三峡库区水文-气象关系变异特征分析 |
2.3.1 数据来源 |
2.3.2 分析方法 |
2.3.3 降水-径流关系变异分析 |
2.3.4 蒸发-径流关系变异分析 |
2.3.5 降水-蒸发关系变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短历时强降雨的定义 |
3.2 库区流域雨强超过20mm/h时空分布规律 |
3.2.1 库区流域雨强超过20mm/h的频次 |
3.2.2 库区流域雨强超过20mm/h的空间分布 |
3.2.3 最大小时降雨量的时空分布 |
3.2.4 超过20mm/h雨强的持续时间 |
3.3 三峡库区流域水汽通量及通量散度 |
3.3.1 水汽通量的计算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三峡库区流域水汽通量及通量散度的时空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库区典型地貌降雨-径流-营养盐流失机理实验 |
4.1 野外样地及小流域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样地与小流域的基本概况 |
4.1.2 样地试验设计方案 |
4.1.3 小流域试验设计方案 |
4.2 自然场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坡度样地的降水-产流关系 |
4.2.2 不同坡度样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关系 |
4.2.3 不同坡度样地壤中流-氮磷流失关系 |
4.3 强降水驱动的不同坡度地表径流与壤中流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不同暴雨强度-不同坡度地表径流量分布规律 |
4.3.2 不同暴雨强度-不同坡度壤中流流量分布规律 |
4.3.3 不同坡度不同雨强TN与TP分布规律及与径流组分之间的关系 |
4.3.4 其它氮磷营养盐的分布规律 |
4.3.5 各径流组分所携带的泥沙含量 |
4.4 石盘溪小流域试验结果分析 |
4.4.1 石盘溪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 |
4.4.2 石盘溪小流域径流-氮磷营养盐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循环及氮磷污染负荷模拟研究 |
5.1 綦江河流域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地形地貌 |
5.1.3 气候特征 |
5.1.4 土壤资源与水土流失概况 |
5.2 綦江流域SWAT模型构建 |
5.2.1 SWAT模型简介 |
5.2.2 空间数据库 |
5.2.3 属性数据库 |
5.2.4 子流域与HRU划分 |
5.2.5 污染源分析 |
5.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5.3.1 模型敏感性参数选取 |
5.3.2 模型模拟精度和适用性评价 |
5.3.3 径流模拟参数率定和验证 |
5.4 綦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
5.4.1 模拟期流域水文条件 |
5.4.2 各典型年流域污染负荷估算 |
5.4.3 非点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及氮磷污染负荷演变趋势 |
6.1 气候模式介绍与评价筛选 |
6.1.1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及其情景介绍 |
6.1.2 模式在三峡库区流域的适用性评估 |
6.2 气候情景下三峡库区流域气温与降水演变趋势 |
6.2.1 三峡库区流域气温演变趋势 |
6.2.2 三峡库区流域降水演变趋势 |
6.3 气候情境下綦江小流域径流及氮磷污染负荷演变趋势 |
6.3.1 不同气候情境下綦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趋势 |
6.3.2 不同气候情境下綦江流域氮磷污染负荷预估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致谢 |
(7)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概念 |
二 农业绿色发展与绿色农业的关系 |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一 生态农业理论 |
二 循环农业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农业理论 |
四 绿色农业理论 |
第三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条件 |
一 地理位置概况 |
二 地形地貌 |
三 气候条件 |
四 土壤及肥力情况 |
五 农业经济基础 |
第二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发展分析 |
一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
二 农业产业结构 |
三 农业产品结构 |
第三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
一 农业绿色发展是保障重庆市三峡库区水土资源质量的客观要求 |
二 农业绿色发展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 |
三 农业绿色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
第四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
二 农业绿色发展助推农村绿色生活方式 |
第四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 |
第一节 农业绿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一 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
二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发展评估指标的选取 |
三 评估体系的指标解释 |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的方法及数据处理 |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二 数据的处理 |
第三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一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变动分析 |
二 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横向比较分析 |
第五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农业绿色发展观念缺乏 |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专业人才较少,先进技术难以推广 |
第三节 农业绿色发展投入资金不足,缺乏金融支持 |
第四节 农业绿色发展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 |
第五节 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不完善 |
第六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推进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建设 |
第二节 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 |
第四节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对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
第五节 推动优势产业发展,打造农业绿色品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三峡水库区域水文气候效应及其未来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水库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
1.3.2 陆气耦合模拟研究进展 |
1.3.3 三峡水库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
1.3.4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小结 |
第二章 区域气候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性能评估 |
2.1 引言 |
2.2 区域气候模式RegCM简介 |
2.2.1 RegCM系列模式发展历史 |
2.2.2 RegCM4基本物理过程 |
2.3 RegCM4的模拟评估及参数化方案敏感性分析 |
2.3.1 试验设计与数据 |
2.3.2 多目标函数评分法 |
2.3.3 综合评估结果 |
2.3.4 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对RegCM4气候模拟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峡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及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三峡库区基本概况 |
3.3 试验设计与数据使用 |
3.3.1 模型配置与试验设计 |
3.3.2 观测数据预处理 |
3.3.3 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 |
3.4 三峡库区气候效应评估 |
3.4.1 三峡库区气候模拟性能评估 |
3.4.2 三峡水库对气温和感热的影响 |
3.4.3 三峡水库对降水和蒸发的影响 |
3.4.4 三峡水库对水分迁移和环流的影响 |
3.5 三峡库区气候效应作用机制 |
3.5.1 降水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
3.5.2 温度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
3.5.3 蒸发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候变化下三峡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极端降水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与数据使用 |
4.2.2 极端降水评估方法 |
4.2.3 趋势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
4.2.4 对流活动分析 |
4.3 气候变化下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极端降水的影响 |
4.3.1 库区降水模拟性能评估 |
4.3.2 气候变化对库区极端降水的影响 |
4.3.3 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极端降水的影响 |
4.4 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极端降水变化的作用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陆气耦合模拟系统构建 |
5.1 VIC水文模型构建 |
5.1.1 VIC水文模型发展概况 |
5.1.2 VIC模型基本原理 |
5.1.3 VIC水文模型基础数据 |
5.1.4 VIC水文模型方案配置 |
5.2 气候模式动力降尺度误差订正 |
5.2.1 混合分布分位数映射法 |
5.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寻优 |
5.2.3 分位数映射法订正性能评估 |
5.3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陆气耦合模拟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下三峡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计、数据及方法 |
6.2.1 试验设计与数据 |
6.2.2 周期分析 |
6.3 CMIP5降尺度订正评估 |
6.4 气候变化下库区及上游流域降水和气温演变趋势 |
6.4.1 降水未来演变趋势 |
6.4.2 气温未来演变趋势 |
6.5 气候变化下三峡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径流的影响 |
6.5.1 陆气耦合模拟历史流量过程验证 |
6.5.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
6.5.3 水库区域气候效应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 |
1.3.2 库区土地利用研究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理论体系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人地协调理论 |
2.1.5 区位理论 |
2.2 库区基本概念及土地利用特征 |
2.2.1 库区的基本概念 |
2.2.2 库区土地利用特征 |
2.3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梳理 |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概念 |
2.3.2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属性 |
2.3.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的特殊性 |
2.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构建 |
2.4.1 已有分类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
2.4.2 基于水资源保护特殊需求的分类方案 |
2.5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
2.5.1 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
2.5.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 |
2.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 |
3.1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构建 |
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
3.2.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演变特征 |
3.2.2 县域尺度的多功能时空分异 |
3.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影响因素分析与备选指标体系构建 |
3.3.2 GWR模型构建 |
3.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
3.4.1 常用分区方法 |
3.4.2 现有分区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
4.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1.3 自然地理概况 |
4.1.4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过程 |
第五章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时空格局 |
5.1.1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1.2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2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 |
5.2.1 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时空分异 |
5.2.2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时空分异 |
5.2.3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时空分异 |
5.2.4 土地利用总功能时空分异 |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5.3.1 模型变量的筛选及建模 |
5.3.2 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3 年均降雨量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4 地均GDP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5 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丹江口库区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差异化政策建议 |
6.1 基于系统聚类的初步分区 |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修正 |
6.2.1 基于主导功能综合变化的分区修正 |
6.2.2 基于功能权衡分析的分区修正 |
6.3 分区方案合理性及各分区特征 |
6.3.1 分区方案合理性分析 |
6.3.2 各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 |
6.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管控与政策建议 |
6.4.1 多功能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
6.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分区匹配 |
6.4.3 制度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现状 |
1.2.2 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对环境因子响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特征 |
2.6 植被特征 |
3 研究方法 |
3.1 观测仪器布设 |
3.1.1 开路式涡度相关通量监测系统 |
3.1.2 微气象观测系统 |
3.2 涡度相关技术通量观测原理 |
3.3 通量数据处理 |
3.3.1 坐标轴倾斜校正 |
3.3.2 WPL校正 |
3.3.3 冠层存储量计算 |
3.3.4 异常值剔除 |
3.4 缺失数据插补 |
3.5 通量分离与统计 |
3.6 贡献区分析 |
4. 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
4.1 温度变化 |
4.2 光合有效辐射变化 |
4.3 湿度变化 |
4.3.1 饱和水汽压差变化 |
4.3.2 降水和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 |
4.4 风速风向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时间尺度CO_2通量变化特征 |
5.1 CO_2通量平均日变化特征 |
5.1.1 CO_2通量各月平均日变化特征 |
5.1.2 CO_2通量各季节平均日变化特征 |
5.2 CO_2通量年变化特征 |
5.3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量Re、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GEE变化特征 |
5.3.1 NEE、Re、GEE日变化特征 |
5.3.2 NEE、Re、GEE各月累积量 |
5.4 本章小结 |
6 CO_2通量与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 |
6.1 基于通径分析的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
6.2 昼间CO_2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6.2.1 昼间CO_2通量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 |
6.2.2 昼间CO_2通量对饱和水汽压差的响应 |
6.2.3 昼间CO_2通量对气温的响应 |
6.3 夜间CO_2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6.3.1 夜间CO_2通量对土壤温度的响应 |
6.3.2 夜间CO_2通量对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响应 |
6.4 NEE、Re、GEE月累积量与环境因子关系 |
6.4.1 NEE月累积量对环境因子响应 |
6.4.2 Re月累积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6.4.3 GEE月累积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
7.1.2 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特征 |
7.1.3 生态系统碳通量与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1 |
校外导师简介2 |
致谢 |
四、重庆市三峡库区近40年来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茅台酒产地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分析[D]. 宗加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生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孟浩斌.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3]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D]. 孟清. 西北大学, 2021(10)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生态安全研究[D]. 赵茂嵚.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5]川渝地区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NDVI的影响研究[D]. 冯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与氮磷流失规律研究[D]. 杨恒.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7]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及其对策研究[D]. 赵洋.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8]三峡水库区域水文气候效应及其未来趋势预测[D]. 黄亚. 广西大学, 2019(02)
- [9]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D]. 张利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王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