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的地质遗迹及其科学文化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唐婷[1](2021)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新时代到来,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追求新奇、好奇、知识和乐趣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传播知识,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旅游地质资源蕴含深厚的科普文化价值,在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既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创新需要,也是文化振兴的要求。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对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进行梳理,在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获知游客对展示地所展示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传播效应状况。为有效传播知识,就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科学知识传播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调适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在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占38.23%,开发力度较大。从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其现状看,现阶段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开发类型不全、知识传播关注不够、旅游体验感不强等问题。(2)云南省现阶段主要有21处旅游地质景观在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展示,其中以古生物地质景观和岩溶景观为主的展示地较多;展示内容主要围绕典型景观概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展示方式主要以博物馆、解说牌、导游讲解、语音导览等为主。(3)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选取具有较多网络文本样本量的16个科学知识展示地进行网络文本分析,总结出游客对各展示地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综合各展示地科学知识展示情况与游客认知情况后,从资源类型来看,古生物地质景观、古人类文化地质景观、近代火山活动景观、侵蚀/蚀余地貌景观等类型的景观的开发中,相应展示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传播效应;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盆地谷地景观、河流景观等类型的景观在开发中未有明显的科学知识展示,暂无明显知识传播;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地质事物三类景观较少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知识传播效应难以评估;地震遗迹、泥石流、矿产开发遗迹等景观相比于其他景观未作重点开发,无明显知识传播。就知识传播的效应情况认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存在着无顶层设计和策划、知识挖掘不足、展示类型不全、展示载体不足等症结。(4)为更有效、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从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5个方面对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进行调适。对已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从完善改进和提升的角度选择性的考虑调适;对未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从科学知识的系统挖掘、展示和传播角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
王申宁[2](2021)在《崆峒山丹霞洞穴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丹霞洞穴是丹霞地貌中常见的伴生微地貌,在各处丹霞地貌区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崆峒山位于西北典型丹霞地貌区,洞穴资源丰富。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Arc GIS及原位、室内试验,系统的调查了崆峒山丹霞洞穴,总结了洞穴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态特征及分类,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水文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典型丹霞洞穴进行了旅游价值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调查了丹霞洞穴的分布规律:洞穴平面分布呈片状格局;海拔分布主要集中在1650~1850m范围;洞口朝向主要为西和西南向;所在坡度主要为15~60°;所在坡向主要为南和西南向;近地表水系洞穴发育较多。(2)进行了洞穴划分:按照不同规模,可分为单体洞穴(大型、小型)、洞穴群和岩槽;按照洞口形态差异,单体洞穴可分为额状洞、扁平洞、方洞、圆洞、眼状洞、穿洞、天生桥、咀状洞及人字洞,洞穴群可分为串珠状、套叠状及蜂窝状,岩槽可分为顺层凹槽及倾斜岩槽;提出了层面、节理共同控制型的洞穴划分类型;洞穴横向发育特征最为明显,洞穴主要沿层面进一步扩展。(3)分析了洞穴发育的形成条件:洞穴主要发育在白垩系三桥组砾岩中,砾岩的强度不均匀以及钙质、铁质矿物的风化为洞穴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运动产生的节理裂隙为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区洞穴的发育方向与线性构造的优势走向大致相同,在近线性构造的区域洞穴发育较多;构造活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共同影响了洞穴的发育位置,不同的层面和节理的交错组合决定了洞穴发育的初始形态,砾岩成分和结构的不均一引起的差异性风化对洞穴形态造成了进一步的改造。(4)从自然属性、景观特征、景观价值及开发条件4个方面,选择相关因子建立了崆峒山丹霞洞穴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对筛选的31处典型洞穴进行了评价,有1处属于世界级,有12处属于国家级,有18处属于省级;根据洞穴的开发程度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彭世良[3](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李媛[4](2020)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评价》文中指出2018年3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七锅山地质公园被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正处于三年建设期。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对资源的摸底调查和评价是各类自然保护地归并、优化、整合的根基。本文以地质公园为研究范围,野外调查地质遗迹资源,对其进行分类和价值评价,描述特征,总结其成因,并针对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通过室内资料收集和野外勘测,充分分析地质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区域地质背景,勘定国家地质公园的面积为29.398 km2,边界为35 km。通过室内文献调研、野外实地调查、室内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地质公园内现有地质遗迹类型和特征。将地质遗迹分为地貌景观大类、地质构造大类和水体景观大类,进一步细分为岩石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构造形迹和瀑布景观4类5亚类,共计地质遗迹点67处。对地质遗迹价值的评价则使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花岗岩地貌对比分析,定性评价资源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价值。对单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价,选用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典型性、系统性、稀有性、奇特性六个评价因子,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其次对单项打分,计算结果得出单项地质遗迹的级别。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共有5处,分别是七锅山岩臼群、天龙山石排、七锅山花岗岩壁龛、桃石、鼓山石台,其余62处为自治区级地质遗迹点。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选取地质遗迹资源、辅助类景观、地理环境条件、客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5个评价因子25个评价指标,计算得分,参照评价标准,确定该地质公园为一级旅游资源。针对评价结果中暴露出的地质公园现存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巴林左旗将来的自然保护地归并、优化、整合提供参考,促进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建设,以及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强笑笑[5](2020)在《地质景观的展示方法与素描艺术初探 ——以世界地质公园景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景观是指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本文选用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地质景观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地质景观的素描展示方法。本文首先对地质景观进行了分类,从展示的角度,将地质景观分为山地景观、水体景观、沟谷景观、岩溶景观、风沙景观、草原景观和特殊地貌景观七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亚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各类景观的地质成因及其演化过程。其次,本文归纳和对比了常见的地质景观展示方法,分析对比了各种展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其中重点探讨了地质景观素描的特点。通过绘制大量地质景观素描图,本文分析对比了地质景观素描与传统地质素描的区别,并探究了地质景观素描的绘图原则和绘图方法。论文以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地质景观为例,分析对比了不同成因和不同岩性的地质景观的形态差异,探究对不同成因、不同岩性景观体的素描表现技法。论文还研究了计算机在地质景观素描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对比了三种常用的绘图软件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的特点,总结出三种软件的特点和在绘制地质图中的适用范围,并以Photoshop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计算机在绘制地质景观图、地貌演化图中的应用和具体的绘图方法,开辟了计算机绘制地质景观图的新方法。最后,论文探讨了地质景观素描图在地质公园中应用,主要用在地质公园博物馆、地质公园讲解牌、地质公园宣传册、地质公园纪念品、地质公园网站和地学科普当中,并针对这些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张纯[6](2020)在《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以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公园是国家公园的重要类型,公园资源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导致资源环境经济价值研究长期被忽视,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开展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不仅有利于实现地质公园的资产化管理,同时有利于促进公园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青海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已成为国内旅游人次同比增长最快的旅游地,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公园资源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由此如何有效协调公园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环境经济价值核算是当前地理学、资源环境经济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研究依托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项目《青海北祁连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模式研究》(编号:2018-ZJ-789),采用区域旅行费用法、最大品牌权益法、条件价值法等,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年鉴数据,以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为案例地开展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分类体系由使用价值(游憩价值、文化科研价值、生态价值和品牌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两大类、七个基本类型组成。(2)2018年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总经济价值为7.84×109元。使用价值中,2007-2018年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游憩价值由1.285×108元增长到2.957×109元,2018年不同旅游资源对游憩价值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森林(41.85%)、地质地貌(33.54%)、水体(17.55%)、人文景观(5.46%)、动物(1.60%);其次,生态价值为3.27×109元,品牌价值为1.508×109元,文化科研价值为5.3×107元。非使用价值中,存在价值(0.30×108元)>遗产价值(0.15×108元)>选择价值(0.07×108元)。综上,公园丰富、优美、奇特的旅游资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求闲、求奇、求学、求情、求养、求商的需求,公园的旅游发展对资源环境游憩价值的增值效应显着,同时游客对公园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不仅考虑了代内的持续利用,更加注重代际之间公平、有效的分配,具有长远性、非功利性特征。(3)2018年影响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游憩价值的影响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旅行费用、文化程度和收入,性别、年龄对游憩价值影响较小;影响非使用价值的因素主要涉及游客个体属性特征和心理感知因素。(4)中国20家地质公园游憩价值的空间分布呈现以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公园最高并以该公园为界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的“中部高,东西部低”趋势,影响游憩价值空间分布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品牌竞争力、网络关注度、适游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网密度。最后,针对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的结果,公园应积极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与类型;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丰富游客线上线下活动内容,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培养创造品牌、保护品牌意识。同时,公园应避免“孤岛效应”,加强省内外公园的合作联动,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此外,公园应建立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何哲峰[7](2018)在《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地质公园(Geopark)是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教育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地质公园事业发展迅猛,众多地质公园已成为公众出游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有些地质公园只注重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科普教育产生的社会效益。科普与旅游相结合是实现地质公园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从科普旅游资源概念出发,以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各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的详细调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评价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为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提供可行性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对其他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旅游、开发科普产品、规划科普线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一、以84家地质公园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申报材料为基础,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总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为地质遗迹类、生物类、天象气象类和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简称为“天”、“地”、“生”、“人”)4大类11类和35小类。二、以地质公园4大类科普旅游资源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各类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4大类科普旅游资源的一级指标包括4个,分别为资源价值属性、资源自然(与人文)属性、资源利用情况及经济社会效益和资源开发潜力,二级指标随着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利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作了等级划分,分为高、较高、一般和差四个等级。三、基于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四分类法,详细调查了丹霞山的科普旅游资源。运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分类评价,获取评价结果,并进行了分析总结。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包括:美学观赏价值极高、资源具有较高的珍奇性且种类多、规模大;存在较大的问题为科普与旅游的结合程度不高,科普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不突出,科普旅游经济效益欠佳。四、对丹霞山科普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利用优势资源和特色元素,打造科普旅游品牌;二是加强科普与旅游的维系度和紧密度,开发科普旅游产品,提高科普旅游收益;三是依托高质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高质量科普旅游线路,设计综合性与专门性相结合的科普旅游线路;四是充分挖掘科普资源的旅游内涵,提升解说服务的水平和吸引力。
陈安泽[8](2016)在《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文中提出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刘佳[9](2016)在《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及分类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地质公园是我国生态国土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建设旨要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我国地质公园管理制度自确立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探索了一套切合我国国情的经营智慧。当前,地质公园管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出现了一些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而破此题则首需在理论支撑与评价体系上寻找新的路径。从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入手,定量评价地质公园类型,对于认识、管理和利用好地质公园资源资产,全面发挥其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经济学理论的自然资源价值论和生态学理论的生态系统价值论,结合对地质公园价值的研究,提出了地质公园综合价值概念模型,包括核心价值、中间价值和外围价值三层,分别对应于地质公园的环境保护、人文服务和经济发展三重功能,各层价值量的高低因资源特性及所在区域发展程度而异。通过全文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丰富了地质公园综合价值内涵,揭示了各价值层之间及其与公园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解析了地质公园价值要素,为开展基于综合价值的管理和经营夯实了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和文献研究,在搜集对比大量指标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经过指标归一化处理,按照全面性、客观性、可行性、独立性和系统性原则,构建了包含自然价值、科学观赏价值、经济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自然价值包括典型性、稀缺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科学观赏价值包括科研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和游憩价值,经济文化价值包括区位价值、历史风俗和宗教遗迹,生态价值包括生态环境和规模容量,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采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我国35个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综合价值评价实证,并用多重对应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两两价值及综合价值的聚类分析,最终得到具有共同价值组合特征的五类国家地质公园,按照其价值特征分别命名为资源型、生态型、综合I型(成熟发展型)、综合II型(中等发展型)、综合III型(低等发展型)地质公园。对地质公园综合价值模型进行完善,核心价值层包含自然和生态价值,中间价值层包含科学和文化价值,外围价值层包含旅游和区位价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综合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框架,并提出各类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建议,为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地质公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雷彬[10](2016)在《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公园计划萌芽于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的《地球记忆权利的国际宣言》,21世纪初UNESCO正式启动和推进“世界地质公园计划”实施,截至2015年12月,全球共有120家世界地质公园。我国于2000年开始正式建立地质公园,现拥有241家国家地质公园,33家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是全球拥有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建设和全人类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许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片面追求旅游收入的增长,借用地质公园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和旅游产品,大肆招揽游客,陷入了“重开发、轻保护”、“重创收、轻科普”的怪圈,导致地质公园出现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地质遗迹保护不力、地学科普浮于形式等许多问题,背离地质公园建设初衷,阻碍了地质公园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行业竞争日益复杂激烈。旅游业竞争力问题一直广受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问题的探讨有增无减,旅游竞争力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与国家、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热度相比,关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景区竞争力的研究相对不足,对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研究则更加稀少。地质公园的自身特色何在,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挖掘自身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和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公园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外地质公园的研究主要围绕地质公园与社区参与、地质公园与地质旅游、地质公园与科学环境教育、地质公园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等相互关系展开,突出地质公园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方面的意义;国内关于地质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地质公园影响和效益研究等方面。通过对旅游竞争力、地质公园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发现,关于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多,对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研究非常少,国内外关于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体系尚未构建,从价值链的视角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微乎其微。价值链理论由竞争力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它是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通过解构企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从中发现企业价值活动中的核心优势和薄弱环节。从价值链视角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在丰富地质公园理论和指导地质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将价值链理论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梳理融合价值链、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在分析地质公园价值链活动基础上,建立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探讨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探讨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模式,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其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为研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系统回顾和梳理价值链、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旅游竞争力理论,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划分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历程为探索期、起步期和发展期,目前我国地质公园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我国地质公园竞争力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幅员辽阔、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科研和开发价值大、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优良的旅游市场基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等;主要的问题和障碍有: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竞争激烈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媒体关注度低、民众认知模糊、管理条例法规缺失等。2、通过比较不同行业价值链差异,根据地质公园特点,构建了适合地质公园价值链结构模型,基本价值活动分别为公园规划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地学旅游开发、地学科普教育、公园宣传推广交流,辅助价值活动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研发、公园创新活动和资金管理等,主要价值目标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在分析研究波特竞争力钻石模型、旅游地竞争力C-R模型、D-K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地质公园价值链结构模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核心资源要素、公园管理能力要素、资源管理能力要素及公园保障能力要素,并对四大因素的特点、内涵及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描述。4、在对地质公园价值链及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综合国家地质公园申报验收标准、世界地质公园自评估和中评估相关指标,构建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为目标层,以资源禀赋竞争力、资源管理能力、公园管理能力等3项核心能力为准则层,以区位条件、地质遗迹资源、地质遗迹保护、地学旅游开发、地学科普教育、营销推广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等8项能力作为指标层,进一步筛选确定出与客源地主要距离、人均GDP、公路覆盖密度等33项评价方案层。5、根据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特征,构建了经典模糊C-均值聚类(FCM)评价模型和模糊分层积分评价模型,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分别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北京房山、内蒙古克什克腾、黑龙江镜泊湖、福建宁德等12家地质公园作为比较实证评价样本,运用两种评价模型分别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得出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偏弱,资源禀赋竞争力较强,资源管理和公园管理能力较差,其中地学科普能力和公园营销推广能力相对最弱,其他各项指标也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提升和改进。6、根据地质公园发展特征,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质公园在探查期、起步期、发展期、巩固期、停滞期和衰退期等不同阶段应采取的动态培育策略。并根据扬长补短和木桶原理,提出从地质资源监护、地质旅游开发、公园营销推广、公园研发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培育,形成有机循环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7、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游客旅游期望和体验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公园核心竞争力状况。调查发现,游客对大别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生态环境、水体景观等自然景观资源评价较高,评价较高的还有公园的安全保障、配套服务、导游讲解等方面,在交通便利性、环境卫生、旅游费用、地质解说、互动体验、博物馆建设、公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评价较弱,需要重点加强改进。8、综合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比较评价结果、游客旅游期望和旅游体验的调查评价结果,结合地质遗迹特点及公园发展实际,总结出公园目前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地质遗迹保育不够、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地学科普水平低、营销宣传力度不够、公园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化建设较弱和创新不足等,并分别从地质遗迹监护、地质旅游开发、地质公园营销和管理创新四个层面提出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构建了适合地质公园的价值链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动态和静态两层面探讨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研究首次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培育模式应用于具体案例分析,分别通过比较实证对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检验,并从游客视角对实证对象进一步评价分析,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研究技术路线、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地质公园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对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实践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福建的地质遗迹及其科学文化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的地质遗迹及其科学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地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2 知识传播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探讨 |
2.1 相关概念探讨 |
2.1.1 旅游地质资源 |
2.1.2 科学知识 |
2.1.3 知识传播 |
2.2 知识传播的目标 |
2.2.1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
2.2.2 提高公众旅游审美能力 |
2.2.3 强化旅游地质景观的保护意识 |
2.2.4 推动地质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
2.3 知识传播的过程 |
2.3.1 知识的挖掘 |
2.3.2 知识的展示 |
2.3.3 知识的传播 |
第3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及其知识展示 |
3.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分布、特征 |
3.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 |
3.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 |
3.1.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
3.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3.2.2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方向 |
3.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
3.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与方式 |
3.3.1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 |
3.3.2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方式 |
3.4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开发类型不全 |
3.4.2 知识传播关注不够 |
3.4.3 旅游体验感不强 |
3.4.4 地质景观受损 |
第4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分析 |
4.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1.1 数据来源与采集 |
4.1.2 高频特征词分析 |
4.1.3 高频特征词的提取与维度划分 |
4.1.4 展示地游客科学知识认知 |
4.1.5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症结分析 |
4.2.1 无顶层设计和策划 |
4.2.2 知识挖掘不足 |
4.2.3 展示类型不全 |
4.2.4 展示载体不足 |
4.2.5 展示手段与方式原始 |
4.2.6 传播目标不明 |
4.2.7 传播力度不够 |
第5章 基于知识传播的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调适 |
5.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思路 |
5.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 |
5.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思路 |
5.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调适 |
5.2.1 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 |
5.2.2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 |
5.2.3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 |
5.2.4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 |
5.2.5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崆峒山丹霞洞穴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丹霞地貌的研究进展 |
1.2.2 丹霞洞穴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研究方法 |
2.6 取样点及样品 |
第三章 丹霞洞穴的分布及形态 |
3.1 丹霞洞穴空间分布特征 |
3.3.1 平面分布 |
3.3.2 海拔分布 |
3.3.3 洞口朝向 |
3.3.4 坡度和坡向 |
3.3.5 洞穴与地层的关系 |
3.3.6 洞穴与水系的关系 |
3.2 丹霞洞穴的形态及规模 |
3.2.1 丹霞洞穴的形态分类 |
3.2.2 洞穴类型统计 |
3.2.3 洞穴形态及规模特征 |
3.3 典型丹霞洞穴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丹霞洞穴的形成条件 |
4.1 岩性条件 |
4.1.1 砾岩岩性特征 |
4.1.2 结构组分特征 |
4.1.3 物理力学性质 |
4.2 构造条件 |
4.3 崆峒山丹霞洞穴的成因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丹霞洞穴的资源评价 |
5.1 科学价值 |
5.1.1 数据与方法 |
5.1.2 研究主题与贡献 |
5.1.3 热点与前沿 |
5.2 文化价值 |
5.3.1 宗教文化 |
5.3.2 建筑文化 |
5.3.3 崆峒武术文化 |
5.3.4 诗书艺术等 |
5.3 旅游价值评价 |
5.3.1 定性评价 |
5.3.2 综合定量评价 |
5.4 保护与开发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质遗迹概念 |
2.1.2 地质遗迹类型 |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质公园概念 |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
2.3.3 系统理论 |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4.1 生态修复概念 |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
6.1 公园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区域地质背景 |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6.2.2 生物景观资源 |
6.2.3 人文景观资源 |
6.2.4 其他景观资源 |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
(4)内蒙古巴林左旗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质遗迹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地质遗迹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巴林左旗七锅山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公园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行政 |
2.2.2 经济发展水平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层 |
2.3.2 岩石 |
2.3.3 区域发展史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遗迹类型及对比 |
3.1 地质公园范围及边界 |
3.2 地质遗迹类型及特征 |
3.2.1 花岗岩地貌景观 |
3.2.2 黄土地貌 |
3.2.3 中小型构造 |
3.2.4 小型瀑布景观 |
3.3 主要地质遗迹成因与对比分析 |
3.3.1 花岗岩地貌成因分析 |
3.3.2 与以花岗岩地貌为主的地质公园对比 |
第4章 研究区地质遗迹评价 |
4.1 定性评价 |
4.1.1 科学价值 |
4.1.2 美学价值 |
4.1.3 科普价值 |
4.1.4 旅游价值 |
4.2 定量评价 |
4.2.1 单项地质遗迹定量评价 |
4.2.2 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 |
4.3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地质景观的展示方法与素描艺术初探 ——以世界地质公园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工作量 |
2 景观展示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景观展示理论 |
2.2 成像与绘图原理 |
3 地质景观的展示方法研究 |
3.1 地质景观的分类 |
3.2 主要地貌景观的成因概述 |
3.2.1 山地景观 |
3.2.2 水体景观 |
3.2.3 沟谷景观 |
3.2.4 岩溶景观 |
3.2.5 风沙地貌 |
3.2.6 特殊地貌景观 |
3.3 地质景观的展示方法 |
3.4 地质景观素描的特点 |
4 地质景观素描的绘制技法 |
4.1 地质素描的分类及其与地质景观素描的关系 |
4.2 地质景观素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4.2.1 透视原理 |
4.2.2 比例和结构的准确 |
4.2.3 主次分明有取舍 |
4.2.4 把握科学性,表达地质现象 |
4.3 地质景观素描图的构成要素 |
4.4 地质景观素描图的绘制方法 |
4.4.1 地质景观素描绘制要点 |
4.4.2 地质景观素描图的绘制步骤 |
5 不同成因的地质景观在素描中的表技法 |
5.1 地貌类型相同、成因不同的地质景观素描绘制技法对比 |
5.2 成因类似、岩性不同的地质景观素描图的绘制技法对比 |
6 计算机在地质景观素描中的应用 |
6.1 地质景观绘图中常用的软件 |
6.1.1 Photoshop |
6.1.2 CorelDRAW |
6.1.3 AutoCAD |
6.2 Photoshop在地质景观素描中的应用 |
6.2.1 Photoshop绘制地貌演化图 |
6.2.2 Photoshop绘制地貌形成演化模式图 |
6.3 Photoshop软件绘制地质素描图方法 |
6.3.1 Photoshop处理地质素描图 |
6.3.2 描摹法绘制地质景观素描图 |
6.3.3 反演法绘制地貌演化图 |
7 地质景观素描图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 |
7.1 地质公园解说牌 |
7.2 地质公园宣传册 |
7.3 地质公园纪念品 |
7.4 地质公园网站 |
7.5 地学科普图书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以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公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基本概念与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地质公园 |
2.1.2 消费者剩余 |
2.1.3 外部性 |
2.1.4 支付意愿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资源环境价值论 |
2.2.3 两山理论 |
第三章 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分类体系研究 |
3.1 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分类体系研究现状 |
3.2 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分类体系构建原则 |
3.2.1 科学性原则 |
3.2.2 系统性原则 |
3.2.3 可操作性原则 |
3.2.4 可比性原则 |
3.2.5 开放性原则 |
3.3 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3.3.1 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
3.3.2 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第四章 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
4.1 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
4.2 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 |
4.2.1 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
4.2.2 数据来源 |
4.2.3 研究方法 |
4.2.4 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5 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6 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总经济价值 |
4.2.7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游憩价值空间对比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保值增值措施 |
5.1 推动自然、社会科学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
5.2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5.3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推进智慧景区建设 |
5.4 培养创造品牌、保护品牌意识 |
5.5 避免“孤岛效应”,加强省内外公园合作联动 |
5.6 建立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典型旅游资源与工作照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地质公园事业发展迅猛 |
1.1.2 我国地质公园普遍存在“重旅游、轻科普”的现象 |
1.1.3 科普和旅游相结合是实现公园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
1.1.4 科普旅游资源是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旅游的基础和前提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主要工作量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2 评价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AHP) |
2.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2.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2.4 灰色综合评价法 |
2.2.5 共有因子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3.1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类 |
3.2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
3.2.1 地质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
3.2.2 生物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
3.2.3 天象气象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
3.2.4 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
第四章 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调查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丹霞地貌的形成 |
4.2 科普旅游资源调查 |
4.2.1 地质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 |
4.2.2 生物类科普旅游资源 |
4.2.3 气象天象类科普旅游资源 |
4.2.4 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 |
第五章 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
5.1 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
5.1.1 问卷调查 |
5.1.2 实地调查 |
5.2 评价结果 |
5.2.1 地质遗迹类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5.2.2 生物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3 天象气象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4 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5 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
5.3 丹霞山科普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
5.3.1 利用特色元素,打造科普旅游品牌 |
5.3.2 探究科普产业化途径,加强科普与旅游的维系度和紧密度 |
5.3.3 依托高质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高质量科普旅游线路 |
5.3.4 充分挖掘科普资源的旅游内涵,提升解说服务的水平和吸引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地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
1.1 旅游地学的定义 |
1.2 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
1.3 旅游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1.4 旅游地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年) |
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年) |
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1999年) |
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0年至今) |
1.5 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活动 |
1.6 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
2 地质公园的创立与发展 |
2.1 地质公园创立的历史 |
2.2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定义 |
2.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任务 |
2.4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条件 |
2.5 国家地质公园审批程序 |
2.6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标准 |
2.7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 |
2.8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
2.9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
2.1 0 世界地质公园动向 |
2.1 1 地质公园建立的重要意义 |
2.1 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 |
2.1 3 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前景预测 |
3 中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3.1 地质遗迹 |
3.2 地质景观 |
3.3 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
3.5 中国地质遗迹形成与分布规律 |
3.5.1 地质剖面大类 |
3.5.2 地质构造大类 |
3.5.3 古生物大类 |
3.5.4 岩石、矿物、矿床大类 |
3.5.5 地貌景观大类 |
1)岩石地貌 |
(1)花岗岩地貌。 |
(2)碎屑岩(砂、砾岩)地貌景观 |
(3)可溶岩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质景观、岩溶景观) |
(4)黄土地貌景观 |
(5)风蚀与沙积地貌景观 |
2)火山地貌景观 |
3)冰川地貌景观 |
3.5.6 水体景观大类 |
3.5.7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 |
1)地震遗迹景观 |
2)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
3)滑坡、泥石流遗迹景观 |
3.6 中国地质遗迹应用与保护 |
(9)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及分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分析与界定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地质公园分类研究现状 |
2.1.1 微观层面地质遗迹资源分类研究 |
2.1.2 宏观层面地质公园分类研究 |
2.2 地质公园评价研究现状 |
2.2.1 地质公园开发建设评价 |
2.2.2 地质公园环境地质学评价 |
2.2.3 地质公园经济学评价 |
2.2.4 地质公园生态学评价 |
2.3 评价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
2.3.1 评价指标建立方法 |
2.3.2 权重确定方法 |
2.3.3 综合评价方法 |
2.3.4 多重对应分析方法 |
2.4 地质公园管理研究现状 |
2.4.1 产权关系研究 |
2.4.2 法律制度研究 |
2.4.3 发展模式研究 |
2.5 地质公园价值研究理论基础 |
2.5.1 经济学理论中的自然资源价值论 |
2.5.2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论的地质公园价值 |
2.5.3 生态学理论中的生态系统价值论 |
2.5.4 地质公园综合价值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家地质公园管理现状与分析 |
3.1 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
3.2 国家地质公园经营模式现状 |
3.3 现有管理与经营模式的不足 |
3.4 基于综合价值管理的有益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综合价值评价的指标选取原则 |
4.2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指标研究 |
4.2.1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的依据 |
4.2.2 国内学者对地质公园评价指标研究 |
4.3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指标选取 |
4.4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4.4.1 层次分析法相关原理 |
4.4.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4.3 层次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与分类 |
5.1 研究思路 |
5.2 数据搜集与筛选 |
5.2.1 数据搜集原则 |
5.2.2 数据初步搜集与筛选 |
5.3 数据整理 |
5.3.1 数据整理的流程与原则 |
5.3.2 评价指标对比 |
5.3.3 评价尺度整理 |
5.3.4 数据初步整理 |
5.3.5 数据综合整理 |
5.4 数据分析 |
5.4.1 基于综合价值的分类方法 |
5.4.2 分类的维度与数据 |
5.4.3 分类结果 |
5.4.4 分类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家地质公园分类管理建议 |
6.1 完善的地质公园综合价值概念模型 |
6.2 基于地质公园综合价值概念模型的管理体系 |
6.2.1 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6.2.2 基于综合价值概念模型的管理体系框架 |
6.3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角度分类管理的客观可行性 |
6.3.1 环境保护观念已到位 |
6.3.2 资源本底已基本摸清 |
6.3.3 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
6.4 国家地质公园分类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空前繁荣和竞争日益激烈 |
1.1.2 地质公园发展迅速,但问题重重 |
1.1.3 地质公园竞争环境复杂 |
1.1.4 地质公园竞争力理论薄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 |
1.5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地质公园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地质遗迹概念与类型 |
2.1.2 地质公园概念与类型 |
2.1.3 地质公园的主要价值 |
2.1.4 地质公园的独特属性 |
2.2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2.1 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
2.2.2 核心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
2.2.3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2.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点 |
2.3.1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2.3.2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
2.4 价值链概念及理论分析 |
2.4.1 价值链概念及构成 |
2.4.2 价值链分析法的内涵 |
2.4.3 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依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质公园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 |
3.1 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 |
3.1.1 全球范围地质公园的建立和发展 |
3.1.2 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 |
3.2 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
3.2.1 全球世界地质公园的分布概况 |
3.2.2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
3.2.3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
3.3 我国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基础及问题分析 |
3.3.1 基础条件 |
3.3.2 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
4.1 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的构建 |
4.1.1 服务业价值链的内涵和特点 |
4.1.2 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创建 |
4.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
4.2.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
4.2.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
5.1 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内涵及意义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内涵 |
5.1.2 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
5.2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相关评估指标分析 |
5.2.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
5.3 评价模型与评价思路 |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基本思路 |
5.3.3 确定权重 |
5.3.4 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
6.1 样本选择和数据获取 |
6.1.1 样本选择 |
6.1.2 数据获取 |
6.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
6.2.1 AHP法确定一级、二级指标权重 |
6.2.2 熵值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 |
6.2.3 指标权重分析 |
6.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6.3.1 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
6.3.2 基于模糊积分模型(HFI)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
6.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
7.1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思路 |
7.1.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动态培育 |
7.1.2 基于价值活动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 |
7.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 |
7.2.1 地质遗迹资源监护能力 |
7.2.2 地质旅游开发能力 |
7.2.3 地质公园营销能力 |
7.2.4 地质公园创新能力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证 |
8.1 研究区概况 |
8.1.1 基本概况 |
8.1.2 交通概况 |
8.1.3 园区概况 |
8.1.4 资源概况 |
8.2 游客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
8.2.1 调查设计 |
8.2.2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
8.2.3 旅游体验感知度评价 |
8.2.4 游客期望度评价 |
8.2.5 游客期望与旅游体验感知度的差异分析 |
8.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
8.3.1 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
8.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8.4 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
8.4.1 地质遗迹资源监护 |
8.4.2 地质旅游开发 |
8.4.3 地质公园营销 |
8.4.4 地质公园创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
附录2: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隶属度) |
附录3:“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意见调查表 |
附录4: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 |
参考文献 |
四、福建的地质遗迹及其科学文化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D]. 唐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崆峒山丹霞洞穴资源评价[D]. 王申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内蒙古巴林左旗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评价[D]. 李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5]地质景观的展示方法与素描艺术初探 ——以世界地质公园景观为例[D]. 强笑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以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张纯.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D]. 何哲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8]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 陈安泽. 地球学报, 2016(05)
- [9]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及分类管理研究[D]. 刘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10]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雷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