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杜绝谣言——突发灾害性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论文文献综述)
王梁[1](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情感引导研究 ——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孙晟宇[2](2021)在《危机传播视角下湖北地方主流媒体疫情防控舆论引导研究 ——以武汉“封城”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国,中国是最早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家,也率先控制了疫情,成为各国防疫工作的典范。相较于“非典”疫情,此次疫情防控工作难度更大,情况也更为复杂。政府在控制疫情扩散的同时,还要兼顾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地方主流媒体有必要提升舆论引导的能力,加强对危机议题的监测与管理,营造有利于各项抗疫政策开展的舆论环境。本文选取疫情期间关注度较高的武汉“封城”事件作为个案,对“封城”前后湖北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措施和效果进行研究,经过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后发现:一、武汉“封城”事件引发的舆论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代际差异性;二、湖北地方主流媒体在“封城”期间通过构建传播矩阵、营造情感共鸣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舆论引导效果;三、湖北地方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同样暴露出诸多不足,例如引导方式单一、难以破除圈层化困境等问题;四、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于媒体公信力不足、与年轻受众脱节、专业能力缺失和缺乏人文关怀等。基于上述发现,本文在危机传播阶段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对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提出如下建议:在危机发生前,应注重维护好传受关系,改变地方主流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在危机爆发阶段,应该遵循危机报道的相关准则,丰富舆论引导方式;在危机减退阶段,可根据受众的心理变化,在新闻报道中淡化宣传痕迹,用情感抚慰和人文关怀来打动受众,进而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到了危机平息阶段,需做好舆论引导的收尾工作,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对危机事件的一致结论。同时,做好危机事件的总结,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通过议程设置来引导民众关注其他议题。
黄艺苗[3](2021)在《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网络谣言大肆传播,网络谣言具有煽动人心的特点,许多网络谣言经过传播发酵后,又会演变为更加严重的公共危机。一些缺少辨识力的网民极易受其毒害,做出危害他人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甚至引发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最终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扰乱。随着网络空间的地位不断提高,网络空间治理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被认定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内容。本文探究的由网络谣言造成的公共危机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范畴,由于网络谣言是通过新型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因此由网络谣言诱发的公共危机相较于一般的社会安全事件更加复杂,另外,考虑到早期研究较少从管理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针对此类公共危机的演化机理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成熟的治理方案,以供负责网络谣言治理的公共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从新的研究视角,综合应用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网络谣言治理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了谣言传播及公共危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等;然后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分析网络谣言演化模型和网络谣言演化机理,分别从媒体报道、政府管制、社会大众、受害者亲人在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进行阐述;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构建分析模型,模拟该事件发生前后舆论数据的变化和谣言的传播过程,最后提出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包括充分发挥政媒职能、做到政府媒体齐抓共管,提升辟谣工作效率、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行为,健全社会法律体系、保护受害者亲人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王姗姗[4](2021)在《灾难性事件中媒介间议程设置研究 ——基于关联网络议程设置理论》文中提出
马衡颖[5](2020)在《新媒体时代的突发性公共事件舆论分析 ——以“滴滴乘客遇害事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过去传统的传播方式与生态格局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单向、垄断性的传播格局已被打破。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舆情能迅速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与公众互动,形成网络舆论。舆论引导与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公众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媒体环境的变革,舆论引导的内涵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逐渐消解,当突发性公共事件爆发时,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政府应当如何调整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策略,是当下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滴滴乘客遇害案”在2018年作为重大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对社会和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平台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了传播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的主要阵地。同时由于许多自媒体自身素质低下、政府监管不力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其运作方式等原因,导致谣言、暴戾、非理性等舆论危机。本文将通过阐述媒介舆论、自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内涵,以2018年发生的两起“滴滴乘客遇害”事件为例,分析新媒体及传统媒体案件呈现的异同,探讨该事件引发舆论爆炸的原因,并提出媒体报道引导舆论的策略,以期帮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更客观、正确地引导舆论。
雷蕾[6](2020)在《移动传播语境下灾难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变革,驱动移动传播媒体逐渐成为传播的主渠道。在为受众拓宽报道渠道和内容的同时,移动传播媒体失范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也会给当事人造成伤害以及给社会带来危害。而移动传播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失序,可能会给受灾难影响的人群增加“二次伤害”的风险。媒体报道本身演变成一种灾难,会加深人们的痛苦指数,给救灾救难工作制造障碍,并可能因此降低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影响人们对整个社会媒体公信力的怀疑,甚至可能在不同的社会人群中引起意见和情绪对立,造成社会撕裂。在目前移动传播的媒体环境下,灾难报道“二次伤害”的表现是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较为复杂。本文试图从移动传播等核心关键的理论、特征入手,深入分析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报道的采访方式、报道内容、效果反馈等对灾难事件报道产生的影响及新语境下灾难报道“二次伤害”现象的表现,从群体心理、媒体、社会公众及法律监管等四个维度分析产生灾难报道“二次伤害”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灾难报道“二次伤害”的对策,以推动灾难报道更好地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站在移动传播媒体的背景下,借助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新闻伦理学等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对近年来较为典型的灾难报道“二次伤害”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一手个案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研究发现,灾难新闻产生“二次伤害”不仅仅是媒体记者的原因,与大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受众自身也有关系;而移动传播的媒体环境,加大了“二次伤害”的发生频率,放大了“二次伤害”,其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二次伤害”不仅会对新闻当事人产生伤害,也会影响媒体自身的健全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研究发现从各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这些分析和建议,有助于媒体业及媒体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新闻职业操守,在充分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灾难受害者的权益,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韩梅[7](2020)在《对“微信辟谣助手”中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交媒体时代,信息密集化、高速度和全覆盖的传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使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谣言以更加迅猛、直接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身边。具有“强关系”属性的微信,更是成为食品安全谣言的“重灾区”。泛滥于微信之中的食品安全类谣言不仅严重污染了网络传播环境,也给微信用户群体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慌和焦虑,严重干预了人们的现实行为,甚至对我国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亦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建立关于识别、揭示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解释框架,并追溯这些谣言持续不断泛滥于微信中的深层次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微信辟谣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中50则已证伪的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对50例典型谣言样本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和解读,同时辅以深度访谈法,探析诱发、滋生和传播此类谣言的原因。笔者首先梳理了食品安全微信谣言的具体类型、传播模式以及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布因素和文本特征方面对50则谣言样本的文本内容展开讨论,发现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造谣者深谙大众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的“软肋”,且善于利用和制造焦虑情绪,促使这些极具模糊性和迷惑性的谣言能够吸引众多微信用户相继阅读、转发。最后,笔者超越谣言文本,通过对15名经常在微信中主动或被动接收、转发食品安全谣言的微信使用者进行深度访谈,分析总结出了导致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屡禁不止、泛滥成灾的原因:一是有着封闭性、强关系性以及隐匿性的微信平台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二是理性不足却感性有余的微信用户易被煽动,成为谣言扩散的“帮凶”;三是专业素养缺失、伦理失范的自媒体公众号是造谣、传谣的“推手”;四是民生信息不公开、法律缺位等导致大众的“社会不稳定感”是导致谣言爆发的“导火索”。
孔建华[8](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潜在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窗口。网络舆情的出现为公民寻求体制外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的缺陷,促使政府为适应现代化治理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题中之义。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信息化浪潮中我国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治理理论对诸多网络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理方式进行抽象分析和实证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的规律,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治理的一般路径、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主要是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形成演变、影响效应、功能作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从论文年际变化、核心机构、高产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及研究路径评析等角度,总体性呈现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基本样貌与分析进路。特别是借助cite 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之间的关联,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相关性,并对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发力点进行了评析和展望。2.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分析框架。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管理、舆情治理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网络舆情问题研究范式转化、治理理论的切入及网络舆情风险的演化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当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3.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及表现特征。通过数据调查统计、典型个案描述,分析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蔓延,网络言论控制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群体认同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心理动因。网络舆情具有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成因复杂化与价值多元化的突出特征。4.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在具体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舆情形势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科学方式,网络舆情危机研判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从实然和应然两种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层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选择及背后的深层逻辑。5.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探讨的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表征及根源。选择网络舆情治理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回应作为问题标靶,进行了深度解剖,以期找到治理的切口。政府部门管理的碎片化、网民权力意识多元化、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新环境。回应不及时、回应效度及信度低、网络舆情生成前以堵为主、网络舆情生成中公关失效、网络舆情危机生成后转移视线等成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行为失当的主要表征。在官僚体制内部,缺少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在信息收集与监控过程中缺位,回避舆论压力,采取冷处理,回应不及时。官僚制自身的缺陷、官僚体制的惯性、公务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及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等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回应中的行为失当与被动境地,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究其根源,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既有制度性的结构缘由,也有能动性因素。6.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强调网络舆情治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多方协同参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联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依然非常重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角色。提出依然要强调政府作为元治理的角色地位,社会组织是网络舆情治理的辅助力量,新闻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宣传者,社区组织承担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任。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提出实现当代中国网络舆情善治的可行性方略。
李晓元[9](2019)在《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发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某些必然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并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诱发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期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度大、连锁效应多等特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应对。作为对人们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应对新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为且大有可为。围绕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借鉴学界以往关于突发事件含义的研究成果,与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概括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以新时期为时间背景,论述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出新时期突发事件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对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其主要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简述四类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为基础,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及其运行等内容论述,划定基本论域和框架。第二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以保证性质和方向,同时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以拓宽视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需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借鉴,具体包括:社会控制、公共危机管理、社会预警等管理学理论;社会失范、社会保障、社会冲突等社会学理论;相对剥夺、群体心理、灾害心理等心理学理论;以及公共治理、政治稳定等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同时也是化解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各类思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具体有:社会稳定、动员协调、共识凝聚、人文关怀、心理调适等功能。正是具有这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介入是通过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呈现出来的,包括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协调联动、心理干预等机制。本章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原因、意义、表现等问题,为进一步论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主要阐述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环节、路径,具体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体系,以及运行中“人”的因素等问题。运行是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主体与客体是对运行中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人群的划分,二者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系统介入是基本的原则性方略,在运行中既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到因势利导、差别对待,又要根据事件发展全程贯通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做到动态干预。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注重感召激励的方法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为基本骨干框架,通过政府主导、舆论信息引导、公众志愿参与、宣传鼓动等路径加以实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抽象到具体,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本课题的最终旨向和落脚点。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填补相关理论空缺,还是在实践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蔡旭珠[10](2019)在《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的生成与政府危机应对策略的优化》文中提出在如今社会化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整个舆论场的话语权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舆论环境更加复杂、舆情指向更加多元化。“次生舆情”作为原生舆情的变异与转化已成为常态,带来更大的危机与风险。本文关注到“次生舆情”在政府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特别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因此,本文选取近五年来较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10起突发性公共事件,通过案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对事件中出现的次生舆情进行分析,主要对案例中次生舆情的衍生过程、舆情事件的特征、公众的评论、媒体的报道、政府发布的通告与危机应对策略等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次生舆情的基本特征、次生舆情与原生舆情的关系、次生舆情生成的驱动因素等。最后在提取案例中次生舆情的演化与生成原因后,为政府危机传播策略的优化提供建设性意见。通过研究发现,次生舆情是以原生舆情为中心进行演化的,它可能在原生舆情的任一阶段进行衍生,同时次生舆情的影响力可能超过甚至完全覆盖原生舆情。事件本身、公众、媒体、政府四者的互动博弈是次生舆情生成的重要因素。事件自身的风险特征营造次生舆情的生成空间;公众的核心诉求是内在动力;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关键因素;政府的应对不当是直接原因。最后提出政府需要在信息公开方面、传播体系建设方面以及话语策略方面进行优化,同时政府在处置次生舆情时需准确研判舆情“拐点”,理清次生舆情与原生舆情关系并进行有效应对。
二、如何杜绝谣言——突发灾害性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杜绝谣言——突发灾害性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2)危机传播视角下湖北地方主流媒体疫情防控舆论引导研究 ——以武汉“封城”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阐述 |
1.2.1 主流媒体 |
1.2.2 舆论引导 |
1.2.3 危机传播阶段分析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危机传播研究 |
1.3.2 舆论引导研究 |
1.3.3 主流媒体疫情防控报道研究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封城”事件中媒体参与和舆论演变情况 |
2.1 武汉疫情危机与“封城”事件 |
2.1.1 武汉疫情危机 |
2.1.2 “封城”事件 |
2.2 “封城”事件中的媒体参与 |
2.2.1 上下联动 |
2.2.2 宣传报道 |
2.3 “封城”事件中的舆论演变 |
2.3.1 舆论形成期:情绪对立 |
2.3.2 舆论爆发期:多元发展 |
2.3.3 舆论平缓期:民间舆论场趋向平和 |
2.3.4 舆论恢复期:问题解决 |
第3章 “封城”期间湖北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成功经验 |
3.1 争取传播“主导权” |
3.1.1 及时整合人才队伍 |
3.1.2 构建新闻传播矩阵 |
3.2 突出新闻时效性 |
3.2.1 尽快回应矛盾焦点 |
3.2.2 权威专家及时出场 |
3.2.3 评论第一时间发声 |
3.3 遵循客观公开原则 |
3.3.1 缓解社会恐慌情绪 |
3.3.2 注重新闻舆论监督 |
3.4 设置议题主动发声 |
3.4.1 强化议题凝聚共识 |
3.4.2 紧跟热点更新议题 |
第4章 “封城”期间湖北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重要事件原创报道少 |
4.1.2 难以破除圈层化困境 |
4.1.3 舆论引导方式单一 |
4.1.4 引导效果有待提高 |
4.2 原因分析 |
4.2.1 面临信任危机 |
4.2.2 缺失人文关怀 |
4.2.3 缺乏专业能力 |
4.2.4 脱离年轻受众 |
第5章 危机传播视角下完善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策略 |
5.1 危机发生前 |
5.1.1 建构准社会交往 |
5.1.2 转变新闻语态 |
5.1.3 客观报道为主 |
5.2 危机爆发阶段 |
5.2.1 遵循危机报道的相关准则 |
5.2.2 创新“显政”宣传 |
5.2.3 发动新意见领袖 |
5.2.4 多元观点引导舆论 |
5.3 危机减退阶段 |
5.3.1 注重情感抚慰 |
5.3.2 中性报道为主 |
5.4 危机平息阶段 |
5.4.1 引导多元舆论趋于统一 |
5.4.2 创新“议程设置”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访谈对象名单 |
附录2 地方主流媒体疫情报道访谈提纲 |
致谢 |
(3)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1.4.1 网络谣言研究现状 |
1.4.2 公共危机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网络谣言 |
2.1.2 公共危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传播流理论 |
2.2.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3 危机阶段分析理论 |
2.2.4 Petri网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第3章 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事件的演化机理分析 |
3.1 网络谣言演化模型 |
3.1.1 网络谣言影响因素 |
3.1.2 网络谣言特征 |
3.1.3 网络谣言方法与步骤 |
3.2 网络谣言演化机理 |
3.2.1 媒体报道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2 政府管制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3 社会大众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4 受害者亲人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5 综合形成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的演化机理 |
第4章 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博弈研究 |
4.1 演化博弈中主体的界定 |
4.1.1 媒体 |
4.1.2 政府 |
4.1.3 社会大众 |
4.1.4 受害者亲人 |
4.2 研究假设 |
4.2.1 四方行为策略假设 |
4.2.2 参数设定 |
4.3 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的博弈模型构建 |
4.3.1 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2 媒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3 媒体与受害者亲人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4 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5 政府与受害者亲人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6 社会大众与受害者亲人之间的博弈模型 |
4.4 演化博弈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1 媒体与政府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2 媒体与社会大众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3 媒体与受害者亲人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4 政府与社会大众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5 政府与受害者亲人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6 社会大众与受害者亲人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5 演化博弈模型求解与实证分析 |
4.5.1 模型的均衡点及稳定性求解 |
4.5.2 模型的参数分析 |
4.5.3 仿真实验——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 |
第5章 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
5.1 充分发挥政媒职能,做到政府媒体齐抓共管 |
5.1.1 建立网络谣言传播预警机制 |
5.1.2 组建政府媒体联合监督体制 |
5.1.3 科普网络谣言危害辨别技巧 |
5.1.4 适时果断转移公众注意焦点 |
5.1.5 构建危机历史事后评估制度 |
5.2 提升辟谣工作效率,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行为 |
5.2.1 制定网络谣言治理模式 |
5.2.2 协助公众对真伪的求证 |
5.2.3 设计合理公民参与规则 |
5.2.4 发挥意见领袖积极作用 |
5.2.5 助力官方辟谣消息推广 |
5.3 健全社会法律体系,保护受害者亲人合法权益 |
5.3.1 依法依规处置,及时公布结果 |
5.3.2 加强心理辅导,增进配合意愿 |
5.3.3 打击歹意之人,提升法律意识 |
5.3.4 客观评价事件,化解社会矛盾 |
5.3.5 传播正面能量,增强辨别能力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新媒体时代的突发性公共事件舆论分析 ——以“滴滴乘客遇害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新媒体环境 |
1.2.2 网络舆论 |
1.2.3 自媒体 |
1.2.4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 |
1.3 研究综述:有关媒介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论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径 |
2 “滴滴乘客遇害事件”的案情梳理与媒介呈现 |
2.1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 |
2.1.1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时间线梳理 |
2.1.2 新媒体的案件呈现(以头条新闻微博为例) |
2.1.3 传统媒体的案件呈现 |
2.2 “乐清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 |
2.2.1 “乐清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时间线梳理 |
2.2.2 新媒体的案件呈现(以澎湃新闻微博为例) |
2.2.3 传统媒体的案件呈现 |
2.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案件呈现的比较分析 |
2.3.1 传统媒体善用“议题设置”引导舆论 |
2.3.2 传统媒体反应不及时、时效性差 |
2.3.3 新媒体缺乏“把关人”引导舆论 |
2.3.4 新媒体借势营销策略 |
2.3.5 新媒体善用情绪化表达引导舆论 |
3 “滴滴乘客遇害事件”的舆论爆炸 |
3.1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的舆论爆炸 |
3.1.1 第一次舆论爆炸:微博案件首次曝光 |
3.1.2 第二次舆论爆炸:滴滴发布道歉信 |
3.1.3 第三次舆论爆炸:滴滴删除道歉信 |
3.2 “乐清女孩遇害事件”的舆论爆炸 |
3.2.1 第一次舆论爆炸:微博案件首次爆出 |
3.2.2 第二次舆论爆炸:警方不作为 |
3.2.3 第三次舆论爆炸:滴滴客服不作为 |
3.2.4 第四次舆论爆炸: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 |
4 舆论爆炸出现的原因分析 |
4.1 大众对出租车及网约车安全历史性焦虑感 |
4.2 大众对警方的历史性不信任 |
4.3 两起案件具有相同的特殊性 |
4.4 自媒体的商业性本质 |
4.5 传统媒体的固有弊端 |
4.6 政府公信力缺失 |
5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舆论引导策略 |
5.1 加强公信力建设 |
5.1.1 政府要实事求是的公开信息 |
5.1.2 政府要及时准确回应突发公共事件 |
5.1.3 政府发布信息尽量避免打官腔 |
5.2 完善自媒体规范化流程 |
5.3 重视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意见领袖”的作用 |
5.3.1 政府应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 |
5.3.2 政府需重视新媒体平台中非官方意见领袖的作用 |
5.4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
5.4.1 加强网民的素质教育 |
5.4.2 公民应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
5.5 传统媒体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重视自身责任 |
5.5.1 传统媒体要坚守自身责任 |
5.5.2 传统媒体要认真分析民众对信息需求的新变化 |
5.5.3 传统媒体要主动与新媒体相融合 |
5.6 加强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新媒体平台 |
5.6.1 完善监管问责系统 |
5.6.2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
5.6.3 推行网络虚拟用户实名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移动传播语境下灾难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一) 案例研究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深度访谈法 |
二、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移动传播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一) 移动传播的概念阐述 |
(二) 移动传播的特征与影响研究 |
(三) 移动传播的受众(用户)研究 |
(四) 移动传播的具体媒介形态及其他相关研究 |
二、 灾难报道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一) 对灾难报道的内涵阐释 |
(二) 对我国灾难报道变迁的历史性梳理 |
(三) 对灾难报道伦理的探讨 |
(四) 灾难新闻报道的中外比较研究 |
(五) 结合理论框架,对灾难报道的具体方面进行研究 |
三、 “二次伤害”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一) 对“二次伤害”的概念界定 |
(二) 对新闻报道中“二次伤害”问题的整体探究与思考 |
(三) 对“二次伤害”案件的具体分析 |
(四) 针对“二次伤害”的伦理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移动传播对灾难报道“二次伤害”的扩大 |
第一节 移动传播增加灾难事件“二次伤害”的风险 |
一、 传播内容:UGC、PGC和PUGC的巨大增量 |
二、 传播平台:融媒体场景拓宽信息的传播渠道 |
三、 传播方式:超文本话语可能激化灾难事件中的负面情绪 |
四、 传播效果:裂变式传播增强伤害信息的传播力 |
第二节 移动传播加剧灾难事件“二次伤害”的表现 |
一、 采访过程的伤害 |
(一) 轰炸式采访 |
(二) 强制性采访 |
二、 报道内容的伤害 |
(一) 过度报道 |
(二) 失实性报道 |
(三) 侵犯隐私性报道 |
(四) 娱乐性报道 |
三、 网络围观的伤害 |
(一) 围观之态人云亦云式二次传播 |
(二) 移动媒体营销账号哗众取宠式推送 |
第二章 灾难新闻报道中“二次伤害”的生成原因与多元影响 |
第一节 灾难新闻报道中“二次伤害”的成因 |
一、 心理原因 |
(一) 闯入性记忆(强迫反应) |
(二) 躲避反应 |
(三) 唤起反应 |
二、 媒体原因 |
(一) 媒介生态变化导致新闻价值取向的失衡 |
(二) 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精神的缺失 |
(三) 社交媒体信息把关机制的弱化 |
三、 公众原因 |
(一) 公众信息需求变化驱使媒体的传播偏向 |
(二)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基础薄弱 |
四、 监管原因 |
第二节 灾难新闻报道中“二次伤害”的影响 |
一、 对采访对象的影响 |
二、 对新闻受众的影响 |
(一) 受众个人差异论,引发受众不适 |
(二) 媒介暴力,造成受众认知危机 |
三、 对新闻媒体的影响 |
(一) 媒体侵权,违背媒体的社会责任 |
(二) 媒体公信力受损 |
第三章 个案分析:四川凉山火灾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 |
第一节 四川凉山火灾事件概况 |
一、 四川凉山火灾事件概述 |
二、 媒体建构的四川凉山火灾事件 |
(一) 舆情走势 |
(二) 舆情来源 |
(三) 媒体报道解读 |
(四) 报道属性 |
第二节 四川凉山火灾事件报道的“二次伤害”具体分析 |
一、 追问灾难细节引发消防官兵痛苦记忆 |
二、 过度曝光烈士及相关人员生活细节 |
三、 主观猜测火灾原因让指挥员受责 |
四、 网络舆论侮辱救火英雄 |
五、 颂歌式报道与火灾事件基调格格不入 |
第四章 灾难新闻报道中“二次伤害”的规避策略 |
第一节 制度层面:加强相关制度的边界约束 |
一、 建立评估和认定制度,避免“媒介审判” |
二、 完善自媒体辟谣制度,形成官民辟谣合力 |
第二节 媒体层面:履行好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
一、 增强从业者社会责任感,发挥媒体社会功能 |
二、 提高新闻从业者业务水平与伦理法规意识 |
三、 加强新闻从业者与其他组织协同治理效果 |
第三节 受众层面:增强受众的媒介素养 |
一、 加强受众理性思辨思维 |
二、 对 UGC 用户进行专业培训,培养 UGC“意见领袖” |
三、 加强自身维权意识 |
第五章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四川省凉山消防支队采访提纲 |
附录 2 四川省凉山消防支队深度访谈人员表 |
致谢 |
(7)对“微信辟谣助手”中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上位概念:谣言、网络谣言和微信谣言 |
(二)下位概念: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 |
五 现有文献梳理 |
(一)有关谣言和网络谣言的研究 |
(二)有关微信谣言的研究 |
(三)有关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研究 |
(四)有关微信谣言产生和传播原因的研究 |
六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样本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七 理论支撑 |
(一)谣言公式 |
(二)回声室效应 |
(三)集体记忆 |
(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
第一章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类型梳理、传播模式和典型案例 |
第一节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类型梳理 |
一 编造事实类 |
二 伪科学类 |
三 相生相克类 |
四 改头换面类 |
五 夸大事实类 |
六 偷换概念类 |
第二节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传播模式 |
一 点对点聊天和朋友圈中的人际传播 |
二 微信群中的群体传播 |
三 微信公众号中的大众传播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典型案例 |
一 “旧谣新传” |
二 食品“污名化” |
三 夸大食品功效 |
四 “伪科普” |
五 抹黑食品企业 |
六 捏造食品安全“事故” |
第二章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分布要素与文本特征 |
第一节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分布要素 |
一 地理区域分布 |
二 发布时间分布 |
三 食品种类分布 |
四 文本形式分布 |
第二节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文本特征 |
一 标题形式 |
二 叙事主体 |
三 叙事结构 |
四 叙事主题 |
第三章 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陷阱识别及成因研判 |
第一节 传播渠道:微信平台是谣言温床 |
一 “回声室”中的封闭式传播 |
二 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会化平台 |
三 隐匿的传播坏境 |
第二节 微信用户:理性不足感性有余 |
一 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
二 不够单纯的利他主义 |
三 既有立场引起偏颇吸收 |
第三节 微信公众号:素养缺失伦理失范 |
一 商业利益映射下的恶意营销 |
二 注意力经济驱动下的“焦虑贩卖” |
三 专业素养缺失下的把关缺位 |
第四节 社会环境:信息不畅法律缺位 |
一 民生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
二 群体记忆中食品安全事件的发酵 |
三 法制不严监管缺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述略 |
(二)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述评 |
(三)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展现与进路分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
一、概念界定 |
(一)舆情与舆论 |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 |
(三)舆情管理与舆情治理 |
二、理论依据 |
(一)网络舆情研究范式的转化 |
(二)治理理论如何嵌入网络舆情治理 |
(三)网络舆情的风险生成与内在逻辑 |
三、分析框架 |
(一)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
(二)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
(三)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特征 |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
(一)网络舆情的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
(二)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
三、网络舆情的特征 |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 |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 |
(三)成因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 |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 |
一、网络舆情引致的形势与挑战 |
(一)网络舆情影响司法审判 |
(二)网络舆情演变为群体性危机 |
(三)网络舆情催生出不稳定因素 |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与危机的分析研判 |
(一)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 |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机制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 |
(一)中央层面的控制方式:前瞻性把控 |
(二)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动型化解 |
(三)基层政府的规避之策:顶压式回应 |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 |
(一)政府部门管理碎片化 |
(二)网民权利意识多元化 |
(三)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 |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回应行为失范 |
(一)网络舆情发生前:以堵为主 |
(二)网络舆情发生中:公关失效 |
(三)网络舆情发生后:转移视线 |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主要表征 |
(一)舆情研判不足 |
(二)信息监控缺位 |
(三)回应方式被动 |
四、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根源所在 |
(一)制度性根源 |
(二)能动性因素 |
第五章 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体系与合力构建 |
(一)中央层面 |
(二)地方政府 |
(三)基层政府 |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 |
(一)提升网络宣传平台的引导能力 |
(二)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 |
(三)提升信息宣传的适时性和真实性 |
三、注重吸纳社会组织协同参与 |
(一)吸纳社会组织嵌入舆情治理 |
(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 |
(三)提升社会组织舆情治理能力 |
四、引导基层群众进行社区自治 |
(一)加强网络舆情法律宣传 |
(二)拓宽网络舆情疏导渠道 |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
(二)国外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情况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动态分析法 |
(四)学科交叉研究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之范畴解析 |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的成因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影响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案例反思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若干典型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反思 |
第二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 |
(一)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
(二)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
(一)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学科理论借鉴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四)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学科理论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 |
(一)预警防控功能 |
(二)社会稳定功能 |
(三)动员凝聚功能 |
(四)人文关怀功能 |
(五)心理调适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造成的思想矛盾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多维呈现 |
(一)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信息发布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协调联动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心理干预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和客体 |
(一)多元与层次:主客体的构成 |
(二)主导与互动:主客体的特征 |
(三)联动与转化:主客体的关系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 |
(一)原则性方略:以人为本,系统介入 |
(二)对象性方略:因势利导,差别对待 |
(三)时效性方略:全程贯通,动态干预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节 |
(一)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 |
(二)事件过程中的干预环节 |
(三)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环节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体系 |
(一)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 |
(二)突出感召激励作用的方法体系 |
(三)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路径 |
(一)政府主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舆论信息引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众志愿参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宣传鼓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的生成与政府危机应对策略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及阐释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舆情传播的多元化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新挑战 |
2.1 多元媒介格局建构网络舆情传播“新态势” |
2.2 社会化媒体催生政府危机传播“新定律” |
3 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的衍生与影响 |
3.1 十大案例的选择及“次生舆情”的基本特征 |
3.2 “次生舆情”与“原生舆情”的演化关系 |
4 “次生舆情”生成的关键因素及其互动机制 |
4.1 事件:风险原点特异性明显,打开舆情讨论“阀门” |
4.2 媒体:发问式议题设置与“传播渲染”,掀起舆情新风波 |
4.3 公众:“记忆唤醒”与标签化解读,引导“众议”方向 |
4.4 政府机构:行动“硬伤”促成“次生舆情”的生成 |
4.5 次生舆情生成过程中四种关键要素的互动机制 |
5 “有效防控”:次生舆情的规避与危机策略的优化 |
5.1 “开放”与“控制”——拿捏好信息发布的“度” |
5.2 “理性”与“情感”——构建“温情”传播体系 |
5.3 “参与”与“表演”——注重危机应对的“传播仪式” |
5.4 精准式处置:研判关键性“节点”,引导舆情正确走向 |
6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如何杜绝谣言——突发灾害性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论文参考文献)
-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情感引导研究 ——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D]. 王梁. 西北大学, 2021
- [2]危机传播视角下湖北地方主流媒体疫情防控舆论引导研究 ——以武汉“封城”事件为例[D]. 孙晟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D]. 黄艺苗.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灾难性事件中媒介间议程设置研究 ——基于关联网络议程设置理论[D]. 王姗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新媒体时代的突发性公共事件舆论分析 ——以“滴滴乘客遇害事件”为例[D]. 马衡颖. 海南大学, 2020(07)
- [6]移动传播语境下灾难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D]. 雷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7]对“微信辟谣助手”中食品安全类微信谣言的研究[D]. 韩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8]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孔建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9]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晓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的生成与政府危机应对策略的优化[D]. 蔡旭珠. 暨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