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须加大力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庄雅[1](2019)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促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是首位。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给予高度重视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理性选择。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依托,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第四增长极的战略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增质提效的重要节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而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五大发展理念涉及到城镇化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及人口等方方面面,是助推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城乡共荣,基于此本文对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质量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回顾,把握当前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现状与趋势。随后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质量以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区的概况,在坚持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生态保护五大原则的基础上,从五大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设计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选取各子系统的指标原因进行了解释。随后分析比较了不同测度方法的优劣势,基于熵值法的客观、合理、测度准确的特征,选定为本文的测度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综合评估,分析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呈持续快速向好趋势,但城市内部分异较大,马太效应明显。为进一步了解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及原因,从五大维度进行了评价与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以下几大问题: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偏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河湖泊污染严重,环境压加剧;对外开放度整体滞后;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提高,为后文提升路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建议。根据分析发现的问题,从五大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相应地提出优化建议。
王江慧[2](2017)在《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给我国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应用型人才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然而在欧美的很多发达国家,他们对本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了,并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应该是面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但在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受到了来自诸如高校定位不明确、资金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实践平台不完善等多方面内外因素的制约。该论文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哈肯的协同论以及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作为支持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卓越计划”、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概念做出界定。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对涉及该研究方向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加深对本研究脉络的把握。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主要对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英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澳大利亚ATFE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详细解读分析,指出了国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出这些国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同时,指出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论文将“卓越计划”理念引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构建出“卓越计划”理念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赵鲁东[3](2017)在《天津市文化强市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体现了国家和城市的软实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各省市日益重视文化发展,纷纷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五位一体”总体战略,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天津建城已六百余年,毗邻首都、依河而建的特殊位置使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天津市委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市。档案作为记录历史和社会活动的原始资料,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具有珍贵价值。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档案工作要讲好天津故事,服务天津文化建设。声像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形式,具有生动直观、易复制传播等特色,在文化强市的背景下,天津的声像档案工作应该积极探索提升管理水平的策略,满足服务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天津城市文化和声像档案管理的相关理论,借鉴国际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市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分析天津声像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案例,找出目前存在的资源体系不健全、数字化保护工作滞后、利用开发质量不高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剖析问题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明确天津文化强市背景下,声像档案工作为天津文化提供记忆载体、提供修复功能、提供素材资料的三项职能,以此为目标,提出健全资源体系、建立数字化保护基地、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三项管理提升策略,并且分别围绕以上三项策略提出具体的实施对策。
李梅[4](2015)在《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政策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指导作用,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体现。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政策的跟进,但是政策的滞后性及效应释放的不足是阻碍重庆农村人力资源进一步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长远来看,重庆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实际,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本论文结合重庆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客观现实,详细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政策创新的相关文献,在借鉴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地方政府创新理论及政策生态理论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规范性认识。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既有政策进行时序概览,掌握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既有政策的框架和演变特征,以此为分析基点,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政策释放效应和政策创新影响因子两个维度,探寻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问题和缺陷,并通过计量检验方法,揭示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影响因子,从而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导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四个部分共7章。第1章为导论部分:通过对研究背景、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详细阐述,确立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并提出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第2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通过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借鉴,阐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效应及其创新影响机理,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第3-5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第3章,以时序概览的方式梳理重庆重庆直辖以来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透视既有政策框架及其演变特征;第4章通过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描述,实证分析既有政策效应,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效应释放不足的原因进行问题分析;第5章根据重庆发展现状,科学选取指标体系,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为对策研究部分:提出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本质上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采取新的价值标准、重组政策参与主体、优化政策资源、使用新的政策工具,对原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扬弃和超越的过程;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与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其结构为“政策创新——制度形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实现过程;3.重庆直辖以来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主线,政策框架包括教育培训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新型农民组织政策、就业创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政策;4.由于主体机制不协调、制度体系不规范、农民素质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到位等原因的叠加影响,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效应不能有效释放;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是多维度因子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指标结构具有多重性,因子链条纷繁复杂;6.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制度环境、农村经济、农民发展、政策系统及主体机制五项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以政策创新视角研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从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来看,既有政策体系难以成为农村人力资源高效开发的助推力量,并且政策的滞后性是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梗阻,因此,创新现有政策成为必要;二是,形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基本认识和探索趋势。重庆市具有大农村和大城市并存的典型特征,折射出全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意蕴,因而有可能形成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基本认识和探索趋势,为政府实行科学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作者公共政策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的不够深入,存在研究视野上的局限,在分析重庆现状的基础上给出的政策创新建议缺乏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整体性构建;二是客观性受限。由于相关部门权威性政策的获取相当不易,因此可能存在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搜集的不全面。
贾方超[5](2014)在《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科技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尤其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和支持,为时下中国产业升级提供了新途径,因此,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立足吉林省产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基于详实的数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科技服务业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其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这种现状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其次,利用普通相关性分析法检测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性,检测出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检测影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关联因素;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梁丽丽[6](2010)在《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江门市的摩托车整车产量占据了广东省的半壁江山,占据了全国产量的13%,在龙头企业大长江的带动下,江门市摩托车产业正以迅猛的势头发展,但摩托车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来自国内重庆、浙江、山东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压力及自身技术创新不足等压力,急需提升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以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创新的视角,以创新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及技术创新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产业集群概念及特征、集群创新的定义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内涵、层面及政策工具。文中指出影响集群创新的因素有群内基础设施、群内社会文化、人力资源情况、资金情况、技术环境、市场专业化程度、政府相关政策;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包括国家及地方两个层面的相关政策工具,其中有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科技人力资源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等。根据产业集群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国家及地方两个层面的政策及政策工具对江门市近十年来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展开分析,总结了这些推动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的聚集政策不足、生产要素政策不完善、市场需求政策欠缺等等,并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包括地方政府缺乏制定高层次摩托车行业发展规划的认识、推动自主创新的工作没有纳入政绩考核范围而使政府官员缺乏推动创新的动力、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职责不明确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江门市摩托车产业聚集的政策、满足集群企业创新需求的生产要素政策及拓展集群企业产品需求的市场政策等相关政策。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的聚集程度、生产要素供应及生产需求情况等会直接影响到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生产企业的创新活动,而利用产业政策及招商政策有助于产业聚集,使产业集群发挥创新优势,综合利用产业政策、生产要素政策及市场需求等相关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带动集群的其他企业创新,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这个结论对促进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旷文良[7](2008)在《西部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实证研究 ——以昆明开发区为例》文中认为自1992年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明开发区)成立至今,截止2007年10月,昆明开发区现有各类企业865家,其中中小企业857户,占企业总数的99.0%,GDP占总量的59.7%,缴纳的税收占总量的56.4%,吸纳了59.8%的就业人口。中小企业支撑着昆明开发区经济和利税大半个江山。在区内众多的企业中,没有一家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在全国各地及各开发区均着力引进大项目、世界500强项目和高科技项目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仅靠政策优惠、廉价土地及税收体制等是远远不够的。昆明开发区在经济、区域、地理、环境等方面与沿海地区又有较大差距,因此昆明开发区除集中精力跟踪大项目外,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另一角度发展经济,着力打造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优势环境。中小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归纳起来主要有政府服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商业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教育科技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六个具体要素构成。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当地政府的服务和提供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及竞争尤为重要;且由于国内地域广阔、地理环境不同、人文素质和文化以及经济状况的差异性较大;与此同时,相对于大企业或跨国公司而言,中小企业在规模、实力和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局限性,又使中小企业的产生、成长和发展更易受到当地政府的服务及硬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纵观世界,各国政府都希望能够找到可行和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并且各方面对此的研究也非常之多,而对中小企业创办新企业、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的基础设施硬环境等方面研究较少的原因,因此本文以昆明开发区内中小企业从新办、创业和成长阶段的环境为研究重点,探索一条由中小企业为主要支撑的、与沿海开发区相区别的经济发展区域。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借助中小企业发展理论、环境理论、投资理论、聚集理论、区域经济学、企业发展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分析昆明开发区内中小企业成长与政府服务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的相关因素、联系和相关性,运用关键因素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结论提升到数学模型,为昆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提供支撑依据。本文将从梳理上述相关理论基础及其评价方法入手,结合昆明开发区15年来区内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和特征,分析在开发区这一特殊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内在关联;探索出环境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从行政管理者的角度,依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选择,构建出开发区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环境指标体系。首次提出固化环境和可控环境的概念,对指标体系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和甄别,并利用“关键因素法”找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力图通过对关键因素的调整和控制,为开发区中小型企业的成功发展构建完善的外部环境。根据对昆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专访和对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中小型企业负责人的访谈,并对45家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现场问卷调查后,在整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经过计算,并依据上述已经构建好的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对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进行评价,遵循系统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针对性和启示性相结合的原则,总结出影响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五大关键因素:①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态度及扶持力度;②资源分布及潜力;③产业结构及产业链;④服务质量和水平;⑤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按照构建的环境评价体系对上述五大关键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归纳出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与政府服务、基础设施等环境的对应关系。只有通过搭建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环境平台并实施激励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稳定、专业、充满朝气的管理服务队伍,才能使中小企业高速健康的长足发展。
朱玮玮[8](2006)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服务贸易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我国的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服务贸易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我国服务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总量偏低、出口结构不合理、管理滞后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衡量指标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当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对策。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主要行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国国内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本国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因此,本文以银行业为例,具体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了发展的对策。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我国服务贸易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总体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要真正提高其竞争力,离不开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支持,必须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强化服务企业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银行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开放的条件下发展服务贸易,银行业的竞争力尤为重要,要从各个领域综合提高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孙向军[9](2005)在《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绿色食品是根植于环保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并辅以高新技术的新兴产品。绿色食品是中国当前发展较快的一个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农业出口的重要拉动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食品产业能够带动区域农业的发展,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本文在深入剖析蓟县绿色食品产业产生、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绿色食品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指出蓟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战略。 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蓟县农业部门和绿色食品管理部门提供的第一手材料,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统一、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蓟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进一步剖析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自身优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借鉴国内外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经验的成果和启示。 首先,本文对蓟县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剖析,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农业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充足、区位市场发展和旅游资源富裕的优势。但是在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秩序上存在不足,在新时期面临着市场、人才、资金和科技开发等挑战。 其次,本文分析了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模式要求市场定位准、产品质量高、运作载体强、市场营销活、产品品牌响等特点。 最后,本文提出了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对策。提出改变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立名牌等战略。为蓟县绿色食品产业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马根,郝焰,刘旭东[10](2000)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须加大力度》文中研究说明 最近,我们对青岛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转化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召开了部分企业、科研单位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并到部分区、市和企业
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须加大力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须加大力度(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概念内涵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 |
二、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二节 概念内涵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五大发展理念 |
三、新型城镇化质量 |
第二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范围界定 |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的原则 |
二、研究数据及来源 |
三、指标体系框架 |
四、指标解释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方法及权重确定 |
一、测度方法比较 |
二、熵值法 |
三、指标权重测度结果 |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
一、整体趋势分析 |
二、内部结构分析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质量多维度评价 |
一、创新发展质量评价 |
二、协调发展质量评价 |
三、绿色发展质量评价 |
四、开放发展质量评价 |
五、共享发展质量评价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面临的问题 |
一、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偏低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
三、环境压力加剧 |
四、开放度整体滞后 |
五、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提高 |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 |
第一节 创新发展增强城镇化内生动力 |
一、优化科技资源布局 |
二、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 |
第二节 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经济质量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二、打造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
第三节 绿色发展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
一、促进城市群绿色崛起 |
二、共筑生态屏障 |
第四节 开放发展扩展新型城镇化内涵 |
一、调整优化出口结构 |
二、推动文旅服务发展 |
第五节 共享发展改善城镇化居民幸福质量 |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享 |
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卓越计划 |
2.1.2 应用型本科院校 |
2.1.3 人才培养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2.2 哈肯的协同论 |
2.2.3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卓越计划视角下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
3.1 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3.1.1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
3.1.2 英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
3.1.3 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 |
3.2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
3.2.1 卓越计划的实施标准 |
3.2.2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
3.2.3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 卓越计划下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3.3.1 以社会需求与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
3.3.2 科学制定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比例 |
3.3.3 转变师生观念,提高师生自身素养 |
3.3.4 鼓励多方力量介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卓越计划为指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
4.1 以卓越的教育理念引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4.1.1 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
4.1.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4.2 完善重应用的卓越课程体系 |
4.2.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
4.2.2 立足地方经济重构课程体系 |
4.2.3 增设多样化实践课程 |
4.3 加快卓越计划实践基地建设 |
4.3.1 科学合理建设校内外孵化基地 |
4.3.2 搭建校内工程坊,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
4.3.3 整合地方资源办学,积极寻求国际项目 |
4.4 建设卓越教师队伍 |
4.4.1 树立卓越教师新观念 |
4.4.2 实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 |
4.5 国家与政府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
4.5.1 国家与政府提供政策管理保障 |
4.5.2 加大财政补贴,改善教学条件 |
4.6 加快卓越计划理念下长效运行机制建设 |
4.6.1 建立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
4.6.2 建立卓越教师考核与评价标准 |
4.6.3 建立学生评价体系 |
4.6.4 构建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 |
4.6.5 构完善公平的成本分摊和风险管理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天津市文化强市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天津城市文化与声像档案管理相关理论 |
2.1 天津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
2.1.1 天津城市文化的内涵 |
2.1.2 天津城市文化的特点 |
2.2 声像档案的基本理论 |
2.2.1 声像档案的概念及特点 |
2.2.2 声像档案的标准化理论 |
2.2.3 声像档案的保护理论 |
2.2.4 声像档案的共享理论 |
2.3 文化建设中的声像档案管理 |
2.3.1 声像档案的形成 |
2.3.2 声像档案的保护与数字化 |
2.3.3 声像档案的利用 |
第3章 国内外声像档案管理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借鉴 |
3.1 国外声像档案管理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借鉴 |
3.1.1 美国声像档案管理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
3.1.2 新加坡口述档案工作实践 |
3.1.3 国外实践经验的借鉴 |
3.2 国内声像档案管理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借鉴 |
3.2.1 浙江省方言语音建档工程 |
3.2.2 云南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工作实践 |
3.2.3 国内实践经验的借鉴 |
第4章 文化强市背景下天津声像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天津声像档案管理概况 |
4.1.1 天津市声像档案管理机构现状 |
4.1.2 天津市档案馆声像档案工作概况 |
4.1.3 声像档案在天津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4.2 天津声像档案管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
4.2.1 天津方言语音建档工程 |
4.2.2 口述档案的征集拍摄 |
4.2.3 天津声像档案管理对城市文化的体现和实践经验 |
4.3 文化强市背景下天津声像档案管理的问题研究 |
4.3.1 声像档案资源体系不健全 |
4.3.2 声像档案数字化保护工作滞后 |
4.3.3 声像档案利用开发质量不高 |
第5章 文化强市背景下天津声像档案管理提升的对策 |
5.1 文化强市背景下天津声像档案工作的职能定位 |
5.2 文化强市背景下天津声像档案管理提升的总体策略 |
5.3 健全声像档案资源体系的对策 |
5.3.1 完善声像档案移交接收的相关法规 |
5.3.2 制定对广播电视台声像档案的归集制度 |
5.3.3 做好天津方言和口述档案等建档项目 |
5.3.4 提高从业人员对声像档案的重视 |
5.4 建立声像档案数字化保护基地的对策 |
5.4.1 明确基地职能和运作规程 |
5.4.2 加强对声像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 |
5.5 构建声像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对策 |
5.5.1 加快实现馆藏声像档案的开放查询 |
5.5.2 与文化部门之间形成声像信息共享网络 |
5.5.3 通过新媒体制作和传播声像文化作品 |
5.6 改善声像档案管理的外部环境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可能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2.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2.3 公共政策生态理论 |
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效应辨析与创新影响机理 |
2.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效应辨析 |
2.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影响机理 |
2.4 小结 |
3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线脉透视 |
3.1 重庆直辖以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时序概览 |
3.1.1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生成期(1997-2002) |
3.1.2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转型期(2003-2006) |
3.1.3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提升期(2007-至今) |
3.2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既有政策框架 |
3.2.1 教育培训政策 |
3.2.2 社会保障政策 |
3.2.3 人才队伍建设政策 |
3.2.4 就业创业政策 |
3.2.5 新型农民组织政策 |
3.2.6 财税金融政策 |
3.2.7 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
3.3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演变特征 |
3.3.1 以人为本为主线贯穿政策发展全过程 |
3.3.2 以打破制度障碍为根本支撑重构政策 |
3.3.3 以实现农民发展为重要内容制定政策 |
3.3.4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前提引领政策 |
3.4 小结 |
4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效应评价 |
4.1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
4.1.1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数量概况 |
4.1.2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概况 |
4.1.3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概况 |
4.2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效应分析 |
4.2.1 效应评价方法 |
4.2.2 基于具体政策的内生效应分析 |
4.2.3 基于具体政策的外生效应分析 |
4.2.4 效应评价结论 |
4.3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问题分析 |
4.3.1 政策动力不足,主体机制不协调 |
4.3.2 政策环境局限,制度体系不规范 |
4.3.3 政策反馈滞后,农民素质不合理 |
4.3.4 政策资源匮乏,经济发展不到位 |
4.4 小结 |
5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影响因子分析 |
5.1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影响因子的选取与确定 |
5.1.1 政策创新影响因子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影响因子的指标体系选取 |
5.1.3 影响因子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影响因子的模型设计 |
5.2.1 影响因子的理论模型 |
5.2.2 影响因子模型的分析方法 |
5.3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检验 |
5.3.2 参数估计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6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对策建议 |
6.1 推进制度体系改革,形成政策创新的生态环境 |
6.1.1 二元户籍制度改革 |
6.1.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6.1.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6.2 持续发展农村经济,集聚政策创新的承载效应 |
6.2.1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
6.2.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助力政策创新 |
6.2.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挖掘自纳潜力 |
6.3 新辟农民发展路径,实现人力资源的结构升级 |
6.3.1 培育新型农民 |
6.3.2 激活人力资本 |
6.3.3 搭建劳动市场 |
6.4 提升政策创新能力,促成政策系统的科学整合 |
6.4.1 加强政策管理体制建设,提高政策系统效率 |
6.4.2 擢升官员政策综合素质,增强系统行为能力 |
6.4.3 完善政策执行多元结构,优化政策执行效能 |
6.4.4 健全政策系统监督机制,搭建控制网络体系 |
6.5 重构政策配套机制,引领主体协调全方位创新 |
6.5.1 政府主导机制 |
6.5.2 内源发展机制 |
6.5.3 市场运作机制 |
6.5.4 激励约束机制 |
6.6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 |
与本论文相关的核心论文发表情况 |
(5)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科技服务业的界定 |
2.2 生产制造业的相关理论 |
2.3 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互动机制 |
第三章 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3.1.1 科技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 |
3.1.2 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问题 |
3.2 吉林省生产制造业发展现状 |
3.2.1 生产制造业产值分析 |
3.2.2 生产制造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相关性分析 |
4.1 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相关性的定性分析 |
4.2 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总量的相关分析 |
4.2.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2 相关性分析原理 |
4.3 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内部行业的相关性分析 |
4.3.1 科技服务业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4.3.2 科技服务业与石油化工业 |
4.3.3 科技服务业与食品加工业 |
4.3.4 科技服务业与医药制造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灰色关联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方法 |
5.2 行业间互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基于吉林省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促进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建议 |
6.1 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6.2 促进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互动发展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4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创新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支撑 |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与特征 |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 集群创新的概念与特征 |
2.2.1 集群创新概念 |
2.2.2 集群创新特征 |
2.2.3 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 |
2.3 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的概念、层面及工具 |
2.3.1 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的概念 |
2.3.2 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的层面 |
2.3.3 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的工具 |
2.4 相关支撑理论 |
2.4.1 创新理论 |
2.4.2 政府干预理论 |
2.4.3 技术创新理论 |
2.4.4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三章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及集群创新政策现状 |
3.1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现状 |
3.2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现状 |
3.2.1 国家层面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现状 |
3.2.2 广东省层面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现状 |
3.2.3 江门市层面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现状 |
3.3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3.3.1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 |
3.3.2 产值实现显着增长,全国市场占有率提高 |
3.3.3 出口量及出口额实现显着增长 |
3.3.4 名牌产品快速增加 |
3.3.5 专利授权量显着增加 |
3.3.6 公共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 |
3.3.7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增强 |
3.3.8 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增强 |
第四章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1 产业聚集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2 生产要素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3 市场需求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4 相关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4.2 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制定高层次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规划的认识不足 |
4.2.2 自主创新未纳入政绩考核范围 |
4.2.3 创新活动的风险与效益的非对等性 |
4.2.4 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执行部门间的协调欠缺 |
第五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及其启示 |
5.1 国外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及其启示 |
5.1.1 美国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及其启示 |
5.1.2 印度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及其启示 |
5.1.3 韩国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及其启示 |
5.2 国内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及其启示 |
5.2.1 浙江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及其启示 |
第六章 完善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体系 |
6.1 明确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目标 |
6.2 完善摩托车产业聚集政策 |
6.2.1 完善产业政策,发挥产业政策的聚集导向作用 |
6.2.2 完善园区政策,促进企业聚集,发挥集群创新效应 |
6.2.3 完善招商政策,延伸集群产业链 |
6.2.4 制定培育龙头企业政策,发挥龙头企业吸引作用 |
6.3 完善生产要素政策 |
6.3.1 完善摩托车行业创新平台政策 |
6.3.2 完善摩托车行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政策 |
6.3.3 完善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融资政策 |
6.3.4 完善促进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财税政策 |
6.4 完善市场需求政策 |
6.4.1 完善摩托车专业市场政策 |
6.4.2 完善网络销售平台政策 |
6.4.3 制定摩托车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
6.5 完善其他相关政策 |
6.5.1 完善企业分工协作、合作创新政策 |
6.5.2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 |
6.5.3 完善摩托车行业协会的政策 |
6.5.4 制定摩托车行业创新文化政策 |
论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部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实证研究 ——以昆明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1.3.1 世界各国开发区(自由贸易区)发展轨迹 |
1.3.2 我国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
1.3.3 研究的对象 |
1.3.4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框架 |
1.5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2.1 投资环境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1 投资环境综述 |
2.1.2 投资环境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 政府服务环境概述 |
2.2.1 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 |
2.2.2 政府服务环境 |
2.3 国外中小企业创业综述 |
2.3.1 国外对中小企业的定义 |
2.3.2 各国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
2.4 国内中小企业成长及研究综述 |
2.4.1 国内对中小企业定义 |
2.4.2 国内对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 |
2.4.3 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状况 |
2.4.4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不断完善 |
2.4.5 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障碍 |
2.5 国内开发区环境评价简述 |
2.6 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因素的构思 |
3 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 |
3.1 昆明开发区基本情况简介 |
3.2 东西部开发区投资环境比较 |
3.3 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
3.3.1 个案访谈 |
3.3.2 基础设施配套环境 |
3.3.3 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扶持措施和服务环境 |
4 本论文的研究设计 |
4.1 研究构思与假设 |
4.1.1 构思框架 |
4.1.2 基本假设 |
4.1.3 研究程序 |
4.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思维 |
4.2 环境因素评价表的编制 |
4.2.1 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体系 |
4.2.2 本论文研究编制的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体系 |
4.3 研究问卷设计情况及变量测量方法 |
4.3.1 问卷调查表的设计要点 |
4.3.2 关键因素法的原理和步骤 |
5 实证研究 |
5.1 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 |
5.1.1 数据调查情况 |
5.1.2 数据处理 |
5.2 样本数据处理情况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4.1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5.4.2 本研究的理论进展和创新点 |
6 结论 |
6.1 西部开发区中小企业的成长发育展望 |
6.2 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8)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不足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服务贸易的界定 |
第二节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服务贸易本身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国际环境与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第四节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结构分析 |
第五节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
第四章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提高高等要素供给能力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和相关产业 |
第三节 强化服务企业竞争力 |
第四节 重视国内需求 |
第五节 加强政府的作用 |
第五章 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二节 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前景预测 |
2.1 产业发展现状 |
2.2 产业前景分析 |
2.2.1 蓟县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 |
2.2.2 蓟县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机遇 |
2.2.3 蓟县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劣势 |
2.2.4 蓟县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挑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
3.1 发展模式的要求 |
3.1.1 市场定位要准 |
3.1.2 标准水平要高 |
3.1.3 运作载体要强 |
3.1.4 市场营销要活 |
3.1.5 产品品牌要响 |
3.2 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
3.2.1 绿色+特色模式 |
3.2.2 绿色+优质模式 |
3.2.3 绿色+低成本、高效益模式 |
3.2.4 绿色+着名品牌模式 |
3.2.5 产加销一体化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蓟县绿色食品产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 |
4.1 发展目标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发展思路 |
4.1.3 发展目标 |
4.1.4 重点产业 |
4.2 科技创新战略 |
4.2.1 内涵与特征 |
4.2.2 蓟县绿色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
4.2.3 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路与目标 |
4.3 龙头企业带动战略 |
4.3.1 龙头企业在利益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
4.3.2 龙头企业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
4.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战略 |
4.4.1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
4.4.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对策 |
4.5 名牌战略 |
4.5.1 名牌的内涵 |
4.5.2 绿色食品名牌 |
4.5.3 名牌的效应分析 |
4.5.4 创建名牌的几种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大政府的推动力度 |
5.2.2 健全落实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
5.2.3 确保资金投入 |
5.2.4 扩大基地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
5.2.5 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基地环境管理 |
5.2.6 努力开拓绿色食品市场 |
5.2.7 保护标志、维护绿色食品声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须加大力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D]. 张庄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2]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王江慧.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3)
- [3]天津市文化强市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提升策略研究[D]. 赵鲁东. 天津大学, 2017(09)
- [4]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研究[D]. 李梅. 西南大学, 2015(12)
- [5]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 贾方超. 长春理工大学, 2014(08)
- [6]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研究[D]. 梁丽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7]西部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实证研究 ——以昆明开发区为例[D]. 旷文良. 浙江大学, 2008(07)
- [8]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 朱玮玮. 东南大学, 2006(04)
- [9]蓟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孙向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10]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须加大力度[J]. 马根,郝焰,刘旭东. 山东人大工作, 2000(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科技服务业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重庆文化论文; 人力资源计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