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实施第三轮立体大交通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丁震[1](2021)在《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文中认为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愈发突出。对此,各大城市普遍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来应对。其中,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绿色公共交通,得到了普遍认可并由此快速发展,国家也愈加重视其高质量建设。随着中国城市逐渐进入存量发展时期,摒弃大拆大建,转为对城市建成区的谨慎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主基调,现有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也因此成为城市更新中的关键一环。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既是一个交通空间也是城市空间,是一个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重要地区。在大城市,每天都有数百、甚至数千万人踏入此处进行各类活动。如何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城市更新会影响无数人的生活体验。北京作为轨道交通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之一,拥有大量的轨道站点。但是早期建设以及新建的许多站点,在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方面有所不足,轨道站点和城市建设出现脱节现象,令前往此处的人们难以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活便捷。北京作为首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其着名的城市中轴线更是重要的形象展示地区。在中轴线上,北京南中轴地区城市建设相对缓慢,没有高效利用轴线与轨道交通线路的互动关系是其中一个缩影。作为城市轴线,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能够成为实现其高质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可作为关键切入点进行高品质的规划和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南中轴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重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对轨道交通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TOD以及轨道站点分类进行详细综述,明确研究内容。第二,对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通过梳理南中轴地区发展历史,对南中轴地区数十个轨道站点进行详细调研和分类,从土地层面、道路交通层面、建筑层面、公共空间层面、行为活动层面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结症。第四,对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要素和需求做出详细阐述。第五,提出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在政策层面,建议提供政策支持和放宽一定设计限制;在土地层面,建议打造契合TOD的街道布局,优化用地性质,控制用地开发强度;在道路交通层面,建议采用高效的交通一体化设计,建设P+R停车场,全面改善步行环境;在建筑层面,建议重塑老旧建筑或再开发新兴建筑,加强建筑和周边的一体化设计;在公共空间层面,建议增加品质一流的城市开放空间,提升现状公共空间的品质,并根据具体需求增补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在行为活动层面,根据具体行人活动轨迹或者停留聚集情况,对上述层面进行辅助指导。最后,通过梳理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对南中轴沿线地段和各类型站点地区进行更新策略指引,以及对南中轴地区的轨道站点——永定门外站周边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应用文章的更新策略体系,为今后其他轨道站点地区的更新设计提出发展思路和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吉林省人民政府[2](2021)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吉政发[2021]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鞠斐[3](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王超[4](2019)在《功能复合化汽车客运站设计 ——以六盘水西客运站为例》文中指出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理念伴随社会政治、城市规划、经济增长以及人们观念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各个时期的汽车客运站设计及建设都保留典型时代特色。分析其内部功能及交通组织特色,可以探求其所映射出来的社会制度更新、经营管理、规划引导等方面的规律。汽车客运站的形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纯车站发展到如今的追求一体化的综合枢纽,其背后隐含的是社会的进步和交通服务的发展。深刻印证了建筑是时代的产物这一定律。本文基于汽车客运站的发展历程,研究我国各时期社会政治下客运站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变革对客运站设计的影响,分析“以商养站”概念的提出及其影响下的客运站建筑设计特点,剖析在其他交通形式的补充与冲击下汽车客运站的设计定位,进而预测汽车客运站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以当前各行业标准、规范对汽车客运站的要求和指引为蓝本,分析当代汽车客运站概念提出的时代局限性,分析当代汽车客运站的现实发展,并充分认识到当前各部门管理及设计规范在现实设计指引方面的不足。通过涵盖一线发达地区到三线小型城市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实例,进一步分析当代汽车客运站建设的成功之处及面临的困境,也佐证时代发展对客运站功能复合化的要求。最后,本文以我国大交通发展为背景,从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十三五”规划,解读、分析并进一步寻求我国政策层面对将来一段时期的汽车客运站的发展指引。借鉴已成熟发展的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重点剖析功能复合化的汽车客运站交通属性与商服属性的互动关系,研究交通建筑复合商服功能实现一体化的趋势,并总结交通与商服空间一体化设计的策略。本文以六盘水西客运站建筑设计实践为例,通过项目前期研究、工程可行性分析、建筑方案设计进一步论证功能复合化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意义。通过建设必要性、市场需求、财务分析等研究,寻找客运站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交通规划、城市扩张的关联,确定汽车客运站建设的可行性,并确定适宜六盘水德坞新区的汽车客运站建设目标。通过交通与商服空间一体化设计的策略,从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组织、竖向设计等具体设计,阐述功能复合化的汽车客运站设计的具体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六盘水西客运站建设实践,能为当下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天弋[5](2019)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万庄新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空间形态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整体建筑形态,更多的应是城市文化风貌、景观风貌、历史风貌以及建筑风貌综合体现,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是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重要的一环,其重要的设计依据是上位规划中各类用地使用强度。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农业户口数量第一次被非农业户口数量超越,这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突变点。在城市的实际建设中,应有一个极限值来控制土地的使用强度以及人口的最大规模。传统的上位规划没有依据土地的景观资源要素、区位要素以及服务资源要素等直接影响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去合理科学制定。开发强度作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设计依据,其指导的城市空间形态不能够体现出城市对于空间形态全方位的规划诉求,这也正是造成国内目前多种“城市病”根本“病因”。本文针对国内规划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微观经济学效率原则,根据廊坊市万庄新区特色资源要素及上位规划的分析,运用特尔斐法对影响土地开发强度及空间建设潜力的要素进行筛选,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输出万庄新区城市空间形态模型,得到基于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城市空间形态设计工作流程及操作思路。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廊坊市在京津冀区域层面区域发展定位,万庄新区在廊坊市域层面发展定位进行解读,同时依据研究方法有针对性的对万庄新区总体规划以及基地特色资源进行分析。为空间建设潜力模型构建以及影响因子的选取及评价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空间建设潜力等级评价的方法、原则及流程。依据微观经济学的效率原则,采用特尔斐法对影响因子进行三轮的专家调查,经过三轮必选后确定最终的影响因子;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二级三级权重,之后借助Arc GIS平台对各子影响因子进项叠加分析,获得基础开发潜力等级模型。第三部分,依据各类用地空间形态需求,整理基本单元的空间形态的标准形式,通过建立建设潜力等级到空间形态转化关系,将建设潜力数值转换为三维空间形态模型,形成万庄新区基础空间形态模型。第四部分,通过构建真实视野下的空间形态修正模块,基于Arc Scence技术对万庄新区基础空间形态模型现状天际线进行定量计算与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对现状天际轮廓线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及进行修正。
杨延风[6](2019)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旅游,作为当前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新动力,在助力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以及文化重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价值。城市旅游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城市旅游根植于城市复合巨系统,不仅肩负着引领和助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使命,同时,也承担保护环境,融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责任。随着城市资源竞争加剧,约束趋紧,生态系统承载压力变大,使得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和保证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存在视角单一,理论体系不完备,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亟需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以全新的视角,系统全面、体系化研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遵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将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和方法贯彻到解决城市旅游发展问题的具体实践中,是研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全新视角,是研究解决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论文从对现代旅游研究视角变化和发展脉络分析入手,对城市旅游发展特殊性、研究热点和现有研究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针对城市旅游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生态文明的全新视角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分析,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参考,主要有以下成果和贡献。1.构建了以城市旅游系统为主体、城市复合巨系统为依托、旅游发展效率为支撑,能够全面反映城市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的城市旅游研究理论模型。城市旅游作为一种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有着多元互动的特殊旅游类型,不仅其自身涉及面广、组成要素多元、影响因素众多,同时,其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必须进行理论抽象,抓住主要矛盾,构建科学理论研究模型。论文按照生态文明内部稳定高效、生态效益优化、内外协调一致的理念,通过理论抽象和逻辑推演,构建了系统、完备的理论研究模型。模型按照系统论思想,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城市旅游研究方方面面的影响和联系进行了归纳和理论抽象。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旅游系统、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和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关系三个部分。城市旅游系统部分以旅游主体、客体、媒介、载体和城市居民为主要元素,反映了城市旅游内部要素关系,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模型的主体;城市旅游生态效率部分按照旅游生命周期构建,体现了城市旅游发展生态效率优先原则,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关系体现了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多元化联系和作用方式,是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的重要依托,这三个部分三位一体,全面反映了影响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和相互关系,为城市旅游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2.构建分析指标体系、确定分析方法、确立评价标准,建立了完备的城市旅游发展状况评价分析理论体系。基于理论研究模型,论文从城市旅游内部发展状态、旅游生态效率和旅游与经济、自然协调性等三个维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状况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在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状态分析中,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状态分析SOMCL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综合属性判断分析模型,确定了对应分析标准,为全面分析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工具;(2)在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中,依据旅游生命周期,通过对旅游碳足迹边界的重新界定,构建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旅游活动的碳足迹模型和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模型,确立了分析标准,为城市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3)在城市旅游与经济、环境的协调性分析中,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分析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摒弃了传统的加权求和计算系统评价指数,采用基于熵权与复合相关系数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的方法。3.利用以上理论研究成果,以西安市为例,对其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到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发展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西安市的实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西安市旅游系统发展状况分析,得出其整体状态处于亚健康水平。其中,城市旅游媒介处于不健康状态,是其发展的主要“短板”,而旅游市场规模、效益水平是影响旅游媒介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2)通过对西安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2016年西安市旅游总体生态效率值为0.195 kg CO2-e/¥,处于亚健康状态,部门间生态效率的优劣排序为:旅游活动>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其中,交通与住宿部门足迹分别占足迹总量的83.97%、11.41%,是旅游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3)通过对西安市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系统耦合性分析发现,2007-2016十年间耦合度呈现出新一轮“S”型曲线波动上升的趋势,2011年成为十年间耦合度变化的拐点。其耦合协调关系则由勉强耦合协调逐步进化到良好耦合协调状态,协调度动态曲线上升持续、稳定。但影响系统耦合协调的关键因素则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交替或同步滞后已经取代了长期以来的旅游产业滞后。虽然旅游产业发展出现了超越生态环境阈值的情况,但整体耦合协调性仍然呈现优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安市旅游产业与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具有一定自组织性,有着朝向良性耦合发展的特征。4.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促进西安市旅游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针对分析得出的西安市旅游发展在旅游市场规模偏小、旅游效益水平偏低、旅游产品类型与结构欠缺合理、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有限、旅游交通与住宿碳足迹过高等主要“短板”问题,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和影响机理,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树立生态开发理念,推进旅游生态建设;面向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优化交通结构,提高旅游交通生态效率;刺激城市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城市经济活跃度,壮大旅游市场规模等五个方面的策略建议,为西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
黄虞庆[7](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东部发达省份的城市化进程,也随着城市化要求的转变而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一是城镇化模式由集中型向分散型转变,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二是消除城乡二元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城市化发展也开始衍生出新的模式--小城市培育。一直以来,浙江省对小城镇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自2010年起,该省开始实行规模化中心镇的小城市培育试点,期间明确提出中心镇培育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目标,经过两轮发展周期的培育,试点乡镇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应该说,浙江省的小城市培育举措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积极探索,开启了中心镇就地城市化的全新模式,对中心镇城市化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战略决策也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尝试,其实践价值很高,具有很好的模板效应。当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但在小城市培育方面的具体案例还比较少。因中心镇培育小城市概念属于比较新颖的概念,本文以临浦镇为研究对象,根据临浦镇在培育小城市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其存在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深层剖析了问题的原因后认为临浦镇在发展方向上存在小城市定位模糊,经济规模小,产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城市框架格局不大,建设要素保障不足,区域规划落地实施难,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城市软实力方面存在城市管理体制落后,文化发展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在政策体制方面存在当前制度已不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临浦镇现存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文章提出了推进小城市培育的相应对策。在发展定位方面,从浙江、杭州、临浦发展自身出发,对临浦镇小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经济实力提升方面通过自身产业转型和提升产业集聚来做大小城市的经济蛋糕;在城市建设方面,通过加强两规引领力度,加强建设用地指标、资金等硬要素的保障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通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均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小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发扬小城市的历史人文来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突出临浦特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动力,全方位推进投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并进一步探索浦阳江流域协同发展,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激发临浦内生发展新动力。
王华[8](2017)在《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交通与区域合作是近年来旅游经济管理和旅游地理研究的热点课题,但将二者系统化及交叉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深化和落地,尤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仅停留在口号式宣传呼吁,政府组织洽谈会或签定协议(合同)的活动,或两地建立铁路、公路、直飞航班等交通路线等层面,这是一种并不深入的泛合作活动,缺乏定量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紧密关系程度以及其与交通通达性的关系。本研究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三章从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交通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合作共时性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等方面分析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总结出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第四章从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区域旅游合作度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分析,并采用德菲尔法对每一个合作因子加权赋分,形成一个评价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模型。第五章选择武陵山片区6个连通度不同的市(州、区)作为案例地,用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体系分两个层次定量测评它们之间旅游合作度的大小。第六章从武陵山片区交通与旅游的兴起、发展、演化历程始终交织在一起,相互推拉、共同发展过程,交通对武陵山片区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及影响类型等方面,进一步实证分析了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及弹性。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与区域合作中,交通互连互通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省政府出面帮助武陵源(当时分属三县的张家界林场、天子山、索峪溪)进行“三通”,张家界旅游业开始起步。1994年张家界飞机正式通航,特别是1995年底,张家界至长沙铁路连通,张家界旅游业迎来第一次腾飞。2003年张家界至吉首的二级公路开通,张家界与凤凰古城旅游合作日渐紧密。2005年张家界至长沙高速公路贯通,2007年吉首至长沙高速贯通,张家界-凤凰旅游通道游客流量激增。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2013年张家界至重庆、吉首至铜仁高速公路全线开通,珠三角、成渝、武汉城市群大量游客流向张家界-凤凰-梵净山旅游黄金线,武陵山片区旅游业出现“井喷”。历时性分析长三角、中三角和湖南省旅游发展及合作,交通互连互通也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测评的指标体系从政府层面的政策相通、环境同治、责任协担,企业层面的资源共享、市场共拓、游客互送,协会和社区层面的氛围共营、分歧共商,落实到系统地分析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层次及因子指标,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评价体系。首先,厘清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合作度)的目标和内涵。目标用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内涵涉及对象结构和合作活动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的涉旅产业族群,中观层面的旅游业到微观层面的旅游企业的合作,分析其对象系统、管理过程系统、支持系统,确定合作指标体系构建准则和思路。再次,从众多的合作指标中筛选出实用的指标因子。最后对筛选出的指标归并出评价体系并请专家给予因子赋予权重。3.旅游地的外部通达度高,其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两个旅游地之间连通度高,那么旅游合作度高在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的6市(州、区)为案例,运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检验两地之间的旅游合作度与交通关系,开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定量测评和实证研究。一是把同处湖南西部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作为一个整体(称为大湘西),分别检验大湘西与贵州铜仁、重庆黔江、湖北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最高,大湘西与恩施合作度最低(几乎没有合作),大湘西与黔江的合作度比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略低。研究发现,铜仁与大湘西共建共用铜仁·凤凰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与大湘西三个市(州)连通;黔江与大湘西国道、高速公路连通;恩施与大湘西截至2016年底还没有高等级公路连通。二是分别检验同处大湘西,市区地理位置呈等边三角形的张家界、吉首、怀化三者的两两旅游合作度,张家界与吉首的合作度最高,也有隶属渊源作用,吉首与怀化的合作度低,张家界与怀化的合作度更低。张家界与吉首有高等级旅游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相连;吉首与怀化有铁路相连,截至2012年,没有高等级公路相连;张家界与怀化之间没有直通道路,必须绕道湘西州(或常德桃源)才能连通。4.交通连通性与区域旅游业发展呈正相关性,促进区域旅游合作,龙头旅游地在合作中起引擎作用从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倒逼交通建设,交通发展对旅游线路的旅游流量历时性影响,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类型等方面分析交通的互连互通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合作。首先,分析张家界旅游发展倒逼交通网络的改善,交通每一质的提升反过来促进其旅游业实现一次大跨越,同时促进其与周边市(州)旅游合作加强。其次,以历史性数据分析张家界和湘西州之间的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与公路总里程(km)及高速公路(k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及0.904和0.952及0.932,双尾数检验为0,均小于1%,则旅游的两个指标与交通的两个指标是显着性相关的。再次,以张家界-凤凰-梵净山为例分析旅游通道演化对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最后,分析交通对不同地市合作效率及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5种主要类型,发现张家界对片区旅游合作有引擎作用。本研究拟在以下几点进行创新:第一,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本研究抛开广义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区域旅游泛合作,首选区域必须满足地缘相邻,资源互补或共享,道路连通等条件,而且旅游合作中必须有政策相同,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市场共拓,形象共推等实质性活动,把具有以上特征的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为反映狭义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程度,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度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一体化为满分标准(赋值100%),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功能指标层、分析指标等逐层加权赋分,构建了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的体系。评价体系中用分值反映区域合作度的大小,完全一体化则合作度值为100%,完全没有合作则合作度值为0;其分值范围在0~100%,分值越大则表示合作度越高。这一点有3个创新分点:①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②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③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揭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从交通与旅游辩证关系,交通对长三角、湘鄂赣、湖南省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发现随着交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愈来愈紧密;交通对国家、省区、大都市圈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发现交通连通性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交通连通性不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松散;都凸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揭示了区域外部通达度好,则区域旅游业发展好,区域内部连通度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度就高;旅游龙头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本研究选取山高谷深的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作为案例地,首先对其外部通达度和内部连通度进行分析,对武陵山片区分两个层次定量测度区域之间旅游合作度。第一层次,把大湘西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定量测评其与铜仁、黔江、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与铜仁道路连通度最好,旅游合作度也最高;恩施外部与重庆、武汉等通达度高,旅游业发展好,但是恩施与大湘西之间道路连通度很低,旅游合作度很低,几乎没有开展合作。第二层次,定量测评大湘西中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之间旅游合作度,发现张家界与湘西州道路连通好,旅游合作度最高;张家界与怀化道路连通性差,合作度最低。张家界与湘西州和湘西州与怀化道路连通度几乎一样,但湘西州与怀化的合作度远低于张家界与湘西州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旅游龙头在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另外张家界是从湘西州剥离出去的,行政隶属渊源对合作也有一定影响。
申立[9](2013)在《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沿海城市正进入海洋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十二五规划提出“陆海统筹”,近年来80%以上国家级区域规划聚焦海洋经济与陆海联动发展,54个沿海城市90%以上提出海洋发展等地方战略,海洋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正在多个层面展开重塑,但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空间争夺等诸多问题。如何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进而推进我国沿海城市海洋发展,是本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中,区县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等的基本主体,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力求探索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基本路径及其区县管理策略,分为八章逐层展开。第一章是研究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问题,并界定了本研究的关键概念,如海洋发展、城市空间组织、区县管理、海洋功能区等,围绕本研究问题的逐层展开,对海洋发展、城市空间组织、行政区划改革、区县管理等进行研究综述,为研究展开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从城市层面与组团层面探讨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的进程和机理,为优化城市空间组织提供依据。首先,考察城市层面的演化,根据沿海城市设立时初始区位的不同,我国54个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可以被抽象为“近海—T型结构”(33个)、“滨海—带状组团”(18个)、“海岛—陆域联动”(3个)等三种模式,其中,资源禀赋、中西方博弈、技术进步、行政调控等成为推动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重要因素。其次,深入城市空间组织演化中各个功能组团的内部,生活功能组团(海洋生态城等)、生产功能组团(海洋产业园区等)、游憩功能组团(滨海旅游区等)的空间组织彼此各异,背后反映着不同功能组团对海洋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总体来看,我国大多数沿海城市正进入空间组织演化的关键阶段,亟待空间组织优化的探讨。第四章力求揭示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中的潜在问题,并明确空间组织优化的基本方向。从中发现,海洋发展下的我国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面临着城市形态、地域形态、陆海关系的三大转变,其中潜藏着形态培育、管理协调和陆海冲突等三大问题。而破解上述问题的关键层面就在于区县管理创新。第五、第六、第七章分别聚焦区县管理的基础问题(行政区划改革)、关键问题(海洋功能区划)、重点问题(管理体制与政策)等展开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研究。就行政区划改革而言,当前沿海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数量、规模、区位等均深受海洋发展的影响,并呈现显着的南北分异和阶段差异。优化城市空间组织必须优化相应的区县政区格局,发挥区县行政中心、行政边界对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集合效应等。就海洋功能区划而言,区县是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主体,要在我国海洋发展的总体进程中把握海洋功能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不少海洋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已不容乐观,依据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时空结构、管理体制等特征,探讨海洋功能区划影响下的区县管理调适的路径,力求破解陆海统筹难题。就区县管理体制与政策而言,体制层级性和体制协调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体制层级性的研究发现,各类功能组团的发展离不开行政层级的合理设置;而体制协调性的研究又发现,组织机构的有效设置、利益相关者的实质性参与等有助于破解海洋发展下管理协调的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滨海新区为例,提出促进形态培育与功能提升、夯实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统筹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等区县管理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第八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讨论部分。进一步讨论了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模式与机理,并提出区县行政区划的改革、城市陆海冲突的化解、区县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本策略,力求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为海洋发展及陆海统筹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陈景衡[10](2011)在《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城市在上世纪中期出现了郊区化蔓延、城市中心衰落的“逆城市化”现象,70年代在以公共交通发展为核心的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下,城市中心复兴发展,城市与建筑空间的发展格局走向高效集约、全面融合。今天,高层建筑综合、集约、群组、巨构、嵌入、融合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日益凸出,成为亚太地区密集化发展中的普遍趋势,这一现象的研究面临理念、方法的调整,且具有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典型意义。中国城市发展正面临高度密集化与都市区蔓延的双重挑战,西安是中国二线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刚刚起步,正处在城市空间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并且具有多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架构了独特的城市发展平台。本文基于这样的城市发展认识背景与西安城市发展现实,针对建筑与城市研究学科的藩篱提出了城市高层综合体的概念,将其纳入城市建筑的类型研究框架中,探讨城市高层综合体在城市总体构架、中观尺度城市空间、微观建设地段设计三个层面的作用与潜力,并落位于西安展开具体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城市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梳理高层建筑发展演化现象与趋势,梳理了城市高层综合体的概念,指出城市高层综合体在规划、开发这两个现代城市发展重要环节中均超越了建筑单体的意义范畴,参与了城市重构的进程,应站在技术性、现代性、城市性三个递进层面来理解其类型含义。通过大型城市高层综合体建筑实现城市密度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紧凑城市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初步构建了城市高层综合体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论文指出西安目前正处在都市外溢、内部重构的城市转型关键期,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城市建筑体构架、情态和谐的发展理念梳理城市发展格局,针对其中轴线、历史核心区、大遗址地段、新的增长极等西安特色城市空间,比较国内外相关实例,分析了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发展可能与潜力。紧扣西安大规模轨道交通开始起步的发展机遇,扩大城市建设研究的观察尺度与设计单元尺度,定位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发展机遇与具体作用。第三、引入GIS数据平台工具,参考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包含5大类、12小类、24项的影响因子体系,对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布局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区分了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建设重点控制地段、鼓励发展地段、限制建设地段和灵活可控的白色地段。第四,总结基于西安城市特点的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发展策略与设计方法,并根据前述研究结果对西安典型、重点、特色城市地段的城市高层综合体建设进行了示范性探索。
二、宁波实施第三轮立体大交通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实施第三轮立体大交通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愈加重视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建设 |
1.1.2 存量发展时期的城市建成区轨道交通站点亟需优化 |
1.1.3 轨道交通能够成为北京城南地区高质量规划建设的重要支撑 |
1.2 研究对象界定和分析 |
1.2.1 轨道交通 |
1.2.2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
1.2.3 北京南中轴地区 |
1.2.4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的研究 |
1.3.2 关于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的研究 |
1.3.3 关于轨道站点分类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轨道站点地区相关研究评述和国内外案例分析 |
2.1 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同发展研究 |
2.1.1 节点-场所模型 |
2.1.2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 |
2.1.3 站城一体化理念 |
2.1.4 轨道站点区位因素与开发强度的分析 |
2.2 国内外案例分析 |
2.2.1 日本东京涩谷站周边地区更新建设 |
2.2.2 日本东京多摩田园都市沿线一体化开发 |
2.2.3 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内部社区城市更新发展项目 |
2.2.4 中国香港打造融合交通的综合发展模式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的基础调查和问题分析 |
3.1 南中轴地区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 |
3.2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实地调查和结果分析 |
3.2.1 调查轨道站点和范围选择 |
3.2.2 用地性质的分类标准 |
3.2.3 调查主要内容 |
3.2.4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调查方法 |
3.3 轨道交通站点类型分类结果 |
3.3.1 北京南中轴整体地区站点分类结果 |
3.3.2 北京地铁8 号线(永定门外站-瀛海站)的进一步分类结果 |
3.4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现状情况分析 |
3.4.1 城市综合型站点现状情况 |
3.4.2 特定功能型(居住)站点现状情况 |
3.4.3 特定功能型(商业)站点现状情况 |
3.4.4 特定功能型(产业)站点现状情况 |
3.5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
3.5.1 土地层面问题 |
3.5.2 道路交通层面问题 |
3.5.3 建筑层面问题 |
3.5.4 公共空间问题 |
3.5.5 行为活动问题 |
3.6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症结分析 |
3.6.1 城市在早期难以落实和实施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理念 |
3.6.2 轨道站点地区的建设方式单一并且缺乏高品质的设计 |
3.6.3 有关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城市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 |
3.7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要素及需求分析 |
4.1 TOD带动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关键内容 |
4.1.1 优化轨道站点地区发展布局,集约节约土地资源 |
4.1.2 改善轨道站点地区空间形态,打造多姿多彩的城市空间 |
4.1.3 挖掘轨道站点地区潜能,提升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 |
4.1.4 提供时间维度的保障,促进国际企业落地 |
4.2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思想 |
4.3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要素 |
4.3.1 城市硬件要素 |
4.3.2 行人活动要素 |
4.4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需求 |
4.4.1 宏观政策层面 |
4.4.2 土地层面 |
4.4.3 道路交通层面 |
4.4.4 建筑层面 |
4.4.5 公共空间层面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构建 |
5.1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基本原则 |
5.2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构建 |
5.2.1 土地更新策略 |
5.2.2 道路交通更新策略 |
5.2.3 建筑更新策略 |
5.2.4 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
5.2.5 行为活动更新策略 |
5.3 南中轴沿线地段和各类型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分析 |
5.3.1 第一段(永定门外站至东高地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
5.3.2 第二段(火箭万源站至瀛海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
5.3.3 城市综合型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
5.3.4 特定功能型(居住)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
5.3.5 特定功能型(商业)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
5.3.6 特定功能型(产业)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
5.4 实证研究:永定门外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
5.4.1 选择永定门外站进行实证的原因 |
5.4.2 基本概况 |
5.4.3 上位规划对永定门外站点地区的指引 |
5.4.4 永定门外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
5.4.5 更新策略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5.4.6 具体更新策略 |
5.5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振兴突破步伐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
第一节发展基础 |
第二节发展形势 |
第三节指导思想 |
第四节发展目标 |
第二章发挥科教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筑振兴发展强大动力 |
第一节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第二节完善区域创新布局 |
第三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
第四节强化人才支撑 |
第五节优化创新生态 |
第六节推动“双创”升级 |
第三章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
第一节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 |
第二节提升优势产业 |
第三节培育新兴产业 |
第四节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
第五节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
第四章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推进服务业转型提质培育壮大新动能 |
第一节提升壮大旅游产业 |
第二节发展壮大冰雪经济 |
第三节优化发展商贸流通业 |
第四节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
第五节创新拓展电子商务 |
第五章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
第二节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 |
第三节创新发展现代种业 |
第四节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
第五节做优做大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 |
第六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
第七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
第八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第六章强化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深化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内需 |
第一节扩大有效投资 |
第二节加强项目谋划和建设 |
第三节全面促进消费 |
第七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
第一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第二节支持发展民营经济 |
第三节优化提升政务环境 |
第四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第五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第六节推进诚信吉林建设 |
第八章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
第一节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
第二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
第三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第四节加快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
第九章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软实力 |
第一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
第二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第三节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
第十章巩固绿色发展优势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吉林 |
第一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第二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
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
第四节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
第五节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第十一章拓展合作空间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
第一节深化“五个合作” |
第二节畅通“丝路吉林” |
第三节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 |
第四节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第十二章实施新基建“761”工程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振兴发展支撑能力 |
第一节构建高质量交通网 |
第二节构建调蓄结合大水网 |
第三节构建现代坚强电网 |
第四节构建输储匹配油气管网 |
第五节构建功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 |
第六节构建运行高效智能信息网 |
第十三章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第二节推进健康吉林建设 |
第四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第十四章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福祉 |
第一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第二节提高收入水平 |
第十五章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吉林法治吉林 |
第一节落实国家安全责任 |
第二节维护地方经济安全 |
第三节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
第四节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
第五节推进法治吉林建设 |
第十六章强化实施保障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
第一节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第二节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
第三节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
第四节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
名词解释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功能复合化汽车客运站设计 ——以六盘水西客运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交通客运站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变革 |
1.1.2 以商养站模式下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法 |
1.5.3 实例研究法 |
2 汽车客运站设计概述 |
2.1 综述 |
2.1.1 汽车客运站概念 |
2.1.2 汽车客运站等级划分及设施配置 |
2.2 汽车客运站选址 |
2.3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 |
2.4 我国交通现状及汽车客运站发展 |
2.4.1 客运量程统计 |
2.4.2 公路发展状况 |
2.4.3 汽车客运站发展状况 |
2.4.4 汽车客运站场建设的政策性经济支撑 |
2.4.5 汽车客运站投资建设模式 |
2.5 汽车客运站建设管理与设计规范 |
2.6 小结 |
3 汽车客运站与商业综合体的一体化趋势 |
3.1 从《“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看客运站的发展趋势 |
3.1.1 《规划》简述 |
3.1.2 基于“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汽车客运站发展趋势探讨 |
3.2 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 |
3.2.1 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概念 |
3.2.2 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3.2.3 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特点 |
3.3 功能复合化的汽车客运站交通属性及商服属性研究 |
3.3.1 功能复合化的汽车客运站交通属性研究 |
3.3.2 功能复合化的汽车客运站商服属性研究 |
3.3.3 交通与商服空间的相互影响 |
3.4 交通与商服空间一体化设计趋势 |
3.4.1 功能组织的一体化设计趋势 |
3.4.2 步行系统精细化的设计策略 |
3.4.3 交通换乘立体化的设计策略 |
3.4.4 节点塑造 |
3.5 小结 |
4 当代汽车客运站实例 |
4.1 功能复合化汽车客运站初级阶段实例—渭南客运中心站 |
4.1.1 渭南客运中心站简介 |
4.1.2 功能布局与交通组织分析 |
4.1.3 基于功能复合化的策略,分析其设计不足 |
4.2 功能复合化汽车客运站发展阶段实例 |
4.2.1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 |
4.2.2 上海长途客运南站 |
4.2.3 西安城西客运站: |
4.2.4 郑州客运南站 |
4.3 功能复合化汽车客运站成熟阶段实例 |
4.3.1 无锡汽车客运站 |
4.3.2 南京汽车客运南站 |
4.3.3 西安城南客运新站 |
4.4 归纳总结与比较分析 |
4.4.1 汽车客运站的选址 |
4.4.2 总平面设计 |
4.4.3 交通换乘 |
4.4.4 功能组织一体化 |
4.5 小结 |
5 六盘水西客运站项目前期分析 |
5.1 项目概述 |
5.1.1 六盘水市概况 |
5.1.2 项目背景 |
5.1.3 项目区位 |
5.1.4 工程概况 |
5.1.5 功能定位 |
5.1.6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
5.2 项目前期研究相关结论 |
5.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2.2 市场需求分析 |
5.2.3 建设规模及内容 |
5.2.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2.5 项目财务分析 |
5.2.6 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关结论 |
5.3 小结 |
6 六盘水西客运站建筑设计 |
6.1 总平面功能空间布局 |
6.2 建设规模及经济技术指标 |
6.3 总平面设计节点、要点 |
6.3.1 客运大楼朝向与站前广场位置选择 |
6.3.2 站前广场 |
6.3.3 营运车辆出入口 |
6.3.4 公交车进、出站 |
6.3.5 营运车落客发车 |
6.3.6 辅助设施 |
6.4 交通流线组织设计 |
6.4.1 对外交通环境 |
6.4.2 站内作业流线设计综述 |
6.4.3 内部交通流线设计 |
6.5 竖向设计 |
6.6 综合客运大楼建筑设计 |
6.6.1 平面设计 |
6.6.2 综合客运大楼交通组织 |
6.6.3 综合客运大楼剖面设计 |
6.6.4 立面设计 |
6.7 景观塑造 |
6.8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致谢 |
(5)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万庄新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空间形态设计发展历程 |
1.1.2 传统城市空间形态设计弊端 |
1.1.3 数字技术支撑下的设计优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解析 |
1.3.1 城市新区 |
1.3.2 数字化城市设计 |
1.3.3 微观经济学效率原则 |
1.3.4 城市开发强度分区 |
1.3.5 城市空间形态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空间形态分区相关研究 |
1.4.2 空间形态分区相关实践 |
1.4.3 相关研究以及实践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基本框架 |
2 万庄新区特色要素及上位规划分析 |
2.1 区域发展定位解读 |
2.1.1 廊坊在京津冀区域定位 |
2.1.2 万庄新区在廊坊市定位 |
2.1.3 万庄新区组团内部定位 |
2.2 万庄新区总体规划分析 |
2.2.1 景观要素属性与规模 |
2.2.2 道路交通等级与结构 |
2.2.3 公服设施规模与位置 |
2.2.4 城市功能主导与划分 |
2.3 基地现特色资源概况及分析 |
2.3.1 主导景观——万亩梨园 |
2.3.2 生态动脉——网状河流 |
2.3.3 开发优势——闲置用地 |
2.4 小结 |
3 空间建设潜力评价 |
3.1 影响因子选取 |
3.1.1 潜力因子选取依据 |
3.1.2 特尔斐法筛选因子 |
3.1.3 影响因子作用机制 |
3.2 评价体系建构 |
3.2.1 评价基本原则 |
3.2.2 评价理论方法 |
3.2.3 评价体系构建 |
3.2.4 模型数据分析 |
3.3 测评标准确立 |
3.3.1 数字平台下单因子分析路线 |
3.3.2 景观生态要素因子测评标准 |
3.3.3 服务区位要素因子测评标准 |
3.3.4 交通资源要素因子测评标准 |
3.3.5 科研产业要素因子测评标准 |
3.4 建设潜力图解 |
3.4.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3.4.2 单因子要素图解 |
3.4.3 多因子耦合图解 |
3.4.4 潜力等级的划分 |
3.5 小结 |
4 基础形态模型构建 |
4.1 建立潜力与形态关联性 |
4.1.1 开发强度等级与指标区间的确定 |
4.1.2 容积率与高度的对应关系的构建 |
4.1.3 万庄新区各类用地形态等级划分 |
4.2 整理单元空间形态类型 |
4.2.1 新区各类用地等级的划分 |
4.2.2 新区空间形态趋势的确定 |
4.2.3 用地基准形态类型的整理 |
4.3 输出空间形态基础模型 |
4.3.1 基础空间形态模型的代入 |
4.3.2 城市设计经验下形态修正 |
4.3.3 特色空间形态分析与修正 |
4.3.4 空间形态的三维模型输出 |
4.4 小结 |
5 空间景观数字修正 |
5.1 基于Sky Line的空间景观修正体系 |
5.1.1 修正要素 |
5.1.2 修正原则 |
5.1.3 技术方法 |
5.2 基于真实视野的空间景观定量评价 |
5.2.1 数据模型建立 |
5.2.2 观测点的选择 |
5.2.3 空间层次划分 |
5.2.4 定量计算分析 |
5.3 基于数字模拟的空间形态优化完善 |
5.3.1 模型问题解析 |
5.3.2 景观模型调整 |
5.3.3 空间形态完善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旅游的兴起 |
1.1.2 城市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3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旅游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现代旅游的研究视角分析 |
2.1.1 经济视角 |
2.1.2 社会视角 |
2.1.3 环境视角 |
2.1.4 复合视角 |
2.1.5 生态文明视角 |
2.2 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
2.2.1 城市旅游研究产生的背景 |
2.2.2 城市旅游研究发展阶段分析 |
2.2.3 城市旅游研究的视角变化 |
2.2.4 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热点分析 |
2.3 相关理论 |
2.3.1 经济学理论 |
2.3.2 旅游系统理论 |
2.3.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模型与理论体系 |
3.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发展 |
3.1.1 生态文明建设解析 |
3.1.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分析思路 |
3.1.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
3.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理论模型 |
3.2.1 旅游系统状态 |
3.2.2 旅游生态效率 |
3.2.3 旅游产业—经济—环境协调关系 |
3.3 旅游系统状态分析方法 |
3.3.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3.2 分析方法选择 |
3.3.3 指标权重确定 |
3.3.4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
3.4 旅游生态效率分析方法 |
3.4.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4.2 分析方法选择 |
3.4.3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
3.5 旅游产业—经济—环境协调分析方法 |
3.5.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5.2 分析方法选择 |
3.5.3 指标权重确定 |
3.5.4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
第四章 西安市发展城市旅游的背景条件 |
4.1 区位背景条件 |
4.2 自然环境基础 |
4.3 社会文化条件 |
4.3.1 基础设施条件 |
4.3.2 城市历史文化 |
4.3.3 地域文化特征 |
4.4 旅游资源特征 |
4.4.1 资源类型 |
4.4.2 资源数量 |
4.4.3 资源品级 |
4.4.4 资源分布 |
4.5 经济条件 |
4.5.1 经济发展水平 |
4.5.2 城市产业结构 |
4.6 旅游产业特征 |
4.6.1 旅游产业水平 |
4.6.2 旅游产业结构 |
4.6.3 旅游企业规模与效益 |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系统状态分析 |
5.1 指标权重确定 |
5.1.1 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 |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分析标准确立 |
5.3 评价的过程 |
5.4 结果分析 |
5.4.1 总体状态 |
5.4.2 旅游主体 |
5.4.3 旅游客体 |
5.4.4 旅游媒介 |
5.4.5 旅游载体 |
5.4.6 城市居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 |
6.1 边界确定 |
6.2 测算指标选择 |
6.3 数据采集与样本处理 |
6.4 测算过程 |
6.4.1 餐饮碳足迹 |
6.4.2 住宿碳足迹 |
6.4.3 交通碳足迹 |
6.4.4 旅游活动碳足迹 |
6.5 结果分析 |
6.5.1 旅游碳足迹总量与人均数量 |
6.5.2 足迹分布结构 |
6.5.3 旅游生态效率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经济协调性分析 |
7.1 数据与权重 |
7.1.1 数据来源 |
7.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 分析与评价过程 |
7.2.1 构建加权规范化矩阵 |
7.2.2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7.2.3 系统耦合度计算 |
7.2.4 系统耦合协调度计算 |
7.3 结果分析 |
7.3.1 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 |
7.3.2 耦合度的变化 |
7.3.3 耦合协调度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分析与提升策略 |
8.1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分析 |
8.1.1 发展状态分析 |
8.1.2 生态效率分析 |
8.1.3 旅游发展与环境、经济协调性分析 |
8.2 西安市城市旅游提升策略 |
8.2.1 树立生态开发理念,推进旅游生态化建设 |
8.2.2 面向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
8.2.3 优化交通结构,提高旅游交通生态效率 |
8.2.4 刺激城市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
8.2.5 提升城市经济活跃度,壮大旅游市场规模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
(二)新型城镇化 |
(三)城镇化的类型 |
(四)中心镇的概念 |
(五)小城市的概念 |
二、小城市发展理论 |
(一)新城镇运动理论 |
(二)农业城镇发展理论 |
(三)费孝通小城镇理论 |
(四)小城镇发展“维度”理论 |
(五)小城市发展动力理论 |
第二章 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现状 |
一、浙江省小城市培育状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巨大成果 |
二、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状况 |
(一)临浦镇概况 |
(二)小城市培育举措 |
(三)初步成效 |
(四)面临的机遇 |
第三章 临浦镇小城市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定位模糊 |
二、经济规模偏小 |
三、产业转型压力大 |
四、城市框架拉大缓慢 |
(一)规划引领力度不够 |
(二)城市要素保障不足 |
(三)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
五、城市软实力提升乏力 |
六、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
第四章 完善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的路径 |
一、厘清小城市定位 |
二、构建规模经济体量 |
(一)引导工业转型 |
(二)提升产业集聚 |
(三)做大经济蛋糕 |
三、拉大城市框架 |
(一)提高规划的引领力 |
(二)统筹城镇开发要素 |
(三)推进基础设施计划落地 |
四、关注城市品质塑造 |
(一)打造城市综合治理模式 |
(二)均衡发展社会事业 |
(三)引领生态集约发展 |
(四)突出小城市人文理念设计 |
五、融合多元动力机制 |
(一)改善投融资创新模式 |
(二)落实一元化户籍登记制度 |
(三)推进强镇扩权及机构调整 |
(四)探索浦阳江流域协同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样本选取 |
1.3.4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交通与区域交通网络 |
2.1.2 旅游与旅游业 |
2.1.3 区域旅游合作 |
2.1.4 交通通达性 |
2.1.5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
2.1.6 区域旅游合作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通区位理论与点轴理论 |
2.2.2 空间相互作用与旅游O-D理论 |
2.2.3 区域旅游辐射理论与发展梯度理论 |
2.2.4 区域旅游一体化与旅游圈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 |
3.1 交通与旅游的辩证关系 |
3.1.1 交通与旅游密不可分 |
3.1.2 旅游者对交通的要求 |
3.2 交通网络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 |
3.2.1 长三角旅游合作 |
3.2.2 湘鄂赣旅游合作 |
3.2.3 湖南省域旅游合作 |
3.3 交通网络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 |
3.3.1 不同国家层面旅游合作 |
3.3.2 不同省区层面旅游合作 |
3.3.3 大都市圈旅游合作 |
3.4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 |
3.4.1 政府主导或推动型 |
3.4.2 企业主导或行业引导型 |
3.4.3 空间引致合作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目标和内涵 |
4.1.1 评估的目标 |
4.1.2 评估的内涵 |
4.1.3 影响区域旅游合作行为的要素 |
4.2 合作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和思路 |
4.2.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整体性设计 |
4.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3 指标的设计与筛选 |
4.3.1 预选指标集的建立(初选) |
4.3.2 指标的筛选 |
4.3.3 指标的确立和归并 |
4.4 指标测度方法选择 |
4.4.1 常见评价方法比较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4.4.3 评价指标的计量 |
4.4.4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模型 |
4.4.5 指标筛选过程 |
4.4.6 指标取舍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度的实证分析 |
5.1 武陵山片区景区及其可达性 |
5.1.1 武陵山片区地市交通的可达性 |
5.1.2 片区景点可达性评价方法 |
5.1.3 旅游景点分布和可达性分析 |
5.2 交通网络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区域 |
5.3 武陵山片区各城市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分析 |
5.3.1 公路通达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公路通达性的测度 |
5.3.3 铁路交通和航空通达性分析 |
5.3.4 片区交通通达性的空间格局分析 |
5.4 测算大湘西与周边各地市的旅游合作度 |
5.4.1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状况分析 |
5.4.2 合作度测算依据 |
5.4.3 筛选测算对象及测算 |
5.4.4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5 大湘西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分析 |
5.5.1 大湘西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历程 |
5.5.2 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完整度 |
5.5.3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组织度 |
5.5.4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直观度 |
5.5.5 测算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 |
5.5.6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通的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及弹性分析 |
6.1 旅游倒逼交通发展 |
6.1.1 武陵山片区旅游龙头呈现 |
6.1.2 武陵山片区第一个旅游地的形成 |
6.1.3 旅游地的发展倒逼交通改善 |
6.2 武陵山区交通网络化建设 |
6.2.1 大湘西互连互通的交通基础建设 |
6.2.2 大湘西交通网络推动旅游合作 |
6.2.3 交通发展与旅游合作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6.3 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历时性影响 |
6.3.1 旅游运输通道类型及演化机制 |
6.3.2 数据来源及分析 |
6.3.3 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 |
6.4 交通网络对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 |
6.4.1 交通网络密度对合作效率影响 |
6.4.2 交通网络优势度对旅游合作效率影响 |
6.5 武陵山片区旅游交通通达性计算 |
6.5.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6.5.2 研究方法 |
6.5.3 旅游节点交通通达性评价 |
6.5.4 通达性与旅游合作的关系 |
6.6 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类型 |
6.6.1 旅游资源禀赋的牵引 |
6.6.2 地理区位与地理环境的优势 |
6.6.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助推 |
6.6.4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
6.6.5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交通规划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模式及机理(上):城市层面 |
第一节 演化模式一:“近海—T型结构”模式 |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
第二节 演化模式二:“滨海—带状组团”模式 |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演化模式三:“海岛—陆域联动”模式 |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
第三章 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模式及机理(下):组团层面 |
第一节生活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以中国海洋生态城为例 |
(一) 空间组织模式之一:“组团—分带”型 |
(二) 空间组织模式之二:“核心—放射”型 |
(三) 空间组织模式之三:“陆岛—链网”型 |
第二节 生产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 |
(一) 海洋水产业及其空间组织 |
(二) 海洋油气业及其空间组织 |
(三) 海洋船舶制造业及其空间组织 |
(四) 海洋生物医药业及其空间组织 |
第三节 游憩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 |
(一) 滨海旅游功能及其空间组织 |
(二) 海岛旅游功能及其空间组织 |
第四章 区县管理: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的关键层面 |
第一节 海洋发展与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问题 |
(一) 城市形态转变与形态培育难题 |
(二) 地域形态转变与管理协调难题 |
(三) 陆海关系转变与陆海统筹难题 |
第二节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管理的深刻关联 |
第五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基础问题:行政区划改革 |
第一节 沿海城市区县及区县以下行政区划的演化及动因 |
(一) 沿海与非沿海省份行政区划的演化及动因 |
(二) 人口迁移趋势与沿海城市行政区划的演化 |
(三) 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行政区划演化的区位 |
第二节 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调适 |
(一)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整合 |
(二)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迁移 |
第三节 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边界的调适 |
(一)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边界的调适 |
(二) 空间组织优化与乡镇行政边界的调适 |
第六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关键问题:海洋功能区划 |
第一节 海洋功能区与区县管理问题 |
(一) 海洋功能区的发展历程 |
(二) 海洋功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二节 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时空结构与管理体制 |
(一) 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 |
(二) 海洋功能区的时空结构 |
(三) 海洋功能区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海洋功能区划与沿海城市区县管理调适 |
(一) 路径一: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管理 |
(二) 路径二:海洋功能区调适与区县管理 |
第七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重点问题:管理体制与政策创新 |
第一节 区县管理体制的层级性问题 |
(一) 海洋发展下的功能组团及其行政层级 |
(二) 海洋发展下的区县行政层级改革初探 |
第二节 区县管理体制的协调性问题 |
(一) 陆域协调:区县与功能组团的管理协调 |
(二) 陆海协调:区县与海洋功能区的管理协调 |
第三节 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区县级管理创新:以滨海新区为例 |
(一) 滨海新区演化进程与国家区域战略相呼应 |
(二) 滨海新区演化模式与城市海洋战略相呼应 |
(三) 滨海新区管理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附表1:我国54个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阶段模式 |
附表2:我国54个沿海城市区县政区和相关海洋功能区变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课题概述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有关高层建筑的研究基础 |
1.3.2 其它相关研究基础 |
1.3.3 研究成果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视角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7 重要概念 |
1.7.1 城市高层综合体研究牵涉的重要概念 |
1.7.2 城市高层综合体概念 |
本章注释 |
2 高层建筑综合化与城市化演变 |
2.1 从高层建筑走向城市高层建筑 |
2.1.1 高层建筑城市化历程 |
2.1.2 高层建筑城市含义演化的两条线索 |
2.1.3 高层建筑的城市内涵分化与转变 |
2.2 从综合建筑走向高层综合体 |
2.2.1 现代城市的转型与密度积聚背景 |
2.2.2 综合集约的高层建筑发展涂写城市本底 |
2.3 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动态趋向 |
2.3.1 全面城市化——嵌入式发展 |
2.3.2 城市化转变要点 |
2.3.3 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展望 |
2.4 小结 |
本章注释 |
3 城市高层综合体建筑概念及其派生的理论思想 |
3.1 城市高层综合体概念 |
3.1.1 高层建筑狭义理解与技术规定 |
3.1.2 “高度的强烈影响”是高层建筑概念的核心 |
3.1.3 公共活动的多样、密集是高层综合建筑发展的主轴 |
3.1.4 城市高层综合体概念的提出 |
3.2 把握城市高层综合体的认识的三个层次 |
3.2.1 技术性 |
3.2.2 现代性 |
3.2.3 城市性 |
3.3 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城市特性深化 |
3.3.1 城市高层综合体刺穿了城市体系的多个层面 |
3.3.2 参与改变城市的密度分布格局 |
3.3.3 综合化提升密度的聚集强度 |
3.3.4 城市建筑化与建筑城市化 |
3.3.5 城市性的实质表达与建构特征 |
3.4 研究体系梳理以及城市建筑学研究理论方法的凸显 |
3.4.1 既往研究的局限与发展趋势 |
3.4.2 以城市整体发展看城市高层综合体与城市的关联 |
3.4.3 以环境心理学角度理解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城市社会尺度 |
3.4.4 现代空间认知理论的发展的空间分析手段支撑 |
3.4.5 城市建筑学理论的启示 |
3.5 补充构建城市高层综合体研究理论的综合研究维度 |
3.5.1 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生态建筑技术、方法应用 |
3.5.2 对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与调和的回应 |
3.5.3 建筑策划思想、城市开发思考的加入 |
3.5.4 对数字技术工具应用 |
3.5.5 将城市高层综合体纳入现有规划建筑管控流程与制度 |
3.6 城市高层综合体研究框架 |
3.7 小结 |
本章注释 |
4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潜力 |
4.1 城市转型期中的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 |
4.1.1 中国城市转型期大背景下城市高层建筑发展现实 |
4.1.2 我国城市高层综合体建设管理现有社会体制协调基础 |
4.1.3 我国城市更新中与城市高层综合体相关的特殊现象 |
4.2 西安城市综合发展背景 |
4.2.1 西安城市总体发展水平 |
4.2.2 西安城市发展定位与方向 |
4.2.3 西安城市空间历史发展与转型 |
4.3 西安城市形态发展中城市建设现状与特点 |
4.3.1 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构成西安市形态发展地域性的基础 |
4.3.2 历史文化名城沿革 |
4.3.3 西安城市多层次历史特色空间格局 |
4.4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总体发展状况 |
4.4.1 西安的高度规划与历史文化遗存对城市高度发展影响 |
4.4.2 西安市现状高层建筑的分布、数量、格局及发展趋势 |
4.4.3 城市升级置换中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 |
4.4.4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建筑分类发展分析 |
4.5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问题与矛盾 |
4.5.1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总体矛盾 |
4.5.2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具体问题 |
4.6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机遇与潜力 |
4.6.1 西安城市发展处在大都市化发展“外溢”的临界状态 |
4.6.2 西安城市脉动格局是未来城市特色空间框架基础 |
4.6.3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城市性及地域特性发展 |
4.6.4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城市布局发展潜力 |
4.6.5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的类型发展潜力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5 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经验借鉴与西安地域特色挖掘 |
5.1 城市生活商业副心复合发展中的城市高层综合体 |
5.1.1 东京六本木新城城市综合体发展 |
5.1.2 上海徐家汇地段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 |
5.1.3 西安小寨商业引导型城市综合体发展 |
5.2 历史城市轴线上城市建筑整体性发展比较 |
5.2.1 巴黎城市轴线延伸与现代城市高层综合体 |
5.2.2 北京城市中轴线继承中的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 |
5.2.3 西安市中轴线上高层建筑的分析 |
5.3 城市更新中的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 |
5.3.1 上海轨道交通廊道周边城市再开发 |
5.3.2 西安纺织城区域发展基础比较 |
5.3.3 城市复兴、TOD 与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潜力 |
5.4 城市高层综合体与特色城市空间 |
5.4.1 《城市建筑学》研究中的实例研究 |
5.4.2 纽约中央公园与库里蒂巴的交通廊 |
5.4.3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及周边地段发展 |
5.5 小结 |
本章注释 |
6 基于GIS 的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空间布局模型分析 |
6.1 西安城市特色GIS 因子分析构架 |
6.1.1 数理逻辑分析与综合决策并重 |
6.1.2 与城市高度布局研究区别与联系 |
6.1.3 分析目标与分析方法技术路线选择 |
6.2 城市性指标等级及影响因子 |
6.2.1 基础支撑要素 |
6.2.2 城市空间架构影响要素 |
6.2.3 潜力发展要素 |
6.2.4 其他积聚影响要素 |
6.2.5 特色空间保护影响范围 |
6.3 构建因子之间体系关系与权重 |
6.3.1 综合因子关系 |
6.3.2 因子权重 |
6.4 城市高层综合体Arcgis 影响因子分布 |
6.4.1 城市高层综合体城市支撑性条件分布 |
6.4.2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现有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要素分布 |
6.4.3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潜力要素空间分布 |
6.4.4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布局增益因子分布 |
6.4.5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布局消控因子分布 |
6.5 整体分布规律特征、格局及趋势 |
6.5.1 整体分布规律及趋势 |
6.5.2 禁建区、宜建区、可建区与白色地段 |
本章注释 |
7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发展策略与对策 |
7.1 西安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理念——情态和谐的第三条道路 |
7.1.1 回归形态 |
7.1.2 超越形态 |
7.1.3 追求情态和谐 |
7.1.4 核心理念——嵌入——走向融合的城市建筑体 |
7.2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融合发展的原则与框架 |
7.2.1 制定建筑与城市设计相融合的原则与方法 |
7.2.2 多个层面的控制与引导 |
7.2.3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与城市开发制度协调 |
7.2.4 城市高层综合体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7.3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尺度控制 |
7.3.1 西安城市街区的尺度 |
7.3.2 垂直高度的层次 |
7.3.3 尺度的共同规律 |
7.3.4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尺度控制策略 |
7.4 西安城市意向分区与城市高层综合体 |
7.4.1 西安城市特色空间骨架发展与调整 |
7.4.2 西安各“城市意向分区”与城市高层综合体布局 |
7.4.3 城市高层综合体的风格导向 |
7.5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设计对策与方法 |
7.5.1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发展对策 |
7.5.2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的设计方法 |
本章注释 |
8 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设计示范性探索 |
8.1 老(明)城区边界——城墙——整合核心价值区域与城市发展前沿 |
8.1.1 城墙——城市中的超级建筑 |
8.1.2 破题——城市大规模旅游带来的地段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潜力 |
8.1.3 解题——构建新的城市纪念碑 |
8.2 北大街金懋广场——强化历史区域中的现代发展轴线节点 |
8.2.1 地段规划研究:最大化开发空间利用平衡 |
8.2.2 探索思路一:立体城市空间可持续延伸 |
8.2.3 探索思路二:垂直界面空间层次的可能性探索 |
8.2.4 探索思路三:传统空间图示现代表达 |
8.2.5 探索方案总结与地段城市高层综合体的城市构架潜力 |
8.3 大明宫及周边区域——凸显历史区域与现代发展印记的结合点 |
8.3.1 现状与发展框架 |
8.3.2 周边地带发展策略 |
8.3.3 多层次历史回应与地段活力注入 |
8.4 纺织城区域中心——强调城市增长极中的城市高层综合体中心性 |
8.4.1 位于“城市东入口”的城市增长极 |
8.4.2 活动重心——地块8 方案比较研究 |
8.4.3 视觉核心——地块6 方案设计研究 |
本章注释 |
9 结语 |
9.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9.3 论文研究有待深化与拓展问题 |
附录 |
附录1 CTBUH(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1999 年后历届高层国际会议与交流活动的议题与内容 |
附录2 世界及中国城市与地区的密度 |
中国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 |
世界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平均人口密度 |
20 个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巿及概况 |
The lar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by land area, population and density Ranked by population density: 1 to 125 |
附录3: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研究工作 |
图表目录 |
图 |
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宁波实施第三轮立体大交通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D]. 丁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功能复合化汽车客运站设计 ——以六盘水西客运站为例[D]. 王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万庄新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 王天弋.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杨延风. 西北大学, 2019(01)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D]. 黄虞庆.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8]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D]. 王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D]. 申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10]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研究[D]. 陈景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