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炜[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的灵魂,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先进品格的必然,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使命的必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百年来,作为推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领导力量和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其从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前进,并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巨大动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的现实境遇,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利用好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上的巨大动力作用?这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直面的时代课题。基于此,本论文以“谁来、用什么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及“如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研究导向,通过从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进行一般性的理论界定分析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历程的考察和经验总结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时代境遇、战略意义及问题挑战等的考察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优化路径的分析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界定和把握。界定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是研究的基本前提,故此,本章首先通过对“文化”概念的一般性考察,逐步进入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先进文化”概念考察,包括对先进文化的内涵、结构、功能等的界定,实现对本文核心概念的清晰把握。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论述,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提、方式、内容、原则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剖析。最后,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上进行考察,包括对作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及重要理论来源的列宁的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理论基础进行溯源。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初步实现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构建。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成就及经验,既是新时代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也为新时代更好地引领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基于此,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十八大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及其历史经验等进行考察分析。包括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新出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的考察。并在考察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及经验基础上,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第三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全球化、现代化及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为显着的特征,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境遇。通过对全球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社会信息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的考察和梳理,可以使我们能更加具体和深刻地从当今时代发展的总体特征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时代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文化建设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及实现文化强国等具有重大意义;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对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及塑造国际形象等具有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要求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第四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挑战。从十八大至今,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包括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文化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等。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及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文化安全构成的威胁、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够的问题及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冲击挑战等。第五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主要有: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实现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生成路径;通过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的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传播路径;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现代化体系和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认同与转化路径;通过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路径。
赵军[2](2020)在《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知识分子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繁荣昌盛与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与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广大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彰显着民族精神的时代特色,还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民族之魂。面对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多元文化、多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坚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对于提高其思想道德觉悟和理论认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努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文化、文化自信等基本概念入手,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概括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培育目标呈现意识形态的斗争异常尖锐、培育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深刻把握、培育过程注重借助新媒体的网络载体力量、培育主体彰显在青年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凝聚文化价值共识、培育健康文化心理、促进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功能,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论和文化自信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和西方学者文化决定论等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对中国文化系统的整体认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践行的基本要求;归纳了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依托、整体性与差异性相协调、文化观念培育与文化安全教育相契合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力量为培育内容;阐发了培育过程中关于文化态度与文化归属、文化判断与文化选择、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五个”逻辑关系。通过对文化自信培育现状的调研,看到了当前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势,但也认识到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在培育对象、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环境上的不足,并对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提升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即提高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主体自觉,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整体性构建,拓展多样化的文化自信培育阵地,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传播力度展现文化魅力,着力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杨凯良[3](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丁光英[4](2020)在《《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更广泛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在尽可能地团结各方进步势力,包括各类知识分子,以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其中的文艺刊物,也成为了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担负起文化使命的重要阵地。《杂志》便是中共团结知识分子,引领上海沦陷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阵地,其具有的鲜明的文化使命印记,是探寻和研究我党在抗战时期所坚守和践行文化使命的一个典型样本。“孤岛”时期的《杂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民族性与红色倾向,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用文字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激发中华民族精神是前期《杂志》最重要的文化使命。随着“孤岛”的完全沦陷,为自我保全,也为在日伪统治下的上海给“不甘缄默的人”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杂志》经历了从公开到转向暗地坚守文化使命的过程。《杂志》的策略性转型,以及在上海完全沦陷后依然坚守文化使命的担当,与中共当时的文化政策不无关系。在以潘汉年为首的中共领导人的支持下,《杂志》采取了“去政治化”策略,以便在自我保全的同时传递自己的文化使命。本文便是围绕《杂志》的前后两次停刊与复刊,着重分析《杂志》文化使命的传达,以及《杂志》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是怎样采取“去政治化”的生存策略;又是如何在日本侵略者营造的文化恐怖中坚持参与上海的文化建设,来达到对日本文化殖民进行抵制的目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来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所坚守的文化使命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从《杂志》的创刊过程,内容与风格,探讨前期《杂志》的文化使命,以此形成与后期《杂志》的“中立”姿态的对比研究。前期杂志的政治性、民族性、红色倾向是其坚定立场的体现,正是在这一立场下,《杂志》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有着严酷的揭露与讽刺。其高亢激扬的“文学反抗”姿态体现在一系列的抗日作品上。第二章分析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上海文化环境,讨论上海文学期刊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艰难求生概况,由此分析《杂志》进行转型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分析《杂志》的第二次复刊与对文化使命的暗地坚守,讨论当时环境下中共的文化政策、袁殊等中共党员的个人才能、以及日本对上海文化事业的经济“援助”的相关联系。第三章主要探讨《杂志》第二次复刊后,在中共地下党员的指导下采取的“去政治化”策略和文化阵地的建设策略。其政治立场的中立、反抗精神的掩藏、民族意识的退隐都是《杂志》采取的生存手段。而《杂志》在自我保全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手段扩大自己的文学阵地,比如:向进步知识分子表明自己的身份、举行文人集会、扩大读者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去实现文学阵地的立场坚守和对现实生活进行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杂志》反抗日本殖民文化的意义。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由中共地下党员所实际控制的《杂志》,通过文化使命的坚守,渐渐地将引领上海文化的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刊重心。其所开展的论争、座谈、笔谈、出游等活动,因其催生出的诸多优秀的作品,曾在上海文化界引起过巨大反响并载入史册。
聂小莉[5](2019)在《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绳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在当代中国学术界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知识分子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创造者,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胡绳大致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直至21世纪初,期间创造出大量论着。胡绳以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为思想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实践为思想源泉,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意识的转变为思想语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形成、发展、深化知识分子思想。胡绳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阶级属性、重要作用、文化价值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表现出其独树一帜的特点:以历史的态度记述知识分子的变迁与贡献、以革命的标准评价知识分子的功过与是非、以人民的立场分析知识分子的发展与进步、以民族的情感抒发理想和斗志。他的知识分子思想内涵丰富,对新时期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有理论支撑作用,对深化新世纪知识分子的研究有历史借鉴意义,对新时代增强知识分子文化自信有重要启迪。
张璐[6](2019)在《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博是个人表达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社会信息非常广泛的发布平台,微博用户发布的内容和传播行为本身与其现实生活的话语世界、文化环境、历史时刻与跨国流动等都紧密相关。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历来通过媒介进行话语和文化传播,从书籍到报纸,再到电视和网络媒体,他们都是媒介空间中文化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微博出现后,知识分子也较早地入驻其中,在微博平台上建构着他们的传播行为和文化图式。其中,藏族知识分子,因其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藏族的民族身份,其微博传播行为蕴含着更加突出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将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已有的研究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成果,探讨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行为及其文化表达的内容与行为,从而讨论微博传播对藏族文化媒介互动与转型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资料收集平台,选择了30位微博发布数量较多、发布频率较高的藏族知识分子,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察和记录,获取了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笔者共收集到30位藏族知识分子公开发布的2760条微博内容,再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观察对象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文化意义。本文由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全面梳理“知识分子”、“媒介与知识分子”和“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发布了哪些内容?在这些发布内容的背后,呈现了他们怎样的社会身份(职业、民族、性别、个人生活、兴趣、生命体验)?他们以这些社会身份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对藏族文化的现实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第二章,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中对“知识分子”、“藏族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接着,从学术研究和中国现实语境出发,明确了藏族知识分子的学术范畴;最后,在新浪微博平台中,根据认证用户、民族、教育、职业、发布微博的文字和数量、出生年代等七个方面的信息,确定了30位符合研究条件的藏族知识分子。第三章,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本章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对30位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昵称、微博头像、微博标签和简介等微博认证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对他们的传播内容进行整体性描述,为全文的写作绘制文化基础。第四章,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本章从微观层面出发,从学者、诗人或作家、记者、导演等四类藏族知识分子中,选取一位在观察期间微博发布数量最多、传播行为较为活跃的知识分子作为研究的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微博内容展开细致分析,并分析内容背后的传播行为,从而探讨藏族知识分子通过微博传播,所呈现出来的藏族文化变化的细部情况。第五章,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本章结合社会情境和媒介情境、自我建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等相关理论,探讨了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的文化意义。研究发现,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社会动员者和社会批判者的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受到微博这一媒介自身技术特性和政商权利的限制,知识分子在微博中进行传播的同时,也促成了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第六章,结语: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微博空间的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推动着藏族知识分子在多个空间的互动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传播,具有族别、职业、兴趣圈层、社会责任、跨国交往等多种文化声音的表达的特征,并推动着藏族文化的多元互动和多种表达等维度的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杨绍军[7](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刘媛[8](2019)在《德语游记写作中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形象学研究》文中指出1898年3月6日,德国与中国签署《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所在周边范围551km2的土地以99年的期限被租借给德国,并且以租界区为中心辐射周围山东中立区域,以便能够进行军事化管理。在德皇威廉二世扩张海外殖民强权的要求之下,将青岛打造成为当时的“模范殖民地”成为德国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所有可能的思想模式、实验计划都被投射在了这块打上“德意志”标签的土地上,“模范殖民地”仿佛成为了托马斯·莫里斯(Thomas Morus)的“乌托邦”理念模型一般。然而随着殖民地的建设与发展,预期目标与现实境况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落差,德国国内对于殖民地青岛的去留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时至1914年,青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亚洲的唯一战场,德日交战德军战败,日军占领青岛。在德国为期十七年的殖民时间里,记者、哲学家、地理学家、外交官及其夫人等德国社会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来到青岛这座中德文化碰撞激烈的海港城市进行探访。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正是他们作为历史见证者所留下的珍贵的游记作品,知识分子的游记的具有主题多元化、内容涵盖面丰富,包含较少刻板印象等特征,能够辐射“自我”与“他者”社会的不同层面。它们一方面反映了游记作家对中国、青岛的印象与感知,另一方面亦记录了若干历史史实,为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和中外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史料。本论文以“形象学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论,同时借助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主要分析所选的真实与虚构交织下的德语游记文本中所呈现的多样化青岛“模范殖民地”形象构建。不同身份的旅行者分别带着何种兴趣、期望与观察视角来到青岛,他们所期待的“模范殖民地”与现实观察之间存在怎样的落差,上述与个人及时代意识形态相勾连的要素,如何呈现在游记文本创作之中,如何实现落差心理的调节,需要通过“认知不协调理论”进行分析。应阐释的问题还包括旅行者眼中的青岛“模范殖民地”形象是如何构建在游记文本中的,对自身预期进行了怎样的改良与重构,以及背后的根源何在。并最终解答作者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通过青岛旅行经历,在“自我”与“他者”文化碰撞之下对自我身份与文化进行质疑与反思等问题。异者并非本身相异,而是取决于各个观察者,解读与阐析对他者(殖民地青岛)的感知与“模范殖民地”青岛原本预期之间的落差、困惑与矛盾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论文除绪论与结束语之外共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介绍了青岛作为德属租借地的建设与发展始末,同时提出需要阐析的问题、列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状综述,并确立分析文本需用的理论与方法。第一、二部分分别分析了两位在德国殖民时期来到青岛的着名知识分子阿尔方斯·帕凯与赫尔曼·冯·凯泽林的游记作品《礼或在新的东方》《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阐释他们对于“模范殖民地”的印象与重构,反映他们共通的、将个人的人生际遇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人文主义情怀。第三部分统筹三位具有典型殖民游记写作特征的游记作家保罗·戈德曼、格奥尔格·魏格纳、奥伊根·扎贝尔及其游记作品,通过“认知不协调理论”分析并总结其创作手法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共性,阐析期待视阈中的“模范殖民地”形象与观察印象之间的落差形成与调节。论文第四部分分析推动《胶澳租借条约》签订的德国驻华公使艾德蒙·冯·海靖的夫人伊丽莎白·冯·海靖所着的旅行日志《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1886-1904》,阐释文本中“模范殖民地”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以及殖民野心背后传统殖民游记叙述模式的改变。第五部分以两位遵循传统女性殖民游记写作特征的外交官夫人欧仁妮·赫普纳与保琳·冯·蒙特格拉斯伯爵夫人的纪实作品为案例,以“认知不协调理论”诠释她们游记文本中呈现的围绕“模范殖民地”的心理矛盾现象与调整。第六部分对上述德国知识分子游记写作手法进行汇总分析,考察“模范殖民地”的预期与现实印象之间的落差形成和调节,及其与背后意识形态根源之间的联系,此外对其中独特的、将“模范殖民地”与中国文化接受相结合的叙述特征进行阐释,探究男性与女性游记作家在性别身份方面体现的差异与各自的改变,总体上是对前五部分中游记作品阐析的对比、总结与升华。
林苗羽[9](2019)在《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长致辞是大学产生的历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精神产物。在大学中,青年学生无论是真理的获得、生活方式或是精神追求、社交关系,从作用上来看,大学校长的致辞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以及使师生在致辞中获得一种团体性质的认同感。进入现代社会,受到强烈的功利主义的冲击,大学校长在行为上表现为重视指标和排名等物质化的利益,在致辞上则表现为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内容减少,物质化和行政化的内容增多,甚至在真实性上也出现争议。那么,是否时代的转变就意味着大学校长致辞的形式化的必然趋势?且大学校长致辞是否与大学现代化进程相冲突呢?近代时期,由于人本价值的凸显,民国大学校长在其致辞中也展现出极具他们在掌校时所凸显的人文情怀。以“教育救国”为目的的家国情怀,以思想独立、真理至上为准则的大学情怀以及以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为理念的育人情怀。语言是与生命相联结的,既反映了民国校长们的人生轨迹和矛盾,也体现了历史在塑造时代时所扮演的角色。直到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回归教育理想和情怀的重要性,且依然不断品味着民国大学校长所带给整个中国短暂的教育理想的“黄金时代”,并期望是否可以将民国大学的理想国成功复制,但是过去与现在的时代特征是否具有兼容性?是否民国校长在致辞中表达的情怀能够引起今天人类的教育共鸣?这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国立上海交通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和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共9位校长在他们一生中所做的共170篇致辞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以话语分析的方式来对民国大学校长致辞进行解读,探究何为真正的校长致辞以及民国校长致辞中所体现的情怀。实际上,以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视角作为出发点,语言的产生必然有着深厚的思想根基,而无论是可见的语言风格还是隐性的情怀,都不可能与校长人生中不同的抉择不可分割,基于人本价值的立场讨论校长身份的角色转变为致辞的话语分析提供了深层次的成分,而正是在情怀和身份角色的基础上,才最终体现了民国校长治校的韬略和价值取向。因此,本研究将分为五个部分对民国大学校长致辞进行探究,主要逻辑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从大学校长如今的发展现状及其隐含的原因,与民国大学校长致辞人文精神的表现来详细讨论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并通过大学校长致辞和民国大学校长两个维度进行文献的查询,以说明相关研究的现状为何。以选题产生的背景、国内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主要的研究问题、研究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理论依据和方法等内容为主体。第二章中,由于大学校长致辞在本质上属于话语,且在更大的范围中亦属于语言的范畴,因此,从洪堡特语言哲学视角来看,大学校长致辞必然与校长本身的存在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章中将以洪堡特语言哲学理论为背景,并结合校长致辞本身来探讨大学校长致辞应然状态下的特性,以及作为现代化产物的当今大学校长致辞存在着怎样的现状,与之相反,重新回到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视角后,大学校长致辞又应该呈现出怎样的诉求方式。在第三章中,作为第二章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以及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笔者选取了9位民国时期的着名校长与其将近170篇致辞语篇作为研究样本。在校长个性特点和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对致辞划分为家国情怀、大学情怀和育人情怀三个维度进行讨论,还包括对这三种情怀的历史和渊源的考察,以中国知识分子所遵循的“道统”作为一切知识分子情怀的滥觞。其次,以话语分析作为研究方法对致辞文本中的词汇和话语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对隐藏在致辞话语之后的校长人格特质和时代的关联性进行剖析。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基于第三章所总结出的结论来综合讨论。民国大学校长的情怀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所同亦有所不同,因此除了“道统”的影响外,作为校长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以政教身份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作为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讨论;对身份的抉择又直接影响到了校长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以对大学基本单元——学科观,以及大学教育最终的出口——人才观作为两个主要分析的维度,这是致辞中所体现的校长情怀的客观表现。但是,对民国校长情怀的追溯和推崇必须考虑时代的要素。民国大学校长的情怀和他们所创造的教育辉煌时代是否能够在现代重现是值得思考的,因此在研究的最后,从两个时代国民性和技术的对比来讨论民国大学校长情怀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陈仁[10](2018)在《启蒙何以是一项成“人”的事业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的观念与实践史上,“启蒙”因启蒙运动这一经典历史事件的影响而备受关注。但实际上,自人类诞生起,“启蒙”就已经事实地发生在人类自我进化与赋值的整个进程之中,它充分展现了人之为“人”的本体意义。作为一项使人成之为“人”的事业,教育与“启蒙”存在着本质性的联系。而且,从存在的原初意义讲,教育即是“启蒙”的实践,内在蕴含着启蒙成“人”的价值合法性。在教育中,启蒙主要是指对个体知识、观念、道德和精神等进行“祛蔽”、指引和充盈,生成和丰富人之为“人”的规定性,从而实现对人之为“人”的确认与价值赋予。可以说,这一使人成之为“人”的启蒙规定,根本上遵循的是“培养人”的实践架构,不仅构成了教育的首要内容与最高价值目标,同时也构成了教育之为“教育”的人性根基。基于启蒙成“人”的根本规定,教育立足于人的鲜活生命,而非凌空蹈舞式地完成“人”的命名。就个体成“人”的层面而言,教育的价值规定主要围绕“培养人”的总体框架所展现的启蒙意向性与人之发展的可能性:(1)通过塑造人的完备理性,促进人的知识更新与积累,使人能够有勇气运用理智;(2)为“生而自由”赋值,积极打破加诸人身上的“遮蔽”与“枷锁”,使人不仅能够自由地存在,而且自由地生活,从而实现把“人”归还给人的启蒙目的;(3)崇尚批判、反思与民主的精神,鼓励大胆革新、不拘束于“传统”,有利于塑造“新人”和“新社会”。教育这种立足“人”之生成的实践,与现代性启蒙的价值主张具有内在一致性。也正是在现代性启蒙的价值指引下,教育把“人的现代化”作为自身的实践课题,它不仅要使人成为“现代人”,而且客观上将自身升格为促进国家与社会现代化的公共实践。从启蒙运动以来,教育形成了一种“属人”的精神品格,它要求为人的幸福与自由而付诸全部努力,为塑造一种基于人之幸福与自由的价值生存与美感生活而不懈奋斗。在当代,随着古典启蒙时代完结,教育现代性得到了凸显,但启蒙异化的困境也不断加剧。人的自由与幸福仍是一项未竟的解放工程,教育启蒙成“人”的实践还需不断深化。(1)回应“继续启蒙”的使命性议题,推动教育的“自我启蒙”,积极谋求教育的“独立性”,这是维持教育内在启蒙品性与价值实践空间的根本前提;(2)重建教育的“属人”观念,积极关注人的发展的超越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突破“物化”思维而转向“人化”的启蒙思维,并从目标、过程与方法、精神气质等方面转型,切实回归启蒙的“教化”实践;(3)重启人的“感性启蒙”,夯实感性之于人的完整、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基,明确“感性启蒙”与“理性启蒙”的协作性。一言以蔽之,重塑教育启蒙的精神品格与可能空间,根本上关乎“教育何以成其为‘教育’”和“人何以成其为‘人’”,否则成“人”也就只能仅仅停留于价值口号式宣泄。
二、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概念及其理论边界 |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先进文化”概念解读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 |
(一)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
(四)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二)列宁的文化革命和建设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
(一)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文化新出路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文化道路的形成与确立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探索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启示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 |
(一)全球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 |
(二)中国现代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 |
(三)社会信息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
(一)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
(二)实现新时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
(三)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的题中之意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及问题挑战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挑战 |
(一)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 |
(二)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进一步增强 |
(四)信息网络化给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挑战 |
(五)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等对文化安全依然构成威胁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
一、优化生成路径,夯实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持与发展 |
二、优化传播路径,拓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空间 |
(一)不断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文化建设 |
(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
三、优化认同与转化路径,深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效能 |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魂作用 |
(二)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现代化建设 |
四、优化保障路径,完善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
(一)优化人才保障机制 |
(二)优化安全保障机制 |
(三)优化制度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 |
2.1.1 文化 |
2.1.2 文化自信 |
2.1.3 青年知识分子 |
2.1.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 |
2.2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
2.2.1 培育目标呈现意识形态的斗争异常尖锐 |
2.2.2 培育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深刻把握 |
2.2.3 培育过程注重借助新媒体的网络载体力量 |
2.2.4 培育主体彰显在青年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
2.3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功能 |
2.3.1 凝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价值共识 |
2.3.2 培育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文化心理 |
2.3.3 促进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觉 |
2.3.4 坚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 |
2.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4.2 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论和文化自信重要论述 |
2.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
2.4.4 西方文化决定论及相关理论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分析 |
3.1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要求 |
3.1.1 中国文化系统的整体认知 |
3.1.2 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 |
3.1.3 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践行 |
3.2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原则 |
3.2.1 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 |
3.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3.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依托 |
3.2.4 整体性与差异性相协调 |
3.2.5 文化观念培育与文化安全教育相契合 |
3.3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
3.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
3.3.2 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支撑 |
3.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力量 |
3.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逻辑理路 |
3.4.1 文化态度与文化归属 |
3.4.2 文化判断与文化选择 |
3.4.3 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 |
3.4.4 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 |
3.4.5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调研基本情况 |
4.1.1 调查方法 |
4.1.2 调查过程 |
4.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4.2.1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的调研分析 |
4.2.2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情感认同的调研分析 |
4.2.3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积极践行的调研分析 |
4.2.4 青年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比较、接纳、认同的调研分析 |
4.3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势 |
4.3.1 青年知识分子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不断得到增强 |
4.3.2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文化怀有深厚情感 |
4.3.3 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文化发展与繁荣充满信心 |
4.3.4 青年知识分子能够积极投身参加社会文化实践 |
4.3.5 青年知识分子能够辩证地接纳和包容西方外来文化 |
4.4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 |
4.4.1 培育对象的文化认知迷茫 |
4.4.2 培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 |
4.4.3 培育方式的创新性不足 |
4.4.4 培育环境的营造未能协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5.1 青年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有待提升 |
5.1.1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
5.1.2 青年知识分子从众心理导致主体意识缺失 |
5.1.3 青年知识分子社会阅历不丰富导致社会责任感不足 |
5.2 培育力量的整体作用力仍需加强 |
5.2.1 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5.2.2 文化自信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
5.2.3 教育者自身的培育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
5.3 融媒体网络载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
5.3.1 融媒体网络载体建设的融合力不足 |
5.3.2 融媒体网路载体队伍建设薄弱 |
5.3.3 融媒体网路载体主流文化价值引领不到位 |
5.4 西方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冲击 |
5.4.1 以普世价值为外衣的精神迷惑 |
5.4.2 以新干涉主义为内容的文化霸权 |
5.4.3 以多种文化形态为手段的价值渗透 |
5.5 社会因素的影响 |
5.5.1 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
5.5.2 社会尚存落后文化及消极文化思维 |
5.5.3 家庭教育中文化培育功能的弱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 |
6.1 提高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主体自觉 |
6.1.1 在国家民族认同中培养文化根源意识 |
6.1.2 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增强文化守护意识 |
6.1.3 在文化碰撞与选择中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
6.2 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整体性构建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6.2.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
6.2.4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渠道 |
6.3 拓展多样性的文化自信培育阵地 |
6.3.1 夯实中国文化自信的利益基础 |
6.3.2 筑牢中华文化自信的思想防线 |
6.3.3 探索现代新颖的文化自信培育方式 |
6.3.4 形成科学的文化自信培育常态 |
6.4 增强传播新时代文化力度展现文化魅力 |
6.4.1 正面宣传引导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力 |
6.4.2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提高文化吸引力 |
6.4.3 创作优秀的精神产品增强文化感染力 |
6.4.4 繁荣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
6.5 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 |
6.5.1 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激发联动效应 |
6.5.2 发挥社会大众传媒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 |
6.5.3 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
6.5.4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中共抗战时期文艺政策与文化使命的研究 |
(二)沦陷区文学期刊的研究 |
(三)日本文化殖民的研究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关键词阐释及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与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抗衡——《杂志》(1938—1941) |
第一节 “孤岛”环境中的发刊 |
一、《杂志》的创刊与宗旨 |
二、《杂志》的内容和风格 |
第二节 《杂志》的特点 |
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
二、勠力同心的民族性 |
三、初露锋芒的红色精神 |
第三节 对日本殖民面具的揭露与讽刺 |
一、对战时日本社会百态的暴露 |
二、对日本“笔部队”和侵华文学的批判 |
三、对日伪汉奸行为的揭露 |
第四节 高亢激扬的抗日意识 |
一、作家的反日宣言 |
二、抗日题材的选择 |
第二章 日本殖民者控制下的被迫转型(1942-1945) |
第一节 严苛的文化殖民政策 |
一、日本对上海文化事业的操控 |
二、威胁暗杀文艺抗战的中坚分子 |
三、控制文化团体与广播电影 |
四、夹缝中生存的文学期刊 |
第二节 多重力量的支撑 |
一、中国文化界的停滞与日方对中国出版界的“援助” |
二、编辑的民族意识 |
三、地下组织的指引 |
第三章 《杂志》的自我保护与文化阵地的建设 |
第一节 “去政治化”——《杂志》的生存策略 |
一、政治立场的中立 |
二、红色精神的掩藏 |
三、民族意识的退隐 |
第二节 文化阵地的扩大——《杂志》的办刊策略 |
一、真实身份的表露 |
二、类型繁多的文人集会 |
三、扩大读者群体 |
第三节 文化阵地的升华——对现实生活的聆听 |
一、报告文学——鞭辟入里的真实性 |
二、小说——苦难生活的挽歌 |
第四章 《杂志》反日本文化殖民的意义 |
第一节 对上海沦陷区文化建设的参与 |
一、对上海文化人的精神引领 |
二、对岛田正雄“民族主义文学”反驳的影响 |
三、“新文艺笔法”争鸣的价值 |
第二节 《杂志》独特的文艺交流活动 |
一、座谈:对上海文艺界的新认知 |
二、笔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三、出游特辑:激发文人创作兴趣 |
第三节 《杂志》对文艺分子的启示 |
一、坚守不屈的民族文化立场 |
二、强烈的民族命运忧患意识 |
三、保持清醒的社会参与意识 |
结语 |
附录:《杂志》创刊号和两次复刊号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5)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的意义 |
2.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的方法 |
3.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的进展 |
1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形成过程 |
1.1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以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思想基础 |
1.1.2 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实践为思想源泉 |
1.1.3 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意识作为思想语境 |
1.2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在抗战烽火中奠定根基 |
1.2.2 在新中国建立后继续探索 |
1.2.3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深化 |
2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
2.1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基本内容 |
2.1.1 关于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
2.1.2 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
2.1.3 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
2.1.4 关于知识分子的文化价值 |
2.2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主要特点 |
2.2.1 以历史的态度记述知识分子的变迁与贡献 |
2.2.2 以革命的标准评价知识分子的功过与是非 |
2.2.3 以人民的立场分析知识分子的发展与进步 |
2.2.4 以民族的情感抒发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斗志 |
3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3.1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理论贡献 |
3.1.1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的中国化 |
3.1.2 推动了知识分子学术研究的进步 |
3.1.3 纠正了知识分子问题的错误认识 |
3.2 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实践价值 |
3.2.1 对做好新时期知识分子工作有理论支撑作用 |
3.2.2 对深化新世纪知识分子研究有历史借鉴意义 |
3.2.3 对增强新时代知识分子文化自信有重要启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知识分子的研究 |
二、媒介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
三、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网络民族志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界定 |
一、学界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
二、本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思考 |
第二节 何谓藏族知识分子 |
一、学界对藏族知识分子的描述 |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 |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 |
第三节 微博中的藏族知识分子 |
一、微博平台的选择 |
二、微博中藏族知识分子的选择标准 |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统计说明 |
第三章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 |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形象 |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的主题类型 |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量化描述 |
一、微博来源:转发多于原创 |
二、呈现形式:以复合形式为主 |
三、发布数量:2011 年后逐渐减少 |
第四章 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 |
第一节 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描述 |
二、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
三、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多元表达 |
第二节 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
二、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
三、藏族文化是文学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创作源泉 |
第三节 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
二、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新闻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
三、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职业身份的多元转变 |
第四节 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
二、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影视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
三、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开启藏族影视传播的跨国交往空间 |
第五章 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 |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情境 |
一、社会情境 |
二、媒介情境 |
三、微博情境 |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自我建构 |
一、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建构 |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职业身份建构 |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性别身份建构 |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社会角色 |
一、微博中的文化传播者 |
二、微博中的社会动员者 |
三、微博中的文化批判者 |
第四节 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现代转型 |
一、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传播方式转型 |
二、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呈现形式转型 |
三、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内容特征转型 |
第六章 结语: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德语游记写作中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形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殖民地青岛历史概况 |
1.2 “模范殖民地”政策规划与建设成效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作为文学体裁的游记文本研究 |
1.4.2 游记文本选取 |
1.5 理论基础与提出问题 |
1.5.1 形象学与游记阐释 |
1.5.2 认知不协调理论与游记创作手法研究 |
1.5.3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章 阿尔方斯·帕凯《礼或在新的东方》中的“模范殖民地”形象构建 |
1.1 作者阿尔方斯·帕凯与作品《礼或在新的东方》 |
1.2 帕凯的“模范殖民地”之印象与解读 |
1.2.1 青岛城市形象构建与认知不协调的平衡手段 |
1.2.2 分立于“自我”与“他者”的矛盾殖民态度 |
1.2.3 东学西渐——“模范殖民地”新目标 |
1.2.4 青岛与道家“无为”思想的矛盾观 |
第2章 赫尔曼·冯·凯泽林《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中“模范殖民地”与乌托邦理型构想 |
2.1 作者赫尔曼·冯·凯泽林与作品《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 |
2.2 凯泽林眼中的“模范殖民地”理型 |
2.2.1 “模范殖民地”青岛——文化交流之场域 |
2.2.2 对中国哲学思想阐释的矛盾性 |
2.2.3 青岛知识分子启迪与儒家思想重读 |
2.2.4 寻觅“精神乌托邦”与重建自我之路 |
第3章 保罗·戈德曼《夏日中国》、格奥尔格·魏格纳《1900-1901年战争时期漫游中国》与奥伊根·扎贝尔《经西伯利亚乘火车去中国》共通的“模范殖民地”预期 |
3.1 三位游记作家旅行轨迹 |
3.2 “模范殖民地”印象与解读 |
3.2.1 贬抑的中国人群像与合理化“模范殖民地” |
3.2.2 “模范殖民地”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及其调节 |
第4章 伊丽莎白·冯·海靖《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1886-1904》中“模范殖民地”的理念与现实碰撞 |
4.1 作者伊丽莎白·冯·海靖与作品《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1886-1904》 |
4.2 “模范殖民地”现实政策推动与个人心理矛盾 |
4.2.1 中国印象描写中“认知不协调”的心理调整与根源 |
4.2.2 中国人形象的矛盾性与原因 |
4.2.3 殖民野心与冲突及其背后殖民游记叙述模式的摇摆 |
4.2.4 青岛文本中心理矛盾的调节与旧殖民贵族身份的陷落 |
4.2.5 旅行日志与虚构文学的思想矛盾 |
第5章 欧仁妮·赫普纳《青岛旅行1911》与保琳·冯·蒙特格拉斯伯爵夫人《东亚随笔》中“模范殖民地”促进心理——两部作品的对比阐释 |
5.1 两位作者与作品简介 |
5.2 作品分析 |
5.2.1 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模范殖民地”的合理化展现 |
5.2.2 青岛印象描写与“认知不协调心理”调节尝试 |
5.2.3 中国人形象考察 |
第6章 多重内涵的“模范殖民地”形象与成因 |
6.1 各具特色的游记写作手法概览 |
6.2 “模范殖民地”心理预期与落差在游记作品中的体现 |
6.2.1 帕凯、凯泽林与伊丽莎白的“模范殖民地”心理预期与现实印象之解读 |
6.2.2 其他游记作家认知不协调心理的呈现与调节尝试 |
6.3 德国知识分子游记中不拘一格的意识形态 |
6.3.1 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体现 |
6.3.2 在“模范殖民地”构建精神乌托邦的尝试 |
6.3.3 传统殖民游记写作模式的呈现 |
6.4 “模范殖民地”与中国文化的联结 |
6.4.1 青岛——文化交流之场域 |
6.4.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阐析与利用 |
6.5 德国知识分子游记写作中性别身份探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9)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现状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洪堡特语言哲学视角下的校长致辞 |
一、洪堡特视野下的致辞特性 |
二、大学校长致辞现状 |
(一) 行政与致辞的结合:话语方式套路化 |
(二) 竞争与致辞的结合:话语方式功利化 |
三、洪堡特与校长致辞应然的诉求方式 |
(一) 尊重本性,立足自由 |
(二) 植根传统,以简求真 |
(三) 塑造理想 |
第三章 校长情怀的理想写照 |
一、民国大学校长的家国情怀 |
(一) 校长家国情怀的源起和内涵 |
(二) 校长家国情怀在致辞中的体现 |
1、张伯苓校长 |
2、罗家伦校长 |
3、傅斯年校长 |
二、民国大学校长的大学情怀 |
(一) 校长大学情怀的源起与内涵 |
(二) 校长大学情怀在致辞中的体现 |
1、梅贻琦校长 |
2、任鸿隽校长 |
3、蒋梦麟校长 |
三、民国大学校长的育人情怀 |
(一) 校长育人情怀的源起与内涵 |
第四章 大学校长话语角色冲突的理论辨析 |
一、大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角色冲突 |
(一)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角色认同 |
(二)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身份的政教矛盾 |
(三)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的政治角色认同 |
二、民国大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时空冲突 |
(一) 从校长致辞到不同时代国民性的讨论 |
(二) 从校长致辞到不同时代特点的讨论 |
第五章 校长致辞价值取向的理性追问 |
一、校长人才观的双重考察 |
(一) 民国大学校长的理想型人才观 |
(二) 民国大学校长的务实型人才观 |
二、校长学科观的多样审视 |
(一) 民国大学校长的多元学科观 |
(二) 民国大学校长的单一学科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启蒙何以是一项成“人”的事业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基于“启蒙未竟”的历史语境与时代使命 |
(二)基于“启蒙”之遮蔽与教育转型的迫切性 |
(三)基于教育理论研究中“启蒙”的话语缺失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的生长点:以教育学的立场深化“启蒙”的研究 |
(二)理论思维的拓展:重新认识“教育”的学科融合视野 |
(三)实践助推:唤醒教育观念变革与启蒙价值转化的热情 |
三、研究现状 |
(一)对“启蒙”与“教育启蒙”的内涵研究 |
(二)关于启蒙宗旨及其与教育之价值关联的研究 |
(三)关于启蒙之价值异化与合法性前提的研究 |
(四)总结与展望:推进启蒙的研究及实践深化 |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
(一)揭示启蒙与“人”之本质的价值联系 |
(二)廓清教育作为启蒙的内涵与核心议题 |
(三)明确启蒙成“人”的教育目标与使命 |
(四)探索教育启蒙成“人”的可能性方案 |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
(一)立论基础 |
(二)总体思路与框架说明 |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一章 成“人”:教育学视野中的“启蒙”意蕴 |
一、本质澄清:“启蒙”的隐喻及其哲学意蕴 |
(一)“启蒙”的语义追源与隐喻特征 |
(二)“启蒙”的本质与哲学内涵诠解 |
(三)隐藏于“启蒙”隐喻之中的真实 |
二、启蒙成“人”:教育的母题与存在合法性 |
(一)成“人”:教育与启蒙的共同母题 |
(二)教育的“启蒙”面向与人性合法性 |
三、教育即启蒙:“人”的培养与教育之规定 |
(一)“教育即启蒙”:理解“教育”的本质 |
(二)何种“启蒙”:基于“培养人”的框架 |
(三)立足“人”:教育作为“启蒙”的特性 |
四、何以成“人”:教育作为“启蒙”的审问 |
(一)“谁来培养人”:启蒙主体的前提限定 |
(二)“怎么样培养人”:启蒙的方法论聚焦 |
(三)“培养什么样的人”:启蒙的目标预设 |
第二章 作为启蒙的教育:价值基点与时代议题 |
一、教育的价值性规定:启蒙成“人”的核心宗旨 |
(一)生命的意义之维与教育对“人”的命名 |
(二)教育之宗旨:价值启蒙与美感生活缔造 |
(三)启蒙的指向:审问教育对人意味着什么 |
二、教育启蒙的价值基点:理性、自由与人的超越 |
(一)塑造完备理性:使人有勇气运用理智 |
(二)为“生而自由”赋值:推动人的解蔽 |
(三)培育批判精神:超越“教义的忠诚” |
三、教育的价值性议题:现代性启蒙与人的现代化 |
(一)现代性启蒙:教育现代性生成的形而上学根基 |
(二)立“人”与社会革新:教育启蒙的现代性方案 |
(三)从社会/人的“现代性转型”到人的“现代化” |
第三章 幸福与人的自由:教育启蒙的伦理使命 |
一、想象自由:教育启蒙成“人”的使命性与价值理想 |
(一)“后启蒙”时代的自由问题——已“完成”或正在“终结”? |
(二)现代性的“沉疴”:启蒙困境与重建自由理想国的价值反思 |
(三)迈向解放的教育:“自由人”培养的应然逻辑与使命性议题 |
二、为了“属人”的幸福:教育的人性传统与伦理使命 |
(一)人之为“人”的幸福与教育的人性伦理传统 |
(二)创造人的幸福可能:教育的价值使命及实践 |
三、从幸福到自由:教育的伦理“转向”及其启蒙诉求 |
(一)人的自由即幸福:教育伦理实践的“转向” |
(二)美感即自由:迈向更高幸福的教育启蒙诉求 |
四、自由的希望与未来:教育启蒙成“人”的伦理遵循 |
(一)夯实启蒙的幸福伦理 |
(二)追寻作为幸福的自由 |
(三)重申人的完整与解放 |
第四章 教育启蒙成“人”的奠基与可能性空间 |
一、“继续启蒙”:推进教育的自我启蒙与“独立性”重建 |
(一)“继续启蒙”与教育自我启蒙:启蒙之后的启蒙问题 |
(二)继续启蒙的关键:教育的自我启蒙与“独立性”谋求 |
二、坚持“属人”的教育观:落实启蒙成“人”的价值宗旨 |
(一)教育成“人”的启蒙思维:人的超越性、整体性和生成性 |
(二)紧契启蒙成“人”:树立超越“物化”的人性化教育立场 |
三、从“规训”到“教化”:迈向“属人”的教育价值转型 |
(一)教育目的:从工具主义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二)教育过程与方法:从灌输强制到主体性的幸福体验 |
(三)教育气质:从现代犬儒主义到启蒙的积极进取精神 |
四、重启“感性启蒙”:教育现代性异化的超越与美学建构 |
(一)现代性:“理性”与“感性”的分立及其弥合 |
(二)超越教育现代性异化:从理性启蒙到感性解放 |
(三)教育完整性的再造:促进人的审美现代性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D]. 吴小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赵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4]《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D]. 丁光英.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胡绳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D]. 聂小莉.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D]. 张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8]德语游记写作中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形象学研究[D]. 刘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D]. 林苗羽.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启蒙何以是一项成“人”的事业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阐释[D]. 陈仁.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