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东让,董邵云,苗晗,薄凯亮,张圣平,顾兴芳[1](2021)在《黄瓜耐盐胁迫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胁迫是影响黄瓜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开展黄瓜耐盐胁迫研究,培育耐盐品种,对于提高黄瓜耐盐性和盐碱地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黄瓜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盐胁迫对黄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黄瓜耐盐性遗传分析及相关基因挖掘,以及提高黄瓜耐盐性的主要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近年来黄瓜耐盐胁迫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目前黄瓜耐盐胁迫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阳[2](2021)在《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新陆中7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外源褪黑素在NaCl胁迫下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指标和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褪黑素浸种处理对NaCl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NaCl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受到显着抑制,与正常对照相比,种子萌发指数、下胚轴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均显着降低,褪黑素浸种处理后,棉花种子萌发能力明显提高并促进棉花幼苗下胚轴生长、增加幼苗干物质积累,说明褪黑素能加强棉花抵抗NaCl胁迫的能力,提高棉花苗期耐盐性,缓解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其中25μmol·L-1浸种褪黑素处理效果最佳。2.喷施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总干重、根系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有显着差异。在喷施褪黑素处理后,增加棉花幼苗的株高、总干重、根系根长及根总表面积等,促进植物正常生长,说明在NaCl胁迫下喷施100μmol·L-1褪黑素处理能够改善棉花幼苗的耐盐性,缓解NaCl胁迫对棉花的伤害。3.喷施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NaCl胁迫显着降低了棉花幼苗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φPSII、q P、Fv’/Fm’荧光参数等指标,在喷施褪黑素处理后,有效缓解棉花幼苗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各个指标随着NaCl胁迫时间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喷施100μmol·L-1褪黑素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在NaCl胁迫9 d时,棉花幼苗Pn、Gs、Ci指标逐渐下降,说明9 d内外源褪黑素具有对棉花幼苗促进生长的作用。4.外源褪黑素对田间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影响喷施外源褪黑素能够缓解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提高叶片SPAD值,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棉花幼苗在NaCl胁迫下正常生长;株高增长和果枝数的增加,促进幼苗生物量的积累,最终增强棉花幼苗抵抗盐害的能力,相对减轻棉花在苗期受到盐害后对收获时品质与产量的不良影响。其中喷施100μmol·L-1褪黑素处理效果较好。
鲍甜甜[3](2021)在《宛氏拟青霉菌对甜瓜盐胁迫的缓解效应》文中提出甜瓜(Cucumis melo L.)是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随着消费者对甜瓜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种植面积也日益增加。近年来,我国设施甜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土壤盐渍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甜瓜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试验以‘羊角蜜’甜瓜为材料,研究了微生物制剂‘智能聪’(ZNC)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缓解盐胁迫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ZNC能显着缓解盐胁迫对甜瓜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1)将甜瓜种子至于0、50、100、150、200 mmol·L-1 Na Cl溶液中进行催芽,发现100 mmol·L-1以上的Na Cl显着抑制了甜瓜种子发芽率、主根长、侧根数及幼苗鲜重;故选择100 mmol·L-1 Na Cl为有效胁迫处理,发芽7 d后,发现3~7 ng·ml-1的ZNC可以缓解盐胁迫,尤以7 ng·ml-1ZNC缓解效果最好。较盐胁迫处理显着提高了甜瓜种子发芽率(25.42%)、主根长(63.7%)、侧根数(176.7%)、幼苗鲜重(56.3%)。(2)7 ng·mL-1ZNC处理显着降低了Na Cl胁迫对子叶α-淀粉酶、β-淀粉酶及总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提高了胚根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降低了O2.-产生速率以及H2O2和丙二醛含量,缓解了盐胁迫对胚根的氧化胁迫。2.根施ZNC能显着缓解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1)用0、50、100、150、200 mmol·L-1 Na Cl溶液处理甜瓜幼苗,发现150mmol·L-1以上浓度的Na Cl显着抑制了甜瓜幼苗株高、茎粗、茎叶和根系的生长,故选择150 mmol·L-1 Na Cl为有效胁迫处理。盐胁迫7 d后,3、5、7和10 ng·mL-1的ZNC溶液灌根均可显着缓解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的抑制。(2)5 ng·mL-1 ZNC缓解效果最佳,显着提高了盐胁迫下甜瓜幼苗的光合性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ZNC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盐胁迫诱导的丙二醛、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的积累;盐胁迫下甜瓜幼苗中Na+浓度显着上升,K+含量显着降低,植株体内离子平衡被打破,ZNC提高了盐胁迫下甜瓜幼苗体内K+含量,维持细胞膨压,调控运输蛋白的活性,外排降低了Na+含量。
王洋[4](2020)在《甘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草是我国西北部地区重要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药用及生态保护功能,开展甘草耐盐特性研究,对合理利用甘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乌拉尔甘草种子、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100、200、300、400mmol/L)浸种或浇灌处理,研究NaCl胁迫对甘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了解甘草的耐盐特性进而阐明其可能的细胞学机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含NaCl处理的甘草种子萌发时间短,萌芽率高,处理6d萌芽率即达99%;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种子的萌芽率和萌发进程均受到影响,其中低浓度NaC 1(100mmol/L)处理下种子萌芽率和萌芽时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200~400 mmol/L NaCl处理下种子萌发时间延迟,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胚芽、胚根伸长降低,且上述变化随NaCl浓度升高变化加剧。(2)不含NaCl处理的甘草幼苗生长旺盛,叶片相对含水量维持高水平,丙二醛、电解质渗透率含量低;低浓度NaCl(100mmol/L)处理下甘草幼苗生长良好,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较对照小幅升高,相对含水量略有下降;随NaCl浓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甘草植株生长势下降,叶片黄化加剧,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含量显着升高,叶片相对含水量显着下降。(3)不含NaCl处理的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低浓度NaCl(100m mol/L)处理下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有所升高;高浓度NaCl(400mmol/L)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叶绿素a/b随NaCl浓度升高逐渐降低,同一浓度下,随处理时间延长叶绿素a/b下降。Pn、Tr、Gs日变化峰谷与光照强度和温度日变化最大值相对应。出现光合午休,Fv/Fo、Fv/Fm日变化峰谷与Pn光合午休点相对应,随N aCl浓度升高,植株光能利用率降低,PSII潜在活性降低。处理前期(7、14d)Pn下降主要为气孔限制因素,处理后期(21、28d)Pn下降原因由气孔限制因素转为非气孔限制因素。(4)不含NaCl处理的甘草叶片碳水化合物维持较高水平;低浓度(100mmol/L)NaCl胁迫各糖类均显着高于对照,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200mmol/L NaCl胁迫下蔗糖含量减少,葡萄糖含量小幅下降;300mmol/L NaCl胁迫下仅淀粉含量增加;400mmol/L NaCl胁迫下各糖类均维持低水平,抑制碳水化合物积累。甘草种子能适应低浓度NaCl(100mmol/L)胁迫,高浓度NaCl(400mmol/L)处理下种子萌发受到显着抑制。低浓度NaCl(100mmol/L)胁迫下甘草幼苗生长健壮,叶绿素含量高,Pn虽有所下降,但仍能维持较高水平;200 mmol/L NaCl胁迫植株生长受抑,Pn大幅下降;300~400 mmol/L NaCl胁迫下植株正常生理功能破坏,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综合分析认为,甘草幼苗对低浓度NaCl胁迫(100mmol/L)具有较强适应性,能短时间耐受200 mmol/L NaCl胁迫。
缑天韵[5](2020)在《外源硅提高黄瓜耐盐性的生理机理探讨》文中认为自然盐渍化土壤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Na+,污水和海水灌溉也导致土壤中Na+等盐离子的积累。近年来,设施栽培发展迅速,但由于化肥、特别是氮肥的过量施用、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及地下水上升等因素导致设施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NO3-和Ca2+是设施内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盐离子。土壤盐渍化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降低作物的品质。除了培育耐盐的作物品种,施用外源物质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种经济而简便的方法。硅是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诸多研究表明,施硅可缓解植物所受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损伤。尽管硅对植物中Na Cl所致盐害的缓解作用已有大量报道,但相关机制仍不太清楚。而且,目前有关硅对设施土壤中过量NO3-胁迫下植物影响的报道极少。本研究以黄瓜为主要试材,结合使用番茄和水稻,探讨了硅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Na+分配、激素水平及叶片衰老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硅对硝酸盐胁迫下氮同化和叶绿素合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0 mM Na Cl处理下,施加0.3 mM硅可提高黄瓜(‘津优1号’)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盐胁迫下,施硅后编码ABA降解相关基因CYP707A1的表达量在萌发12 h时增加,而编码赤霉素(GA)代谢相关基因GA20ox、GA3ox和GA2ox的表达在加硅后未改变。萌发后36 h时,硅处理明显抑制了脱落酸(ABA)合成基因(NCED1和NCED2)和GA分解代谢基因GA2ox的表达。在盐胁迫下,施硅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高于未施硅种子。与单独盐胁迫相比,硅处理改善了黄瓜芽苗的生长和质膜完整性,同时减少了活性氧的积累和脂质过氧化,并降低了盐胁迫下芽苗胚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降低了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缓解了胁迫损伤。结果表明,硅改善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可能与其降低种子的ABA水平、维持较高的GA水平并增加α-淀粉酶活性有关。在盐胁迫下,硅介导的氧化损伤的缓解有助于改善黄瓜芽苗的生长。(2)在Na Cl(65 mM)胁迫下,施加0.3 mM硅可提高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减轻黄瓜的氧化损伤。硅对盐胁迫下根系和叶片的Na+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在盐胁迫下,施硅对根和叶中质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SOS1、高亲和力钾转运蛋白基因HKT1和编码H+-ATPase基因HA3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的表达。对盐胁迫下不同部位根段Na+含量分析显示,加硅使根尖(0-0.8 cm)Na+含量显着下降,这与Na+在根尖处的定位(利用钠的荧光染色)结果一致;硅对离根尖0.8-5 cm根段中Na+含量无显着影响,但提高了离根尖大于5 cm根段中Na+的含量。对盐胁迫植株叶片中Na+的亚细胞定位发现,硅处理使液泡中Na+含量升高。在盐胁迫下,加硅提高了根和叶中GA、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水平。结果表明,施硅可缓解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改善植株的生长;同时,硅可通过区隔化Na+于叶片和根系成熟区细胞的液泡中降低其对其它细胞器的毒害作用。硅诱导的GA、IAA和CTK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黄瓜耐盐性的调控。(3)番茄、黄瓜和水稻分别为排硅、中等和高硅积累的植物,硅处理均可明显减缓盐处理诱导这些植物叶片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加硅使盐处理下番茄和水稻离体叶片中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下降、MDA含量降低。硅对盐处理下番茄和水稻离体叶片激素水平的影响不同:加硅使水稻IAA水平下降、而番茄中IAA含量变化与硅浓度有关;加硅使水稻叶片GA水平进一步下降,在番茄中变化不规律;硅处理未改变水稻叶片的ABA和JA水平,而番茄离体叶片中ABA水平显着上升,JA水平变化无规律。在盐胁迫下,硅处理使番茄和水稻离体叶片的CTK含量(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 PA和玉米素核苷ZR)均显着升高。以CTK合成抑制剂处理番茄和水稻离体叶片后发现,硅对盐诱导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受到抑制。硅可缓解盐胁迫诱导野生型拟南芥离体叶片的衰老,但不能延缓盐处理下拟南芥CTK合成突变体ipt1,3,5,7离体叶片的衰老。结果表明,施硅可延缓盐胁迫诱导的植物衰老,硅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CTK水平进行的。(4)叶面施硅对NO3-胁迫【200 mM,由等摩尔Ca(NO3)2和KNO3提供】下黄瓜幼苗的生长没有显着影响;而根部施硅可改善胁迫下植物的生长,最适浓度为1.0mM。根部施硅可提高黄瓜的净光合速率、减缓植株的氧化损伤。硅处理未降低黄瓜叶片的K和Ca吸收。对硝酸盐转运蛋白NRTs家族基因分析发现,与单独胁迫相比,硅对NRT1.5A这一高表达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在NO3-胁迫下,加硅促进了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这些氮同化相关酶的活性,同时降低了NO3-、NO2-和NH4+的积累。同时,在NO3-胁迫下,加硅可通过提高5-氨基乙酰丙酸(ALA)、原卟啉Ⅸ(ProtoⅨ)、Mg-原卟啉Ⅸ(Mg-PrototoⅨ)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等叶绿素前体的水平以及CHLH、POR和CAO这些叶绿素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叶绿素的合成。结果表明,硅可通过增强氮同化和叶绿素的合成而促进NO3-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减轻胁迫伤害。总之,硅可通过缓解氧化损伤、区隔化Na+,调控各类激素水平变化等多个生理过程提高黄瓜幼苗的耐盐性。细胞分裂素在硅延缓盐胁迫诱导叶片衰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了硅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响应。硅可通过促进氮同化和叶绿素合成而缓解过量NO3-胁迫下黄瓜的生长。
张贝贝[6](2019)在《甜瓜对盐碱胁迫的形态学与生理生化响应和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盐碱化对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代谢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也是是制约甜瓜设施栽培的主要因素之一。盐碱化环境下,甜瓜品质变差、产量下降,严重影响其栽培经济价值,这一问题在目前连作年限增加和大量化肥施用的情况下日趋严重。本论文以甜瓜品种‘新银辉’为实验材料,利用NaCl、NaHCO3单独处理和NaCl+NaHCO3复合处理模拟盐渍化环境,以霍兰格营养液为对照,观测了盐渍化对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处理浓度为:种子:0、50、100、150、200、250 mmol/L;幼苗:0、50、100、200 mmol/L NaHCO3处理浓度为:种子:0、30、60、90、120mmol/L;幼苗:0、30、60、90 mmol/LNaCl+NaHCO3复合处理浓度为:0+0、25+12.5、50+25和100+50 mmol/L。测定盐碱胁迫下甜瓜的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对NaCl和NaHCO3复合处理后0 h、6 h和48h的甜瓜叶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以探讨甜瓜幼苗对盐碱胁迫的分子响应。研究结果将为解决盐碱化土壤中的甜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50 mmol/L的NaCl处理可以促进甜瓜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长、胚轴长和鲜重均高于对照;大于100 mmol/L的NaCl抑制了种子萌发。(2)NaHCO3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效应也与处理浓度和时间呈正比,种子胚根长、胚轴长和鲜重等形态学指标均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而下降。(3)NaCl和NaHCO3复合处理的抑制作用存在类似的浓度依赖效应。盐碱复合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活性氧代谢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复合处理后48 h内甜瓜种子SOD活性出现高于对照大幅度上升趋势;CAT和POD活性均呈升-降-升趋势;MDA含量先升后降;脯氨酸含量持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4)50 mmol/L的NaCl可以促进甜瓜幼苗的生长,株高、根长和鲜重等均高于对照。超过100 mmol/L的NaCl会对幼苗株高、鲜重、根长和茎粗等形态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幼苗叶片出现黄化和萎蔫,根生长停滞甚至萎缩;随处理时间延长,高浓度的NaCl最终会对幼苗产生致死效应。NaHCO3处理也抑制了甜瓜幼苗的生长,株高、根长和鲜重等形态指标均低于对照,90 mmol/L的NaHCO3处理下的甜瓜幼苗出现叶片黄化、根系萎缩的现象。NaCl和NaHCO3复合处理抑制了甜瓜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步增强。(5)NaCl和NaHCO3复合处理后甜瓜幼苗叶片H2O2含量表现为升降升的趋势;SOD活性先升后降;CAT活性降-升-降,POD活性先降后升;MDA含量表现为升降升趋势;Pro含量持续上升;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光合作用相关指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变化不显着,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先降后升,与对照差异明显;qP整体都呈下降趋势,而NPQ呈上升趋势;调节性耗散量子产额Y(NPQ)和非调节性耗散量子产额Y(NO)均表现为先升后降。(6)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0 mmol/L NaCl+25 mmol/L NaHCO3复合处理模拟的盐碱胁迫组和未处理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取样点为6 h和48 h。本研究共完成12个样品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4.69Gb Clean bases和250.39 Mb Clean reads,平均每个样品产出6.22 Gb Clean bases和20.86 Mb Clean reads,Q30碱基百分比在90%以上。将各样品的Clean 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序列中,比对效率为90.32%93.19%,另外还发现474个新基因。基于比对结果,对样品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每个样品大约有52,0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且以基因区SNP位点居多,同时也发现该甜瓜品种的杂合型SNP位点所占比例很小,仅为2.8%左右。另外,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每个样品中都有12种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类型,AS类型在盐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是一样的,但是在盐碱胁迫下样品的AS发生事件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样品数量,并且以TSS和TTS发生的数量为最多,说明3’和5’外显子剪切在盐碱胁迫响应中占主导地位。(7)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在6 h对照和处理组(H6 vs T6)有370个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包括216个上调基因和154个下调基因;48 h对照和处理组(H48 vs T48)有325个DEGs,包含91个上调基因和234个下调基因,H6 vs T6和H48 vs T48共表达基因77个。通过DEGs的GO分类注释发现,在盐碱胁迫早期(6 h)主要影响细胞膜和转录因子功能,甜瓜对盐碱胁迫产生一定的抗性,在盐碱胁迫后期(48 h)影响了细胞内部的功能,对甜瓜进一步产生毒害作用。对DEGs进行KEGG富集分析显示,盐碱胁迫主要影响甜瓜的代谢,所涉及的通路在所有的KEGG通路中所占比例为70.28%(H6 vs T6)和68.76%(H48 vs T48)。对H6 vs T6组和H48 vs T48组中显着富集的前20个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在盐碱胁迫早期甜瓜主要是通过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昼夜节律的改变提高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而随着盐碱胁迫时间的延长加重了甜瓜受损的程度,并造成了DNA损伤,严重影响了甜瓜的生长和发育。最后利用荧光定量实验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了18个DEGs在盐碱胁迫后0 h,6 h,12 h,24 h和48 h的表达情况,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杨颖[7](2019)在《刺榆种子萌发及幼苗耐盐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刺榆(Hemiptelea davidii)是荨麻目榆科的一种单属植物,为我国濒危植物。刺榆不仅是优良的固沙和防护林先锋树种,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刺榆分布范围较为局限,仅在我国东北、华北等省区少量分布,在科尔沁沙地内形成群落。同时,盐碱土区的不断扩大将对植物生长生理造成不同水平的破坏。这些不利条件对刺榆的种植和推广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为了可持续利用这一资源,研究刺榆的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理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对科尔沁沙地的刺榆进行研究,比较其种子萌发特性,讨论提高植物繁殖能力的方法,测定盐胁迫下刺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情况,探讨刺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这一植物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刺榆种子对温度有较广适应性,在15-35℃均可发芽,最适萌发温度为20℃,适宜水分为5ml,刺榆种子对光照不敏感,12h光照/12h黑暗时发芽率最高。(2)在不同外源激素(PEG、GA3、SA)处理下,刺榆种子萌发率显着提高,分别达到89.6%、87.2%、87.2%,以15%PEG浸种为最佳。(3)4种盐胁迫处理均推迟刺榆种子的萌发时间,降低种子发芽率。当摩尔浓度相同时,Na2CO3胁迫对刺榆种子萌发抑制效果更显着,而在Na+浓度相同时,NaCl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更显着。(4)4种盐胁迫下刺榆种子的相对盐害率均为正值,不同盐分对刺榆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为 NaCl<Na2SO4<NaHC03<Na2C03,碱性盐(NaHCO3和Na2CO3)的危害大于中性盐(NaCl和Na2SO4)。(5)刺榆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随着胁迫强度与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第28d时不同盐浓度处理之间具有极显着差异:并在70mmol·L-1时,MDA含量趋于稳定。刺榆幼苗内游离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与浓度和胁迫时间成正比。(6)三种抗氧化酶(SOD、POD、CAT)均随胁迫强度与时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SOD与CAT均在胁迫第14d时达到峰值,CAT在第21d达到峰值。
李城城[8](2019)在《南瓜砧木嫁接缓解黄瓜盐胁迫伤害的光合作用与水杨酸调控机理》文中认为设施土壤栽培因不合理的过量施肥、设施环境封闭等原因导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设施园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我国的设施栽培土壤中,盐分离子主要是Ca2+和NO3-的过度积累,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显着影响。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因根系细弱,在土壤中分布较浅,吸收能力相对较低,同时对根际土壤环境非常敏感,在生产中常常遭受盐胁迫伤害。以耐盐型的南瓜品种为砧木进行嫁接是缓解黄瓜植株盐胁迫伤害有效、简便、环保的措施,在我国已大面积推广。然而,关于南瓜砧木嫁接缓解黄瓜植株Ca(NO3)2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仍不太清楚。因此,本论文以耐盐型白籽南瓜(Cucurbita maxima ×Cucurbita moschata)品种‘青砧1号’为砧木,盐敏感型黄瓜品种‘津优4号’为接穗,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80 mM Ca(NO3)2进行盐胁迫处理,从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水杨酸(SA)-过氧化氢(H2O2)信号分子变化三个方面,研究南瓜砧木嫁接缓解黄瓜盐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盐胁迫显着抑制了黄瓜植株的生长,主要表现为地上部鲜重显着下降;盐胁迫显着降低了黄瓜植株在不同光强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但砧木嫁接苗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其能保持较大净光合速率的光强范围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说明嫁接能使黄瓜植株较快的适应盐胁迫,从而保持较稳定的光合系统,积累更多的生物量。2.盐胁迫降低了自根嫁接苗的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但是对砧木嫁接苗的影响不明显;盐胁迫下黄瓜砧木嫁接苗电子传输速率(ETR)随光强增加而稳定上升,自根嫁接苗则在光强上升时出现短时下降现象,说明自根嫁接苗对光强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砧木嫁接苗黑暗条件下能量耗散量子产额Y(NPQ)和Y(NO)能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而自根嫁接苗则仍然表现出较大差异,且光照条件下Y(NPQ)较大而Y(NO)较小,说明黄瓜砧木嫁接苗叶片光合系统的损伤较小。3.盐胁迫诱导黄瓜砧木嫁接苗根系结合态SA和H2O2瞬时增加,自根嫁接苗则表现出结合态SA的持续响应,在盐胁迫期间稳定在较高水平;而在叶片中仅观察到砧木嫁接苗结合态SA出现瞬时增加,说明盐胁迫下SA和H2O2在根系中的响应较叶片显着,且砧木嫁接苗对盐胁迫的响应更显着。AOPP的单独施加对H2O2的影响不显着,但SA和AOPP的共同施加显着下调了 H2O2水平,这一方面说明SA水平的增加对H2O2有负调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明盐胁迫下SA的合成是由ICS途径主导而不是PAL途径。
范翠枝[9](2019)在《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耐盐性的浓度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不合理的灌溉以及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剧土壤盐渍化,影响各种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等。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土壤盐渍化会抑制其生长,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L)是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s)中的一种,其施用有利于提高植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关于外源EBL对番茄耐盐性调控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番茄种子EBL浸种萌发研究,二是番茄植株外源EBL叶面喷施研究,探讨EBL对盐胁迫番茄耐盐性调控的浓度效应和生理生化机制,为提高番茄植株耐盐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意义。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发芽率、根和下胚轴长度、种苗鲜重、种子活力指数等生长指标来看,在高盐胁迫下,10-9 molL-1EBL浸种体现出显着促进番茄种子萌发的效应,主要是因为EBL积极促进番茄种子萌发中物质转化,如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和脯氨酸(Proline,Pro)等溶质含量增多,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增强,改善盐胁迫导致番茄种子萌发中的氧化胁迫。而低盐胁迫下,EBL略微表现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效应,并且在所有处理下,EBL浸种浓度过高,均表现出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2.外源喷施不同浓度EBL于番茄植株叶面上,同番茄种子浸种萌发的研究结果相似,10-9 molL-1EBL促进效果最好,能显着促进NaCl胁迫下番茄植株不同器官生长、显着提高根系和地上部对K+的选择性吸收,降低番茄植株体内Na+含量的积累,提高K+/Na+比值,维持离子稳态,并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和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以及最大荧光(Maximal fluorescence,Fm)、PSⅡ 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从而显着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促进不同器官生物量的积累。3.NaCl胁迫下,外源EBL提高番茄植株不同器官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以及Pro含量。NaCl胁迫导致番茄植株茎叶中花青素含量显着上升,但是外源EBL使盐胁迫下茎叶中花青素含量显着降低。外源EBL使得番茄植株不同器官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Na+含量的降低,促进K+、Ca2+、Mg2+含量的吸收,尤其是提高上茎和上叶中K+/Na+、Ca2+/Na+、Mg2+/Na+,维持矿质营养离子的吸收和转运,提高番茄植株耐盐性。4、盐胁迫下,番茄植株不同器官中游离态和结合态腐胺(Putrescine,Put)含量显着增加,外源EBL能降低不同器官中Put含量的积累,尤其是结合态和束缚态Put,同时促进不同形态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精胺(spermine,Spm)含量的积累。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上升,外源EBL处理后则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这两个酶活性,而与此相反的是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和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活性显着降低,但是外源EBL显着增加了 ADC和ODC活性。因此,外源EBL通过调节多胺代谢关键酶活,从而调节多胺水平,增加Spd和Spm含量的积累,增加番茄盐胁迫的耐受性,促进其生长。总之,上述结果表明EBL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10-9 mol L-1EBL处理效果最好,能显着促进番茄萌发、生长发育,有效调控番茄体内生理生化的变化,提高其耐盐性,为番茄的育种、抗盐栽培以及EBL缓解植物盐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朱利君,闫秋洁,陈光升,胡进耀,罗明华,杨远兵[10](2019)在《外源H2O2通过介导抗氧化酶、ABA和GA促进高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外源H2O2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抑制作用的缓解机制,以黄瓜品种‘津瑞100’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测定了不同浓度H2O2浸种处理对150 mmol·L-1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受明显抑制, MDA含量显着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APX)的活性降低; ABA含量显着增加,而GA含量显着降低。适宜浓度的H2O2浸种处理能不同程度提高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率和抗氧化酶(SOD、POD、CAT、APX)的活性;降低MDA和ABA含量,增加GA含量,从而缓解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其中以0.3%H2O2浸种处理效果最好。高浓度H2O2处理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加重其毒害效应。说明适宜浓度的H2O2可以通过介导抗氧化酶系统、ABA和GA缓解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二、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黄瓜耐盐胁迫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瓜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 |
1.1 黄瓜耐盐性评价方法 |
1.2 黄瓜耐盐性评价结果 |
2 盐胁迫对黄瓜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 |
2.1 盐胁迫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 黄瓜耐盐性的遗传分析及相关基因的挖掘 |
4 提高黄瓜耐盐性的途径 |
4.1 嫁接 |
4.2 化学物质或外源激素诱导 |
4.3 生物诱导 |
5 问题与展望 |
(2)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盐胁迫对作物的影响 |
1.2.1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棉花对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
1.3 外源调节物质在作物中耐盐的应用 |
1.4 外源褪黑素在植物中的功能 |
1.4.1 外源褪黑素在作物中抗逆的作用 |
1.4.2 外源褪黑素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1.4.3 外源褪黑素对作物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盐浓度筛选 |
2.2.2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的比较 |
2.2.3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下胚轴长度的比较 |
2.2.4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侧根数的比较 |
2.2.5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生物量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2 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根系的影响 |
2.3.3 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地上部生长发育的比较 |
3.2.2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地下部生长发育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喷施外源褪黑素对棉花幼苗地上部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3.3.2 喷施外源褪黑素对棉花幼苗地下部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4.2.2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比较 |
4.2.3 盐胁迫下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4.2.4 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喷施外源褪黑素对棉花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
4.3.2 喷施外源褪黑素对棉花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3 喷施外源褪黑素对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源褪黑素对田间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SPAD值的变化趋势 |
5.2.2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物量的变化趋势 |
5.2.3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蕾期株高和果枝数的变化趋势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 |
6.1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
6.2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
6.3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6.4 外源褪黑素对田间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宛氏拟青霉菌对甜瓜盐胁迫的缓解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抗盐机制 |
1.2.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的影响 |
1.2.3 盐胁迫对离子平衡的影响 |
1.2.4 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5 盐胁迫对氮代谢的影响 |
1.2.6 盐胁迫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3 植物ZNC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盐胁迫下ZNC对甜瓜种子萌发的调控 |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2 试验方法 |
2.2 ZNC缓解甜瓜幼苗盐胁迫的生理效应 |
2.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ZNC对NaCl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浓度NaCl对甜瓜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
3.1.2 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种子胚根生长的影响 |
3.1.3 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种子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3.1.4 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3.1.5 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胚根中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1.6 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胚根活性的影响 |
3.1.7 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胚根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 |
3.1.8 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胚根中O_2.~-产生速率、H_2O_2和MDA含量的影响 |
3.1.9 ZNC对NaCl胁迫下甜瓜胚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10 ZNC对NaCl胁迫下甜瓜胚根中耐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 ZNC缓解甜瓜幼苗NaCl胁迫的生理效应 |
3.2.1 不同浓度NaCl对甜瓜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NaCl对甜瓜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指标影响 |
3.2.4 不同浓度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5 不同浓度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浓度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植株膜脂过氧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7 不同浓度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8 不同浓度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9 不同浓度ZNC处理对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耐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ZNC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 ZNC缓解甜瓜幼苗NaCl胁迫的生理效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甘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2 盐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盐胁迫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1 盐胁迫对植株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1.3.2 盐胁迫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3 盐胁迫对植株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1.3.4 盐胁迫对植株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1.4 逆境信号对盐胁迫的响应特征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处理与取样 |
2.2 测定方法及内容 |
2.2.1 种子发芽相关指标测定 |
2.2.2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
2.2.3 叶片束缚水/自由水含量测定 |
2.2.4 叶片丙二醛含量测定 |
2.2.5 叶片电解质渗透率测定 |
2.2.6 叶片叶绿素测定 |
2.2.7 叶片Pn、Tr、Gs、Ci测定 |
2.2.8 叶片Fo、Fv/Fo、Fv/Fm测定 |
2.2.9 叶片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的变化 |
3.1.1 不同浓度NaCl下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变化 |
3.1.2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变化 |
3.1.3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种子幼胚生长的变化 |
3.2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
3.2.1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幼苗外部形态的变化 |
3.2.2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变化 |
3.2.3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幼苗叶片膜质过氧化物质的变化 |
3.2.4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幼苗叶片光合指标的变化 |
3.2.5 4个处理时期光合气体参数、荧光参数与叶绿素间相关性分析 |
3.2.6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甘草幼苗叶片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
4 讨论 |
4.1 NaCl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 |
4.2 甘草幼苗耐盐特性 |
4.3 NaCl胁迫下甘草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外源硅提高黄瓜耐盐性的生理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对土壤中钠的感知和吸收 |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 NaCl胁迫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2.2 NaCl胁迫对植物离子稳态的影响 |
1.2.3 NaCl胁迫对代谢产物和细胞活动的影响 |
1.2.4 硝态氮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植物有益元素硅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对硅的吸收及转运 |
1.3.2 硅缓解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机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硅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1 供试品种 |
2.1.2 试验材料培养和处理 |
2.2 试验方法 |
2.2.1 萌发指标计算 |
2.2.2 ABA和GA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2.2.3 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2.2.4 芽苗的生长和氧化损伤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瓜萌发指标的影响 |
2.4.2 种子中ABA和GA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2.4.3 α-淀粉酶的活性 |
2.4.4 芽苗生长,质膜完整性和相对电解质渗漏率 |
2.4.5 胚根的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水平 |
2.4.6 胚根的抗氧化酶活性 |
2.4.7 胚根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硅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氧化损伤与Na~+积累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3.1.1 供试品种 |
3.1.2 试验材料培养和处理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生物量及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
3.2.2 电解质渗漏率及MDA的测定 |
3.2.3 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2.4 Na~+含量的测定 |
3.2.5 叶片中Na~+的亚细胞定位 |
3.2.6 Na~+转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2.7 植物内源激素的提取及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外源硅对NaCl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2 外源硅对NaCl胁迫下叶片电解质渗漏率与MDA含量的影响 |
3.4.3 外源硅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4 外源硅对Na~+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
3.4.5 外源硅对NaCl胁迫下离子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6 硅对NaCl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细胞分裂素在硅延缓盐胁迫诱导植物衰老中的作用 |
4.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4.1.1 供试品种 |
4.1.2 试验材料培养 |
4.1.3 试验材料处理 |
4.2 试验方法 |
4.2.1 叶绿素的测定 |
4.2.2 MDA的测定 |
4.2.3 CTK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4 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5 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植物中硅缓解盐胁迫诱导衰老的作用 |
4.4.2 硅对NaCl处理下离体叶片激素含量的影响 |
4.4.3 硅对CTK合成及降解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4 CTK合成抑制剂对硅延缓盐诱导叶片衰老的影响 |
4.4.5 盐诱导拟南芥叶片的衰老及硅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硅对硝酸盐胁迫下黄瓜氮同化和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5.1.1 供试品种 |
5.1.2 试验材料培养和处理 |
5.2 试验方法 |
5.2.1 生物量的测定 |
5.2.2 光合速率及氧化损伤测定 |
5.2.3 K和Ca的测定 |
5.2.4 NO_3~-,NO_2~-和 NH_4~+的测定 |
5.2.5 氮代谢相关酶类的活性检测 |
5.2.6 谷氨酸浓度的测定 |
5.2.7 叶绿素及其前体含量的测定 |
5.2.8 NRT和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外源硅对硝酸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 |
5.4.2 净光合速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浓度 |
5.4.3 叶片钾和钙的浓度 |
5.4.4 根NRT基因的表达 |
5.4.5 叶片NO_3~-,NO_2~-,NH_4~+和谷氨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
5.4.6 叶绿素和前体的浓度 |
5.4.7 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甜瓜对盐碱胁迫的形态学与生理生化响应和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 |
2 盐害的作用机理 |
2.1 渗透胁迫 |
2.2 离子伤害 |
3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3.1 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芽的影响 |
3.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及植株形态的影响 |
3.3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3.4 盐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保护酶的影响 |
3.5 盐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6 转录组测序 |
4 研究内容 |
4.1 NaCl和NaHCO_3 对甜瓜种子萌发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下甜瓜转录组测序分析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NaCl和 NaHCO_3 对甜瓜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aCl处理对甜瓜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NaHCO_3 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保护酶和淀粉代谢的影响 |
3 讨论 |
3.1 NaCl和 NaHCO_3 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种子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3.3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MDA的影响 |
3.4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5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章 NaCl和 NaHCO_3 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NaHCO_3 溶液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4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幼苗叶片H2O2 的影响 |
2.5 NaCl和 NaHCO_3 复合溶液对甜瓜幼苗SOD、CAT、POD的影响 |
2.6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幼苗叶片MDA的影响 |
2.7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幼苗叶片Pro的影响 |
2.8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幼苗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 |
2.9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10 NaCl和 NaHCO_3 复合处理对甜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讨论 |
第四章 模拟盐碱胁迫下甜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测序数据 |
2.2 SNP位点分析和可变性剪切事件预测 |
2.3 甜瓜中响应盐碱胁迫的差异基因分析 |
2.4 盐碱胁迫抑制甜瓜的生长和发育 |
2.5 盐碱胁迫影响甜瓜的抗氧化能力 |
2.6 盐碱胁迫影响甜瓜渗透调节能力 |
2.7 RT-qPCR验证实验 |
3 讨论 |
3.1 基因结构 |
3.2 GO注释 |
3.3 KEGG富集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刺榆种子萌发及幼苗耐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
1.2.1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
1.2.2 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1.3.1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伤害 |
1.3.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伤害 |
1.4 植物耐盐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
1.4.1 植物避盐机理 |
1.4.2 植物耐盐机理 |
1.5 刺榆研究现状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刺榆种子萌发的比较试验 |
2.3.2 外界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3 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4 不同盐类胁迫对刺榆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5 盐胁迫对刺榆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系统的影响 |
2.4 数据处理 |
2.5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 种子生理特性 |
3.1.2 光照对刺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3.1.3 温度对刺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3.1.4 水分对刺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3.1.5 沙埋深度对刺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3.2 外源激素对刺榆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1 不同浓度PEG对刺榆种子萌发影响 |
3.2.2 不同浓度GA_3对刺榆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SA对刺榆种子萌发影响 |
3.3 盐胁迫对刺榆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1 盐胁迫对刺榆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3.3.2 盐胁迫对刺榆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3.3.3 盐胁迫对刺榆种子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的影响 |
3.3.4 盐胁迫对刺榆种子相对盐害率的影响 |
3.4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4.1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细胞膜的影响 |
3.4.2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3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4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5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5.1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5.2 NaCl胁迫对刺榆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5.3 NaC1胁迫对刺榆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环境因子对刺榆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2 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3 盐胁迫对刺榆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4 盐胁迫对刺榆幼苗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1.5 盐胁迫对刺榆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南瓜砧木嫁接缓解黄瓜盐胁迫伤害的光合作用与水杨酸调控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设施土壤盐渍化研究进展 |
1 我国设施土壤盐渍化现状及成因 |
2 克服设施土壤盐渍化的途径 |
第二节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和植物的耐盐机制 |
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2 植物耐盐的生理机制 |
第三节 嫁接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 |
1 离子选择性吸收 |
2 离子区域化 |
3 抗氧化防御 |
4 保护光合系统 |
5 渗透调节系统 |
6 蛋白与基因表达 |
第四节 水杨酸对植物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机制 |
1 水杨酸的合成与贮藏 |
2 水杨酸缓解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研究进展 |
3 水杨酸盐胁迫响应机制 |
第二章 南瓜砧木嫁接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瓜砧木嫁接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
2.2 南瓜砧木嫁接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南瓜砧木嫁接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瓜砧木嫁接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叶片电子传输速率(ETR)的影响 |
2.2 南瓜砧木嫁接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的影响 |
2.3 南瓜砧木嫁接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叶片能量耗散产额Y(NPQ)和Y(NO)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南瓜砧木嫁接缓解黄瓜盐胁迫伤害的SA-H_2O_2调控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瓜砧木嫁接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SA含量的影响 |
2.2 南瓜砧木嫁接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根系H_2O_2含量的影响 |
2.3 AOPP与SA的施加对Ca(NO_3)_2胁迫下黄瓜植株根系H_2O_2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耐盐性的浓度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胁迫对番茄的危害 |
1.2 番茄的耐盐性机理 |
1.3 番茄耐盐性的调控途径 |
1.3.1 培育抗盐品种 |
1.3.2 嫁接调控抗盐 |
1.3.3 微生物调控抗盐 |
1.3.4 相关基因调控抗盐 |
1.3.5 非激素类物质调控抗盐 |
1.3.6 激素类物质调控抗盐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油菜素内酯浸种调控盐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的浓度效应及其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和处理 |
2.1.2 种苗根长、下胚轴长、鲜重的测定 |
2.1.3 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的测定和计算 |
2.1.4 番茄种苗活性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2.1.5 番茄种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1.6 番茄种苗保护酶系统活性的测定 |
2.1.7 番茄种苗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测定 |
2.1.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EBL浸种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发芽的调控效应 |
2.2.2 不同浓度EBL浸种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下胚轴和根长的调控效应 |
2.2.3 不同浓度EBL浸种对盐胁迫下番茄种苗鲜重和种子活力指数的调控效应 |
2.2.4 EBL3浸种对盐胁迫下番茄种苗ROS、MDA和Pro含量的调控效应 |
2.2.5 EBL3浸种对盐胁迫下番茄种苗SS、SP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调控效应 |
2.2.6 EBL3浸种对盐胁迫下番茄种苗不同形态多胺的调控效应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植株耐盐性的浓度效应及其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2 番茄植株根长、株高的测定 |
3.1.3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测定 |
3.1.4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K~+和Na~+含量的测定 |
3.1.5 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3.1.6 番茄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
3.1.7 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3.1.8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浓度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植株根长和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K~+、Na~+及K~+/Na~+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5 EBL4喷施对不同盐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6 EBL4喷施对不同盐浓度下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番茄植株离子稳态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1.2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K~+、Na~+、Ca~(2+)、Mg~(2+)含量的测定 |
4.1.3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4.1.4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MDA和Pro含量的测定 |
4.1.5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抗氧化酶系统相关指标的测定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离子含量及离子比值的影响 |
4.2.2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4.2.3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MDA和Pro含量的影响 |
4.2.4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番茄植株多胺代谢的调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2 番茄植株根长和株高的测定 |
5.1.3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中二胺氧化酶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5.1.4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中精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的测定 |
5.1.5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多胺含量的测定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生长的影响 |
5.2.2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3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多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5.2.4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游离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
5.2.5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
5.2.6 EBL喷施对盐胁迫下番茄不同器官束缚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全文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为通讯作者) |
(10)外源H2O2通过介导抗氧化酶、ABA和GA促进高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设计 |
1.2.1 NaCl浓度的筛选 |
1.2.2 H2O2浸种处理 |
1.3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1.3.1 ABA和GA含量测定 |
1.3.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1.3.3 H2O2、O2ˉ·和·OH的测定 |
1.3.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H2O2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 H2O2对Na Cl胁迫下黄瓜种子ABA和GA的影响 |
2.4 H2O2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5 H2O2对Na Cl胁迫下黄瓜种子MDA含量和ROS的影响 |
3 讨论 |
四、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瓜耐盐胁迫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刘东让,董邵云,苗晗,薄凯亮,张圣平,顾兴芳. 中国蔬菜, 2021(07)
- [2]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研究[D]. 李阳.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宛氏拟青霉菌对甜瓜盐胁迫的缓解效应[D]. 鲍甜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甘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D]. 王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外源硅提高黄瓜耐盐性的生理机理探讨[D]. 缑天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甜瓜对盐碱胁迫的形态学与生理生化响应和转录组分析[D]. 张贝贝.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7]刺榆种子萌发及幼苗耐盐性研究[D]. 杨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南瓜砧木嫁接缓解黄瓜盐胁迫伤害的光合作用与水杨酸调控机理[D]. 李城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9]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耐盐性的浓度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范翠枝.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10]外源H2O2通过介导抗氧化酶、ABA和GA促进高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J]. 朱利君,闫秋洁,陈光升,胡进耀,罗明华,杨远兵. 植物生理学报,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