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注塑于尼龙表面用TPE(论文文献综述)
谭支林[1](2018)在《选择性激光烧结尼龙12/石墨烯复合粉末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选择性激光烧结是一种典型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依赖于粉末材料的优良性能,尤其是高分子及其复合粉末材料。近年来,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被引入到选择性激光烧结高分子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中,与纯尼龙12粉末或者微米级填料增强的尼龙12粉末相比,纳米填料改性的尼龙12粉末能够有效提升烧结件的性能。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导热导电性能。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仅仅添加少量的石墨烯就能有效提升高分子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因此石墨烯对于开发高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潜力巨大。为此,本文采用溶剂沉淀法和机械共混法制备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粉末材料,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以石墨粉为原料,在浓硫酸、硝酸钾和高锰酸钾的强氧化作用下合成氧化石墨,辅以长时间的超声剥离制备可分散于水和乙醇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并利用FTIR、TEM、XRD手段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含有大羧基、羟基、环氧基等含氧官能团,呈片层褶皱结构,片层间距为0.89nm。为了获得分散性好的石墨烯乙醇分散液,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购买的石墨烯粉体,而且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乙醇分散液都辅以长时间的超声作用以强化分散和剥离效果。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粉末,利用微型注射机制备标准样条,对复合粉末材料的形貌、表观密度、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粉末呈近似球形,表观密度都在0.300.35g/cm3之间;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能够均匀分散在尼龙12基体中,当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含量分别为0.6%和1%时,PA12/G和PA12/GO复合粉末的综合性能最好,尤其是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大幅提高。采用机械共混法将预先制备的尼龙12粉末与分散在乙醇中的(氧化)石墨烯混合,得到尼龙12粉末表面包覆(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粉末材料,利用微型注射机制备标准样条,对复合粉末材料的形貌、表观密度、力学性能、电导率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粉末材料维持了纯尼龙12粉末近似球形的形貌,表观密度在0.400.45g/cm3之间;(氧化)石墨烯改性尼龙12后复合粉末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PA12/G复合粉末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最后,筛选出综合性能最好的四种复合粉末材料,分别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评价尼龙12复合粉末的熔融和结晶行为,为复合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提供参考烧结温度和粉床温度。
马静[2](2015)在《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制备及其增韧尼龙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塑料是具有高性能又可能代替金属材料的塑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工程塑料加工性好,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和隔热性、耐水及各种化学药品腐蚀、容易与玻璃纤维及各种填料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原有的工程塑料已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对材料高性能的要求,因此更多的人开始致力于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尼龙6(PA6)具有机械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阻燃性能好、耐磨损和自润滑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交通运输、化工建材和生活用品等方面。但是PA6存在着缺口冲击强度低的缺点,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对其进行增韧改性是很重要的。本论文采用热引发体系,以聚丙烯酸正丁酯(PBA)为核层,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层,并在最外层共聚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或丙烯酸(AA),以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PBA/P(MMA-co-MAA)]和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丙烯酸)[(PBA/P(MMA-co-AA)]核壳粒子。采用重量法测定了聚合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用激光粒度仪表征了乳胶粒子的粒径及分布,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核壳粒子的形貌。然后将制备的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与PA6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和注塑机注塑成型后,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PA6基体与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相容性和观察共混物冲击断面的形貌。本论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对PA6增韧效果影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为:弹性体核层交联剂(ALMA)用量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研究了不同ALMA用量和PBA含量的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对PA6的增韧作用,及功能单体种类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聚合反应中的单体转化率较高,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结构和组成可控,PA6基体与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相容性良好。当壳层最外层功能单体为MAA且用量为0.5%、核层交联剂ALMA用量为0.5%和PBA含量为85%时,PA6的缺口冲击强度最高,是纯PA6的7倍,断裂表面显示出韧性断裂特征。
王延鹏[3](2015)在《聚偏氟乙烯/氟橡胶/硅橡胶共混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态硫化技术和理论制备热塑性硫化胶(TPV),尤其是PP/EPDM体系TPV已经非常成熟,然而通过动态硫化技术制备特种橡/塑热塑性材料的应用研究并不多见。由于特种塑料和特种橡胶在结构和性能上与通用的PP/EPDM差异较大,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新型氟/硅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本论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氟橡胶(FKM)和硅橡胶(MVQ)为基材,通过简单熔融共混和动态硫化法制备氟/硅共混物。通过转矩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A)、接触角实验、橡胶加工分析仪(RPA 2000)、动态流变仪、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仪(EDS)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和方法,对简单熔融共混PVDF/MVQ、动态硫化PVDF/MVQ和动态硫化PVDF/FKM/MVQ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为了改善相界面的相容性,将甲基丙烯酸锌(ZDMA)引入到PVDF/MVQ中,通过过氧化物引发动态硫化对PVDF/MVQ进行原位界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制备的PVDF/MVQ共混材料中形成典型的“海-岛”结构。低MVQ含量时,如PVDF/MVQ(90/10)中的MVQ以球形颗粒的形状分散在PVDF基体中;较高MVQ含量时,如PVDF/MVQ(70/30)中的MVQ则以不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颗粒分散在PVDF基体中。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随体系中MVQ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共混材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同时复合粘度和储能模量随MVQ用量的增加而减小。MVQ相提高了材料中PVDF相的起始结晶温度,促进了PVDF的结晶过程。MVQ相有利于提高PVDF/MVQ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实验得到的残炭率要低于理论计算得到的残炭率。通过动态硫化制备PVDF/MVQ共混材料。交联的球形橡胶颗粒形成“网状”结构。材料熔体的复合粘度随MVQ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仍表现出假塑性行为。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结果都表明交联的MVQ提高共混材料中PVDF相的结晶速率。交联的MVQ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促进结晶过程,使晶粒变小,但较多的MVQ也阻碍晶体的生长,在共混材料中生成一定量结晶不完善的区域。交联的MVQ颗粒没有改变共混材料中PVDF相的晶体形貌和晶体结构,仍为球晶和α晶型。与简单熔融共混PVDF/MVQ共混材料相比,动态硫化制备的共混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以ZDMA作为界面改性剂,以过氧化物DCP为交联剂,动态硫化法制备PVDF/MVQ/ZDMA复合材料。ZDMA的加入增大了交联MVQ粒子的粒径。ZDMA选择性分散在PVDF相和MVQ相的界面处,在动态硫化过程中,PVDF、MVQ和ZDMA在界面处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原位增容改善PVDF和MVQ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粘结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同时,在PVDF/MVQ/ZDMA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上出现很多不同长度和不同直径的“丝状物”,这也有助于冲击强度的提高。随着ZDM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有所下降,这主要是橡胶颗粒尺寸增加导致的。ZDMA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熔体的复合粘度下降,但仍表现为假塑性流体。为改善PVDF和MVQ的界面相容性,引入第三组分FKM,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橡胶相为主的新型PVDF/FKM/MVQ热塑性弹性体。在该热塑性弹性体中,交联橡胶以球形粒子分散在塑料相中,橡胶球是FKM包覆MVQ的核壳结构。在PVDF/FKM/MVQ比例相同时,核和壳同时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动态硫化制备塑料相为主PVDF/FKM/MVQ共混材料。在PVDF基体中,形成FKM包覆MVQ的核壳结构,橡胶相的直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PVDF和橡胶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抑制了PVDF分子链的结晶,导致结晶速率的下降,但FKM的加入并没有改变三元共混材料中PVDF相结晶形貌和晶体结构。共混材料的极性随FKM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核壳结构的形成使共混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4](2015)在《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13年7月201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杜平高[5](2014)在《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类兼具橡胶弹性和热塑性塑料塑性双重特性的高分子材料。近年来,为了得到综合性能更好的材料,以适应更多的应用要求,对于TPE改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尤以TPE的共混改性最为广泛。本论文以三嵌段丙烯酸酯TPE(AC-TPE)和三嵌段苯乙烯TPE(TPES)为主要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共混物,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探讨加工参数对AC-TPE/TPES/SEBS-g-MAH三元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加工参数下的AC-TPE/TPES/SEBS-g-MAH三元共混物,以力学性能为依据,确定较优的加工参数。结果表明:密炼温度175-185℃,密炼时问10min,热压成型时间10min,成型温度155~165℃,成型压力8MPa的加工条件下制备的共混物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第二部分,熔体共混制备AC-TPE/TPES二元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FTIR. SEM、DMTA、DSC和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AC-TPE/TPES为不相容体系,随TPES含量增大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断裂伸长率显着增加,共混物在TPES含量较少时形成以AC-TPE为连续相,TPES为分散相的“海-岛”结构,在TPES与AC-TPE含量接近时,为双连续相结构,在TPES含量较大时形成以TPES为连续相,AC-TPE为分散相的“海-岛”结构;阻尼减震性能增强,尤其在AC-TPE/TPES=1:1时阻尼减震性能得到很大提高,随TPES含量的增加耐热性能增加。第三部分,制备AC-TPE/TPES/EVA-g-MAH. AC-TPE/TPES/SEBS-g-MAH三元共混物,研究其结构性能。结果表明:EVA-g-MAH和SEBS-g-MAH的增容使AC-TPE/TPES的相容性提高;AC-TP和TPES的红外特征峰位发生迁移,相分离尺寸与二元共混物相比明显降低,且稳定性提高;两相间的表面张力降低;分相随AC-TPE和TPES相对含量改变而改变,增容剂包裹在分散相周围,起桥接分散相和连续相的作用。从相分离尺寸和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来看,增容剂SEBS-g-MAH的增容效果优于EVA-g-MAH。第四部分,制备AC-TPE/TPES/SEBS-g-MAH/CaCO3/硅烷偶联剂多元共混物,并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刚性粒子CaC03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共混物的刚性,但CaC03对共混物的补强和增韧作用不足以抵消其对共混物内部产生的缺陷,其力学性能下降。在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填充CaCO3的共混物力学性能提高,且含长链和两亲性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具有与基材更好的相容性,共混物的性能更好,硅烷偶联剂KH-570比AC-76具有更好的偶联效果。
汲长远[6](2014)在《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与三元尼龙动态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上制备了AEM/PAM15动态硫化热塑性硫化胶(TPV)。与EPDM/PP动态硫化热塑性硫化胶相比,原材料采用高性能橡胶AEM和低熔点尼龙PAM1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橡胶加工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先进仪器研究了加工工艺、硫化体系、热空气老化、填充补强体系等对材料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结构形态、耐老化性能和动态机械性能等的影响。根据结构决定性能的理论,提出:可以从硫化特性入手深入研究各因素对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共混温度、转子转速、AEM/PAM15共混比、共混时间和投料方式对硫化特性的影响较大。随共混温度的增加,硫化程度先增加后降低,硫化速率加快;随转子转速的增加,硫化程度逐渐降低,硫化速率加快;一定程度的延长共混时间,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橡胶百分比增加可以加快硫化速率,并在一定的橡塑比时性能最好;投料顺序同样影响材料的性能,以先使橡塑组分充分共混后硫化为原则,可以得到较好的性能。综合考虑加工、性能各因素,选择加工条件为:共混温度160℃,转速60r·min-1,AEM/PAM15共混比60/40,达最大转矩后3min出料,AEM、脱模剂和防老剂开炼机开炼→加入PAM15密炼至6min→加入HVA-2混炼1min→加入F40至转矩达到平衡后3min出料下片的加料顺序。通过考察过氧化物硫化体系(F40)、结晶过氧化物(DCP)硫化体系和胺类(1#)硫化体系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硫化剂用量的增加,体系的硫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小。相同用量时,胺类硫化体系硫化性能最好。在F40和结晶DCP用量都为4份时,性能达到最佳;对于胺类硫化体系,硫化剂用量为1.5份时,性能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TPV材料呈“海-岛”两相结构,硫化剂用量较少时,AEM颗粒倾向于以椭圆形存在,随着硫化剂添加量的增加,橡胶交联粒子逐渐向球形颗粒转变,但硫化剂添加量过高,容易使橡胶粒子团聚。热分析实验表明:动态硫化使体系出现一个新的玻璃转化温度Tg2,表明AEM与PAM15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动态硫化对橡胶和塑料相的热分解温度影响很小。研究填充补强体系对AEM/PAM15TPV材料的影响发现:炭黑和白炭黑对于不同硫化体系的AEM/PAM15TPV都有一定的补强效果,其中胺类硫化体系补强效果最好。经过补强,在原有白料的基础上能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但当添加量过多时,使性能降低;炭黑和白炭黑的加入增强了界面的相互作用,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使断裂伸长率降低;同时,补强体系能够提升共混体系的硬度。对填充体系的分散度进行分析发现,炭黑添加量过少和过多均不利于炭黑的分散。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7](2014)在《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刘金鹏[8](2013)在《汽车零部件的塑料化趋势及尼龙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是工程塑料使用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也同样有着飞速的发展,在国内也是工程塑料的应用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领域之一。可以预见到未来汽车产业对零部件的塑料化会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以往的经验表明,很多零部件一旦有合适的塑料材料符合要求,则很快就会有车型装备并开始路试,如路试合格则很快就会批量化装备车辆。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的特点是产品多样性强,特定车型零部件OEM供应商和材料选择几乎不变,材料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在国内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准确的定位自己的产品,精确的选定目标零部件市场和客户,成功的让客户选择自己所推荐的材料,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培养牢固的客户忠诚度是行业内供应商能够快速发展和壮大的条件。本文旨在对汽车零部件塑料化的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从其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来判断未来汽车塑料零部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多年的市场开发和销售经验,加上对竞争对手产品和其特点的深入了解,和对汽车塑料零部件应用的研究,结合自身所在企业和产品的特点,重点对通用工程塑料尼龙6、尼龙66的市场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从零部件产品的性能要求出发结合各个供应商的产品的特点,做出系统性的分析,得出明确的可行性结论,做出明确的市场细分定位,以期为产品实际的市场开发工作指出明确的方向和竞争策略,减少人员的投入和时间上无谓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丁海琴[9](2013)在《用于弹药的聚合物合成、改性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高分子聚合物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弹药中,如硝化棉类含能粘结剂和塑料弹带均是典型的高分子聚合物。粘结剂作为发射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系的能量性能和力学性能。硝化棉作为含能粘结剂,广泛应用于单基、双基和三基发射药中,但由于NC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温力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发射药的发展和应用。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作为一种新型含能的叠氮类粘结剂,具有氮含量高、机械感度低、热稳定好、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等优点,然而GAP分子链中较大的-CH2N3侧链的存在,使其主链承载原子数少,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导致其抗拉强度较低。本文利用聚合物增强原理,在硝化棉和GAP两类含能粘结剂间进行复合改性,以期获得性能互补的含能粘结剂,为发展强而韧的复合含能粘结剂提供基础,满足不同发射药及推进剂的需求。近年来塑料弹带尤其是尼龙66和聚甲醛在各种新式炮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钛酸钾晶须的拉伸强度达7000MPa,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且生产成本低,因此尝试采用钛酸钾晶须改性尼龙66和聚甲醛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等,以期更好的满足弹带用塑料对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的需求。针对硝化棉类粘结剂和塑料弹带的改性需求,本课题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段,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为软段,合成不同硬段质量分数的聚叠氮缩水甘油醚聚氨酯弹性体(GAPE)。DMA分析表明硬段质量分数为33%的GAPE-2的刚性和柔顺性均较佳,低温时自由体积膨胀系数(af)较大,而其低温脆化参数(m)值较小(m=55.6),链段运动活化能为271.0kJ/mol,表明GAPE-2具有较好的低温塑性和韧性且其脆性较小。真密度测试表明随着硬段质量分数由30%增加到36%,GAPE的真密度由1.35g·cm-3增加至1.52g·cm-3、对不同硬段质量分数的GAPE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硬段质量分数为33%时,GAPE的力学性能较佳,断裂伸长率为360%,特别是抗拉强度为13.3MPa,约比硬段质量分数为30%的GAPE-1的抗拉强度高209%,比硬段质量分数为36%的GAPE-3的抗拉强度高87.3%。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得两组不同质量比的GAPE/硝化棉(氮含量=13.5%)、GAPE/硝化棉(氮含量=12.0%)共混试样。采用DMA、力学性能测试、FTIR、真密度等分析手段对共混试样进行表征。GAPE/硝化棉(氮含量=13.5%)共混体系的低温玻璃化转变温度均低于-3℃, GAPE/硝化棉(氮含量=12.0%)共混体系的低温玻璃化转变温度均低于-10℃,硝化棉的低温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共混体系均出现2个Tg,GAPE/硝化棉(氮含量=13.5%)共混体系中当GAPE含量为40%时,两相的疋较为靠近;GEPE/硝化棉(氮含量=12.0%)共混体系中当GAPE的含量为30%时,两相的Tg较为靠近,说明此配比下的两相相容性较好。由低温粘弹系数的计算知,这两个配比下材料的低温脆性和柔顺性均较好。当GAPE质量分数为30%时,GAPE/硝化棉(氮含量=12.0%)共混体系的抗拉强度为43.3MPa;而此配比下GAPE/硝化棉(氮含量=12.0%)的断裂伸长率达到33.5%,比硝化棉(氮含量=12.0%)的断裂伸长率7.7%提高了近5倍。同时,当GAPE的质量分数为30%时,GAPE/硝化棉(氮含量=13.5%)的抗拉强度为63.5MPa,断裂伸长率为30.5%。在研究了GAPE对硝化棉的力学性能改性获得一种选用GAPE.硝化棉作为高能高强度复合粘结剂的体系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硬段质量分数的GAPE,合成两组不同质量分数的GAPE/硝化棉/硝化三乙二醇的共混体系。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力学性能测试仪及TG等技术手段对两组共混体系进行表征。随着两种不同硬段质量分数的GAPE含量增加,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GAPE-3(硬段质量分数为36%)的含量为5%时,体系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较好,使抗拉强度从24.7MPa提高到32.1MPa,断裂伸长率从37.0%提高到54.4%。同样当GAPE-2(硬段质量分数为33%)含量为5%时,体系的抗拉强度从24.7MPa提高到32.4MPa,断裂伸长率从37.0%提高到58.5%。热失重分析表明:硝化棉/硝化三乙二醇体系的分解温度为127℃,加入GAPE后,热分解温度提前到105℃左右,说明GAPE能够促进硝化棉/硝化三乙二醇体系的热分解过程,降低热分解温度。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硝化棉/硝化三乙二醇体系中两相玻璃化温度之差为97.7℃,引入GAPE后,两相的玻璃化温度之差缩小,体系的相容性较好。利用NC的葡萄糖的分子链上残余的-OH与含自由-NCO的GAP-MDI预聚物发生化学反应制得GAP/NC依次为30/70、35/65、40/60、50/50的GAP-MDI/NC试样。当GAP的含量为50%时,产物的断裂伸长率为61.7%,高于NC的断裂伸长率7.7%,此时产物的抗拉强度为33.4MPa,低于NC的抗拉强度75.2MPa;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引入GAP-MDI预聚物后,试样高温α峰向低温方向移动,α转变的峰值增大,说明NC的链段柔顺性变好,试样均出现一个低于-9.5℃的低温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改性后的NC低温力学性能改善。针对塑料弹带对材料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及耐高温性的需求,选用钛酸钾晶须对PA66和POM进行改性。当钛酸钾晶须的含量为20%时,POM的拉伸强度由55.9MPa提高至86.0MPa,提高了53.8%;当钛酸钾晶须的含量为30%时,PA66的拉伸强度由68.2MPa提高至127.6MPa,提高了87.1%。进一步探讨了试样的最佳注射工艺条件,得出当注射温度为210℃、模具温度为90℃、注射压力为55MPa时,钛酸钾改性POM-ZA343的拉伸强度最大为89.1MPa,相比最小值提高了12.9%;当注射温度为315℃、模具温度为60℃、注射压力为60MPa时,钛酸钾改性PA66-ZN262B的拉伸强度最大为127.6MPa,相比最小值提高了35.2%。
钱伯章[10](2010)在《热塑性弹性体(TPE)及其市场和产品研发》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热塑性弹性体(TPE)的种类和性能、工艺特性和在汽车中的应用,以及世界市场分析和新产品研发与发展方向。
二、二次注塑于尼龙表面用TP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次注塑于尼龙表面用TPE(论文提纲范文)
(1)选择性激光烧结尼龙12/石墨烯复合粉末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选择性激光烧结概述 |
1.1.1 SLS发展简介 |
1.1.2 SLS工作原理 |
1.1.3 SLS技术特点 |
1.1.4 SLS粉末材料特性 |
1.1.5 SLS粉末材料研究概况 |
1.2 选择性烧结高分子粉末材料概述 |
1.2.1 选择性烧结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
1.2.2 选择性烧结高分子粉末材料制备方法 |
1.3 石墨烯概述 |
1.3.1 石墨烯的结构与特性 |
1.3.2 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1.4 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1 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2 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
1.5 本工作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工作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溶剂沉淀法制备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粉末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2.4 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的测定 |
2.2.5 (氧化)石墨烯预处理 |
2.2.6 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粉末的制备 |
2.2.7 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
2.3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2.4 粉末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粉末材料的表观密度测定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4.3 力学性能测试 |
2.4.4 维卡软化温度测定 |
2.4.5 热重分析 |
2.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2.5.2 粉末材料的表观密度 |
2.5.3 复合粉末及试样冲击断面SEM分析 |
2.5.4 粉末材料试样的力学性能 |
2.5.5 试样维卡软化温度 |
2.5.6 粉末材料的热重分析 |
2.5.7 粉末材料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混合法制备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粉末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原料和设备 |
3.2.2 纯尼龙12 粉末的制备 |
3.2.3 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粉末的制备 |
3.2.4 尼龙12/(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
3.3 粉末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粉末的表观密度 |
3.4.2 粉末材料及试样冲击断面SEM分析 |
3.4.3 粉末材料试样的力学性能 |
3.4.4 尼龙12/石墨烯复合粉末的导电性 |
3.4.5 试样维卡软化温度 |
3.4.6 粉末材料的热重分析 |
3.4.7 粉末材料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制备及其增韧尼龙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A6的生产及应用 |
1.3 PA6的结构与性能 |
1.4 PA6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
1.4.1 化学反应增容增韧 |
1.4.2 物理共混增韧 |
1.4.2.1 PA6与核壳粒子共混增韧 |
1.4.2.2 PA6与橡胶弹性体共混增韧 |
1.4.2.3 PA6与热塑性弹性体共混增韧 |
1.4.2.4 PA6与无机粒子共混增韧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3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制备 |
2.4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表征 |
2.4.1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 |
2.4.1.1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实测粒径及其分布 |
2.4.1.2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理论粒径 |
2.4.2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形貌 |
2.4.3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红外光谱测试 |
2.4.4 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乳液参数 |
2.5 PA6/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共混物的制备 |
2.6 PA6/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共混物性能测试 |
2.6.1 PA6/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共混物力学性能 |
2.6.1.1 PA6/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共混物冲击强度 |
2.6.1.2 PA6/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共混物拉伸强度 |
2.6.2 PA6/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共混物动态热机械性能 (DMA) |
2.6.3 PA6/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SEM) |
第三章 正交试验 |
3.1 实验设计 |
3.2 正交试验中核壳粒子乳液聚合参数 |
3.2.1 核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 |
3.2.2 核壳粒子的红外光谱 |
3.2.3 核壳粒子乳液参数 |
3.3 正交试验中PA6/核壳粒子共混物力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BMM制备及其增韧PA6 |
4.1 实验设计 |
4.2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BMM乳液聚合参数 |
4.2.1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BMM粒径及其分布 |
4.2.2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BMM乳液参数 |
4.3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A6/PBMM共混物性能 |
4.3.1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A6/PBMM共混物力学性能 |
4.3.2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A6/PBMM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 |
4.3.3 核层不同交联密度PA6/PBMM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核层聚合物含量PBMM的制备及增韧PA6 |
5.1 实验设计 |
5.2 不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的PBMM乳液聚合参数 |
5.2.1 不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PBMM粒径及其分布 |
5.2.2 不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PBMM乳液参数 |
5.3 不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的PA6/PBMM共混物性能 |
5.3.1 不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PA6/PBMM共混物力学性能 |
5.3.2 不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PA6/PBMM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 |
5.3.3 不同核层聚合物(PBA)含量PA6/PBMM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壳层功能单体种类对PA6韧性的影响 |
6.1 实验设计 |
6.2 壳层不同功能单体的核壳粒子乳液聚合参数 |
6.2.1 壳层不同功能单体的核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 |
6.2.2 壳层不同功能单体的核壳粒子乳液参数 |
6.3 壳层不同功能单体的PA6/核壳粒子共混物性能 |
6.3.1 壳层不同功能单体的PA6/核壳粒子共混物力学性能 |
6.3.2 壳层不同壳层功能单体的PA6/核壳粒子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聚偏氟乙烯/氟橡胶/硅橡胶共混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热塑性弹性体 |
1.3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
1.3.1 动态硫化的必要条件 |
1.3.2 热塑性弹性体的相形态结构及表征方法 |
1.3.3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 |
1.4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
1.4.1 影响共混界面相容性的因素 |
1.4.2 改善相容性的方法 |
1.4.3 聚合物共混物界面增容 |
1.5 氟塑料 |
1.5.1 聚偏氟乙烯概述 |
1.5.2 聚偏氟乙烯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 |
1.5.3 聚偏氟乙烯的结晶形态 |
1.5.4 聚偏氟乙烯的加工性能 |
1.6 硅橡胶 |
1.6.1 硅橡胶的结构 |
1.6.2 硅橡胶的性能 |
1.6.3 硅橡胶的应用 |
1.7 氟橡胶 |
1.7.1 氟橡胶的结构 |
1.7.2 氟橡胶的性质 |
1.7.3 氟橡胶的应用 |
1.8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9.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9.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熔融共混聚偏氟乙烯/硅橡胶共混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试样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转矩曲线 |
2.3.2 力学性能 |
2.3.3 形貌分析 |
2.3.4 流变性能 |
2.3.5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3.6 结晶行为分析 |
2.3.7 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硫化聚偏氟乙烯/硅橡胶共混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动态硫化PVDF/MVQ共混材料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转矩曲线 |
3.3.2 形貌分析 |
3.3.3 流变性能 |
3.3.4 动态流变行为 |
3.3.5 结晶行为分析 |
3.3.6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3.7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3.3.8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3.3.9 偏光显微镜照片分析 |
3.3.10 XRD分析 |
3.3.11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硫化聚偏氟乙烯/硅橡胶/甲基丙烯酸锌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动态硫化PVDF/MVQ/ZDM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转矩曲线 |
4.3.2 MVQ/ZDMA硫化胶力学性能 |
4.3.3 PVDF/MVQ/ZDMA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4.3.4 PVDF/MVQ/ZD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3.5 ZDMA的选择性分散 |
4.3.6 FT-IR分析 |
4.3.7 PVDF/MVQ/ZDMA复合材料冲击断面 |
4.3.8 流变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橡胶相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氟硅热塑性弹性体及形成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动态硫化PVDF/FKM/MVQ三元共混材料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相结构理论预测 |
5.3.2 转矩曲线 |
5.3.3 FT-IR分析 |
5.3.4 TEM分析 |
5.3.5 SEM分析 |
5.3.6 核壳结构形成过程初步探讨 |
5.3.7 力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塑料相为主的动态硫化聚偏氟乙烯/氟橡胶/硅橡胶共混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料 |
6.2.2 动态硫化PVDF/FKM/MVQ三元共混材料的制备 |
6.2.3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转矩曲线 |
6.3.2 形貌分析 |
6.3.3 流变性能 |
6.3.4 熔融和结晶行为分析 |
6.3.5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6.3.6 偏光显微镜照片分析 |
6.3.7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6.3.8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6.3.9 表面自由能 |
6.3.10 XRD分析 |
6.3.11力学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 聚乙烯 |
2. 2 聚丙烯 ( PP) |
2. 3 聚氯乙烯 ( PVC) |
2. 4 聚苯乙烯 (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 1 尼龙 ( PA) |
3. 2 聚碳酸酯 ( PC) |
3. 3 聚甲醛 ( POM) |
3. 4 热塑性聚酯树脂 |
3. 4.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 |
3. 4.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PBT) |
3. 4. 3 其他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 1 聚苯硫醚 ( PPS) |
4. 2 聚芳醚酮 ( PAEK) |
4. 3 聚芳砜 ( PASF) |
4. 4 含氟聚合物 |
5 热固性树脂 |
5. 1 酚醛树脂 |
5. 1. 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 1. 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 1. 3 酚醛树脂合成和机理探索以及应用研究 |
5. 2 聚氨酯 ( PU) |
5. 2. 1 原料 |
5. 2. 2 泡沫塑料 |
5. 2. 3 弹性体 |
5. 2. 4 橡胶 |
5. 2. 5 涂料 |
5. 2. 6 胶黏剂和密封剂 |
5. 2. 7 树脂及助剂 |
5. 2. 8 设备 |
5. 2. 9 其他 |
5. 3 不饱和聚酯 |
5. 3. 1 市场动态 |
5. 3. 2 研究及应用进展 |
5. 3. 2. 1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 1) 纳米复合材料 |
( 2) 生物复合材料 |
( 3) 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3. 2.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改进 |
5. 4 环氧树脂 |
(5)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热塑性弹性体 |
1.2.1 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历程 |
1.2.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
1.2.2.1 苯乙烯类TPE(TPS) |
1.2.2.2 烯烃类TPE(TPO) |
1.2.2.3 氯乙烯类TPE(TPVC) |
1.2.2.4 聚氨酯类TPE(TPU) |
1.2.2.5 酯类TPE(TPEE) |
1.2.2.6 胺类TPE(TPAE) |
1.2.3 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 |
1.3 增容剂 |
1.3.1 增容剂种类 |
1.3.1.1 高分子增容剂 |
1.3.1.2 小分子增容剂 |
1.3.2 增容剂在嵌段共聚物共混中的作用 |
1.3.2.1 增容剂对相界面张力的影响 |
1.3.2.2 增容剂对分相尺寸的影响 |
1.3.2.3 增容剂对颗粒聚结的影响 |
1.3.3 增容剂的选择 |
1.3.3.1 结构 |
1.3.3.2 分子量 |
1.3.3.3 价格 |
1.4 增容剂的作用原理 |
1.4.1 反应型增容剂 |
1.4.2 非反应型增容剂 |
1.4.3 低分子量增容剂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 |
2.1.1 AC-TPE |
2.1.2 TPES |
2.1.3 EVA-g-MAH |
2.1.4 SEBS-g-MAH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样制备 |
2.3.1 密炼共混 |
2.3.2 模压成型 |
2.4 共混物结构和性能表征 |
2.4.1 表观密度 |
2.4.2 邵氏硬度 |
2.4.3 耐水性能 |
2.4.4 力学性能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2.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8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4.9 热重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3.1 加工参数的选取 |
3.1.1 密炼加工参数的选取 |
3.1.1.1 密炼温度(T_1)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2 密炼时间(t_1)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2 模压机加工参数的选取 |
3.1.2.1 模压温度(T_2)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2.2 热压保压时间(t_2)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2.3 热压保压压力(P)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AC-TPE/TPES二元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3.2.1 AC-TPE/TPES二元共混物的制备 |
3.2.2 AC-TPE/TPES二元共混物的表征 |
3.2.2.1 表观密度 |
3.2.2.2 耐水性能 |
3.2.2.3 邵氏硬度 |
3.2.2.4 力学性能 |
3.2.2.5 FTIR表征AC-TPE/TPES的相容性 |
3.2.2.6 SEM表征AC-TPE/TPES的相容性 |
3.2.2.7 DMTA表征AC-TPE/TPES的阻尼减震性能 |
3.2.2.8 TG表征AC-TPE/TPES的耐热性能 |
3.2.3 小结 |
3.3 AC-TPE/TPES/EVA-g-MAH三元共混物制备与性能表征 |
3.3.1 AC-TPE/TPES/EVA-g-MAH三元共混物的制备 |
3.3.2 AC-TPE/TPES/EVA-g-MAH三元共混物的表征 |
3.3.2.1 邵氏硬度 |
3.3.2.2 力学性能 |
3.3.2.3 FTIR表征AC-TPE/TPES/EVA-g-MAH的相容性 |
3.3.2.4 SEM表征AC-TPE/TPES/EVA-g-MAH的相容性 |
3.3.2.5 DMTA表征AC-TPE/TPES/EVA-g-MAH的阻尼减震性能 |
3.3.2.6 TG表征AC-TPE/TPES/EVA-g-MAH的耐热性能 |
3.3.3 小结 |
3.4 AC-TPE/TPES/SEBS-g-MAH三元共混物制备与性能表征 |
3.4.1 AC-TPE/TPES/SEBS-g-MAH三元共混物的制备 |
3.4.2 AC-TPE/TPES/SEBS-g-MAH三元共混物的表征 |
3.4.2.1 邵氏硬度 |
3.4.2.2 力学性能 |
3.4.2.3 FTIR表征AC-TPE/TPES/SEBS-g-MAH的相容性 |
3.4.2.4 SEM表征AC-TPE/TPES/SEBS-g-MAH的相容性 |
3.4.2.5 DMTA表征AC-TPE/TPES/SEBS-g-MAH的阻尼减震性能 |
3.4.2.6 TG表征AC-TPE/TPES/SEBS-g-MAH的耐热性能 |
3.4.3 小结 |
3.5 无机填料、硅烷偶联剂对三元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1 试样制备 |
3.5.1.1 三元共混物基料制备 |
3.5.1.2 填充CaCO_3的共混物制备 |
3.5.1.3 硅烷偶联剂改性共混物制备 |
3.5.2 共混物性能表征 |
3.5.2.1 填充CaCO_3共混物 |
3.5.2.2 硅烷偶联剂改性共混物 |
3.5.2.3 定量硅烷偶联剂存在下CaCO_3含量对共混物性能影响 |
3.5.3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与三元尼龙动态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塑性弹性体 |
1.1.1 热塑性弹性体简介 |
1.1.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
1.1.3 主要的热塑性弹性体 |
1.1.4 热塑性弹性体的特点 |
1.2 弹性体基料 |
1.2.1 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 |
1.2.2 三元尼龙 |
1.3 动态硫化技术 |
1.3.1 动态硫化技术的定义 |
1.3.2 动态硫化技术的发展 |
1.3.3 动态硫化法制备 TPV 的工艺 |
1.3.4 动态硫化热塑性体弹性 |
1.4 AEM 硫化体系 |
1.4.1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
1.4.2 二胺类硫化体系 |
1.5 补强填充体系 |
1.5.1 炭黑 |
1.5.2 白炭黑 |
1.6 HAAKE 转矩流变仪 |
1.7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AEM/PAM15 TPV 工艺参数的探索 |
2.1 实验准备及测试方法 |
2.1.1 原材料 |
2.1.2 仪器及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共混温度的影响 |
2.2.2 转速的影响 |
2.2.3 达到最大转矩后时间的影响 |
2.2.4 加料顺序的影响 |
2.2.5 共混比的影响 |
2.3 结论 |
第三章 AEM/PAM15 TPV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研究 |
3.1 实验准备及测试方法 |
3.1.1 原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实验配方 |
3.1.5 性能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F40 用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3.2.2 结晶过氧化物硫化剂 DCP 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3.3 结论 |
第四章 AEM/PAM15 TPV 胺类(1#)硫化体系的研究 |
4.1 实验准备及测试方法 |
4.1.1 原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试样制备 |
4.1.4 实验配方 |
4.1.5 性能测试 |
4.2 1#硫化体系对 AEM/PAM15 TPV 性能的影响 |
4.2.1 1#硫化剂使用量对体系硫化性能的影响 |
4.2.2 1#硫化剂使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1#硫化剂用量对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 |
4.2.4 1#硫化剂用量对体系热性能影响 |
4.3 1#硫化体系二段硫化的研究 |
4.3.1 二次硫化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4.3.2 二次硫化时间长短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4.3.3 二次硫化时间对 AEM/PAM15 TPV 热性能的研究 |
4.4 结论 |
第五章 AEM/PAM15 TPV 耐老化性能的研究 |
5.1 实验准备及测试方法 |
5.1.1 原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样制备 |
5.1.4 实验配方 |
5.1.5 性能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AEM/PAM15 TPV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耐老化的研究 |
5.2.2 AEM/PAM15 TPV 胺类硫化体系耐老化的研究 |
5.3 结论 |
第六章 AEM/PAM15 TPV 补强性能的研究 |
6.1 实验准备及测试方法 |
6.1.1 原材料 |
6.1.2 仪器设备 |
6.1.3 试样制备 |
6.1.4 实验配方 |
6.1.5 性能测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补强研究 |
6.2.2 胺类硫化体系的补强研究 |
6.3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聚乙烯( PE) |
2. 2聚丙烯( PP) |
2. 3聚氯乙烯( PVC) |
2. 4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工程塑料 |
3. 1尼龙( PA) |
3. 2聚碳酸酯( PC) |
3. 3聚甲醛( POM) |
3. 4热塑性聚酯 |
3. 5聚苯醚( PPE) |
4特种工程塑料 |
4. 1聚醚醚酮 |
4. 2液晶聚合物( LCP) |
4. 3聚苯砜 |
5热固性树脂 |
5. 1酚醛树脂 |
5. 2不饱和聚酯 |
5. 2. 1市场动态 |
5. 2. 2主要原料市场概况 |
5. 2. 2. 1苯乙烯[160] |
5. 2. 2. 2丙二醇[161] |
5. 2. 2. 3苯酐[162] |
5. 2. 2. 4顺酐[163] |
5. 2. 3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2. 4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性能 |
5. 2. 5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 |
5. 2.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电性能 |
5. 2. 7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 |
5. 2.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 |
5. 3环氧树脂( EP) |
5. 3. 1亚洲、美国环氧树脂工业 |
5. 3. 1. 1亚洲环氧树脂[176-179] |
5. 3. 1. 2美国 |
5. 3. 2产能变化和企业经营动态 |
5. 3. 2. 1产能变化[180-187] |
5. 3. 2. 2企业经营动态[188-193] |
5. 3. 3新产品[194-199] |
5. 3. 3. 1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
5. 3. 3. 2助剂 |
5. 3. 4应用领域发展 |
5.3.4.1胶黏剂[200-211] |
5. 3. 4. 2涂料[212-223] |
5. 3. 5结语 |
5. 4聚氨酯( PU) |
5. 4. 1原料 |
5. 4. 2泡沫 |
5. 4. 3涂料 |
5. 4. 4胶黏剂 |
5. 4. 5弹性体 |
5. 4. 6助剂 |
(8)汽车零部件的塑料化趋势及尼龙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司简介 |
1.2 现状及主要问题 |
1.2.1 公司市场及销售情况 |
1.2.2 应用于汽车行业塑料产品及特点 |
1.2.3 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意义 |
第二章 塑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概述 |
2.1 汽车行业应用的塑料种类及典型塑料汽车零部件 |
2.1.1 汽车用塑料简介 |
2.1.2 汽车典型塑料零部件 |
2.2 国内汽车行业现状 |
2.3 汽车塑料应用的国际趋势 |
2.4 汽车新技术发展为汽车塑料应用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
2.5 我国塑料零部件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
2.6 展望 |
第三章 尼龙在汽车上的应用 |
3.1 尼龙产品的种类及在汽车上应用的零部件概述 |
3.2 汽车用尼龙材料概述 |
3.3 汽车市场尼龙材料消费和预测 |
第四章 尼龙 6、尼龙 66 在汽车零部件应用上市场细分 |
4.1 发动机区尼龙零部件 |
4.1.1 油过滤器 |
4.1.2 发动机盖板 |
4.1.3 散热器 |
4.1.4 进水口管件和排水口管件 |
4.1.5 气缸头盖 |
4.1.6 进气岐管 |
4.2 汽车燃油系统零部件 |
4.2.1 燃料盖(fuel cap) |
4.2.2 燃料截止阀(fuel out-off Valve) |
4.2.3 燃料箱(fuel tank) |
4.2.4 燃油管(fuel tube)或者燃油软管(fuel hose) |
4.2.5 快速接头(quick connector) |
4.2.6 燃料导轨(fuel roil) |
4.2.7 滤毒罐(canister) |
4.2.8 燃料喷射器(fuel injector) |
4.3 尼龙材料在汽车电器电子系统零部件上的应用 |
4.4 汽车机能部件系统 |
4.5 安全系统部件 |
4.6 涡轮增压器到中冷器进气管路 |
4.7 重点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
4.7.1 发动机区产品市场分析及重点产品选择 |
4.7.2 汽车燃油系统零部件产品市场分析及重点产品选择 |
4.7.3 汽车电气电子系统产品市场分析及重点产品选择 |
4.7.4 汽车机能系统部件产品市场分析及重点产品选择 |
4.7.5 汽车安全系统部件市场分析及重点产品选择 |
4.7.6 涡轮增压器到中冷器进气管路市场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用于弹药的聚合物合成、改性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含能粘结剂概述 |
1.2 含能粘结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硝化棉的结构与性能 |
1.3.1 硝化棉的结构 |
1.3.2 硝化棉的性能及研究进展 |
1.4 叠氮类粘结剂 |
1.4.1 BAMO/AMMO共聚物 |
1.4.2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粘结剂 |
1.5 塑料弹带的作用及要求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2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粘弹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聚氨酯弹性体的分子结构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原料 |
2.3.2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
2.3.3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聚氨酯弹性体的分析与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分含量对聚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2 扩链剂含量对GAPE动态力学性能影响 |
2.4.3 加载频率对GAPE动态力学性能影响 |
2.4.4 应用时温叠加原理对GAPE粘弹性能的研究 |
2.4.5 硬段质量分数对GAPE真密度的影响 |
2.4.6 GAPE的红外光谱 |
2.4.7 硬段质量分数对GAPE热稳定性的影响 |
2.4.8 GAPE的流变性能 |
2.4.9 硬段质量分数对GAPE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10 硬段质量分数GAPE耐水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GAPE增韧硝化棉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溶剂体系选择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原料 |
3.3.2 GAPE增韧硝化棉共混物的制备 |
3.3.3 GAPE增韧硝化棉共混物的性能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GAPE/硝化棉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
3.4.2 GAPE/硝化棉共混物的脆化参数 |
3.4.3 GAPE/硝化棉(W_N=12.0%)共混物的蠕变性能 |
3.4.4 GAPE/硝化棉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3.4.5 GAPE/硝化棉共混物的真密度 |
3.4.6 GAPE/硝化棉共混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7 GAPE/硝化棉共混物的断面形貌 |
3.4.8 GAPE/硝化棉的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APE/硝化三乙二醇/硝化棉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GAPE/硝化三乙二醇/硝化棉共混物的制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GAPE/硝化三乙二醇/硝化棉共混体系的制备工艺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GAPE/硝化三乙二醇/硝化棉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4.2 GAPE/硝化三乙二醇/硝化棉共混物的热稳定性 |
4.4.3 GAPE/硝化三乙二醇/硝化棉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化学改性硝化棉的合成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化学改性反应条件控制 |
5.2.1 加入NC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R值的确定 |
5.2.2 凝胶点的计算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原料 |
5.3.2 GAP-MDI-NC样品的制备 |
5.3.3 性能测试及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红外分析 |
5.4.2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
5.4.3 GAP-MDI/硝化棉的力学性能 |
5.4.4 GAP-MDI/硝化棉的动态力学性能 |
5.4.5 加载频率对GAP-MDI/硝化棉动态力学性能影响 |
5.4.6 GAP-MDI/硝化棉的热分解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6 弹带用塑料的晶须增强研究 |
6.1 引言 |
6.1.1 国外塑料弹带发展概况 |
6.1.2 国内塑料弹带发展概况 |
6.1.3 钛酸钾晶须增强尼龙弹带概述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部分 |
6.2.4 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钛酸钾晶须对PA66/POM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2 钛酸钾晶须对PA66吸水率的影响 |
6.3.3 注塑工艺条件对钛酸钾改性PA66/POM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热塑性弹性体(TPE)及其市场和产品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1 TPE种类和性能 |
2 TPE的工艺特性 |
2.1 中空 (吹塑) 成型 |
2.2 挤出成型 |
2.3 复合模压 |
3 TPE在汽车中的应用 |
4 TPE市场分析 |
4.1 世界市场 |
4.2 美国市场 |
5 TPE发展方向和新产品研发 |
四、二次注塑于尼龙表面用TPE(论文参考文献)
- [1]选择性激光烧结尼龙12/石墨烯复合粉末材料的研究[D]. 谭支林.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2]聚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制备及其增韧尼龙6[D]. 马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7)
- [3]聚偏氟乙烯/氟橡胶/硅橡胶共混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 王延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4]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 塑料工业, 2015(03)
- [5]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 杜平高. 湖北大学, 2014(03)
- [6]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与三元尼龙动态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D]. 汲长远.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7]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 塑料工业, 2014(03)
- [8]汽车零部件的塑料化趋势及尼龙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D]. 刘金鹏. 天津大学, 2013(01)
- [9]用于弹药的聚合物合成、改性与性能研究[D]. 丁海琴.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2)
- [10]热塑性弹性体(TPE)及其市场和产品研发[J]. 钱伯章. 橡塑资源利用,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