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聚糖沙棘饮品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何瑞琪,赵明月,钟兴伟,徐晓飞[1](2021)在《含胶原蛋白肽饮品对衰老小鼠皮肤改善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3款含胶原蛋白肽饮品对衰老小鼠的皮肤改善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取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产品组每天对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各组小鼠每天按0.1 mL/10 g体积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产品组灌胃相应体积样品,连续8周,各实验组剂量16.7 mL/(kg·d)。分别检测皮肤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血清、肝脏、心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小肠和结肠的pH、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相对于模型组,3款胶原蛋白肽饮品均能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提升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P<0.05),表现为提高血清、肝脏、心脏的SOD和GSH-Px活性,以及降低MDA浓度,且3款饮品中以UKDNA胶原蛋白肽饮品的效果最好。对小肠、结肠内容物pH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检测显示,3款饮品能提高结肠环境pH并对异丁酸、正戊酸以及总短链脂肪酸有显着影响(P<0.05)。结论含胶原蛋白肽饮品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改善衰老皮肤中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
孙静瑶[2](2021)在《沙棘果油棕榈油酸制备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沙棘果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辐射、保护肝脏、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多种代谢疾病等功效的主要成分棕榈油酸,为了更好的提升它的利用价值,开发功能型沙棘果油类产品,并进一步提高沙棘果油的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本文以沙棘果毛油为原料进行油脂精炼、尿素包埋-分子蒸馏复合技术制备棕榈油酸,并以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沙棘果毛油为原料进行油脂精炼,通过超声辅酶法对沙棘果毛油进行脱胶及脱色工艺优化。以酶添加量、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为影响因子,磷脂含量为响应值,确立脱胶工艺,结果表明,酶添加量5%、超声时间39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为180 W,沙棘果油的磷脂含量为0.097 mg/g;以脱色温度、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为影响因子,脱胶率为响应值,确立脱色工艺,结果表明,脱色温度145℃、脱色剂添加量3%、脱色时间26 min,所得脱胶沙棘果油的脱色率为92.11%;经过油脂精炼的沙棘果油,氧化稳定性降低,添加复合抗氧化剂:0.02%BHT+0.01%柠檬酸。经过精炼的沙棘果油流动性较好,磷脂含量降低,脱胶油中杂质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色泽由深变浅,这对于沙棘果油的储存及下游用户的应用是非常有利的。(2)经过精炼的沙棘果油,利用尿素包埋法制备棕榈油酸,尿素包埋法对精炼沙棘果油进行包埋,筛选出包埋时间、尿素与底物比、溶剂与尿素比为影响因子,棕榈油酸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设计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包埋时间13 h,尿素与底物比2.5∶1,溶剂与尿素比4∶1,产品得率47.52%,棕榈油酸含量56.40%。为棕榈油酸的提取工艺和含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3)在尿素包埋制备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短程分子蒸馏富集高浓度棕榈油酸,筛选出蒸馏温度、转子转速、进料速率为影响因子,棕榈油酸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设计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蒸馏温度90℃,转子转速110 r/min,进料速率1 m L/min,所得棕榈油酸含量67.56%。可为高浓度棕榈油酸的进一步提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扩展了棕榈油酸来源,有利于沙棘的深度开发,提高其利用率。(4)通过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灌胃沙棘果油及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浓度显着降低(P<0.05),HDL浓度显着升高(P<0.05);显着提高血清中抗氧化指标GSH含量、SOD活性(P<0.05),显着降低MDA含量(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组大鼠显着降低脂肪变性、肝脏脂肪滴空泡,缓解肝细胞损伤病变和肝脏脂质积累情况。综上所述,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通过实验发现,精炼沙棘果油的磷脂含量为0.097 mg/g,脱色率为92.11%,添加复合抗氧化剂0.02%BHT+0.01%柠檬酸;尿素包埋得到棕榈油酸含量56.40%;分子蒸馏得到棕榈油酸含量67.56%;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对高脂血症大鼠有较强的保护作用;通过油脂精炼,尿素包埋-分子蒸馏复合技术提高棕榈油酸的含量,以及相关动物实验研究,为沙棘果油的有效成分的开发,综合利用价值的提高,棕榈油酸的产业化提供参考。
张欣[3](2021)在《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市场出现的大部分配方乳粉中牛乳蛋白均未经过处理或修饰,部分有过敏风险的儿童食用后将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现象,且此配方乳粉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投资较大,耗时耗力。不符合3岁以上儿童营养需求。因此,本课题以水解乳清蛋白为原料,加入其他辅料进行复配产品设计,通过构建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感官评价体系及理化评价体系,反映餐包品质稳定性,并探究贮藏期餐包品质变化规律,开发出一种易消化、营养成分全面、品质稳定及口感好的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餐包的核心原料进行理化特性评价初步得到,餐包基料选用蛋白样品1与蛋白样品2,脂肪粉选用样品A与样品B,碳水来源为结晶果糖协同水苏糖,同时进行4种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配制。2.通过对餐包冲调、稳定及消化特性的测定可得,餐包粒径分布与冲调特性存在线性关系,餐包细粉颗粒(0~30μm,0~50μm,0~100μm)体积占比与冲调性呈线性负相关,餐包粗粉颗粒(200μm~500μm)体积占比与冲调性呈线性正相关;另外,通过对餐包双重稳定性的测定可知,餐包1#、3#稳定性较高;同时开展模拟体外消化试验得,餐包3#的消化率相比于其他餐包较高,即自制餐包3#具有较强的食用性。3.利用电子感官并结合模糊数学对自制餐包与市售样品进行感官对比评价可得,自制餐包的口感较好且可与同类产品进行区分;餐包总接受度与模糊数学相关性(R2=0.8362)强于餐包总接受度与百分制的相关性(R2=0.734),说明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客观评价产品。4.通过测定餐包在加速保藏期间品质变化情况可得,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餐包p H值均呈下降趋势;餐包冲调液的亮度随之变暗;感官品质也逐渐变差。各餐包的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均呈上升趋势,且水分活度与水分含量之间没有必然显着性关系;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餐包1#与3#的过氧化值在28d达到最大,餐包2#和4#的过氧化值21d达到最大,且之后均有所下降;菌落总数在保藏期间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限量,在贮藏期未检测出其他致病菌说明食用具有安全性。
高峰,郭延丽,刘巧,李敏,欧莉,陈琳,董泰玮,卫培峰[4](2020)在《沙棘叶子研究利用综述》文中指出经查阅文献研究,首先简要介绍沙棘叶资源的利用情况、含有的营养成分与生理活性物质,然后重点介绍沙棘叶中多糖、总黄酮、多酚类和多肽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工艺,并且概述了沙棘叶多糖、总黄酮和多酚类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最后列举了市面上以沙棘叶为原材料研发的产品,主要是在沙棘叶茶、制药和饲料等方面的利用。从而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沙棘叶研究利用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王璇[5](2020)在《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的餐桌饮食结构也有所改善,高能量饮食在餐桌上出现频率增多,致使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我国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玉米中还含有较多的高品质膳食纤维,它具有改善末梢神经对胰岛素的感受性,调节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功效。目前,糖尿病患者主食及零食的研究与开发较为丰富,糖尿病患者饮品的开发甚少。因此,本研究以甜玉米原汁为主要原料,开发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的低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玉米饮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最佳配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甜玉米原汁添加量45%,抗性糊精添加量7%,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7%,低聚果糖添加量4%,柠檬酸添加量0.04%,L-阿拉伯糖添加量0.01%,在此条件下得到,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感官评分为85.67分。通过测定粒径、离心沉淀率以及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感官评价,研究了均质压力、温度和次数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最佳均质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40MPa,均质次数2次,均质温度60℃,在此条件下,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体系稳定性最强。通过研究巴氏杀菌、高温杀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对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影响,确定了低升糖指数玉米料的最优的杀菌工艺为高温杀菌(100℃,15min),在此灭菌条件下,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中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符合国家饮料检测标准,并且感官品质最优。2、确定了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和升糖指数:按照国家相关检测标准对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进行营养检测,得到了每100mL饮料中营养素的含量,碳水化合物5.562g,蛋白质0.34g,脂肪0g,膳食纤维19.6g,无机物0.198g,水分74.3g。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测得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升糖指数为40.12,通过临床实验测得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升糖指数为43.21,均属于低升糖指数值水平,证明了开发出的玉米饮料属于低升糖指数产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3、研究了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储藏稳定性:对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在储藏过程中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在5℃、25℃、35℃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一段时间后,pH值基本保持稳定,粘度、粒径和离心沉淀率均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大,在5℃储藏条件下,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粘度、粒径和离心沉淀率变化幅度不大,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的性质较为稳定,为了保持饮料原有的品质,建议采用低温储藏。
高庆超[6](2020)在《黑果枸杞酵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果枸杞酵素富含多种营养及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以黑果枸杞为主要原料,枸杞、蕨麻、玛卡、沙棘粉等为辅料,制备黑果枸杞酵素,对黑果枸杞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相关代谢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优势微生物类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探索了活性黑果枸杞酵素的发酵与制备工艺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果枸杞单一酵素(LS)在0-30 d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变化较复杂,微生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35 d后逐渐下降;黑果枸杞复合酵素(LC)在0-10 d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呈现上升趋势,15 d后逐渐下降。两种酵素发酵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总糖含量为前期下降,后期趋于稳定;还原糖含量变化与总糖相似;花青素含量变化有所不同,LS有较大波动变化,LC呈逐渐下降趋势;总黄酮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总酚含量变化与总黄酮相似;总蛋白含量呈现先升后降,后期趋于稳定;SOD酶活力呈现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并趋于稳定。LS中淀粉酶活力有缓慢上升趋势,而LC中淀粉酶活力无明显变化。在LS发酵过程中检测到了11种有机酸,以乳酸、抗坏血酸和γ-氨基丁酸为主;在LC发酵过程中检测到了13种有机酸,以乳酸、抗坏血酸、醋酸、γ-氨基丁酸、草酸、琥珀酸和苹果酸为主。2种酵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趋势相似,总体呈前期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LS发酵过程中还原力的变化趋势较平稳,略有升高,LC发酵过程中还原力的变化趋势有波动。2、LS中分离得到3种酵母菌为博伊丁假丝酵母菌(Candida boidinii)、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Hanseniaspora opuntiae)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氏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1种霉菌为顶青霉菌(Penicillium corylophilum)和3种乳酸菌为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LC中分离得到1种酵母菌为库德里阿兹威毕赤氏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1种霉菌为顶青霉菌(Penicillium corylophilum)和2种乳酸菌为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黑果枸杞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酵素在发酵0~20 d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相对较高,在发酵30~50 d中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相对较高。在发酵前,主要细菌为泛菌属(Pantoea),而真菌的种类较为复杂,无法归类的真菌较多,已知真菌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比较大。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细菌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主要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发酵60 d后,主要细菌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主要真菌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4、对不同原料配比的黑果枸杞酵素的主要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经过90 d发酵后,黑果枸杞鲜果单一酵素(XD)、黑果枸杞干果单一酵素(GD)、黑果枸杞鲜果复合酵素(XF)和黑果枸杞干果复合酵素(GF)的可滴定酸、总黄酮、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均上升;总糖、还原糖、p H值、总蛋白质和花青素含量均下降;XD、GD和XF中淀粉酶活性均升高,而GF中淀粉酶活性有所下降;XD、GD和GF中有机酸总量均上升,而XF中有机酸总量有所减少。发酵完成后,XD、GD、XF、GF中有机酸种类分别有12、13、12、12种,主要以乳酸、琥珀酸、醋酸为主。4种酵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EC50分别为0.049、0.017和0.071 mg VC/m L,其中,GD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氧化活性。5、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对黑果枸杞酵素接种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菌种比例(库德里阿兹威毕赤氏酵母菌:复配乳酸菌)为2:3,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2 d,发酵温度为34℃,此工艺条件下SOD酶活力为802.99±13.18 U/m L,可滴定酸含量为18.80±0.76 g/kg。通过正交优化设计试验,对活性黑果枸杞酵素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离心转速为7000 r/min(离心力为3380 g),离心时间为15 min作为活性酵素生产的离心条件。菌泥冻干保护剂为脱脂奶粉为8 g/100 m L,海藻糖为3 g/100m L,β环糊精为0.2 g/100 m L,菌泥和保护剂配比为1:10,在此条件下,存活乳酸菌数为2.24×109 CFU/g,乳酸菌存活率为86.15%。
许志美[7](2019)在《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的研究》文中提出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富含多糖、皂苷、黄酮、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目前,对芦笋的研究停留在芦笋成分的分离纯化和测定上,而关于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提升芦笋营养与功能的研究很少。乳酸菌在保护及提高果蔬汁的营养价值、感官风味、以及贮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预处理制备芦笋汁,采用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优化植物乳杆菌S7发酵芦笋汁的制备条件,分析发酵芦笋汁的风味物质及生物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芦笋汁制备条件研究。对绿芦笋段进行热烫处理,对芦笋泥进行水浴、微波、超声波Ⅰ和超声波Ⅱ共4种榨汁处理,最后对芦笋汁进行巴氏杀菌处理。结果表明,最佳的热烫条件为95℃热烫1min,使芦笋汁护色效果最佳,同时对芦笋汁中各成分损失较少,此时芦笋汁中色度a值为-2.853,黄酮含量为0.392 mg/g、皂苷含量为38.259 mg/g、还原糖含量为7.267 mg/g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8.262 mg/g;最佳榨汁处理方式为超声波Ⅱ处理,即60℃、50 W超声波处理30min,提高了芦笋汁中各成分含量,此时芦笋汁中黄酮含量0.499 mg/g,皂苷含量38.307 mg/g,还原糖含量8.38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8.374 mg/g;最佳杀菌条件为90℃巴氏杀菌15 min,此时芦笋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均未检测出。(2)不同植物乳杆菌对芦笋汁成分的影响研究。基于本实验室筛选获得的11株植物乳杆菌于30 ℃发酵芦笋汁18h过程发现,11株植物乳杆菌均能在芦笋汁中良好生长,植物乳杆菌的最大活菌数介于108-109CFU/mL之间,最低pH值介于3.00-3.20之间,最终总酸含量介于6.30-9.27 g/kg之间,表明植物乳杆菌均能很好在芦笋汁中生长发酵;11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有机酸含量具有显着变化(P<0.05),乳酸含量快速增加,草酸含量呈快速减少和缓慢增加2类变化趋势,酒石酸呈增加和减少2类变化趋势,苹果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快速减少,柠檬酸含量波动性变化,琥珀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和先增加后减少2类变化趋势,乙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能够将11株植物乳杆菌分离;11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还原糖、多糖、皂苷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快速减少,而黄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还原糖含量介于0.653-2.461 mg/g之间,多糖含量介于1.626-7.561 mg/g之间,皂苷含量介于5.774-9.218 mg/g之间,游离氨基酸含量介于6.123-6.688mg/g之间(除了 S7外);植物乳杆菌S7发酵芦笋汁中皂苷、黄酮和游离氨基酸活性成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发酵芦笋汁(P<0.05),分别为9.218mg/g、0.613 mg/g 和 7.499 mg/g。(3)植物乳杆菌S7发酵芦笋汁制备条件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料液比、乳清粉添加量和糖添加量3个发酵芦笋汁显着因素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佳芦笋汁发酵条件:料液比为1:1,乳清粉添加量为1.59g/100g,糖添加量为4.00g/100g,在此条件下S7发酵芦笋汁中黄酮含量1.12 mg/g、皂苷含量19.67 mg/g、活菌数7.21×109 CFU/mL、感官评分94.00。对发酵芦笋汁的稳定剂配比进行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佳稳定剂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为0.25 g/kg,卡拉胶添加量为0.14 g/kg,果胶添加量为1.27 g/kg,在此条件下的发酵芦笋汁的离心沉淀率为8.51%。(4)植物乳杆菌S7发酵芦笋汁成分及功能分析。S7发酵芦笋汁的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83%、总酸含量5.646 g/kg、还原糖含量3.887 mg/g、皂苷含量19.675 mg/g、黄酮含量1.142mg/g、游离氨基酸含量8.713mg/g。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联合方法测定芦笋汁中风味物质,发现鲜芦笋汁、自然发酵芦笋汁和植物乳杆菌S7发酵芦笋汁中分别检测出风味物质41种、45种和33种,共88种;相对含量分别为94.58%、95.00%和94.25%。植物乳杆菌S7发酵使芦笋汁中酮类、酸类和其他风味物质增加,酯类和烃类风味物质减少,醇类和醛类风味物质无显着性差异。S7发酵芦笋汁的总抗氧化能力1.133、羟自由基清除率89.14%、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95.29%、亚硝酸盐清除率69.14%和亚硝胺合成阻断率76.19%显着高于自然发酵芦笋汁和鲜芦笋汁,而总还原力0.432显着低于自然发酵芦笋汁和鲜芦笋汁,表明植物乳杆菌S7发酵改善了芦笋汁的抗氧化、降胆固醇、清除亚硝酸盐和清除亚硝胺能力。
朱丹丹[8](2018)在《沙棘果渣系列产品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棘果主要应用于果汁的生产,而榨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果渣作为加工废物,却被丢弃,其利用率较低,同时,果渣中的营养物质也一并损失。据报道,我国每年生产沙棘产品后,得到的沙棘果渣有近百万吨。若不能对其综合利用,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影响。因此,沙棘果渣的充分利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目前,沙棘果渣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果渣黄酮的提取与纯化方面,而对沙棘果渣产品的开发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沙棘果渣为辅助原料,制备沙棘果渣饼干、酸奶、酵素类系列产品,推动沙棘果渣资源的深层次利用,提高沙棘类食品附加值。同时,通过感官评价、抗氧化特性等产品营养、感官指标分析,确定各沙棘果渣食品的制备工艺,以得到口感良好、营养丰富、富有生物活性的沙棘果渣系列产品。综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测定不同参数下饼干的感官指标、质构特性及抗氧化能力,各参数对饼干特性的影响规律,即适当调整沙棘果渣粉添加量改善沙棘果渣饼干的感官可接受性及抗氧化的能力,确定沙棘果渣饼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沙棘渣粉添加量3.68%响应值总感官评分有最优值,为39.08。(2)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不同工艺参数对沙棘果渣酸奶综合口感的影响,发现适当增加发酵时间、沙棘果渣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可改善沙棘果渣酸奶的感官可接受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实验确定沙棘果渣酸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沙棘渣粉添加量2%,白砂糖添加量6%,发酵时间4h,响应值总感官评分有最优值为93。通过测定沙棘果渣酸奶的质构特性、酸度、持水性及抗氧化能力,发现一定程度上增加沙棘果渣添加量,酸奶的硬度和稠度减小,内聚性和胶粘性增大;酸度及pH值变化不大;持水性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酸奶的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能力均有所增加。(3)通过测定沙棘果渣的酶解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确定复合酶的酶添加量为2%,酶解时间为3 h。以沙棘果渣酶解液为发酵底物,通过测定发酵液中酵母菌数量和蛋白酶活性,确定最佳酵母菌接种量为0.15%,发酵时间为16 h。利用上述酵母菌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为发酵底物,接种干酪乳杆菌发酵,通过测量酵母菌数量、干酪乳杆菌数量,确定干酪乳杆菌的最佳接种量为0.5%,发酵时间为20 h。将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发酵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成沙棘果渣酵素粉状产品,发现沙棘果渣酵素颜色均匀有光泽,具有沙棘果特有的果香气,酸味纯正且持久不刺激,松散无结块,有较好的感官可接受度。通过蛋白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肪酶活性、抗氧化性等指标的测定,发现与其他果渣酵素相比,其蛋白酶活性、SOD活性及脂肪酶活性均较高,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本研究明确沙棘果渣酸奶发酵的工艺及影响沙棘果渣酸奶质构感官的关键因素,探讨沙棘果渣酸奶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及储藏稳定性,为解决沙棘果渣酸奶技术和安全问题提供部分研究基础,确定沙棘果渣酸奶的储藏特性,为沙棘果渣酸奶的工业化推广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巴特[9](2018)在《蒲公英大枣酵素发酵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以蒲公英、大枣为试材,按照国际通用酵素发酵比例1:3:10进行发酵试验,摸索发酵工艺,通过测定发酵期内的PH值,监控发酵环境,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酵素中淀粉酶活性,得出发酵三个月淀粉酶活性达到最大值为2.48IU,淀粉酶活性较发酵初期增加56%。用中性蛋白酶活力测定法测定酵素中的蛋白酶活性,得到其在发酵四个月时达到最大值3.75IU,整个发酵期蛋白酶活性提高了51.4%。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酵素总黄酮含量,发酵四个月时,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0.081 mg/m 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酵素中绿原酸含量,发酵第五个月得到最大值为0.298mg/m L。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得出发酵活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确定蒲公英大枣酵素的最佳发酵时间为五个月,取发酵成功酵素液,精滤处理后,进行感官评价。
岳珍珍[10](2016)在《野刺梨果汁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是一种新资源食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其果实味酸涩,不宜鲜食,经加工才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开展野刺梨果汁加工技术的研究对实现野刺梨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复合酶法制备野刺梨果汁,并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及树脂吸附、超滤、浓缩等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优化出复合酶法制备野刺梨果汁工艺。影响野刺梨出汁率的主次因素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最佳酶解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05%、纤维素酶添加量0.07%、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0.5 h。在最佳条件下,野刺梨出汁率可达79.89%,出汁率相比于对照提高了10.5%。2.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野刺梨原汁(8.6°Brix)和浓缩汁(33.4°Brix)中还原型维生素C(AA)和氧化型维生素C(DHA)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野刺梨原汁和浓缩汁中AA和DHA的降解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野刺梨原汁中AA和DHA的降解速率均在40℃时达到最大增幅,而野刺梨浓缩汁中AA和DHA的降解速率分别在60℃和40℃时达到最大增幅。此外,野刺梨浓缩汁中AA和DHA的降解活化能均低于原果汁,DHA的降解活化能均低于AA,表明浓缩汁中的AA和DHA比原果汁更易发生降解,DHA比AA更易发生降解。3.选用四种大孔吸附树脂(LX-920、LX-60、LX-8和LSA-600)对野刺梨果汁进行脱色和脱单宁处理。其中LX-60大孔树脂对野刺梨果汁中单宁和色素类物质的吸附效果最好,当树脂用量为4.0 g时,脱色率为88.18%,单宁脱除率为44.12%,且LX-60大孔树脂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经大孔树脂吸附后野刺梨果汁总糖和多酚含量显着下降至79.47%和70.18%,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的保留率分别为81.40%、84.62%和96.48%。在动态吸附试验中,当树脂上样量为5倍柱体积、流速为3.3 mL/min时,LX-60大孔树脂对色素类物质和单宁的脱除率分别为71.56%和21.17%,脱除效果较好。4.选用三种不同截留分子量(20、67、100 kDa)的超滤膜对野刺梨果汁进行澄清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超滤膜截留分子量的增大,透过液中的营养成分浓度变大,且20、67和100 kDa三种超滤膜对野刺梨汁澄清效果均大于70%。综合考虑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选择100kDa超滤膜澄清野刺梨果汁。5.优化出野刺梨果汁的最佳浓缩温度、浓缩倍数及贮藏条件。野刺梨汁减压浓缩的最佳温度是45℃。在45℃,真空度0.0950.1 MPa条件下浓缩野刺梨汁,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野刺梨汁受热时间延长,有效成分减少,总酸度增加,pH值减小,褐变指数增大;与3倍和4倍野刺梨浓缩汁相比,2倍野刺梨浓缩汁营养成分保存率较高,褐变指数较低。不同浓缩倍数的野刺梨汁在室温(1025℃)和冷藏(58℃)条件下放置50 d,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略有上升,pH值和总酸度变化不明显,褐变指数增大,且冷藏条件下营养成分的降解幅度低于室温,2倍野刺梨汁营养成分的降解幅度高于3倍和4倍野刺梨浓缩汁。故冷藏条件更有利于野刺梨浓缩汁的保存;2倍野刺梨浓缩汁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均低于3倍和4倍野刺梨浓缩汁。
二、低聚糖沙棘饮品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聚糖沙棘饮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含胶原蛋白肽饮品对衰老小鼠皮肤改善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2 动物实验及环境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实验分组与给样剂量 |
1.5 处理方法与指标检测 |
1.5.1 动物处理 |
1.5.2 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含量检测 |
1.5.3 SOD活性、GSH-Px活性、MDA含量检测 |
1.5.4 短链脂肪酸含量检测 |
1.5.5 p H检测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胶原蛋白肽饮品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2.2 胶原蛋白肽饮品对小鼠皮肤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影响 |
2.3 胶原蛋白肽饮品对小鼠SOD活性的影响 |
2.4 胶原蛋白肽饮品对小鼠GSH-Px活性的影响 |
2.5 胶原蛋白肽饮品对小鼠MDA含量的影响 |
2.6 胶原蛋白肽饮品对小鼠肠道p H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2)沙棘果油棕榈油酸制备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沙棘资源概况 |
1.2 沙棘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 |
1.3 棕榈油酸的来源 |
1.4 棕榈油酸的生理功能 |
1.4.1 棕榈油酸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
1.4.2 棕榈油酸对肥胖的影响 |
1.4.3 棕榈油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1.4.4 棕榈油酸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 |
1.4.5 棕榈油酸对高脂血症作用的影响 |
1.4.6 棕榈油酸其他生理功能 |
1.5 棕榈油酸的分离方法 |
1.5.1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5.2 尿素包埋法 |
1.5.3 分子蒸馏法 |
1.6 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
1.6.1 高脂血症研究现状 |
1.6.2 高脂血症的治疗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沙棘果油的精制及脂肪酸成分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超声辅酶法脱胶结果与分析 |
2.2.2 脱胶沙棘果油脱色工艺条件优化 |
2.2.3 沙棘果油氧化稳定性分析及混合脂肪酸的制备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尿素包埋法制备棕榈油酸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尿素包埋法富集棕榈油酸单因素试验 |
3.2.2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3.2.3 最佳工艺参数及模型的验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短程分子蒸馏富集棕榈油酸工艺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分子蒸馏制备棕榈油酸单因素试验 |
4.2.2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4.2.3 最佳工艺参数及模型的验证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对高脂血症的抑制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大鼠体重变化率 |
5.2.2 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系数的影响 |
5.2.3 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对大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
5.2.4 沙棘果油复配棕榈油酸对大鼠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2.5 大鼠肝脏病理学观察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解乳清蛋白资源及功能性研究 |
1.1.1 水解乳清蛋白资源现状 |
1.1.2 水解乳清蛋白的分类及制备 |
1.1.3 水解乳清蛋白的功能性 |
1.2 水解乳清蛋白的应用 |
1.2.1 水解乳清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2 水解乳清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 |
1.3 国内外餐包食品研究现状 |
1.3.1 餐包食品发展背景 |
1.3.2 餐包食品优点 |
1.3.3 餐包食品的开发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原料的筛选评估及配方设计 |
2.1 引言 |
2.1.1 蛋白质的筛选及设计 |
2.1.2 脂肪的筛选及设计 |
2.1.3 碳水化合物的筛选及设计 |
2.1.4 其他功能性因子的筛选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解乳清蛋白基本特性的测定 |
2.3.2 水解乳清蛋白溶解稳定性的测定 |
2.3.3 水解乳清蛋白感官的测定 |
2.3.4 脂肪粉稳定性的测定 |
2.3.5 脂肪粉感官评价 |
2.4 数据统计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基本特性的比较 |
2.5.2 不同蛋白粉感官特性的比较分析 |
2.5.3 不同脂肪粉感官及稳定性的比较 |
2.5.4 不同糖源溶解度及甜度比较 |
2.6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配方设计 |
2.6.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配方设计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营养特性及消化特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粒径大小的测定 |
3.3.2 湿润性及分散度的测定 |
3.3.3 溶解度的测定 |
3.3.4 粒径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
3.3.5 餐包多重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测定 |
3.3.6 餐包微流变仪性的测定 |
3.3.7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8 脂肪含量的测定 |
3.3.9 灰分的测定 |
3.3.10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3.1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蛋白消化率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冲调特性评价 |
3.5.2 餐包粒径分布与冲调性的关系 |
3.5.3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双重稳定性评价 |
3.5.4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流变学分析 |
3.5.5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营养成分分析 |
3.5.6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消化性的评价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鼻和电子舌结合模糊数学对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感官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样品前处理 |
4.3.2 电子舌检测条件 |
4.3.3 电子鼻检测条件 |
4.3.4 模糊数学在感官评价中的方法设计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电子感官评价 |
4.5.2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贮藏期间品质变化探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货架期的计算方法 |
5.3.2 餐包贮藏期pH值的变化 |
5.3.3 水分含量的测定 |
5.3.4 水分活度的测定 |
5.3.5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5.3.6 餐包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5.3.7 餐包过氧化值的测定 |
5.3.8 不同贮藏时期感官评价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餐包货架期的预测 |
5.5.2 不同餐包pH值变化分析 |
5.5.3 不同餐包在贮藏期水分含量变化情况 |
5.5.4 不同餐包在贮藏期水分活度变化情况 |
5.5.5 不同餐包微生物指标变化情况 |
5.5.6 不同餐包贮藏期离心沉降率分析 |
5.5.7 餐包过氧化值的测定 |
5.5.8 不同配方餐包在贮藏期的感官评价分析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沙棘叶子研究利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沙棘叶子的研发利用简史 |
2 沙棘叶的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
3 沙棘叶生理活性物质提取纯化工艺 |
3.1 沙棘叶多糖提取纯化工艺 |
3.1.1 提取工艺。 |
3.1.2 纯化工艺。 |
3.2 沙棘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 |
3.2.1 提取工艺。 |
3.2.2 纯化工艺。 |
3.3 沙棘叶多肽制备工艺 |
3.4 沙棘叶多酚类提取纯化工艺 |
3.4.1 提取工艺。 |
3.4.2 纯化工艺。 |
4 生理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 |
4.1 沙棘叶多糖的药理作用 |
4.1.1 体外抗氧化性。 |
4.1.2 毒理性和抑菌性。 |
4.2 沙棘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 |
4.2.1 抗氧化与延迟衰老。 |
4.2.2 抗心血管疾病。 |
4.2.3 抑菌性。 |
4.2.4 增强免疫功能。 |
4.2.5 调节血糖血脂。 |
4.2.6 抑制肿瘤生长。 |
4.3 沙棘叶多酚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
4.3.1 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 |
4.3.2 降血糖。 |
4.3.3 抗病毒、抗癌、抗肿瘤。 |
5 沙棘叶的利用价值 |
5.1 与沙棘叶相关的食品饮料、化妆品及畜牧业 |
5.1.1 沙棘叶茶的功效及加工优化工艺。 |
5.1.2 以沙棘叶为主要原料的茶饮品。 |
5.2 沙棘叶制药 |
5.2.1 沙棘叶制药作用。 |
5.2.2 以沙棘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药物。 |
6 展望 |
(5)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糖尿病概述 |
2 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和功能性饮料 |
2.1 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研究进展 |
2.2 功能性饮料的发展趋势 |
3 玉米研究进展概述 |
3.1 玉米概况及主要功能成分 |
3.2 玉米相关产品的研究现状 |
4 功能糖研究进展概述 |
4.1 功能糖概述 |
4.2 功能糖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意义 |
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制备工艺 |
2.4 实验设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配方研究 |
3.2 均质工艺对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品质的影响 |
3.3 灭菌工艺对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品质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营养功效评价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饮料主要营养成分 |
3.2 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体外升糖指数测定 |
3.3 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体内升糖指数的测定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感官评价 |
3.2 pH的测定 |
3.3 粘度的测定 |
3.4 粒径的测定 |
3.5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黑果枸杞酵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黑果枸杞概述 |
1.1.1 黑果枸杞的主要成分及营养功能性 |
1.1.2 青海省黑果枸杞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 微生物酵素概述 |
1.2.1 微生物酵素中相关代谢物质研究 |
1.2.2 微生物酵素中微生物研究 |
1.2.3 微生物酵素发酵工艺研究 |
1.2.4 微生物酵素生物活性研究 |
1.3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本研究的意义 |
1.3.2 本硏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黑果枸杞酵素微生物及代谢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验试剂 |
2.1.3 主要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黑果枸杞酵素制作 |
2.2.2 微生物计数 |
2.2.3 理化成分测定 |
2.2.4 营养及活性成分测定 |
2.2.5 有机酸种类及含量测定 |
2.2.6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生物生长规律研究结果 |
2.3.2 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结果 |
2.3.3 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结果 |
2.3.4 花青素含量变化结果 |
2.3.5 总黄酮含量变化结果 |
2.3.6 总酚含量变化结果 |
2.3.7 总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
2.3.8 SOD酶含量变化结果 |
2.3.9 淀粉酶含量变化结果 |
2.3.10 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变化结果 |
2.3.11 体外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 |
2.3.12 代谢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2.3.13 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果枸杞酵素优势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验试剂 |
3.1.3 主要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黑果枸杞酵素制作 |
3.2.2 培养基配制方法 |
3.2.3 酵母菌及真菌形态学观察方法 |
3.2.4 乳酸菌形态学观察方法 |
3.2.5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酵母菌及真菌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
3.3.2 酵母菌及真菌的26S r DNA与 ITS全序列分析结果 |
3.3.3 乳酸菌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
3.3.4 乳酸菌的16SrDNA全序列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果枸杞酵素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验试剂 |
4.1.3 主要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黑果枸杞酵素制作 |
4.2.2 高通量测序 |
4.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细菌群落OTU分析结果 |
4.3.2 真菌群落OTU分析结果 |
4.3.3 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 |
4.3.4 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结果 |
4.3.5 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结果 |
4.3.6 微生物群落丰度热图分析结果 |
4.3.7 微生物主成分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主要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试验试剂 |
5.1.3 主要试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黑果枸杞酵素制作 |
5.2.2 理化成分测定 |
5.2.3 营养及活性成分测定 |
5.2.4 有机酸种类及含量测定 |
5.2.5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5.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理化成分测定结果 |
5.3.2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活性成分测定结果 |
5.3.3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分析结果 |
5.3.4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5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6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7 四种黑果枸杞酵素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5.3.8 代谢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益生菌黑果枸杞酵素发酵与制备工艺优化 |
6.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试验试剂 |
6.1.3 主要试验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黑果枸杞酵素制作 |
6.2.2 菌种的活化和培养 |
6.2.3 黑果枸杞酵素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 |
6.2.4 黑果枸杞酵素发酵工艺正交优化设计试验 |
6.2.5 活性益生菌黑果枸杞酵素制备工艺优化试验 |
6.2.6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
6.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菌种比例对黑果枸杞酵素发酵的影响结果 |
6.3.2 接种量对黑果枸杞酵素发酵的影响结果 |
6.3.3 发酵时间对黑果枸杞酵素发酵的影响结果 |
6.3.4 发酵温度对黑果枸杞酵素发酵的影响结果 |
6.3.5 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结果 |
6.3.6 菌液分离试验结果 |
6.3.7 菌泥干制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菌株鉴定序列号 |
作者简介 |
(7)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芦笋简介 |
1.1 芦笋的活性成分 |
1.2 芦笋的生物功能 |
1.3 芦笋开发现状 |
2 乳酸菌发酵果蔬汁 |
2.1 乳酸菌 |
2.2 乳酸菌在发酵果蔬汁中应用 |
2.3 乳酸菌发酵果蔬汁功能特性 |
3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芦笋汁制备条件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芦笋汁的制备 |
2.2 不同热烫处理 |
2.3 不同榨汁处理 |
2.4 不同杀菌处理 |
2.5 色度a值的测定 |
2.6 黄酮的测定 |
2.7 皂苷的测定 |
2.8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9 还原糖的测定 |
2.10 菌落总数的测定 |
2.11 大肠菌群的测定 |
2.12 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 |
2.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热烫处理对芦笋汁色度a值的影响 |
3.2 热烫处理对芦笋汁中黄酮的影响 |
3.3 热烫处理对芦笋汁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
3.4 热烫处理对芦笋汁中还原糖的影响 |
3.5 热烫处理对芦笋汁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6 榨汁处理方式对芦笋汁成分的影响 |
3.7 杀菌处理对芦笋汁中微生物活菌数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植物乳杆菌对发酵芦笋汁成分的影响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主要菌株 |
2 试验方法 |
2.1 发酵芦笋汁的制备 |
2.2 菌株活化与培养 |
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 乳酸菌的测定 |
2.5 pH值的测定 |
2.6 总酸的测定 |
2.7 有机酸的测定 |
2.8 还原糖的测定 |
2.9 多糖的测定 |
2.10 皂苷的测定 |
2.11 黄酮的测定 |
2.12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植物乳杆菌在芦笋汁中发酵特性分析 |
3.2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有机酸的变化 |
3.3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还原糖的变化 |
3.4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多糖的变化 |
3.5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皂苷的变化 |
3.6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黄酮的变化 |
3.7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S7发酵芦笋汁制备条件优化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发酵芦笋汁制备流程 |
2.2 发酵芦笋汁的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
2.3 发酵芦笋汁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 |
2.4 稳定剂添加量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 |
2.5 黄酮的测定 |
2.6 皂苷的测定 |
2.7 乳酸菌的测定 |
2.8 感官评价 |
2.9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发酵芦笋汁显着因素筛选 |
3.2 Box-Behnken试验优化芦笋汁发酵条件 |
3.3 Box-Behnken试验优化发酵芦笋汁稳定剂配比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乳杆菌S7发酵芦笋汁成分及功能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发酵芦笋汁制备 |
2.2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2.3 黄酮的测定 |
2.4 皂苷的测定 |
2.5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6 还原糖的测定 |
2.7 风味物质的测定 |
2.8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9 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测定 |
2.10 总还原力的测定 |
2.11 发酵芦笋饮料降胆固醇能力的测定 |
2.12 亚硝酸盐清除能力的测定 |
2.13 亚硝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7发酵芦笋汁的理化指标分析 |
3.2 S7发酵芦笋汁中风味物质分析 |
3.3 S7发酵芦笋汁的生物功能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沙棘果渣系列产品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沙棘果的概述 |
1.2 沙棘果渣的概述 |
1.2.1 沙棘果渣的研究价值 |
1.2.2 沙棘果渣的开发现状 |
1.3 果渣在产品中的应用 |
1.3.1 果渣在饼干中的应用 |
1.3.2 果渣在酸奶中的应用 |
1.3.3 果渣在酵素(酶)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主要试剂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沙棘果渣酥性饼干制备的工艺研究 |
2.2.2 沙棘果渣酸奶的制备工艺 |
2.2.3 沙棘果渣酵素的制备工艺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沙棘果渣成分分析 |
3.2 沙棘果渣酥性饼干制备的工艺研究 |
3.2.1 沙棘果渣粉添加量对饼干感官特性的影响 |
3.2.2 沙棘果渣粉添加量对饼干硬度与咀嚼性的影响 |
3.2.3 沙棘果渣粉添加量对饼干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3 沙棘果渣酸奶的制备工艺 |
3.3.1 沙棘果渣添加量对酸奶感官特性的影响 |
3.3.2 沙棘果渣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特性的影响 |
3.3.3 沙棘果渣添加量对酸奶酸度及pH的影响 |
3.3.4 沙棘果渣添加量对酸奶持水性的影响 |
3.3.5 沙棘果渣添加量对酸奶抗氧化性的影响 |
3.4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果渣酸奶制备工艺 |
3.4.1 白砂糖添加量对酸奶感官特性的影响 |
3.4.2 发酵时间对酸奶感官特性的影响 |
3.4.3 沙棘果渣酸奶制备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
3.5 沙棘果渣酵素的制备工艺 |
3.5.1 酶添加量对沙棘果渣酶解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5.2 酶解时间对沙棘果渣酶解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5.3 酵母菌接种量对酶解液中酵母菌数量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5.4 发酵时间对酶解液中酵母菌数量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5.5 干酪乳杆菌接种量对发酵液中酵母菌和干酪乳杆菌数量的影响 |
3.5.6 发酵时间对发酵液中酵母菌和干酪乳杆菌数量的影响 |
3.5.7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沙棘果渣酵素产品质量指标 |
4 讨论 |
4.1 沙棘果渣酥性饼干制备的工艺 |
4.2 沙棘果渣酸奶的品质分析 |
4.3 沙棘果渣酵素的制备工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蒲公英大枣酵素发酵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酵素行业研究概况 |
1.1.1 酵素研究进展 |
1.1.2 酵素发酵机理的概述 |
1.1.3 酵素工艺概况 |
1.1.4 酵素功能性成分的概述 |
1.1.5 酵素功能特点 |
1.2 中药发酵以传统酵素研究的概况 |
1.3 蒲公英及其酵素的研究概况 |
1.3.1 蒲公英本草考证 |
1.3.2 蒲公英现代研究 |
1.3.3 蒲公英酵素研究现状 |
1.4 大枣及其酵素的研究概况 |
1.4.1 大枣的概况 |
1.4.2 大枣本草考证 |
1.4.3 大枣现代研究 |
1.4.4 大枣酵素的研究概况 |
1.5 立题依据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蒲公英大枣酵素发酵试验材料 |
2.1.2 蒲公英大枣酵素发酵活性成分检测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蒲公英大枣酵素发酵方法 |
2.2.2 酵素PH值动态监测方法 |
2.2.3 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 |
2.2.4 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 |
2.2.5 总黄酮含量动态检测方法 |
2.2.6 绿原酸含量动态检测方法 |
2.2.7 感官评价调查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酵素PH值动态检测结果分析 |
3.2 淀粉酶活性动态检测结果分析 |
3.3 蛋白酶活性动态检测结果分析 |
3.4 总黄酮含量动态检测结果分析 |
3.5 绿原酸含量动态检测结果分析 |
3.6 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野刺梨果汁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野刺梨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 |
1.1.1 我国野刺梨的自然分布及发展状况 |
1.1.2 野刺梨的营养价值与生理功能 |
1.2 果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酶法制备果汁加工工艺研究 |
1.2.2 果汁维生素C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3 果汁大孔树脂脱色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超滤澄清技术研究现状 |
1.2.5 果汁浓缩技术研究现状 |
1.3 野刺梨果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复合酶法制备野刺梨果汁加工技术研究 |
1.5.2 野刺梨原汁和浓缩汁中维生素C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
1.5.3 大孔吸附树脂对野刺梨果汁单宁脱除及色泽的影响 |
1.5.4 超滤处理对野刺梨果汁理化特性的影响 |
1.5.5 野刺梨浓缩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 |
第二章 复合酶法制备野刺梨果汁加工技术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设备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野刺梨原汁和浓缩汁中维生素C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设备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加热温度对野刺梨原汁和浓缩汁中AA和DHA降解的影响 |
3.3.2 热降解过程中AA和DHA的降解速率及反应级数 |
3.3.3 AA和DHA降解反应的半衰期(t_(1/2))、活化能(E_0)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孔树脂对野刺梨汁单宁脱除及色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树脂的筛选 |
4.3.2 树脂处理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 |
4.3.3 大孔树脂的吸附等温线方程 |
4.3.4 动态吸附试验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超滤处理对野刺梨汁理化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设备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超滤对野刺梨汁理化指标的影响 |
5.3.2 超滤对野刺梨汁粒径分布的影响 |
5.3.3 超滤对野刺梨汁中黄酮及多酚单体组分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野刺梨浓缩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设备 |
6.2.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的浓缩温度对野刺梨汁理化特性的影响 |
6.3.2 不同浓缩倍数野刺梨汁的理化特性变化 |
6.3.3 不同浓缩倍数的野刺梨汁在贮藏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低聚糖沙棘饮品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胶原蛋白肽饮品对衰老小鼠皮肤改善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研究[J]. 何瑞琪,赵明月,钟兴伟,徐晓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9)
- [2]沙棘果油棕榈油酸制备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D]. 孙静瑶.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D]. 张欣.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4]沙棘叶子研究利用综述[J]. 高峰,郭延丽,刘巧,李敏,欧莉,陈琳,董泰玮,卫培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0)
- [5]低升糖指数玉米饮料制备工艺研究[D]. 王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黑果枸杞酵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 高庆超. 青海大学, 2020(02)
- [7]植物乳杆菌发酵芦笋汁的研究[D]. 许志美. 扬州大学, 2019(02)
- [8]沙棘果渣系列产品加工工艺研究[D]. 朱丹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9]蒲公英大枣酵素发酵初步研究[D]. 巴特.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10]野刺梨果汁加工技术研究[D]. 岳珍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