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兰成为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马锋[1](2019)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是决定科学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义务之一,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更加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很多又与科技成果转化内容是交叉的。研究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然要解决其中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本文围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对全院105家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而且,三年内分两个阶段先后对分布于东北、西北、京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等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具有代表性的60多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展开调研,并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探寻制约成果转化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引述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其次,探讨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通过梳理当前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模式,构建一套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做好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相应的监管和激励问题。因此,接下来进一步概括总结中科院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通过研究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在激励分配方面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各种不同激励方案,对激励与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同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分析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最终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对当前热门的研究问题,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对国立科研机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更具指导价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实证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与以往学者采用的方法相比,增加了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相关内容,使研究结论更全面、更具实践性。
鲍洪尧[2](2015)在《绍兴兰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和高雅情操。绍兴地区作为“春兰之乡”、“中国兰花发源地”,在浙江省的兰花生产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的兰花产业市场调查与地方资料查阅,对绍兴地区的兰花种类、生产公司、市场销售、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绍兴地区具有良好的兰花种植环境、气候和文化背景,这也是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以春兰繁育、种植为主,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品牌意识强烈,出口优势明显等成就,成为了浙江省兰花产业的先锋地区。本文总结了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存在几点问题,如兰花种质资源遭到破坏、绍兴地区兰花产业仍在初级阶段、设施栽培程度不高等,对此,本文亦提出几点解决方案。此外,本文分析了影响绍兴兰花产业发展的几点因素,表述了自己观点,也对绍兴地区兰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如开发特色产业、实现兰花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拓展市场与设施栽培齐头并进等。总之,本文认为应该明确绍兴地区兰花产业的发展进度,为规范的兰业市场做出定位,同时希望政府加强技术人才的培训及投入,提高产品品质,让兰花产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下得以生存并发展壮大,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带动周边农民或种植户就业几率。
郭金明[3](2013)在《我国高技术研发国家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技术研发计划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论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为深化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为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实际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科技哲学领域的科技与社会理论。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首先是文献调研方法,即论文研究以对各种学术资料和政府管理文件进行分析为基础。其次论文研究也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针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每一个重要的组织管理问题,论文都会比较国内外为解决问题已经采取的办法。再次是从研究逻辑上看,论文采用了先对重要的组织管理问题单独研究然后再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最后,论文也采用了其它如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论文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首先通过计划的历史和环境分析发现并提出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面临的真正问题,包括计划成果如何向产业有效扩散、企业怎样有效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科技经费的法律监管以及其它比较明显的组织管理问题等。在综合考虑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基础上,论文选择前四个问题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第二部分,论文对第一部分选择的四个组织管理问题,对应地简称为成果扩散问题、企业参与问题、计划定位问题和法律监管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解决办法的设想。针对计划定位问题,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的状况、原因及纠正政策,考察了国外高技术研发计划定位的情况,提出了将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重新定位于重大共性技术研发的设想;针对成果扩散问题,论文首先提出并分析国家科技营销理念,接着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别考察境外和境内政府促进科技成果扩散的做法,最后设想在我国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针对企业参与问题,论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包括企业实验室在内的影响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主要因素,然后考察了国外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并且专门分析了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两点关于企业参与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设想;针对法律监管问题,论文对科技经费监管主要手段进行了理论上的比较分析,对美国的科技经费监管体系特别是部门监察制度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建立以司法手段为中心的科技经费监管法律体系的设想。第三部分,论文对计划定位问题、成果扩散问题、企业参与问题和法律监管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综合解决四个问题的最后建议。综合分析首先是四个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通过分析四个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在问题单独分析后提出的关于解决办法的设想得到了检验,这些设想相互一致,不存在冲突。综合分析随后把四个问题看着组成一个系统然后分析这个系统的环境因素对四个问题产生的影响。最后,论文在综合考虑解决办法相容性以及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综合解决四个问题的建议。第四部分,论文对其它比较明显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首先讨论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问题以及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的机制问题。接着讨论的是高技术研发计划新阶段的管理手段问题。最后讨论了计划领域调整以及国际合作等问题。论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三部分提出的综合解决四个问题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论文建议将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定位于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建议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关键措施包括在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内部组建科技营销组织以及以商业计划为中心选择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等;建议科技计划管理部门鼓励企业全程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并且明确规定企业与国家分担高技术研发成本的原则;建议在我国建立以司法手段为中心的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监管部门的司法机制以及强调在实践中以司法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科技经费进行监管等内容。论文的主要创新有两处。其一是为系统解决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成果扩散问题,论文创造性地提出并分析了国家科技营销理念。国家科技营销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中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借鉴企业市场营销的思想和做法,从而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地扩散。其二是论文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不同科技经费监管手段的优劣并且系统深入地考察了美国的部门监察制度,论证了在我国建立以司法手段为中心的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的必要性。
肖桂华[4](2011)在《杰出的人做杰出的事——杰事杰驶上创新发展快车道》文中指出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最终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杰事杰自创立之日起,就将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万世基业、选材为本"的理念,以客户需求为
甄子健[5](2011)在《实现“三纵三横”关键技术突破 科技创新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下篇)》文中认为带动产业链集成,全面掌握关键零部件及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动力系统平台以及涉及的关键零部件来自于传统汽车行业之外,技术的难点首先表现在开发汽车级高度集成性、可靠性、性价比和质量稳定性的电驱动零部件体系。从"十五"开始,在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强有力的引领和"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的组织下,我国车用镍氢和锂离子电池、车用燃料电池、车用电机等对电动汽车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零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化准备均已全面展开,并形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基础技术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具有一定优势。
向雁南,程思利[6](2010)在《从范围经济角度看春兰退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春兰曾与长虹、海尔被喻为中国股市的三驾马车,股价最高达64.3元,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稳居同行业首位。然而,这个空调业曾经的巨头却在近几年的市场浪潮中,逐步失去了主角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春兰集团的地位,使其陷入退市和重组的危机,需要从范围经济的角度探究。
张丽华,王彦[7](2008)在《近年镍氢电池发展状况及前景(上)》文中研究指明一、生产技术水平获得突破1.国外(1)据相关媒体报道,2007年8月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在中国正式发售了一款新型镍氢充电电池。这款电池名为"能量环",它的最大特点是能抑制电池的自放电。与普通充电电池相比,"能量环"充满电放置6个月后,还能保持90%
张丽华[8](2008)在《近年镍氢电池发展状况及前景》文中认为1生产技术水平获得突破1.1国外(1)日本三洋电机公司2007年8月在中国正式发售了一款新型镍氢充电电池。这款电池名为"能量环",它的最大特点是能抑制电池的自放电。与普通充电电池相比,"能量环"充满电放置6个月后,还能保持90%的能量;放置1年后,还能保持85%的能量;而普通充电电池,放置6个月和1年后,剩余能量分别只有72%和64%。此外,一节"能量环"电池可反复使用1000次,有助于节省资源。"能量环"每充一次电的使用
吴纯[9](2008)在《基于“支配性企业”的长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中的重要经济现象,当前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各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正在改变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版图,因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识别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长沙产业集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要率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究竟采取何种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制定何种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概念、发展模式、特征的研究,阐述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功能;通过产业集群的评价方法对长沙产业集群进行了整体评价和特征分析,同时做了长沙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然后以基于“支配性企业”的产业链形成机制以及产业链建设与创新的“3+3+3+3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长沙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和建议。本文从理论层面对长沙产业集群发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执行和实施还需结合本地政治和文化环境做进一步的研究。
许华胜[10](2007)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者本科学习的是材料化学专业,在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就读研究生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汉唐证券委托项目“新材料行业研究”和“振兴行动”教育计划——“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数据库建设”等课题研究。在行业研究和企业调查过程中,特别是在对纳米材料产业调研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思考,并将之作为本博士论文的研究题目。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往往引起生产力的大发展。从石器、陶瓷器、青铜、铸铁、钢、塑料到形形色色新材料的出现,均标志着一个相应经济发展历史时期的到来;而每一次材料技术革命催生了一个强国的诞生。纳米材料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的纳米时代悄然来临。纳米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挑战。我国纳米材料技术的基础研究水平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有些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产业化方面有一定差距,我们要避免重蹈计算机技术和超导技术的覆辙,利用这一轮技术革命实现我国经济振兴与腾飞的梦想。本文第一章导论首先界定和阐述研究对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着简要分析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第二章首先回顾了产业化机制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接着对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和纳米材料产业化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综述。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技术推动或市场拉动或二者的结合,纳米材料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途径,是纳米材料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结果,为纳米材料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产学研合作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一种较好模式,我国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和引导。第三章和第四章全面详实地研究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方面对纳米材料产业作充分的研究论述,并对国内外纳米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作比较研究,从中找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科技转换介面不畅以及产业环境有待改善等。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并与美日欧等纳米材料强国的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作比较,进一步剖析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机制不完善;融资机制不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不规范;政策法律法规需要改革创新。最后,选用ANP结构模型,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作评价。第七章是解决问题,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健康快速推进的对策措施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全文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本论文具有以下创新之处:1)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剖析纳米材料产业化中的深层次问题。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2)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进网络分析法(ANP)并做实证研究。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3)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及其子模型,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以期有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健康进行。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4)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角度对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地研究,并做比较研究,有助于对整个纳米材料产业的全面了解。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
二、春兰成为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兰成为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进展 |
2.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模式 |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
2.2.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
2.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
2.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
2.3.1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 |
2.3.2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2.3.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公共产品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
3.1 中科院科技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调查的调查与分析 |
3.3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
4.1 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案例分析 |
4.1.1 成果转化方式 |
4.1.2 资产管理方式 |
4.2 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案例分析 |
4.2.1 成果转化方式 |
4.2.2 资产管理方式 |
4.3 盱眙凹土中心科技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
4.3.1 成果转化方式 |
4.3.2 资产管理方式 |
4.4 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案例分析 |
4.4.1 成果转化方式 |
4.4.2 资产管理方式 |
4.5 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
4.5.1 成果转化方式 |
4.5.2 资产管理方式 |
4.6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案例分析 |
4.6.1 成果转化方式 |
4.6.2 资产管理方式 |
4.7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案例分析 |
4.7.1 成果转化方式 |
4.7.2 资产管理方式 |
4.8 泰州-河南中心对接案例分析 |
4.8.1 泰州中心对接方式 |
4.8.2 河南中心对接方式 |
4.9 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案例分析 |
4.9.1 嘉兴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
4.9.2 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
4.10 小结 |
第5章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
5.1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参与主体 |
5.1.1 财政部门 |
5.1.2 中国科学院 |
5.1.3 社会公众 |
5.1.4 第三方独立主体 |
5.2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5.2.1 评价原则 |
5.2.2 评价思路 |
5.3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
5.3.2 评价指标内涵及说明 |
5.3.3 评价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 |
5.4 小结 |
第6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研究 |
6.1 孵化器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1.1 孵化器转化模式 |
6.1.2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1.3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2 链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2.1 链式转化模式 |
6.2.2 链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2.3 链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3 再生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3.1 再生式转化模式 |
6.3.2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3.3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4 融合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4.1 融合式转化模式 |
6.4.2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4.3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5 渗透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5.1 渗透式转化模式 |
6.5.2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5.3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6 引领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6.1 引领式转化模式 |
6.6.2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6.3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研究 |
7.1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及法律依据沿革 |
7.2 中科院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简述 |
7.3 院属研究所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情况调查 |
7.3.1 调研范围及典型性分析 |
7.3.2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总体情况 |
7.3.3 院属研究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主要类型 |
7.3.4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差异原因简析 |
7.3.5 典型案例 |
7.4 小结 |
第8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8.1 制度、政策层面的问题 |
8.1.1 政策冲突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难度 |
8.1.2 政策模糊迟缓工作进展 |
8.1.3 政策缺乏操作性 |
8.2 人才层面问题 |
8.2.1 人员不稳定性提高 |
8.2.2 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
8.2.3 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
8.2.4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规定和体制限制偏离度较大 |
8.3 工作流程问题 |
8.3.1 资产评估备案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 |
8.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技术团队自身而非中介机构 |
8.4 利益分配问题 |
8.4.1 非在职人员奖励问题 |
8.4.2 成果发明人与转化人员利益分配问题 |
8.4.3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协调问题 |
8.4.4 我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配范围 |
8.5 融资与技术成果估价问题 |
8.5.1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资本金缺失 |
8.5.2 科技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谈判时往往高估技术成果价值的问题 |
8.5.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要窄 |
8.6 风险问题 |
8.6.1 党员领导干部持股等问题 |
8.6.2 无形资产在评估后折价入股时存在风险问题 |
第9章 加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
9.1 政府层面 |
9.1.1 简政放权,精简手续 |
9.1.2 减税降负,提升动力 |
9.1.3 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金 |
9.2 中科院层面 |
9.2.1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相关细则 |
9.2.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
9.2.3 完善领导、干部股权激励分配方法和约束机制 |
9.2.4 多措并举,保证研究所集体利益 |
9.3 研究院(所)层面 |
9.3.1 加强科技成果质量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9.3.2 优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人员的激励 |
9.3.3 完善非在职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 |
9.3.4 激励分配额度宜采用累计递减模式 |
9.3.5 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人工作机制 |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绍兴兰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其评价 |
2 国内外兰花产业发展概况 |
2.1 兰花简介 |
2.2 国际兰花产业发展现状 |
2.2.1 世界兰花产业产品分布 |
2.2.2 世界主要兰花生产国兰花产业发展概况 |
2.2.3 世界兰花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2.3 我国兰花产业发展现状 |
2.3.1 我国兰花产业市场发展现状 |
2.3.2 我国兰花产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
2.3.3 我国兰花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
2.3.4 我国兰花产业发展前景 |
3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现状 |
3.1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背景 |
3.1.1 自然环境 |
3.1.2 文化背景 |
3.1.3 资源条件 |
3.2 绍兴兰花生产、销售市场现状分析 |
3.2.1 绍兴兰花生产模式、生产环境分析 |
3.2.2 绍兴兰花销售模式、市场环境分析 |
3.3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
3.3.1 野生资源开发过度 |
3.3.2 兰花产业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
3.3.3 栽培设施有待提高 |
3.3.4 政策管理需要继续加强 |
4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化发展分析 |
4.1 影响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
4.1.1 供求关系 |
4.1.2 科学育种 |
4.1.3 栽培设施 |
4.1.4 人才培养 |
4.2 推进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分析 |
4.2.1 推进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分析 |
4.2.2 推进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化发展的实践探讨 |
4.3 关于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
4.3.1 科学定位,确定兰花产业发展重点和目标 |
4.3.2 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产业,实现兰花产业的多样化发展 |
4.3.3 促进发展,拓展市场与设施栽培齐头并进 |
4.4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本文总结 |
5.1.1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的发展现状 |
5.1.2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3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化发展战略措施 |
5.2 绍兴地区兰花产业发展的展望 |
5.2.1 兰花优良品种增多 |
5.2.2 兰花市场广阔 |
5.2.3 兰花产业发展将带动新农村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高技术研发国家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及研究现状 |
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2.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2.3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历史和环境分析 |
2.1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历史沿革 |
2.1.1 863计划跟踪阶段的历史和特点 |
2.1.2 863计划跨越阶段的历史和特点 |
2.2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管理环境的变化 |
2.2.1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
2.2.2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
2.3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 |
2.3.1 计划成果如何向产业有效扩散 |
2.3.2 企业怎样有效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 |
2.3.3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 |
2.3.4 科技经费的法律监管 |
2.3.5 其它比较明显的组织管理问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 |
3.1 概述 |
3.1.1 计划科学定位的必要性 |
3.1.2 计划定位在国际范围内的争论 |
3.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
3.2 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理论分析 |
3.2.1 高技术产业化链条 |
3.2.2 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的状况及原因 |
3.2.3 矫正市场失灵的不同政策选择 |
3.2.4 理论定位:共性技术研发 |
3.3 发达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
3.3.1 美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
3.3.2 日本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
3.3.3 欧盟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
3.3.4 西方共识:定位于共性技术 |
3.4 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定位的设想 |
3.4.1 新定位:重大共性技术研发 |
3.4.2 重新定位之后可能产生的问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成果扩散 |
4.1 概述 |
4.1.1 成果扩散问题的复杂性 |
4.1.2 系统解决成果扩散问题的必要性 |
4.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
4.2 国家科技营销理念 |
4.2.1 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的基础 |
4.2.2 国家科技营销的基本思想 |
4.2.3 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管理高技术研发计划 |
4.2.4 组建科技营销组织,履行科技营销各项职能 |
4.2.5 国家营销与企业营销的区别 |
4.3 发达国家或地区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 |
4.3.1 美国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 |
4.3.2 日本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 |
4.3.3 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做法 |
4.3.4 境外成功经验的总结 |
4.4 我国促进成果转化做法的分析 |
4.4.1 国内高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
4.4.2 国内科技成果的营销渠道 |
4.4.3 国内科技成果的促销措施 |
4.4.4 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不足 |
4.5 在我国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的设想 |
4.5.1 科技计划管理部门组建科技营销组织 |
4.5.2 以商业计划为中心选择管理项目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企业参与 |
5.1 概述 |
5.1.1 企业参与问题的实质 |
5.1.2 影响企业参与的多因素性 |
5.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
5.2 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影响因素 |
5.2.1 企业实验室 |
5.2.2 企业商业模式 |
5.2.3 企业创新文化 |
5.3 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计划情况的考察 |
5.3.1 美国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 |
5.3.2 日本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 |
5.3.3 欧盟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 |
5.3.4 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总结 |
5.4 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变迁 |
5.4.1 1992年以前我国企业实验室的状况 |
5.4.2 1992年至今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发展 |
5.4.3 我国企业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趋势 |
5.5 有关企业参与问题的两点设想 |
5.5.1 鼓励企业全程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 |
5.5.2 明确规定企业与政府的成本分担原则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经费监管 |
6.1 概述 |
6.1.1 我国科技经费监管概况 |
6.1.2 法律监管问题的具体含义 |
6.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
6.2 主要监管手段的比较分析 |
6.2.1 科技经费监管的道德手段 |
6.2.2 科技经费监管的行政手段 |
6.2.3 科技经费监管的司法手段 |
6.2.4 司法手段为中心的法律监管体系 |
6.3 美国科技经费监管体系考察 |
6.3.1 以部门监察制度为基础的监管体系 |
6.3.2 美国部门监察制度介绍:以NSF为对象 |
6.3.3 美国部门监察具体案例分析 |
6.3.4 美国科技经费监管经验:司法是关键 |
6.4 在我国建立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的设想 |
6.4.1 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监管的司法机制 |
6.4.2 以司法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监管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优化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建议 |
7.1 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的相互作用 |
7.1.1 成果扩散是共同目标 |
7.1.2 计划定位明确扩散成果 |
7.1.3 企业参与促进成果扩散 |
7.1.4 法律监管规范企业参与 |
7.2 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的环境影响 |
7.2.1 其它组织管理问题的作用 |
7.2.2 密切相关科技计划的制约 |
7.2.3 相关立法和司法工作的影响 |
7.3 针对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综合解决的建议 |
7.3.1 高技术研发计划重新定位 |
7.3.2 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 |
7.3.3 鼓励并规范企业参与计划 |
7.3.4 建立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问题拓展讨论 |
8.1 新产业培育与专家参与计划管理 |
8.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
8.1.2 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的机制 |
8.2 高技术研发计划新阶段的管理手段 |
8.2.1 新阶段管理手段问题的一般讨论 |
8.2.2 技术预见手段运用问题的专门探讨 |
8.3 计划领域调整与国际合作 |
8.3.1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领域调整 |
8.3.2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国际合作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的总结 |
9.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美国主要的高技术研发计划 |
附录2 美国ATP计划管理办法(摘录) |
附录3 美国TIP计划管理办法(摘录) |
附录4 美国IMI计划管理办法(摘录) |
附录5 向美国NSF OIG进行的邮件咨询 |
附录6 2009-2011年美国NSF OIG监察案例一览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杰出的人做杰出的事——杰事杰驶上创新发展快车道(论文提纲范文)
科技创新:杰事杰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
管理创新:杰事杰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
理念创新:杰事杰驶上创新发展快车道 |
杰事杰发展历程 |
(5)实现“三纵三横”关键技术突破 科技创新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带动产业链集成, 全面掌握关键零部件及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
我国动力蓄电池在性能、工艺、安全性和电池管理技术方面取得显着进步, 目前正在形成大规模配套产能 |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车用百千瓦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制造以及测试技术的国家之一 |
我国车用电机产品技术在功率密度, 控制精度, 系统集成, 冷却系统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某些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了批量配套能力 |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营造电动汽车发展的良好环境 |
组织建立一批公共检测试验平台 |
形成一批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
带动形成技术标准体系 |
科技与财政联动, 科研与示范结合 |
(6)从范围经济角度看春兰退市(论文提纲范文)
一、春兰集团的发展历程 |
二、理论基础 |
(一) 范围经济的定义 |
(二) 范围经济的类型 |
1. 纵向一体化。 |
2. 横向拓展产品链。 |
(三) 范围经济的表达式 |
三、春兰退市原因分析 |
四、总结 |
(7)近年镍氢电池发展状况及前景(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产技术水平获得突破 |
1.国外 |
2.国内 |
(9)基于“支配性企业”的长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1.2.1 对支配性企业的研究 |
1.2.2 对产业链的研究 |
1.2.3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内涵 |
1.2.4 产业集群的演变与发展 |
1.2.5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1.2.6 产业集群的特征 |
1.2.7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1.2.8 产业集群的功能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长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评价及对比分析 |
2.1 产业集群的评价方法 |
2.1.1 定量评价分析 |
2.1.2 定性识别法 |
2.2 长沙产业集群的评价结果 |
2.2.1 空间聚集性的评价结果 |
2.2.2 组织结构的评价结果 |
2.2.3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
2.2.4 长沙产业集群的整体特征 |
2.3 长沙五大产业集群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
2.3.1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
2.3.2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
2.3.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2.3.4 新材料产业集群 |
2.3.5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第3章 长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3.1 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
3.1.1 总体指导思想 |
3.1.2 “3+3+3+3”发展思路 |
3.2 发展目标 |
3.2.1 产业规模 |
3.2.2 技术水平 |
3.2.3 市场份额 |
3.3 发展规划 |
3.3.1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3.3.2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3.3.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3.3.4 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3.3.5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4章 长沙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
4.1 强化政府有效引导 |
4.2 增强产业集群植根性 |
4.3 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 |
4.4 基于支配性企业打造区域品牌 |
4.5 加强基于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4.6 以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发展载体 |
4.7 创新政绩考评体系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米和纳米技术 |
1.1.2 纳米材料和纳米材料产业 |
1.1.3 纳米材料产业化和产业化机制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3 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创新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理论回顾 |
2.1.2 创新概念的界定 |
2.1.3 创新的本质特征 |
2.1.4 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模式 |
2.1.5 创新的激励 |
2.2 产业结构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结构的涵义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 |
2.2.3 产业结构的演进动因 |
2.3 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综述 |
2.3.1 有关产业化模式方面的研究 |
2.3.2 有关产业化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 |
2.3.3 有关产业化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 |
2.4 纳米材料产业化有关研究综述 |
2.4.1 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方面的研究 |
2.4.2 纳米材料产业化问题和对策方面的研究 |
2.4.3 纳米材料产业化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
3.1 国外纳米材料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 国外纳米材料制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
3.3 国外纳米材料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3.4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
4.1 我国纳米材料研发现状 |
4.2 我国纳米材料制备现状 |
4.3 我国纳米材料市场现状 |
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 |
4.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
4.6 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外部动力研究 |
5.1.1 纳米材料技术发展是其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
5.1.2 市场需求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重要拉动力 |
5.1.3 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合力及相互关系 |
5.1.4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引导推动与保障作用 |
5.1.5 国际竞争是一种重要推动力 |
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内在动力研究 |
5.2.1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的创新特征 |
5.2.2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
5.2.3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
5.2.4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创新 |
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研究 |
5.3.1 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 |
5.3.2 内部动力系统主体结构——"三套车"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
6.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6.1.1 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根本 |
6.1.2 官产学的有机结合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运行保障 |
6.1.3 技术引进缺乏必要的调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 |
6.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机制研究 |
6.2.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
6.2.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
6.2.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流动机制 |
6.2.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
6.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研究 |
6.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法律保障机制 |
6.4.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
6.4.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协调性不够,缺乏科学、统一、系统设计 |
6.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
6.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功能及分类 |
6.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发展现状 |
6.6 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国内外比较 |
6.7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的评价 |
6.7.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7.2 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
6.7.3 应用ANP方法评价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7.1 构建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
7.1.1 确定纳米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7.1.2 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纳米材料技术创新 |
7.1.3 加强纳米材料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
7.1.4 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
7.1.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模型 |
7.2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体系 |
7.2.1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
7.2.2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
7.2.3 构建适应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
7.2.4 建立和完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纳米材料人才流动机制 |
7.2.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人才体系模型 |
7.3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 |
7.3.1 充分发挥政府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过程中的作用 |
7.3.2 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银行信贷机制 |
7.3.3 发展金融创新工具,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增加新的融资渠道 |
7.3.4 大力发展内风险投资,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 |
7.3.5 积极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 |
7.3.6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机制模型 |
7.4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 |
7.4.1 培育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市场体系 |
7.4.2 培育和规范我国纳米材料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
7.4.3 培养专业科技中介人才 |
7.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模型 |
7.5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
7.5.1 健全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
7.5.2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相关政策 |
7.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春兰成为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马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2]绍兴兰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D]. 鲍洪尧.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3]我国高技术研发国家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D]. 郭金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4]杰出的人做杰出的事——杰事杰驶上创新发展快车道[J]. 肖桂华. 中国科技产业, 2011(08)
- [5]实现“三纵三横”关键技术突破 科技创新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下篇)[J]. 甄子健. 中国科技财富, 2011(09)
- [6]从范围经济角度看春兰退市[J]. 向雁南,程思利.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2)
- [7]近年镍氢电池发展状况及前景(上)[J]. 张丽华,王彦. 稀土信息, 2008(12)
- [8]近年镍氢电池发展状况及前景[A]. 张丽华. 第十二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 2008
- [9]基于“支配性企业”的长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D]. 吴纯. 中南大学, 2008(01)
- [10]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D]. 许华胜. 同济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