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先红[1](2021)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不仅服务于当下,更关注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学生对未来自身发展需求的满足,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视角展开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探索,可帮助中职生转变观念、积极行动、规划学业,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较平稳地由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职业人。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本文以成都市C学校为个案进行研究。首先,在该校发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4份,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显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如下:该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水平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生涯规划意识偏低和生涯决策能力较弱。纵向比较,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横向比较,接受过生涯辅导以及参加过学生干部工作的学生其生涯规划能力较高。男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于女生。其次,以问卷调查差异分析结果为导向,设计教师访谈提纲和学生访谈提纲,针对性地在高一和高三年级师生中选取访谈对象展开访谈。同时,观察该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情况,探析影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因素有:(1)家庭对职业教育关注不足,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2)升学导向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被误解,没有真正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3)专业课程对职业涉猎不深使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滞后;(4)缺乏有效、系统的生涯辅导。再次,依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针对性提出对策:(1)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或专家学者对系列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并在学校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系统解读,破除学校及教师在政策理解上的误区;(2)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室,集中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团体生涯咨询辅导。(3)学校从课程教学、择业尝试、活动开展三方面着手,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刘朝阳,赵国炳[2](2021)在《青少年认知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教学带来有益启示:思维发展特征要求在技能教学时应先使青少年建立合理的动作表象,再进入技术教学环节;思维监控特征要求体育教师帮助青少年建立合理的体育思维监控能力;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技能学习效率,提升自尊自信,达到思维培养与技能学习的良性循环。
谢菲[3](2020)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投入作为学生成长体验的评价指标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预测指标,影响着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未来时间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想法和行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如何?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未来时间观念对当前的学习行为有何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讨论未来时间洞察力因素和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因素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探寻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的路径,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五所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共8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高于中点,远目标定向因子得分最高,目的意识因子得分最低;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得分高于中点,开放性因子得分最高,主动性因子得分最低;学习投入得分高于中点,奉献因子得分最高,活力因子得分最低。(2)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投入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性显着,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性显着。(3)相关分析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两两呈显着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中的行为承诺、目的意识因子,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开放性、有效性、主动性因子显着预测学习投入,其预测模型为:Y=1.12X1+0.34M1+0.51M2+0.40M3+0.65X2+42.91。X1代表行为承诺,X2代表目的意识,M1代表开放性,M2代表有效性,M3代表主动性。(4)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习投入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良好,大学生在未来时间观念上表现出较积极的人格特质,但是未来目标模糊,对未来目标进行具体规划的能力需要提高。(2)大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水平良好,大学生在学习中会尝试探索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将计划落实到具体行动的意识需要提高。(3)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良好,大学生认同学习的有用性价值,但学习过程中的精力投入和心理韧性水平低,需要提高学习的持久性。(4)在学习活动中,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时间管理自我监控显着正向影响学习投入,其中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行为承诺和目的意识、在时间管理监控过程中表现出的开放性、有效性和主动性是影响学习投入的具体因素。(5)大学生为提高学习投入水平,在未来时间意识方面,应当树立积极的未来时间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训练进行目标规划并落实为具体行动。在时间管理监控方面,大学生应合理设置学习目标、积极实施时间计划、选择可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来提高时间利用效果。
张嘉盛[4](2020)在《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探索 ——以“MY艺”青少年空间项目为例》文中认为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处于“不在学”、“不在工”的自我封闭状况,其自我认知能力无法在其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获得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薄弱的闲散青少年在连串的挫折后容易出现非理性自我认知、自我认同感薄弱及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等问题特征,导致其在自我同一性混乱的状态下远离正常成长轨迹。通过梳理国内外闲散青少年群体及该群体自我认知的文献可发现,目前针对闲散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偏少,且尚未有学者对该群体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进行研究,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因此本文以C街道“MY艺”青少年空间项目为例,选择C街道闲散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从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感及自我监控三大方向进行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的研究。本文研究立足于“MY艺”青少年空间项目对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的实务介入。在“镜中我”理论与“人格发展阶段论”的理论基础上,以兴趣为导向,以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感与自我监控能力为核心主题配套相关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以社区活动、小组工作为主要实务工作手法,为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提供支持。通过对实务介入过程与成效的分析,在实践中总结实务经验,归纳实务技巧,对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未来可发展路径进行探索。本文研究发现,依托丰富实务活动,搭建青少年正向活动与互动沟通平台,为闲散青少年提供其所处自我封闭状态中没有的人际互动与实践体验机会,在不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与实践经历的基础上,厘清非理性自我认知,增强自我认同感与获得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以此推动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实务工作过程中需注重与闲散青少年建立良好关系。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深度了解与剖析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问题共性,结合闲散青少年需求进行服务提升,增强青少年社工对闲散青少年的认知。在未来更好地进行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的探索,也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明慧[5](2020)在《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及干预》文中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新颖独特成分的一种能力品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控制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一个人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一直是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创造力、自我控制与学业成绩对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促使学生成长使其人格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是自我控制、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学习知识的主要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家长都关注的课题,值得研究者深入研究。虽然已有研究者尝试对自我控制和创造力的关系做出解释,但是总体研究仍非常少且结论有所不同。现今几乎没有通过运用自我控制理论对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干预,间接提升个体创造力的研究。另外对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三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少或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未走向实践应用中。所以本研究将关注于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青少年自我控制团体干预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一为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研究。在辽宁省锦州市、海城市选取了1300名青少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分别测量他们的自我控制和创造力,并获取调查期间最近一次的期中成绩,分析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现状,并对其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二为对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控制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在锦州市某小学选取两个同质的普通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实验组被试进行12次自我控制团体辅导干预,验证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对提升青少年自我控制的有效性,以此进一步探讨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在性别,年级,是否是班干部,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关系,家庭生活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性差异。(2)青少年创造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青少年创造力在年级,是否是班干部,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关系,家庭生活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青少年学业成绩在性别,是否是班干部,年级,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关系,家庭生活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4)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相关。自我控制冲动系统与创造力呈现显着的负相关;控制系统与创造力呈现显着的正相关。自我控制冲动系统和学业成绩间呈显着负相关;控制系统和学业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创造力和学业成绩呈显着的正相关。(5)自我控制水平影响创造力、学业成绩的表现,创造力水平影响自我控制、学业成绩表现。学业成绩水平影响自我控制、创造力的表现。我控制冲动系统低分组的创造力水平、学业成绩平均值均显着高于冲动系统高、中间分数组。控制系统低分组创造力水平、学业成绩平均值均显着低于控制系统高、中间分数组。创造力低分组冲动系统平均值显着高于创造力高、中间分数组。创造力低分组控制系统、学业成绩平均值均显着低于创造力高、中间分数组。语文学业成绩高分组的冲动系统平均值显着低于学业成绩低、中间分数组。语文学业成绩高分组的控制系统平均值显着高于学业成绩低、中间分数组。在创造力各维度上,语文学业成绩中间分数组的平均值高于学业成绩高、低分数组。数学学业成绩高分组的冲动系统平均值显着低于学业成绩低、中间分数组。数学学业成绩高分组的控制系统、创造力平均值均显着高于学业成绩低分组和中间分数组。(6)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冲动系统对创造力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控制系统对创造力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冲动系统对学业成绩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控制系统对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创造力对自我控制冲动系统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创造力对控制系统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创造力对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7)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能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与学业成绩。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建议,在自我控制的培养上教师应转变观念,合理引导青少年失控行为,并应重视支持、激励的作用,保持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家长也应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发挥父母榜样作用,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在创造力的培养上应着重从思维培养、心理培养和教育培养的角度出发。各方也应改变唯成绩论正确看待学业成绩与创造力的关系。
孙佑泽[6](2020)在《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研究》文中指出统编教材是实施“铸魂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依托。统编教材的研究成为相关部门、研究者、一线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统编历史教材已经覆盖全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所有年级。关于历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却很少提及习题改革,实际上,在学校教育中,习题的主体是学生,习题训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习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参鉴意义。本研究以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为研究对象,主要聚焦四个问题:一是课后习题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特征?二是课后习题的设置是否体现出年级的能力层次差异?三是课后习题设置是否体现课程标准的编写理念?四是根据课后习题设置的现状,可以得出何种课后习题编制的建议和作业设计的启示?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认知目标新分类学的理论框架为理论依据,结合文献分析法、访谈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予以解决。从布鲁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学的知识和认知过程两维度对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其书课后习题的设置有以下特点:一是三个年级都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习题,不是要求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这是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设置的亮点。二是各年级课后习题在知识与认知过程维度方面都较多地涉及了事实和概念两类知识,三个年级涉及的反省认知知识都很欠缺;认知方面侧重点在于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培养评判能力和创造力方面还需要改善。三是课后习题体现的学生认知过程不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各年级间的认知过程设置不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没有受到重视,未能充分地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的教科书编写理念。四是课后习题编制的重视度不够,课后习题在教科书中的地位还是附庸或配角。根据统编初中教科书课后习题设置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一线教师对课后习题的处理、补充和讲解情况,本研究得出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编制和作业设计的一些启示:在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编制方面,一是需要重新审视教科书课后习题的地位,把习题问题视为课程教学改革真正的“客户终端”问题,是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问题。二是课后习题设置考虑学生发展认知发展过程,从认知过程的角度,课后习题的设置应该呈现从低阶认知到高阶认知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三是适当增加如小论文等体现高阶认知水平题目。四是加强反省认知能力的考查,具体方式可以是增加构建概念图等组织策略的新题型。在作业设计方面,一是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依照学生认知过程层次的差异,设置基础型、应用性、综合性是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二是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学生提供题后反思评价表,方便学生进行做题后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三是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编作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来,并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
董佳渝[7](2020)在《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对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我监控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自我监控能力是高中生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者具备高水平的自我监控能力。波利亚解题表搭建了一个全面的元认知结构,因此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对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对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对哪类高中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最有影响。本文借助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等方法研究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对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波利亚解题表和自我监控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研究,形成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中生的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现状。最后,通过实验法探究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的对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一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现状以及波利亚解题表对元认知结构的影响提出研究问题:波利亚解题表对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二是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是研究综述。一是关于波利亚解题表的研究,主要介绍了波利亚解题表的提出、波利亚解题表与元认知之间的研究、波利亚解题表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有关自我监控的研究,重点梳理了自我监控能力概念、结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相关研究。三是研究述评,分析已有关于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本文的研究问题。四是对本文使用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所谓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管理、调节、评价的过程。五是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元认知理论、认知建构主义、林崇德思维结构理论。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设计。作者与一线教师共同编制数学自我监控能力量表以及在实验中供学习者使用的波利亚解题表学案。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自我监控能力问卷调查,在实验组进行波利亚解题表应用的实验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是数据分析的过程。借助Excel、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是采用配对T检验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五部分,主要是结论与建议。一是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水平较高,大部分(62.62%)学生处于水平三。其中,计划、管理和调节水平较高,但是检验和评价的水平较低。二是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后测(3.272)较前测(3.048)有显着性差异。其中,计划、管理、检验三个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三是经波利亚解题练习后,学优生后测(3.191)较前测(3.069)无显着性差异。其中,计划维度后测较前测存在显着提升;中等生后测(3.431)较前测(3.147)有显着性差异。其中,计划、管理、检验维度三个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学困生后测(3.142)较前测(2.899)有显着性差异。其中,管理、检验、评价三个维度存在显着性提升。四是分别针对三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杨捷[8](2019)在《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然经历的认知活动。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对人类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对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进行综合阅读的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水平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研究通过对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发展研究,以期为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参考。项目组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完成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初三、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其中,初三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研究,已由同年入学的2016级专硕杨蓉蓉完成。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小学三年级、六年级、高三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2)对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初三、高三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发展研究;(3)根据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构成因素,提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的主要思路:(1)通过文献研究,从理论上初步拟定“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维度,编制《数学阅读能力结构因素调查问卷》,对高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及一线数学教师进行调查,析取“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维度;(2)编制《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测试卷》、《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测试卷》、《高中三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测试卷》,分别对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高三年级学生施测,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数量;(3)对经因子分析后心理意义不明确的因素采用活动分析法进行鉴别,鉴别其数学本质并进行重新命名;对心理意义明显的因子进行直接鉴别,确定各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因素;(4)对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初三和高三四个年级的数学阅读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特点进行发展研究;(5)根据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构成因素,提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结论:(1)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都由概念理解能力、语言互译能力、阅读迁移能力、阅读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6个因素组成;(2)初三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包含概念理解能力、语言互译能力、阅读迁移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阅读元认知、空间想象能力和阅读推理能力7个因素;(3)高三学生包含概念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阅读推理能力、语言互译能力、直观想象能力、阅读迁移能力、阅读元认知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8个因素;(4)数学阅读能力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方面表现为能力结构的因素数量逐步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比较复杂、层次较高的因素在整个结构中的相对地位不断增强。
马璐娜[9](2019)在《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组合作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监控与调节的发展在幼儿成长中有很大的价值,以往的研究很少在幼儿小组合作活动的情境中研究幼儿的监控与调节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和调节的年龄和性别特点;了解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差异性及调节的差异性;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相关性;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调节的相关性;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之间的相关性。被试是从河南省开封市某幼儿园中随机抽取的162名幼儿。研究工具是自编的幼儿的监控编码表和幼儿的调节编码表。本研究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考查了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基本情况;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考查了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发展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考查了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各维度,调节各维度,监控与调节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6岁幼儿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与监控他人,年龄越大监控行为越多;男生自我监控的行为多于女生,女生监控他人的行为多于男生;46岁幼儿能够自我调节与调节他人;小组合作活动中幼儿的监控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小组合作活动中幼儿的调节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幼儿监控自己各维度,监控自己与监控他人各维度,监控他人各维度在某些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幼儿调节自己与调节他人中的认知-行为调节与情绪调节之间存在相关性;幼儿监控自己与调节自己各维度,监控自己与调节他人各维度,监控他人与调节自己各维度,监控他人与调节他人各维度在某些方面是紧密联系的。为了提升幼儿的小组合作和监控与调节的水平,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教育活动要有针对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2.采用混龄游戏的模式,让不同年龄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合作;3.创设小组合作情境,使不同性别的幼儿共同参与;4.构建监控与调节活动模式,丰富幼儿讨论。
王会芳[10](2018)在《动漫卷入度对青少年动漫爱好者身份资本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青少年的成长中,动漫是一个重要的中央池,它汇集了青少年的情绪、交友和圈子,交织了成长、成熟和思考。但对于动漫,外界似乎一直存有各类质疑,这是他们对动漫的认识不清而导致的认知偏见。但事实上,对于动漫爱好者来说,动漫另有一种别样价值,他们在其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意义世界,甚至在其中隐匿了其真实身份。在此背景之上,本文引入了加拿大社会学学者James E.C?té在1996年提出的身份资本理论(Identity Capital),以解读动漫与青少年动漫爱好者的价值关系,并尝试拓展身份资本理论的研究边界,以验证该理论在更多领域中的可行性。身份资本是一个指向青少年领域的研究概念,它描述了个人如何投身于某种身份并积极从中获取自我价值的过程,目前对身份资本的实证研究解释了青少年时期积累的身份资本对其适应成人社会的影响。本研究指向动漫和青少年动漫爱好者,锁定青少年在动漫里构造的意义世界,解读不同动漫卷入度对青少年动漫爱好者身份资本的影响,以及,探究这种价值给其现实生活带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在James E.C?té设计的身份资本量表、埃里克森自我身份认同量表、个人卷入度量表的基础上,设计出动漫卷入量表和动漫身份资本量表,并通过以下4种方式收集一手数据与文字资料:1,在12个QQ动漫群进行3个月的参与式观察;2,对2018年2月3日在广州举行的“初物语”动漫展进行问卷调查;3,在QQ上发放电子问卷;4,参与动漫爱好者的线下见面活动。研究共涉及对500名以上动漫爱好者的追踪与调查,最终运用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对数十位动漫爱好者的深度访谈和交流,在卷入度理论、移情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动漫与青少年身份资本的关系和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动漫卷入频率、参与意愿、身份等级、卷入强度都与身份资本的形成存在正相关;动漫卷入年限与身份资本的形成不存在相关性;青少年动漫爱好者的年龄与身份资本的形成存在显着负相关;性别与“自尊自信”身份资本的形成存在正相关,与其他身份资本的形成不存在相关性。另外,本研究新增了“成人感”身份资本测量要素,并验证了该变量的可用性,其中,动漫卷入度与“成人感”身份资本存在显着相关性;另外,在本研究搭建的多元回归结构方程中,对身份资本四项要素产生明显影响的是青少年动漫爱好者对动漫内容的“互动频率、精力卷入强度和线下参与意愿”,其中,精力卷入对身份资本的影响力大于财力卷入,线下参与意愿的对身份资本的贡献值高于线上参与。
二、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中职生需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1.1.2 可持续发展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
1.1.3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误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可持续发展 |
1.3.2 职业生涯规划 |
1.3.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1.4 文献综述 |
1.4.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研究 |
1.4.2 可持续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研究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方法 |
2 成都市 C 中职学校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调查 |
2.1 调查对象与研究目的 |
2.2 调查问卷与信度分析 |
2.3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分析 |
2.3.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情况 |
2.3.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年级差异 |
2.3.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性别差异 |
2.3.4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专业类别上的差异 |
2.3.5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职业生涯辅导上的差异 |
2.3.6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实习经历上的差异 |
2.3.7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学生干部经历上的差异 |
3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
3.1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问题表现 |
3.1.1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偏低 |
3.1.2 生涯决策能力较弱 |
3.1.3 自我监控能力不足 |
3.1.4 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
3.2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家庭引导不足 |
3.2.2 职业生涯规划认知错位 |
3.2.3 课程教学内容浅、实践性弱 |
3.2.4 缺乏系统的生涯辅导 |
3.2.5 校园活动和实训活动不足 |
4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培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对策 |
4.1 解读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破除认知误区 |
4.2 任务驱动式教学,增强课程实践性 |
4.3 进行择业尝试,强化职业认知 |
4.4 成立工作室,生涯辅导系统化 |
4.5 丰富校园活动,提升行动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生能力问卷》 |
附录 2:《职业生涯规划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 3:《职业生涯规划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 4: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情况观察记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青少年认知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少年思维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
2 青少年思维监控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
3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
4 结语 |
(3)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生学习投入、时间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
1.1.2 从未来时间洞察力出发考察时间认知对于学习投入的作用 |
1.1.3 自我调节理论背景下时间管理监控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及思路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心理学视野下的时间研究 |
2.1.1 时间管理的心理学研究 |
2.1.2 时间管理的理论模型 |
2.2 未来时间洞察力 |
2.2.1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概念 |
2.2.2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结构与测量 |
2.2.3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 |
2.3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 |
2.3.1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概念 |
2.3.2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测量 |
2.3.3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相关研究 |
2.4 学习投入 |
2.4.1 学习投入的概念 |
2.4.2 学习投入的结构与测量 |
2.4.3 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
2.5 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
2.5.1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投入 |
2.5.2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时间管理自我监控 |
2.5.3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
3.1.2 目标设置理论 |
3.1.3 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投入关系假设 |
3.2.2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假设 |
3.2.3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关系假设 |
3.2.4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中介作用假设 |
3.3 模型建构 |
3.4 预研究 |
3.4.1 研究目的 |
3.4.2 研究工具 |
3.4.3 量表信效度检验 |
3.5 正式研究 |
3.5.1 研究工具 |
3.5.2 样本选取与问卷发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样本构成 |
4.2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描述性分析 |
4.2.2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差异性分析 |
4.3 大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现状分析 |
4.3.1 大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描述性分析 |
4.3.2 大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差异性分析 |
4.4 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分析 |
4.4.1 大学生学习投入描述性分析 |
4.4.2 大学生学习投入差异性分析 |
4.5 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
4.5.1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
4.5.2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相关分析 |
4.5.3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
4.6 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
4.6.1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
4.6.2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回归分析 |
4.6.3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对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
4.6.4 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对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
4.6.5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中介检验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4.7 讨论 |
4.7.1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差异特点 |
4.7.2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学习投入的关系 |
4.7.3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中介作用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育启示 |
5.2.1 学生层面:树立正确时间观念 |
5.2.2 家庭层面:营造时间管理环境 |
5.2.3 高校层面:传授时间规划技巧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探索 ——以“MY艺”青少年空间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闲散青少年因自我认知能力不足身处成长困境 |
2、闲散青少年所处困境影响社会稳定 |
3、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探索已迫在眉睫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闲散青少年群体研究 |
2、关于自我认知能力研究 |
3、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研究现状 |
4、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参与观察法 |
2、半结构式访谈法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论界定 |
1、闲散青少年 |
2、自我同一性 |
3、自我认同感 |
4、自我监控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1、镜中我理论 |
2、人格发展阶段论 |
3、本研究的应用 |
三、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问题及服务困境分析 |
(一)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问题分析 |
1、自我同一性混乱 |
2、自我认同感薄弱 |
3、自我监控能力不足 |
(二)当前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困境 |
1、个人层面:接受服务意愿较低,自我认知需求不受重视 |
2、机构层面:服务内容零星化,服务成效碎片化 |
3、社区层面:社区支持多主体缺位,社区资源利用率低 |
本章小结 |
四、“MY艺”青少年空间项目实务介入 |
(一)自我同一性:“伴你同行”支持计划 |
1、“伴你同行”支持计划实务介入思路 |
2、“伴你同行”支持计划实务介入过程 |
(二)自我认同感:“yes,i can”自我认同能力提升计划 |
1、“yes,i can”自我认同能力提升计划实务介入思路 |
2、“yes,i can”自我认同能力提升计划实务介入过程 |
(三)自我监控能力:“KOL”社区青年精英培养计划 |
1、“KOL”社区青年精英培养计划实务介入思路 |
2、“KOL”社区青年精英培养计划实务介入过程 |
本章小结 |
五、“MY艺”青少年空间项目成效评析 |
(一)闲散青少年实现自我认知能力提升 |
1、厘清非理性自我认知 |
2、自我认同感增强 |
3、自我监控能力提升 |
(二)突破过往闲散青少年服务困境 |
1、发挥闲散青少年主体作用,推动平台稳定发展 |
2、搭建青少年正向活动与互动沟通平台 |
3、整合社区资源,联动社区公益项目 |
本章小结 |
六、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不足与建议 |
(一)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的不足 |
1、活动纪律性有待加强 |
2、社工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
3、服务对象覆盖面有待拓宽 |
4、朋辈群体支持有待增强 |
(二)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的建议 |
1、强化契约意识,养成循规习惯 |
2、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对闲散青少年的服务能力 |
3、建立发现-帮扶-预防的长效机制 |
4、建立稳定有力的朋辈支持网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
附录1 项目社工访谈提纲 |
附录2 闲散青少年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1.现实依据 |
2.理论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研究问题与假设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假设 |
3.研究设计 |
(五)文献综述 |
1.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
3.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
4.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5.以往研究的不足 |
(六)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实验法 |
二、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现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1.自我控制量表 |
2.创造力量表 |
3.学业成绩 |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
1.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总体现状与人口学差异分析 |
2.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分析 |
3.自我控制高低中间分组、创造力高低中间分组与学业成绩高低中间分组的关系分析 |
4.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之间预测作用分析 |
(五)讨论 |
1.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总体现状与人口学差异讨论 |
2.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讨论 |
3.自我控制高低中间分组、创造力高低中间分组与学业成绩高低中间分组的关系讨论 |
4.自我控制、创造力、学业成绩之间预测作用的讨论 |
三、自我控制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工具 |
(五)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
1.理论依据 |
2.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
3.效果评估 |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
1.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性检验 |
2.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3.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4.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差异性检验 |
5.实验组前后测差异与对照组前后测差异的差异性检验 |
6.心理团体辅导成员的反馈分析 |
7.团体心理辅导的延迟回访 |
(七)讨论 |
1.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性讨论 |
2.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性讨论 |
3.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性讨论 |
4.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差异性讨论 |
5.实验组前后组差异与对照组前后测差异的差异性讨论 |
6.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讨论 |
四、总讨论与结论 |
(一)总讨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三)结论 |
五、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6)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历史习题本体研究 |
2.1.1 习题概念 |
2.1.2 习题功能 |
2.1.3 习题类型 |
2.2 历史教科书习题整体研究 |
2.2.1 作为历史教科书构成部分的习题研究 |
2.2.2 历史教科书习题的发展研究 |
2.2.3 历史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 |
2.2.4 历史教科书习题的设计研究 |
2.3 现有历史习题研究局限性评述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 |
2.4.2 课后习题 |
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布鲁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学修订介绍 |
3.2 布鲁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学的结构 |
3.3 布鲁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学对课后习题研究的可行性与意义 |
4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表层内容概述 |
4.1 课后习题编写理念 |
4.2 课后习题结构 |
4.3 课后习题数量 |
4.4 课后习题形式 |
4.5 课后习题使用 |
4.5.1 课后习题处理情况分析 |
4.5.2 课后习题补充情况分析 |
4.5.3 课后习题讲解情况分析 |
5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分类学统计与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2 习题归类的标准及示例 |
5.2.1 考虑习题中的动词与认知过程的对应 |
5.2.2 考虑知识与认知过程相对应 |
5.2.3 依赖多种信息来源 |
5.3 统计结果呈现 |
5.3.1 七年级课后习题统计结果 |
5.3.2 八年级课后习题统计结果 |
5.3.3 九年级课后习题统计结果 |
5.4 统计结果分析 |
5.4.1 知识维度的比较分析 |
5.4.2 认知过程维度的比较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各年级课后习题在知识与认知过程维度的侧重点相同 |
6.1.2 课后习题体现的学生认知过程不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征 |
6.1.3 课后习题编制研究重视度不够 |
6.2 教科书课后习题编制的建议 |
6.2.1 将习题问题定位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终端问题 |
6.2.2 课后习题设置考虑学生发展认知发展过程 |
6.2.3 适当增加高阶认知题目 |
6.2.4 加强反省认知能力的考查 |
6.3 课后作业设计的启示 |
6.3.1 作业设计分层次:因材施教 |
6.3.2 设计题后反思表:自我评价 |
6.3.3 引导学生自编作业:自主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统编初中历史上教科书课后习题使用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7)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对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波利亚解题表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自我监控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六节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波利亚解题表对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 |
第一节 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表现 |
第二节 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前后测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三类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前后测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高中生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表现 |
第二节 波利亚解题表练习对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波利亚解题表练习对三类高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 |
第四节 研究建议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8)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的趋势 |
1.1.2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3 选拔考试的趋势 |
1.1.4 数学教育界的关注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能力结构 |
2.1.2 数学阅读能力结构 |
2.2 数学能力的研究 |
2.3 阅读能力的研究 |
2.3.1 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 |
2.3.2 其他学科阅读能力的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思路 |
4 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维度的析取 |
4.1 理论分析 |
4.2 实践调查 |
5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目的 |
5.3 研究方法 |
5.3.1 被试 |
5.3.2 测量工具 |
5.4 研究结果 |
5.4.1 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 |
5.4.2 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6 高三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目的 |
6.3 研究方法 |
6.3.1 被试 |
6.3.2 测量工具 |
6.4 研究结果 |
6.5 研究结论 |
7 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分析 |
7.1 问题提出 |
7.2 研究目的 |
7.3 研究方法 |
7.4 统计结果 |
7.5 理论分析 |
7.6 研究结论 |
8 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
8.1 概念理解能力的培养 |
8.2 语言互译能力的培养 |
8.3 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 |
8.4 阅读推理能力的培养 |
8.5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
8.6 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 |
8.7 阅读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
8.8 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
9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反思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附录 I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小组合作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
(二)监控与调节的重要价值 |
(三)小组合作活动对监控与调节的促进作用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监控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调节的相关研究 |
(三)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评析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合作 |
(二)自我监控 |
(三)监控他人 |
(四)自我调节 |
(五)调节他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结构化观察法 |
四、研究工具和材料 |
(一)数学任务 |
(二)幼儿的监控与调节编码 |
五、数据统计处理 |
六、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和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描述性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描述性分析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调节的描述性分析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差异性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差异性分析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调节的差异性分析 |
三、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相关性分析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
(三)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基本情况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基本情况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调节的基本情况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差异性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差异性分析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调节的差异性分析 |
三、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
(一)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的相关性分析 |
(二)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
(三)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教育建议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一)教育活动要有针对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
(二)采用混龄游戏的模式,让不同年龄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合作 |
(三)创设小组合作情境,使不同性别的幼儿共同参与 |
(四)构建监控与调节活动模式,丰富幼儿讨论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幼儿的监控编码 |
附录 B 幼儿的调节编码 |
附录 C 监控、调节记录表 |
致谢 |
(10)动漫卷入度对青少年动漫爱好者身份资本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文献概述 |
第一节 动漫与青少年 |
一、动漫 |
二、青少年 |
第二节 卷入度及现有研究 |
一、卷入度 |
二、卷入度的测量 |
三、卷入度的实证研究 |
四、动漫卷入度 |
第三节 身份资本及现有研究 |
一、身份 |
二、身份资本 |
三、身份资本的提出背景 |
四、身份资本模型 |
五、身份资本现有研究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ELM经营可能性模型 |
二、移情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
第三章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一节 现有研究分析及本研究创新 |
一、现有研究分析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操作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研究框架 |
一、身份资本研究框架 |
二、本文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动漫卷入度量表 |
二、动漫身份资本量表 |
三、变量操作化定义 |
四、问卷设计 |
五、问卷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六、正式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五章 卷入度与身份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
第一节 样本描述性统计 |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性统计 |
二、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动漫卷入度与身份资本的相关性检验 |
一、动漫卷入年限与身份资本的关联性分析 |
二、动漫卷入频率与身份资本的关联性分析 |
三、动漫身份等级与身份资本的关联性分析 |
四、动漫参与意愿与身份资本的关联性分析 |
五、动漫卷入强度与身份资本的关联性分析 |
六、性别与身份资本的关联性分析 |
七、年龄与身份资本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节 动漫卷入度对身份资本的影响分析 |
一、动漫卷入度对“自尊自信”的影响分析 |
二、动漫卷入度对“生命目标感”的影响分析 |
三、动漫卷入度对“自我监控实力”的影响分析 |
四、动漫卷入度对“成人感”的影响分析 |
五、性别对身份资本的影响分析 |
第四节 检验结果汇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卷入度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一、动漫卷入年限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二、动漫卷入频率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三、动漫身份等级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四、动漫参与意愿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五、动漫卷入强度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六、性别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七、年龄对身份资本的影响 |
第二节 理论贡献 |
一、研究结论层面 |
二、量表层面 |
第三节 动漫身份资本现实影响探讨 |
一、样本对象及特征描述 |
二、基于情感移情的自尊自信身份资本 |
三、基于社会学习的生命目标感身份资本 |
四、基于自我效能的自我监控实力身份资本 |
五、基于认知移情的成人感身份资本 |
第四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动漫卷入量表、动漫身份资本量表 |
附录2 调研手记:同好群线下面基活动记 |
致谢 |
四、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学校为例[D]. 黄先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青少年认知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 刘朝阳,赵国炳. 青少年体育, 2021(05)
- [3]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 谢菲.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闲散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服务探索 ——以“MY艺”青少年空间项目为例[D]. 张嘉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及干预[D]. 刘明慧. 渤海大学, 2020(05)
- [6]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研究[D]. 孙佑泽.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对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研究[D]. 董佳渝.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研究[D]. 杨捷.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小组合作活动中4?6岁幼儿监控与调节研究[D]. 马璐娜.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动漫卷入度对青少年动漫爱好者身份资本的影响研究[D]. 王会芳. 深圳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