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失败成为创新的因素

让失败成为创新的因素

一、使失败成为创新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邓旷[1](2021)在《创业失败成本对创业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

陈依[2](2020)在《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创业是个探索不确定性的过程,大多数创业企业以失败告终。既有创业失败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失败之后更加积极,而有的人在失败后更加消极”?相关研究的一个假设前提是,创业失败会给创业者带来极大的负面情绪,主要借鉴心理理论或制度理论解释哪些创业者能更快速从创业失败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中恢复、从失败中学习、为再次创业做准备。既有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局限:第一,多将创业失败管理等同于负面情绪管理;第二,将创业者视为创业失败管理中唯一重要的主体,认为失败管理是创业者“自我疗伤”的过程,忽略了其他组织受众在创业者失败管理中的角色。创业失败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失败除了会给创业者带来财务、情绪等方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还会给创业者带来社会成本。具体来说,创业失败后,创业者会遭受来自其他组织受众的负面评价,例如:投资者撤资、记者和媒体口诛笔伐等,都可能会损害创业者的形象和声誉,导致创业者声败名裂,创业者的合法性也因此受到威胁。也即是,创业失败会给创业者带来污名。那么,创业者管理失败、化解失败污名的潜在威胁的重要步骤是获得创业失败合法性。有学者提出,创业者如果能通过印象管理逃避、避免、最小化创业失败污名,或让自身脱离、解耦失败事件,则可能降低失败污名的潜在负面影响,为创业者再次创业创造可能。过往有研究表明,投资者对创业失败的合法性评价包含投资者对创业失败的主动理解和判断,是投资者对失败事件评估的重要标准,因此也是印象管理策略有效性的重要考量。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创业者的印象管理策略能否生效取决于印象管理策略能否塑造创业失败的评价合法性(即失败合法性)。综上,为了降低创业失败污名对创业者合法性的威胁,创业者在创业失败之后都不得不主动行动来管理自己在组织受众眼中的形象,避免创业失败事件持续发酵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印象管理是创业者在创业失败之后管理形象的重要手段,那么,在创业失败后,创业者通常如何进行印象管理?效果如何?为此,本研究围绕“创业者的印象管理策略能否获取投资者对创业失败的合法性评价?”这一核心问题,聚焦投资者这一特定前台受众在创业者失败管理中的角色,主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采取哪些印象管理策略?如何度量?印象管理策略内涵和分类有较强的情境性。既有印象管理策略研究多来自于组织和战略领域,少数研究开始探索创业失败情境下的印象管理策略。但是这些研究或为概念研究或质化研究,或只是借鉴归因的量表来度量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缺乏针对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的量表,这极大地限制了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研究的发展。为此,本研究首先开发了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量表。本研究首先回顾了针对污名的印象管理策略和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为后文量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随后,本研究采用归纳法的量表开发方式,分析了19个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的自述,提炼出印象管理策略的维度和初始条目,然后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印象管理策略的量表。最后,本研究开发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16条目5维度构念量表,包括承担责任、推卸责任(推卸环境和推卸他人)、积极定义和示弱。其中,承担责任指创业者主动承认创业失败是自身原因导致的,用3个条目测量。推卸责任分为推卸环境和推卸他人,推卸环境是指创业者认为创业失败是外部环境导致的,而非自己的责任;推卸他人指创业者指出其他人应该为失败负责,各由3个条目测量。积极定义指创业者承认创业失败发生,但并不认为创业失败是不好的,用3个条目测量。示弱指创业者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不足,讲述过往或当前艰难处境,用4个条目测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有其独特性。第二,印象管理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机理是什么?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如何因人而异?既有创业失败情境的印象管理策略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首先回顾创业领域的印象管理相关研究,为研究理论模型构建提供参考。随后,本研究重点讨论创业失败后,创业者所采取的印象管理策略是如何以及何时影响投资者这一类特定的组织受众对创业失败的合法性评价,试图回答“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因人而异”这一问题。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四章结合信号理论和语义学相关理论,深入揭示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的印象管理策略如何影响投资者对创业失败的合法性评价(简称失败合法性)。在第四章基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印象管理策略的主体(创业者)和对象(投资者)两个方面细化印象管理策略的作用情境。具体来说,第五章关注印象管理策略的主体(创业者)在印象管理策略有效性中发挥的作用,结合角色一致性理论,重点探索创业者特征(创业者性别)对印象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影响;第六章关注印象管理策略的对象(投资者)的影响,结合信息诊断理论,重点探索投资者特征(投资者对创业失败的归因,简称投资者归因)在创业者印象管理策略与失败合法性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本研究基于137套来自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及其投资者的配对数据发现:⑴创业者采取承担责任的印象管理策略可以获取失败合法性;创业者采取推卸他人的印象管理策略磨损失败合法性;⑵相较于男性创业者,女性创业者正面应对创业失败(承担责任和推卸环境)更能获取失败合法性;⑶美化自我(推卸他人)的策略更适用于面临严重能力威胁的创业者;丑化自我(承担责任和示弱)的策略更适用于面临严重诚信威胁的创业者。本研究结论对印象管理策略文献和创业失败文献有重要贡献,理论贡献主要有三点:⑴开发了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量表,为之后创业失败情境的印象管理策略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开展提供了量表基础;⑵结合信号理论和语义学相关理论揭示了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的印象管理策略如何影响投资者对创业失败的合法性评价;⑶分别从印象管理策略主体和策略对象出发,丰富了印象管理策略发挥效用的作用情境,回答了“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因人而异”这一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对创业失败研究的创新既有研究主要将创业失败视为一个负面情绪管理的过程,相关研究都基于悲痛恢复理论探索“在创业失败后,为什么有的人能重振旗鼓,而有的人一蹶不振”的问题展开,忽视了创业失败的社会性质。本研究关注组织受众在创业失败管理中的角色。具体来说,本研究认为,创业失败会给创业者带来污名,将创业失败管理视为一个污名管理的过程,为理解创业失败管理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2)对印象管理理论的创新本研究对印象管理理论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本研究结合扎根理论和文献归纳开发创业失败情景下的印象管理策略量表,对印象管理理论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第二,本研究实证检验了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及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既有研究或者没有评估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或者只是提出假设没有检验,因此实证检验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3)对归因理论的创新本研究一方面探索了投资者对创业失败的归因的影响,首次关注组织受众对创业失败的归因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区分了投资者的两类失败归因(诚信归因和能力归因)的作用差异,从归因内容的角度丰富了归因的内涵,为未来研究区分不同内容的归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4)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创新本研究首次将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有效性研究拓展到创业者—投资者二元关系中,重点关注在创业失败后投资者这一特定的组织受众是如何评价和理解创业者的行为的,印证了“社会失败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并从投资者的视角揭示了创业失败污名管理的过程和机制。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创业企业的失败并非创业者的失败,创业者如果能相机采取印象管理策略,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创业失败污名的合法性威胁。本研究对创业者如何有效管理创业失败污名、投资者相机决定是否继续支持或惩罚创业者、如何多主体共同培育宽容失败氛围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指出本研究所存在的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李慧[3](2020)在《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创业活动战略地位被推向高处,但是我国的创业失败率为80%左右,而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5%。大学生创业者首先是学生身份,因此先天带有的学生群体特征使其进行创业活动时,必然面临诸如社会经验不足、集资能力薄弱、管理实践不够等问题,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也是难以回避的。过往学术研究往往重视创业如何成功,整体存在“反失败偏见”。随着研究的发展,失败学习带来的正面影响逐渐被重视。创业能力是新创企业创业成功与否的一大竞争力,如何通过构建大学生失败学习体系提升其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重要路径。因此,本文从创业失败视角出发,以大学生创业的战略位置与现实困境的矛盾作为问题的导入,围绕大学生创业主体这一中心,将因果归因理论、失败学习理论、创业失败理论等相结合,构建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理论模型,并探讨失败学习机制在模型中的中介传导作用,以期提出改善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提高创业能力的各方面建议。本文针对有新创企业失败经历的大学生创业者,运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共计获得了209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22.0,AMOS21.0等软件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对大学生失败学习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失败学习模式、失败学习内容均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有显着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在大学生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影响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为:失败学习模式在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影响失败学习内容中的中介作用、失败学习内容在失败学习模式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中介作用、失败学习内容在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中介作用,有效地揭示了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作用途径的复杂关系。综上所述,结合本研究结果,为站在选择路口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针对性失败学习、有效补齐创业能力短板树立目标,为高校、政府等机构和部门搭建创业教育体系与出台创业政策给予参考。此外,本研究列出尚且存在的缺陷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赵紫薇[4](2020)在《两种不同思维视角下失败学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造性问题解决是企业实现持续创新以更好适应激烈竞争环境下的重要行为表现,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区别于创造力,创造性问题解决是核心创意的生成过程,包括识别与构建、信息搜索与获取、创意产生以及包括创意评估、选择和实践在内的实施阶段,是一种完整的创造性工作过程。基于已有的创新领域研究,大多聚焦于对创造力的产生的相关研究,而较为忽视创新行为过程表达,因此,本研究将就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整合,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本文提出将失败学习作为自变量,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中介变量,并将调节变量工作创新要求纳入框架,构建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以期望从个体的认知行为与创造性环境视角深入探究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与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为两个时间段发放问卷,共收集356份有效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失败学习对员工的创造性问题解决具有促进作用;(2)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思维在失败学习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为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创新要求在失败学习分别作用于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4)工作创新要求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失败学习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中起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本文在拓展创新领域研究的同时,基于个体的认知思维视角探究失败学习行为对创新行为过程的效力,有效激发员工创新表达以及创造力行为的构建、产生和实施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此外,组织环境中创新目标的设定也将有效促进这一作用机制的发挥,这一结论对于组织制度和情境设计也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刘倩雯[5](2020)在《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如何促进团队知识共享是学术界与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知识共享有助于企业将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竞争力,尽管许多组织已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用于知识管理,然而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已有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人际背景及个人特征如何影响知识共享问题的关注。领导-成员交换是员工在组织中的主要人际背景之一,因此领导-成员交换应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当前关于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也多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进行,将这一过程看作简单的“给予-回报”式交换,缺乏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自我概念理论和一致性理论,提出了“从领导-成员交换经组织自尊至知识共享”的作用路径模型,通过对来自广东省电子科技公司的202名员工进行两阶段跟踪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0和Mplus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领导-成员交换是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领导-成员交换正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2)领导-成员交换通过组织自尊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知识共享;(3)自我效能感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的影响,并负向调节组织自尊在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对员工积极行为的影响并非只是简单的交换,更是一种自我激励的过程,这一发现进一步打开了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黑箱。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还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组织中领导者应重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并关注成员的心理状态,通过与员工的良好互动,增进其在组织中的个人价值体验,帮助员工提升个人信心以及在组织中的自尊感,从而自发地驱动他们进行知识共享。

周雪,李翔龙,孟晓娜[6](2019)在《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从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探索创业情境下失败学习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基于创业机会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引入创业动态能力作为中介机制,构建失败学习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认知-能力-绩效"理论模型。通过对派尼尔环保探索性案例和201份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失败学习显着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动态能力在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未调节创业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孔江涛[7](2019)在《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知识推理与复杂网络节点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战争的对抗,表现为作战力量及资源之间的系统较量。如何选择目标进行打击以达到有效击伤或瘫痪敌方体系是指挥决策的关键,因此使用体系思维进行目标分析事关军事行动成败。本文开展目标体系分析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目标体系分析大多是基于建好的目标体系进行关键目标和部位的分析。但是现代战争对抗激烈,目标体系内部关系复杂且动态变化,同时受到战场“迷雾”影响,如何快速、高效、准确的构建出对方的目标体系和进行目标体系分析变得更具挑战性。为此,本文提出了支持动态迭代执行的目标体系分析方法流程,涉及使用基于图的知识表达方法对目标体系构建知识形式化描述,使用缺省推理方法自动构建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target architecture relationship model,TARM),和基于TARM转化建立的目标体系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进行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基于图规则的灵活同态和高效的灵活同态搜索算法。使用基于图的知识表达方法对目标体系进行描述时,难以建立统一的概念关系偏序结构,为此,本文对传统的图同态进行改进,提出基于多概念关系偏序结构的灵活同态推理,提升规则使用灵活性。灵活同态搜索是使用图规则的基本操作,其为典型的NP难问题,为提高图规则使用效率,本文研究了三种技术,分别是通过强化学习优化规则前件节点的匹配顺序、使用节点统计数据优化概念关系备选节点比较序列、以及使用节点标签过滤灵活同态备选节点,它们组合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同态混合搜索算法。灵活同态和同态混合搜索算法共同为TARM的快速推理构建奠定了知识表达基础。(2)提出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缺省推理方法。战场不透明导致推理出的TARM具有多种可能,同时随着战争的推进,TARM也会发生变化,所以TARM的构建具有非单调性。本文对传统的缺省推理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随机缺省推理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缺省规则图结构优先序,避免了基于严格全序的传统缺省推理导致的缺失部分可能TARM的问题。在进行推理时,该方法在缺省规则图结构优先序约束下,依概率随机选择缺省规则序贯推理,具有良好的并行性。面对多个可能的合理扩展,新方法在这些扩展间建立了基于期望准确率、期望精确度和期望召回率的优先序,用于确定稳健的缺省理论语义,使推理构建TARM的失败决策代价最小。(3)提出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缺省推理方法。使用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随机缺省推理方法得出所有可能TARM的计算复杂度高,为此,本文在我其上融入了RNN模型,提出使用RNN指导缺省规则的选择使用,以提高推理效率和针对性。通过对TARM的推理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训练数据集用以训练RNN,训练好的RNN在图规则优先序的约束下为随机推理推荐使用规则,减少了无效规则使用次数,提高了推理生成合理扩展的效率。相比于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缺省推理,融入RNN的缺省推理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加高效地产生符合需求的TARM。同时,针对RNN训练数据生成计算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训练数据简化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训练数据准备的处理效率。(4)提出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方法。传统的基于复杂网络的节点分析方法大多是基于拓扑结构信息评估节点的重要性,忽略了节点自身特性。针对目标体系中各节点内在特性区别明显的实际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方法,具体包括扰动测试和破坏测试两种评估方式,通过动力学仿真实现了针对节点自身功能被破坏可恢复和被破坏不可恢复两种情况下的节点重要性评估,其中动力学模型是基于TARM转化建立出的。扰动测试和破坏测试包含了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和节点自身特性,揭示了目标体系结构运行机理,所以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方法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目标体系中不同节点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目标体系辅助分析原型系统,在原型系统中实现了基于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的并行缺省推理框架,有效提高了TARM的推理构建效率。设计出了基于缺省规则结论的节点编码方式,有效降低了扩展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的计算复杂度。采用了基于HTML的图形化显示,使原型系统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最后,基于典型目标体系分析案例,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合理、有效。

薛明[8](2019)在《基于BIM和失败知识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识别和可视化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盾构法施工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地铁、管廊施工的首选技术,但伴随而来的是失败数量的不断增加。目前的风险识别方法存在遗漏的因素,人们对失败的认识不够全面,而当失败发生之后,若不能准确识别出失败的致险因素,失败会再次发生。因此,失败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信息过载”但“知识缺乏”的局面长期存在。BIM技术的兴起给知识的获取和表达提供了一个与工程模型相结合的工具,基于此,本文围绕从结果到原因的逆向过程,通过BIM对失败知识进行管理,实现风险因素的逆向识别和推理,并在BIM模型中可视化的表达。BIM的知识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失败数据的输入和失败知识的输出。在BIM中获取当前失败的特征信息,根据本体语义相似度检索已构建好的失败知识库,提取相似案例,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识别共性的致险因素,并补充到现有的风险因素体系中,对造成当前失败的原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首先,通过失败知识库辅助生成当前失败类型的事故树;其次,基于云模型的模糊推理机制确定基本事件的概率,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最后,通过贝叶斯网络进行多证据逆向推理,循坏排查失败原因。通过对厦门地铁三号线过海段刀盘磨损的案例研究表明,从多个刀盘磨损的相似失败案例中可以挖掘出“石英含量”这一致险因素,基于失败知识的风险识别是对现有方法的一种补充,应该增加共性致因的分析权重。基于此,对当前失败原因逆向识别的结果显示,专家对刀盘磨损的致因概率判断存在偏差,客观方法更接近事实。同时,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证据逆向推理为快速识别失败原因提供了指导和方向。BIM具有三维可视化的优势,在BIM上存储失败并呈现给项目各参与方,易于对失败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本论文的研究能够拓展BIM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对失败的有效管理和应用,不断丰富人们对于失败的认知。

陈晓晓[9](2018)在《创意企业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创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效提升创意企业绩效将有助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行业结构转型升级。然而,当前研究仅对创意企业的概念进行了初步探索,对于如何促进创意企业绩效提升,即创意企业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出发,尝试探讨创意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实证检验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本文由三个研究构成,以下将说明三个研究过程。研究一:创意企业绩效关键影响因素探索研究。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4家创意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研究方法收集研究资料,通过单案例访谈资料分析与归纳,以及跨案例对比总结。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内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企业IT弹性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创意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与框架。研究二:高管内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企业IT弹性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对创意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本研究在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采用343家创意企业调查数据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假设。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内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企业IT弹性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对创意企业绩效均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关系。研究三:高管内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企业IT弹性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对创意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在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提出创意企业的吸收能力在高管内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企业IT弹性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对创意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环境动态性调节创意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343家企业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吸收能力是高管内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企业IT弹性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中介机制;而环境动态性是吸收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边界机制。通过以上三个研究,本文有如下两方面理论创新性。首先,本研究探索并检验创意企业绩效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发现创意企业绩效关键影响因素,并实证检验这些关键影响因素对创意企业绩效的影响,弥补了创意企业绩效驱动因素理论研究不足,揭示创意企业可采取相应措施来推动创意企业绩效的提升,研究结果拓展了创意企业管理的研究。其次,揭示关键影响因素对创意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本研究验证了高管内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企业IT弹性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的理解最后,探索并研究验证环境动态性在吸收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对创意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研究,为创意企业如何提升创意企业绩效提供参考。

陈睿君[10](2018)在《技术团队创业失败对连续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团队创业作为创业活动的主体,是现代创业活动中流行且重要的模式。当前,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以团队形式的技术创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然而,由于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性,团队创业失败变得更加普遍。失败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理以及心理等问题,打击了创业者的激情和信心,使得创业者从此一蹶不振。此外,现有研究意识到了创业失败的价值所在,认为先前失败经验有利于后续创业的成功,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反思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失败复原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对后续重启创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创业失败者如何从失败中走出来达到复原的状态,复原的过程是怎样的,失败复原是否是链接创业失败到连续创业的一个有效路径?此外,心理层面的情绪作用也不容忽视,团队成员的创业激情在失败复原过程中对后续创业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创业者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然而,与此相关的研究却略显薄弱。本文正是基于这些研究薄弱之处展开,试图构建团队创业失败与连续创业行为的关系模型,并探究团队创业激情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最后为技术团队创业失败者重启创业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系统综述创业失败、创业失败复原、创业激情以及连续创业的相关文献;2)从创业失败的表征出发将创业失败分为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将创业失败复原按过程分为应激响应、批判反思以及策略构建与执行,将连续创业行为分为机会识别、资源获取和团队管理,引入团队创业激情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团队创业失败与连续创业行为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3)对回收到的462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对提出的假设以及模型进行验证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理论与实践启示。研究结果发现:1)团队创业失败次数和程度与连续创业行为呈倒U型关系2)创业失败复原在团队创业失败与连续创业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团队创业失败通过倒U型曲线效应影响创业失败复原,进而影响连续创业行为。3)团队创业激情在创业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行为之间,以及在创业失败与连续创业行为之间具有调节效应。本研究依据以上结论,整合出团队创业的“创业失败——连续创业”的过程框架,并从面对失败态度、团队激情有效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的支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丰富了创业失败复原和连续创业相关理论,对身处失败阴影下的创业团队摆脱悲痛,从失败中有效地复原过来并重启创业具有重大意义。

二、使失败成为创新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失败成为创新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2)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信号理论
        2.1.2 归因理论
        2.1.3 悲痛恢复理论
        2.1.4 合法性理论
        2.1.5 角色一致性理论
        2.1.6 信息诊断理论
    2.2 创业失败概念界定及研究进展
        2.2.1 创业失败概念界定
        2.2.2 国外创业失败研究进展
        2.2.3 国内创业失败研究进展
    2.3 印象管理策略研究进展
        2.3.1 印象管理的界定和内涵
        2.3.2 印象管理策略的类型
        2.3.3 印象管理的前因变量
        2.3.4 印象管理的结果变量
        2.3.5 印象管理的作用边界
        2.3.6 小结
    2.4 合法性研究进展
        2.4.1 制度视角
        2.4.2 文化创业视角
        2.4.3 印象管理视角
        2.4.4 过往研究总结与创业失败情境中的研究机会
    2.5 创业失败的社会属性
        2.5.1 组织受众界定和分类
        2.5.2 组织受众对创业失败的负面反应
        2.5.3 特定的组织受众:投资者
        2.5.4 投资者评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6 本章小结
3 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量表开发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针对创业失败污名的印象管理策略
    3.3 构念开发
        3.3.1 理论性取样
        3.3.2 数据收集
        3.3.3 开放性编码
        3.3.4 选择性编码
        3.3.5 理论编码
    3.4 量表开发
        3.4.1 初始条目生成
        3.4.2 内容效度
        3.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失败合法性的界定
    4.3 承担责任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4.4 推卸责任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4.5 积极定义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4.6 示弱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女性创业者印象管理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5.1 研究目的
    5.2 创业领域的性别差异研究进展
    5.3 创业失败领域的性别差异研究进展
    5.4 直接应对失败的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5.5 间接应对失败的策略对失败合法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印象管理策略与失败合法性:投资者归因的调节
    6.1 研究目的
    6.2 信息诊断理论在形象威胁事件中的应用
    6.3 信息诊断理论在创业失败情境中的研究机会
    6.4 投资者能力归因的调节作用
    6.5 投资者诚信归因的调节作用
    6.6 本章小结
7 实证分析
    7.1 研究设计
        7.1.1 样本选择
        7.1.2 变量测量
    7.2 数据分析
        7.2.1 信度分析
        7.2.2 效度分析
        7.2.3 共同方法偏差
    7.3 假设检验
        7.3.1 相关性分析
        7.3.2 假设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讨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讨论
    8.2 全文理论贡献
        8.2.1 对印象管理理论的贡献
        8.2.2 对创业失败研究的贡献
    8.3 实践意义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3)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大学生创业
        2.1.2 创业失败
        2.1.3 失败归因
        2.1.4 失败学习
        2.1.5 创业能力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失败归因综述
        2.2.2 失败学习综述
        2.2.3 创业能力综述
        2.2.4 失败归因、失败学习与创业能力关系研究
        2.2.5 研究述评
    2.3 信号理论
第3章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3.1 研究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创业失败归因对创业能力的影响
        3.2.2 创业失败归因对失败学习的影响
        3.2.3 失败学习对创业能力的影响
        3.2.4 失败学习模式对失败学习内容的影响
        3.2.5 失败学习中介效应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4.1 问卷设计
        4.1.1 调查对象选择
        4.1.2 问卷开发过程
        4.1.3 问卷发放形式
    4.2 变量测量
        4.2.1 创业失败归因量表
        4.2.2 失败学习模式量表
        4.2.3 失败学习内容量表
        4.2.4 创业能力量表
    4.3 小样本测试
        4.3.1 小样本的数据来源
        4.3.2 小样本的信度检验标准
        4.3.3 小样本量表的CITC和信度检验
        4.3.4 小样本量表的效度检验
    4.4 正式量表形成
    4.5 正式调查
        4.5.1 数据收集
        4.5.2 样本概况
        4.5.3 信度分析
        4.5.4 效度分析
第5章 创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创业能力关系检验
    5.1 创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模式—失败学习内容模型分析
        5.1.1 创业失败归因与失败学习内容关系
        5.1.2 创业失败归因与失败学习模式关系
        5.1.3 失败学习模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5.2 失败学习模式—失败学习内容—创业能力模型分析
        5.2.1 失败学习模式与创业能力关系
        5.2.2 失败学习模式与失败学习内容
        5.2.3 失败学习内容的中介效应检验
    5.3 创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模式—创业能力模型分析
        5.3.1 创业失败归因—利用式学习—创业能力
        5.3.2 创业失败归因—探索式学习—创业能力
    5.4 创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内容—创业能力模型分析
        5.4.1 创业失败归因—自我学习—创业能力
        5.4.2 创业失败归因—商业学习—创业能力
        5.4.3 创业失败归因—网络和关系学习—创业能力
        5.4.4 创业失败归因—企业管理学习—创业能力
    5.5 创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创业能力全模型分析
    5.6 检验结果讨论
第6章 创业失败视角下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对策研究
    6.1 创业者失败价值认知
    6.2 高校机制保障
    6.3 政府文化引领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贡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4)两种不同思维视角下失败学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问题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失败学习
        2.1.1 失败学习的概念
        2.1.2 失败学习的影响效应研究
    2.2 批判性思维
        2.2.1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历程与内涵
        2.2.2 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综述
    2.3 创造性思维
        2.3.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内涵
        2.3.2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综述
    2.4 创造性问题解决
        2.4.1 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概念
        2.4.2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
        2.4.3 创造性问题解决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2.5 工作创新要求
        2.5.1 工作创新要求的概念
        2.5.2 工作创新要求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假设研究
    3.1 理论模型
    3.2 研究假设
        3.2.1 失败学习与创造性问题解决
        3.2.2 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
        3.2.3 创造性思维的中介作用
        3.2.4 工作创新要求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取样过程
    4.2 测量工具
    4.3 问卷预测试
        4.3.1 预测试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预测试量表的信度分析
        4.3.3 预测试量表的效度分析
第五章 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5.1 研究过程与样本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3 信效度分析
    5.4 同源偏差控制
    5.5 假设检验
        5.5.1 中介作用检验
        5.5.2 调节效应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实证结果与讨论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知识共享
        2.1.1 知识共享内涵
        2.1.2 知识共享的结构与测量
        2.1.3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2.2 领导-成员交换
        2.2.1 领导-成员交换内涵
        2.2.2 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构与测量
        2.2.3 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果变量
    2.3 组织自尊
        2.3.1 组织自尊的概念与理论
        2.3.2 组织自尊的结构与测量
        2.3.3 组织自尊的研究进展
    2.4 自我效能感
        2.4.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4.2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
    2.5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3.1 自我概念理论及自我一致性理论
    3.2 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
    3.3 领导-成员交换与组织自尊
    3.4 组织自尊与知识共享
    3.5 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
    3.6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3.7 整合的被调节中介模型
    3.8 研究模型提出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4.1 问卷设计与量表选取
        4.1.1 领导-成员交换量表
        4.1.2 组织自尊量表
        4.1.3 知识共享量表
        4.1.4 自我效能感量表
        4.1.5 控制变量的选择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4.2.1 样本选取
        4.2.2 两阶段数据收集
    4.3 预测试
        4.3.1 预测试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4.3.2 预测试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5.4.1 性别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2 年龄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3 学历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4 本公司工作年限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5 职位层次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5 相关分析
    5.6 回归分析
        5.6.1 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5.6.2 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的影响分析
        5.6.3 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5.7 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分析
    5.8 调节效应
        5.8.1 自我效能感对领导-成员交换与组织自尊的调节效应
        5.8.2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结果讨论
        6.2.1 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2.2 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2.3 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2.4 组织自尊中介作用的实证结果讨论
        6.2.5 自我效能感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讨论
        6.2.6 个人特征对变量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结论
    二、理论贡献
    三、管理启示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1)
附录二 调查问卷(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1.1 失败学习
        1.1.2 商业模式创新
        1.1.3 创业动态能力
    1.2 探索性研究
        1.2.1 研究设计
        1.2.2 案例简介
        1.2.3 案例分析
    1.3 研究假设
        1.3.1 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
        1.3.2 失败学习与创业动态能力
        1.3.3 创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1.3.4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2 统计分析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2.2 变量测量
    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2.4 共同方法偏差
3 统计分析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3.2 假设检验
    3.3 稳健性检验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4.2 理论贡献
    4.3 管理启示
    4.4 不足与展望

(7)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知识推理与复杂网络节点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目标体系分析的内涵
        1.1.2 开展目标体系分析研究的需求
        1.1.3 开展目标体系分析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静态目标体系分析方法
        1.2.2 动态目标体系分析方法
        1.2.3 目标体系分析方法总结
        1.2.4 目标体系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1.3 目标体系分析的核心技术分析
        1.3.1 知识表达
        1.3.2 非单调推理
        1.3.3 深度神经网络
        1.3.4 基于复杂网络的节点评估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图的目标体系分析领域知识表达
    2.1 基于图的知识表达简介
        2.1.1 基本图的定义
        2.1.2 基本图的语义
        2.1.3 基本图的同态
    2.2 目标体系建模多视图产品和规则设计
        2.2.1 能力牵引的目标体系描述视图
        2.2.2 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构建规则的设计
    2.3 基于灵活同态的推理研究
        2.3.1 多视图条件下的概念关系偏序结构
        2.3.2 多概念关系偏序结构下的灵活同态
    2.4 灵活同态混合搜索方法研究
        2.4.1 基本图数据存储和基本递归同态搜索算法框架
        2.4.2 基本图规则灵活同态节点匹配顺序优化
        2.4.3 基本图规则概念和关系备选节点筛选顺序优化
        2.4.4 基于节点标签的备选节点过滤技术
    2.5 性能测试分析
        2.5.1 数据准备和参数设置
        2.5.2 优化灵活同态节点匹配顺序的性能表现
        2.5.3 两阶段概念和关系备选节点筛选顺序的性能表现
        2.5.4 节点标签过滤技术的性能表现
        2.5.5 综合多种技术的灵活同态搜索算法的性能分析
        2.5.6 与现有子图同构搜索算法的比较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推理的目标体系建模
    3.1 缺省推理简介
    3.2 构建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的缺省规则建模
    3.3 传统缺省推理解决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推理构建的不足
    3.4 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缺省推理
        3.4.1 缺省规则的图结构优先序
        3.4.2 基于缺省规则图结构优先序的随机推理
        3.4.3 基于期望准确率、期望精确率和期望召回率的优先序
        3.4.4 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推理的使用说明
    3.5 性能测试分析
        3.5.1 验证案例的设计说明
        3.5.2 验证案例的建立
        3.5.3 传统缺省推理优先序的不足
        3.5.4 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推理的实现
        3.5.5 语义稳健性的仿真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目标体系缺省推理优化
    4.1 面向能力的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构建
        4.1.1 以能力为导向构建目标体系的优势
        4.1.2 能力导向的目标体系构建流程
    4.2 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缺省推理框架
    4.3 指导缺省推理的深度递归神经网络设计
    4.4 简化深度递归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研究
    4.5 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缺省推理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6 性能测试分析
        4.6.1 验证案例的设计说明
        4.6.2 验证案例中缺省规则的设计
        4.6.3 验证案例中指导缺省推理RNN的设计
        4.6.4 验证案例中指导随机推理RNN的训练
        4.6.5 RNN指导随机推理的实验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5.1 目标体系的无向加权网络及其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2 目标体系复杂网络的动力学模型稳定性分析
    5.3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无向加权网络关键节点分析方法研究
        5.3.1 基于无向加权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指标
        5.3.2 基于扰动测试的关键节点分析方法
        5.3.3 基于破坏测试的关键节点分析方法
    5.4 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复杂网络关键节点分析方法研究
        5.4.1 基于关注节点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5.4.2 跨动力学模型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5.5 性能测试分析
        5.5.1 扰动测试的合理有效性分析
        5.5.2 破坏测试的合理有效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案例验证
    6.1 目标体系分析原型系统设计
        6.1.1 融合混合灵活同态搜索的并行缺省推理框架
        6.1.2 缺省理论扩展节点的编码设计及使用
    6.2 基于典型案例的原型系统验证
        6.2.1 基于灵活同态的缺省规则设计及使用
        6.2.2 基于分布并行计算的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推理构建
        6.2.3 基于RNN的随机推理进行目标体系构建的性能分析
        6.2.4 基于节点编码的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理论语义确定
        6.2.5 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下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基于BIM和失败知识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识别和可视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盾构隧道风险识别的研究现状
        1.2.2 失败学的研究现状
        1.2.3 BIM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BIM与失败知识管理
    2.1 失败学的基本理论
        2.1.1 工程失败的定义
        2.1.2 失败的演化规律
        2.1.3 基于Mandala模型的失败原因分析
    2.2 事故致因理论
        2.2.1 连续事故理论
        2.2.2 系统事故理论
        2.2.3 现代事故理论
    2.3 基于BIM的建设项目知识管理
        2.3.1 知识和知识管理
        2.3.2 建设项目的知识管理
        2.3.3 建筑知识管理系统BKM
第三章 基于失败知识管理的盾构施工风险识别研究
    3.1 风险识别中的逆向分析
    3.2 基于BIM和本体的地铁盾构施工失败知识库的构建
        3.2.1 本体技术的引入
        3.2.2 基于BIM的地铁盾构施工失败知识获取
        3.2.3 地铁盾构施工失败知识的本体语义化表示
        3.2.4 地铁盾构施工失败知识的本体构建
    3.3 基于失败知识的盾构施工风险识别方法
        3.3.1 基于本体语义相似度的案例提取
        3.3.2 基于文本分析的致险因素挖掘
        3.3.3 致险因素的判断和补充
    3.4 刀盘磨损的风险识别案例研究
        3.4.1 相似案例的语义提取结果
        3.4.2 致险因素的识别过程
        3.4.3 致险因素的补充分析
第四章 基于事故树和贝叶斯网络的盾构失败知识化诊断模型
    4.1 事故树分析方法
        4.1.1 基于失败知识库的事故树构建思路
        4.1.2 事故树的模糊化
    4.2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推理机制
        4.2.1 云模型的基本理论
        4.2.2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概率确定步骤
    4.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
        4.3.1 贝叶斯网络模型
        4.3.2 模糊事故树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转化
        4.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地铁施工事故分析和诊断原理
    4.4 厦门地铁三号线刀盘磨损事故的诊断案例计算
        4.4.1 刀盘磨损事故树的建立
        4.4.2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概率获取
        4.4.3 正向预测分析
        4.4.4 概率对比分析
        4.4.5 重要度分析
        4.4.6 多证据逆向推理
第五章 基于BIM的地铁盾构失败知识的可视化表达
    5.1 BIM在知识可视化中的作用
    5.2 BIM可视化平台的选择
    5.3 基于BIM的失败知识可视化功能
        5.3.1 失败知识的展示
        5.3.2 失败知识的共享
    5.4 基于BIM的地铁盾构施工失败知识可视化的框架
        5.4.1 可视化界面设计
        5.4.2 可视化功能应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创意企业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资源基础理论
    2.2 创意产业与创意企业
        2.2.1 创意产业概念与特征
        2.2.2 创意企业概念与特征
        2.2.3 创意企业产品经济化
    2.3 创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
    2.4 现有研究评述与本研究努力方向
        2.4.1 现有研究评述
        2.4.2 本研究努力方向
    2.5 本研究总体构思与设计
第三章 创意企业绩效影响关键影响因素案例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与设计
        3.2.1 案例样本
        3.2.2 分析单元
        3.2.3 数据搜集
        3.2.4 效度控制
    3.3 案例描述及案例内分析
        3.3.1 访谈高管及公司背景
        3.3.2 案例内分析
        3.3.3 跨案例分析
    3.4 研究小结
第四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研究模型
    4.2 研究假设
        4.2.1 创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
        4.2.2 创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第五章 研究设计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对象
    5.3 数据搜集
    5.4 研究工具
        5.4.1 内部驱动力
        5.4.2 开放式创新
        5.4.3 弹性IT基础建设
        5.4.4 社会资本
        5.4.5 吸收能力
        5.4.6 环境动态性
        5.4.7 创意企业绩效
    5.5 分析方法
        5.5.1 描述性分析
        5.5.2 信度分析
        5.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5.5.4 相关分析
        5.5.5 回归分析
第六章 创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6.1 创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6.1.1 描述性统计
        6.1.2 相关分析
        6.1.3 信度与效度分析
        6.1.4 回归分析
    6.2 创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6.2.1 相关分析
        6.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3 回归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管理启示及研究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1.1 高管内在驱动力是创意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7.1.2 开放式创新是创意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7.1.3 弹性IT基础设施是创意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7.1.4 社会资本是创意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7.1.5 四大核心影响因素是通过对吸收能力的影响进而对创意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7.1.6 环境动态性对吸收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存在影响
    7.2 管理启示
        7.2.1 企业为主体的微观激励对策
        7.2.2 政府为主体的宏观政策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创意企业高管访谈提纲
附录2 创意企业调研量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技术团队创业失败对连续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研究重点及难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创业团队理论综述
        2.1.1 创业团队的概念及内涵
        2.1.2 创业团队的影响作用
    2.2 创业失败理论综述
        2.2.1 创业失败的内涵
        2.2.2 创业失败的归因
        2.2.3 创业失败的影响结果
        2.2.4 创业失败与后续创业关系
    2.3 创业失败复原理论综述
        2.3.1 失败复原的概念
        2.3.2 失败复原的影响因素
        2.3.3 失败复原的方法和过程
        2.3.4 创业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的关系
    2.4 创业激情理论综述
        2.4.1 创业激情的定义及维度
        2.4.2 创业激情的影响结果
        2.4.3 创业激情与创业行为
    2.5 连续创业理论综述
        2.5.1 连续创业及连续创业行为的内涵
        2.5.2 连续创业的影响因素
        2.5.3 连续创业的结果
    2.6 研究述评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3.1 主要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3.1.1 创业失败、团队创业失败及维度
        3.1.2 创业失败复原概念界定及维度
        3.1.3 团队创业激情概念界定及维度
        3.1.4 连续创业行为概念界定及维度
    3.2 研究模型构建
        3.2.1 相关概念的作用关系分析
        3.2.2 概念模型的提出
    3.3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3.3.1 团队创业失败与连续创业行为的关系研究
        3.3.2 创业失败复原的中介作用
        3.3.3 团队创业激情在创业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行为间起到调节作用
        3.3.4 团队创业激情在团队创业失败与连续创业行为间起到调节作用
    3.4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3.4.1 问卷设计过程与内容
        3.4.2 团队创业失败问卷
        3.4.3 创业失败复原问卷
        3.4.4 团队创业激情问卷
        3.4.5 连续创业行为问卷
        3.4.6 问卷发放与回收
    3.5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描述性统计
        4.1.2 方差分析
    4.2 信效度检验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检验
    4.3 相关性分析
    4.4 回归分析
        4.4.1 团队创业失败与连续创业行为回归分析
        4.4.2 创业失败复原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4.4.3 团队创业激情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4.5 假设验证结果与结论解释
        4.5.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4.5.2 研究模型理论解释
    4.6 小结
第五章 连续创业行为促进策略
    5.1 个体层面
    5.2 基于不同类型的失败启动不同的复原路径
    5.3 团队层面
    5.4 外部策略的支持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使失败成为创新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失败成本对创业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D]. 邓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创业失败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有效性研究[D]. 陈依. 上海大学, 2020
  • [3]新创企业失败归因、失败学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关系研究[D]. 李慧. 江苏大学, 2020(05)
  • [4]两种不同思维视角下失败学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紫薇. 兰州大学, 2020(01)
  • [5]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倩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J]. 周雪,李翔龙,孟晓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24)
  • [7]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知识推理与复杂网络节点评估技术研究[D]. 孔江涛.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BIM和失败知识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识别和可视化表达研究[D]. 薛明. 厦门大学, 2019(08)
  • [9]创意企业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D]. 陈晓晓.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10]技术团队创业失败对连续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睿君. 福州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让失败成为创新的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