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议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电压取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1](2018)在《高性能单片集成汽车电压调节器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汽车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的不断结合,微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汽车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人们对于现代汽车系统中电子设备的稳定性、高性能、多功能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电子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汽车发电机产生的,汽车电压调节器又是调节汽车发电机的关键模块,高性能单片集成汽车电压调节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中电子系统的使用和安全。汽车电压调节器是稳定汽车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输出电压的关键零部件,供汽车中电子设备提供电压。目前国内设计汽车电压调节器芯片上还处于性能较为单一的状态,在多功能汽车的时代,设计一款多功能的电压调节器很有必要。本文在仔细研究了国内外汽车电子系统的相关文献和各大品牌汽车的不同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设计的这款高性能单片集成汽车电压调节器,在了解汽车电压调节器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结构的基础上,将需要设计的芯片划分成基准电压源模块、比较电路模块、振荡电路模块、转速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保护电路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用cadence的仿真工具对各个模块进行仿真与验证。该调节器将结合中国电科24所的80V兼容P-JFET的高压双极型制造工艺设计。最终使得该芯片在各种环境下输出稳定的电压,此外还有切入转速、预励磁、指示灯以及过温过压和过流保护等功能。
吴建刚[2](2014)在《也谈汽车电源系统熔断器的布置》文中研究表明《汽车电器》2012年第1期刊载《汽车电源系统熔断器布置方案的探讨》文(以下简称原文),对熔断器在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线即充电线上的3种布置方案作了探讨。在此谈谈笔者看法。1)熔断器的主要作用是短路保护,不可能实现过电压保护的目的。[原文作者回函:原文没有表达此观点,曲解了文章的意思]
陈立东,王宝良,刘荣昌,石磊[3](2013)在《基于自激磁式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设计》文中认为为降低汽车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功耗,实现自激磁功能,介绍了一种基于自激磁式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其电路原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压调节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调压精度高、功耗低、自激磁性能稳定的特点。该设计方法可为交流发电机电压的自激磁电压调节设计提供参考。
曹志良[4](2011)在《调节器电压取样法在汽车交流发电机故障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汽车交流发电机在汽车上承担着电站的作用。然而,在汽车行驶和过程中,发电机工作状况往往是根据仪表上的充电指示灯的工作来判断。因此,误判发电机故障在每个整车厂都存在,给客户留下了不好的影响。在此,结合调节器信号电压取样方法,就发电机在整车上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符辉,何金戈[5](2010)在《带FR、G端子的三菱发电机电压调节器调压原理分析与检测》文中研究指明对带有FR、G端子的三菱发电机电压调节器调压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介绍了FR、G端子的具体就车检测方法。
王基石,宁江华,丁召[6](2010)在《一种单片式CMOS汽车电子调节器》文中认为基于BiCMOS工艺下研制一种单片式多功能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采用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基准电压源代替稳压二极管来提供交流发电机输出取样电压。调节器设计成单片CMOS集成方式,减小了调节器的体积,使其可以和交流发电机制作在一起,提升了调节器的稳定性,提高了整车供电质量,有效延长了汽车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芯片完全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指标。
陈水[7](2009)在《整体式交流发电机的泄漏电流》文中研究说明介绍整体式交流发电机的泄漏电流及其测试方法,分析影响泄漏电流的各种因素,阐述在设计和制造中如何降低泄漏电流。
毕振东[8](2008)在《GALANT车发电机调节器故障的研究与解决》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技术的日趋成熟、石油燃料的短缺、人类环保意识的提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汽车正日趋向小型化、轻量化、安全环保型发展,我公司2005年引进的4G69 MIVEC发动机就是一典型例证,其相对以往的4G6发动机进行了诸多改良,不仅输出功率、扭矩得到提升,排放也达到了欧IV标准,在诸多改良措施中,为对应碰撞性能,发电机与动力转向泵位置进行了对换,发电机布置在机舱前端毗临排气歧管,这一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但同时也给发电机带来了热害的问题――由于排气歧管高温的影响,导致搭载该款发动机的东南GALANT车在多次的跑车试验中,发电机IC调节器连续烧毁导致发电机不发电的故障。针对GALANT车发电机连续烧损故障,我公司联合发电机生产商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东南汽车、日本三菱汽车,经过细致的故障调查、原因分析、进行了多次的整车热害试验,最终解决了该问题,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及信赖。本文研究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车辆热害是造成发电机IC调节器烧损的主要原因;2、热害问题的解决对策1--发电机改善:①发电机后部追加隔热罩,阻止排气歧管热源对发电机的对流与辐射,发电机后面(树脂部)的温度从不带隔热罩时的182°C,降低至128°C,②发电机IC调节器耐热能力提升,MOSFET表面积增大,芯片尺寸面积变更3.06X2.21→3.52X3.41 ,提升散热效果70%,能量急剧变化承受力增大127%;③发电机耐压等级提高,100V→150V,提高抗意外脉冲电压能力;④MOSFET S端子引线增加,由一根变为两根,提高了抗过电流能力,增加了发电机IC调节器的可靠性。3、热害问题的解决对策2――排气歧管隔热罩改善:借鉴触媒隔热结构,在排气歧管隔热罩两片薄板之间插入6.5mm厚的3M垫层,可将发电机隔热罩外温度有效降低,从160°C降低至135°C,温度低减25°C,从源头上消除了热害问题,发电机受到的对流及热辐射得到极大的衰减。上述对策的实施,已经过市场近1年的检验,GALANT车发电机IC调节器烧损故障未再发。
徐科军[9](2007)在《单片型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芯片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微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汽车总成中电子系统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发展态势对汽车发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电压调节器是汽车发电系统的心脏部件,优质的电压调节器是保证汽车电子系统高可靠性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大量电子电压调节器的分析,提出了新的电压调节器电路。在调节器的具体实现形式上采用单芯片集成方式,使其在电压调节精度、体积、重量及耐振性等方面均优于普通电子电压调节器。文中还详细分析了电压调节器的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分块设计了芯片内部各个功能模块,包括取样电路、电压基准源、误差放大器、保护电路和调整晶体管,给出所有晶体管级电路图,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Spice模拟验证,模拟的结果及分析也一并给出。最后根据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确定器件单元版图结构,并介绍了版图设计过程。
赵云[10](2004)在《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处理》文中认为介绍汽车充电指示灯不同控制方式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充电指示灯故障判断以及引起误判断的原因。
二、又议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电压取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又议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电压取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单片集成汽车电压调节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概述 |
1.2 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1.3 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二章 汽车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
2.1 汽车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1 汽车发电机结构 |
2.1.2 汽车发电机的励磁 |
2.1.3 汽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2.3 汽车电压电子调节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
2.3.1 汽车电压调节器分类 |
2.3.2 汽车电压调节器工作原理 |
2.4 汽车供电系统的组成及引脚功能 |
2.4.1 汽车供电系统组成 |
2.5 汽车电压调节器的相关介绍 |
2.5.1 汽车电压调节器芯片内部结构 |
2.5.2 汽车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
2.5.3 汽车电压调节器功能简介 |
2.5.4 调整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
3.1 汽车电压调节器的预期设计要求 |
3.2 基准电压电路分类、设计及仿真 |
3.2.1 基准电压电路的分类 |
3.2.2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
3.2.3 基准电压源电路的仿真 |
3.3 TTL门电路 |
3.3.1 反相器的电路结构 |
3.3.2 与非门电路结构 |
3.3.3 或非门电路结构 |
3.4 比较电路的原理设计及仿真 |
3.4.1 比较电路的工作原理 |
3.4.2 比较电路的性能指标及分析方法 |
3.4.3 比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
3.5 脉冲发生电路 |
3.5.1 脉冲发生电路工作原理 |
3.5.2 脉冲发生电路设计 |
3.5.3 脉冲发生电路仿真 |
3.6 转速电压检测电路 |
3.6.1 转速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 |
3.6.2 转速电压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
3.6.3 转速电压检测电路的仿真 |
3.7 电压取样电路 |
3.7.1 电压取样电路的分析 |
3.7.2 电压取样电路的工作原理 |
3.7.3 电压取样电路的仿真 |
3.8 指示灯电路模块 |
3.9 逻辑模块设计 |
3.10 电路整体仿真 |
3.11 驱动电路 |
3.12 安全区保护电路的设计 |
3.12.1 过热保护 |
3.12.2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3.1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版图设计 |
4.1 版图验证工具概述 |
4.2 双极工艺说明 |
4.3 双极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
4.3.1 双极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基本原则 |
4.3.2 双极工艺制造流程 |
4.3.3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中的规则 |
4.4 电压调节器版图布局 |
4.4.1 数字模块的版图设计 |
4.4.2 电压基准模块版图设计 |
4.4.3 比较器版图设计 |
4.4.4 脉冲发生电路版图设计 |
4.4.5 转速检测电路版图设计 |
4.4.6 电压取样电路版图设计 |
4.4.7 指示灯检测电路版图设计 |
4.4.8 保护电路版图设计 |
4.5 芯片整体版图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带FR、G端子的三菱发电机电压调节器调压原理分析与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结构 |
2 工作原理分析 |
2.1 S端子线路正常时的工作电路分析 |
2.1.1 点火开关接通,发动机未起动、或起动时未达到充电转速时 |
2.1.2 发电机电压升高, 但如果S点电压小于14.9V时 |
2.1.3 当发电机电压升高到等于调节上限14.9V时 |
2.1.4 当发电机电压下降到调节下限13.9V时 |
2.2 S端子线路断路时的工作电路分析 |
2.3 G端子控制分析 |
2.3.1 G端子功用 |
2.3.2 G端子控制分析 |
2.4 FR端子控制分析 |
3 检修 |
3.1“S”端子的就车检查 |
3.2“L”端子的就车检查 |
3.3“FR”端子的就车检查 |
3.4“G”端子的就车检查 |
4 结论 |
(6)一种单片式CMOS汽车电子调节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电路原理与结构 |
2 电路设计 |
2.1 前端基准源 |
2.2 差分比较电路[4] |
2.3 发电机输出电压取样电路[5-6] |
2.4 温度保护电路 |
2.5 过流、过压保护 |
3 整体电路及仿真 |
3.1 电路整合 |
3.2 功能验证 |
4 结 语 |
(7)整体式交流发电机的泄漏电流(论文提纲范文)
1 泄漏电流 |
2 泄漏电流测试方法 |
3 影响泄漏电流的因素 |
3.1 整流器 |
3.2 内置调节器 |
3.3 励磁电阻 |
3.4 电容器 |
3.5 绝缘材料 |
4 降低泄漏电流的措施 |
5 结束语 |
附:作者来信 |
(8)GALANT车发电机调节器故障的研究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课题来源 |
1.3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4 本课题研究基础与研究目的 |
1.4.1 本课题研究基础 |
1.4.2 本课题研究目的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1.6 本课题选择及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8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方法 |
1.8.2 技术路线 |
1.9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发电机IC 调节器烧蚀的原因 |
2.1 问题发生现状 |
2.2 发电机故障现象 |
2.3 发电机IC 调节器烧损的可能原因及需要采取的验证工作 |
2.3.1 发电机IC 调节器烧损的可能原因 |
2.3.2 需要采取的相关验证工作 |
2.4 发电机单品调查 |
2.4.1 发电机高温耐久对比试验 |
2.4.2 调节器单品高温工作实验 |
2.4.3 过电流失效模式 |
2.4.4 过电压失效模式 |
2.4.5 小结 |
2.5 IC 调节器产生高温的原因推定 |
2.6 整车调查 |
2.6.1 整车试验内容及目的 |
2.6.2 试验条件 |
2.6.3 试验结果 |
2.6.4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不良真因 |
2.6.5 根据车辆结构分析发电机后侧温度上升原因 |
2.6.6 小结 |
2.6.7 热害试验 |
2.6.8 减低发电机后侧温度的改善方案 |
2.6.9 隔热罩对应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电机IC 调节器烧蚀问题的解决 |
3.1 发电机隔热罩追加方案 |
3.2 发电机对策品热害试验评估 |
3.3 发电机隔热罩二次修改 |
3.3.1 发电机隔热罩修改方案 |
3.3.2 隔热罩修改品热害试验评估 |
3.4 发电机IC 调节器的改善 |
3.4.1 发电机IC 调节器及芯片式样 |
3.4.2 发电机IC 调节器工作原理 |
3.4.3 耐高温能力提升 |
3.4.4 耐脉冲电压能力提升 |
3.4.5 抗过电流能力提升 |
3.5 排气歧管罩追加3M 衬垫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研究 |
4.1 发电机耐久试验 |
4.1.1 发电机破坏性高温耐久对比试验 |
4.1.1.1 试验设备 |
4.1.1.2 试验方法 |
4.1.1.3 试验结论 |
4.1.2 发电机耐热耐久试验 |
4.1.3 发电机高速耐久试验 |
4.1.4 发电机高速变速试验 |
4.1.5 振动试验 |
4.1.5.1 试验目的 |
4.1.5.2 试验设备 |
4.1.5.3 试验方法 |
4.1.5.4 试验结论 |
4.1.6 小结 |
4.2 发动机台架试验 |
4.2.1 试验设备 |
4.2.2 性能试验方法 |
4.2.3 耐久试验方法 |
4.2.3.1 试验条件 |
4.2.3.2 试验要领 |
4.2.4 试验结果研究及分析 |
4.2.4.1 发动机450Hr 台架试验后结果 |
4.2.4.2 发动机台架耐久后发电机性能测试 |
4.2.4.3 小结 |
4.3 GALANT 跑车试验 |
4.3.1 跑车试验 |
4.3.2 跑车试验后发电机性能测试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9)单片型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芯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电压调节器概述 |
1.1.1 汽车电压调节器的发展 |
1.1.2 汽车电压调节器的发展趋势 |
1.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压调节器设计原理和芯片组成 |
2.1 汽车发电系统的构成 |
2.2 交流发电机工作特性 |
2.2.1 交流发电机的励磁 |
2.2.2 交流发电机工作特性 |
2.3 电压调节器的分类及设计原理 |
2.3.1 电压调节器的分类 |
2.3.2 电压调节器的设计原理 |
2.4 电压调节器的电路结构 |
2.4.1 调整晶体管 |
2.4.2 基准电压源 |
2.4.3 误差放大器 |
2.4.4 保护电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压调节器电路设计与具体实现 |
3.1 电压调节器电路结构 |
3.2 电压取样电路 |
3.2.1 发电机电压取样法 |
3.2.2 蓄电池电压取样法 |
3.2.3 综合电压取样法 |
3.3 基准电压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3.1 利用二极管或稳压管作为基准源 |
3.3.2 具有温度补偿的基准电压源 |
3.3.3 带隙基准电压源 |
3.3.4 模拟验证 |
3.4 误差放大电路 |
3.5 保护电路 |
3.5.1 过流及安全区保护电路 |
3.5.2 过热保护 |
3.6 调节器整体电路及工作原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节器版图设计 |
4.1 双极型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 |
4.2 双极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原则 |
4.3 版图设计 |
4.3.1 划分隔离区 |
4.3.2 版图设计规则 |
4.3.3 元器件图形设计 |
4.3.4 布局布线 |
4.4 特殊元器件的设计 |
4.4.1 耐高压器件的设计 |
4.4.2 调整管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又议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电压取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单片集成汽车电压调节器研究与设计[D]. 王锐. 贵州大学, 2018(01)
- [2]也谈汽车电源系统熔断器的布置[J]. 吴建刚. 汽车电器, 2014(02)
- [3]基于自激磁式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设计[J]. 陈立东,王宝良,刘荣昌,石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 [4]调节器电压取样法在汽车交流发电机故障分析中的应用[J]. 曹志良.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07)
- [5]带FR、G端子的三菱发电机电压调节器调压原理分析与检测[J]. 符辉,何金戈.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0(07)
- [6]一种单片式CMOS汽车电子调节器[J]. 王基石,宁江华,丁召. 现代电子技术, 2010(09)
- [7]整体式交流发电机的泄漏电流[J]. 陈水. 汽车电器, 2009(08)
- [8]GALANT车发电机调节器故障的研究与解决[D]. 毕振东. 吉林大学, 2008(11)
- [9]单片型汽车电子电压调节器芯片设计[D]. 徐科军. 贵州大学, 2007(05)
- [10]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处理[J]. 赵云. 汽车电器,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