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鸟类特有属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娜[1](2021)在《中国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在海拔梯度和纬度梯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即物种随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多,并且随海拔高度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是物种分布最为普遍且重要的基本格局,也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生态学规律。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是由不同时空尺度因素共同决定的,如地质历史事件、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当代气候、局域的生物相互作用和生境异质性等。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时讨论这些不同时空尺度因素在当代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中的相对作用,特别是同时从物种丰富度、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等方面来研究。本研究从中国各省出版的鸟类志和动物志中收集了214个地级市的1290种鸟类分布数据。使用其中1130种繁殖鸟建立系统发育树用于系统发育结构分析,同时收集其体长、食性、居留类型和生境类型等特征用于功能结构分析。采用当代年均温、当代年降水、当代-末次最大冰期温度和降水变化、植物物种丰富度、海拔梯度作为环境解释变量。分析了繁殖鸟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了能够解释当前中国鸟类分布格局的最优环境变量组合,并且评估了相关解释变量对鸟类物种丰富度、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将中国各动物区划的鸟类数据做了同样的分析,并通过多重比较探究不同动物区划的鸟类多样性格局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鸟类多样性分布具有较为清晰的空间格局,西南地区鸟类物种最多,具有较为聚集的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并且鸟类分支相对较年轻。北方地区的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均较为离散。除此之外,我国东南地区鸟类分支的系统发育年龄相对较高,而西南地区鸟类分支的系统发育年龄相对较低。(2)我国鸟类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古气候变化,而海拔梯度可以通过影响植物多样性间接影响中国鸟类的地理分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西南地区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稳定的古气候可能通过影响该区域的就地演化和物种迁移速率来促进鸟类多样性。(3)西北区、华北区、东北区、青藏区、华南区和西南区与全国鸟类物种丰富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一致,植物多且海拔梯度大的地方鸟类物种较多。华北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丰富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是鸟类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聚集的主要驱动因素。西北区、东北区和青藏区稳定的古温度和充沛的当代降雨量也是鸟类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聚集的主要驱动因素。以上结果表明,更多的植物种类和稳定的冰期-间冰期气候可能通过影响中国西南地区的就地演化和物种迁移速率来促进该区域的鸟类多样性。中国东南地区可能是鸟类多样性的博物馆,而西南地区可能是鸟类多样性的摇篮。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植物多样性较高和古气候较稳定的地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2](2021)在《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产生、发展、重要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论述了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及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2.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并重点论述了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中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以及鸟类特有化现象;3.鸟类多样性的格局、形成与维持,并重点归纳了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4.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5.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阐述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整合分析方法对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深度解析,指出大数据和组学时代是中国乃至世界鸟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梁晨霞[3](2020)在《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内蒙古地域辽阔,水热条件分异大,植被类型多样,孕育着丰富而独特的鸟类多样性,但与此同时也经历了剧烈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鸟类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其多样性组成特征既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对当代环境变化的反映。除物种多样性外,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分别代表生物群落的进化历史和功能性状信息。结合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不同维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然而,迄今为止未有研究从整个内蒙古区域尺度上对鸟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多尺度成因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古气候变化、现代气候、土地利用变化、种间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从区域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鸟类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全面探讨内蒙古地区繁殖鸟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探究内蒙古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繁殖鸟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及功能α多样性的差异,以及α多样性-气候关系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繁殖鸟群落β多样性的差异,以及β多样性-气候关系的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野外调查和搜集已有文献资料,依据全球鸟类种系发生的分类系统,确定内蒙古境内的繁殖鸟类353种,隶属于21目56科173属。雀形目和鸻形目占优势,鸟类种数分别占全部繁殖鸟类的49.29%和10.76%。鸟类区系中北方鸟类占优势(76.20%),其中古北型、东北型及全北型构成其主体,反映了内蒙古鸟类区系的古北界特征。(2)县域尺度上,随着海拔变幅和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鸟类物种多样性增加,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均趋于离散;鸟类物种越多的地区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越离散,而物种越少的地区结构越聚集;气温较高、较干旱地区的鸟类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较聚集。上述结果表明,生境异质性、生物相互作用及环境过滤等局地生态因素是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现有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海拔变幅和年均温通过植物物种丰富度间接影响鸟类物种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年均温对鸟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存在直接影响。(3)内蒙古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繁殖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差异较显着。天然草地物种数显着低于人工林而与农田、居民区近似,但鸟类组成明显不同;天然草地鸟类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较为聚集,聚集的是较为年轻的分支且大鸟偏多。典型草原亚区和荒漠草原亚区结果同整体草原区相似,而草甸草原亚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鸟类群落α多样性-气候关系差异不明显。(4)从天然草地到人工林、农田和居民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加,鸟类群落物种相似性、系统发育相似性及功能相似性均显着增加,表明人类活动不仅引起鸟类群落物种组成上的均质化,同时造成鸟类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均质化。与此同时,天然草地中气候因子对鸟类群落物种相似性、系统发育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的解释率也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高,表明人类活动减弱了β多样性-气候距离的关系。草甸草原亚区和典型草原亚区同上述草原区结果较为一致。荒漠草原亚区功能相似性在天然草地也最低且随人类活动的影响显着增加,但该亚区天然草地中物种相似性和系统发育相似性却显着高于人工林而与农田、居民区相近。综上所述,内蒙古县域尺度繁殖鸟类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主要由生境异质性、生物相互作用及环境过滤等局地生态因素驱动。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引起繁殖鸟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也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着较年轻分支的减少和大型鸟类的丧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内蒙古草原区,特别是草甸草原亚区和典型草原亚区,鸟类群落发生严重的生物均质化,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本研究结合生物多样性的不同组分(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和水平(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内蒙古鸟类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从而为该区域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杨楠,李波,黄薇,王彬,郑天才,罗华林,杨孔,刘伟,鲁碧耕[4](2020)在《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和区系分析》文中提出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共记录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17目52科232种,其中,留鸟136种(58.62%),夏候鸟62种(26.72%),旅鸟29种(12.50%),冬候鸟5种(2.16%);古北界物种112种(48.28%),东洋界物种90种(38.79%),广布种30种(12.9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鸟类15种(濒危3种,易危4种,近危8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4种;中国特有鸟类14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类型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为灌丛最高(3.520),裸岩最低(2.548);在不同季节中,夏、秋季物种数目、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春、冬季,尤其在夏季,各项指数均达到最大值。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峰值均出现在海拔4 050~4 200 m,随着海拔升高,各项指数迅速下降,垂直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中峰模式。保护区具备多样的生境类型和丰富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其中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有种,应加强调查研究和保护。研究保护区内鸟类多样性与区系,有助于了解其多样性分布现状和格局,为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刘涛[5](2019)在《蓝冠噪鹛分类地位及其系统演化研究》文中认为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的分类地位尚不明确,据形态学的差异有学者将蓝冠噪鹛从黄喉噪鹛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独立出成为一个新种,但该结果尚缺乏遗传学证据。蓝冠噪鹛是极度濒危物种,其保护价值与其分类地位变化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通过4个核基因(GAPDH、MYO、ODC、TGFB2)和1个线粒体基因(CO1),对蓝冠噪鹛与黄喉噪鹛G.galbanus及云南分布的另一个蓝冠噪鹛思茅亚种G.c.simaoensis进行分类学研究,并结合形态学、生态学及地理分布数据厘清蓝冠噪鹛与黄喉噪鹛的分类地位及其系统演化关系,并分析其分布格局成因;通过以上基因标记,以贝叶斯法和极大似然法重建噪鹛属的系统发育树,明确蓝冠噪鹛在噪鹛属中的系统演化位置及其与其他噪鹛属鸟类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婺源和思茅两个地理种群与黄喉噪鹛间的遗传距离(G.c.simaoensis vs.G.galbanus=0.0068,G.c.courtoisi vs.G.galbanus=0.0084),大于本研究中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并与遗传距离最小的种间的遗传距离(白点噪鹛G.bieti vs.斑背噪鹛G.lunulatus=0.0087)相近。因此,遗传学上支持蓝冠噪鹛独立成种。蓝冠噪鹛两个地理种群之间,也存在遗传分化(d=0.0034),并达到了亚种水平。因此,本研究支持思茅种群作为蓝冠噪鹛的一个亚种,即思茅亚种。2.蓝冠噪鹛与黄喉噪鹛形态上具显着差异:(1)部分黄喉噪鹛眼后方有蓝色裸皮,而蓝冠噪鹛缺乏这一特征;(2)在头冠、枕部、初级飞羽外缘等部位具有明显可分辨的颜色差异;(3)喙长(Z=2.410,P<0.0001)、翅长(Z=2.508,P<0.0001)和跗趾长(Z=2.932,P<0.0001)参数在二者间具有显着差异,身体测量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将二者明显分开。3.蓝冠噪鹛两个亚种与黄喉噪鹛地理分布上有明显隔离,分布区相距遥远,其中婺源种群与黄喉噪鹛最远,思茅种群处于二者之间,与遗传距离结果相吻合。三者分布地所处的海拔、气候和环境均有差异。4.蓝冠噪鹛与黄喉噪鹛在营巢生境、巢位等繁殖生态参数上具有明显差别。5.在噪鹛属系统发育树中,蓝冠噪鹛(指名亚种和思茅亚种)、黄喉噪鹛、白脸噪鹛G.vassali、灰胸噪鹛G.delesserti和栗臀噪鹛G.gularis聚为一个分枝。其中蓝冠噪鹛与黄喉噪鹛关系最近,互为姐妹支,蓝冠噪鹛两亚种的分化时间(0.68 Mya)晚于黄喉噪鹛分化时间(0.87 Mya)。综合遗传学、形态学以及生态学研究结果,支持蓝冠噪鹛与黄喉噪鹛的种水平分化。结合噪鹛属演化历史和地质历史,推测蓝冠噪鹛的分化以及分布格局可能与更新世希夏邦马冰期(0.78 Mya)、倒数第三次冰期(0.40.7 Mya)和庐山冰期(0.20.4Mya)的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交替)有关。
杨益春[6](2019)在《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文中认为贺兰山是我国北方重要生物多样性中心“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研究该地区鞘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保护生物学意义。本项目以现有贺兰山地区的鞘翅目昆虫标本并结合野外调查为研究资料,系统整理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的物种组成及生境分布信息、区系特征,基于GIS技术以等面积栅格法收集鞘翅目昆虫的二元分布数据,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法和相关性研究,并以每个海拔段内分布的物种数为该海拔段内的物种丰富度,分析不同分类阶元及属、科区系分化强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Rapoport法则检验,分析鞘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阐明各项环境因子对鞘翅目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初阶段阐释了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形成机制,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较为丰富,优势类群明显。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共2亚目12总科31科252属469种。步甲科、拟步甲科、金龟科、天牛科、象甲科和瓢虫科等6科为优势科,包含较多的属、种。新增贺兰山地区新纪录甲虫102种,新增宁夏新纪录22种,丰富了该地区和宁夏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在植被垂直带分布上,山地疏林带和山地灌丛带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较大的G-F指数。(2)贺兰山鞘翅目昆虫以古北界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明显的蒙新区系特征,并与东北和华北区系较为密切。垂直分布上,随海拔增高,古北界种类所占比例逐步增加。(3)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及区系分化强度分布格局在水平和垂直分布表现明显特点。在水平方向,鞘翅目昆虫不同阶元及区系分化强度在贺兰山中段具有最大值,南坡比北坡高,西段比东段高。区系分化强度的增加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提高。基于二元相似性聚类,贺兰山甲虫分布聚为3个大的地理单元,即Ⅰ北坡强旱生景观甲中虫地理群,Ⅱ中西段半湿生景观甲虫地理群,Ⅲ中东及南坡半旱生景观甲虫地理群。随着海拔的升高,鞘翅目昆虫科、属和种均表现为不对称的单峰格局,属的区系分化强度呈上升趋势,科的区系分化强度呈单峰曲线。Rapoport法则验证表明,Stevens法、Pagel法和逐种法验证支持Rapoport法则,中点法不支持。(4)由海拔引起的水热因素影响鞘翅目昆虫及区系分化强度的分布格局。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科、属分化强度的共同主导因子。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科的区系分化强度和属的区系分化强度与年均温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年降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地形复杂程度增加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科、属分化强度增加。
王宁[7](2018)在《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南北狭长,占据了多种气候和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鸟类多样性。特有种鸟类的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因此,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和丰富度的研究对确定生物多样性热点和鸟类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陕西省的中国鸟类特有种。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记录和补充调查,统计整理其在陕西省内的分布情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软件作图,分析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和丰富度状况。希望对陕西省鸟类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展相关保护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陕西省拥有37种中国鸟类特有种,隶属于4目16科30属。其中有34种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三有保护动物等保护名录,占91.9%。从居留型上看,留鸟30种,夏候鸟5种,冬候鸟2种。从区系成分上看,古北种17种,东洋种20种。说明陕西省秦岭山地处于南北动物区系交汇的过渡地带。2.35种中国鸟类特有种繁殖鸟在陕西省的分布归为4种类型,其中5种为广泛连续分布、9种为广泛间断分布、9种为狭窄连续分布、12种为狭窄间断分布。3.陕西省的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分布及其变化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集中分布于高海拔的陕南秦巴山地,大多数鸟类占据了秦岭南北坡两侧,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相互渗透,形成一条广泛的过渡带。少数分布狭窄的鸟类的分布范围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大多数鸟类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分布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原来记载仅分布于秦岭北坡或南坡的鸟类现已跨越秦岭在两坡均有分布。多数鸟类有向北或向东扩散或向高海拔地区退缩的趋势。4.陕西省七个地理单元所拥有的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组成和丰富度不同。多数鸟类仅占据3~5个地理单元,分布局限性大。在物种丰富度上,秦岭北坡最高,其次为秦岭南坡,再次是关中平原、大巴山地和汉江盆地,而黄土高原和风沙区最少。从地貌类型上看,物种丰富度山地>平原>盆地>高原>风沙地貌。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由北向南大致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从区系成分上看,七个地理单元由北向南中国鸟类特有种古北种占比逐渐减少,东洋种占比逐渐增多。但每个地理单元中东洋界种类的数量多于古北界种类。5.在陕西省各县区中,周至县、太白县、佛坪县和眉县拥有中国鸟类特有种25种以上,是丰富度最高的县区。其次,洋县、宁陕县、长安区、镇坪县、留坝县、凤县、西乡县和平利县等也拥有较多的中国鸟类特有种。这些县区多集中于高海拔、高坡度的陕西南部山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随着物种的扩散和调查的深入,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均有所提高,但仍集中位于陕西南部高海拔山区。结合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分布特征,讨论分析影响其分布及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生境选择上对特定栖息地海拔、植被、坡度等的要求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产生的气候变化、城市化等,以及秦岭山脉对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分布扩散的阻限作用。陕西省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保护管理和保护空缺的问题。建议在特有种丰富度较高的区域加强保护。
赵正学[8](2018)在《中国瓢蜡蝉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文中研究表明瓢蜡蝉科Issidae隶属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蜡蝉总科Fulgoroidea,全球报道169属1011种,中国计45属190种。基于中国瓢蜡蝉科物种统计及其地理分布信息,并对其物种多样性、区系结构、分布格局以及起源、演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取得如下初步结果:1.中国瓢蜡蝉科物种多样性中国瓢蜡蝉科共计45属和190种,分别占世界已知属、种数的28.12%和18.79%;其中特有属、种比较丰富,分别为26属和160种,占中国已知属、种数的57.78%和84.21%。球瓢蜡蝉族Hemisphaeriini物种丰富度最高,计81种,占总数的42.63%;瓢蜡蝉族Issini次之,计74种,占总数的38.94%;铲头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计35种,占总数的18.42%。2.中国瓢蜡蝉科区系分析中国瓢蜡蝉科45属和190种区系分析可知: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属、种级阶元分布均以东洋界最为丰富,分别计30属,185种,跨区型均以跨“东洋—古北界”区系型最多,分别计10属,182种。以上表明两界物种相似性高于其他界,区间联系较强。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属、种级阶元均以华南区最多,分别计36属,150种,华中区次之,分别计27属,57种,跨区型以跨“华南—华中区”区系型最为丰富,分别计14属,20种,反映出两区物种相似性最大,区间关联最强。跨区区系型及复计方法进一步得出东洋界与古北界联系最强,华南区与华中区联系最强。此外,特有种的区系成分与全部物种数区系成分相差不大。中国瓢蜡蝉在台湾亚区、滇南山地亚区和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形成现代分布中心和特有分布中心。3.中国瓢蜡蝉科分布格局依据中国瓢蜡蝉科3族45属地理分布特点可知球瓢蜡蝉族多样性分布中心和特有分布中心位于台湾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和滇南山地亚区;铲头瓢蜡蝉族多样性分布中心位于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特有中心位于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和滇南山地亚区;瓢蜡蝉族多样性分布中心和特有中心位于台湾亚区。依据中国瓢蜡蝉科昆虫属级地理分布特点,总结出7种分布型。即东洋型、古北型、东洋+古北型、东亚型、中亚型、东洋+古北+澳洲型、东洋+古北+澳洲+新北型。其中东洋型最多,计24属。通过ARCGIS10.2作图更加直观地展示了中国瓢蜡蝉科地理分布格局;分布支序图显示出瓢蜡蝉在中国动物地理各区形成先后顺序依次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反映出华中区和华南区是中国瓢蜡蝉科昆虫现今分布中心。亚区聚类分析表明其划分与中国动物地理亚区区划不太一致。如华南区的闽广沿海亚区和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先聚类,后与华南区和华中区各亚区聚类;反映闽广沿海亚区和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物种交流频繁,相似性高。华北区亚区与东北区亚区相聚后先于古北界其他亚区与东洋界相聚,表明古北界的华北区与东洋界分布区物种交流高于古北界其他区系。4.瓢蜡蝉科起源与扩散对瓢蜡蝉科昆虫起源进行初步分析可知起源时间至少位于联合古陆时期,即中生代三叠纪时期(250Ma),古北界是其起源中心,具有劳亚古陆起源特性,并由此扩散至新北界、新热带界、东洋界、非洲界和澳洲界;在对中国瓢蜡蝉科昆虫起源和演化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也有较强的劳亚古陆起源特性,且从北方扩散到南方于华南区(台湾亚区、滇南山地亚区)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形成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而在对中国瓢蜡蝉科各族起源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依次为瓢蜡蝉族Issini、铲头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球瓢蜡蝉族Hemisphaeriini。
楚克林[9](2017)在《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描述了溪蟹科淡水蟹2新属4新种:鸡足山弓肢溪蟹Arquatopotamon jizushanense gen.n.,sp.n.,临沧半圆溪蟹Semicirculara lincangense gen.n.,sp.n.,花坪亚热溪蟹 Yarepotamon huapingense sp.nov.和保康华溪蟹 Sinopotamon baokangense sp.nov.。为城口华溪蟹Sinopmotaon chengkuense Huang,Luo&Liu,1986 指定新模,并对该物种进行了重新描述。鸡足山弓肢溪蟹第三颚足外肢无鞭;G1长,末节和末二节的末端成弓形,末节舌形,明显向腹侧弯曲(腹面观)。临沧半圆溪蟹第三颚足外肢无鞭;G1末节半圆形,末端具一向腹面弯曲的半圆形突起。花坪亚热溪蟹第三颚足外肢具棒状短鞭;Gl细长,末节近末端具向背内方的三角形突起,末节末端尖锐。保康华溪蟹指端匙形;雄性第一腹肢(G1)长,末节背叶具背内方的半圆形突起,末节背叶的内末角突出成半圆叶状。城口华溪蟹第三颚足外肢具鞭;G1粗壮,末第二节约当末节长的4.7倍,末节稍弯向背内方(腹面观),末节两叶合抱,末缘中部稍凹。详细记述了每个物种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信息。论文还对中国溪蟹科淡水蟹部分属种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厘定3个同物异名物种。经过系统梳理,汇编“中国淡水蟹分类与分布名录”,收录中国淡水蟹类2科44属、307种(包括分布于台湾的41种)。其中,拟地蟹科1属27种,溪蟹科43属280种及亚种;特有属36属,占81%;特有种298种,占总数的97%。中国已成为全球淡水蟹类多样性和特有性的分布中心。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共包括42属239种和亚种,占总数的90%。本研究汇总了本课题组从2000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21个省区开展淡水蟹类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所获的标本、生境信息等记录。通过标本鉴定,我们采集到24属131种,超过5000号溪蟹科淡水蟹类标本。根据本课题组16年来在将近700个野外调查样点所获标本和数据,并汇总文献记录的标本相关采集数据,我们获得了覆盖中国大陆溪蟹科全分布区、建立在标本水平上的总计1,665个样点的淡水蟹调查数据,并依此对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出5个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其中,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巫山和大巴山东部地区物种多样性最高,有29种。对物种分布区面积的GIS分析识别出129种狭域分布物种,占中国大陆溪蟹科物种总数的54.4%。对狭域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分析识别出2个狭域物种的多样性分布中心,一是玉龙雪山东南部和云南高原中部地区,分布有21种;另一是武夷山中东部地区,有16种。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淡水蟹类多样性分布的比较分析发现,长江流域淡水蟹类多样性最高。综合流域物种多样性在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可以发现,长江流域淡水蟹类多样性已显现持续衰退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已建立的淡水蟹调查数据集,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对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类共计222种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9种濒危、27种易危、5种近危、88种无危,另93种数据缺乏。本次评估揭示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类的受胁种共有36种、占总数的16.2%,接近全球淡水蟹类受胁种占比的平均值(16.3%)。与早期的评估结果相比,有83个物种的评估状况发生了改变。其中,2种受胁程度提升,另2种降低。此外,79种曾被评估为数据缺乏的物种得到重新评估,8种为濒危、22种为易危、4种为近危、45种为无危。在调查的21个省区中,有9个省区的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已受到明显威胁。其中,受胁程度最严重的是云南省(15种受胁),其次是贵州和湖南两省(各有4种受胁)。在本次被评估为数据缺乏的93种淡水蟹类中,有超过75%的物种其分布区极为狭窄(分布区面积不足1000 km2)。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物种的生存现状,本课题组对其中24种据记载分布于七个省的淡水蟹类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但结果均未查获。可以推测,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的受胁程度已超过全球淡水蟹类受胁的平均水平。对致危因素的深入分析显示,栖息地退化或丧失、人为干扰和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淡水蟹类受胁的主要因素。列入数据缺乏等级的物种在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华南沿海地区(50种)和云南省(10种)等地(占此类物种总数的61%),表明目前对这些地区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的现状仍缺乏了解,需要加强野外调查以积累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我们提倡在全国范围系统性地开展淡水蟹类及其生境的多样性观测和评估,编研《中国淡水蟹类物种红色名录》,以期建立合理、合法的保护措施,加强对淡水蟹类多样性及其依赖的淡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
李一琳[10](2016)在《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UCN)列为易危(vulnerable,VU)等级。80年代以来,有关褐马鸡的研究逐渐深入到生物学、生态学、分子遗传学等多个领域,但有关分布以及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少,急需关注和研究。利用GIS技术、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方法研究其生境偏好,潜在适宜生境分布,通过分析森林覆盖率与其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能够帮助了解限制该受胁物种分布的关键制约因素,潜在适宜生境的分布情况,以及当前保护区存在的保护空缺,并进而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本研究根据众多历史书籍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分布记录和《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褐马鸡历史分布和当前分布的差异,利用随机森林和TreeNet模型分析褐马鸡的生境偏好,通过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分析历史分布区变化的状态,探索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分布的关系,利用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技术对褐马鸡的潜在适宜生境以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因子对MaxEnt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褐马鸡偏好1600~2100m海拔,6~16°斜坡和缓坡上的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生境选择中主要回避居民区和道路,与居民区和道路的最近距离分别保持在0.4km和 0.6km 以外。(2)褐马鸡的历史分布范围广而连续,涉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当前分布呈断裂的孤岛型,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四个省市。2000年的时间逐渐消失了大面积的历史分布区,其中以山西的历史分布区退缩最为严重。MaxEnt模型证明了褐马鸡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较之历史分布呈退缩状态。(3)当森林覆盖率大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东南部和西部都有分布。森林覆盖率在48%时,褐马鸡在山西各区的存在均值最高。当森林覆盖率小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局部消失。山西省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呈同步性,随着山西森林覆盖率降低,褐马鸡局部灭绝,因此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和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密不可分。由此推测,10%的森林覆盖率可能是保持褐马鸡小种群存活的最低临界值。(4)研究区内褐马鸡的适宜生境总面积约20,744km2,包括2,319km2的最适宜生境和18,425 km2的中度适宜生境。另外,山西北部(朔州)、中部(沁源)、东北部(五台)及河北小五台山的北部有少量适宜生境分布在研究区之外。GAP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只有8.9%的适宜生境被现有的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覆盖。有18,896 km2的适宜生境,包括9%的最适宜生境(1,861 km2)和82.1%的中度适宜生境(17,035 km2)在保护区之外成为保护空缺区域。(5)通过比较不同的样本和环境因子的组合,发现MaxEnt模型在不同的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背景下所得预测结果不同。建议在使用MaxEnt模型预测物种潜在分布时,应先对样本进行筛选,慎重选择预测环境因子,以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探索了褐马鸡历史分布区的变化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发现褐马鸡的分布变化与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关系密切,历史分布区退缩严重:用GAP分析技术获得了当前保护空缺区域,在保护区外存在大面积的适宜生境,因此建议加强褐马鸡分布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省级保护区及保护区外适宜生境的监测与保护。
二、中国鸟类特有属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鸟类特有属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物多样性 |
1.1.1 物种多样性 |
1.1.2 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 |
1.2 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
1.2.1 当代气候对鸟类多样的影响 |
1.2.2 区域历史对鸟类多样的影响 |
1.2.3 生境异质性对鸟类多样的影响 |
1.2.4 种间关系对鸟类多样的影响 |
1.3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1.1 鸟类和植物分布数据 |
2.1.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1.3 功能聚类树的构建 |
2.1.4 环境数据 |
2.2 统计分析 |
2.2.1 NRI指数计算 |
2.2.2 SES.age指数计算 |
2.2.3 一元回归分析 |
2.2.4 多元回归分析 |
2.2.5 结构方程模型 |
2.2.6 多重比较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中国鸟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
3.2 中国鸟类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3.2.1 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3.2.2 鸟类系统发育结构的影响因素 |
3.2.3 鸟类功能结构的影响因素 |
3.2.4 古气候和植物多样性共同影响鸟类多样性 |
3.2.5 环境变量对鸟类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
3.3 中国不同动物区划鸟类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3.3.1 不同动物区划鸟类物种丰富度的比较 |
3.3.2 不同动物区划鸟类系统发育结构和系统发育年龄的比较 |
3.3.3 不同动物区划鸟类功能结构的比较 |
3.3.4 不同动物地理区划的环境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植物多样性促进鸟类物种丰富度与聚集的结构 |
4.2 稳定的古气候促进鸟类物种丰富度与聚集的结构 |
4.3 海拔梯度间接促进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 |
4.4 东南地区物种演化较早,西南地区物种演化较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项目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 |
2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 |
3 中国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 |
3.1 中国鸟类特有种地理分布与特有化现象 |
3.2 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 |
3.3 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 |
4 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维持 |
4.1 地形异质性的影响 |
4.2 降水和能量的影响 |
4.3 气候稳定性假说 |
4.4 接触带假说 |
4.5“山区物种泵”(montane species-pump)假说 |
4.6“山区博物馆”(montane museum)假说 |
5 中国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与形成机制 |
5.1 谱系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地理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
5.2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研究历史 |
5.3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格局与影响因素 |
5.4 鸟类谱系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
6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
6.1 谱系地理学发展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
6.2“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组学研究,促进了对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解析 |
(3)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多样性 |
1.1.1 物种多样性 |
1.1.2 系统发育多样性 |
1.1.3 功能多样性 |
1.1.4 群落α、β多样性与生物均质化 |
1.2 大尺度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
1.2.1 历史因素 |
1.2.2 区域因素 |
1.2.3 局地因素 |
1.3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繁殖鸟类区系组成 |
2.2.1 鸟类种类组成 |
2.2.2 区系特征 |
第三章 内蒙古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鸟类分布数据 |
3.2.2 系统发育多样性 |
3.2.3 功能多样性 |
3.2.4 环境数据 |
3.2.5 统计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鸟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3.3.2 鸟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3.3.3 鸟类功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3.3.4 环境变量对鸟类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
3.4 讨论 |
3.4.1 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关系的启示 |
3.4.2 植物物种丰富度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3.4.3 生境异质性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3.4.4 面积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3.4.5 当代气候和古气候变化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草原区土地利用对鸟类α多样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带设置和鸟类调查方法 |
4.2.2 系统发育α多样性和功能α多样性的计算 |
4.2.3 统计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内蒙古草原区鸟类物种组成 |
4.3.2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比较 |
4.3.3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4.3.4 各草原亚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比较 |
4.4 讨论 |
4.4.1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4.4.2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影响 |
4.4.3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区土地利用对鸟类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鸟类调查 |
5.2.2 系统发育树和功能聚类树的构建 |
5.2.3 物种、系统发育及功能β多样性的计算 |
5.2.4 气候数据 |
5.2.5 统计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β多样性比较 |
5.3.2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相似性与气候距离的关系 |
5.3.3 各草原亚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β多样性比较 |
5.4 讨论 |
5.4.1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鸟类群落物种水平的均质化 |
5.4.2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鸟类群落系统发育均质化 |
5.4.3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鸟类群落功能均质化 |
5.4.4 土地利用变化降低鸟类群落相似性-气候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专着 |
(4)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和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2 数据分析 |
1.2.1 优势种的确定 |
1.2.2 多样性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群落物种组成和居留型 |
2.2 群落区系组成 |
2.3 群落优势种组成 |
2.4 鸟类群落中濒危物种和特有物种 |
2.5 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群落α多样性指数特征 |
2.6 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群落β多样性指数特征 |
2.7 不同季节间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特征 |
2.8 不同海拔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特征 |
3 讨论 |
(5)蓝冠噪鹛分类地位及其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传统鸟类分类学概述 |
1.2 现代鸟类分类学概述 |
1.3 分子系统学的概念和方法 |
1.4 噪鹛属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5 噪鹛属及其近缘物种分子地理学研究现状 |
1.6 蓝冠噪鹛及其分类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关键问题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
2.1.1 样品归类 |
2.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3 DNA提取和测序 |
2.1.4 构建系统发育树 |
2.1.5 计算遗传距离 |
2.1.6 分子钟推算分化年代 |
2.2 形态学和生态学分析方法 |
2.2.1 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收集 |
2.2.2 数据分析和对比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系统发育分析 |
3.1.1 各基因序列特征 |
3.1.2 噪鹛属系统演化关系 |
3.1.3 遗传距离 |
3.1.4 分化时间 |
3.2 形态学分析 |
3.2.1 羽色差异 |
3.2.2 身体尺寸差异 |
3.3 生态学分析 |
3.3.1 分布区 |
3.3.2 繁殖生态 |
4 讨论 |
4.1 蓝冠噪鹛的分类地位 |
4.2 噪鹛属的演化历史 |
4.3 蓝冠噪鹛的演化历史 |
5 结论 |
5.1 蓝冠噪鹛的分类地位 |
5.2 蓝冠噪鹛的系统演化 |
5.3 蓝冠噪鹛分布格局成因 |
6 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贺兰山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概况 |
1.2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概况 |
1.3 昆虫地理分布格局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种类组成 |
3.1 龙虱科Dytiscidae Leach,1815 |
3.2 步甲科Carabidae Latreille,1802 |
3.3 牙甲科Hydrophilidae Latreille,1802 |
3.4 阎甲科Histeridae Gyllenhal,1808 |
3.5 葬甲科Silphidae Latreille,1806 |
3.6 隐翅甲科Staphylinidae Latreille,1802 |
3.7 粪金龟科Geotrupidae Latreille,1802 |
3.8 皮金龟科Trogidae MacLeay,1819 |
3.9 锹甲科Lucanidae Latreille,1804 |
3.10 红金龟科Ochodaeidae Mulsant&Rey,1871 |
3.11 金龟科Scarabaeidae Eschscholtz,1821 |
3.12 吉丁科Buprestidae Leach,1815 |
3.13 丸甲科Byrrhoidae Latreille,1804 |
3.14 叩甲科Elateridae Leach,1815 |
3.15 花萤科Cantharidae Imhoff,1856(1815) |
3.16 皮蠹科Dermestidae Latreille,1804 |
3.17 长蠹科Bostrichidae Latreille,1802 |
3.18 郭公虫科Cleridae Latreille,1802 |
3.19 瓢虫科Coccinellidae Latreille,1807 |
3.20 花蚤科Mordellidae Latreille,1802 |
3.21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Latreille,1802 |
3.22 芫菁科Meloidae Gyllenhal,1810 |
3.23 蚁形甲科Anthicidae Latreille,1819 |
3.24 暗天牛科Vesperidae Mulsant,1839 |
3.25 天牛科Cerambycidae Latreille,1802 |
3.26 负泥虫科Crioceridae Latreille,1804 |
3.27 肖叶甲科Eumolpidae (Hope,1840) |
3.28 叶甲科Chrysomelidae Latreille,1802 |
3.29 铁甲科Hispidae Gyllenhal,1813 |
3.30 齿颚象科Rhychitidae |
3.31 象甲科Curculionidae Latreille,1802 |
第四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 |
4.1 鞘翅目种类组成特征 |
4.2 鞘翅目属种多度 |
4.3 垂直植被带鞘翅目昆虫多样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区系组成 |
5.1 鞘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特点 |
5.2 鞘翅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特点 |
5.3 垂直分布区系组成 |
5.4 讨论 |
第六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格局 |
6.1 鞘翅目昆虫水平空间分布格局 |
6.2 鞘翅目昆虫垂直分布格局 |
6.3 讨论 |
第七章 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分布格局影响因素 |
7.1 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决定因素 |
7.2 鞘翅目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化强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鸟类分布研究 |
1.1.1 概述 |
1.1.2 陕西省鸟类学研究 |
1.2 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研究 |
1.2.1 概况 |
1.2.2 中国鸟类特有种 |
1.2.3 鸟类特有种研究意义 |
1.2.4 鸟类特有种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植被 |
2.6 动物地理区划和鸟类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3.2 研究区域 |
3.3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组成、居留型及区系特征 |
4.1.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组成 |
4.1.2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中的重点保护鸟类 |
4.1.3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居留型 |
4.1.4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型及区系组成分析 |
4.2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 |
4.2.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类型 |
4.2.2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 |
4.2.3 部分中国鸟类特有种在陕西省内分布格局的变化 |
4.3 陕西各地理单元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状况 |
4.3.1 陕西各地理单元中国鸟类特有种组成及丰富度 |
4.3.2 陕西省各地理单元中国鸟类特有种区系成分对比 |
4.4 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及其变化 |
4.4.1 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变化 |
4.4.2 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当前丰富度 |
第五章 讨论 |
5.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分析 |
5.2 影响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因素 |
5.2.1 鸟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
5.2.2 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
5.2.3 秦岭的阻限作用 |
5.3 陕西省鸟类特有种优先保护区 |
5.4 针对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保护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8)中国瓢蜡蝉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生物地理学研究概况 |
1.1 生物地理学定义 |
1.2 生物地理学史 |
1.3 生物地理学学派 |
2 地球演化史 |
2.1 地球发展历程 |
2.2 中生代以来的重大地质及气候事件 |
3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候 |
3.4 植被 |
4 GIS在生物地理学中的运用 |
5 聚类方法在动物地理分布中的运用 |
6 中国昆虫区系研究 |
6.1 中国动物与昆虫地理区划 |
6.2 中国昆虫区系起源、成分 |
第二章 物种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区系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属级阶元 |
2.1.1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
2.1.2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
2.2 种级阶元 |
2.2.1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
2.2.2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
2.3 属、种级阶元在中国动物地理亚区中的分布 |
2.4 中国瓢蜡蝉科特有种区系分析 |
2.4.1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
2.4.2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
2.4.3 在中国动物地理亚区的分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分布格局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地理分布图的制作 |
1.2 属级地理分布区支序图的制作 |
1.3 属级地理分布亚区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国瓢蜡蝉科各族物种组成及分布特点 |
2.1.1 球瓢蜡蝉族Hemisphaeriin |
2.1.2 铲头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 |
2.1.3 瓢蜡蝉族Issini |
2.2 中国瓢蜡蝉科分布型及地理分布格局 |
2.2.1 中国瓢蜡蝉科属级分布型 |
2.2.2 中国瓢蜡蝉科地理分布格局 |
2.2.3 分布区支序图结果 |
2.2.4 亚区聚类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起源与扩散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瓢蜡蝉科区系分布 |
1.2 起源时间及地点分析基本原则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瓢蜡蝉科分布 |
2.2 瓢蜡蝉科起源与扩散 |
2.3 中国瓢蜡蝉科昆虫起源与扩散 |
2.3.1 球瓢蜡蝉族的起源与扩散路径分析 |
2.3.2 瓢蜡蝉族的起源与扩散路径分析 |
2.3.3 铲头瓢蜡蝉族的起源与扩散路径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 |
1.1 中国瓢蜡蝉科物种多样性 |
1.2 中国瓢蜡蝉科区系分析 |
1.3 中国瓢蜡蝉科分布型与地理分布格局 |
1.4 瓢蜡蝉科起源与扩散 |
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2.1 本文创新之处 |
2.2 本文不足之处 |
2.3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瓢蜡蝉科昆虫名录及分布地 |
附录二 :中国瓢蜡蝉科昆虫分布点数据库 |
附录三 :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一、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二、发表论文情况 |
附表一:中国瓢蜡蝉科属级/分布区矩阵 |
附表二:中国瓢蜡蝉科昆虫亚区相似性矩阵 |
(9)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淡水蟹分类研究概况 |
1.1.1 淡水蟹科级分类研究概述 |
1.1.2 中国溪蟹科淡水蟹研究历史回顾 |
1.2 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 |
1.3 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 |
第二章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和新种记述 |
2.1 中国溪蟹科淡水蟹的分类现状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结果 |
2.1.2.1 华溪蟹属Sinopotamon Bott,1967 |
2.1.2.1.1 保康华溪蟹Sinopotamon baokangense Chu,Sun&Sun,2017 |
2.1.2.1.2 城口华溪蟹Sinopotamon chengkuense Huang,Luo &Liu.1986新模标本指定 |
2.1.2.2 南海溪蟹属Nanhaipotamon Bott,1968 |
2.1.2.3 中印溪蟹属Indochinamon Yeo & Ng,2007 |
2.1.2.4 东方溪蟹属Eosamon Yeo&Ng,2007 |
2.1.2.5 泽蟹属Geothelphusa Stimpson, 1858 |
2.1.2.6 亚热溪蟹属Yarepotamon Dai&Turkay, 1997 |
2.1.2.6.1 花坪亚热溪蟹Yarepotamon huapingense sp.n. |
2.2 横断山区溪蟹科淡水蟹系统发生和2新属2新种记述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1.1 标本观察和分子数据获取 |
2.2.1.2 系统发育分析 |
2.2.2 结果和讨论 |
2.2.2.1 系统发生分析 |
2.2.2.2 鸡足山弓肢溪蟹Arquatopotamon jizushanense Chu,Zhou& Sun,2017,gen.n.,sp.n |
2.2.2.3 临沧半圆溪蟹Semicirculara lincangense gen.n.,sp.n. |
2.3 中国淡水蟹分类与分布名录 |
第三章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 |
3.1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多样性分布格局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1.1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
3.1.1.2 标本鉴定 |
3.1.1.3 文献信息收集、汇总和数据集构建 |
3.1.1.4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
3.1.2 结果 |
3.1.2.1 数据集构建 |
3.1.2.2 野外调查样点数和新种发表数量的时间分布关系 |
3.1.2.3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
3.1.2.4 物种多样性随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趋势 |
3.2 长江流域淡水蟹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 |
3.2.1 区域概况和分析方法 |
3.2.1.1 区域概况 |
3.2.1.2 分析方法 |
3.2.2 结果 |
3.2.2.1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1.1 黄河流域淡水蟹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1.2 珠江流域淡水蟹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1.3 长江流域淡水蟹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2 长江流域淡水蟹多样性变化趋势 |
3.3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多样性状况评估 |
3.3.1 评估等级与标准 |
3.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
3.3.2.1 总体结果 |
3.3.2.2 受威胁物种分析 |
3.3.2.3 致危因素分析 |
3.3.2.3.1 栖息地衰退 |
3.3.2.3.2 外来物种入侵 |
3.3.2.4 数据缺乏物种分析 |
3.3.3 讨论和建议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褐马鸡的研究进展 |
1.1.2 褐马鸡的保护现状 |
1.1.3 物种分布的研究进展 |
1.1.4 物种分布模型(SDM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
1.1.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
1.1.6 保护空缺分析(GAP分析)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1.2.1 随机森林 |
1.2.2 主成份分析 |
1.2.3 MaxEnt模型 |
1.2.4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
1.2.5 假阴性率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4.1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
1.4.2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
1.4.3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
1.4.4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
1.4.5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2 森林资源 |
2.3 自然保护区概况 |
2.3.1 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2 山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3 河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4 北京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
3.1 主要生境因子选择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t检验 |
3.3.2 重要性评估 |
3.3.3 主成份分析 |
3.3.4 褐马鸡对生境因子的偏好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
4.1 分布数据来源 |
4.1.1 历史分布数据 |
4.1.2 当前分布数据 |
4.2 数据处理 |
4.2.1 分布记录图象化 |
4.2.2 MaxEnt模型 |
4.2.3 研究区域 |
4.3 结果 |
4.3.1 褐马鸡的分布范围 |
4.3.2 MaxEnt模型预测 |
4.4 讨论 |
4.4.1 褐马鸡的历史分布 |
4.4.2 褐马鸡的当前分布 |
4.4.3 MaxEnt模型验证 |
4.5 小结 |
5.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
5.1 方法与分析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生境因子选择 |
5.2 结果 |
5.2.1 山西森林覆盖率的历史变化 |
5.2.2 褐马鸡的存在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
6.1 数据准备 |
6.1.1 研宛区域 |
6.1.2 样点和生境因子获取 |
6.2 保护区的GAP分析 |
6.2.1 生境图层处理 |
6.2.2 MaxEnt模型预测 |
6.2.3 GAP分析 |
6.3 结果 |
6.3.1 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评估 |
6.3.2 褐马鸡适宜生境等级及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
6.3.3 当前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
6.4 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
6.5 小结 |
7.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
7.1 研究方法 |
7.1.1 研究范围 |
7.1.2 样本量与精度划分 |
7.1.3 环境变量 |
7.1.4 MaxEnt模型分析 |
7.2 研究结果 |
7.2.1 MaxEnt模型检验 |
7.2.2 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 |
7.3 样本和预测背景对MaxEnt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总结 |
8.2 保护建议 |
8.2.1 栖息地保护 |
8.2.2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
8.2.3 扩大保护区,开展再引入工作 |
8.2.4 控制人为干扰 |
8.2.5 开展科研教育 |
8.2.6 森林覆盖率的保障线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四、中国鸟类特有属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 王娜. 内蒙古大学, 2021
- [2]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 动物学杂志, 2021(02)
- [3]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D]. 梁晨霞.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4]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和区系分析[J]. 杨楠,李波,黄薇,王彬,郑天才,罗华林,杨孔,刘伟,鲁碧耕. 四川动物, 2020(04)
- [5]蓝冠噪鹛分类地位及其系统演化研究[D]. 刘涛.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D]. 杨益春. 宁夏大学, 2019(02)
- [7]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中国瓢蜡蝉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D]. 赵正学. 贵州大学, 2018(05)
- [9]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D]. 楚克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D]. 李一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