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递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耀辉[1](2021)在《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研究》文中认为独龙族是怒江州特有的少数民族,集“直过”、跨境、人口较少民族为一体。独龙族全国唯一的聚居区独龙江乡在脱贫前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千百年来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显着,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经过党、国家、全社会的数年帮扶以及独龙族群众的努力奋斗,现独龙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但是由于独龙族所处地理单元相对封闭隔绝、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各项社会事业起步晚,长期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仍是独龙族后续发展的隐患。鉴于妇女在独龙族家庭中的复合角色和特殊地位,以及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功能,本研究通过独龙族妇女典型案例研究当地妇女职业教育特征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效,并探讨在脱贫后续发展中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个别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接受职业教育从而顺利脱贫的独龙族妇女案例,对妇女案例的基本情况、接受职业教育情况以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情况进行访谈调查。基于案例的脱贫经历探讨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特征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呈现的总体成效。研究发现通过使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的路径实现彻底斩断独龙族的贫困代际延续现象,仍存在妇女家庭负担过重和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职业教育规划不明确以及发展环境不理想等现实问题。基于教育发展功能理论,从确保独龙族妇女自我发展空间、健全职业教育规划和优化教育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系统的思维精准施策促进独龙族妇女接受职业教育进而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独龙族彻底摆脱贫困。
张扬[2](2021)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我国社区信息传递研究 ——以Y社区抗击新冠肺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危机事件给社会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科技取得进步,人类抵御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有了显着提高,但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交通的便利化,也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在地球村中,小范围危机事件一旦控制不力,则更容易蔓延升级成大范围的公共危机事件,甚至对全世界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做好应对这类公共危机事件的准备,是任何负责任的国家和政府都必须要做好的事情。我国“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是以中央、地方政府为主体进行统筹、协调、领导,其他社会组织协助的体系安排。在此体系中,社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信息传递是应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国社区信息传递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信息在各个媒介中畅通、有效的传递。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公共危机事件处置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公共危机事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我国公共危机信息传递理论也趋于不断完善。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理论基础,界定了公共危机事件、社区应急管理、社区信息传递等相关概念,通过对既有研究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结合我国应急管理的具体实践,总结并剖析了我国社区应急管理体系中各主体如社区与政府之间、社区与公益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现状。笔者运用案例分析法,依据危机生命周期的危机潜伏、爆发、持续、平息四阶段理论,对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的Y社区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社区危机管理中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社区没有将公共危机信息传递制度化、社区公共危机信息传递缺少反馈调节渠道、社区缺少公共危机信息传递保障机制等。最后,结合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社区应急信息传递常态化机制、完善社区应急信息传递的反馈环节、完善社区信息传递的保障机制等对策性建议,以期强化我国社区的信息传递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全社会的抵御公共危机能力。
罗轩[3](2021)在《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核心子系统之一,也是发动机重要的振动噪声源之一。由于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其他部分存在诸多耦合关系,对于配气机构的振声研究应在整机的层面上进行考虑。依据NVH问题的研究流程,本文从激励源、振动传递和噪声辐射的顺序对配气机构引起的整机振动噪声展开了一系列的仿真和试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一个实际的配气机构异响问题。具体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对配气机构振声激励源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搭建II型配气机构单阀系动力学模型,对配气机构在相应工况下的气门落座力、液压挺柱力和气门弹簧力等激励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气门运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凸轮-摇臂之间的接触特性进行了分析。以优化凸轮-摇臂之间的接触特性和降低振声激励力为目标,对凸轮型线和弹簧预紧力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柔性缸盖多阀系模型对配气机构到缸盖的载荷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柔性体缸盖在内的配气机构多阀系动力学模型,对配气机构动力学和阀系与缸盖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凸轮轴承模型,考虑轴颈不对中和润滑油膜的影响,对凸轮轴承的载荷传递和润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配气机构激励作用下的缸盖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基于该模型,对包括转速、润滑油温度和润滑油标号在内的轴承润滑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从整机层面对配气机构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噪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某国产1.8T四缸汽油机建立了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充分考虑了配气机构和发动机本体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该模型,对该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对整机的振动响应和噪声辐射进行了预测。相较于通常采用的非耦合法,应用该耦合分析法预测整机振动响应和噪声辐射得到了与实测更吻合的结果。针对一种常见的怠速工况下发动机配气机构异响噪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通过一系列的换件探索试验和信号处理分析,成功识别了异响特征。通过配气机构异响诊断模型的仿真分析,揭示了异响噪声的产生机理。基于有限元法和声学边界元法,建立了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A和B两套优化方案,并将B方案进行样件试制。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搭载B方案VVT的发动机在异响频段幅值明显降低,在主观评价中异响噪声基本消除,配气机构怠速异响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薛孟芳[4](2021)在《不同润湿条件下消防服用织物系统热湿传递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消防员穿着防护服装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消防救援任务时,常常会面临因体表持续大量出汗导致的服装内部被润湿且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干燥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环境-服装-人体”系统的非稳态热湿传递。通过预加湿方式研究水分对于热湿传递影响的方法,较难实现由初始显性出汗到织物逐渐干燥全过程的监测和分析,进而影响到大量出汗条件下对热湿传递机理的分析。出汗作为人体体温调节的有效手段,汗液对织物的润湿以及在织物系统中的滞留均会对织物系统热量的传递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织物及服装的热防护能力。因此有必要采用更为优化的加湿方式对持续出汗状态下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系统的热湿传递过程进行研究,并对比不同加湿方式以及不同样本在稳态与非稳态阶段热湿传递的差异。本课题以预加湿和持续加湿方式下多层织物系统内的热湿传递变化为研究点。通过搭建加湿装置实现了对织物样本的持续加湿,使用动态热板仪、水蒸汽透过率测试仪以及织物表面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对两种加湿方式下25组织物的隔热性能、透湿性能以及织物层间温度的变化进行测试和分析。相关研究结论概括为以下:(1)非稳态与稳态阶段的隔热性能表征指标存在明显不同本研究中使用单位时间内的皮肤表面热流增长率HFMv来定量表征非稳态阶段下多层样本的热湿传递能力。HFMv越高,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传递的总热量越大,含湿多层织物促进体表向外散热的能力越强。选定的三组样本的测试结果显示,在非稳态传热过程中HFMv(M19)>HFMv(M15)>HFMv(M8),但三组样本在加湿前后稳态阶段的热流增幅为ΔHFMM8>ΔHFMM15>ΔHFMM19。这表明仅依据加湿前后稳态阶段的对比,不能有效表征持续加湿导致的非稳态传热过程中多层织物隔热性能的优劣。(2)各织物层样本差异对预加湿和持续加湿方式下隔热性能和水分传递性能的影响不同(1)隔热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加湿方式下,加湿后由于织物层间仍有水分积聚,多层样本的隔热性能皆明显下降(p<0.05)。预加湿方式下使用S1、S2、S4(机织物)的多层织物组合加湿后的热阻值均小于使用S3(针织物)的热阻值(p=0.019<0.05)。持续加湿方式下,各织物层对于热阻下降率的极差大小排序为舒适层>隔热层>外层>防水透汽层,其中隔热层和舒适层(极差分别为0.232和0.247)对于热阻变化的影响程度接近。(2)水分传递的分析结果显示:预加湿方式下,多层样本的透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升高的趋势。持续加湿方式下,皮肤表面热流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升高的趋势。各织物层差异分析显示,预加湿方式下透湿率的大小受织物层中积聚水量的影响,其中使用不同外层以及不同舒适层的多层样本在各阶段的透湿率无显着差异(p>0.05),使用PTFE型防水透汽层的多层样本的透湿率均高于使用TPU型的样本(p=0.000>0.01)。持续加湿方式下,舒适层对于皮肤表面热流密度的变化影响显着(p<0.01),针对使用不同舒适层的四组样本,在持续加湿和水分蒸发阶段,其皮肤表面热流密度均显示HFMM20>HFMM12>HFMM16>HFMM5,对应使用的舒适层分别为S2、S1、S4、S3。(3)织物干燥过程中的层间热量传递规律相比预加湿方式,使用持续加湿方式可以监测到模拟初始出汗时各织物层表面温度的波动情况。在两种加湿方式下,织物干燥过程中的热量传递规律表现为:当舒适层达到干燥状态时,受隔热层和防水透汽层中水分积聚的影响,多层织物总体的导热系数比加湿之前大,传热加快,除S3(针织物)以外舒适层的表面温度均高于干态。在由湿转干的过程中,多层织物系统各层的表面温度都迅速升高,但由于液态水转移无法透过防水透汽层,外层面料的温升幅度相对较小。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系统中热湿传递的非稳态变化机理,为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能提供支撑和依据,也为产品性能进一步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鲁顺[5](2020)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建设经验的积累及研究的深入,相关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正逐步完善。列车荷载作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养护维修的关键因素,需要结合工程和运营实践开展深入研究。当前列车荷载传递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列车荷载对无砟轨道荷载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应力检算及振动分析方面,缺乏对荷载传递特征的研究;无砟轨道设计及仿真分析时,往往只关注轨道结构本身,而现场无砟轨道病害大多由于与下部基础相互作用产生,需将多层结构体系进行一体化考虑;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对列车荷载传递过程的研究仍借鉴传统有砟轨道的技术路线;当前测试多为结构表面特殊位置处测试,缺乏荷载在无砟轨道中传递过程的连续测试。本文基于列车荷载传递过程,建立了静、动力学无砟轨道-路基多层结构体系一体化分析模型,研发了用于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测试的压电式连续测试系统。通过静、动力相结合的理论分析,以及室内实尺模型试验和现场行车试验,对列车荷载传递过程中的传递特征及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并应用列车荷载传递特征,提出了无砟轨道结构优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列车荷载传递静、动力学无砟轨道-路基多层结构体系一体化分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通过调研掌握了不同型式无砟轨道结构功能、限位及层间接触状态,车辆、无砟轨道及路基的实际力学参数。针对列车荷载传递问题的研究,对列车动力模型、不同型式无砟轨道模型、路基模型进行建模。分别建立了列车荷载传递静、动力学无砟轨道-路基多层结构体系一体化分析模型,通过与室内试验、现场行车试验及武广综合试验段测试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并对仿真分析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提高了建模及结果分析效率。(2)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静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利用所建立的列车荷载传递静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列车荷载传递过程,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依次研究了钢轨支点压力静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中的传递路径及范围、结构层间压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列车荷载在路基各层压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得到了不同型式无砟轨道及影响因素下轮载分配比率分布特征,明确了列车荷载传递扩展区域及均化区域,得到了列车荷载传递路径及范围、无砟轨道及路基各层压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差异性分析,提出了轮载分配比率与无砟轨道整体刚度的相关性、荷载在无砟轨道中的传递特征与中间层及层间接触的相关性以及荷载在路基中的传递特征与无砟轨道单元或纵连分布的相关性。(3)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动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利用所建立的列车荷载传递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列车荷载传递过程,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依次研究了钢轨支点压力动力分布特征及行车速度的影响,轮轨动力响应、轨道结构动态受力及振动特征,路基各层动态受力及振动特征。明确了列车荷载传递主承载区域和主振动区域,得到了列车荷载在不同型式无砟轨道和路基中的动态压应力和垂向加速度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荷载传递承载及振动区域的病害防治建议。(4)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试验研究。根据调研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列车荷载传递测试原则。基于压电测试原理,改进了压电式传感器与混凝土粘结性差,大量布置影响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的缺点,研发了石基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测力垫板,并开发了测试系统及标定方法,为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撑。分别开展了室内实尺双块式无砟轨道荷载传递试验和京沈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荷载传递现场行车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得到了双块式无砟轨道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钢轨支点压力分布特征及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纵横向压应力分布特征,并与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对比,证明了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的可靠性。(5)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在无砟轨道荷载图式及结构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根据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结果,进行了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应用研究。列车荷载图式研究方面,通过对比分析我国高速铁路主型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的荷载效应,掌握了列车荷载参数与荷载效应的关联性。提出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及加载位置,并进行了列车荷载动力系数及列车荷载图式适应性分析。无砟轨道结构优化方面,分别研究了无砟轨道下部基础刚度、结构尺寸、层间接触状态、结构刚度对无砟轨道荷载传递特征的影响,并根据不同条件下列车荷载传递特征的变化规律,提出无砟轨道结构优化建议。
韩学芳[6](2020)在《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到“孟母三迁”,反映了从我国国家层面到家庭层面重视教育的传统,教育对摆脱贫困、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流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各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得到大幅提高,各地区教育差距有所缩小,但教育公平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教育公平的实现既受到教育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和户籍制度等宏观因素影响,也受到家庭教育代际传递等微观因素影响,而这种来自家庭的微观影响更为持久和深远。因此,在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家庭教育代际传递呈现什么样的特征,以及宏观层面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否可缓解教育代际固化现象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等问题值得关注,回答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为深入理解我国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分层提供一定阐释,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认识我国教育普及化和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公共教育政策提供一定依据。第一章说明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论述了与教育人力资本和教育代际传递相关的概念和基础理论,总结了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三章介绍了本文采纳使用的数据出处和变量选取依据,并分析了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和教育代际传递的现状。第四章设定了回归模型,通过回归结果分析了我国教育代际传递特征,并探讨了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采用分组回归法对不同性别、学历、户籍和地区的群体进行异质性分析,得到的结论包括:第一,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代受教育水平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分组估计结果显示,分别较男性子代、高学历子代、城镇子代、东中部子代,女性子代、低学历子代、农村子代和西部地区子代与父母间的教育代际传递效应更强。第二,省域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可显着抑制教育代际传递。分组估计结果显示,省域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可显着抑制女性子代、低学历子代、农村子代与父母间的教育代际传递,也可显着抑制东西部地区子代与母亲的教育代际传递和中部地区子代与父亲的教育代际传递。第三,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只有西部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不具有稳健性。第五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结论,并得到需扩大初中及以上教育水平的普及程度和促进教育领域性别平等、推动低学历群体继续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政策扶持及西部地区私人家庭经济帮扶等政策含义,最后表明未来可进一步突破之处。
吕大千[7](2020)在《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GNSS时间同步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高精度时间服务是国家综合PNT(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军事、移动通信、天文观测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基于光纤链路和基于激光链路的时间同步方法可以满足用户亚纳秒级的同步需求,但设备使用成本较高,动态灵活性受限。本文采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授时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的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根据PPP时间传递结果驾驭本地时钟,使本地时钟所表示的本地时间与基准时间同步,可以达到亚纳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并且具备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低成本等优点。本文围绕PPP时间同步这一核心问题,按照从事后模式到实时模式、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现的研究主线,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PPP参数估计方法改进与误差补偿问题。研究了基于先验坐标约束的扩展Kalman滤波方法来提升PPP时间传递性能;针对PPP定时计算对模糊度固定可靠性要求比定位计算更高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基于整数相位钟法的模糊度固定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定时计算的模糊度固定与质量控制策略,采用假设检验、统计决策、残差检验等多种方法对模糊度固定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研究了针对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伪距频间偏差和BDS(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星端多径误差的补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参数估计改进与补偿方法均能够有效提升PPP时间传递性能。2.事后条件下的PPP时间传递问题。首先研究了BDS PPP时间传递,分析北斗三号系统卫星对BDS PPP时间传递的性能提升;然后研究了多系统观测数据融合处理中的各类误差改正,并提出一种基于GPS/GLONASS/BDS/Galileo四系统的多模GNSS PPP时间传递算法;针对PPP时间传递中的日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钟差重收敛(Clock Instantaneous Reinitialization)的多模GNSS PPP和整数相位钟时间传递算法。主要研究结论为:(1)基于多模GNSS PPP和整数相位钟法的时间传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日界问题;(2)钟差重收敛算法不仅能够解决时间传递的日界问题,而且可以削弱PPP参数估计过程中的未建模噪声误差,进一步提升基于多模GNSS和整数相位钟法的PPP时间传递性能。3.实时条件下的PPP时间传递与监测问题。首先介绍了时间监测的具体含义;然后以CLK93实时星历产品为例,比较分析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LONASS、BDS和Galileo的产品质量;在现有GPS PPP时间传递与监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PS/GLONASS/BDS/Galileo四系统的多模GNSS PPP时间传递与监测算法、多模GNSS混合相位钟法的时间传递与监测算法,研究了多模GNSS混合相位钟法的相位偏差和伪距偏差改正问题;最后综合比较上述多种时间传递与监测算法性能。主要研究结论为:(1)现阶段,模糊度固定解技术对时间传递与监测的性能提升要优于多模GNSS观测值;(2)多模GNSS观测值的加入可以增强PPP时间传递的可靠性,同时运用多模GNSS观测值和模糊度固定解技术进行时间传递与监测的性能最优。4.基于PPP技术的时间同步问题。针对分布式系统时间同步对高精度和灵活性的双重需求,提出了一种PPP时间同步方法。分析了PPP时间同步特点和场景要求;解决了分布式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时间基准选择问题;设计了PPP时间同步测试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最后通过硬件实验测试了传统GNSS时间同步、GPS PPP和多模GNSS PPP时间同步性能。主要研究结论为:(1)PPP时间同步方法适用于解决广域空间内稀疏分布式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2)在现有众多实时精密星历产品中,CLK53和CLK80的产品质量和时间基准稳定度较好,可以为PPP时间同步提供时间基准支持;(3)传统GNSS时间同步实验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16.7 ns,GPS PPP时间同步均方根误差约为0.41 ns,多模GNSS PPP时间同步性能约为0.33ns。本文提出的PPP时间同步方法的同步精度要远高于传统GNSS时间同步方法,并且多模GNSS PPP时间同步的可靠性更强。
王硕[8](2020)在《LNG燃料舱晃荡水动力特性和载荷传递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绿色环保的背景下,双燃料动力船近几年得到广泛重视并且发展较为迅速。其中,针对洁净环保的优质天然气能源,其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储存技术和燃料舱方案设计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在多种LNG储存舱型中,SPB型燃料舱拥有较高舱上甲板利用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内部LNG燃料随船晃荡现象同样是燃料舱方案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SPB型燃料舱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内部液体的晃荡水动力特性,并且据此为SPB型燃料舱内部构件形式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燃料舱LNG晃荡载荷提取与施加方法,并且进一步研究基于WORKBENCH的舱室晃荡水动力载荷传递流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舱室晃荡水动力分析算法和模型,并且完成收敛性分析和准确性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中低装载液位、不同内部制荡舱壁结构的工况,完成了CFD数值模拟和船级社经验公式的对比分析,为后续分析LNG燃料舱固有频率提供研究基础。其次,针对船舶航行过程中不断变化的LNG液位情况,进行了不同装载液位、不同内部结构型式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数值结果可以发现,随着LNG液位降低,内部构件对舱室整体力矩影响越来越大,需要在燃料舱结构设计中加以考虑。此外,舱壁的构件数目对舱室所受晃荡整体力矩的影响较小,但是对舱壁构件结构的作用较大。并且随着舱室装载高度的降低,此影响效果愈加明显,可以为舱壁结构型式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然后,根据基于燃料舱室模型的晃荡初步计算结果,基于船体在波浪中运动和晃荡水动力分析理论,制定运动幅值最大和运动频率等于固有频率两种典型类型进行后续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五种不同的装载情况,建立典型LNG燃料舱晃荡模型,并且进行晃荡水动力分析模拟。针对数值模拟结果,利用数值分析软件CFD-POST及ANSYS APDL,实现了流体载荷向结构的传递。但是,在载荷数据传递过程中,发现当前方法提取并施加各时刻结构的晃荡压强流程十分复杂和繁琐。最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能够更加方便地为SPB型LNG燃料舱结构设计传递晃荡水动力载荷,探究基于WORKBENCH的舱室晃荡水动力载荷传递流程。首先建立了WORKBENCH分析流程,通过初始模型和网格,利用udf编译完成了水动力计算。计算结果发现,CFD面载荷可以实现在稳态和瞬态情况下载荷的准确传递,并且当前流程能够完成载荷加载和结构计算,因此也证明了当前流程具有可行性。由于SPB舱内的内部构件数目较多,通过模型验证,证明加入内部构件后,不会对载荷传递产生影响。一方面,内部构件与舱室外板相交线不会影响载荷传递;另一方面,加入内部构件后,CFD网格对应两个面而结构对应单一面,这种不同的对应方式也不会对载荷传递带来影响,因此内部构件不会影响载荷传递,这也再次证明本文确定的WORKBENCH分析流程可以为LNG舱室结构设计提供晃荡水动力载荷,不会因内部构件的存在而对载荷传递带来影响。
陈鑫[9](2020)在《机械通风冷却塔逆用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对冷却塔逆用装置(简称:逆用塔)进行性能分析以及最佳运行工况的决策。首先,采用能量分析法与?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逆用塔空气与水的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法中,确定?参考点为室外空气干球温度。明确了逆用塔的工作温度范围为:水温<露点温度。分析得到逆用塔换热实质上是通过冷量?的传递,实现饱和水蒸汽?变化为冷凝水?的过程。在逆用塔实验研究中,以逆用塔水侧容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了正交实验为二因素、六水平,确定了以空气流量为86.6 g/s、95.2 g/s、97.7 g/s、111 g/s和116 g/s;水流量为200 L/h、210 L/h、220 L/h、230 L/h和240 L/h进行实验测试。评价逆用塔性能的参数为7项:温差、热幅高、热效率、空气凝结率、?效率、?损失和容量。以控制空气流量为97.7 g/s不变,水流量逐渐增大的情况为例,以平均水温为16.7℃和15.4℃为出发点,分析各参数在不同水气比下的变化情况。入口水温较低时对于水温的提升较为有利;水-气比对于逆用塔的性能影响较大,水流量过大,对于逆用塔的性能不利;而水流量过小,换热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对于整体塔的容量不利。所以,仅根据单一指标无法判断逆用塔的性能优劣,需要将多重标准同时考虑,才能更加准确和客观地评价塔的性能。采用Visual C++2013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确定计算的计算域为填料高度以及塔直径、节点数为10。采用显式格式中的向前差分法将待求量表示出来。将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证明实验数据有可信度。采用TOPSIS方法进行多参数决策,确定了逆用塔性能评价的指标共有7项,运行工况数为50个。采用熵权法求解各指标的权重获得决策评分,结合逆用塔能效比确定采用逆用塔进行补热的运行方案。逆用塔推荐运行日期:7-8月;运行时间运行:9时-16时;环境参数为:空气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50%,露点温度>20℃;逆用塔补热方案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确定该地区所需的补热量,补热系统的出口水温度为20°C,由取水温度确定进出、口水的温差,并求出补热所需水流量;根据不同温差下单位体积换热量确定塔体尺寸;根据不同温差下的推荐断面平均风速和水气比确定补热所需的空气流量。本文为逆用塔的性能分析以及运行工况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璐,成庆林,刘家鑫,吴梅,甘亦凡[10](2017)在《基于热利用率的原油管输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区分可避免、不可避免热损失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利用率的定义,用以评价原油管道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耗状况,能够真正体现对热的有效利用程度。以大庆某输油管道为例,计算原油管道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热利用率,研究其随管径、原油输量、出站温度及保温层厚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法比较四种因素对管道热利用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因素对热利用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管径、原油输量、出站温度、保温层厚度,可为原油管道优化运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二、传递研究现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递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于独龙族脱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
二、基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独龙族发展的迫切性 |
三、基于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行性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贫困代际传递 |
三、妇女职业教育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教育发展功能理论 |
第六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和妇女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独龙族调查概况 |
一、独龙族的生存环境 |
二、独龙族的历史回溯 |
三、独龙族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现状调查 |
一、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的特征 |
二、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 |
第三节 独龙族妇女接受教育和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
一、独龙族妇女受教育现状 |
二、独龙族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现状 |
第三章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典型案例 |
第一节 独龙族妇女典型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方式 |
二、典型案例的描述要素 |
第二节 独龙族妇女典型案例的描述 |
一、案例一:学种草果脱贫致富,托举子女走出峡谷——献九当村YY妇女 |
二、案例二:开农家乐创业脱贫,带动妇女斩断代际贫困——孔当村KXQ妇女 |
三、案例三:妇女干部“做中学”,走出火塘到脱贫前线——龙元村SXF妇女 |
第四章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特征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特征 |
一、教育目标立足素质提升 |
二、教育规划省级层面统筹 |
三、教育内容围绕实用技能 |
四、教育方式为培考相结合 |
第二节 独龙族妇女接受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成效 |
一、妇女健康意识与妇幼身体素质显着改善 |
二、妇女文化素质与妇女劳动技能显着提升 |
三、妇女发展意识与家庭主体观念显着增强 |
四、妇女增收能力与家庭经济状况显着转好 |
五、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状况得到显着缓解 |
第五章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存在问题及分析 |
一、妇女家庭及自身因素制约职业教育的开展 |
二、职业教育规划不完善削弱妇女培训效果 |
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不理想制约妇女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对策措施 |
一、靶向独龙族妇女现实特征,促进妇女接受职业教育 |
二、健全妇女职业教育规划,提高阻断代际贫困效力 |
三、优化完善教育外部环境,保障妇女职业教育稳定发展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典型妇女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 B 独龙江乡妇联妇女案例信息采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公共危机事件中我国社区信息传递研究 ——以Y社区抗击新冠肺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公共危机事件 |
二、社区应急管理 |
三、公共危机信息传递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二、危机沟通理论 |
三、信息共享理论 |
第三章 公共危机事件下我国社区信息传递: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社区与应急管理体系内各主体间的信息传递 |
一、社区与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传递 |
二、社区与公益组织的信息传递 |
三、社区与社区内单位的信息传递 |
四、社区与社区居民间的信息传递 |
五、社区与新闻媒体间的信息传递 |
第二节 新冠疫情中Y社区信息传递案例剖析 |
一、案例选择缘由 |
二、新冠肺炎事件中Y社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和信息传递 |
三、案例问题讨论 |
第三节 Y社区透示出的我国社区信息传递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区没有将公共危机信息传递制度化 |
二、社区公共危机信息传递缺少反馈调节渠道 |
三、社区缺少公共危机信息传递保障机制 |
第四章 完善公共危机事件下社区信息传递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完善社区应急信息传递常态化机制 |
一、社区应开展应急信息传递预案的制定 |
二、社区应开展信息传递工作的日常演练 |
第二节 完善社区应急信息传递的反馈环节 |
一、危机潜伏期社区信息传递的反馈环节 |
二、危机爆发、持续期社区信息传递的反馈环节 |
三、危机平息、解决期社区信息传递的反馈环节 |
第三节 完善社区信息传递的保障机制 |
一、完善社区信息传递工作人员调度机制 |
二、制定社区信息传递的资金预算保障机制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气机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配气机构振动噪声研究现状 |
1.2.3 配气机构摩擦副弹性流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4 发动机整机噪声仿真研究现状 |
1.2.5 汽车动力总成异响研究现状 |
1.2.6 可变气门驱动技术发展现状 |
1.2.7 前人研究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基于单阀系模型的配气机构振声激励源研究 |
2.1 引言 |
2.2 配气机构的结构形式 |
2.3 凸轮型线与配气机构运动学 |
2.4 配气机构单阀系建模 |
2.4.1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2.4.2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2.4.3 凸轮型线设置和缸压载荷输入 |
2.4.4 动力学模型求解方法 |
2.5 凸轮-摇臂接触模型 |
2.5.1 赫兹接触理论 |
2.5.2 弹性流体动力学接触理论 |
2.5.3 弹性流体动力学求解方法 |
2.6 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单阀系模型算例分析 |
2.6.1 气门运动验证试验 |
2.6.2 气门动力学分析 |
2.6.3 凸轮-摇臂接触分析 |
2.7 配气机构激励源特性分析 |
2.7.1 气门座激励力分析 |
2.7.2 液压挺柱座激励力分析 |
2.7.3 气门弹簧激励力分析 |
2.8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 |
2.8.1 凸轮型线优化设计方法 |
2.8.2 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
2.8.3 气门弹簧力优化设计 |
2.8.4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方案 |
2.9 本章小结 |
3 基于柔性缸盖多阀系模型的配气机构载荷传递研究 |
3.1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3.2 有限元分析法 |
3.2.1 直接法 |
3.2.2 模态综合法 |
3.2.3 有限元模型单元尺寸估算 |
3.3 凸轮轴承与凸轮轴接触模型 |
3.3.1 凸轮轴承非线性弹簧模型 |
3.3.2 凸轮轴承弹性流体动力学模型 |
3.3.3 凸轮轴模型 |
3.4 柔性体缸盖多阀系动力学模型建模 |
3.4.1 发动机基本参数 |
3.4.2 有限元模型 |
3.4.3 弹性流体动力学凸轮轴承模型建模及边界条件设置 |
3.5 基于柔性体缸盖多阀系模型动力学分析 |
3.5.1 气门动力学分析 |
3.5.2 气门运动验证试验 |
3.5.3 凸轮轴承弹性流体动力学分析 |
3.5.4 分析结果验证对比 |
3.6 凸轮轴承载荷传递特性研究 |
3.6.1 凸轮轴承载荷及轴颈不对中分析 |
3.6.2 缸盖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3.7 凸轮轴承润滑状态影响因素探究 |
3.7.1 发动机转速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
3.7.2 润滑介质温度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
3.7.3 润滑油标号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
3.7.4 恶劣工况轴承润滑状态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声学辐射研究 |
4.1 引言 |
4.2 耦合系统动力学及声学仿真方法研究 |
4.2.1 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 |
4.2.2 声学仿真方法研究 |
4.3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
4.3.1 主要部件和连接副的简化 |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和验证 |
4.3.3 载荷边界计算 |
4.3.4 配气机构建模方法 |
4.4 整机NVH试验及信号处理方法 |
4.4.1 振动测试方法 |
4.4.2 噪声测试方法 |
4.5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模型动力学及振动噪声仿真结果分析 |
4.5.1 耦合模型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 |
4.5.2 耦合模型配气机构激励力分析 |
4.5.3 耦合模型整机振动响应分析 |
4.5.4 耦合模型整机声学预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研究及优化 |
5.1 信号处理方法 |
5.2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问题描述和换件探索试验 |
5.3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工作原理 |
5.4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探究 |
5.4.1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诊断模型 |
5.4.2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分析 |
5.5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 |
5.5.1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建模 |
5.5.2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仿真流程 |
5.5.3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动力学求解方法 |
5.5.4 声学边界元法 |
5.6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动力学及声学仿真结果分析 |
5.7 VVT相位器结构优化及验证 |
5.7.1 VVT结构优化方案 |
5.7.2 VVT结构优化验证试验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及实践项目 |
(4)不同润湿条件下消防服用织物系统热湿传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人体着装系统中的热湿传递机理 |
2.1.1 热传递机理 |
2.1.2 湿传递机理 |
2.2 非稳态条件对热湿传递的影响 |
2.2.1 水分条件的变化 |
2.2.2 织物层组合方式的变化 |
2.2.3 人体生理状态变化 |
2.3 非稳态条件下织物热湿传递的测评 |
2.3.1 相关测试标准及设备 |
2.3.2 非稳态热湿传递评价指标 |
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3 热防护织物实验样本的筛选 |
3.1 筛选流程及多层组合方案 |
3.2 各层织物的构成及种类调研分析 |
3.3 单层织物样本的筛选实验 |
3.3.1 基本性能的测定 |
3.3.2 隔热及透湿性能测试 |
3.3.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选定样本验证 |
3.4 多层织物组合的正交设计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预加湿方式下多层织物系统内热湿传递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1.1 实验样本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2 预加湿水分对多层织物隔热性能的影响 |
4.2.1 热阻变化分析 |
4.2.2 各织物层样本差异对热阻值的影响 |
4.3 预加湿水分对织物透湿性能的影响 |
4.3.1 透湿率变化分析 |
4.3.2 各织物层样本差异对透湿率的影响 |
4.4 预加湿水分对织物层间热量传递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持续加湿方式下多层织物系统内热湿传递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1.1 实验样本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流程及评价指标 |
5.1.4 数据分析方法 |
5.2 稳态传热阶段的隔热性能对比 |
5.2.1 皮肤表面热流密度变化分析 |
5.2.2 各织物层样本差异的影响 |
5.3 非稳态传热过程中的隔热性能变化 |
5.3.1 皮肤表面热流密度变化分析 |
5.3.2 不同舒适层样本的皮肤表面热流密度对比 |
5.4 实验全程的织物层间热量传递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列车荷载传递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主型无砟轨道结构功能 |
1.2.2 列车荷载在有砟轨道中传递研究现状 |
1.2.3 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中传递研究现状 |
1.2.4 列车荷载在路基中传递研究现状 |
1.2.5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研究现状 |
1.3 列车荷载传递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3.1 钢轨支点压力测试方法 |
1.3.2 无砟轨道层间压力测试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模型及参数研究 |
2.1 无砟轨道模型及参数 |
2.1.1 无砟轨道模型 |
2.1.2 无砟轨道参数 |
2.2 路基模型及参数 |
2.3 列车动力模型及参数 |
2.3.1 车辆模型及参数 |
2.3.2 轮轨接触模型 |
2.4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模型系统 |
2.4.1 列车荷载传递静力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
2.4.2 列车荷载传递动力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静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 |
3.1 钢轨支点压力静力分布特征 |
3.2 荷载在轨道结构层中静力传递特征 |
3.2.1 荷载横向分布特征 |
3.2.2 荷载纵向分布特征 |
3.2.3 荷载垂向分布特征 |
3.3 荷载在路基中静力传递特征 |
3.3.1 荷载横向分布特征 |
3.3.2 荷载纵向分布特征 |
3.3.3 荷载垂向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动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 |
4.1 钢轨支点压力动力分布特征 |
4.2 荷载在轨道结构层中动力传递特征 |
4.2.1 轮轨系统动力响应 |
4.2.2 轨道结构层受力特征 |
4.2.3 轨道结构层振动特征 |
4.3 荷载在路基中动力传递特征 |
4.3.1 路基受力特征 |
4.3.2 路基振动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
5.1 无砟轨道测试方法研发 |
5.1.1 荷载传递测试原则 |
5.1.2 钢轨支点压力测试方法 |
5.1.3 轨道结构层间压力测试方法 |
5.2 室内无砟轨道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
5.2.1 室内试验概况 |
5.2.2 荷载传递试验数据分析 |
5.3 现场无砟轨道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
5.3.1 现场试验概况 |
5.3.2 荷载传递试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应用研究 |
6.1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研究 |
6.1.1 列车荷载图式的提出 |
6.1.2 列车荷载动力系数分析 |
6.1.3 列车荷载图式适应性分析 |
6.2 荷载传递特征影响因素及结构优化建议 |
6.2.1 下部基础刚度影响分析 |
6.2.2 结构尺寸影响分析 |
6.2.3 中间层及层间接触状态影响分析 |
6.2.4 轨道结构层刚度影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育人力资本 |
2.1.2 教育代际传递 |
2.2 基本理论 |
2.2.1 教育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代际流动理论 |
2.2.3 最大化维持不平等理论和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教育人力资本 |
2.3.2 教育代际传递 |
2.3.3 教育人力资本与教育代际传递 |
2.3.4 文献述评 |
3 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和教育代际传递的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选取 |
3.3 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和教育代际传递的现状分析 |
3.3.1 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 |
3.3.2 我国教育代际传递的现状分析 |
4 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 |
4.1 模型设定 |
4.2 教育代际传递的实证分析 |
4.2.1 全样本回归结果 |
4.2.2 分样本回归结果 |
4.3 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 |
4.3.1 全样本回归结果 |
4.3.2 分样本回归结果 |
4.4 稳健性检验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含义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GNSS时间同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事后PPP时间传递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实时PPP时间传递和时钟驾驭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GNSS时间同步基本理论 |
2.1 GNSS时间同步概述 |
2.1.1 时间基准的概念 |
2.1.2 时间基准与原子频率标准 |
2.1.3 时间同步性能评估指标 |
2.2 精密单点定位基本原理 |
2.2.1 PPP观测值 |
2.2.2 PPP数学模型 |
2.2.3 PPP数据预处理与参数估计 |
2.3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GNSS时间同步方法及同步误差修正 |
2.3.1 PPP时间同步原理 |
2.3.2 卫星端PPP时间同步误差 |
2.3.3 传播路径端PPP时间同步误差 |
2.3.4 接收机端PPP时间同步误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参数估计方法改进与误差补偿 |
3.1 基于先验坐标约束的钟差参数计算方法 |
3.1.1 先验坐标约束的滤波模型 |
3.1.2 先验坐标约束的获取方式 |
3.1.3 算例分析 |
3.2 适用于定时计算的模糊度参数固定及质量控制策略 |
3.2.1 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方法 |
3.2.2 模糊度固定质量控制策略 |
3.2.3 算例分析 |
3.3 多模GNSS PPP的误差模型补偿改正 |
3.3.1 GLONASS伪距频间偏差模型改正 |
3.3.2 BDS星端伪距多径误差改正 |
3.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事后条件下的时间传递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PPP时间传递原理 |
4.2.1 PPP时间传递的应用场景和评估方法 |
4.2.2 PPP时间传递的实施方法 |
4.3 基于BDS PPP的时间传递 |
4.3.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情况 |
4.3.2 BDS PPP基本原理 |
4.3.3 算例分析 |
4.4 基于精化时钟模型的多模GNSS PPP时间传递 |
4.4.1 多模GNSS PPP基本原理 |
4.4.2 基于钟差重收敛算法的改进PPP时间传递 |
4.4.3 算例分析 |
4.5 基于改进整数相位钟法的时间传递 |
4.5.1 改进整数相位钟法基本原理 |
4.5.2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时条件下的时间传递与监测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时PPP时间传递与监测原理 |
5.2.1 时间传递与监测的概念和评估方法 |
5.2.2 实时PPP时间传递与监测的实施方法 |
5.3 实时星历和钟差产品质量分析 |
5.4 基于实时多模GNSS PPP时间传递与监测 |
5.4.1 数学模型 |
5.4.2 算例分析 |
5.5 基于实时多模GNSS PPP混合相位钟法的时间传递与监测 |
5.5.1 实时整数相位钟法的公式推导与数学模型 |
5.5.2 基于实时相位钟法的时间传递与监测算例分析 |
5.5.3 实时多模 GNSS PPP 混合相位钟法的数学模型 |
5.5.4 基本算例及四种时间传递方法的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时间同步性能测试 |
6.1 PPP时间同步总体方案 |
6.1.1 分布式系统PPP时间同步原理与性能评估 |
6.1.2 时间基准选择 |
6.2 PPP时钟驾驭方法研究 |
6.2.1 数据预处理 |
6.2.2 驾驭参数生成 |
6.2.3 时钟控制方法 |
6.3 PPP时间同步工程实现 |
6.3.1 系统硬件模块实现 |
6.3.2 系统软件控制实现 |
6.4 PPP时间同步性能测试 |
6.4.1 测试评估实验说明 |
6.4.2 时间同步性能测试分析 |
6.4.3 三组实验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LNG燃料舱晃荡水动力特性和载荷传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LNG特点及应用意义 |
1.1.2 LNG液舱概况 |
1.1.3 舱室晃荡及本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NG晃荡研究现状 |
1.2.2 舱室晃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LNG燃料舱晃荡水动力特性和载荷传递数值模拟方法 |
2.1 数值模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控制方程离散化 |
2.1.3 压力与速度耦合算法 |
2.1.4 多相流模型 |
2.2 CFD模型与算法验证 |
2.3 LNG燃料舱舱室晃荡固有周期分析 |
2.3.1 二维网格收敛性分析 |
2.3.2 基于经验公式和CFD模型的舱室晃荡固有频率对比分析 |
2.4 WORKBENCH软件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LNG燃料舱内部构件方式确定及晃荡载荷提取 |
3.1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LNG舱室内部构件方式分析 |
3.1.1 有无内部构件对LNG晃荡水动力的影响 |
3.1.2 舱壁构件数目对LNG晃荡水动力的影响 |
3.2 基于晃荡极限工况的LNG燃料舱晃荡载荷分析 |
3.2.1 舱室晃荡典型运动形式选取 |
3.2.2 确定LNG舱室结构晃荡载荷计算典型时刻 |
3.3 LNG燃料舱晃荡载荷提取及施加 |
3.3.1 LNG燃料舱晃荡载荷提取 |
3.3.2 LNG燃料舱晃荡载荷施加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WORKBENCH的 LNG燃料舱载荷传递流程研究 |
4.1 流程介绍 |
4.2 可行性初步验证 |
4.2.1 CFD面载荷传递可行性 |
4.2.2 结构计算可行性 |
4.3 舱室晃荡水动力与结构模型匹配研究 |
4.3.1 原有建模方法不足 |
4.3.2 改进原有建模方法并验证 |
4.4 内部构件对载荷传递影响分析 |
4.4.1 内部构件与底板相交线对载荷传递影响探究 |
4.4.2 内部构件对应面对载荷传递影响探究 |
4.5 基于WORKBENCH的燃料舱晃荡水动力和载荷传递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机械通风冷却塔逆用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热源塔热泵系统 |
1.2.1 热源塔的类型 |
1.2.2 逆用塔的结构 |
1.2.3 热源塔热泵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冷却塔装置的性能研究 |
1.3.1 能量分析法 |
1.3.2 ?分析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逆用塔的热、质交换原理 |
2.1 逆用塔的热质交换过程 |
2.1.1 逆用塔模型研究理论 |
2.1.2 逆用塔物理模型的建立 |
2.2 逆用塔的?传递过程 |
2.2.1 ?分析的意义 |
2.2.2 ?的概念 |
2.2.3 ?分析的参考点 |
2.2.4 空气-水?传递过程 |
2.3 逆用塔空气与水的?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逆用塔实验研究 |
3.1 实验台的搭建以及实验仪器介绍 |
3.1.1 实验台介绍 |
3.1.2 实验仪器介绍 |
3.1.3 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校核 |
3.2 正交实验 |
3.2.1 正交表的设计 |
3.2.2 正交实验步骤 |
3.2.3 正交实验结果 |
3.3 实验测量误差分析 |
3.3.1 空气体积流量的误差 |
3.3.2 空气焓值的误差 |
3.4 数据分析 |
3.4.1 逆用塔的性能参数 |
3.4.2 逆用塔不同工况下各性能参数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逆用塔数值模拟 |
4.1 软件基本概述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计算域的确定 |
4.2.2 计算步骤 |
4.2.3 逆用塔数值模拟的C++程序结构 |
4.3 数值计算结果 |
4.3.1 逆用塔数值模拟计算值 |
4.3.2 实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 |
4.3.3 逆用塔参数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逆用塔最佳运行工况分析 |
5.1 TOPSIS方法 |
5.1.1 TOPSIS方法介绍 |
5.1.2 TOPSIS方法流程 |
5.2 基于逆用塔运行工况的TOPSIS分析 |
5.2.1 决策矩阵的构建 |
5.2.2 决策矩阵的权重系数 |
5.2.3 基于TOPSIS方法决策过程的实现 |
5.3 逆用塔运行工况结果分析 |
5.3.1 运行条件 |
5.3.2 逆用塔的能效比 |
5.4 逆用塔补热运行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热利用率的原油管输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热利用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2 热利用率影响因素分析 |
3 热利用率正交试验分析 |
4 结论 |
四、传递研究现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研究[D]. 卢耀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公共危机事件中我国社区信息传递研究 ——以Y社区抗击新冠肺炎为例[D]. 张扬.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1)
- [3]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 罗轩. 浙江大学, 2021(07)
- [4]不同润湿条件下消防服用织物系统热湿传递性能研究[D]. 薛孟芳. 东华大学, 2021(09)
- [5]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D]. 张鲁顺.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我国省域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D]. 韩学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GNSS时间同步方法研究[D]. 吕大千.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8]LNG燃料舱晃荡水动力特性和载荷传递研究[D]. 王硕.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机械通风冷却塔逆用的性能研究[D]. 陈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基于热利用率的原油管输优化运行研究[J]. 杨璐,成庆林,刘家鑫,吴梅,甘亦凡. 天然气与石油,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