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14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田孟[1](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迟学芳[2](2017)在《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文中指出为了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学,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命伦理传统进行诠释与重建的定位。为此,首先,确证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借鉴恩格尔哈特先验的“道德传统”以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四维结构”的生命伦理理想模型,作为诠释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即自然生命系统、文化生命系统、道德传统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以及系统内在选择和外在选择判例。其中,自然生命系统可以指谓一切个体生命,包括人和其他非人类动植物等个体形态;文化生命系统指代的是类比生命实体形成的生命文化,包括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和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等集合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的生命并不是不存在,是以组织结构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作为一种影响行为或决策的意识观念,或法律制度,或器物习俗等有形无形的印记存在;道德传统是“文化遗传”的历史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思想认识和分析方法,还有系统的内外选择判例,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生命系统,或文化生命系统对象的理论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是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理想模型,具有联结过去与现时代,并实现古今思想、方法和理论融合等功能。其次,把这个理想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发现和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初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概括:(1)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以“民以食为天”、“生育即善”的观念以及“孝”和“德”为特征的“家-国生命一体”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为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生命伦理传统形成,其标志是儒、道、法、墨的生命伦理传统,以“生生之道”、“生生之仁”、“治国之命在富民”、“劳动谋生权不可剥夺”等传统思想为特征;(3)秦至唐代的生命伦理传统得到大发展,出现生命伦理思想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医药体系建立,凸显“大医精诚”、“治未病”的生命道德文化;《礼记》第一次把人情、人义与人利、人患结合起来作“身-心分析”,为制约人欲并维护家-国生命健康奠定基础;陆贾的“民是万世之本”、《吕氏春秋》的“顺民心就是行大义”、《太平经》的和气生财与平均共享的太平盛世理想,以及葛洪的“自然有命”、“安其所长”具有代表性;此外,“养生安生”生命伦理传统形成。阮籍、嵇康,以及陶弘景、孙思邈和《严氏家训》为代表。(4)宋元明清的生命伦理思想,深化“明哲保身”与“舍生取义”联系和区别,还突出扩展了生命关怀的范围和仁者的生命责任。见诸“民胞物与”、“仁者天地万物一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等观点。(5)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见诸“法界缘起论”与宇宙整体性阐释,其“众生平等”、“净土情怀”、“涅盘理想”以及“素食”和“放生”身体厉行,特别是“苦”的世态及“无明”心态和“六道轮回”的“冥界”过程,为戒杀生、普渡众生、提供特殊的“思想实验”或“成佛训练”。为了使上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现时代化,就要把现今存在的公共生命理解的典型问题,放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加以解释和说明,坚持认为生命源于“生生之道”,止于自然之道,自杀不仅对不起家庭还违背“天命不可违”的原则;临终关怀,就是要讲好“听天由命”的故事;虐杀动物,是造孽的行为,不应当;刘海洋伤熊事件,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生命的相情同感;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生命的现象,本质上是人的“异化”,缺乏儒家“做人”之道。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利用生命科技干预生命自然进程的现实,主张“自然最有智慧”,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用那些科技手段。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除了有对待上述个体生命的态度外,还包括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首先,关于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主张:(1)生育是对的;(2)保证劳动者劳动是基础和前提;(3)倡导孝道是关键。其次,关于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1)弘扬优秀儒家生命伦理传统是基础;(2)得民心是根本;(3)有法必依且执法严明是大事;有国格人格是核心。再次,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老子道的生成论宇宙观具有现时代价值:(1)它提供总体认识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的生物理论模型;(2)它不等于自然规律,是一切生成之总规律;(3)它是“自然界最懂自然”之“道”,要求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进而,根据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说范式,把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分为“十大生命道德共同体”。即“家-国生命一体”、“道法自然”、“依法治国”、“仁义为怀”、“治未病”、“身-心分析”、“以民为本”、“尊重自然”、“民胞物与”以及“养生安生”等生命道德共同体。对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既适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公共生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也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可以把重建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两大基石。”“一个逻辑起点”,是以“生生之道”的自然生命秩序和“生生之仁”的文化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作为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它与现行的规范生命伦理学不同:(1)它以公共生命文化和民族生命文化素质为视阈,把人对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与做人、与家、国和自然界的生命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讨论,作为重建的出发点;(2)主张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生命的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更不可能脱离与地球“道”的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以此基点作为重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3)人类个体生命的状态,生命质量、生命健康和幸福状态,与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地球自然生命的状态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家与国家、国家与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体自然“小宇宙”是“大宇宙”自然状态的“窗口”,对自然的索取与保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是重建的最终目的。“两大基石”,即生命道德哲学和生命道德学,构成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的定位。在生命道德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世界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权利观和生命利益观,主张要知命、任命、顺命;身体生命的固有价值决定文化生命的内在价值;有追求生命质量,健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抵制奢侈需求的利益,保证平等的医疗条件、医疗机会和基本医疗利益的主张。在生命道德学定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以及“孝悌原则”、“三纲五常”、“仁义”原则、“大医精诚”等基本原则;在基本范畴方面,提出生命道德共同体、生命道德考虑、生命道德重要性、生命过期、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秩序与文化生命秩序。在生命道德基本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以“生命的社会大义”和“医疗公正”为特征的促进医改规范的定位;在科技与生命关系上,提出“科技辅助生命的功能”、“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和上级裁决”以及“要考虑到不确定性风险与责任和免责条款”的主张。在工作、生活和休闲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适度工作、要注意吸收“明哲保身”思想、健康生活和适当休闲等观点。在制定卫生保健和养生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要注意到“人体‘小宇宙’是麻烦的根源”问题、要包括动静结合、知足知止的生命脉动原则、要区分身内之物和身外之物,主张生命势弱。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是与我国流行主张的“以解题为目的和归宿”的生命规范伦理学不同,是“以做人为目的”、“以朝着生命健康的方式生活为归宿”、“家-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美德伦理学。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如果离开了中国优秀生命伦理传统,仅仅突出伦理学的工具价值,忽视或不顾其内在价值,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倡导建构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的本意。
胡凯基[3](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贾志新[4](2017)在《冯五金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冯五金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通过面谈、调研、随访等形式,较为系统的追溯了冯五金教授学术思想渊源,归纳了冯五金教授诊疗脾胃病特点,阐述了其主要学术思想。主要概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基于实践,寻经问典:冯五金教授16岁开始行医,边实践边学习。遇到难治性脾胃病就求师问经,在拜见当地名师的同时,带着问题阅读《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脾胃论》等经典书籍,从大量的古代医着中寻找答案,再进行临床实践验证,总结提高。②学承诸家,不泥古人:冯五金教授在昔阳卫校、太谷卫校、北京中医学院求学过程中,除系统地学习了中西医基础知识外,得到了着名的中医学家刘渡舟、任应秋、程士德等教授的言传身教,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技能进一步加强。③衷中参西,扬长避短:冯五金教授走出北京中医学院回到了养育他的家乡,就职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继续从事他毕生热爱的中医事业。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他发现许多脾胃病虽然属于慢性病,但常会急性发作,甚至会出现一些重症,如呕恶、吐血等。此时,冯五金教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主张衷中参西,扬长避短,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会用一些西药紧急控制症状,缓解病情。④经验总结,理论升华:冯五金教授在几十年治疗脾胃病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再进行临床实践,并进行理论升华。通过临床总结提出了"以调为先、以通为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以防为主、以人为本"六大治疗脾胃病理念,并在实践中使大量的脾胃病患者受益。第二部分:冯五金教授临床经验总结。主要从慢性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胀、复发性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以及湿疹诊疗方法和思路进行临床经验总结。①慢性功能性便秘:冯五金教授认为,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因脾虚、肝郁、湿滞、血瘀等因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使粪便停蓄难下,自拟具有润肠通便,行气导滞的便通颗粒(黑丑、火麻仁、郁李仁、瓜萎、木香、芒硝),经临症加减,临床疗效满意。②功能性腹胀:冯五金教授主张治疗关键是"以通为顺,当温阳化气;以调为基,当理脏腑",全程治疗体现"调和"二字。重在调和气血、调治脏腑、调养食居。③复发性口腔溃疡:导师提倡从虚论治,调和阴阳;从伏毒论治,祛邪为要;中西结合,标本兼顾。通过临床实践,在加速溃疡面愈合,减少复发,提高远期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④胃食管反流病:冯五金教授认为,因寒凝气滞,或因热炽上攻,或因胃虚不运,或因实邪阻滞,终致胃失和降而上逆。治疗时以和胃降逆为主,辅以对症治疗,擅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石膏、麦冬、半夏、党参、陈皮、木香、黄连、煅瓦楞)加减治疗可获良效。⑤湿疹:本病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病因难以确定。患者常自觉瘙痒剧烈,甚者可影响到生活、工作、学习。西医治疗多选择激素类药物,而长期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常导致一些毒副作用的出现,且疗效不稳定,易反复。中医药治疗虽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常因起效慢而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导师认为本病为湿热之邪蕴于肌表,兼有血虚生风。治以清热利湿,养血祛风止痒,方能获效。第三部分: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基于冯五金教授学术思想、临症经验,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文献综述,并比较性地分析了中医药治疗优势与存在问题,指出了有必要进行深入理论探讨与临床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第四部分:冯五金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特点研究。①目的:通过对导师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纳研究,探讨方证对应理论,药物配伍理论,以指导临床实践。②方法:收集冯五金教授在山西省中医院门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121例。通过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情资料(发病季节、病程)、症状分布、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比较总体与两组间的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之差别,总结用药规律与组方特点。③结果:人口学资料显示,在此次研究的病例资料中,年龄分布多为30-50岁,平均42.42± 12.50。其中,益气清肠汤组平均年龄为44.10±11.87,温阳止泻汤组平均年龄为39.10±13.19。男性62例,女性59例,男女比例为1:1。其中,益气清肠汤组男性38例,女性42例;温阳止泻汤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病情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总体发病以秋冬季节发病者居多。其中,益气清肠汤组多在夏、秋季节;温阳止泻汤组以春、秋、冬季为多。总体病程(年)为2.50±4.59。其中,益气清肠汤组为2.11 ±3.99,温阳止泻汤组为2.62±3.19。在症状方面,脓血便、舌红、大便粘液、腹泻、大便次数多、腹痛、脉弦、眠差、便血、苔薄、纳差、腹胀、口干是常见症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聚类后,所有症状被聚为四类:其中脓血便、便血、脓便、脉弦、苔薄、苔白、小便频数为一类,属共有症状;急躁易怒、里急后重、神疲、心烦、头痛、眠差为一类,根据专业知识判断,此类与情志密切相关;口干、口臭、苔黄、泛酸、咽喉痛为一类,据专业知识判断应属热证;大便次数多、腹泻、乏力、腰酸、畏寒、大便艰难、肠鸣、腹胀、胃痛为一类,据专业知识判断应属寒证。大便艰难与腹泻相关,源于某些病例出现了溏结不调,同时大便艰难与肠鸣、腹胀、胃痛具有相关性;说明本病为身心疾病,其寒热属性的特征明显,且与导师寒热辨治的证候划分标准基本一致。采用贝叶斯条件概率分析导师习惯用药(党参、黄芪、制附子、续断、寄生、仙灵脾、刘寄奴、椿皮、苦参、黄柏、炒蒲黄、地榆、降香、鸡冠花)结果显示,在诸证候表现中,党参、制附子、黄芪的使用频率最高;通过软件处理,温性与热性药物所占比例达到了 61%,寒凉药物仅占28%,甘苦辛三味所占比例达78%,且多入肝脾肾经,尤以肾经为多。其中,益气清肠汤组温热药物占46%,寒性药物仅占31%,使寒而不滞;温阳止泻汤组温阳药占55.00%。在组方药物的选择方面,两组均以补气、补阳、收敛、温里、祛风湿药为其共同组方基础,说明导师注重全程温通。④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肾阳虚为本,瘀为标的寒热虚实夹杂的身心共患疾病,在全程温通治疗理念基础上,寒热辨治更加科学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
朱首伦[5](2016)在《探索制定《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开展制定《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初步研究,提高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与疗效,为日后申报和制订我国《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提供借鉴与经验,探索践行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在广泛调研以及既往工作的基础上以"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切入点,选定"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作为本研究主题。2.选定检索词,设定检索年限,多途径、多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包括:系统检索中医古籍文献、检索近现代文献、检索外文文献。采用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网络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华医典、CNKI、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UpTodate等古今中外数据库。3.初次筛选结果:维普40篇、万方709篇、CNKI1301篇、指南文献35篇、硕博论文45篇、古条文4755条、名老中医经验19篇。二次筛选结果:维普17篇、万方61篇、CNKI53篇、古条文125条。4.对文献进一步分类:JADAD评分<3分而排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31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22篇、专家经验总结19篇、现代医学指南11篇、中医指南文献24篇、英文文献6篇、中医综述文献21篇、古条文125条、名老中医经验15篇。5.将文献进一步分析,通过JADAD评分分析,没有真正符合随机对照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对31篇排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一步分析中医药对晚期前列腺癌TPSA、CD3+、CD4+、CD8+、NK细胞、IPSS、QOL、生存期、有效率、转移灶转移时间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对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估标准建议表进行分析评价,评定文献质量。6.根据证据分级评价体系评定证据的级别,选用业内公认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分级体系将证据进行分级,对排除的随机对照研究及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进行分级评价,对证据分级。7.结合专家共识,根据GRADE分级标准形成推荐意见,形成本指南初稿,提出下一步制定《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初步构思。结果1.初步厘清前列腺癌的中西医结合论治策略与方法。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比较,初步确立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策略为前列腺癌的最佳诊疗方案。2.进一步阐明晚期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以及病理特点:晚期前列腺癌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虚证以气阴两虚或脾肾两虚为多见,病位在下焦,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型以气阴两虚、脾肾两虚多见,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病机始则为脾肾两亏,后则以肾阳亏虚、阴精耗竭、阴阳两虚为主。3.体现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优势:虽然由于不同医学体系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与方法差异,但中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应各取所长。对于晚期前列腺癌采取"扶正祛邪"相结合的分期论治策略,对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采取内分泌治疗与中药协同增效与减毒增效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转化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对于目前缺乏有效西药和方法治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主要以中医大补元气、扶正抑瘤为法,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4.前列腺癌的随访与慢病管理严重不足: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科研资料大部分不全,发表的研究结果证据级别低,没有单位报道系统性开展前列腺癌慢病管理工作,没有建立完备的电子数据库和开设慢病门诊,目前还没有建立前列腺癌大数据。5.通过对文献进行全面搜索、筛选、分析,以及对证据进行分级、评定,全面掌握文献搜索、分析、评价能力,熟悉了证据分级体系及专家共识的实施与总结。6.本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文献质量不高:文献普遍缺乏严谨的科研思路方法学,个案报道、回顾性研究偏多,治疗方药众多,真正符合随机对照研究要求的文献极少,发表的期刊非核心期刊为主,证据级别普遍偏低,缺乏高级别的证据,中医药科研论文质量有待于提高。结论1.开展晚期前列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定研究是可行的,而且十分必要。通过指南的制定、推广和应用,有利于进一步阐明晚期前列腺癌发病机理、病因病机特点,通过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制定出最佳诊疗方案,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方药,践行中西医结合论治诊疗策略。2.通过指南初稿的制定,能够提高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医疗行为、节约医疗资源,更准确的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优势,探索践行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3.尽快开展前列腺癌慢病管理工作,建立前列腺癌数据库,落实随访工作,建立前列腺癌大数据资料。4.加快指南编写队伍的建设及培训,多学科专家参与,建立专业的指南编写团队。5.针对中医药研究论文普遍缺乏高级别证据的现状,希望今后有更多设计合理、操作可靠、数据真实、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前列腺癌方面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冯磊[6](2015)在《论司法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法政策是中国司法制度的"关键词"之一。这从其在学术研究、时评热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频率可以得到印证。然而,耳濡目染的熟识并不等于深刻的认识。纵观我国关于司法政策的研究,我们遗憾地发现,理论空白与认识混乱共存。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司法政策政治感召式和意识形态化的认识远远大于对其如何具备科学性和正当性的认识。本文将首次系统地对司法政策的理论进行全景式的勾勒,并在初步澄清司法政策含义、建立司法政策运行理论的基础上,希冀通过对其的研究来剖析实践中司法政策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完善的建议。笔者也希望通过司法政策这个窗口,观察和描绘中国司法制度的实在面貌,为中国司法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魏艳[7](2015)在《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治理,重在制度,要在用人。当代意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在内的系统制度体系。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制度亟需创新与变革,国家建设与发展亟需从非常态建设发展走向常态建设发展,国家治理正从行政领域扩展至广阔的专业领域。值此之时,用人、特别是精于专业的人士,尤为重要。专业人士参与国家治理,不仅是历史现象,而且正在成为当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形态,甚至成为行政治理危机时刻的基本形态。但是专业人士,尤其是专家,如何参政议政却缺乏系统认识,更缺乏理论建构,远远低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国内外专家治国理政情况进行梳理,得出专家治国的基本形态;通过对国外专家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探索出我国专家领导力的初步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对林木西教授的成长路径、专家表现方式、专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林木西教授为典型个案的专家领导力的12项行为表现,即: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出书论着表达愿景、在国内外做各种专题报告讲座、为政府部门纳言献策、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发言、为专业外报纸期刊等撰写文章、就专业领域问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报道、为他人出版的书籍作序评介、作为代表发言讲话、获得各种奖励以及个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专家影响力、激励力和赋能力三方面,比照国际权威领导力词典。在此基础上,从三十四个项目入手,细致分析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实践机理,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成因及其相互作用。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中影响力大于赋能力和激励力,但这三者之间有时界限不清,常常表现为互相融合,相生相长的特点。林木西教授成长的要素概括起来有九项,即:家庭熏护、人生规划、政策支持、名家指引、学术定位、责任服务、领导经验、问题驱动和基层实践。良好的家教环境和家庭支持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成长基因,较早而清晰的人生规划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基石,科教兴国等政策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保障,名家引领指导和准确的学术定位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牵引器,丰富的领导经验和高度的服务责任感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一臂,问题驱动、基层实践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另一臂。这些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林木西教授的专家领导力。最后,研究者比照古德尔(Goodall)的专家领导力模型,进一步发现了我国专家领导力与国外的异同点。品格引领,人格感召是专家领导力中外共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五点:(1)我国专家领导力受政策影响明显;(2)我国专家有不畏权,不盲从的特点;(3)我国专家领导力与本土因素有关;(4)我国专家领导力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显着;(5)我国专家领导力中专家与领导的先后顺序有时代差异。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林木西教授学术成果的文本透析,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由典型个案追踪历史的足迹和影响,分析现实的存在,由此探知我国自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专家成长的内因及外因要素,并初步建立了我国专家领导力模型。本研究虽进行的是个案研究,但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对国家治理及专业领导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孙丹彬[8](2014)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医症候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剖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医症候学特征[方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附属医院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的符合标准的1510例患者,按照2011年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进行辨证分型分为5组,分别是热盛伤津型、痰湿热互结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将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记录分析,调查异常的发病率,选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组再进一步比较分析。[结果]15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的有253例,其患病率为16.75%。其中甲状腺功能异常但不符合诊断标准的共80例。本研究观察符合纳入标准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亚临床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3综合征共173例,其患病率为11.45%。其中甲亢1.05%,甲减2.05%,亚临床甲亢0.52%,亚临床甲减6.29%,低T31.52%,可知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最高为6.29%。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中女性有113例占65.3%,男性有60例占34.7%,女性组高于男性组,将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年龄分为15到39岁、40到59岁、60到79岁及大于80岁4个年龄组,在25-60年龄段中,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增加,发病率呈现抛物线形,在40-60岁呈高发年龄段,之后逐步降低,这与糖尿病和甲减的发病年龄是20-70岁相符合,甲亢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年龄段,亚临床甲减患者在40至80岁之间有85例占整个亚临床甲减总人数的89.5%。按患者病程分为小于1年、1到10年、10到20年及大于20年4个阶段,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患病率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增高;入选173例患者,热盛伤津证11例,占6.4%;痰湿热互结证27例,占15.6%;气阴两虚证70例,占40.5%;阴阳两虚证21例,占12.1%;肝肾阴虚证44例,占25.4%。[结论](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以亚临床功能减退为多见,患病率增加,在25-60年龄段中,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增加,发病率呈现抛物线形,在40-60岁呈高发年龄段,之后逐步降低,且以女性为常见;(2)甲减的状态下以阴阳两虚为主,亚临床甲减的状态下以气阴两虚为主,甲亢以痰湿热互结证为主,低T3的状态下以肝肾阴虚症型为主,亚临床甲亢证型分布均匀,不存在阴阳两虚证型。(3)2型糖尿病患者证型由痰湿热互结-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证而演变,其甲状腺激素改变明显。(4)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糖升高,以痰湿热互结型为主,在治疗上应用清热化湿祛痰的方法对降低血糖会有帮助,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3综合征以虚证为主,在临中可以采用益阴补阳的原则,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余泱川[9](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郑雪松[10](2011)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解决民族问题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保障高校加大民族预科、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伟大举措,是适应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及有关政策法规的保障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预科生源被城市富裕阶层所垄断,预科毕业生回乡率日趋减少,预科生的学业进步也受到质疑,因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尚待探索研究。本研究遵循文化再生产、最近发展区等理论范式,采用主位与客位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横向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个案的社会意义,并结合共性与差异性的视域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置于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最后结合个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综述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并进行述评,阐述了本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研究取向、具体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过程。最后,对教育、民族高等教育、预科、预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等相关概念进行再认识。第二章: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及发展的政策与体制保障进行了梳理,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和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和学院社会生态环境现状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第四章:在结合历时性研究法对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和呈现与展示文化负荷者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态度与观点的基础上,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客位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释。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采用共时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其它民族预科教育和国外预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在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再生产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等理论范式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教育公平的目标下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业进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取向等置于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中进行思考,认识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所而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六章: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强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必要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学校层面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关注,揭示教育公平目标下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面对优惠政策的无奈;在于引起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生定向就业的保障问题,以确保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在于引起预科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领导部门科学定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谋求其健康发展。同时,本研究将人类学的观察法引入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并尝试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来解释教育公平目标下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
二、第14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14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简要评述 |
1.3.1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
1.3.2 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1.3.3 中医理论中的生命伦理研究 |
1.3.4 其他各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1.3.5 存在的难题和研究的基点 |
1.3.6 本论文使用的生命伦理学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我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诠释的理论基础 |
2.1 对生命伦理学产生影响的典型文本的分析 |
2.1.1 分析的立论基点 |
2.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文本分析 |
2.2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及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2.1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的重大事件 |
2.2.2 影响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3 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和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1 我国生命伦理学性质的争论 |
2.3.2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3 基于“异中之同”的简要评述 |
2.4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及我国传统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4.1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 |
2.4.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5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及创新意义 |
2.5.1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 |
2.5.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创新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3. 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 |
3.1 原始社会与生命道德的产生 |
3.1.1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生命道德演变 |
3.1.2 原始社会生命文化秩序的确立 |
3.1.3 维系家庭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孝”与“德”的产生 |
3.1.4 原始社会的中医生命伦理思想萌芽 |
3.2 夏、商、西周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1 《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2 《尚书》“五行说”的生命伦理方法 |
3.2.3 夏、商、西周时期生命文化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 道家的生命伦理学 |
4.1.1 老子“道”的生命伦理学说 |
4.1.2 庄子自然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3 杨朱的人类个体生命伦理思想 |
4.2 儒家的生命伦理学 |
4.2.1 孔子的家庭、政治、社会生命伦理学说 |
4.2.2 孟子的生命伦理思想 |
4.2.3 荀子的家国生命健康伦理思想 |
4.3 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4.4 法家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1 管仲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2 商鞅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3 韩非子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5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生命文化 |
4.5.1 精、气、神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
4.5.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法规和制度 |
4.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5. 秦朝至唐代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 秦汉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1 《吕氏春秋》中“人生基本需求”的生命伦理意蕴 |
5.1.2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
5.1.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彰显的生命文化 |
5.1.4 《皇帝内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6 维持家庭和社会生命秩序的“三纲五常” |
5.1.7 陆贾、贾谊国家生命健康管理的伦理思想 |
5.1.8 《礼记》《淮南子》《太平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9 扬雄、王充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 魏至唐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1 王弼、阮籍和嵇康以及郭象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2 《颜氏家训》重人贵生、保身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3 “隐逸现象”凸显的“保全身心”的生命文化 |
5.2.4 葛洪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5 陶弘景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6 孙思邈的生命伦理思想 |
5.3 本章小结 |
6.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 宋元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1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 |
6.1.2 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说”的生命伦理境界 |
6.1.3 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生命伦理责任 |
6.1.4 刘完素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 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1 王阳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伦理自觉 |
6.2.2 王艮“明哲保身”的生命大义 |
6.2.3 王夫之“知耻、立志”的生命品位 |
6.2.4 “温病四大家”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 |
7.1 “法界缘起论”与宇宙的整体性 |
7.1.1 佛教的缘起论 |
7.1.2 宇宙万物无碍自在 |
7.2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2.1 众生平等 |
7.2.2 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3 业报论与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 |
7.3.1 业报论 |
7.3.2 业报论传说 |
7.3.3 素食 |
7.3.4 放生 |
7.3.5 净土 |
7.4 苦生与涅盘 |
7.4.1 苦及原因 |
7.4.2 涅盘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诠释 |
8.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 |
8.1.1 现今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
8.1.2 “临终关怀”的问题 |
8.1.3 虐杀动物的问题 |
8.1.4 刘海洋“伤熊事件” |
8.1.5 同学之间的杀人事件 |
8.1.6 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 |
8.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 |
8.2.1 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2 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3 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 “家-国生命一体”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2 “道法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3 “仁义为怀”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4 “依法治国”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5 “治未病”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6 “身-心分析”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7 “以民为本”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8 “尊重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9 “民胞物与”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0 “养生安生”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4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诠释的现时代需求和根据 |
8.4.1 科技疯狂发展的失控,对生命构成严重的风险 |
8.4.2 “赶超现代化的世界性角逐病” |
8.4.3 控制毁灭生命的战争需要生命健康文化的支撑 |
8.4.4 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纵欲且废人体自然之功 |
8.4.5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定位 |
8.5 中医兴废争论中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之诠释 |
8.5.1 修正中医或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 |
8.5.2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医,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疗效 |
8.5.3 从中国生命伦理传统诠释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 |
9.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逻辑起点 |
9.1.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 |
9.1.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
9.1.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终极关怀 |
9.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哲学定位 |
9.2.1 生命世界观 |
9.2.2 生命价值观 |
9.2.3 生命权利观 |
9.2.4 生命利益观 |
9.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学定位 |
9.3.1 道德观念 |
9.3.2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框架构想 |
9.3.3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原则 |
9.3.4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范畴初探 |
9.3.5 中国生命道德学基本规范的前提和定位 |
9.4 构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生命伦理学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创新点说明 |
(3)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
(二) 沿海崛起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一、婚姻恋爱 |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
(二) 商业化加剧 |
二、社会风尚 |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
(三) 消费增长 |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
三、精神生活 |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
一、农民心理变迁 |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
(一) 使命感勃发 |
(二) 物质待遇影响 |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4)冯五金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冯五金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1 导师的成才之路 |
2 学术思想渊源概述 |
2.1 基于临床,寻经问典 |
2.2 学承诸家,勇于创新 |
2.3 衷中参西,优势互补 |
2.4 经验总结,思想升华 |
3 学术思想的形成与总结 |
3.1 持气一元论,倡整体论治 |
3.2 内外兼顾,形神合治 |
3.3 调理气机,重辨寒热 |
3.4 顾护胃气,用方精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冯五金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1 冯五金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
2 冯五金治疗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经验 |
3 冯五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经验 |
4 冯五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 |
5 冯五金治疗湿疹的临床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研究进展 |
1.1 影响因素 |
1.2 病因认识 |
1.3 治疗进展 |
2 中医研究 |
2.1 发病特点 |
2.2 因机证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冯五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特点研究 |
前言 |
1 病例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采集 |
2.2 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录入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人口学资料 |
3.2 疾病资料 |
3.3 证候特征分析 |
3.4 用药特点分析 |
3.5 两方组方特点分析与比较 |
3.6 证候与用药特点分析 |
4 讨论 |
5 创新性 |
6 结语 |
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
附件2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探索制定《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前列腺癌流行病学概述 |
1.2 前列腺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 前列腺癌诊断新进展 |
1.3.1 前列腺癌肿瘤相关标志物 |
1.3.2 其他标志物 |
1.4 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
1.4.1 观察等待 |
1.4.2 放疗进展 |
1.4.3 内分泌治疗 |
1.4.4 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诊治进展 |
1.4.5 去势抗性性前列腺癌诊治进展 |
1.4.6 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治疗进展 |
1.5 晚期前列腺癌中医药诊疗研究进展 |
1.5.1 晚期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1.5.2 证型研究进展 |
1.5.3 晚期前列腺癌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
1.5.4 单味中药研究进展 |
1.5.5 配合内分泌治疗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5.6 中药复方临床研究进展 |
1.6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研究进展 |
1.6.1 临床诊疗指南的定义与更新 |
1.6.2 指南的定位和分类 |
1.6.3 国外常见循证临床指南来源 |
1.6.4 我国循证临床指南发展史及现状 |
1.6.5 国内外泌尿外科临床诊治指南的发展史 |
1.7 我国泌尿外科临床诊治指南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1.7.1 指南编写人员专业背景比较单一 |
1.7.2 缺乏高级别的证据,且未根据证据的论证强度注明推荐意见 |
1.7.3 未开展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诊疗指南研究 |
第二章 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定研究 |
2.1 本指南制定的原则 |
2.1.1 本指南的定位 |
2.1.2 本研究的目的 |
2.1.3 本研究的意义 |
2.1.4 本指南参考原则 |
2.1.5 本指南采用的证据分级体系 |
2.1.6 本指南采用的证据推荐强度 |
2.2 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制定方法 |
2.2.1 确定指南研究主题 |
2.2.2 文献检索 |
2.2.3 文献检索结果 |
2.2.4 文献综述 |
2.2.5 文献评价 |
2.2.6 证据分级和形成推荐意见 |
第三章 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初稿) |
3.1 要点说明 |
3.1.1 关键事项 |
3.1.2 关键建议 |
3.2 指南目录 |
3.3 指南介绍 |
3.4 指南背景 |
3.5 临床特征 |
3.5.1 晚期前列腺癌定义 |
3.5.2 临床症状 |
3.5.3 理化检查 |
3.6 诊断标准 |
3.6.1 诊断 |
3.7 干预策略、管理和推荐 |
3.7.1 干预策略 |
3.7.2 管理 |
3.7.3 推荐 |
3.8 方法 |
3.8.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
3.8.2 证据级别和质量评价 |
3.8.3 推荐强度 |
3.8.4 附件2:信息资源 |
3.8.5 附件3: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 |
3.8.6 附件4:指南评价 |
3.8.7 附件5:词汇表 |
3.8.8 附件6:指南编写流程表 |
第四章 结语 |
4.1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研究的意义 |
4.1.1 有利于制定最佳诊疗方案、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
4.1.2 有利于系统性阐明病因病机、创新诊疗策略 |
4.1.3 有利于体现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 |
4.1.4 有利于深化医疗改革 |
4.2 中医药文献分析评价 |
4.2.1 中西医结合防治前列腺癌文献少 |
4.2.2 中西医结合防治晚期前列腺癌文献分析 |
4.3 创新点 |
4.4 不足与展望 |
4.4.1 缺乏公认的中医文献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 |
4.4.2 文献质量不高,急需开展慢病管理,提高中医药文献质量 |
4.4.3 文献数量不足,需要广泛收集文献 |
4.4.4 编写经验不足,需要建立专业编写队伍,抓紧指南制定编写,并加大指南试用、推广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专家治国理论 |
(二) 专业领导力 |
(三)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 |
三、研究方法 |
(一) 个案分析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文献法 |
四、论文特点与论文结构 |
(一) 论文特点 |
(二)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专家领导力的基本内涵 |
一、专家的内涵 |
二、领导力的内涵 |
(一) 一般领导力的内涵 |
(二) 领导力的专业内涵 |
三、专家领导力的内涵 |
(一) 我国专家的领导方式 |
(二) 专业领导力与专家领导力 |
四、专家领导力的能力模型 |
五、小结 |
第三章 专家领导力个案研究设计 |
一、确定研究专家身份 |
(一) 专家的遴选 |
(二) 专家领导力的确认 |
二、研究分析基础 |
三、研究分析方法设计 |
四、研究内容设计 |
五、研究结果 |
六、信度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分析 |
一、影响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二、激励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三、赋能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结果分析 |
二、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成因分析 |
(一) 成长规划早晰 |
(二) 问题驱动,基层实践 |
(三) 领导经历服务意愿 |
(四) 家庭环境和谐 |
(五) 政策支持有保障 |
(六) 名家引领定位准确 |
三、与国外专家领导力的比较分析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四、研究贡献 |
五、研究局限 |
六、未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与林木西教授采访录音整理材料 |
附录2 林木西教授参加温总理主持的基层群众座谈会照片 |
附录3 林木西教授1993--2014年发表论文影响利用情况 |
附录4 林木西教授部分论文被引用及下载情况表 |
附录5 林木西教授2003--2014年主要课题研究汇总表 |
附录6 |
致谢 |
(8)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医症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综述 |
西医对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1 2型糖尿病的概述与研究进展 |
1.1 2型糖尿病的概述 |
1.2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特点 |
1.3 2型糖尿病的致病机制研究 |
1.4 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进展 |
1.5 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研究 |
1.6 2型糖尿病的防治进展与展望 |
2 甲状腺功能异常概述 |
2.1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标准 |
2.2 甲亢的概述 |
2.3 甲减的概述 |
2.4 低T3综合征的概述 |
3 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 |
3.1 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 |
3.2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因及机制 |
3.3 甲状腺激素对血糖的影响机制 |
3.4 甲状腺机能亢进对糖尿病的影响 |
3.5 甲状腺机能减退对糖尿病的影响 |
3.6 亚临床甲减对糖尿病的影响 |
3.7 低T3综合征对糖尿病的影响 |
中医对2型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认识 |
1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
1.1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病名研究 |
1.2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病因研究 |
1.3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病机研究 |
1.4 2型糖尿病的辩证分型 |
2 中医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认识 |
2.1 中医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研究 |
2.2 中医对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认识 |
2.3 中医对低T3综合征的认识 |
3 中医有关甲状腺功能对糖尿病的影响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3 研究对象选择 |
3.1 纳入病例标准 |
3.2 排除病例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一般资料的收集 |
4.2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基本情况 |
2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 |
2.1 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的一般情况 |
2.2 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性别差异 |
2.3 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 |
2.4 不同病程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 |
3 中医证候分析 |
3.1 入选病例的中医证型的构成情况 |
3.2 不同证型与性别的关系 |
3.3 不同证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
3.4 不同证型间甲状腺指标情况变动的比较 |
讨论 |
1.1 一般情况 |
1.2 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1.3 性别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1.4 不同证型组之间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分析 |
1.5 不同证型组之间的主要甲状腺指标的变化分析 |
1.6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影响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
一、医史文献研究 |
二、中医理论研究 |
三、脉学研究 |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
三、妇科疾病防治 |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
二、临床研究方面 |
三、实验研究方面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
三、针刺麻醉研究 |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
一、侨港中医群体 |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图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目的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 |
二、相关国内研究文献 |
三、相关国外研究文献 |
四、相关研究动态简评 |
第四节 主要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范围和主要过程 |
第五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 |
二、预科与预科教育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四、民族班与民族预科班 |
第二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预科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预科 |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 |
一、发展的历程 |
二、政策与体制保障 |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变迁 |
一、预科教育学院概况 |
二、预科教育沿革 |
第三章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考察 |
第一节 课堂考察 |
一、课程设置考察 |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考察 |
三、师资队伍考察 |
第二节 教育教学管理考察 |
一、教学管理考察 |
二、教育制度考察 |
第三节 社会生态环境考察 |
一、所在大学的支持与互动 |
二、合作与交流 |
第四节 学生考察 |
一、文化背景 |
二、文化冲突与困惑 |
三、调适与认同 |
第五节、开学典礼仪式 |
第四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调查总结与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被调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问卷总结分析 |
一、自然情况与家庭背景 |
二、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职业 |
三、学院教育情况 |
四、就业地点选择 |
第二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主要观点 |
一、老师的主要观点 |
二、管理人员的主要观点 |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主要成就 |
二、基本经验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比分析 |
一、国内民族预科教育比较 |
二、国外预科教育类型 |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市场经济冲击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一、国家举办预科教育的初衷 |
二、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初衷背离 |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业成就(进步)归因的多视角诠释 |
一、语言视角分析 |
二、认知视角分析 |
三、文化模式视角分析 |
四、文化资本视角分析 |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定位"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
一、对"实然"定位的重新审视 |
二、确定"应然"定位 |
三、"实然"与"应然"发展的统一 |
第六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探究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
一、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 |
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 |
一、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地位 |
二、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就业政策并依法实施 |
三、调整培养规模和单位归属 |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
五、重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
六、加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 |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微观层面 |
一、优化课程结构和加强教材建设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四、实行和规范学分制改革 |
五、打破"全国班"和"新疆班"的划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单位简介 |
附件二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 |
附件三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课堂写真 |
附件四 一位预科生的一周学习与生活日志 |
附件五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第14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2]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D]. 迟学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3]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4]冯五金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特点研究[D]. 贾志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探索制定《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研究[D]. 朱首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7)
- [6]论司法政策[J]. 冯磊. 司法, 2015(00)
- [7]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D]. 魏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8]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医症候学研究[D]. 孙丹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10]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D]. 郑雪松.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