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侯广原[1](2021)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60例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完善术前检查及X射线片、CT、MRI检查。对照组使用常规椎弓根螺钉技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水泥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周、6个月、1年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此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结论(1)2组患者中,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术后内固定棒松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说明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治疗效果尚可。
郑越生[2](2020)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指一系列因腰椎间盘及关节突软骨和周围韧带退变性病变引起的,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外科疾病的总称。腰椎融合术在退变性疾病治疗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融合术,其在保留脊柱后侧韧带复合结构的同时,又不会损伤椎管内神经组织。其临床采用的椎间融合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有自体髂骨+融合器、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同种异体骨+融合器,关于这几种植骨来源对疗效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LIF手术治疗109例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融合器(A组,42例)、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B组,38例)、同种异体骨+融合器(C组,29例)。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椎间融合率、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椎间融合率均高于B组、C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内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三种不同植骨方法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三者近期疗效满意。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融合组的椎间融合率高于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组、同种异体骨融合组,6个月后三组间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
张宗宝,李腾,罗立镇,陈远泉,蔡锋,黄清善,梁丽丽[3](2020)在《MSCT对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置钉成功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置钉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被本院收治的116例腰椎滑脱患者分为传统组和MSCT组(各58例)。其中,传统组术使用X线透视定位,MSCT组在传统组基础上术前采用MSCT扫描重建,所有患者术中均在X线机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准确率等结果。结果 MSCT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55枚,传统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32枚。其中,MSCT组总有效率为100%,显着高于传统组的79.31%(P<0.05);MSCT组钉体位置优243例(95.29%),高于传统组钉体位置优175例(75.43%)(P<0.05);MSCT组手术时间(40.55±8.65)min低于传统组(61.35±10.32)min(P<0.05),MSCT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前进行MSCT扫描有利于提高置钉准确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李宗阳[4](2020)在《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文中认为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部分患者仍需要手术治疗。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术式之一。大多数研究以表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然而融合术后腰椎运动功能丢失,相邻节段应力负荷增加,导致邻近节段退变。随着非融合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发现其可以保留固定节段的部分活动度,有效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且早期临床疗效满意。目的:探讨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的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Dynesys非融合技术治疗的53例(Dynesys组),同期匹配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手术47例(TLIF组)。收集患者术前以及末次随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隙高度、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统计椎间盘突出复发、邻近节段退变、螺钉松动、螺钉断裂等相关远期并发症。结果:(1)100例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8.2~9.3年,平均8.8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Dynesys组: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12.02±1.74)mm较术前(11.79±1.89)mm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由术前的(6.98±1.98)°降至(3.87±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11.92±1.85)mm较术前(12.13±1.63)mm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由术前的(7.51±1.99)°升至(8.04±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LIF组: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12.55±1.76)mm较术前(12.34±1.82)mm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由术前的(7.11±1.94)°降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12.15±1.68)mm较术前(12.57±1.58)mm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由术前的(7.38±2.04)°升至(9.53±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术前对比,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显示Dynesys组邻近节段椎间盘,总改善率为5.7%(3例),无明显改变比率为83.0%(42例),退变加重率为15.1%(8例);TLIF组邻近节段椎间盘总改善率为2.1%(1例),无明显改变比率为44.7%(21例),退变加重率为53.2%(25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7,P<0.05)。(5)随访期间Dynesys组1例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8例出现影像学的邻近节段退变;TLIF组2例螺钉断裂,2例螺钉松动,19例出现影像学的邻近节段退变,6例发生症状学的邻近节段退变。结论:(1)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满意,与TLIF组临床效果相当。(2)与TLIF组相比,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3)与TLIF组相比,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能够维持脊柱稳定性,减少固定节段的异常活动,保留了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3.87±1.33)°,降低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的应力负荷,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庄苏阳[5](2019)在《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背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会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现有的椎体内植骨工具无法将植骨材料精确填充至椎体骨缺损区,同时也无法复位终板中央及后部塌陷区。而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所以寻找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法。本研究设计制作了经椎弓根通道三维植骨器,内部含有产生较大推力的机械装置,以期达到复位塌陷终板、消除椎体内骨缺损的目的。目的对三维植骨器进行力学实验分析,论证它的抗挤压与破坏性能和抗拉伸破坏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件三维植骨器在压力测试仪上进行挤压试验,观察其压力随行程变化数据和曲线。增加载荷,检测植骨器遭到破坏所能承受最大载荷值。利用静态拉压力测试仪对10个植骨器的重要部件,螺纹杆和螺纹套,进行拉伸破坏试验,分析其抗拉特性,找到危险截面,获得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结果在挤压与破坏试验测试中,分别取1ON和25N为预紧力。10件植骨器的压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一定预紧力下,在刚开始填充阶段(旋转1-2圈),压力变化上升迅速,到3圈后直至最大行程,压力变化缓慢上升并趋于平稳。最终所达到的最大挤压力为121.5±6N(113~128N)。植骨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50±3N(142~165N)。在拉伸破坏试验测试10个部件的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2±0.09KN(1.73~1.98KN)。10个部件的断口位置分别在螺纹段偏下和螺纹段偏上位置,而螺纹套位置的螺纹无破坏,说明部件的危险截面不在螺纹套和螺纹的集合面位置。结论三维植骨器在工作时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推顶挤压力,可以对抗相当大的阻力,人工拧动最大扭力不足以破坏工具,且工艺稳定。符合椎体骨折手术中植骨及复位骨折块的要求,为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术工具。第二部分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背景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常用方法。塌陷终板的复位情况、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通过现有的植骨方法容易出现植骨不良,形成空腔,成为“蛋壳样”椎体。终板的复位不良易于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引起慢性腰背痛。因此有必要改进终板复位及椎体内植骨方法,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的疗效。目的 评价应用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复位终板、重建伤椎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三维植骨器组和植骨漏斗组。三维植骨器组应用自行研制的椎体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进行终板复位、植骨;植骨漏斗组应用传统的漏斗形植骨器经椎弓根植骨。分别测得手术前后、术后,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术后的3月伤椎的X线摄片及CT二维扫描,测量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正常椎前缘高度、伤椎终板高度、正常终板高度等,计算前高矫正率、终板矫正率和椎体缺损区的体积。结果:(1)伤椎Cobb角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3±2.5)°,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为分别为(4.4±1.4)°、(5.2±1.2)°、(5.8±1.6)°。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1±2.7)°,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分别为(5.3±1.9)°、(6.2±1.9)°、(7.4±1.8)°。两组伤椎Cobb角在术前、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无显着性差异(P>0.05)。取出内固定3月后两组间伤椎Cobb角有显着性差异(P<0.05)(2)前缘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1.59±0.20cm,术后5天为2.81±0.19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6±0.32cm,伤椎前高率为(95.3±3.6)%。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68±0.18cm和2.56±0.18cm。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高度为1.61±0.18cm,术后为2.77±0.17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1±0.36cm,伤椎前高率为(91.8±4.2)%。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5±0.18cm和1.93±0.12cm。两组术后五天前矫正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终板中心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2.34±0.22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2±0.18cm,伤椎前高率为(93.6±5.8)%。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分别2.24±0.18cm和2.19±0.18.cm。植骨漏斗组术后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1.85±0.26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8±0.23cm,伤椎前高率为(72.5±6.4)%。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1.64±0.20cm和1.41±0.19cm。两组术后五天终板高度矫正率及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缺损区的体积:三维植骨器组术后椎体缺损区体积为0.75±0.16cm3,而植骨漏斗组为2.51±0.3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半时随访发现,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缺损区分别为0.52±0.06cm3和1.49±0.1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5)VAS: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术前VAS分别评分为(8.61±1.13)分和(8.58±1.24)分(p>0.05);术后5天分别为(3.35±0.94)分和(3.54±0.95)分(p>0.05);术后一年半的VAS分别为(0.35±0.63)分和(1.77±1.39)分(p<0.05);取出内固定后VAS分别为(0.46±0.58)分和(2.04±1.15)分(p<0.05)。结论:三维植骨器可以有效地复位塌陷的终板、实现伤椎有效植骨、减少椎体内骨缺损区,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型的植骨工具。第三部分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背景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为恢复伤椎的高度及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通过可扩张球囊辅助的椎体后凸成形术应运而生。但将扩张后的球囊撤除过程中常常会观察到复位的椎体高度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影响手术疗效。目的研究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对维持初始撑开高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与之沟通,由患者自愿选择椎体后凸成形(PKP)或椎体成形术(PVP),共69例选择PKP的患者入组。改良穿刺技术,使插入的导针接近椎体前1/3时,正位像上导针前端接近椎弓根内侧壁。用球囊先后自两侧扩张伤椎,并临时保留后扩张一侧球囊。记录扩张前椎体高度(H0)、充分扩张后椎体前高(H1)、临时释放球囊内压力后椎体前高(H2)。经先扩张侧注入骨水泥,待凝固后撤出球囊,再经后扩张侧注入骨水泥。测量术毕椎体前高(H3)。记录手术前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VAS及0DI评分变化。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一年伤椎高度、Cobb角、VAS及ODI变化。结果每个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8.5±12.4)min,出血量为(23.1±8.5)ml,球囊压力为180-250psi,球囊膨胀大小为(3.6±1.1)ml。骨水泥的注入量为(8.2±2.4)ml。2例术中推注骨水泥时出现球囊破裂。(1)椎体高度变化: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H0)、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H1)、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H2)、术毕椎体前高(H3)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椎体前高压缩比)分别为(58.23±12.57)%,(85.14±9.36)%,(70.25±8.12)%,(82.46±10.59)%,球囊撑开后前高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及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而与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O.05)。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前高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为(78.59±9.37)%,与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2)Cobb角变化: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为(18.65±4.25)。,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为(6.84±2.57)°,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为(10.22±3.41)°,术毕的Cobb角为(6.93±2.69)°。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为(7.06±2.86)°。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与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及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与术毕的Cobb角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3)疼痛和功能评分结果:术前VAS评分为(8.26±1.17)分,术后2天为(2.11±0.36)分,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为(1.83±0.31)分。术后2天的VAS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术前ODI评分为(88.35±8.26)%,术后2天的ODI为(23.56±3.12)%,术后1年随访时ODI评分为(19.68±2.81)%。术前ODI评分与术后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ODI评分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术后2天的ODI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0DI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技术能有效地维持撑开后的伤椎高度,避免后凸角矫正后再次丢失,可以获得较好的术后远期疗效,是对现有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改良和优化。
杨阳[6](2019)在《双侧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双侧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PPS)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骨二科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2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微创组:共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59.44±5.66)岁,病程18.5年,平均(5.66±1.47)年,滑脱节段L35例、L415例、L512例,根据Meyerding滑脱分度:I°18例、Ⅱ°19例、Ⅲ°1例,行双侧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术治疗。开放组:共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468岁,平均(59.20±6.36)岁,病程112年,平均(5.27±1.46)年,滑脱节段L32例、L417例、L511例,根据Meyerding滑脱分度:I°18例、Ⅱ°12例,行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通过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术中射线暴露次数、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CK值)。术后随访,记录术后相关影像学检测(椎间隙高度、滑脱率)、VAS评分、ODI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分级等,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性。结果:两组共62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0.53±2.59)月。微创组术中出血量(253.28±50.24)ml、术后引流量(118.59±38.21)ml、术后镇痛剂使用剂量(115.62±64.05)mg、术后绝对卧床时间(2.39±0.57)天、总住院时间(5.62±0.90)天,以上围术期指标均比开放组低(P<0.05)。微创手术时间(235.94±33.68)min、术中X线曝光次数(22.25±5.26)次均大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为(7.84±0.97)cm,开放组为(8.35±1.04)cm,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1天微创组、开放组血清CK值分别为(277.87±41.03)U/K、(363.70±69.24)U/K,微创组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的CK值均逐渐恢复正常,两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月VAS评分(腰痛和腿痛)、术前ODI评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周VAS评分(腰痛和腿痛)、ODI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分级优良率分别为90.62%和93.33%,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微创组达到完全融合27例,可能融合3例;开放组完全融合25例,可能融合4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术前,术后滑脱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出现轻微脑脊液漏1例、椎旁肌缺血坏死1例。开放组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合并手术切口感染2例。微创组和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6.67%,两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双侧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术与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两者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该微创术式手术创伤更小、近期疗效更佳及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但也存在手术时间较长,术中X射线照射次数过多等不足。总之,双侧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方面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术式,也为脊柱外科医师提供了更多的手术选择。
唐永超[7](2018)在《辩稳论治在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意义》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后路不同固定节段对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同时借助于中医骨伤科的固定与稳定理念而提出的“辨稳论治”理论和现代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分析术后螺钉松动的导致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从而丰富“辨稳论治”理念的内涵。2.探讨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必要性。3.探讨钉道强化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4.探讨骶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腰骶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借助于中医骨伤科的固定与稳定理念而提出的“辨稳论治”理论和现代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分析术后骶1螺钉松动的导致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丰富“辨稳论治”理念的内涵。5.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cement-augmented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CAPSI)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中骨水泥渗漏的类型、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此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腰椎退变性患者80例,其中男2例,女78例,平均年龄69.96±6.55岁,平均随访时间30.79±7.24月,平均骨密度T=-3.13±0.62 SD。将患者分为单节段固定组(A组)29例、双节段固定组(B组)25例和多节段固定组(C组,固定节段≥3个)26例,收集并比较三组在性别、年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螺钉松动、融合率、术前与末次随访时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方面的差异。2.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74例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且接受后路腰椎融合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并均行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椎弓根螺钉周围有无骨水泥强化,分为骨水泥钉道强化(PMMA-PS)组:36例,男3例,女33例,平均年龄70.61±6.37岁,手术节段L4/5 32例、L5/S1 4例,平均骨密度-3.38±0.77SD;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38例,男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9.79±5.90岁,手术节段L4/5 32例、L5/S1 6例,平均骨密度-3.32±0.57SD。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行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根据术后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或CT情况,比较两组的融合率、螺钉松动率情况。3.第三部分,回顾性分析58例伴骨质疏松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且接受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固定节段均为L3-L5、L4-S1,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根据椎弓根螺钉周围是否采用骨水泥强化,分为骨水泥钉道强化(PMMA-PS)组: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资料及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不融合率、螺钉松动率情况评定临床疗效。4.第四部分,回顾性分析61例采用后路腰骶椎固定治疗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脊柱退变性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55例,年龄60-86岁,骨密度T=-3.37±0.69,随访时间19.98±10.42月,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根据骶1螺钉的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强化组(A组,17例)、双皮质固定组(B组,20例)和三皮质固定组(C组,24例),比较三组在VAS、ODI评分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松钉率、融合率等方面的差异。5.第五部分,回顾性分析采用骨水泥钉道强化术的202例患者950枚螺钉,将水泥渗漏分为经椎基底静脉渗漏(B型)、经椎体节段静脉渗漏(S型)和螺钉相关骨水泥渗漏(包括骨皮质破裂和空心螺钉尖端渗出)(I型)三种,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期(早/后期)、BMD、BMI、强化螺钉数、螺钉类型(实心/空心)、螺钉尖端位置(内/外)、螺钉位置(左/右)、骨水泥量、强化椎体(腰椎/骶椎)、渗漏类型、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静脉渗漏(S、B型)的危险因素。结果:1.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平均手术时间184.45±35.6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30.24±154.88ml,平均住院9.48±1.68天,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2例患者三枚尾端螺钉松动,松钉率6.90%,融合率96.55%(28例)。B组平均手术时间260.44±58.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58.00±202.42ml,平均住院时间15.28±4.15天,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4例,8例患者14枚头/尾端螺钉松动,松钉率32%,融合率84%。C组平均手术时间288.46±72.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11.54±495.44ml,平均住院时间20.23±7.44天,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13例患者29枚头/尾端螺钉松动,松钉率50%,融合率70%。三组比较,B、C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末次VAS、末次ODI和松钉率上明显高于A组(P<0.05),在围手术期并发症上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的,将患者分为松钉组和未松钉组,发现松钉组的BMI、术前术后PI-LL和术后PT高于未松钉组(P<0.05),而在性别、BMD、是否为腰骶固定、术前术后LL、LL改变、术前术后SS、术前PT、术前术后PI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PS组平均手术时间147.21±17.11min,术中出血量138.03±42.45ml,平均住院天数8.82±1.07d;PMMA-PS组平均手术时间185.75±18.37min,术中出血量142.64±35.08ml,平均住院天数8.82±1.07d;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PS组与PMMA-PS组术前、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16±0.82分、6.93±10.88分;1.74±0.49分、1.92±0.47分;1.76±0.43分、1.81±0.40分;ODI分别为51.84±4.41%、52.50±4.71%;18.03±2.74%、18.89±3.61%;17.24±2.77%、16.67±2.67%;两组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和ODI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中无螺钉松动,CPS组中1例(2.7%,1/36)患者的2枚(1.3%,2/152)螺钉出现松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融合成功率(100%)相比CPS组(97.3%,37/38)无显着差异(P>0.05)。PMMA-PS组有27枚钉道周围(18.7%,27/144)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相应的神经并发症。3.第三部分临床研究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MMA-PS组31例患者,CPS组27例患者,PMMA-PS组术中出血量为大于CPS组的术中出血量,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PMMA-PS组末次随访VAS评分小于CPS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PS组螺钉松动率高于PMMA-PS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PS组不融合率高于PMMA-PS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的,将患者分为松钉组和未松钉组,发现松钉组术前术后PI-LL和术后PT高于未松钉组(P<0.05),而在性别、BMD、是否为腰骶固定、术前术后LL、LL改变、术前术后SS、术前PT、术前术后PI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第四部分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VAS和ODI方面,三组患者末次随访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组VAS和ODI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方面,A组腰椎骨水泥渗漏率为23.68%,S1骨水泥渗漏率为23.53%,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切口感染和双下肢肌力下降,没有患者发生螺钉松动断裂,在末次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B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1.25%,2例患者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30.00%);C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4.56%,2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25.00%)。将B、C两组患者分为松钉组和未松钉组,发现其在年龄、融合节段、术后PI-LL上具有统计学差异(松钉组年龄更大、融合节段更长,术后PI-LL更大),在性别、BMD、BMI、手术方式、术前术后LL、SS、PT、PI、术前术后LL改变、术前PI-LL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5.第五部分临床研究165例(81.68%)患者335枚(35.26%)螺钉发生渗漏,其中S型渗漏255枚(76.12%),B型渗漏77枚(22.99%),I型渗漏30枚(8.96%),27枚螺钉同时存在两种渗漏类型,强化螺钉数较多是发生静脉渗漏的危险因素(P=0.000),此外,螺钉发生S型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骨水泥量(P=0.019),螺钉位置(P=0.000),强化椎体(P=0.006),发生B型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骨水泥量(P=0.000)和螺钉尖端位置(P=0.000)。结论:1.在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随着固定节段的增多(≥2个节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头尾两端螺钉松动率明显增加,并导致随访时临床疗效的降低。对于BMI、PI-LL和PT较大的患者,术后应积极预防螺钉的松动。2.对于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融合术时,在规律抗骨质疏松的基础上,骨水泥螺钉强化与普通椎弓根螺钉组均可获得相似的临床疗效和融合率,但普通椎弓根螺钉组有更少的手术时间,故不推荐常规行骨水泥钉道强化。3.对于伴骨质疏松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融合术时,钉道强化术较普通椎弓根螺钉组有更低的螺钉松动率、较高的融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当对于PI-LL和PT较大的患者,术后应积极预防螺钉的松动。4.骶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能明显减少伴骨质疏松的腰骶固定中S1螺钉松钉率,是骨质疏松性腰骶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长节段固定、PI-LL恢复不佳的患者。5.骨水泥钉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S型和B型渗漏最常见。强化螺钉数较多、骨水泥量较大是发生静脉渗漏(S、B型)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螺钉偏内是发生B型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可通过优化手术技术来减少螺钉渗漏的发生。6.在后路融合固定手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中,BMI、术后PT和PI-LL较大、老年、长节段固定与中医骨伤科学中辨稳论治的“稳”相关,尤其与术后PI-LL恢复不良高度相关。
赵宏普[8](2002)在《《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胜利[9](2011)在《经MED单小切口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文中认为背景脊柱植骨融合术一直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十九世纪早期自Hibbs脊柱植骨融合术问世以来,在此基础上经不断改进,经前路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后路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后路横突间植骨融合以及360°融合术等诸多植骨融合技术相继产生,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其中,经后路椎体间隙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系应用最为广泛的融合术之一,其在1946年由美国人Jaslow第一次提出,并经过数十年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日趋成熟,其因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可靠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广受脊柱骨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而经稚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Pedicle screws fixation system, PSFS)是由法国学者Roy-Camille于1963年首次研制出来的,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Pedicle screws internal fixation, PSIF)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亦已经很成熟。其因能对脊柱有牢靠而稳定的三维固定作用和优良的畸形矫正等作用,目前被脊柱外科医生广泛应用于脊柱疾患的手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在腰骶和胸腰段脊柱及颈椎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于脊柱骨折、畸形、感染、脊柱肿瘤及各种退行性疾病等等的治疗。1997年Foly和Smith研制出了后正中入路的腰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随着该技术逐渐成熟,其适应症不断扩展,从最初仅仅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到现在适用于三节以内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的治疗。两年来笔者选取典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尝试经腰椎后正中入路MED单小切口行微创PLIF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即用自行研发的专用椎弓根钉植入器械经后路MED单小切口实施PILI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旨在寻求一种更为理想的腰椎滑脱症微创手术治疗新术式。目的笔者通过将PLIF术和MED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临床。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单小切口PLIF微创手术的可操作性及其疗效,寻求一种更为理想的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新途径。方法1典型患者选取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笔者从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中选取15例典型患者。选取标准:仅患单节段腰椎滑脱,不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其他可能影响评估手术疗效的疾病。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范围在18-65岁间(平均37.6岁);Ⅰ°滑脱5例,Ⅱ°滑脱8例,Ⅲ°以上滑脱2例;峡部不连6例。2术前准备每位患者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及腰椎影像学专科检查,进行进一步确诊,并排除绝对手术禁忌症。术前30min给予哌替啶针80mg及帕瑞昔布40mg肌注进行超前阵痛。3手术过程用一枚10ml针头在C型臂X线机导引下定位病变椎间隙,以针头为中心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及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15例患者均在局麻条件下经后路椎间盘镜后正中单一小切口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入,然后在C型臂X线机(奇目8000)监视下,利用自制微创置入器械经该小切口行腰椎弓根螺钉置入,滑脱复位内固定。结果15例患者均在局麻条件下用该微创术式顺利完成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110-245min(平均170min);出血量170-685 ml(平均出血315m1);术后滑脱完全复位11例,不完全复位4例;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3.7个月),末次随访,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3例,良1例,可1例。结论利用自制微创置入器械,经MED单小切口行PLIF加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后遗症少,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新手术方式。
沈忆新,郑祖根,成茂华,董启榕[10](2006)在《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评估。方法自2001年2月2004年8月,对42例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和侧后方植骨融合术。结果40例经平均2·5年(14·5年)随访。30例Ⅰ度滑脱和7例Ⅱ度滑脱完全复位(占所有病例的92·5%),另3例Ⅱ度滑脱复位达90%,解剖复位率为92·5%。融合率按Lenke标准:A级65%,B级22·5%,C级12·5%;疗效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72·5%,良20%,可5%,差2·5%。结论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适用于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二、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3.2 试验流程图见图1 |
3.3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
3.4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的比较 |
3.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比较 |
3.7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3.8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伴有骨质疏松的退行性脊柱病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2)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
二、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三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2.2 三组患者的术后椎间融合率比较 |
2.3 三组患者的预后广义估计方程检验结果 |
2.4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VAS、JOA评分比较 |
2.5 典型病例 |
讨论 |
3.1 脊柱内固定器械的选择 |
3.2 椎体间融合术入路的选择 |
3.3 椎间融合器的选择 |
3.4 椎间植骨方法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LI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3)MSCT对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置钉成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术后置钉准确率 |
1.3.2 疗效判断 |
1.3.3 钉体位置比较 |
1.3.4 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传统组和MSCT组置钉准确率比较 |
2.2 传统组和MSCT组疗效比较 |
2.3 传统组和MSCT组钉体位置比较 |
2.4 传统组和MSCT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 |
2.5 案例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4)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名词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术前准备 |
1.4 手术器械 |
1.5 手术方法 |
1.6 术后处理 |
1.7 疗效评价及影像学观察指标 |
1.7.1 疗效评价 |
1.7.2 影像学评价 |
1.7.3 统计椎间盘突出复发、邻近节段退变、内植物失败等并发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资料 |
2.2 临床疗效结果 |
2.3 影像学结果 |
2.4 不良反应 |
2.5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3.1 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的临床应用 |
3.2 Dynesys动态中和稳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基础 |
3.3 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的长期临床疗效及优势 |
3.4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
3.5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
3.6 Dynesys手术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
3.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动态中和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本论文专用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 |
1.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 |
1.一般资料 |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
3 治疗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
3 治疗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
基金资助 |
致谢 |
(6)双侧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一般资料 |
1.4 术前保守治疗 |
2 手术方法 |
2.1 微创组手术方案 |
2.2 开放组手术方案 |
3 术后相关研究指标测定 |
3.1 围术期相关指标 |
3.2 肌肉组织损伤检测指标 |
3.3 手术疗效相关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对比 |
2 围术期相关指标 |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4 影像学评估 |
4.1 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情况对比 |
4.2 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及腰椎滑脱率的比较 |
5 手术并发症 |
讨论 |
1 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治疗概述 |
2 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技术 |
2.1 Quadrant可扩张通道 |
2.2 MIS-TLIF技术 |
3 双侧减压复位的优势及技术特点 |
3.1 双侧减压复位的优势 |
3.2 双侧减压复位的技术要点 |
4 双侧减压复位的不足及相关并发症 |
4.1 双侧减压复位存在的不足 |
4.2 双侧减压复位的手术并发症 |
5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
5.1 本研究的不足 |
5.2 对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7)辩稳论治在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整体辨证论治在骨伤科疾病中的运用 |
1.2 中医学对微观辨证的认识 |
1.3 辨稳论治在中医骨伤科的运用 |
1.4 中西医对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现状认识 |
1.5 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特点及治疗现状 |
1.5.1 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流行病学 |
1.5.2 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风险与挑战 |
1.5.3 影响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
1.5.4 预防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失败的解决方案 |
1.5.5 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治疗伴骨质疏松性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现状 |
1.5.6 骨水泥钉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 |
1.6 讨论 |
第二章 后路不同固定节段治疗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
2.1 前言 |
2.2 方法 |
2.2.1 一般资料 |
2.2.2 手术方法 |
2.2.3 术后处理方案 |
2.2.4 观测指标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骨水泥钉道强化与否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
3.1 前言 |
3.2 方法 |
3.2.1 一般资料 |
3.2.2 手术方法 |
3.2.3 术后处理方案 |
3.2.4 观测指标 |
3.2.5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骨水泥钉道强化与否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
4.1 前言 |
4.2 方法 |
4.2.1 一般资料 |
4.2.2 手术方法 |
4.2.3 术后处理方案 |
4.2.4 观测指标 |
4.2.5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骶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腰骶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5.1 前言 |
5.2 方法 |
5.2.1 一般资料 |
5.2.2 手术方法 |
5.2.3 观测指标 |
5.2.4 统计学方法 |
5.3 结果 |
5.3.1 三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
5.3.2 三组松钉率和融合率比较 |
5.3.3 松钉组与未松钉组比较 |
5.4 讨论 |
第六章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水泥渗漏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202例患者950枚螺钉的回顾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方法 |
6.2.1 一般资料 |
6.2.2 手术方法 |
6.2.3 观测指标 |
6.2.4 统计学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经MED单小切口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D]. 侯广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郑越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3]MSCT对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置钉成功率的影响[J]. 张宗宝,李腾,罗立镇,陈远泉,蔡锋,黄清善,梁丽丽. 中国医疗设备, 2020(08)
- [4]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D]. 李宗阳. 河南大学, 2020(04)
- [5]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D]. 庄苏阳. 东南大学, 2019(01)
- [6]双侧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D]. 杨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辩稳论治在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意义[D]. 唐永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6)
- [8]《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J]. 赵宏普. 中国骨伤, 2002(12)
- [9]经MED单小切口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D]. 马胜利. 郑州大学, 2011(04)
- [10]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J]. 沈忆新,郑祖根,成茂华,董启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