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有利我国奶业上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甘雨[2](2016)在《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指的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建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建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建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建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建区)。在地理上同属我国西部地区,总面积近4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6.37%,拥有15416公里边境线,接壤国家14个,近1.054亿人口居住生活在这里。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还是难以掩盖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与中东部地区长期存在的差距,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大多地属边陲,接壤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再加上传统文化、地理、历史、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步伐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明显,如何提高本地区市场化水平、缩小地区间差距,已然成为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当前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当前人民币加入SDR(Special Drawing Right)以后,国际间的、国内的发展机遇和竞争必将日趋丰富激烈,市场化水平直接决定了五个民族自治区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直接影响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发展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的改革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更是长期作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五个民族自治区需要面临的问题。而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加速要素资本的高效流动,提高产业竞争,从而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提出,“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五个民族自治区如何结合地区历史文化特点,提升市场化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的改革,就值得深入研究。提高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水平,就必须掌握本地区的市场化现状,并分析市场化发展存在的约束问题,从而提出相应对策。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尽管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我国的市场化进行过研究,且取得了众多成就,但大部分都是把国家或者某个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来测量市场化的程度,针对五个民族自治区进行的专门研究相对缺乏。同时,由于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特殊性,在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现状研究时,不仅要通过宏观的测度以及微观的调查分析,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该地区长期发展中形成对市场化的制约因素,才能找准当前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发展中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以民族经济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了西方相关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在具体的分析当中,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重视理论逻辑推理的同时更注重实际的走访调查获得的真实数据。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对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评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研究结论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介绍了相关学者对市场化定义的解读以及本文作者对市场化定义的见解,同时介绍了市场化的相关理论,为研究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进程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对五个少数民族从古代到现代的经济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描述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历史的长河中由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分析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政策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下造成的当前市场化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对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建立市场化指标体系并与东、中、西部地区代表省市的对比,以及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市场化因素重要性的排序,分析了当前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市场化的具体水平状况以及下一步的发展重点。第五部分为第四章。通过实地的调研材料分析了当前市场化主体——企业市场化发展的状况。第六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总结了当前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下一步市场化发展的具体建议:要加快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市场化体系建设;挖掘文化优势,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协调东西部发展;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本地区经济开放水平;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市场化的发展,不仅能够加速促进地区供给侧企业从传统的粗放型、高能耗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更加有效的推动了政府的职能转变,为更好的挖掘出地区传统文化的优势方面,找准地区经济增长热点,激发当地人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创造了条件。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花费更多精力重视本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从而达到经济和文化双进步的良好局面,这不仅能够为整个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国下一步寻找发展热点提供新思路。
本刊编写组[3](2014)在《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前言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迎来了"开门红"。全党振奋,人民高兴,给国际社会也留下了积极、美好的印象,增添了世界各国政要和广大民众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开局漂亮,且步履稳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前辈们开创和奠定的坚实基础,靠的是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
方俊[4](2013)在《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问题,试图回应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思想的原初样态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进行了怎样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树?在新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剧烈变革的现时代,不管是主动求变求适应也好,还是现实政治生态变迁形成的巨大倒逼机制也罢,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进行怎样的样态变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要求,实现协同戮力善治格局?国家与社会,是人类组织构造和秩序生成的两大载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要命题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当代公共治理范式探究的管理哲学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有着十分深厚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荦荦大者计有“国家源于社会”、“社会决定国家”、“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国家与社会的分化、对立与统一”、“国家消亡与社会复归”等观点和原理,刻画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轮廓。于喷沫鸣溅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在探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真谛。卓越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们在理论道路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承续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形成了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图谱。这一样态图谱包括理论样态和实践样态两种样态呈现。理论样态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阐释的丰富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文章对上述思想的核心内容、基本框架和理论流变着力进行爬梳。实践样态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形而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化为“形而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材料“原产地”。国家的治理以政府为载体,社会的发展以社会组织为依托。现实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论文有六章构成。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明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逻辑框架结构,并进行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合述评和概念的界定和厘清,为本体研究开启序幕。第二章,经典创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缔造本章从历史的、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进行梳理与解读。认为,以批判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关系的曲解作为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包括市民社会理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思想和国家源于社会并复归社会的思想。之后,列宁全力扞卫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包括“国家消亡”的学说、劳动者享有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力和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给我们的启示。第三章,理论承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接力探索本章从历史的、文献揽读的角度研究了几代卓越的中国共产党政治领袖们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系列真知灼见,包括毛泽东的民本民权观、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党、国家、社会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一系列新的思考和探索。毛泽东的民本民权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权力属于、源于并造福于人民的思想、和人民打成一片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关心群众疾苦攸关政权之存亡的观点。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主要见之于三个方面:对于群众团体正确引导而不包办的思想;权力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服务的思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党、国家、社会理论具体体现为: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的新探索体现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上务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协同参与共治的社会管理格局。第四章,样态呈现: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的理论样态梳理与解读后,逻辑上本章进而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现实样态。较之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理论务虚性,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务实性。为此,本章立足广东,实证性研究了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继而,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得出现实语境下的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尚未建立起破除心理隔阂的互信关系和良好互动关系的结论。第五章,样态检视: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力场博弈与传统的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并由此造成国家相对于社会的单线性发展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循着一条从社会—国家—复归社会的路径演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观为分析根基,本章主要回应这么一个问题: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构建面临哪些动力的支持和阻力的牵制?文章认为,社会组织对治理政府失灵的矫正力、源于体制改革的合作关系的催生力、基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合作关系的回应力、面向公共利益这一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的契合力是支持和促进合作关系构建的强大驱动力;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二者互信关系远未建立起来、“总体性社会”格局难以冰释、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危机重重、制度、利益与激励难题亟待破解等问题是支离和牵制合作关系构建的巨大阻滞力。第六章,样态趋势: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实现的路径勘察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有关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思想以及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两个方面反映出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以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审视和指导构建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现实层面就是要构建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这一合作关系的构建亟需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要为合作关系的实现做出积极而审慎的行为选择,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思路,变“防范”为“规范”;扬弃双重管理体制,创设备案登记制度;破解社会组织困局,政府亟需管理智慧;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构筑五道防线体系。作为社会组织,要为合作关系的实现做出诚挚而高效的自身努力,体现为:夯实根基,加强公信力建设;筑实架构,健全自组织体系;充实内涵,保持自身独立性;丰实关系,拓展国际化交往。
费佳丽[5](2012)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由于粮食连年增产增收,农产品供给平衡,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就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出现了农产品滞销、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的问题。在新时期,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十分必要。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市作为全国最早推行实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据调查结果表明,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并有效地拉动当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972元增加到2010年的8872元。因而,选取潍坊市为研究案例具有代表性。近几年来,潍坊市乃至全国都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的势头,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然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也有很多: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但从长远来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根本途径。潍坊市是我国农业发展较先进的地区,是全国实行农业产业化最早的地区,笔者选取潍坊市为研究案例,调查当前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当地农民增收的原因及农业产业化对其农民收入的影响,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量查阅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问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笔者深入潍坊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详实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资料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影响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首先,从潍坊市农民收入现状、收入来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等方面入手,说明了潍坊市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当地农民收入状况的变化,从实际状况上证明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从实证角度分别证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环节和龙头企业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再次针对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总结了潍坊市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和对其他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问题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先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从而对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提出思路建议。
王慧青[6](2007)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关键。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研究,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调整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较全面地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进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第五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原则和调整方向进行探讨,主要指出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第’六章主要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主要从思路、科技、农业经营体制、资金投入、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是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包含: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创新点是结合湖南省的现状与条件指出了调整的具体方向和对湖南农业区域布局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李金叶[7](2006)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落后水平,但新疆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何形成这些特色农产品优势及集聚效应,是本选题的初衷。本选题研究的技术路径是沿着什么是优势、什么是特色产业(产品)及其产业带——新疆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约束条件——如何建立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思路演进。 本选题在研究中着力强调了以下观点:1.如果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在农业发展的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必将束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与全国相比,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并不是土地,而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等,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有利于突破这种束缚。3.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与经济发达区无需拘泥一式,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应回避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劣势,围绕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产业连动。4.新疆农民收入低,一些地方至今未解决温饱,其原因不仅仅是农业经营收入低,而更重要的是非农产业收入低,是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环境,从更深层次看,是由于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是新疆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太弱。5.强调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建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与环境的损失及生态协调、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之间的逻辑联系。6.提出新疆应实施“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尝试构建了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框架。7.在新疆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中,除了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外,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法——VAR的Granger因果性分析,注重从农民收入变动角度筛选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
尹奕[8](2005)在《陕西省奶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把陕西省奶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世界奶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入手,分析了我国奶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针对我省奶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潜力,针对在奶牛养殖、奶制品生产、奶制品消费、服务体系、奶业市场、奶业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我省奶业的战略意义、战略原则和战略重点,提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我省奶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措施,并就当前加强奶业宏观管理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此来促进我省奶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这部分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对研究范围作了界定,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部分,中国及世界乳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前景。该部分阐述了我国古代、近代、新中国乳业发展的历史,中国乳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世界奶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第三部分,陕西省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这部分对陕西省奶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并对陕西省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积极的因素进行潜力分析,提出只要采取正确的工作措施,完全能够做大做强奶产业。第四部分,陕西省奶业产业化建设的战略选择。论证了我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战略原则和战略重点,以及促进陕西省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五部分,促进陕西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提出采取建立绿色奶牛业基地等11 条对策和制定《奶业促进法》等5 条建议,促进陕西省奶业可持续发展。
李新军[9](2005)在《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出发,结合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从推动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同成功产业发展模式、制约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子、促进济南市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对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研究表明,济南市应进一步发挥“曲堤模式、万新模式、民天模式”三种产业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把特殊模式向普遍应用模式推广。 2.以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为依据,运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对济南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对济南市主导产业进行研究表明,济南市应把畜牧产业和蔬菜产业作为该市现有产业的重点来抓。 一是围绕两大优势产业,进行区域优势进行调整。发挥沿黄、高速公路两侧畜草资源优势为主的畜牧业,发挥南部山区优势为主的林果业,发挥土质好、水利设施配套优势为主济阳、商河、章丘、平阴等平原的优质、高产粮食产业和保护地栽培的蔬菜产业。 二是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进行调整。要大力发展以粮食、畜产品和蔬菜加工为主的食品业,大力推广生物应用技术,工程化食品技术,先进的保鲜、速冻、干燥及运装技术,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规模化,食品产业集约化,贸工农一体化。 3.通过对广大农户对产业化模式的参与方式研究,济南市应积极发展民营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要重点发展以协会、合作社为龙头的中间合作组织,以增强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与活力。 4.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一是围绕保护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突出企业的市场主导行为来制定相关政策。 二是政府应加强综合服务和协调职能,消除旧体制障碍,弱化部门壁
辛秀琛[10](2004)在《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对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区域性的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区域性农业因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其应对措施也往往不尽相同。 山东是农业大省,胶东地区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而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条件。如何打破发展障碍、将这些潜质发挥出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问卷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胶东地区实际情况的考查,比照入世背景下我国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及入世后为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分析了制约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挥当地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确立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三高”农业为重点,实施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对策。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制创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绿色食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等政策性建议。
二、“入世”有利我国奶业上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有利我国奶业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关于西方经济市场化的研究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
(三)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因素 |
(四)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 |
(五)关于市场化测度的研究 |
(六)关于西部地区市场化的研究 |
(七)述评 |
五、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论 |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市场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市场化的概念 |
(一)市场化概念的研究情况 |
(二)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内涵 |
二、市场化相关理论 |
(一)市场经济理论(经济自由) |
(二)政府与市场相关理论 |
(三)混合经济理论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五个民族自治区由自然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 |
一、建国前五个民族自治区地域内发展历程回顾 |
(一)清朝之前五个民族自治区地域内发展历程 |
(二)清朝时期五个民族自治区地域内发展历程 |
(三)近代五个民族自治区地域内发展历程 |
二、建国后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一)改革开放以前五个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历程 |
(二)改革开放之后五个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历程 |
三、小结 |
第三章 宏观视角下市场化测度及分析 |
一、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指标设立 |
(一) 指标体系设立原则 |
(二) 指标体系设立 |
(三) 指标处理及解释 |
(四) 五个民族自治区及东、中、西部代表地区数据 |
二、市场化得分及分析 |
(一) 整体市场化水平 |
(二) 一级指标对比 |
三、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测度法——因子分析法 |
(一) 因子分析主要内容 |
(二) 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水平测度结果 |
四、小结 |
(一) 市场化的四个方面情况 |
(二) 增长趋势以及贡献度来变化情况 |
第四章 微观视角下企业市场化发展状况 |
一、玉林市容县的基本情况 |
(一) 玉林市的基本情况 |
(二) 容县的基本情况 |
二、关于研究五个民族自治区企业微观发展情况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样本选择及市场化现状分析 |
(一) 样本选择 |
(二) 企业市场化发展状况分析 |
四、容县企业当前市场化发展瓶颈解读 |
(一) 市场化意识水平较低 |
(二) 要素市场不完善 |
(三) 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晰 |
第五章 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一) 历史上长期发展滞后影响市场化进程 |
(二) 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主、客体与东部地区差距过大 |
(三) 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四) 对外开放程度仍需提高 |
(五) 政府与企业、市场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 |
二、原因分析 |
(一) 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路径依赖” |
(二) 基础条件落后 |
(三) 市场化发展短期矛盾的存在 |
(四) 政策上的不平衡 |
第六章 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发展建议 |
一、加快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体系建设 |
(一) 明确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体系目标 |
(二) 巩固、完善物质产品交易市场 |
(三) 加快发展要素市场 |
二、挖掘本地区文化优势,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束缚 |
(一)树立积极价值观念 |
(二)挖掘本地区文化优势 |
(三)加速劳动力流动 |
(四)结合地区现状 |
三、协调东西部发展,促进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水平提高 |
(一) 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 |
(二) 继续开放市场,提高要素商品流通效率 |
(三) 构建良好平台,促进技术贸易、商品贸易和投资合作 |
(四) 吸引发达地区资本 |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 |
(一) 完善维系市场秩序的市场规则 |
(二) 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构 |
五、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一) 积极实施对传统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
(二) 要破除行业和地区市场竞争壁垒 |
(三) 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
(四)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 |
(五) 在本地区的重点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六、提高地区经济开放水平,促进市场化发展 |
(一) 中央应针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现状调整开放政策 |
(二) 取消人为贸易限制,积极实施贸易自由化 |
(三) 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
(四) 继续做好跨国公司的引进工作 |
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一)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二) 提升企业市场化水平 |
(三) 调整政府行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献目录 |
(3)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
二、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 |
三、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 |
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
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 |
六、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
七、关于群众路线和改进作风的重要论述 |
八、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
九、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
十、关于外交工作、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 |
后记 |
(4)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相关概念厘清 |
1.6.1 国家 |
1.6.2 社会 |
1.6.3 政府 |
1.6.4 社会组织 |
1.6.5 样态 |
第二章 经典创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缔造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2.1.1 重构市民社会理论 |
2.1.2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 |
2.1.3 国家复归社会思想 |
2.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 |
2.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论 |
2.2.2 劳动者享有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力 |
2.2.3 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人和农民生活 |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之启示 |
2.3.1 着力倡导推进公民社会有序建构 |
2.3.2 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民主体性原则 |
2.3.3 国家权力向社会本体的回复归位 |
第三章 理论承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接力探索 |
3.1 毛泽东的民权民本观 |
3.1.1 权力属于、源于并造福于人民的思想 |
3.1.2 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
3.1.3 关心群众疾苦攸关政权之存亡的观点 |
3.2 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 |
3.2.1 对于群众团体正确引导而不包办的思想 |
3.2.2 权力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服务的思想 |
3.2.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 |
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政党、国家、社会理论 |
3.3.1 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3.3.2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3.3.3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 |
3.4 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的新探索 |
3.4.1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3.4.2 社会管理上务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
3.4.3 完善协同参与共治的社会管理格局 |
第四章 样态呈现: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中国化显示 |
4.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中国实践平台的现实观照 |
4.1.1 体制改革深水区探索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推进器” |
4.1.2 中产阶层的渐趋壮大促进社会阶层结构“橄榄形化” |
4.1.3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
4.2 广东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4.2.1 广东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
4.2.2 广东社会组织业务分类 |
4.2.3 广东社会组织功能初显 |
4.3 广东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问题的实证分析 |
4.3.1 调研方法设计与实施 |
4.3.2 问题实证分析与检验 |
4.3.2.1 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
4.3.2.2 x~2检验原理与应用 |
第五章 样态检视: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力场博弈 |
5.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观 |
5.2 支持与促进:合作关系的驱动力分析 |
5.2.1 治理政府失灵:社会组织的矫正力 |
5.2.2 体制改革助动:合作关系的催生力 |
5.2.3 构建服务型政府:合作关系的回应力 |
5.2.4 增进公共利益:合作关系生成的契合力 |
5.3 支离与限制:合作关系的阻滞力分析 |
5.3.1 阻滞力之一:互信关系远未建立起来 |
5.3.2 阻滞力之二:“总体性社会”格局难破解 |
5.3.3 阻滞力之三: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危机 |
5.3.4 阻滞力之四:社会组织建构的多重约束 |
5.3.5 阻滞力之五:几大现实难题亟待破解 |
第六章 样态趋势: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实现的路径勘察 |
6.1 路径开凿:遵循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 |
6.2 合作关系实现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
6.2.1 转变政府管理思路,变“防范”为“规范” |
6.2.2 扬弃双重管理体制,创设备案登记制度 |
6.2.3 破解社会组织困局,政府亟需管理智慧 |
6.2.4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构筑五道防线体系 |
6.3 合作关系实现的社会组织自身努力 |
6.3.1 夯实根基,加强公信力建设 |
6.3.2 筑实架构,健全自组织体系 |
6.3.3 充实内涵,保持自身独立性 |
6.3.4 丰实关系,拓展国际化交往 |
结束语 |
之一:研究结论 |
之二:可能的创新 |
之三:未竟问题 |
之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面向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面向政府行政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
附录四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逻辑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 |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分工协作理论 |
2.2.4 利益共同体理论 |
2.3 我国农民收入情况 |
2.4 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
2.4.1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
2.4.2 薄弱的农业基础,低下的劳动生产率 |
2.4.3 刚性的农产品需求,农民增产不增收 |
2.4.4 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狭窄的增收渠道 |
2.5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
3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现状分析 |
3.1 潍坊市农业发展现状 |
3.2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
3.2.1 “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型 |
3.2.2 “市场+农户”型 |
3.2.3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
3.2.4 农业专业组织协调型 |
3.2.5 综合经营体制带动型 |
3.3 潍坊市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
3.3.1 徘徊增长阶段(1997-2004 年) |
3.3.2 平稳持续增长阶段(2005 年至今) |
3.4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 |
3.4.1 紧抓粮食生产,发展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提供物质基础 |
3.4.2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
3.5 潍坊市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
4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环节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4.1.1 检验过程 |
4.1.2 检验结论 |
4.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4.2.1 检验过程 |
4.2.2 检验结论 |
5 潍坊市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建议 |
5.1 潍坊市农民收入继续增长的机遇 |
5.1.1 政策支持 |
5.1.2 农业信息化程度加深 |
5.1.3 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提高 |
5.1.4 农产品需求新变化 |
5.2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地方政府在产业化过程中的领导和管理方式问题 |
5.2.2 农业产业化政策不完善 |
5.2.3 市场调研相对滞后,市场信息不足 |
5.2.4 市场分散化,缺乏监管 |
5.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 |
5.3 潍坊市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
5.3.1 坚持产业模式多元化,农业标准国际化 |
5.3.2 不断创新,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
5.3.3 建设完善的农业合作社体系,充分保障合作社功能的发挥 |
5.3.4 明确政府引导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
5.3.5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缔结合法的契约合作关系,切实保障双方权益 |
5.3.6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
5.3.7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一条龙”全程服务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湖南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
1.2.2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 |
1.2.3 加入WTO后,湖南省农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2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2.1 配弟—克拉克定理 |
2.2.2 斯密顺序 |
2.2.3 库兹涅茨 |
2.2.4 钱纳里标准结构 |
2.2.5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2.2.6 主导产业理论 |
2.2.7 资源禀赋理论 |
2.3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1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必要 |
3.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1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
3.1.2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
3.1.3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
3.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1 传统农业结构效率低 |
3.2.2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缺乏 |
3.2.3 农产品出口份额少 |
3.2.4 调整步伐缓慢 |
3.2.5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3.2.6 支持保护政策落实难 |
3.2.7 调整的主体错位与缺位 |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由湖南省的省情决定的 |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
3.3.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
3.3.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
3.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4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
4.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
4.1.1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
4.1.2 社会经济条件相对有利 |
4.1.3 农业技术力量较强 |
4.1.4 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
4.1.5 农业耕地基本稳定 |
4.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限制条件 |
4.2.1 资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2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3 农业规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4 农业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调整方向 |
5.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5.1.1 坚持粮食安全原则 |
5.1.2 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 |
5.1.3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
5.1.4 坚持增强竞争优势的原则 |
5.1.5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5.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5.2.1 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农业经济 |
5.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5.2.3 调整农产品产品结构 |
5.2.4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
5.2.5 调整农业技术结构 6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
6.1 拓宽思路,提高起点 |
6.1.1 解放思想,冲破束缚 |
6.1.2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
6.2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 |
6.2.1 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 |
6.2.2 要着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
6.3 不断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
6.3.1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双层经营进行有机整合 |
6.3.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
6.4 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6.4.1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 |
6.4.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龙头"建设 |
6.5 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6.5.1 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6.5.2 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 |
6.5.3 大力拓宽获取信息的途径 |
6.5.4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 |
6.6 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
6.6.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 |
6.6.2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7)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新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一章 新疆农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
第二章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性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分析的经验数据考察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开发模式 |
第二篇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及其培育研究 |
第三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 |
第一节 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内涵及筛选原则 |
第二节 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规模优势指标选择新疆农业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 |
第三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四节 以农民收入为检验标准选择新疆农业特色优势产品 |
第五节 基于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的经济学政策含义 |
第四章 新疆农业特点及建立特色产业带的背景 |
第一节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的背景 |
第二节 农业特色产业带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新疆农业格局及区域特点 |
第五章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地域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新疆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分布 |
第二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现状分析 |
第六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效益分析 |
第一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 |
第二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市场前景分析 |
第七章 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关键环节,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二节 以农业科技制度创新为拉动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三节 以农地制度创新为基础制度保障,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八章 通过农业优势整合,培育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从协调与整合能力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培育 |
第三节 依靠培育新疆优势特色产品的协调与整合能力,带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 |
第三篇 新疆农业优势产业带发展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九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
第一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模式 |
第十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十一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化建设意义及新疆小城镇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 |
第十二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性思考 |
第二节 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
第四篇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案例分析 |
案例一 关于和田地区发展沙产业的战略思考 |
案例二 新疆啤酒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案例三 新疆甘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致谢 |
(8)陕西省奶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的确定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及世界乳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
2.1 从古籍记载看中国历史上的乳业 |
2.2 近代中国乳业的艰难跋涉 |
2.3 新中国使乳业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
2.4 中国乳业的发展现状 |
2.5 中国乳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
2.6 中国乳业的发展前景 |
2.6.1 乳类消费的总量将继续增加 |
2.6.2 在消费市场的拉动下,奶牛生产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
2.6.3 乳品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
2.7 世界奶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2.7.1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奶业发展 |
2.7.2 欧美国家主导奶业市场,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快 |
2.7.3 世界奶业发展逐渐从注重增加奶牛数量转向提高奶牛单产水平 |
2.7.4 世界奶业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较为健全,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 |
第三章 陕西省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 |
3.1 陕西省奶产业发展现状 |
3.2 当前制约陕西省奶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 陕西省奶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 |
第四章 陕西省奶业产业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
4.1 确保陕西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
4.2 促进陕西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
4.3 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是陕西省奶业发展的战略原则 |
4.4 提高奶业竞争力是陕西省奶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4.5 陕西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预期目标 |
第五章 促进陕西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促进陕西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 |
5.1.1 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绿色奶牛业基地 |
5.1.2 强化三大体系建设,夯实奶业发展基础 |
5.1.3 实施重点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
5.1.4 构筑科学合理的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
5.1.5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 |
5.1.6 培植大型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
5.1.7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奶业科技进步 |
5.1.8 开拓市场,引导消费 |
5.1.9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资源良性循环 |
5.1.10 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多元投资机制 |
5.1.11 强化宏观管理,对奶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和统一协调 |
5.2 促进陕西省奶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建议 |
5.2.1 建议制定《奶业促进法》 |
5.2.2 改革兽医管理体制 |
5.2.3 修改完善我国乳业标准 |
5.2.4 设立奶业风险调节和发展基金 |
5.2.5 开展奶业保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和政策 |
1.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1.1.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1.1.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1.1.3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1.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性 |
1.2.1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
1.2.2 农业产业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3 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已形成的几种主要组织类型 |
1.3.1 龙头企业带动型 |
1.3.2 市场带动型 |
1.3.3 中介组织带动型 |
1.3.4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
1.3.5 主导产业带动型 |
1.3.6 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 |
2 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 |
2.1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榜样分析 |
2.2 济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 |
2.2.1 主导产业分布和技术现状 |
2.2.2 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分析 |
2.2.3 济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典型及因素分析 |
3 影响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因素 |
3.1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差 |
3.2 中介组织不规范,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 农业经营主体法制观念淡漠,诚信意识不强 |
3.4 外向度低,创汇能力差 |
3.5 人才问题 |
3.6 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
3.7 人均占有土地少,土地流转机制未建立 |
3.8 政府职能部门设置重叠,职能界定不清,政出多门 |
4 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
4.1 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4.1.1 区位优势 |
4.1.2 资源优势 |
4.1.3 市场优势 |
4.1.4 技术优势 |
4.1.5 产业优势 |
4.2 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4.3 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的前景分析 |
4.4 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 |
4.4.1 发展方向 |
4.4.2 发展原则 |
4.4.3 主导产业 |
4.4.4 发展重点 |
4.5 济南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架构 |
4.5.1 畜牧业 |
4.5.2 蔬菜产业 |
5 加快济南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主要措施 |
5.1 扶持企业、壮大基地、协调利益,促进农业产业链条有机整合 |
5.2 吃透WTO的“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
5.3 提高两率、调整农产品结构 |
5.4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
5.5 积极转变政府角色,由直接参与到间接服务,由强制推行到加强引导 |
5.6 积极培育农民协会,增强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趋向 |
2.1 入世背景下“三农”问题 |
2.2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
2.3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方略 |
第三章 胶东农业现状与入世后的应对方略探讨 |
3.1 胶东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
3.2 胶东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3.3 入世背景下胶东农业发展的应对方略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入世”有利我国奶业上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五个民族自治区市场化问题研究[D]. 甘雨.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3]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 本刊编写组. 职业技术, 2014(Z1)
- [4]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D]. 方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2)
- [5]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D]. 费佳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6]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 王慧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7]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D]. 李金叶. 新疆大学, 2006(12)
- [8]陕西省奶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尹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9]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李新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2)
- [10]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辛秀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