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叶菊叶片离体培养及试管无性系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宇[1](2020)在《白背三七组织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L.)DC.)为菊科(Asteraceae)菊三七属(G ynura Cass.)植物,是民间常用的食药同源植物。因其较强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发疾病。但因受生态环境、植株结实性差及自然繁殖率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广泛种植及综合利用受到制约。本研究以白背三七茎段作为初始材料,建立离体快繁体系;再以所得组培苗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采用正交分析、单因素变量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等因素对白背三七组培的影响,建立了白背三七的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白背三七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及制片流程优化。主要结果如下:1. 茎段离体扩繁:白背三七茎段经75%酒精30s+0.1%Hg Cl26min于附加6-BA2.0mg·L-1与KT0.2mg·L-1的MS培养基上萌发不定芽效果最佳。2. 愈伤组织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叶片于MS+6-BA2.0mg·L-1+NAA0.2m g·L-1培养基中出愈率达96.3%;MS+6-BA3.0mg·L-1+NAA0.1mg·L-1培养基中可以获得较高的不定芽增殖率;在1/2MS+NAA0.2mg·L-1培养基中生根率达93.3%。移栽到沙与高压灭菌土的混合土壤基质中生长良好,成活率可达97.3%。3. 染色体核型分析:白背三七根尖用0.2%秋水仙素18℃预处理3h为宜,卡诺固定液固定24h后,放入1mol·L-1的HCL中在60±0.5℃水浴下解离9mi n效果最好。白背三七染色体数目为2n=1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不对称系数为58.7%,属于较为原始的1A型。
於朋[2](2020)在《甜叶菊种质资源调查及离体保存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甜叶菊为菊科甜菊属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叶片中富含有多种甜菊醇糖苷,且是一种低热量的健康糖源,被应用于多种行业。由于市场上的一些甜叶菊品种的状况较杂,种子的质量也有高有低,导致后代遗传的稳定性较差,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且糖苷总含量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甜叶菊的繁殖系数,保持其优良性状,选育甜菊糖苷含量高,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成为甜叶菊生产的迫切需求。本研究实地调查搜集了甜叶菊的7个品种材料,对其在同一栽培条件下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间距、分枝、单株重、单株鲜叶重、单株干叶重等生长指标进行了观察,同时对甜叶菊的7个品种进行离体保存,以甜叶菊嫩芽茎段为材料,进行无菌快繁体系的建立与对比;并在此基础上以甜叶菊品种6为试验材料,探讨其组培苗的黄化研究,为提高甜叶菊的增殖系数,选育甜叶菊糖苷含量高,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实行工厂化规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供重要的基础。研究出的结果如下:1)对甜叶菊的8个性状进行变异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甜叶菊各个性状之间存在存在着差异,且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单株鲜叶重、单株干叶重等遗传变异系数较高,而在这其中株高的变异系数最高,为42.08%,通过对各数量性状的分析,可看出整体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说明甜叶菊种质在新品种的改良以及创新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根据对甜叶菊各个性状的统计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甜叶菊的性状特征在相关性的分析下,各性状之间存在着差异;经过主成分的分析,得知在甜叶菊所有的的性状中,有两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占所有贡献率的77.41%,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株高,贡献率为58.49%。3)甜叶菊的离体组织培养研究表明:以甜叶菊7个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甜叶菊茎段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甜叶菊进行愈伤组织培养,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甜叶菊的无菌繁殖的建立、芽的诱导和增殖以及生根状况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4)以甜叶菊品种6为试验材料,进行甜叶菊组织培养的增殖和黄化研究,结果表明:甜叶菊增殖和黄化率都受到蔗糖浓度及转接时间的影响。甜叶菊组培苗在14d转接继代最好,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黄化率,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也较好,黄化率为18.3%,最适合降低黄化率的蔗糖添加浓度为35g/L,黄化率为3.5%,甜叶菊的组培苗长势较好。
苏彩霞,李惠芝,王玉泉,宝牡丹,赵文博[3](2018)在《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甜叶菊幼叶诱导愈伤和芽分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甜叶菊的组织培养效率,以甜叶菊幼叶为外植体,研究75%消毒酒精和0.1%氯化汞的不同消毒时间组合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甜叶菊幼叶外植体材料的最佳灭菌条件为75%消毒酒精30s,0.1%氯化汞2min;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芽培养基为MS+1.5mg·L-1 6-BA+0.5mg·L-1 NAA,此时不定芽增长率为85.7%,外植体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十0.2mg·L-1IAA,生根率为88.6%。
孙瑞芬,苏文斌,张艳芳,宫前恒[4](2018)在《甜叶菊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文中指出本试验以大田甜叶菊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甜叶菊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是甜叶菊组培快繁最适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 mg/L,平均诱导率为88.1%;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KT 4.0 mg/L+NAA 0.05 mg/L+GA30.2 mg/L,单芽平均增殖个数为4.1;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为9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70%以上。本试验研究结果为甜叶菊组培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陈丹丹[5](2015)在《建兰离体培养与形态发生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兰(CymbidiumW ensifolium)又名剑蕙、四季兰,是兰属地生兰的一种。因株型好、易管理等特点,也常被用作绿化、美化。但地生兰授粉后其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发育成熟,繁殖系数低。且随着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们对观赏植物的性状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加快培育新品种成为一种迫切需求。无论是将植物进行工厂化规模化生产还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快植物性状改变,都需要一个稳定、完整的再生体系为基础。因此本研究将利用由建兰成熟蒴果经无菌萌发形成的根状茎为材料,从根状茎生长、茎段分化出芽、无根苗生根三方面展开讨论,此外,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建兰器官形态建成过程中细胞变化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找出适合建兰无菌苗快速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为建兰工厂化、规模化生长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发育成熟的建兰种子经无菌萌发形成的根状茎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素、有机添加物、碳源及蔗糖含量及培养方式对其根状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兰根状茎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 +1.2 mg·L-1 NAA+ 0.4 mg·L-16-BA + 50.0 g·L-1 香蕉泥 + 30.0 g·L-1 蔗糖 + 5.0 g·L-1 琼脂 + 1.0 g·L-1 AC,pH 5.4。椰汁有利于根状茎茎端分化,对根状茎的增殖生长无显着促进作用。在碳源比较中,30.0g-L-1麦芽糖效果最佳,但在同等质量浓度下蔗糖作用虽然稍差,差异却不显着,因此考虑成本,宜选用蔗糖为碳源。培养方式以液-固交替培养最好。2.以建兰根状茎及根状茎分化后形成的建兰无根苗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AC、光照条件对根状茎分化以及基本培养基、生长素、有机添加物、pH对建兰无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兰根状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 4.0 mg·L-1 6-BA + 0.3 mg-L-1 KT + 0.2 mg-L-1 NAA + 100.0 ml·L-1 椰汁 + 30.0 g·L-1蔗糖+ 1.0 g·L-1 AC + 5.0 g·L-1琼脂,pH 5.5。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1.0mg·L-1 NAA+30.0g·L-1蔗糖+1.0g·L-1 AC+5g·L-1/琼脂脂,pH5.5。试验中发现光照是建兰根状茎分化的必要条件,且根状茎单生的顶端芽体饱满,后期发育状态好。在培养基中不添加AC会促进根状茎分化,但已形成的丛生芽后期往往不能正常成苗,出现黄化甚至死亡。所以适当添加AC有利于顶芽的正常生长直至成苗。在生根试验中发现NAA对建兰无根苗生根至关重要,浓度过低或过高不利,培养基pH的调节也对生根造成显着影响,培养基以灭菌前pH5.5为宜。3.通过对建兰增殖后根状茎、分化状态下的根状茎以及生根的根状茎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离体培养下的建兰根状茎已具有根的特征,有表皮、皮层和中柱。根状茎侧生细胞突起后会朝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一是长出侧生分枝,继续进行根状茎生长;二是形成分生组织,分化成芽。茎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形成芽的过程符合原套-原体学说,最终出现带状叶的形态。建兰无根苗气生根的产生则是激发根状茎内部中柱及其它特定细胞经平周分裂后产生根原始体细胞,根原始体细胞进一步伸长成为根原基,根原基通过伸长向表皮扩张和突破,最终形成不定根。4.以建兰生根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GA3、有机添加物、三角瓶规格、摇床转速对液体培养中建兰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 MS是建兰无菌苗生长的最佳基本培养基;GA3能显着促进建兰幼苗的伸长,但浓度过高(≧0.3 mg·L-1)会出现建兰叶片狭长,植株徒长现象。椰汁利于建兰无菌苗根的生长,但根系活力无显着差异;麦芽提取物则利于叶片的生长及有机物的积累,经测定其中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培养瓶规格以100 ml为宜,添加50ml液体培养基,每瓶放置10株幼苗,转速100 rpm最佳。液体培养30d后,建兰生根幼苗平均根长增加4-5 mm,苗高增加7 mm左右。
董振红[6](2015)在《甜叶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甜叶菊组织培养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外植体和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继代增殖、不定根形成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移栽等进行了论述;同时还指出了甜叶菊组织培养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甜叶菊组织培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工厂化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刘学敏,尚宏芹[7](2014)在《甜叶菊叶片灭菌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出适宜甜叶菊叶片灭菌的条件,以甜叶菊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统计污染率、枯死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来评价灭菌效果,研究不同灭菌剂、灭菌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灭菌剂的灭菌效果不好,以0.1%HgCl2灭菌5min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44.5%;75%酒精与其它灭菌剂组合的灭菌效果好于单一灭菌剂,以75%酒精与0.1%HgCl2组合最好,污染率和枯死率较低,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适宜甜叶菊叶片灭菌的组合为75%酒精4s+0.1%HgCl24min,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6.7%。
李红[8](2013)在《甜叶菊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及生物学特性比较》文中认为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为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中含有甜味成分(甜菊糖苷),甜度为蔗糖的250~300倍,该甜味成分无毒、高甜度、低热量、无副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糖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二倍体甜叶菊为试验材料,针对甜叶菊无菌快繁体系的建立;同源四倍体的离体诱导与鉴定;二、四倍体甜叶菊光合特性、生理指标、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二、四倍体甜叶菊DNA的甲基化差异分析做了初步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收集不同地区的甜叶菊,通过HPLC法测定其甜菊糖苷含量,筛选出甜菊糖苷含量高的材料并建立无菌快繁体系。本试验以健壮嫩芽为外植体建立了甜叶菊无菌快速繁殖体系。甜叶菊外植体最佳灭菌处理组合为75%乙醇消毒30s,0.1%HgCl2消毒4min,死亡率和污染率都较低。确立了MS+1.0mg/L6-BA+0.5mg/L KT+0.2mg/LNAA复合培养基为甜叶菊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其增殖不定芽倍数最高为6.9,且不定芽出芽快,整齐,生长健壮,色浓绿。1/2MS+0.10mg/L NAA+0.01mg/LIBA为甜叶菊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平均生根7.48条,生根率为100%,生根早,出根整齐,根长、粗壮,色淡白,健壮。甜叶菊组培苗最适炼苗时间为5天,移栽苗在第20天时成活率为90.77%。2.在建立甜叶菊无菌快繁体系的基础上,利用0.05%、0.10%及0.2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甜叶菊的不定芽,来诱导甜叶菊同源四倍体,并通过染色体鉴定和流式细胞仪等途径鉴定其倍性。结果表明,0.20%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甜叶菊不定芽12h,同源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32.14%。同源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对照)相比,其植株表现出巨大性;叶片变厚、叶色浓绿、叶片皱缩;对照植株染色体2n=2x=22,四倍体植株染色体2n=4x=44;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对照DNA相对含量为100,四倍体DNA相对含量为200。3.以甜叶菊二倍体及同源四倍体为试验材料,测定两种倍性植株叶片的光合特征:叶形指数、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生理生化指标: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甜菊糖苷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四倍体的叶面积、叶厚、气孔长和宽、光合色素含量显着高于二倍体;四倍体的Pn、Gs、Ci、Tr远高于二倍体;四倍体的SOD、POD、CAT活性也明显高于二倍体,且MDA的含量显着低于二倍体;四倍体的甜菊糖苷含量比二倍体提高了4.45%,R-A苷含量提高了4.68%。4.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技术研究不同倍性植株基因组之间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模式变化。四倍体和二倍体甜叶菊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别为46.10%、46.53%,与二倍体相比较,四倍体基因组DNA的总甲基化率和全甲基化率均有所降低,而半甲基化率则有所升高;四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有29.72%(过甲基化为12.8%,去甲基化为11.81%,次甲基化为5.12%)发生了改变。
蔡永智,王爱英,沈海涛,祝建波[9](2013)在《甜叶菊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以"守田3号"甜叶菊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消毒时间、外源激素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继代培养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的升汞处理3min为最佳消毒方法,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 6-BA+1.0mg/L IAA+300mg/L水解酪蛋白,平均诱导率为80%;最佳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0.5mg/L 6-BA+0.05mg/L NAA+0.2mg/L GA3+4.0mg/L KT;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 IAA,生根率为100%,所获得的再生苗生长健壮且移栽后成活率高,最终建立了甜叶菊最佳的再生体系。
何克勤,胡能兵,吴海东,姚军伟,徐礼森,崔广荣[10](2012)在《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技术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NaN3对甜叶菊离体培养的茎段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对各处理下的再生苗进行SRAP检测,建立其离体诱变技术体系。结果显示,较低浓度的NaN3(3 mg/L)诱变处理对再生苗伤害较小,随着诱变浓度的增加(3~7 mg/L),茎段死亡率也逐渐增加;SRAP分子检测发现,再生苗的DNA序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变化,最高多态性比率为54.2%(3 mg/L处理20 d)。结果表明,较合适NaN3离体诱变技术体系为3 mg/L处理20 d。
二、甜叶菊叶片离体培养及试管无性系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叶菊叶片离体培养及试管无性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白背三七组织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背三七简介 |
1.2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2.1 组织培养的主要影响因子 |
1.2.2 白背三七研究进展 |
1.3 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 |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
1.3.2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制片方法 |
1.3.3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白背三七离体扩繁与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消毒方式与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2.2.2 试管苗腋芽的继代增殖 |
2.2.3 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
2.2.4 生根培养 |
2.2.5 移栽 |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消毒方式与基本培养基筛选 |
2.3.2 不同激素组合对白背三七试管苗腋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3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4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及蔗糖含量对叶片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2.3.5 不定根的诱导 |
2.3.6 白背三七的移栽 |
2.4 讨论 |
2.4.1 外植体的取材与消毒 |
2.4.2 最适生长调节剂及培养基的筛选 |
2.4.3 移栽 |
第3章 白背三七染色体核型分析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染色体镜检及核型分析 |
3.1.4 数据及图像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染色体制片方法的优化 |
3.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2.3 菊三七属三种植物核型比较 |
3.3 讨论 |
3.3.1 染色体制片方法优化 |
3.3.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甜叶菊种质资源调查及离体保存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甜叶菊概述 |
1.1.1 甜叶菊起源及生产现状 |
1.1.2 甜叶菊化学成分 |
1.1.3 甜叶菊的安全性 |
1.1.4 甜叶菊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及应用 |
1.2 甜叶菊种质资源研究 |
1.2.1 种质资源的概念 |
1.2.2 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性 |
1.2.3 种质资源的分类研究 |
1.2.4 种质资源性状的统计分析 |
1.2.4.1 统计分析研究方法 |
1.2.4.2 性状统计分析研究的现状应用 |
1.3 甜叶菊离体保存方法研究 |
1.3.1 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
1.3.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甜叶菊领域的应用 |
1.3.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4 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景与展望 |
1.4 甜叶菊组培苗的黄化研究 |
1.4.1 植物黄化介绍 |
1.4.2 植物黄化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1.4.3 组织培养中的黄化原因及措施 |
2 引言 |
2.1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2.2 技术路线 |
3 甜叶菊种质资源性状统计分析 |
3.1 试验条件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及取样方法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及分析 |
3.4.1 甜叶菊主要性状的正态检验 |
3.4.2 甜叶菊主要性状的变异分析 |
3.4.3 甜叶菊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4 甜叶菊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5 小结 |
4 甜叶菊离体保存方法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设备 |
4.2 不同甜叶菊品种无菌再生体系的建立 |
4.2.1 相同消毒处理方式处理不同的品种 |
4.2.2 不同甜叶菊品种茎段愈伤分化的诱导 |
4.2.3 不同甜叶菊品种的继代增殖培养 |
4.2.4 不同甜叶菊品种生根培养对比 |
4.2.5 培养条件 |
4.2.6 不同品种间的炼苗与移栽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品种甜叶菊无菌再生体系的建立对比 |
4.3.1.1 灭菌时间对不同甜叶菊品种无菌体系的影响 |
4.3.1.2 不同甜叶菊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状况的对比 |
4.3.1.3 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对不同甜叶菊品种的增殖效果及生长状况对比 |
4.3.2 不同品种间的壮苗与生根对比 |
4.3.2.1 空白培养基对甜叶菊生根的影响 |
4.3.2.2 不同品种间的生根及移栽状况 |
4.4 小结 |
5 品种6组培苗的增殖与黄化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蔗糖浓度对甜叶菊组培苗增殖与黄化的影响 |
5.1.3 继代时间对甜叶菊组培苗黄化的影响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蔗糖浓度对甜叶菊增殖的影响 |
5.2.2 不同继代时间对甜叶菊组培苗黄化的影响 |
5.2.3 不同蔗糖浓度对甜叶菊组培苗黄化的影响 |
5.2.4 不同炼苗天数对甜叶菊品种6移栽的影响 |
5.3 小结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甜叶菊幼叶诱导愈伤和芽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外植体消毒时间筛选 |
1.2.2 诱导愈伤及芽分化 |
1.2.3 生根诱导 |
1.2.4 组培苗的移栽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植体的消毒时间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2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芽的分化 |
2.3 不同生根培养基对甜叶菊生根的影晌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为当地甜叶菊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
3.2 消毒液对甜叶菊材料消毒的影响 |
3.3 激素对甜叶菊诱导芽和生根的影响 |
(4)甜叶菊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外植体的选择及丛生芽诱导 |
1.2 继代增殖培养 |
1.3 生根培养 |
1.4 炼苗移栽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外植体的选择及诱导培养 |
3.3 继代培养 |
3.4 诱导生根 |
3.5 炼苗与移栽 |
作者贡献 |
(5)建兰离体培养与形态发生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国兰离体快繁研究进展 |
1.1 中国兰花组织培养研究 |
1.1.1 外植体 |
1.1.2 培养基及植物生长物质 |
1.1.3 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 |
1.2 建兰离体快繁研究进展 |
2 叶芽、不定根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
2.1 茎端分化、不定根形成的发育机理 |
2.1.1 叶芽分化的机理 |
2.1.2 不定根的发育机理 |
2.2 植物离体器官发生的组织学观察研究进展 |
3 液体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3.1 液体培养的优势 |
3.2 液体培养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
3.3 液体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建兰无菌播种及根状茎生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建兰无菌播种 |
1.2.2 建兰根状茎生长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建兰种子萌发的形态特征 |
2.2 建兰根状茎生长 |
2.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建兰根状茎生长的影响 |
2.2.2 不同NAA浓度对根状茎生长的影响 |
2.2.3 不同有机物添加物对建兰根状茎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碳源及蔗糖含量对建兰根状茎生长的影响 |
2.2.5 不同培养方式对建兰根状茎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建兰根状茎分化及无根苗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建兰根状茎分化 |
1.2.2 建兰无根苗生根 |
1.3 指标统计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建兰根状茎分化 |
2.1.1 不同浓度6-BA与NAA配比对建兰根状茎茎端分化的影响 |
2.1.2 不同细胞分裂素对建兰根状茎茎端分化的影响 |
2.1.3 不同浓度AC对建兰根状茎茎端分化的影响 |
2.1.4 光照对建兰根状茎茎端分化的影响 |
2.2 建兰无根苗生根 |
2.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建兰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2.2.2 不同浓度NAA对建兰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2.2.3 不同有机添加物对建兰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2.2.4 不同pH值对建兰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建兰离体形态建成的组织学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建兰根状茎分化过程的组织学结构 |
2.2 建兰无根苗生根过程的组织学结构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液体培养条件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1.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1.2.2 不同GA3浓度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1.2.3 不同的有机添加物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1.2.4 不同规格的培养瓶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1.2.5 不同转速下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1.3 指标统计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GA3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有机添加物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规格的培养瓶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2.5 不同转速对建兰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甜叶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植体及其培养 |
1.1 外植体的选择与灭菌 |
1.1.1 外植体的选择 |
1.1.2 外植体的消毒 |
1.2 培养条件及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1.2.1 培养条件 |
1.2.2 基本培养基 |
2 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
2.1 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 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对芽分化及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 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
3 组培苗的移栽 |
4 问题与展望 |
(7)甜叶菊叶片灭菌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一灭菌剂对甜叶菊叶片灭菌效果的影响 |
2.2 酒精与不同灭菌剂组合对甜叶菊叶片灭菌效果的影响 |
2.3 不同灭菌时间对甜叶菊叶片灭菌效果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8)甜叶菊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及生物学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甜叶菊的重要性 |
1.1 甜叶菊生物学特性 |
1.2 甜叶菊的研究价值 |
1.3 甜叶菊种植资源及栽培现状 |
1.4 甜叶菊研究现状及前景 |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
2.1 组织培养的兴起与意义 |
2.2 甜叶菊的组织培养研究 |
2.3 组织培养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3 植物多倍体诱导及鉴定研究 |
3.1 多倍体诱导的意义 |
3.2 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
3.3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 |
3.4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
3.5 多多倍体育种存在的问题 |
4 多倍体植株特性研究 |
4.1 农艺性状研究 |
4.2 光合特性方面的研究 |
4.3 酶活性研究 |
4.4 多倍体产量和活性成分研究 |
5 多倍体表观遗传差异分析 |
5.1 基因组DNA甲基化 |
5.2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
5.3 DNA甲基化在基因组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
6 植物多倍体的应用 |
6.1 多倍体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6.2 多倍体在蔬菜中的应用 |
6.3 多倍体在果树中的应用 |
6.4 多倍体在花卉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甜叶菊无菌快繁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菊糖苷含量分析与筛选 |
2.2 外植体的灭菌及接种培养 |
2.3 甜叶菊不定芽的诱导增殖 |
2.4 组培苗的壮苗生根 |
2.5 炼苗时间对甜叶菊成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甜叶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水仙素直接处理对丛生芽染色体加倍的影响 |
2.2 甜叶菊同源四倍体鉴定 |
2.3 甜叶菊同源四倍体植株的扩繁与移栽 |
3 讨论 |
3.1 多倍体诱导方法 |
3.2 多倍体鉴定方法 |
4 小结 |
第四章 二、四倍体甜叶菊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特性 |
2.2 生理生化指标 |
2.3 甜菊糖苷的含量 |
3 讨论 |
3.1 二、四倍体光和特性比较 |
3.2 二、四倍体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
3.3 二、四倍体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
4 小结 |
第五章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甜叶菊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MSAP条带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倍体和二倍体甜叶菊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 |
2.2 不同倍性甜叶菊基因组DNA甲基化类型 |
3 讨论 |
3.1 MSAP法分析植物DNA甲基化的可行性 |
3.2 不同倍性植物与基因组DNA甲基化 |
3.3 四倍体甜叶菊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及模式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甜叶菊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外植体的灭菌 |
1.2.2 培养基的配制 |
1.2.3 不定芽的诱导 |
1.2.4 不定芽的继代培养 |
1.2.5 生根与移栽 |
1.2.6 培养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消毒时间对甜叶菊叶片外植体的影响 |
2.2 不同激素浓度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3 不同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继代培养的影响 |
2.4 再生苗的生根与移栽 |
3 结论与讨论 |
(10)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技术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试剂 |
1.2 方法 |
1.2.1 培养基 |
1.2.2 NaN3诱变处理 |
1.2.3 DNA提取 |
1.2.4 植株的SRAP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aN3处理对甜叶菊再生苗的影响 |
2.2 NaN3不同诱变处理再生苗DNA的SRAP检测和分析 |
2.2.1 不同NaN3浓度处理10d植株SRAP检测结果 |
2.2.2 不同NaN3浓度处理15 d植株SRAP检测结果 |
2.2.3 不同NaN3浓度处理20 d植株SRAP检测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四、甜叶菊叶片离体培养及试管无性系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背三七组织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D]. 王宏宇.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2]甜叶菊种质资源调查及离体保存方法研究[D]. 於朋.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甜叶菊幼叶诱导愈伤和芽分化的影响[J]. 苏彩霞,李惠芝,王玉泉,宝牡丹,赵文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4)
- [4]甜叶菊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J]. 孙瑞芬,苏文斌,张艳芳,宫前恒.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8)
- [5]建兰离体培养与形态发生特征研究[D]. 陈丹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甜叶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董振红. 中国糖料, 2015(03)
- [7]甜叶菊叶片灭菌方法的研究[J]. 刘学敏,尚宏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03)
- [8]甜叶菊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及生物学特性比较[D]. 李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9]甜叶菊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J]. 蔡永智,王爱英,沈海涛,祝建波. 北方园艺, 2013(09)
- [10]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技术体系的建立[J]. 何克勤,胡能兵,吴海东,姚军伟,徐礼森,崔广荣. 热带作物学报,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