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英德堤防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强[1](2009)在《混凝土防渗墙在西苇水库防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兴建各型水库近8.5万余座,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病险情况,有的甚至发生溃坝,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总结和推广土石坝加固技术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西苇水库工程,针对大坝存在的渗漏严重的病险隐患,通过工程特点的分析,研究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加固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的补强加固有重要的借鉴作用。(1)研究了西苇水库大坝渗漏严重的物理成因,分析优化了防渗加固方案,并对所选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加固方案进行了总体设计,包括分区域确定墙体厚度、墙顶高程、入岩深度、墙体轴线位置、墙体材料选择及其配比等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大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特点,采用弹性地基梁法研究分析了防渗墙应力和渗流稳定的状态,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2)在深入分析西苇水库大坝工程特点基础上,详细设计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环节、塑性混凝土的配比控制措施、混凝土拌和与浇筑方法以及成槽事故处理方案等。采用钻孔取样、现场注水试验等检测方法,对防渗墙施工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吴秀英[2](2006)在《山东西苇水库安全评价及其除险加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兴建各型水库近8.5万余座,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病险情况,有的甚至发生溃坝,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总结和推广土石坝加固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结合西苇水库工程,对主要建筑物存在的主要病情病因加以分析、研究,在大坝加固设计中,针对西苇水库大坝轴线长、坝体结构复杂等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坝体和坝基拟定了多种防渗处理方案,分别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根据不同坝段不同部位选定了基岩帷幕灌浆、砼防渗墙和水泥土搅拌桩等多种综合防渗处理措施。本文还对西苇水库放水洞进行了安全复核及加固方案研究,穿坝建筑物极易导致接触冲刷破坏,危及坝体安全。经综合比较,按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运行可靠,有利于水库长远供水发展的原则,确定采用拆除重建的加固方案。 该工程于2005年汛前竣工验收,通过蓄水运行和质量检查,大坝防渗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西苇水库工程所采取除险加固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对其它病险水库加固处理具有借鉴作用,而且也为病险水库处理技术研究积累了经验。
钱玉林[3](2005)在《堤防振动沉模防渗墙材料与受力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病险堤坝的处治工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治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垂直防渗技术已广泛用于堤坝的除险加固,是病险堤坝工程的主要防渗加固措施。工程中,常用的垂直防渗技术有:灌浆法、防渗墙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和垂直铺塑等。 堤坝的垂直防渗是一个系统工程,垂直防渗方案的选择主要涉及到筑堤料、堤基土和防渗料的性状。然而,每项垂直防渗技术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各种堤坝病害的产生机理、出现部位和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为确保病险堤坝的防渗处治效果,必须加强防渗技术的研究,选择科学、经济、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 垂直防渗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防渗料的不断更新。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垂直防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振动沉模防渗墙技术,侧重研究了堤防振动沉模防渗料的性状及其防渗墙的受力变形特性。 为了保证振动沉模防渗料的和易性、可泵性、流动性、离析性、泌水性和防渗性,保证振动沉模防渗墙体的纵向均匀性,使墙体与堤防填料协调变形,加大振动沉模防渗墙的处理深度,需降低墙体防渗料的分层性及其刚度。通过振动沉模混合砂浆防渗料的室内配比试验,研究了混合砂浆防渗料的优化配比设计及其分层性状,揭示了混合防渗料的固化增强及其破坏机理。根据室内和现场试验,分析了防渗料各组分不同掺量对其性状的影响程度及其影响规律,揭示了防渗料各组分对强度的影响规律。混合砂浆防渗料的破坏特性及其判别准则是评价振动沉模防渗墙体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根据混合砂浆防渗料的破坏特性,提出了混合砂浆防渗料以及防渗墙的破坏判别指标。结合振动沉模防渗墙技术的工程应用,论述了墙体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对振动沉模防渗墙工程的各种特殊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针对堤防工程中垂直防渗除险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病险堤坝的失事原因、堤坝失事与渗透破坏的关系、堤坝的渗透破坏型式、各种垂直防渗加固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防渗料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现状等;同时,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堤防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堤防防渗加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混合砂浆各组分原材料的性状,结合振动沉模防渗墙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水泥、粉煤灰、砂、土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用均匀设计理论,通过混合砂浆防渗料试件的室内配比试验,研究了混合砂浆防渗料的优化配比设计和混合砂浆防渗料各配比材料用量。 3、混合砂浆防渗料中,水泥和粉煤灰主要起固化料的作用,土料主要起充填作用,
王萱子[4](2005)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自从1957年意大利阿亚水电站运用塑性混凝土作为防渗墙体材料以来,至今在世界各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与刚性混凝土相比,塑性混凝土具有初始弹模低,极限应变大,能适应较大变形,有利于改善防渗墙体的应力状态等特点;同时它能节省水泥,降低工程造价;另外,它还能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因此它在我国水利工程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即改变某两种材料的用量,而其他的材料用量基本不变,这样能很清楚的反映各种材料用量变化对塑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次试验主要研究了塑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变形模量、抗渗性能等,另外还探讨了塑性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出了这些性能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实际工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刘祥义[5](2004)在《薄型混凝土防渗墙在西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武威市西营水库副坝坝基有厚层强统水性的卵砾石层 ,渗漏严重 ,坝基处理采用液压抓斗与钻机结合建造薄型混凝土防渗墙 ,应用该技术处理病险水库在该地区尚属首例。
任兰义,张红[6](2003)在《超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英德堤防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广东省英德市城区防洪堤工程基础状况,经方案比较后选用塑性混凝土对堤基进行防渗处理。就此阐述了超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原理、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并结合该工程说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问题。
涂建湘,李志斌[7](2002)在《宜兴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基防渗墙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省宜兴市横山水库坝基有厚层强通水性砂卵石层,渗漏严重,坝基防渗处理采用液压抓斗建造薄壁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应用该技术处理病险水库在华东地区尚属首例。
二、超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英德堤防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英德堤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混凝土防渗墙在西苇水库防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库运行现状 |
1.2 水库防渗加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苇水库加固前运行状况及病险隐患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加固前运行状况及加固缘由 |
2.3 大坝渗漏隐患的成因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坝防渗加固方案及防渗墙设计研究 |
3.1 主坝防渗加固设计方案比较研究 |
3.2 副坝防渗加固设计方案比较研究 |
3.3 主、副坝防渗墙设计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防渗墙防渗加固方案的实施 |
4.1 防渗墙防渗加固施工 |
4.2 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 |
4.3 防渗墙施工质量检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山东西苇水库安全评价及其除险加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土石坝运行现状 |
1.2 土石坝病害的处理技术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西苇水库加固前运行状况及安全复核 |
2.1 工程概况 |
2.2 库区地质 |
2.3 建设及运行状况 |
2.4 大坝安全复核 |
2.5 南放水洞安全复核 |
2.6 大坝历年发生的险情事故及加固处理 |
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8 小结 |
第三章 西苇水库除险加固方案研究 |
3.1 主坝砂壳及坝基砂抗震液化加固设计研究 |
3.2 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方案比较研究 |
3.3 副坝防渗加固工程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放水洞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研究 |
4.1 放水洞的破坏及加固措施的研究 |
4.2 南放水洞改造方案分析与论证 |
4.3 比较结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堤防振动沉模防渗墙材料与受力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R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堤坝失事与渗透破坏 |
1.2 堤坝的渗透破坏型式 |
1.3 垂直防渗技术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1.3.1 灌浆防渗加固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3.2 防渗墙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
1.3.2.1 防渗墙类型 |
1.3.2.2 防渗墙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
1.3.2.3 防渗墙厚度及其成墙深度 |
1.4 防渗料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
1.4.1 灌浆材料 |
1.4.2 防渗墙墙体材料 |
1.4.2.1 刚性材料 |
1.4.2.2 塑性材料 |
1.4.2.3 柔性材料 |
1.4.2.4 土工合成材料 |
1.5 长江中下游堤防的防渗现状 |
1.5.1 堤防存在的主要隐患 |
1.5.2 堤基土的结构特点及其处理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分层性状研究 |
2.1 研究防渗料分层性状的目的和意义 |
2.1.1 振动沉模混合砂浆防渗料 |
2.1.2 砂浆的分层性指标 |
2.1.3 研究防渗料分层性状的目的和意义 |
2.2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配比设计 |
2.2.1 原材料组成 |
2.2.1.1 水泥 |
2.2.1.2 粉煤灰 |
2.2.1.3 砂 |
2.2.1.4 土料 |
2.2.1.5 外加剂 |
2.2.1.6 拌和水 |
2.2.2 防渗料的优化配比 |
2.2.2.1 水泥砂浆的配比试验 |
2.2.2.2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优化配比 |
2.3 影响防渗料分层性的主要因素 |
2.4 防渗料的分层强度及强度分层规律 |
2.4.1 防渗料的分层强度 |
2.4.2 强度分层模型试验 |
2.4.3 分层性对墙体强度的影响规律 |
2.4.4 分层性对渗透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力学特性研究 |
3.1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抗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
3.1.1 固化料掺量和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2 充填料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3 集料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4 外加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受力破坏特性 |
3.2.1 防渗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3.2.2 防渗料的模强比 |
3.2.3 防渗料的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3.2.4 防渗料的抗折强度试验 |
3.3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抗渗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渗料及防渗墙的破坏准则研究 |
4.1 防渗料的固化增强及破坏机理 |
4.2 现有的主要强度理论 |
4.3 拉、剪破坏的临界应力状态 |
4.3.1 基本假定 |
4.3.2 拉、剪破坏的临界应力状态 |
4.3.3 拉、剪破坏临界应力状态的进一步探讨 |
4.4 破坏特性及破坏判别指标 |
4.4.1 混合砂浆防渗料的破坏特性 |
4.4.2 防渗料及防渗墙的破坏判别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堤防防渗墙体系受力变形特性 |
5.1 概述 |
5.2 材料的本构模型和接触面特性 |
5.2.1 材料的本构模型 |
5.2.2 材料的接触面特性 |
5.3 材料的邓肯参数和拉、剪破坏临界应力 |
5.4 堤防防渗墙体系受力性状分析 |
5.4.1 防渗墙体的受力性状 |
5.4.2 先施工防渗墙体的受力性状 |
5.4.3 防渗墙对堤防渗流场的影响 |
5.4.4 堤基土的固结对防渗墙体受力性状的影响 |
5.4.5 筑堤料的压实度对墙体受力性状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振动沉模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 |
6.1 工程概况 |
6.2 场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
6.3 振动沉模防渗墙的施工 |
6.3.1 防渗墙的施工技术要求 |
6.3.2 振动沉模主要施工设备 |
6.3.3 防渗墙的平面布置及其施工方法 |
6.4 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 |
6.5 特殊情况处理 |
6.5.1 施工作业面 |
6.5.2 砂礓层的施工 |
6.5.3 新填围堰的施工 |
6.5.4 施工冷接缝 |
6.5.5 变轴线施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相关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作者简历 |
附录2: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论着 |
附录3: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附录4:攻博期间获奖情况 |
(4)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 |
1.2 塑性混凝土目前的应用状况 |
1.3 塑性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1.5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塑性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
2.1 塑性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
2.2 主要材料用量 |
2.3 膨润土的掺和方法 |
第三章 塑性混凝土的强度 |
3.1 试验概况 |
3.1.1 研究目的、内容和主要参数 |
3.1.2 试件的制作 |
3.1.3 试验原材料 |
3.1.4 配合比设计 |
3.2 试验项目及方法 |
3.2.1 坍落度试验设备及方法 |
3.2.2 标准抗压强度试验 |
3.3 主要试验成果及分析 |
3.3.1 和易性试验成果 |
3.3.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成果 |
3.4 凝土的静力学特性的探讨 |
3.5 小结 |
第四章 塑性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
4.1 研究目的和任务 |
4.2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4.3 试验成果与分析 |
4.4 塑性混凝土变形性能的探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
5.1 研究目的和任务 |
5.2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5.3 试验成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塑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探讨 |
6.1 概述 |
6.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溶蚀稳定 |
6.3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耐久性评估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5)薄型混凝土防渗墙在西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概况 |
二、水文气象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
三、塑性混凝土的主要设计参数 |
四、液压抓斗法防渗墙施工技术 |
1.施工工艺的研究 |
2.施工工艺流程 |
3.施工方法 |
五、质量检查 |
六、结语 |
四、超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英德堤防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凝土防渗墙在西苇水库防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国强. 山东大学, 2009(S1)
- [2]山东西苇水库安全评价及其除险加固设计研究[D]. 吴秀英. 河海大学, 2006(06)
- [3]堤防振动沉模防渗墙材料与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 钱玉林. 河海大学, 2005(04)
- [4]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试验研究[D]. 王萱子. 南昌大学, 2005(04)
- [5]薄型混凝土防渗墙在西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刘祥义. 甘肃农业, 2004(08)
- [6]超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英德堤防中的应用[J]. 任兰义,张红. 人民珠江, 2003(S1)
- [7]宜兴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基防渗墙施工技术[A]. 涂建湘,李志斌. 2002年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