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如何最经济地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野[1](2021)在《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志远[2](2020)在《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对应的能耗也随着客运量的上涨而显着提高,导致了地铁动力变压器的运行条件愈加复杂,就更加要求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对地铁动力变压器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地铁动力变压器损耗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负载率和三相不平衡扰动方面对变压器运行损耗的计算方法结合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动力变运行效率评估体系,完成了动力变压器运行效率评估辅助决策的实现方法和决策库的设计,最后实现了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首先,对目前地铁动力变压器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别从应用现状、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和出现的故障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行业相关标准,分析了目前关于动力变压器研究的关注点,为后续的辅助决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对变压器损耗的相关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计算方法建立起对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课题组在地铁昌平线的实测数据,分别从负载率、三相不平衡角度对动力变压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功率损耗和电量损耗两个方面的因素与负载率之间的关系,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与变压器损耗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来描述动力变压器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行特征。然后,以决策需求为指导,分别从负载率和三相不平衡两个方面来对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效率进行评估,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动力变压器运行效率评估模型,实现了对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的直观展示,为之后的辅助决策功能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以地铁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决策问题为指导,构建了辅助决策库,对辅助决策库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前期对功能需求的规划,完成了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需求调研为指导,进行了软件的构架设计与功能规划,用丰富的可视化方式展示了参数及运行数据,并组织了一个分层分角色的业务流程,同时还实现了辅助决策功能。
崔晨[3](2018)在《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及自动投切装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力系统中,配电变压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且数量多,应用非常广泛。所以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网中的功率损耗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有利于降低配网损耗,减少运维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双绕组配电变压器为依据,在变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对双绕组配电变压器进行功率损耗分析,得到配电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并对运行区间进行划分。通过分析计算,判断两台配电变压器在容量相同和容量不同两种情况下的技术优劣性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如下研究:首先,以某小区为例,根据以上关于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理论研究,结合该小区的日负荷变化曲线,分析并得到该小区的最经济投切方案。其次,针对按照某投切点投切,若负荷在该投切点波动会造成投切装置频繁投切的问题,分析配电变压器最优投切策略,防止变压器频繁投切。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投切策略,设计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该装置可以结合负荷曲线,在失压保护,单边运行,经济运行三大模块实现对配电变压器的最优投切,实现配电变压器的优化运行。并依托配电网静态模拟系统,编写配电变压器投切程序,在三台配电变压器(其中两台变压器容量相同)情况下,进行可行性试验分析。以上三个研究过程在现实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补充和创新,对实现配网运行节能减排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周维[4](2017)在《霸州市10kV配电网节能减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电能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电力行业不断进步,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之路也将为一个国家节省不可估量的资源。电网的节能降损研究对能源的有效利用、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减少环境污染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由于配电变压器、线路的阻抗作用,电能输送过程中在各个电器元件中将产生一定的损耗。我国很多地区10kV和0.4kV配电网变压器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地区无功不足、运行管理能力落后,使得地区电力网络中产生的损耗很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电力作为能源的领头羊,做好节能减排、降损的工作意义重大、责无旁贷。本文从三个角度入手,主要以河北省霸州市某地区10kV线路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该地区负荷大,变压器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线径过小,区域无功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得该地区线损率高,电能有效利用率低,对节能降损方案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一方面针对一些农村及城市中存在的老化变压器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电气设备,我国配电变压器占比大,损耗值也相当高,在我国电网损耗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对象。变压器的经济性分析是通过变压器型号和容量的选取完成的。本文利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总拥有费用法(TOC),建立了经济性分析指标,确定了容量选择方法和运行方式的选择方法。一方面,对于农村或者一些城市10kV配电网线路老化及线径太小的问题,对线路损耗的计算,基于传统等值电阻法提出了更精确的改进等值电阻法,研究了配电线路经济运行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或者一些城市10kV配电网无功匮乏、无功补偿装置不足的问题,造成配电网网损较大,从而经济损失巨大。无功补偿则是降损节能和改善电压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结合牛顿法和Matpower的潮流计算,基于灵敏度分析确定无功补偿点;研究萤火虫算法理论,提出萤火虫算法的无功优化方案。最后,本文以霸州市某条10kV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对变压器进行了基于TOC法的经济性分析,得到了可以更换最优的变压器类型、容量以及使用时的运行方式。对于该线路的电能损耗问题,本文采用基于改进等值电阻法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得出了更换配电线路后的节能情况。最终以该线路参数及地区较大负荷情况,建立有功损耗最小的目标函数,利用牛顿法进行了潮流计算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选择最优补偿点。采用萤火虫算法对配网无功容量进行确定。结果得出了网损降低,地区配电网电能质量提升,使配电网更经济可靠。本文通过对10kV的变压器、线路、无功补偿的经济性分析,优化升级了地区网络,达到了节能、降损、减排的目标。
周情[5](2017)在《配电小区供电经济运行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小区主要由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10kV母线和用电设备等组成。配电小区建成之后存在长期无人监管的问题:无论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为多少,所有变压器全部投入运行,配电变压器长期处于空载、过载等不经济运行状态;大功率感性家用电器的使用,使配电小区无功不足,造成用户终端电压偏低。为了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能源,因此,有必要对配电小区供电经济运行进行研究。本文从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和小区无功补偿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工作有:(1)通过对比分析配电小区中不同型号的配电变压器,得到了配电变压器型号和经济容量的选择标准。(2)针对配电小区实际的供电情况,依据单台变压器经济运行原理以及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区间划分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差值损耗计算方法。(3)以某典型配电小区为例,研究了变压器运行方式与小区负荷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变压器在不同负载率与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能损耗,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变压器的运行方式,从而减少变压器在电能变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4)针对灵敏度法确定的补偿点集中在线路末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负荷功率阻抗矩法,该方法确定的补偿位置均匀分布在10kV馈线上,弥补了灵敏度法的不足。(5)综合考虑无功补偿效益和投资成本,建立了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配电小区无功优化模型,对标准遗传算法在适应度函数、初始种群的形成及选择操作进行改进,并以此来确定最佳无功补偿容量。(6)对配电小区的简化模型进行验证,按照先确定无功补偿点再确定无功补偿容量的顺序,得到某配电小区的无功优化方案。通过与采用其他两种方法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该方法补偿效果、经济性均优于其他方法。本文提出的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改进方案和配电小区无功补偿优化方法,能有效减少配电小区供电中的功率损耗,并且节点电压得到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配电小区的供电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申客[6](2017)在《巨鹿县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变压器在整个电网中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还存在着一定的电能损耗,虽然一台配电变压器容量有限,所产生的电能损耗是有限的,但由于其在电网系统中数量庞大,所以总的电能损耗是相当大的,当配电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其自身产生的损耗才会最小。因此,实现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于电网节能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研究现状,介绍了巨鹿县的经济社会概况、电网状况以及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现状,提出巨鹿县配电变压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介绍目前巨鹿县配电变压器的改造标准。最后,根据巨鹿县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巨鹿县配电网用电负荷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用电典型日巨鹿县配电变压器运行的分析,分析影响巨鹿县地区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因素,提出实现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措施:1.分析材料与制作工艺对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影响,通过选择材料与制作工艺较好的节能型号配电变压器,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替代目前在运的高损变压器。2.针对巨鹿县用电负荷不稳定的情况,采取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并安装配变经济运行分析装置,由配变经济运行分析装置根据监测到的负荷大小自动决定由一台变压器运行或是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或者采用可调容量的变压器,根据负荷大小来调整变压器容量,从而使配电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3.分析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对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影响,为降低三相负荷不平衡,在部分小区采用单相变压器来替代三相变压器,或者采用Dyn11连结变压器替代Yyn0连结变压器。4.分析巨鹿县地区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现状,采取无功补偿措施实现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5.分析现在巨鹿县配电变压器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局部地区通过采取对配电变压器合理规划布局等措施,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不需要较多资金的情况下实现部分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孙博[7](2016)在《配电网线损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配电网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它不仅反映了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配电网的复杂性,使得线损率的计算存在着不少困难。本文通过对线损计算方法的研究,旨在对佳木斯配电网的理论线损计算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降损措施。本文研究了线损计算的现状,阐述了线损的定义和分类,说明了所需数据的来源,介绍了各个配电网元件损耗的计算方法;着重介绍了线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均方根电流法、等值电阻法、电压损失法、电量法、潮流法等,以及对这几种线损计算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缺点;对配电网的降损措施进行研究,提出了多种降损方法。以东街325线为例进行线损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降损措施,对降损效果进行分析。最后,对配电网线损计算及降损措施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做出展望。
程乐峰,陈艺璇,余涛[8](2016)在《配网变压器节能改造技术和方法探讨》文中指出当前国内大面积推广使用节能型变压器,基于此,对国内外的变压器的节能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包括优化变压器材料、变压器结构改造、变压器全寿命周期管理、加强变压器状态检修、变压器容量的合理选择、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和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并给出了变压器运行方式经济切换法进行节能计算的实例,与变压器传统运行方式耗能进行了对比,证明了当前传统运行方式的节能潜力,同时给出了变压器无功补偿节能效益计算实例,表明从无功补偿的角度进行节能的必要性。探讨了当前变压器节能方法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分析得出专线用户企业尤其是高耗能企业应尽快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变压器,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提高生产效益。
高超[9](2016)在《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运行方式的经济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随之增大、台数随之增多。由于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量大面广,运行时间长,所以其电能损耗也很大。对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运行的经济性进行研究,降低其电能损耗,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环保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层面:(1)首先从变压器原理、参数、功率损耗展开,定量分析了无功补偿对配电变压器容量及运行经济性的积极作用;其次将数学求极值的思想与变压器功率损耗率负载特性曲线相结合,导出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的计算式,在此基础上,以综合功率损耗为例,对综合功率损耗率计算公式进行数学分析计算,划分出单台变压器综合功率的经济运行区和最佳运行区;最后以综合功率损耗为切入点,分别建立双绕组变压器并列与分列两种运行方式的综合功率损耗负载特性数学模型,应用临界点思想对数学模型计算推导,分别分析得出两种运行方式经济运行区的临界点划分法,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根据民用建筑电费计量的特点,对传统TOC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化简改进,将改进后的TOC法与建筑供配电设计中的负荷计算、无功补偿等传统理论相结合,总结分析得出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台数与经济容量的确定方法。根据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运行要求,改变双绕组变压器分列运行综合功率损耗负载特性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结合数学模型曲线图,分2种情况讨论了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点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供电方案中对二级以上负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作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分别给出了不同供电方案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方法。(3)以西安某国际商城3#楼商业变电所为实际工程案例。运用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台数与经济容量的确定方法对实际工程变电所中的变压器台数和容量进行选择。针对案例中的供电方案,采用相应供电方案的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方法,对实际工程案例中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进行分析。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对本文研究所得结论和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分析。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得出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容量与经济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实现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的节能降损。本文得出的方法、结论对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变压器的设计和选型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罗俊平[10](2014)在《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节能降损在我国配电网中大有可为。据统计,在各电压等级电网中10kV配电网损耗最高,其降损潜力最大;而配电变压器运行损耗是10kV配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配电网总损耗的80%,因此更换配电网中高损耗的变压器是降低配电网网损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对变压器的节电分析大都局限于更换单台变压器的节电效益,缺少从地区电网的角度对配电变压器节电潜力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针对南方电网现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降低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的主要途径可以对高能耗变压器进行更新与改造、开发节能变压器。本论文通过对南方电网配电变压器的用能整体情况分析,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如下的分析和研究:a)分析南方电网公司区域内的电网传输损耗特性;b)详细分析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原理、试验及推广应用途径;c)对南方电网公司区域内的配电变压器的节能潜力进行计算分析;d)研究配电变压器传统的TOC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提出改进型的配变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并通过新装变压器不同容量的选择、改造旧变压器、新装不同型号变压器的选择等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评价方法的可用性。本文从地区电网的角度进行了宏观角度的节电潜力分析,相比单台变压器的节能评估,更有宏观层面的指导工作方向的意义。本文最后对上述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相关结论、方法与指导思路。
二、企业如何最经济地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如何最经济地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论文提纲范文)
(2)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2 地铁动力变压器应用现状调研与运行特性分析 |
2.1 地铁动力变压器应用现状调研 |
2.2 动力变压器负荷的调研 |
2.3 变压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出现的故障 |
2.4 动力变压器研究关注点分析 |
2.5 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及运行特性分析 |
2.5.1 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分析 |
2.5.2 动力变压器运行特性分析 |
2.6 基于计量数据的分析思路探讨 |
2.7 本章小结 |
3 影响地铁动力变压器损耗的关键因素研究 |
3.1 动力变压器损耗影响因素调研 |
3.2 负载率对变压器损耗的影响分析 |
3.2.1 有功功率损耗计算 |
3.2.2 电量损耗计算 |
3.3 三相不平衡扰动对变压器损耗的影响 |
3.3.1 空载损耗 |
3.3.2 负载损耗 |
3.4 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状况分析 |
3.4.1 负载率分析 |
3.4.2 三相不平衡扰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效率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
4.1 运行效率评估方法调研 |
4.1.1 层次分析法AHP简介 |
4.1.2 AHP模型的构建 |
4.2 决策输出数据库的构建 |
4.2.1 辅助决策库的设计思路 |
4.2.2 辅助决策库的具体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5.1 软件的需求分析与功能规划 |
5.2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2.1 软件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5.2.2 主要参数计算的设计与实现 |
5.2.3 辅助决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2.4 数据交互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3 界面操作与功能展示 |
5.4 基于实测数据的辅助决策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及自动投切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 |
2.1 引言 |
2.2 变压器工作原理 |
2.3 双绕组变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2.4 双绕组变压器功率损耗 |
2.4.1 有功功率损耗 |
2.4.2 无功功率损耗 |
2.4.3 综合功率损耗 |
2.5 配电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及运行区间的划分 |
2.5.1 变压器的经济负载系数 |
2.5.2 变压器运行区间的划分 |
2.6 配电变压器间技术特性优劣的判定 |
2.6.1 相同容量变压器间技术特性优劣的判定 |
2.6.2 不同容量变压器间技术特性优劣的判定 |
2.7 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影响因素 |
2.7.1 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对功率损耗的影响 |
2.7.2 温度对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的影响 |
2.7.3 运行管理对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的影响 |
2.8 小区配电变压器节能运行方案分析 |
2.8.1 两台相同容量配电变压器节能运行方案 |
2.8.2 该方案节能效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变压器运行自动投切策略分析 |
3.1 引言 |
3.2 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 |
3.3 基于变压器经济运行区间临界点法的投切策略 |
3.3.1 两台容量相同的配电变压器 |
3.3.2 两台容量不同的配电变压器 |
3.4 基于实际工程应用的变压器投切策略 |
3.4.1 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投切策略 |
3.4.2 变压器单边运行的投切策略 |
3.4.3 变压器失压保护投切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的原理及硬件结构 |
4.2.1 自动投切装置的基本原理 |
4.2.2 自动投切装置的硬件结构 |
4.3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的软件设计 |
4.3.1 投切装置的控制逻辑 |
4.3.2 主程序 |
4.3.3 失压保护模块 |
4.3.4 单边运行模块 |
4.3.5 经济运行模块 |
4.4 开关的合闸逻辑判定依据 |
4.4.1 低压母联开关的合闸依据 |
4.4.2 高压进线开关的合闸依据 |
4.4.3 低压总开关的合闸依据 |
4.5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配置说明 |
4.5.1 失压保护配置 |
4.5.2 经济运行配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投切装置的可行性验证及经济效益分析 |
5.1 引言 |
5.2 配电网静态模拟系统的介绍 |
5.2.1 一次模拟系统 |
5.2.2 微机监控系统 |
5.2.3 电气接线方式 |
5.2.4 模拟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 |
5.3 投切装置模拟实验原理 |
5.4 投切装置可行性验证 |
5.4.1 经济运行投切可行性验证 |
5.4.2 单边运行投切可行性验证 |
5.4.3 失压保护投切可行性验证 |
5.5 自动投切装置经济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霸州市10kV配电网节能减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10k V配电网变压器及配电线路的节能降损与经济运行 |
2.1 概述 |
2.1.1 配电变压器的发展 |
2.1.2 变压器的使用误区 |
2.2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分析 |
2.2.1 变压器的经济性评价 |
2.2.2 基于TOC法的经济分析 |
2.3 基于改进等值电阻法的配电线路的经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10k V配电网的无功优化和补偿设置 |
3.1 配电网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
3.2 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
3.2.1 牛顿法的配网的潮流计算 |
3.2.2 牛顿法的步骤 |
3.3 配电网无功补偿原则 |
3.4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及选择 |
3.5 配电网无功补偿理论 |
3.5.1 传统最优无功补偿理论 |
3.5.2 基于灵敏度法的 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地点选择 |
3.6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无功优化 |
3.6.1 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
3.6.2 萤火虫算法的介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霸州 10kV配电网的节能降损分析 |
4.1 廊坊地区配电线路概况 |
4.2 配电变压器更新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4.3 线路改造后的线损经济性分析 |
4.4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
4.4.1 无功补偿点的选择 |
4.4.2 基于萤火虫法的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科学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配电小区供电经济运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研究现状 |
1.2.2 中低压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配电小区用电特点及经济运行技术要求 |
2.1 配电小区用电特点及供电要求 |
2.1.1 配电小区用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1.2 配电小区供电要求 |
2.2 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技术要求 |
2.2.1 配电变压器的损耗 |
2.2.2 单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
2.2.3 两台并列运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区间 |
2.3 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要求 |
2.3.1 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必要性 |
2.3.2 中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装置 |
2.3.3 中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方式 |
2.4 影响中低压配电网功率损耗的主要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改进方案及算例 |
3.1 配电变压器型号及经济容量的选择 |
3.1.1 配电变压器型号的选取 |
3.1.2 配电变压器经济容量的确定 |
3.2 母子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法 |
3.2.1 子变和母变的临界容量 |
3.2.2 母变和母子变经济区分界的临界容量 |
3.2.3 增设子变的节能运算 |
3.3 变压器运行方式改变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
3.3.1 公式法 |
3.3.2 差值损耗计算方法 |
3.4 算例分析 |
3.4.1 直接切除一台变压器运行 |
3.4.2 根据日负荷变化曲线调整运行方式 |
3.4.3 根据年负荷变化曲线调整运行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电小区无功补偿方法的优化及实际应用 |
4.1 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常用方法 |
4.1.1 传统无功优化算法 |
4.1.2 现代优化算法 |
4.2 配电小区无功补偿点的确定 |
4.2.1 负荷功率阻抗矩的定义 |
4.2.2 基于负荷功率阻抗矩法确定无功补偿点 |
4.3 配电小区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4.3.1 配电小区无功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2 初始种群的形成 |
4.3.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6)巨鹿县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巨鹿县经济社会及电网现状分析 |
2.1 巨鹿县经济社会概况 |
2.1.1 地区总体情况 |
2.1.2 经济社会情况 |
2.2 供电区概况 |
2.2.1 供电企业概况 |
2.2.2 各类供电区概况 |
2.3 配电变压器状况 |
2.4 无功补偿设备情况 |
2.5 配电变压器台区电网现状 |
2.6 配变负载率平均值 |
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7.1 供电能力 |
2.7.2 设备问题 |
2.7.3 建设环境 |
2.7.4 建设资金 |
2.7.5 配电网建设项目和改造项目 |
2.8 巨鹿县供电公司配变发展目标 |
2.8.1 配变容量需求 |
2.8.2 配变新建及改造规划 |
2.9 变压器台区 0.4kV电网线路规划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巨鹿县配电变压器改造标准 |
3.1 配变台区典型设计要求 |
3.2 配变台区典型设计原则 |
3.3 配变台区典型设计的编制思路 |
3.4 配变台区典型设计的技术原则 |
3.4.1 方案分类 |
3.4.2 设计深度 |
3.4.3 设计条件 |
3.4.4 典型村台区供电模式 |
3.4.5 10kV配电线路 |
3.5 配变变压器的布局 |
3.6 配变变压器的供电范围 |
3.7 配变变压器的容量选择标准 |
3.8 配变变压器的设备选型 |
3.9 配电变压器建设的其它要求 |
3.10 配变台区 0.4kV电网建设标准 |
3.10.1 网络结构 |
3.10.2 供电范围 |
3.10.3 设备选型 |
3.10.4 架设要求 |
3.10.5 无功补偿 |
3.11 按照村级配变台区典型设计施工完毕后的台区平面图 |
3.11.1 50kVA典型台区如图 3-6 所示 |
3.11.2 100kVA典型台区如图 3-7 所示 |
3.11.3 200kVA典型台区如图 3-8 所示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电典型日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
4.1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与其运行中各项参数的关系 |
4.2 巨鹿县区域用电典型日配电变压器总体运行状况分析 |
4.2.1 2016 年5月 30 日配网电压数据总体情况 |
4.2.2 电压波动率分析 |
4.2.3 低电压分析 |
4.2.3.1 低电压幅值 |
4.2.3.2 低电压累计时长 |
4.2.3.3 配变负载率 |
4.2.4 过电压分析 |
4.2.4.1 过电压幅值 |
4.2.4.2 过电压时长 |
4.2.4.3 过电压负载率 |
4.3 典型变压器台区运行状况分析 |
4.3.1 张庄综合壹号变压器过电压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4.3.1.1 基本情况 |
4.3.1.2 原因分析 |
4.3.2 外神仙综合贰号过电压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4.3.2.1 基本情况 |
4.3.2.2 原因分析 |
4.3.3 纪寨综合变压器电压波动率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4.3.3.1 基本情况 |
4.3.3.2 原因分析 |
4.3.4 郝堡综合变压器低电压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4.3.4.1 基本情况 |
4.3.4.2 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采取的措施 |
5.1 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型号的选择实现其经济运行 |
5.1.1 配电变压器的型号类型 |
5.1.2 针对高损变压器应采取的措施 |
5.1.3 选用制作工艺高的厂家所生产的变压器 |
5.2 对配电变压器运行方式和容量合理选择 |
5.2.1 当前巨鹿县地区配电变压器运行状况 |
5.2.2 变压器容量与运行方式的应采取的措施 |
5.3 三相不平衡调整对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影响 |
5.3.1 三相负荷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
5.3.2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所带来的危害 |
5.3.3 巨鹿县地区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分析 |
5.3.4 巨鹿县地区变压器三相负荷解决措施 |
5.3.4.1 针对农民进城引起的三相负荷不平衡解决措施 |
5.3.4.2 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的一般措施 |
5.4 合理选择无功补偿 |
5.4.1 无功补偿的意义与作用 |
5.4.2 巨鹿县无功补偿现状 |
5.4.2.1 无功建设情况 |
5.4.2.2 农网电压监测与电压质量水平 |
5.4.2.3 农网电压无功管理技术人员状况 |
5.4.2.4 农网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存在问题 |
5.4.3 巨鹿县配变无功补偿应采取的标准 |
5.4.3.1 无功补偿标准 |
5.4.3.2 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选择与接线方式 |
5.4.4 农排变压器无功补偿论述 |
5.4.5 小工业用户无功补偿论述 |
5.4.5.1 小工业用户无功补偿原则 |
5.4.5.2 采取的措施 |
5.5 通过运维管理手段的提升使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 |
5.5.1 巨鹿县配电变压器日常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
5.5.2 巨鹿县配电变压器经常出现的渗漏油问题 |
5.5.3 通过管理提升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配电网线损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配电网线损计算的基础 |
2.1 线损的定义和分类 |
2.1.1 线损的定义 |
2.1.2 线损的分类 |
2.2 计算线损所需要的原始数据 |
2.3 线损计算代表日的选取 |
2.4 配电网元件的线损计算 |
2.4.1 配电变压器损耗的计算 |
2.4.2 并联电容器损耗的计算 |
2.4.3 低压配电线路的损耗的计算 |
2.4.4 接户线损耗的计算 |
2.4.5 电度表及其它仪表设备损失电量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电网线损的应用研究 |
3.1 线损计算常用方法 |
3.1.1 均方根电流法 |
3.1.2 等值电阻法 |
3.1.3 电压损失法 |
3.1.4 电量法 |
3.1.5 基于潮流计算法 |
3.2 常用线损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电网的降损措施 |
4.1 降损的管理措施 |
4.1.1 加强抄核收和稽查管理 |
4.1.2 严格执行用电普查 |
4.1.3 加大反窃电力度 |
4.1.4 加强计量管理 |
4.2 降损的技术措施 |
4.2.1 电网升压改造 |
4.2.2 合理调整运行电压 |
4.2.3 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
4.2.4 配电线路的经济运行 |
4.2.5 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 |
4.2.6 增大导线截面积 |
4.2.7 无功补偿优化 |
4.2.8 其他降损技术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街325线的线损分析及其降损措施 |
5.1 10KV配电线路线损计算分析 |
5.1.1 采用等值电阻法计算 |
5.1.2 采用电量法计算 |
5.1.3 采用电压损失法计算 |
5.1.4 以上三种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
5.2 10KV东街325线的线损分析 |
5.3 降损措施及实施 |
5.3.1 综合降损措施 |
5.3.2 降损措施实施 |
5.4 降损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8)配网变压器节能改造技术和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变压器损耗分析 |
1.1 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5] |
1.2 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 |
2 变压器节能方法和技术简要综述 |
2.1 优化变压器材料 |
2.2 变压器结构改造 |
2.3 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 |
2.4 变压器选择经济运行方式 |
2.4.1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区间 |
2.4.2 变压器运行方式间的经济切换 |
2.4.3 变压器负载之间的经济分配 |
2.5 采用无功补偿装置 |
2.6 变压器全寿命周期管理 |
3 变压器节能算例分析 |
3.1 运行方式经济切换法进行变压器节能 |
3.1.1 基本的参数计算 |
3.1.2 变压器传统运行方式耗能分析 |
3.1.3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耗能分析 |
3.2 无功功率补偿进行变压器节能 |
3.2.1 无功功率消耗简析 |
3.2.2 无功补偿方案简介[36-45] |
3.2.3 无功补偿节能效益算例分析 |
4 变压器节能方法展望 |
5 总结 |
(9)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运行方式的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变压器容量与运行基本理论 |
2.1 变压器概述及工作原理 |
2.1.1 变压器概述 |
2.1.2 变压器工作原理 |
2.2 变压器基本参数 |
2.2.1 变压器额定参数 |
2.2.2 变压器技术参数 |
2.3 变压器功率损耗计算 |
2.3.1 有功功率损耗 |
2.3.2 无功功率损耗 |
2.3.3 综合功率损耗 |
2.4 无功补偿对配电变压器容量及运行的作用 |
2.4.1 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式及特点 |
2.4.2 无功补偿对配电变压器容量及运行的作用 |
2.5 变压器的经济负载系数 |
2.6 变压器运行区间划分 |
2.6.1 变压器经济运行区 |
2.6.2 变压器最佳运行区 |
2.7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方法 |
2.7.1 变压器运行方式 |
2.7.2 变压器经济运行区临界点划分法 |
2.7.3 双绕组变压器并列经济运行区临界点划分法 |
2.7.4 双绕组变压器分列经济运行区临界点划分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容量与经济运行方式的确定 |
3.1 建筑配电变压器特点与选用原则 |
3.2 民用建筑中用电负荷的分级 |
3.3 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容量确定方法 |
3.3.1 负荷计算 |
3.3.2 无功补偿方式及补偿容量的确定 |
3.3.3 利用TOC法确定变压器经济容量 |
3.3.4 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容量确定方法综述 |
3.4 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选择 |
3.4.1 建筑配电变压器运行方式与台数的确定 |
3.4.2 建筑配电变压器分列运行供电方案比选 |
3.4.3 利用临界点法判定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 |
3.4.4 不同供电方案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判定方法分析 |
3.4.5 建筑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综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际工程验证分析 |
4.1 实际工程案例概况 |
4.1.1 建筑概况 |
4.1.2 电气设计原始资料 |
4.2 3#楼商业变电所变压器台数与经济容量选择 |
4.2.1 确定变电所变压器台数 |
4.2.2 选择各台变压器经济容量 |
4.3 3#楼商业变电所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南方电网公司电网传输损耗现状 |
2.1 线损率统计 |
2.2 线损电量分布 |
2.3 线损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 |
2.4 线损管理现状 |
2.4.1 技术线损现状 |
2.4.2 管理术线损现状 |
2.5 配网损耗 |
第三章 配变发展历程及非晶合金配变应用分析 |
3.1 配电变压器的发展 |
3.2 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介绍 |
3.3 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性能试验 |
3.3.1 常规试验 |
3.3.2 常规试验加突发短路试验 |
3.3.3 常规试验加上温升试验 |
3.3.4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 |
3.3.5 绝缘例行试验 |
3.3.6 雷电冲击 |
3.3.7 突发短路试验 |
3.3.8 两次试验比对分析 |
3.4 南方电网公司非晶合金配变应用推广 |
第四章 配电变压器节电潜力分析 |
4.1 变压器能耗计算原理 |
4.2 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分析 |
第五章 配电变压器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
5.0 变压器能耗计算原理 |
5.1 改进型 TOC 法介绍 |
5.2 实例分析 |
5.2.1 配电变压器不同容量的经济选择 |
5.2.2 不同损耗变压器的经济选择 |
5.2.3 变压器以旧换新的经济选择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企业如何最经济地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 张天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地铁动力变压器运行数据分析[D]. 王志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及自动投切装置的研究[D]. 崔晨. 山东理工大学, 2018(12)
- [4]霸州市10kV配电网节能减损分析[D]. 周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5]配电小区供电经济运行技术研究[D]. 周情. 山东理工大学, 2017(03)
- [6]巨鹿县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研究[D]. 申客.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7]配电网线损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孙博. 吉林大学, 2016(03)
- [8]配网变压器节能改造技术和方法探讨[J]. 程乐峰,陈艺璇,余涛. 新型工业化, 2016(06)
- [9]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运行方式的经济性研究[D]. 高超. 长安大学, 2016(02)
- [10]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 罗俊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