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放热系数的数学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家秀[1](2021)在《基于瞬态仿真的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用能形式,近些年来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刚出台的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构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高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未来也必将得到更充分地发展。但是目前针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评价及优化目标大多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进行的,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尤其是针对系统熵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这些研究中都是对系统进行的静态分析。因此本文将基于瞬态仿真对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分析系统在逐时运行状态下的用能情况,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优化提供方向。首先构建了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并建立了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为(火用)分析及熵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建立了三联供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的(火用)分析模型,并采用改进的熵产计算方法对设备进行简化处理建立了各设备的熵产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改进的熵产计算方法和建立的熵产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以青岛市某综合建筑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本文所建的(火用)分析和熵产计算模型,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瞬时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建立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备特性及建筑负荷特性,系统(火用)效率、熵产及一次能源利用率的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均是“以电定热”运行模式优于“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系统(火用)效率计算结果远小于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计算结果,表明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评价方法更能揭示能源利用的本质效果;(火用)损失和熵产的模拟结果基本满足Gouy-Stodola关系式,二者互为印证,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火用)分析和熵产计算模型均具有有效性;(火用)分析结果显示系统的能源合理利用程度较低,提高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程度还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所建立的燃气轮机熵产计算模型中绝热燃烧熵产大于发电过程熵产,余热锅炉中排烟熵产最大、换热过程熵产次之、散热损失熵产最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冷凝器中的熵产大于蒸发器和发生器中的熵产,烟气/热水换热器的熵产中排烟引起的熵产最大。综上本文所建立的各设备熵产计算模型能够很大幅度的简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熵产计算过程,具有很好地应用价值;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瞬时模拟结果更能揭示系统能源利用的有效程度,为能源系统优化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指导思路。
赵炜强[2](2021)在《采用梯级相变蓄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引入冷热量存储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用户冷热电负荷的波动性和不同步性造成的供需不匹配问题,并能有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因此,本文以分布式能源系统为基础研究对象,引入梯级相变装置,分析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特性。首先,对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初步设计,确定各子系统选用设备类型,并建立系统部分部件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系统重要设备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和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分别建立其数学模型并进行静态和动态验证,通过动态模拟研究分析这两个装置在变烟气温度和流量时,各部件参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采用模块化建模的方式,模拟各设备进出口参数的变化;梯级相变蓄热装置通过网格划分采用分布参数模型,模拟分析不同蓄热时间、不同位置的相变材料和梯级相变装置各级烟气出口温度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模拟计算出来的某建筑物冷、热、电负荷,对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选型设计,确定设计工况点参数,并初步设计系统运行方案,完成系统的集成。最后,在模拟仿真平台搭建完整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根据夏季和冬季两个典型气象日的冷、热、电负荷,分别设计系统的运行策略并进行动态仿真实验,并利用能源利用系数、负荷满意率和制热(冷)补充率等评价指标分析评价运行结果。结果表明,引入梯级相变装置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策略使系统输出与建筑末端冷、热、电负荷相匹配,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系数。
王淑旭[3](2020)在《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以利用低品位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传统吸收制冷系统制冷效率低、节流损失大,且传统的吸收制工质对如氨-水、溴化锂-水等在制冷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因此对于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构建新型的制冷系统提高制冷效率,同时也要寻找新型制冷工质对,新型制冷工质对不仅要满足制冷需求还应保证对环境友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用不破坏臭氧层的天然工质CO2作为制冷剂,新型绿色环保高效的离子液体[emim][Tf2N]作为吸收剂,并提出了一种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耦合了涡流管和喷射器两种制冷设备,通过涡流管冷端流体对节流前CO2制冷剂及吸收器入口溶液进行冷却,但由于涡流管的冷端出口流体压力过低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衡,因此将喷射器应用于该制冷系统中,利用发生器出口少量的制冷剂蒸汽引射涡流管冷端低压气体,在不直接消耗电能的情况下,使涡流管冷端流体压力升高至蒸发压力。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通过耦合喷射器和涡流管两种制冷设备,不仅实现了能量的二次利用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同时也避免了进入吸收器的CO2压力偏低,导致制冷剂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过低,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等问题。本文首先对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对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分析制冷系统性能的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以及主要设备传热计算。其次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最大COP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下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求解目标函数,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了传统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并计算了系统中主要设备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量。依据计算结果对系统主要设备进行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包括对主要设备结构形式的确定和主要尺寸的计算,通过合理的选型计算得到主要设备的加工尺寸。最后分析了运行参数即高压侧压力、热源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载冷剂出口温度以及系统过冷回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相同工况下传统制冷系统和传统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COP。为下一步对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吸收制冷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马佩佩[4](2020)在《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船舶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船舶燃油资源的日益紧张、船舶能效规则及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对船舶能量系统进行合理优化以便综合提高船舶能量系统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是当前船舶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现有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的不足,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建立包括有动力装置、供热装置、供冷装置、蓄能装置以及烟气治理装置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搭建基于主要设备的固定效率模型构成的船舶冷热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再次搭建基于主要设备的部分负荷特性模型构成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最后搭建计及负荷平移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针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问题,本文分别获得基于经济性指标、系统占地空间指标和多目标指标相应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基于经济性目标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运行结果相比起参考系统每年可降低14.45%的年运行成本;基于系统占地空间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结果相比参考系统可减少9.68%的占用空间。基于多目标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结果相比参考系统可减少7.29%的占用空间和14.33%的年运行成本。针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问题,本文分别获得不同季节下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最优运行策略、能效最优运行策略以及环保最优运行策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后利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不同季节下的最优运行策略;最后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对不同燃料价格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不同季节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优运行策略均为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最佳运行策略方案;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性对MGO燃料价格变化较为敏感,系统对MGO燃料价格敏感程度随着需求侧热电比的下降而下降。针对计及负荷平移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问题,本文搭建起可平移负荷模型并将其代入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中,获得基于经济目标优化后的计及负荷平移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策略。结果表明:基于经济目标优化后,在不同季节下平移后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效益、能效效益和环境效益均有所提高。
应笑笑[5](2020)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等许多能源问题。实践经验表明,要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就必须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这两方面着手,寻求并发展新的能源利用模式。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有助于改善我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等问题。作为天然气利用方式之一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由于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靠近用户侧线损少、环境友好等优势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与推广。然而,由目前已投入运行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项目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选型及运行策略问题。系统设备容量的选择以及运行策略的制定关系到联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否真正发挥其既有优势,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相应的研究。考虑到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有多种基础供能结构,本文选择了其中一种供能系统(即基于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建立此联供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模型的思路及对应的求解方法。根据所提出的建模思路,本文提出了系统中各主要供能设备的建模方法,重点提出了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详细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以经济性评价指标最低、综合评价指标(同时涉及经济性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能源评价指标)最低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以用户侧逐时能量供需平衡、系统各设备的运行负荷范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系统最优运行策略。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文以南京市某医疗建筑为算例,首先利用e QUEST软件对该建筑进行了负荷预测,在分析负荷预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供能结构,运用优化模型确定了该联供系统制冷采暖季各月典型日的最优运行策略,并以典型日优化结果为依据,计算得到系统全年运行性能。结果表明:按综合优化策略运行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并不能够同时在经济、能耗、环境方面均优于分产系统;在经济优化策略及综合优化策略的指导下,大部分时段系统所提供的能量均能够刚好匹配用户侧所需能量,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存在少量的能量浪费;与传统策略相比,当联供系统按经济优化策略运行时,年总运行成本可减少5.4%。上述结果有力地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可靠性,不仅可为该类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与指导,而且还可被采纳为后评估手段,以评估可研报告中所提出的供能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温海棠[6](2020)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吸收式制冷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冷方式,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加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吸收式制冷已经成为空调制冷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能效不高的弱点严重制约了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从动态建模、设定点全集优化、控制策略开发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控制手段提高吸收式制冷系统能效比,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搭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平台。根据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以一台5.5k W的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核心,设计并搭建了吸收式制冷实验平台,具备了数据采集、显示、传输、存储、处理以及变工况实验、灵活控制等功能,可用于模型验证及优化控制的实验研究。(2)建立了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机理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建立了各部件集总参数子模型;依据系统部件的输入输出关系推导出系统初始动态模型;为使得模型封闭并提高模型求解的快速性,遴选和拟合了溴化锂溶液与冷剂水的物性参数方程;通过对系统模型简化降阶,首次给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六阶非线性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在设计工况下比对稳态仿真结果与设计参数,结合实验条件下动态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在两种方式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提出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的全集优化分析方法。通过对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耦合特性分析,发现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是机组内外变量集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机组内部状态变量对系统运行能效至关重要。为此,抛弃了常规的能耗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机组内、外全部变量集的系统稳态模型,选取了最小状态变量集,以系统总体能效最高为优化目标,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出不同负荷下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全集最优设定点,量化了机组内部状态变量对系统能效的贡献。(4)提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方案。吸收式制冷系统通常运行在非设计工况下,普遍采用的单回路控制方案无法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本文利用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分析了系统开环特性,基于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结果,提出了以机组冷冻水出口温度和发生器温度为被控变量的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方案;针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多变量、纯滞后大惯性特性,在无模型控制器准则函数中引入滞后项约束,推导了带滞后的SISO、MIMO无模型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和单闭环控制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提高了19.3%的系统能效;平台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尤田[7](2020)在《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文中指出冷热电联产系统综合了热电联产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使热电厂在供电、供热的同时也能供应冷能,可以显着提高系统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应用中经常涉及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当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时应该选择何种制冷方式更优,二是热电厂不同温度的余热应当匹配何种吸收式制冷类型最佳,三是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之间存在何种交叉作用的热力学机制。首先对热电联产系统中热量的传递及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热电联产节能效益的具体表达式及科学的界定条件。再根据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的现实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和电压缩式制冷分别进行(火用)效率、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对比研究,为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判定依据。然后针对热电厂存在高、低两种品位热源的实际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关于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合热电厂余热回收的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最后运用广义Carnot定理对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传质过程之间的热质交叉现象进行热力学耦合分析,揭示了制冷循环中蕴含的能量转换机制。结果表明,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的距离小于5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和制冷(火用)效率更高,当距离在5km至9.2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但制冷(火用)效率却低,吸收式制冷的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高于电压缩式制冷的最大距离受蒸汽热价和电价的影响。单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低温热水余热回收,双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单双效耦合的混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存在两种热源的余热回收;串联流程容易使混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内产生正压,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联流程则不存在正压运行的问题,更适合应用于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各自的系统皆可看成由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构成的孤立系统,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之间的能量转换符合广义Carnot定理,即正耗散率的自发过程驱动负耗散率的非自发过程。本文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热力匹配及热质交叉的分析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的确定及吸收式制冷性能的提升进而提高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陈清[8](2020)在《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运行特性分析》文中提出以太阳能为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机组是目前太阳能制冷应用中最为广泛和成功的一种。因此,本文以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为驱动的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运行特性。首先,建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稳态模型,对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变工况分析,分别研究溴机冷却水、冷冻水和驱动热源水的温度和流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其次,建立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的数学模型,分析太阳辐照强度、环境温度、溴机冷冻水出口温度以及热源水温度对光冷转化效率的影响,得出不同参数下系统运行的最佳热源水温度。然后,建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仿真系统,模拟该系统在北京地区夏季不同典型日气象条件(辐照强度高或者辐照强度较低)下以及供冷季内的运行,得到系统总制冷量、制冷时长和太阳能吸收式系统制冷效率等随运行温度(溴机启动的热源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最后,模拟分析了不同热损失效率和不同水箱配备比例对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贺冬辰[9](2020)在《兰州地区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化解该矛盾是我国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使清洁可再生能源与新型节能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能够有效地替代化石能源;而吸收式热泵作为空调新型节能技术之一,在节能减排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吸收式热泵(Absorption Heat Pump,AHP)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Cold and Heat Source System with Solar-assisted Absorption Heat Pump,CHSSSAAHP)的设计方案和工艺运行模式。并基于TRNSYS(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软件搭建该CHSSSAAHP的仿真模型,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兰州地区某办公建筑,对该系统的制冷与供热工况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如下:1.提出了CHSSSAAHP的设计方案及其工艺流程,并根据制冷、供热和制备生活热水工况,设置了相应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该系统的功能。以兰州地区某小型办公建筑作为其应用对象,对该系统的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2.根据热力学、传热学机理,分析AHP运行过程中的工质质量和能量平衡关系,对AHP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AHP的数值计算程序,将其导入TRNSYS软件中,从而解决了该软件缺少冷/热两用AHP机组模块的问题。随后对AHP各换热部件的进口水温对机组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所得结果,对AHP机组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借助TRNSYS软件对CHSSSAAHP进行组态,建立其仿真模型。3.基于CHSSSAAHP的仿真模型,分别进行了夏季、冬季典型日及制冷、供热季节运行工况的数值模拟,获取了表征其运行工况的主要性能参数,如太阳能保证率,供水温度,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和运行能耗等参数的相关数值和变化曲线。根据相应的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能够实现制冷和供热的设计目标。4.将GENOPT(Generic Optimization Program)程序与TRNSYS软件中的数据对接,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该CHSSSAAHP的关键部件的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目的。5.应用费用年值法对CHSSSAAHP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CO2排放量的计算分析了其环保性。此外,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该系统和其它多种型式的冷热源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HSSSAAHP的综合评价优于其他型式的冷热源系统,这为北方地区的太阳能综合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思泽[10](2020)在《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仿真建模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能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由于其环保性重新回到大众视线。本文基于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原理,建立起通用的吸收式机组静、动态仿真模型,并以17.6kW的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例,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分别进行静、动态模拟仿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运用模块化建模思想建立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各个主要设备的静、动态仿真数学模型。基于溴化锂物性模型在仿真平台中编制相应的物性函数库,根据设备类型及工作过程对机组传热传质方式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传热传质系数。(2)搭建了吸收式制冷静态仿真系统,研究了热源水参数、冷却水参数及冷冻水参数等对制冷机性能及主要设备出口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在边界条件变化时,通过主动改变溶液泵流量,使制冷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机组COP这一途径的有效性。搭建吸收式制冷动态仿真系统,研究热源水参数、冷却水参数及冷冻水参数扰动后吸收式系统内各设备参数变化过程。(3)分析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基于静态模型分析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的最佳集热器温度。基于动态仿真系统,以广州夏至日为例分析了一天中当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时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参数及性能变化。
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放热系数的数学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放热系数的数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瞬态仿真的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
1.3 (火用)分析方法在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概况 |
1.3.1 (火用)概念与分析方法简介 |
1.3.2 (火用)分析方法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 |
1.4 熵分析方法在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概况 |
1.4.1 熵分析方法简介 |
1.4.2 熵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区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构建 |
2.1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概况 |
2.1.1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与集成方案 |
2.1.2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系统评价指标 |
2.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TRNSYS构建 |
2.2.1 TRNSYS软件简介 |
2.2.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TRNSYS仿真模型 |
2.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 |
2.3.1 燃气轮机数学模型 |
2.3.2 余热锅炉数学模型 |
2.3.3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数学模型 |
2.3.4 烟气/热水换热器数学模型 |
2.4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关键设备性能分析 |
2.4.1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
2.4.2 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模型 |
3.1 (火用)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
3.1.1 (火用)平衡方程 |
3.1.2 常用(火用)分析指标 |
3.1.3 不同能量形式的能质系数 |
3.2 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模型建立 |
3.2.1 各设备(火用)分析模型 |
3.2.2 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
3.2.3 制冷季和供暖季(火用)分析模型 |
3.3 熵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
3.3.1 熵平衡方程 |
3.3.2 改进熵产计算方法介绍 |
3.4 三联供系统熵产模型建立 |
3.4.1 各设备熵产计算模型 |
3.4.2 系统熵产计算模型 |
3.4.3 制冷季和供暖季熵产计算模型 |
3.5 模型验证 |
3.5.1 改进熵产计算方法有效性验证 |
3.5.2 (火用)分析和熵产计算模型有效性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供能特性分析 |
4.1 建筑负荷概况 |
4.2 运行模式及设备容量选择 |
4.2.1 系统运行模式选取 |
4.2.2 不同运行模式下设备容量选择 |
4.3 “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系统供能特性分析 |
4.4 “以电定热”运行模式系统供能特性分析 |
4.5 不同运行模式能源利用特性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火用)分析和熵分析 |
5.1 “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系统性能评价 |
5.1.1 (火用)分析 |
5.1.2 熵分析 |
5.2 “以电定热”运行模式系统性能评价 |
5.2.1 (火用)分析 |
5.2.2 熵分析 |
5.3 系统能量、(火用)和熵产评价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2)采用梯级相变蓄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概况 |
2.1 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 |
2.2 动力子系统 |
2.3 余热利用子系统 |
2.4 蓄热子系统 |
2.5 烟气调节控制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组建模与仿真 |
3.1 物性参数确定 |
3.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数学模型 |
3.2.1 高压发生器数学模型 |
3.2.2 低压发生器数学模型 |
3.2.3 吸收器数学模型 |
3.2.4 冷凝器数学模型 |
3.2.5 蒸发器数学模型 |
3.2.6 热交换器数学模型 |
3.2.7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系统搭建 |
3.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模型验证 |
3.3.1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静态验证 |
3.3.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动态验证 |
3.4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变工况特性 |
3.4.1 热源烟气温度扰动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4.2 热源烟气流量扰动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建模与仿真 |
4.1 梯级相变蓄热系统数学模型 |
4.1.1 相变材料数学模型 |
4.1.2 管内流体数学模型 |
4.1.3 梯级相变蓄热系统搭建 |
4.2 相变蓄热装置模型验证 |
4.3 相变蓄热装置变工况动态仿真 |
4.3.1 变热源入口温度对相变蓄热系统的影响 |
4.3.2 变热源入口流量对相变蓄热系统的影响 |
4.4 典型控制体相变前后温度变化分析 |
4.5 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出口烟气温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分析 |
5.1 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基本情况 |
5.2 部件选型与设计 |
5.2.1 动力子系统选型 |
5.2.2 余热利用子系统设计 |
5.2.3 蓄热子系统设计 |
5.3 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指标 |
5.4 夏季典型日系统运行分析 |
5.4.1 夏季典型日运行方案设计 |
5.4.2 夏季典型日运行模拟及运行结果分析 |
5.5 冬季典型日系统运行分析 |
5.5.1 冬季典型日运行方案设计 |
5.5.2 冬季典型日运行模拟及运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吸收式制冷研究现状 |
1.2.1 制冷工质对的研究 |
1.2.2 制冷系统循环流程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新型涡流管-喷射器吸收制冷循环基本理论研究 |
2.1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原理及特点 |
2.2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各设备数学模型 |
2.2.1 假设条件 |
2.2.2 制冷循环各设备数学模型 |
2.3 系统性能计算 |
2.4 系统主要设备的传热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优化设计及选型 |
3.1 系统性能优化 |
3.1.1 优化目标 |
3.1.2 约束条件 |
3.1.3 优化分析及结果 |
3.2 新型制冷系统设备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性能研究 |
4.1 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1 高压侧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2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3 载冷剂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4 冷却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5 喷射器升压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过冷回收 |
4.2.1 回热器的过冷回收 |
4.2.2 过冷器的过冷回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船舶冷热电联供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动力装置 |
2.2.1 船用内燃机 |
2.2.2 燃气轮机 |
2.2.3 双燃料发动机 |
2.3 供热装置 |
2.3.1 燃油锅炉 |
2.3.2 余热锅炉 |
2.4 供冷装置 |
2.4.1 吸收式制冷机组 |
2.4.2 压缩式电制冷机组 |
2.5 蓄能装置 |
2.5.1 蓄电池 |
2.5.2 蓄热槽 |
2.6 烟气治理装置 |
2.6.1 SCR系统 |
2.6.2 脱硫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分析 |
3.1 引言 |
3.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描述 |
3.3 系统建模 |
3.4 目标函数 |
3.4.1 经济性目标分析 |
3.4.2 系统占地空间目标分析 |
3.4.3 多目标分析 |
3.5 约束条件 |
3.5.1 污染物排放约束 |
3.5.2 EEDI约束 |
3.5.3 能量平衡约束 |
3.5.4 设备出力约束 |
3.5.5 设备启停约束 |
3.6 求解方法 |
3.7 系统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3.7.1 案例介绍 |
3.7.2 案例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描述 |
4.2.1 内燃机 |
4.2.2 燃油锅炉 |
4.2.3 余热锅炉 |
4.2.4 吸收式制冷机组 |
4.3 目标函数 |
4.3.1 经济性目标分析 |
4.3.2 能效性目标分析 |
4.3.3 环保性目标分析 |
4.4 约束条件 |
4.4.1 污染物排放约束 |
4.4.2 能量平衡约束 |
4.4.3 设备出力约束 |
4.4.4 设备启停约束 |
4.5 求解方法 |
4.6 案例分析 |
4.6.1 案例介绍 |
4.6.2 冬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4.6.3 过渡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4.6.4 夏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4.6.5 不同季节最佳运行策略的确定 |
4.6.6 燃料价格敏感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及可平移负荷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 运行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 |
5.3 目标函数 |
5.4 约束条件 |
5.4.1 可平移负荷模型 |
5.5 求解方法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介绍 |
5.6.2 平移后经济性目标运行策略分析 |
5.6.3 平移前后经济性目标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能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
1.2.1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
1.2.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与优化思路 |
2.1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组成 |
2.1.1 动力系统 |
2.1.2 制冷系统 |
2.1.3 制热系统 |
2.2 几种常见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
2.2.1 内燃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2.2 燃气轮机-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2.2.4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3 本文研究的联供系统基础供能结构的确定 |
2.4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
2.5 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思路及优化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文研究的联供系统运行方式的建模 |
3.1 系统各主要供能设备数学模型 |
3.1.1 内燃机 |
3.1.2 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3.1.3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3.1.4 冷水机组 |
3.1.5 换热器 |
3.2 系统约束方程 |
3.2.1 设备约束方程 |
3.2.2 能量供需约束方程 |
3.3 目标函数 |
3.4 求解算法 |
3.5 系统运行优化模型的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然气CCHP系统优化运行案例分析 |
4.1 建筑冷热电负荷模拟与分析 |
4.1.1 建筑概况 |
4.1.2 建筑冷、热负荷模拟与分析 |
4.1.3 建筑电负荷分析 |
4.1.4 热电比分析 |
4.2 系统供能方案 |
4.2.1 800k W内燃机数学模型 |
4.2.2 582k W/384k W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数学模型 |
4.2.3 2326/3228k W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数学模型 |
4.2.4 2461k W冷水机组数学模型 |
4.3 制冷采暖季各月典型日优化结果 |
4.3.1 以逐时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时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3.2 以综合评价指标最低为目标函数时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4 年运行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敏感性分析 |
4.5.1 气价对系统敏感性分析 |
4.5.2 电价对系统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吸收式制冷系统简介 |
1.2.1 吸收式制冷系统组成 |
1.2.2 吸收式制冷机组分类 |
1.3 吸收式制冷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1 稳态模型 |
1.3.2 动态模型 |
1.4 吸收式制冷系统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控制 |
1.4.2 反馈控制 |
1.4.3 智能与优化控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工作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论文结构说明 |
第2章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 |
2.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
2.1.1 单效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分析 |
2.1.2 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动力学分析 |
2.2 单部件模型 |
2.2.1 发生器模型 |
2.2.2 冷凝器模型 |
2.2.3 蒸发器模型 |
2.2.4 吸收器模型 |
2.2.5 溶液泵模型 |
2.2.6 节流装置模型 |
2.2.7 溶液热交换器模型 |
2.3 物性参数计算 |
2.3.1 溴化锂溶液物性参数 |
2.3.2 冷剂水物性参数计算 |
2.4 系统整体模型 |
2.4.1 边界条件 |
2.4.2 系统模型整合及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模型验证 |
3.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平台 |
3.1.1 实验样机设计参数 |
3.1.2 热源水系统 |
3.1.3 冷冻水系统 |
3.1.4 冷却水系统 |
3.1.5 电控系统 |
3.2 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验证 |
3.2.1 设计工况模型验证 |
3.2.2 实验条件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 |
4.1 吸收式制冷系统耦合特性分析 |
4.2 吸收式制冷系统稳态模型 |
4.2.1 蒸发器模型 |
4.2.2 冷凝器模型 |
4.2.3 发生器模型 |
4.2.4 吸收器模型 |
4.3 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 |
4.3.1 优化问题的提出 |
4.3.2 优化问题约束条件 |
4.3.3 优化问题实现 |
4.4 优化结果及讨论 |
4.4.1 冷冻水定流量条件下设定点优化 |
4.4.2 冷冻水变流量条件下设定点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 |
5.1 吸收式制冷系统开环特性分析 |
5.1.1 冷却水流量对冷冻水出口温度影响 |
5.1.2 热源水流量对冷冻水出口温度影响 |
5.2 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
5.2.1 吸收式制冷系统单闭环控制 |
5.2.2 吸收式制冷系统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 |
5.3 仿真与实验 |
5.3.1 单闭环控制仿真研究 |
5.3.2 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仿真研究 |
5.3.3 吸收式制冷系统无模型控制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 |
1.1.2 发电厂余热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3 热电联产系统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
1.1.4 吸收式制冷应用于热电厂的优势 |
1.1.5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冷热电联产系统发展概况 |
1.3 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量传递转换分析 |
2.1 能量梯级利用原则 |
2.2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 |
2.2.1 热电分产热力系统 |
2.2.2 热电联产热力系统 |
2.2.3 能流趋势对比分析 |
2.3 热电联产的循环特性 |
2.3.1 理想循环的热耗率 |
2.3.2 实际循环的热经济性 |
2.4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学研究 |
2.4.1 热效率 |
2.4.2 (火用)效率 |
2.5 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
2.5.1 热电分产的能源消耗 |
2.5.2 热电联产的能源消耗 |
2.5.3 热电联产的节能效益 |
2.5.4 热电联产的节能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 |
3.1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性能评价指标 |
3.1.1 (火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2 (火用)损失 |
3.1.3 (火用)效率 |
3.1.4 (火用)损失比率及(火用)损失系数 |
3.2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火用)分析模型 |
3.2.1 (火用)效率分析模型 |
3.2.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分析模型 |
3.2.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模型 |
3.3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热经济性对比 |
3.3.1 (火用)效率对比分析 |
3.3.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对比分析 |
3.3.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 |
4.1 余热深度回收的热力学过程 |
4.1.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4.1.2 夹点温差下的水温分析 |
4.2 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循环分析 |
4.2.1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
4.2.2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
4.2.3 基于吉布斯相律的自由度分析 |
4.3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热力学分析 |
4.3.1 最低析出温度理论分析 |
4.3.2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
4.3.3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
4.3.4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变化趋势 |
4.3.5 吸收式制冷在余热回收中的综合分析 |
4.4 吸收式制冷在冷热电联产系统中的热力匹配特性 |
4.4.1 混效吸收式制冷串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
4.4.2 混效吸收式制冷并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质交叉 |
5.1 化学势 |
5.1.1 气体化学势 |
5.1.2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
5.1.3 水蒸汽和溴化锂溶液中水的化学势差 |
5.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 |
5.2.1 孤立系统 |
5.2.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体系 |
5.2.3 广义卡诺定理 |
5.3 吸收式制冷循环关键换热单元的热质交叉分析 |
5.3.1 吸收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
5.3.2 发生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
5.3.3 冷凝器的相变放热分析 |
5.3.4 蒸发器的相变吸热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总结 |
2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运行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太阳能资源 |
1.1.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模型及热力计算 |
2.1 溴化锂水溶液、水和水蒸气物性参数 |
2.1.1 溴化锂水溶液物性参数方程 |
2.1.2 水和水蒸汽物性参数方程 |
2.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原理 |
2.3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数学模型 |
2.3.1 发生器 |
2.3.2 吸收器 |
2.3.3 溶液热交换器 |
2.3.4 冷凝器 |
2.3.5 蒸发器 |
2.3.6 制冷系数 |
2.4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热力计算 |
2.5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传热计算 |
2.5.1 各设备的换热面积 |
2.5.2 结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变工况分析 |
3.1 单效溴机运行流程 |
3.1.1 吸收器 |
3.1.2 溶液热交换器 |
3.1.3 发生器 |
3.1.4 冷凝器 |
3.1.5 蒸发器 |
3.1.6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变工况运行流程图 |
3.2 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3 冷冻水出口温度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4 驱动热源水温度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5 冷却水流量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6 冷冻水流量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7 驱动热源水流量对溴机性能的影响 |
3.8 结论对比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
4.1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的建立 |
4.2 光冷转化分析 |
4.2.1 光冷转化效率 |
4.2.2 热源水温度对光冷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3 环境温度对光冷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4 太阳能辐照强度对光冷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5 溴机冷冻水出口温度对光冷转化效率的影响 |
4.3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
4.4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评价指标 |
4.5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典型日运行性能分析 |
4.5.1 典型日7月7日运行模拟 |
4.5.2 典型日7月25日运行模拟 |
4.6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供冷季运行性能分析 |
4.7 不同热损失效率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
4.8 水箱配备比例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兰州地区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 |
1.1.2 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 |
1.2 太阳能的利用 |
1.2.1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
1.2.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热泵技术 |
1.3.1 热泵技术概述 |
1.3.2 吸收式热泵技术 |
1.3.3 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 |
1.4.1 太阳能与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的综合利用 |
1.4.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 |
2.1 太阳能的光热利用 |
2.1.1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
2.1.2 太阳能集热器概述 |
2.1.3 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 |
2.2 吸收式热泵 |
2.2.1 吸收式热泵概述 |
2.2.2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 |
2.2.3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2.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 |
2.3.1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系统设计 |
2.3.2 夏季制冷运行模式的工艺流程 |
2.3.3 冬季供热运行模式的工艺流程 |
2.3.4 过渡季节制备生活热水模式的工艺流程 |
2.3.5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系统 |
2.4 应用对象的空调负荷计算 |
2.4.1 建筑概况 |
2.4.2 空调负荷的计算 |
2.4.3 应用对象的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结果 |
2.5 系统主要设备的选型 |
2.5.1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 |
2.5.2 蓄热水箱的选型 |
2.5.3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选型 |
2.5.4 冷却塔的选型 |
2.5.5 辅助燃气锅炉的选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型 |
3.1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1 MATLAB软件简介 |
3.1.2 溴化锂溶液的热物性方程 |
3.1.3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数学模型 |
3.1.4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参数 |
3.1.5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设计计算 |
3.1.6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MATLAB数值计算程序 |
3.2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分析与参数优化 |
3.2.1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分析 |
3.2.2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参数优化 |
3.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1 TRNSYS软件简介 |
3.3.2 TRNSYS系统模块 |
3.3.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组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模拟结果 |
4.1 .兰州地区的气象条件 |
4.1.1 兰州地区的温度变化情况 |
4.1.2 兰州地区的太阳辐射变化情况 |
4.2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拟结果 |
4.2.1 夏季典型日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2 冬季典型日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3 制冷期间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4 供热期间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典型结构参数的优化 |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概述 |
4.3.2 GENOPT与 TRNSYS的互联 |
4.3.3 多变量优化的实现与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经济性、环保效益与综合评价 |
5.1 经济性分析 |
5.1.1 系统初投资 |
5.1.2 系统运行费用 |
5.1.3 基于费用年值法的系统方案比较 |
5.2 环保效益分析 |
5.3 综合性评价 |
5.3.1 综合性评价概述 |
5.3.2 层次分析法 |
5.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冷热源系统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内容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仿真建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环境与政策 |
1.1.2 吸收式机组的优势与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吸收式机组仿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吸收式机组仿真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溴化锂吸收式系统建模基础 |
2.1 建模思想及仿真介绍 |
2.1.1 溴化锂吸收式系统 |
2.1.2 模块化建模思想 |
2.1.3 模型类别选择 |
2.2 水-溴化锂工质对模型 |
2.2.1 溴化锂水溶液热物性计算模型 |
2.2.2 水和水蒸汽热物性计算模型 |
2.3 传热模型 |
2.3.1 换热器的选型 |
2.3.2 换热系数 |
2.3.3 平均换热温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静态建模仿真 |
3.1 吸收式制冷静态模型 |
3.1.1 发生器模型 |
3.1.2 冷凝器模型 |
3.1.3 蒸发器模型 |
3.1.4 吸收器模型 |
3.1.5 溶液热交换器模型 |
3.2 静态仿真系统 |
3.2.0 静态仿真系统搭建 |
3.2.1 仿真初始参数 |
3.2.2 静态仿真结果对比 |
3.3 吸收式制冷机组变工况分析 |
3.3.1 驱动热源水进口温度和流量对系统性能影响 |
3.3.2 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对系统性能影响 |
3.3.3 冷冻水出口温度和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4 溶液泵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 吸收式制冷机组主动调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动态建模仿真 |
4.1 吸收式制冷动态模型 |
4.1.1 发生器模型 |
4.1.2 冷凝器模型 |
4.1.3 蒸发器模型 |
4.1.4 吸收器模型 |
4.1.5 溶液热交换器模型 |
4.1.6 节流阀模型 |
4.2 动态仿真系统 |
4.2.1 动态仿真系统搭建 |
4.2.2 动态模型仿真验证 |
4.2.3 动态方程的解法 |
4.3 吸收式机组动态扰动分析 |
4.3.1 驱动热源水温度扰动分析 |
4.3.2 驱动热源水流量扰动分析 |
4.3.3 冷却水温度扰动分析 |
4.3.4 冷却水流量扰动分析 |
4.3.5 冷冻水温度扰动分析 |
4.3.6 冷冻水流量扰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机组初探 |
5.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优化分析 |
5.1.1 太阳能集热器 |
5.1.2 太阳能集热系统性能分析 |
5.1.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最佳集热温度 |
5.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实时分析 |
5.2.1 典型日太阳辐照和环境温度的变化 |
5.2.2 太阳能集热系统动态模型 |
5.2.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实时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放热系数的数学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瞬态仿真的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D]. 周家秀.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采用梯级相变蓄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仿真研究[D]. 赵炜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D]. 王淑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4]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D]. 马佩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D]. 应笑笑. 东南大学, 2020(01)
- [6]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D]. 温海棠. 天津大学, 2020(01)
- [7]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D]. 尤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运行特性分析[D]. 陈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兰州地区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D]. 贺冬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仿真建模及应用研究[D]. 刘思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标签:溴化锂论文; 数学模型论文; 吸收式制冷机论文; 冷热电三联供论文; 北京溴化锂机组回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