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一、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猛[1](2021)在《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肥沃,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持续性高强度利用,黑土已经出现肥力下降等相关的问题。保护性耕作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免耕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然而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1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免耕和传统耕作0-5 cm和5-20 cm深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探索耕作、土壤、微生物群落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在东北构建高效、生态、可持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提高了表层土0-5 cm大多数的土壤化学指标p H、SOC、TN、DOC、DON、NO3-N、NH4-N、TP、AP、TK、AK和微生物指标MBC、MBN、BR、q MIC、q CO2以及土壤有机碳组分LF、POC、f POC、MOC的含量。另外,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免耕农田应该每隔几年翻耕一次,使表土及底土混匀。本研究为东北冷凉地区的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指导。(2)NT5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度。传统耕作两个深度之间的共有OUT数量多于免耕处理。免耕和传统耕作中细菌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等。NT5处理Chao 1和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NT20处理。NMDS分析表明免耕和传统耕作两个深度的土壤细菌群落都形成各自的聚类分布,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与下层有显着的差异。NT5处理的指示物种为Lautropia。细胞外结构、转录、辅酶的运输和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运输和分解代谢、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染色体分割、能源生产与转换、脂质转运与代谢、细胞骨架在免耕两个深度下有显着变化。与C、N有关的优势功能菌Arenimonas、Devosia、Ferruginibacter、Flavobacterium、Hyphomicrobium、Mesorhizobium、Oryzihumus、Pedomicrobium、Segetibacter和Tumebacillus的相对丰度在NT5和NT20之间有显着差异,在CT5和CT20之间没有差异。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耕作和土壤深度解释了细菌群落88%的多样性和82%的组成,耕作和土壤深度通过BD、p H和SOC对物种多样性和组成有显着的间接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免耕土壤中如果仅仅取0-20 cm一层,可能会掩盖了土壤上下层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差异。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保护性耕作在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中的作用的认识和对土壤理化性质驱动细菌群落结构的理解。(3)NT20的真菌基因拷贝数显着低于其它处理。免耕和传统耕作中真菌的优势菌门包括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等,优势属包括被孢霉菌、普兰久浩酵母和木霉镰刀菌等。Chao 1和Shannon指数在NT5处理显着高于NT20,CT5和CT20之间没有差异。免耕和传统耕作0-5 cm和5-20 cm两个深度的真菌群落组成可以很好地形成聚类分布。免耕改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组成,并且真菌多样性和组成随土壤深度而变化。NT5的指示物种为Coniochaetales_sp。大部分潜在的致病菌相对丰度在NT5显着高于NT20,而CT5和CT20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但潜在的有益菌没有一致的趋势。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耕作和土壤深度可以解释真菌群落的64%多样性和95%组成。耕作方式和土壤深度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p H和容重间接改变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组成。(4)免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固氮菌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大。属水平上慢生根瘤菌属的相对丰度最大,其次是未分类细菌属和地杆菌属等。慢生根瘤菌属在所有处理中差异不显着。耕作、土壤深度对nif H基因拷贝数、Chao 1和Shannon指数无显着影响,PCo A分析表明免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固氮菌群落的组成差异显着。所有土壤理化特征与nif H基因拷贝数、Chao 1和Shannon指数都没有显着相关性,土壤容重与PC1显着相关。Mantel Test检验表明固氮菌群落与土壤容重显着相关。本研究结果突出了土壤容重对免耕土壤固氮菌群落组成的重要作用,加深了我们对耕作方式和土壤深度对土壤固氮菌群落作用的理解。

洪艳华[2](2021)在《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耕作响应非常敏感,长期频繁耕作可导致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学特性改变。然而,对于长期耕作后不同季节黑土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偶联关系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本研究于2017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分别采集未耕作(未开垦)土壤和长期耕作(连续耕作60年)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的共现网络特性,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长期耕作与未耕作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对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从而揭示黑土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长期耕作的响应规律,旨在为理解土壤微生物对长期耕作的响应机制、防止黑土水土流失、保护和修复黑土生态系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耕作土壤p H、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及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未耕作土壤,降低幅度分别为6.05%~11.03%、14.16%~16.67%、11.37%~29.84%、33.66%~36.38%和12.14%~21.53%;而硝态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未耕作土壤,增加幅度分别为67.19%~489.20%、2.00%~7.56%、379.56%~422.60%、43.69%~57.33%和121.88%~439.62%;土壤中脲酶活性差异不显着。2.长期耕作土壤中大粒径(>1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降低34.17%~51.37%;>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降低,而分形维数D和土壤可蚀性K均显着增加。3.不同季节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表现不同,与未耕作土壤相比,春季,长期耕作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着增加;夏季除Simpson指数显着增加外,其他指数均未达到显着差异;秋季细菌群落丰富度显着降低而多样性增加。各个季节长期耕作土壤真菌和古菌群落的丰富度及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均低于未耕作土壤;而古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未耕作土壤。微生物群落beta-多样性及共现网络分析发现土壤真菌群落与细菌和古菌群落相比最不稳定,容易受长期耕作和季节影响。4.长期耕作土壤,细菌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而变形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真菌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夏季和秋季明显增加;古菌中奇古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而深古菌门相对丰度较低,只存在于未耕作土壤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放线菌门可能存在于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或者可以促进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而变形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可能存在于小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或者促进小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5.在属水平,长期耕作土壤与未耕作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热酸菌属(Acidothermus)、硝化菌属(Nitrobacter)、Savoryella、甲烷丝菌属(Methanosaeta)和甲烷胞菌属(Methanocella)等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对黑土中纤维素降解、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以及产甲烷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小画线壳属(Monographella)、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脉孢菌属(Neurospora)等相对丰度均明显增加,这些菌中有些是植物的病原菌,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芽生球菌属(Blastococcus)、支顶孢属(Acremonium)、腐质霉属(Humicola)等相对丰度增加,可促进芳香类化合物降解和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长期耕作破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促进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解聚成小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水稳定性和抗侵蚀力下降。长期耕作加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氮的矿化而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且黑土p H降低,改变黑土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周转循环。土壤p H是影响黑土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壤有效磷和p H是影响真菌与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

赵若含[3](2021)在《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文中提出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以期为施肥制度优化、作物产量潜力增加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施氮180 kg·hm-2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深松条件下不施氮20~40 cm土层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且占比远低于耕层。2、0~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在深松、深耕耕作下较高;少免耕处理下4种施氮量0~100 cm土层铵态氮与硝态氮积累量均高于其它耕作处理,并且都在施氮225 kg·hm-2达到最大值。3、深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壤酶活性,在不施氮的情况下βX(β-1,4-木糖苷酶)、βG(β-1,4-葡萄糖苷酶)与CBH(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最高,在施氮180 kg·hm-2条件下NA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和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同时不施氮与施氮225 kg·hm-2处理下深松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成熟期0~20 cm土壤βX、βG与CBH活性。4、深松不施氮的情况下0~20 cm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深耕1条件下施氮12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松处理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0~20 cm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耕1条件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氮225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5、小麦季到玉米季,耕层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种群优势度和覆盖度表现为降低。耕作对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纲水平物种种类影响大于玉米耕层土壤,免耕处理的耕层土壤细菌丰富度相对较低,种群的优势度高于旋耕,且与深松和深耕差异不大;玉米成熟期免耕和深耕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低于旋耕和深松的处理。6、小麦籽粒产量在深松条件下,施氮180 kg·hm-2时最高。耕作与施氮互作穗数与千粒重变化差异较大,深耕30 cm施氮180 kg·hm-2穗数最多,其他耕作皆以施氮225kg·hm-2穗数最多。深松处理下,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深耕1显着提升小麦蛋白质、脂肪、面筋和沉降值含量,且在施氮180 kg·hm-2表现最优,但是会降低淀粉含量。7、经线性多元分析,由偏相关系数可知耕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施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团聚体是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主要成分。综合以上各指标得出结果,深松施氮180 kg·hm-2最适宜在本地推广。

沈晓琳[4](2021)在《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耕作是改善耕层土壤质量的重要途径。华北平原潮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该地区长期单一的旋耕方式易加剧土壤肥力的下降,还易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构成的基础,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和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土壤中三者的变化,而对土壤团聚体中的响应情况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山东省齐河县典型潮土,设置旋耕(RT)、深耕(DP)、深松(SS)和免耕(NT)四种耕作处理,使用干筛法将土壤筛分为>5 mm、5–2 mm、2–1 mm、1–0.25mm和<0.25 mm五个粒级土壤团聚体,探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微生物和线虫群落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旨在为寻求华北平原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的适宜耕作方式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和深耕处理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与传统旋耕相比,免耕显着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质量分数,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指标WMD和GMD值,并降低了分形维数Dm值;深耕显着提高了>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及WMD和GMD值。2.免耕和深耕处理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传统旋耕相比,免耕显着提高了土壤,尤其是较大粒级土壤团聚体中SOC含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DOC和POC含量;此外,免耕提高了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稳定性。深耕有利于秸秆腐熟的外源有机碳进入土壤大团聚体中,提高了土壤,尤其是较大粒级土壤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组分DOC和POXC含量。3.深耕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土壤固碳能力的提高。与传统旋耕相比,深耕显着提高了土壤中及>5 mm团聚体中真菌含量及真菌/细菌比值,提高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缓冲能力。各处理中,较大粒级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主要受碳氮比、含水量、p H值和团聚体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粒级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则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影响。4.深松和免耕处理提高了较大粒级团聚体中食细菌线虫占线虫总数的百分比,降低了植物寄生线虫所占百分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田养分环境;提高了瓦斯乐斯卡指数(WI),有利于食细菌线虫在土壤食物网中参与有机质和养分循环;提高了线虫通路指数(NCR),增强了大团聚体中土壤有机质的细菌分解途径。各处理土壤线虫总数和各营养类群线虫数量主要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p H值和土壤全氮含量显着负相关。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本研究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而影响土壤线虫群落,最终又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具体来说,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了PLFAs总量(路径系数为0.37,下同)、真菌/细菌(-0.19)和微生物Shannon指数(-0.10),而PLFAs总量影响了线虫总数(0.02),真菌/细菌和微生物Shannon指数共同影响了线虫Shannon指数(0.11和0.05);土壤线虫总数和线虫Shannon指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着负面作用(-0.46和-0.28)。综合来看,深耕和免耕均有利于土壤结构的稳定和土壤肥力的提高,此外,深耕提高了土壤真菌含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贮存;而免耕则改善了土壤养分环境,有利于土壤线虫参与土壤养分和有机质的周转。

李福[5](2021)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耕地质量下降,秸秆资源过剩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本文设立了秸秆还田条件结合深翻+重耙(SDH)、深松+重耙(SSH)、深松浅翻+重耙(SSS)、重耙(SH)、旋耕(SRT)、免耕(SZT)和传统耕作(CK)等7个耕作处理,其中秸秆不还田传统耕作(CK)为对照组,通过秸秆还田结合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指标、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大兴安岭东麓的黑土地地力提升及玉米产量提高的最佳耕作方式,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表明,深松浅翻+重耙处理在0~60cm土层均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大团粒结构。在0~60cm土层各处理土壤容重呈现出随着耕作年份的增加,土壤容重逐年下降,而孔隙度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40~60cm土层,深翻+重耙、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重耙处理较为显着的降低耕地容重,分别降低了11.00%、9.00%和5.00%,同时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对土壤质量含水量的研究表明,两年内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时间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整体表现为在灌浆期达到峰值。(2)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后短时间内土壤有机质迅速增长,经过一个生长周期有机质水平再次降低。第一年0~40cm土层收获后SSH、SSS、SH和SZT处理显着降低土壤p H,SDH、SSH、SSS和SH处理速效磷和全钾含量升高;SDH、SSH和SSS处理能够显着提升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含量。第二年0~60cm土层收获后各处理p H降低,SDH、SSH、SSS处理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全磷和全钾含量;SSH和SSS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3)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研究表明,除免耕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株高均呈现降低趋势;第一年收获期玉米穗位高重耙和旋耕处理显着低于CK,第二年玉米穗位高深翻+重耙、深松浅翻+重耙和免耕处理均高于CK;第一年收获期玉米突尖长深松+重耙和免耕处理均高于CK,第二年玉米突尖长重耙和旋耕处理显着低于CK,其余处理均高于CK;两年收获期玉米单株鲜重各处理均显着高于CK。(4)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性状的研究表明,第一年SSH和SSS处理玉米产量显着高于SDH、SH和SRT处理,其中SSH较CK显着提高,提高5.3%;第二年SDH、SSH和SSS处理玉米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较CK显着提高,分别提高13.45%、17.33%和17.89%。上述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深松+重耙处理和深松浅翻+重耙处理较其他处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能力强,对增加玉米产量也达到了显着水平,综合考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可优先选用深松及深松浅翻耕作作为试验地玉米种植的耕作措施。

王晓娇[6](2021)在《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IPCC第六次评估启动了《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强调“将全球变暖限制1.5℃而不是2℃或更高的温度”。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导致CO2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农田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施肥措施对其影响很大,明确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旱作农业主要的施肥措施是增施氮肥和有机培肥。然而,不同施肥措施对旱作玉米农田系统碳平衡和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缺乏深入解析,有机培肥模式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仍不明确,以及如何从环境和经济效益角度综合评估施肥措施的效果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运用Meta方法探讨了有机培肥措施在区域尺度上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其次,依托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玉米农田的有机物料等氮投入培肥试验[不施肥(CK)、氮肥(NF,200 kg N hm-2)、有机肥(OM,6000 kg·hm-2)、秸秆(ST,28500 kg·hm-2)、有机肥结合氮肥(OMNF,3000 kg·hm-2+100kg·N hm-2)]和氮肥不同水平[主因素,N0(0 kg·hm-2)、N1(100 kg·hm-2)、N2(200 kg·hm-2)、N3(300 kg·hm-2)]结合不同施氮方式[副因素:基肥T1(1/3基肥+2/3拔节期肥)、T2(1/3基肥+1/3拔节期肥+1/3大喇叭口肥)]的裂区试验共2个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测定2017和2018年指标并结合2014-2018年产量数据,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2排放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碳组分、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阐明了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明确了不同施肥措施的产量稳定性和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为“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整合分析表明有机培肥措施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建议在中国北方采用无机肥+有机肥或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措施与不施肥和施无机肥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显着提高生育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土壤CO2排放量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区域间差异不显着(P>0.05);施用鸡粪类有机肥比其他有机肥能增加土壤CO2排放量,不建议鸡粪单独大量施用;施用有机肥会显着增加灰漠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农田土壤CO2排放量与年均气温成正比、与年均降水量成反比;有机肥+无机肥、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比单施有机肥减少了农田土壤CO2排放量,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与不施肥间差异不显着(P>0.05)。2.有机培肥措施和增量施氮虽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却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作物碳排放效率、提升了农田碳汇功能。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在全年和生育期随时间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休闲期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培肥措施下,NF、OMNF处理的土壤CO2排放量、作物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ST、OM处理(P<0.05),农田净碳释放量的2年均值表明,ST、NF、OMNF和OM处理均表现为碳汇,其中ST处理碳汇功能最大,OMNF次之,CK处理表现为碳源。施氮时期、施氮时期与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CO2排放平均通量、排放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土壤CO2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N2、N3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N2、N3处理作物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N1、CK处理(P<0.05),农田净碳释放量的2年均值表明,N3、N2、N1处理均表现为碳汇,CK处理表现为碳源。3.有机培肥、增施氮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玉米农田有机碳及其组分,降低土壤碳库稳定性,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不同施肥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变0~3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其中有机培肥(OM、ST、OMNF)、增施氮肥(N2、N3)措施比CK处理提高显着(P<0.05),施氮时期、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及其部分组分均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施肥措施的有机碳组分均以矿质结合态有机碳为主;ST、OM处理的土壤碳库稳定性显着低于NF、CK处理(P<0.05),OMNF处理居中,相反,ST、OM和OMNF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着高于NF、CK处理(P<0.05);N2、N3处理土壤碳库稳定性显着低于N1、CK处理(P<0.05),相反,N2、N3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着高于N1、CK处理(P<0.05)。4.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CO2排放的调控机制不同不同施肥措施下,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总解释度为75%,影响总效应为-0.63,其中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影响最大,正向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次之,负向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土壤容重、蔗糖酶影响较小,土壤温度通过作用于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土壤含水量通过作用于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环境因子对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总解释度为52%,影响总效应为2.84,其中土壤温度影响最大,土壤含水量、脲酶影响较大,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较小,土壤温度通过作用于脲酶、蔗糖酶、ROOC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土壤含水量则通过作用于MBC、ROOC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5.有机培肥和增量施氮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籽粒产量稳定性和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从多年籽粒产量的评估结果来看,不同培肥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其中OMNF、NF处理具有最高的平均籽粒产量,OMNF处理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的籽粒产量稳定性和增产潜力。从生态服务总价值2年均值来看,ST处理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最大,OMNF处理次之,其中OMNF处理的农产品服务价值大于ST处理;施氮时期、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无显着影响(P>0.05),氮肥不同水平下各处理平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差异(P<0.05),N2处理具有最佳的籽粒产量稳定性、增产潜力,N3处理次之。N3、N2处理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差异不大,显着高于N1、CK处理(P<0.05)。综上,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以显着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和碳库稳定性、降低土壤碳排放效率,提升土壤碳汇和生态服务价值,是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玉米农田比较适宜的培肥措施;单施氮肥模式下,推荐200 kg·N hm-2和1/3基肥+2/3拔节期肥的施肥模式;在“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的背景下,更建议采用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技术。

李帅[7](2021)在《广西典型农地土壤水分变化及对降雨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广西免耕、耕作、免耕秸秆覆盖、耕作秸秆覆盖4种不同耕作处理的甘蔗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区土壤水分及气象数据的长期监测,结合室外采样、室内试验及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及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影响,揭示耕作及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的作用,为提高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抗旱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覆盖和不覆盖条件下,耕作处理的各深度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免耕处理,且耕作处理的土壤水分亏缺度小于免耕处理。免耕条件下,覆盖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免耕处理,10-30 cm层和30-50 cm层土壤含水量大小呈现交错分布,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亏缺度低于不覆盖处理。耕作条件下,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不覆盖处理,水分亏缺度低于不覆盖处理,差异显着。因此在广西甘蔗种植区实施耕作秸秆覆盖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甘蔗的生长。(2)揭示了不同耕作处理下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气温是影响土壤水分的最主要因素,而耕作和秸秆覆盖方式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下垫面条件来改变环境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水分对降雨及气温的响应程度。在覆盖和不覆盖条件下,耕作处理与降雨及气温的相关程度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免耕和耕作条件下,不覆盖处理对气温及降雨的相关程度高于覆盖处理。由此可见,耕作处理增强了外界环境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使土壤的蒸发和降雨入渗能力得到增强,而秸秆覆盖则削弱了这种影响,因此,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的耕作措施能够降低土壤无效蒸发,增加降雨入渗效果。(3)明确了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的降雨响应过程。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耕作和耕作覆盖处理的各层次土壤水分与降雨同步性强更好,对降雨的响应更为强烈,土壤含水量均值及峰值均高于免耕和免耕覆盖处理,在降雨发生时水分能够快速入渗,并迅速向下传递,从而使土壤各层次水分对降雨有明显的响应过程,而免耕及免耕覆盖处理的降雨入渗能力较弱,对降雨的响应程度不明显。因此,耕作及耕作覆盖处理均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从而有利于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充。(4)阐述了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的衰减过程。一次降雨过后,土壤水分会随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迅速降低,且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水分损失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覆盖条件下,免耕处理的土壤水分消退速率较缓,土壤保水性更好;覆盖条件下,免耕的0-10 cm和10-30 cm的土壤水分损失率更高,耕作30-50 cm土壤水分损失率略高于免耕。免耕条件下,覆盖处理0-10 cm和30-50 cm层土壤水分损失率略低于不覆盖处理,而10-30 cm土壤水分损失率高出不覆盖处理13.9%。耕作条件下,覆盖处理各层土壤水分损失率均低于不覆盖处理,说明覆盖处理的保水能力更强。综上,耕作覆盖处理保水性能更好,在长期干旱情况下能够显着减少土壤的无效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损耗。

安思危[8](2021)在《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降雨少,且经常遭受风蚀侵害以及长期土壤耕作制度单一导致的土壤保墒蓄水能力差、玉米产量不高等问题,探讨了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镇示范区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东旭20”,设置常规旋耕垄作(Con)、免耕秸秆移除(T1)、免耕+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T2)、垄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T3)、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T4)、垄作+全秸秆碎混还田(T5)、平作+全秸秆碎混还田(T6)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生育时期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养分、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与黑龙江省半干旱区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保土、保水、抗旱、增产的耕作方式,优化完善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玉米栽培耕作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平作条件下,春季深松+秸秆深翻还田处理较秸秆碎混还田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均提高了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43%~25.29%、59.93%~112.78%和3.84%~17.23%。在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平作春季深松处理较垄作春季深松处理提高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幅分别为8.16%~38.73%、18.01%~32.45%、5.14%~23.17%和4.95%~99.53%。在平作条件下,春季深松+秸秆深翻还田处理较秸秆碎混还田处理均显着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玉米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8.53%~19.24%、34.19%~78.32%、20.02%~23.56%、65.79%~107.04%和6.15%~11.46%。在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平作春季深松处理较垄作春季深松处理均增加了拔节期和抽雄期玉米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幅分别为4.10%~16.36%和1.71%~4.25%,均增加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为0.80%~26.90%;在全秸秆碎混还田条件下,垄作处理较平作处理均增加了拔节期和抽雄期玉米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增幅分别为5.31%~7.54%和0.72%~4.77%,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为11.20%~30.09%。玉米平均产量表现为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垄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免耕+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垄作+全秸秆碎混还田>常规垄作旋耕>平作+全秸秆碎混还田>免耕秸秆移除。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综上所述,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处理为本试验中效果较好的耕作方式。

高天平[9](2021)在《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适合华北平原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本试验于2018-2019年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020年采用“3D空间法”对根际分布特征及根际环境进行了研究,系统探讨了秸秆还田(1)与不还田(0)条件下深翻(PT)、深松(ST)、旋耕(RT)等3种耕作方式对夏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不同耕作措施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根长、根干重、根表面积、根半径均表现为增加,灌浆期较不还田分别增加33.75%、17.58%、21.75%和8.78%。秸秆还田显着促进了根系的发育。同一耕作方式在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空间构型。拔节期RT1和PT1水平方向上根长密度分别比ST1高出13.85%和10.23%,ST1显着增加垂直方向30-60 cm根长密度,较RT1提高86.38%;PT1和RT1距离植株10-20和20-30 cm的比根长显着高于ST1;旋耕处理拔节期0-40 cm土壤根半径较深翻处理提高了22.01%,深松处理40-60 cm根半径较深翻处理显着提高了36.37%。ST1拔节期分布呈现“水平窄、垂直深、下层粗”特征;RT1呈现“水平广、垂直浅、下层细”的特征,PT1空间构型介于二者之间。各处理灌浆期与拔节期表现出相似空间分布特征,总根长和总根干重较拔节期显着增加,其中RT1灌浆期0-20 cm根长密度较拔节期增加51.75%,上层根系分布更加拥挤,下层根系增加;ST1水平辐射范围变大。ST1和RT1显着提高了灌浆期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较PT1分别提高28.61%、29.59%、5.72%和20.99%。秸秆还田显着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秸秆还田0-40 cm土壤总孔隙度和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较不还田分别提高4.46%、11.88%,0-20 cm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分别提高5.74%、18.47%、16.62%和51.97%。RT1处理显着提高0-1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土壤水分和速效磷,较PT1分别提高14.68%、16.06%和206.05%。ST1和PT1较RT1显着提高10-40 cm土层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灌浆期10-60 cm的土壤含水量较RT1分别提高9.51%和8.76%。ST1和PT1在0-3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较RT1分别提高了18.97%、14.98%、16.62%和12.53%。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灌浆期根长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二项分布关系,拔节期和灌浆期根干重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线性相关(p<0.01);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总孔隙度、MWD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秸秆还田较不还田能够显着提高了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两年平均夏玉米产量较不还田显着增加6.7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29%。深松还田显着提高夏玉米产量,两年平均产量达8.81t/hm2,较深翻还田和旋耕还田提高5.19%和3.23%。在2018年降水较多年份显着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2019年干旱年份增加了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由相关分析可知,拔节期根长和灌浆期根干重、根表面积和根半径与夏玉米产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显着改善了土壤水肥环境,促进了根系发育,从而提高叶面积和叶片光合速率,利于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和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深松还田处理能够形成较大的根系,具有较大的根表面积,且“水平窄、垂直深、下层粗”根系空间分布利于高产群体形成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旋耕环境中较大的容重阻碍了根系的下扎,呈现出“水平广、垂直浅、下层细”空间分布,主要利用上层土壤资源,在干旱年份具有较大的减产风险。因此,推荐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为深松还田。

高斯曼[10](2021)在《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秸秆腐解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秸秆还田是实现肥料化利用的重要方式。然而,长期的秸秆全量还田致使土壤中大量未腐解的有机残体累积,易造成农田C/N失衡,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通过合理的耕作和农田施肥管理措施,可以改变秸秆还田后的深度、水热条件及微生物状况,平衡农田土壤C/N,从而促进秸秆的腐解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同耕作方式(深松耕CPT、免耕ZT和翻耕PT)和不同施氮量(N1:180 kg N·hm-2、N2:240 kg N·hm-2、N3:300 kg N·hm-2)双因素处理,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还田秸秆的腐解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丰度的动态响应,旨在找到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量的最佳组合方案,为实现培肥地力和作物稳产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耕作方式的角度看,保护性耕作CPT和ZT相较于PT可以有效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含水量、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与此同时N2下的含量显着高于N1和N3。从耕作方式和氮肥的交互作用来看,在ZT-N2较其他耕作方式和氮肥的组合显着提升土壤养分。CPT和ZT相较于PT显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同一耕作处理下增施氮肥也能使微生物量氮增加。耕作和氮肥对微生物基因丰度具有显着的交互效应,CPT与ZT能够显着增加cbh I、lac基因和真菌的丰度,而PT增加了细菌的丰度。cbh I、lac基因和真菌的丰度在N2条件下表现较好,相同耕作处理下细菌的丰度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总的来看,本试验条件下ZT-N2处理是适合农田培肥的农田管理措施。(2)在不同处理下,小麦秸秆最终腐解率均达到了53%,此时小麦秸秆整体结构破坏严重,整体呈较为破碎的段状结构。两年的腐解进程均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慢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其中最高腐解速率可达0.24 g·d-1。总体看来,ZT相较于CPT和PT对促进秸秆腐解具有显着影响,在ZT处理下,施氮量在N1和N2下能够显着提高小麦秸秆腐解速率。因此ZT-N1和ZT-N2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腐解更快。同时,土壤硝态氮、铵态氮与秸秆腐解速率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而有机碳与秸秆腐解速率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3)耕作、氮肥以及耕作和氮肥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具有显着影响,在ZT-N2处理下夏玉米具有最高的产量7502.5 kg·hm-2。各处理下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不同:ZT处理下能够增加夏玉米的穗粒数和籽粒产量,CPT处理夏玉米的百粒重显着增加;N2处理下能够增加夏玉米的穗粒数和籽粒产量,而N1处理能够增加百粒重。综合分析认为,秸秆免耕还田配施氮肥240 kg N·hm-2的农田管理措施可以显着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丰度,促进秸秆腐解转化,对夏玉米的产量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是本试验条件下土壤培肥和作物稳产效果更明显的一种秸秆还田方式。

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2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免耕对土壤基础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1.3 土壤理化生性质测定
        2.1.4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免耕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的影响
        2.2.2 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土壤理化生属性对耕作和土壤深度的响应
        2.3.2 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储量对耕作和土壤深度的响应
    2.4 小结
第3章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1.2 细菌的定量PCR测定
        3.1.3 细菌高通量测序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免耕对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3.2.2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3 免耕对土壤功能细菌的影响
        3.2.4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3 讨论
        3.3.1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3.3.2 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1.2 真菌ITS的荧光定量PCR
        4.1.3 真菌ITS的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4.1.4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
        4.1.5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免耕对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4.2.2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2.3 免耕对土壤潜在的致病菌和有益菌的影响
        4.2.4 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4.3.2 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1.2 固氮菌nif H基因的定量PCR分析
        5.1.3 固氮菌nif H基因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5.1.4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
        5.1.5 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5.2.2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2.3 土壤固氮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5.3.2 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组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期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长期耕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3 长期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2.4 长期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级及稳定性的测定
        2.3.2 土壤其他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
        2.3.5 微生物的共现网络分析
        2.3.6 相关性分析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长期耕作对黑土含水量的影响
        3.1.2 长期耕作对黑土p H的影响
        3.1.3 长期耕作对黑土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1.4 长期耕作对黑土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1.5 长期耕作对黑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1.6 长期耕作对黑土全钾和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3.1.7 长期耕作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3.2 长期耕作对黑土酶活性的影响
        3.2.1 长期耕作对黑土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2.2 长期耕作对黑土脲酶活性的影响
        3.2.3 长期耕作对黑土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2.4 长期耕作对黑土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2.5 黑土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3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1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2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3 长期耕作对黑土古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4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5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6 长期耕作对黑土古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7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8 黑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3.9 黑土微生物beta-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4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4.1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2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3 长期耕作对黑土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4 黑土微生物群落门水平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4.5 黑土理化性质与微生物属水平群落组成之间的关系
    3.5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共现网络的影响
        3.5.1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共现网络的影响
        3.5.2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共现网络的影响
4 讨论
    4.1 长期耕作影响黑土的理化性质
    4.2 长期耕作改变黑土的酶活性
    4.3 长期耕作影响黑土微生物的多样性
    4.4 长期耕作改变黑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1.2.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2.4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2.1 引言
    2.2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0~2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20~4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3.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4.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4.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3.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3.3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5.4.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6.1.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4)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2.2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及试验设置
    2.2 土壤样品采集
    2.3 测定方法
        2.3.1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稳定性的测定
        2.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测定
        2.3.4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测定
        2.3.5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测定
        2.3.6 土壤线虫的分离和鉴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3.1.1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3.1.2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3.2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 土壤p H值与含水量
        3.2.2 土壤全氮
        3.2.3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
    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3.3.1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2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3 耕作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4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5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
        3.3.6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的影响
    3.4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4.1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3.4.2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3.4.3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4.4 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3.5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的影响
        3.5.1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线虫总数的影响
        3.5.2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线虫营养类群的影响
        3.5.3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生态指标的影响
        3.5.4 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3.6 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线虫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讨论
    4.1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2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4.3.1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2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4.4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5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的影响
    4.6 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线虫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1.2.2 不同耕作方式研究进展
        1.2.3 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2.2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2.3 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容重的影响
        3.1.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3.1.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2.1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p H的影响
        3.2.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3.2.8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4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4.2.1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4.2.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2.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研究进展
        1.2.2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进展
        1.2.3 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稳定性研究进展
        1.2.4 农田生态系统产量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样品
        2.4.2 土壤CO_2排放测定
        2.4.3 产量和生物量测定
    2.5 指标计算和统计分析
        2.5.1 区域尺度农田土壤CO_2排放
        2.5.2 土壤CO_2-C排放量
        2.5.3 碳排放效率
        2.5.4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
        2.5.5 土壤碳库稳定性指数
        2.5.6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2.5.7 产量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
        2.5.8 水分利用效率
        2.5.9 生态服务功能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有机肥施用对中国北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META分析
    3.1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总体影响
    3.2 有机肥施用下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3.2.2 不同培肥措施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2.3 不同土壤类型下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2.4 不同气候条件对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变化特征的影响
        4.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2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5.1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作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1.2 无机氮肥单施对旱作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2 不同施肥措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的影响
        5.2.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的影响
        5.2.2 无机氮肥单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6.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6.1.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6.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2.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2.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3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3.1 有机无机培施对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3.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及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7.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7.1.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7.1.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_2排放、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机制
        7.3.1 环境因子共线性诊断
        7.3.2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_2排放影响机制
        7.3.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产量稳定性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1 不同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1.2 无机氮肥单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2 不同施肥措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2.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2.2 无机氮肥单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3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有机肥措施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META分析
        9.1.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9.1.3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9.1.4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9.1.5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和CO_2排放的影响机制
        9.1.6 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9.2 主要结论
    9.3 特色与创新
    9.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7)广西典型农地土壤水分变化及对降雨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耕作措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条件
        2.1.5 植被条件
    2.2 试验设计
        2.2.1 样地布设
        2.2.2 土壤水分及降雨监测
    2.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基本性质
        2.3.2 饱和导水率
        2.3.3 土壤水分常数
        2.3.4 土壤孔隙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基本性质
    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1.1 土壤质地
        3.1.2 土壤容重
        3.1.3 土壤有机质
    3.2 土壤水力特性
    3.3 土壤孔隙分布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4.1 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4.1.1 土壤含水量日变化特征
        4.1.2 土壤水分统计特征分析
        4.1.3 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分析
    4.2 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储水与亏缺状况
        4.2.1 土壤储水量
        4.2.2 土壤水分亏缺度
    4.3 不同耕作处理下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的降雨响应过程
    5.1 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5.1.1 干旱少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5.1.2 中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5.1.3 大雨及暴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5.2 不同降雨类型下土壤水分统计特征值
    5.3 一次降雨后土壤水分衰减特征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2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3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品种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样品采集
        2.4.1 土壤样品采集
        2.4.2 植株样品采集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5.2 土壤养分的测定
        2.5.3 玉米出苗率的测定
        2.5.4 玉米叶面积及株高的测定
        2.5.5 玉米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5.6 玉米叶绿素(SPAD)含量的测定
        2.5.7 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1.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1.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1.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1.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1.5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3.2.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2.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2.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2.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2.5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3.3.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3.3.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3.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3.3.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3.5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3.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4.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4.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4.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1.2.4 土壤理化性质与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
        1.2.5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取样与处理方法
        2.3.2 地上部性状
        2.3.3 光合特性
        2.3.4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
        2.3.5 土壤化学性状指标
        2.3.6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2.3.7 水分利用效率
        2.3.8 产量及构成要素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3.1.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根系时间分布的影响
        3.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3.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3.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拔节期和灌浆期地上部性状的影响
        3.3.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相关性分析
        3.4.1 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回归分析
        3.4.2 根系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4.3 根系参数与干物质水分生产效率、耗水量和干物质相关性分析
        3.4.4 根系参数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4.1.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4.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特性时间分布的影响
    4.2 土壤理化性质和根系空间分布
    4.3 根系的空间分布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秸秆腐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腐解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2.2 土壤微生物对秸秆腐解的影响
        1.2.3 耕作方式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耕作方式和氮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3.1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1.3.2 耕作和氮肥对秸秆腐解的影响
        1.3.3 耕作和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取样时间和方法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3 秸秆腐解相关指标测定
        2.3.4 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测定
        2.3.5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3.1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3.1.2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3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pH的影响
        3.1.4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3.1.5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3.1.6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3.2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2.1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3.2.2 耕作方式和氮肥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3.3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丰度的相关性
第四章 耕作和氮肥对秸秆腐解的影响
    4.1 秸秆腐解形态变化特征
    4.2 秸秆腐解残留动态分析
    4.3 秸秆腐解速率变化
    4.4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与秸秆腐解速率的相关性
第五章 耕作和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1 耕作和氮肥对夏玉米穗粒数的影响
    5.2 耕作和氮肥对夏玉米百粒重的影响
    5.3 耕作氮肥对夏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
    6.1 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6.2 耕作和氮肥对秸秆腐解的影响
    6.3 耕作和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李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洪艳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3]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D]. 赵若含.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4]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研究[D]. 沈晓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 李福.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D]. 王晓娇.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7]广西典型农地土壤水分变化及对降雨响应的研究[D]. 李帅.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8]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安思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9]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高天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10]耕作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秸秆腐解的影响[D]. 高斯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