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中国财经大盘点(论文文献综述)
白雨霏[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解决农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用来解决“三农”问题,其中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贫困是与生活富裕这样的要求相悖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国在2020年底实现了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但是对于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防治返贫工作与精准脱贫工作同样重要。因此,针对有人因资金返贫、因病残返贫、因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返贫或因其他因素返贫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农村返贫的措施。在脱贫攻坚完成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数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贫困与返贫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L县脱贫返贫户为案例进行研究,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本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等的概述。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相关的核心概念、梳理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山西省L县为研究对象,根据L县的扶贫实践情况,分析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剖析出可能存在返贫的风险。第四部分介绍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的路径,以求为其他地区预防返贫提供一点借鉴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预防返贫,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实践价值,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和深入研究。总之,预防农村返贫的路径是针对农村问题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巩固脱贫成果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促进农村各方面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必由之路。
刘滢泉[2](2020)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充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和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愈加严重。能源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种类,当前,世界能源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石燃料。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燃烧会带来酸雨、雾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国际社会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等问题浮出水面,也让许多国家更清醒地意识到能源供给持续性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屡次发生的核事故,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引发了人类对核能安全的不信任。一些国家相继宣布“弃核”,并努力实现从核电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低碳、清洁、可持续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青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从过去个别国家、部分地区逐步扩展成为全球各国的一致行动。各国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降低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转型;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初始投资成本高、成本受技术创新进步影响大、长期成本有下降空间等显着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巨大的投资、研发成本给成立初始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传统能源相竞争。考虑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这一特点,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生态、经济价值,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政策,用以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作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领域占得先机,就将在这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中获得优势地位。世界各国既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经济社会存在竞争的利益个体,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在争夺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国际市场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补贴作为一种常用的政府激励措施,成为各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随着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补贴措施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应当如何使用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更是对各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合规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各国普遍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给予补贴的背景下,相比环境负面效应更大的化石能源补贴,为何可再生能源补贴屡遭国际争端诉讼?成为本文研究国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从GATT到WTO,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WTO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了秩序,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维护作出了贡献,其制度的详实程度、争端解决机制的广泛实践,成为全球化时代成员方遵守的“模范国际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WTO既有制度的僵化、新规则的难以达成,都让成员方对WTO“究竟走向何方”产生了怀疑。争端解决机构难以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难以开展合规论证,正是WTO既有制度僵化的印证和缩影。与多边经贸规则难以达成相对应,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欧盟、日本主导或参与了TPP、CPTPP、USMCA、EPA谈判,并达成了一系列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具体到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前述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环境条款”“一般例外条款变通适用”等规则的设计,事实上改变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体现了先进发达国家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的战略意图。虽然目前而言,这些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相对原则,且未有争端实践适用,但结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推而广之,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先进发达国家在推进诸边、双边层面经贸规则发展的同时,也在国内层面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手段,设计覆盖研发、投资、生产、销售环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并向全球输出了“上网固定电价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等制度设计,在国内法制度层面实现了领跑。而今,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补贴支持,先进发达国家更多地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其中部分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参与自由市场竞争的实力。由此不难发现先进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领域的整体设计图谱:第一,在国内法制度层面逐渐将市场因素纳入原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以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成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第二,把握既有多边经贸规则,发起对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措施争端,为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时间;第三,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践,制定有利于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条款,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立法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核能安全性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我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的当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在国际上屡遭反补贴诉讼。研究国际法律制度,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在于,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自2004年后未有新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缺乏系统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散见于法律、政策之中,且多以政策形式出现,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法制化程度明显不足,部分制度的合规性也有待论证。制度的局限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实践中“弃风弃光”现象一方面是电力消纳的统筹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合理性的实践质疑。如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成为本文研究国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将在既有多边贸易体系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寻找制度依据,并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探析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及制度问题,并将归纳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内国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趋势,以推进多边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本文从法学视角出发,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价值、实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分析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相关制度,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及WTO制度,归纳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所应遵循的逻辑思路;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中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制度,从诸边、双边层面为多边层面制度革新提供参考借鉴依据;讨论了可再生能源补贴专向性、不可诉补贴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补贴与GATT1994第20条的关系等几个法律问题,就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发展提出了建议;对标WTO既有规则体系及案例实践,审视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的合规性,在结合他国立法、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审视国内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科学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解决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由以下五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补贴概念的界定,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层面为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发现,环境、气候、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环境问题的无国界特征,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发展可能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结合“幼稚产业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政府通过“有形的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化能源产品的最终成本,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符合自然法的公平价值和理性精神,体现了自然法的核心诉求。在综合政策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空间、可实现,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作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政府干预手段和调控措施,其存在必要性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然而,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质疑、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救济措施、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争端频发,可再生能源补贴“深陷”国际法律争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性备受质疑,成为了本文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的动因所在。第二章围绕WTO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适用这条主线,在第一节分析了WTO框架下SCM协定、GATT1994、GATS和《农业协定》中的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的制度及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适用性,发现除了SCM协定,其他协定中的补贴制度都无法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提供充分依据;除了《农业协定》中的“绿箱”国内支持措施,其他涵盖协定中均无肯定可再生能源补贴环境价值、正外部性的补贴制度,有鉴于《农业协定》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因此当前WTO框架下没有专门适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特殊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论证遵循一般补贴认定、论证规则。在第二节中,结合WTO争端解决实践,以“加拿大-可再生能源案”为例,详细分析了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确定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规则;并结合DSB裁决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肯定了既有合规论证规则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WTO补贴争端实践发展,发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呈现“非补贴”化处理和高频度嵌入“国内成分要求”两个显着发展特点。而今,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发展呈现“停滞”状态,结合实践发展反思制度本身,发现WTO框架下补贴认定制度和分类制度都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无法在既有补贴制度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提供豁免机会。DSB实践中形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方法,是根据当前WTO框架下补贴制度做出的最无奈,也是最积极的选择,这种合规论证方法虽然暂时为非禁止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在事实上构建了暂时的绿色安全网,但从解决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依然不是根本之道。第三章围绕“非多边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从“诸边、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视角和“单边”内国法视角分别切入,系统梳理了重点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诸边、双边”维度下,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度创新,事实上拓展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从实体层面将环境因素融入补贴制度、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设计改变了国有企业补贴认定方式,从程序层面凸显了对透明度原则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多个国家(地区)认识到了既有WTO框架下补贴制度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需求,并在区域贸易协定中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发展尝试,这对在多边层面尝试制度革新提供了发展思路。当然,区域贸易协定中许多创新规则的设计还不够完善,相比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相对更为原则,实践中也未有争端案例适用这些创新规则,规则如何加以运用、解释还有待实践的发展。在“单边”维度下,列举国家都对可再生能源给予了形式各样的补贴,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列举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制化程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共同构筑了制度体系。列举国家相互之间在制度上也存在相互借鉴,同一补贴制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需要特定国家结合本国能源市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适用。而今,市场因素逐渐并充分融入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可以预计,根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逻辑,无论一国实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究竟为何,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补贴的规模、数量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可再生能源产业最终面向的是自由市场,并将在自由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对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制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多边层面制度革新及中国相关制度发展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第四章根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展困境和制度适用问题,参考非多边视角下相关制度的发展实践,以WTO法律制度为基础,从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和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两个层面出发,为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第一节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通过对不可诉补贴制度恢复、修订,为具有环保、科研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构建了绿色空间;通过《环境产品协定》谈判视角下为可再生能源产品争取特殊待遇;参照《农业协定》分类模式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设计特殊规则,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提供发展思路。第二节根据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特点,结合“具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无法在补贴制度范畴内得到救济”的现状,尝试在补贴制度之外,为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论证寻找制度依据;效仿EPA吸纳一般例外条款的做法,着力探析WTO框架下GATT1994第20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并在归纳GATT1994第20条实际适用效果的基础上,从适用方法变更、条款修改两种“必要的变通”模式出发,建立了可再生能源补贴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路径。虽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阻力重重,但还是应当有制度革新的愿景和勇气,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合法性论证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指引。结合逆全球化发展浪潮,多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当结合多边、诸边、双边、内国法实践发展,以原则导向的修订为起点,明确制度改革基本方向,以期实现从原则形成到原则接纳,再到规则形成到规则接纳的发展过程,有策略、有方法的实现多边经贸规则渐进式改革的目的。综合第四章的制度设计,本文将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性论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需要多边层面规则的革新,无论是否最终在WTO平台解决,WTO既有制度和实践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在既有多边补贴制度框架内,最紧迫的就是重建不可诉补贴制度,在原则修订的基础上,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创造绿色空间;第三,对于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可通过在对GATT1994第20条进行“必要的变通”的基础上加以适用,为该类措施在制度层面再提供一次得以豁免的机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起步较晚,既有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的内容,且以政策为主。第五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具体类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内容,归纳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的三个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向“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并举”的方向转变;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融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内容。中国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呈现法制化程度不高、制度内容科学性有待提升两个明显不足,存在发展完善空间。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价值,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涌现,本章第二节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要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在“遵守国际法义务”“借鉴他国有益实践”“坚持因地制宜思路”基本思路的指引下,针对第一节中提出的制度问题,着力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法制化水平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的科学化水平,并对涉嫌“国内成分要求”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给予了特别关注。第二,要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在“坚定多边立场”“坚持国际合作”基本思路的指引下,积极关注并参与多边、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并对多边、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过程“非商业援助制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基准”等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对“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项目进行了发展展望。中国是WTO的重要成员方,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实际受益者和坚定拥护者,围绕WTO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改革设计中国方案,既是履行负责任大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的重要举措,也是争取21世纪国际经贸新规则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无论WTO本身最终走向何方,多边经贸组织、多边经贸规则都不可或缺,在多边经贸规则重构的当下和未来,保持关注、持续参与、主动发声,都是避免成为新多边经贸规则“被动接受者”的积极作为。在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中,提交中国方案设计,是贡献中国智慧的有益尝试,也是坚定多边经贸谈判立场的实际行动。中国也应积极关注CPTPP、USMCA、EPA谈判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走向,了解区域贸易协定在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中国更应在自己主导的RECP谈判、“一带一路”倡议中,将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制度加以融入,为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进行积极尝试。未来,人类文明必然会进入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但前往这条新能源的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今的新能源,在科技发展后可能会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也会给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带来新的内容。即使在当下,化石能源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消费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壮大仍然有赖于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因此,一要统筹兼顾、遵循能源发展规律,重视传统能源法律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传统能源在步入新能源时代的“桥梁”作用;二要为科技进步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业化留有充分的制度发展空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立法需求,展现制度的前瞻性,多面助力国家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三要充分关注可再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生态税等层面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以期为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更为全面的制度体系。
陈艳[3](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夏欣[4](2020)在《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稳步推进,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们的投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由于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储蓄存款、国债等传统投资方式的利率不断降低,通过股票投资虽然有获得高收益的可能,但它对投资者的专业水平有一定要求,且相应的投资风险也更高,并不适合所有的普通投资者,因此,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等特点的个人理财产品应运而生,个人理财业务也成为广受关注的新型投资方式。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通过存贷利差获利的传统盈利模式已不再适行,面临着严峻的业务转型压力,于是,各大商业银行不断加强理财业务的发展力度,将其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因此,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的首只理财产品是在2004年由光大银行发行的。此后,其他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也陆续上市,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每年以10%到20%的速度增长。此外,为了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细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继出台,要求商业银行转变理财产品运作模式,进行净值化转型,截至到2020年底,保本型理财产品要彻底退出理财市场。南昌农商银行由洪都信用社改制而成,于2012年首次发行理财产品,是江西省首家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农村商业银行,它依托保本理财产品的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道路上,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南昌农商银行具有起步晚、起点低的先天不足。因此,在竞争更激烈、监管更严厉的市场环境中,南昌农商银行要从根本上转变理财业务的营销模式,通过业务转型升级,研发新型理财产品,优化营销策略,强化理财服务,以弥补先天不足,通过这次转型实现“弯道超车”,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南昌农商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为研究对象,从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发现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理财产品、营销渠道、理财销售人员、客户群体细分、客户满意度这五个方面存在着问题。接着,通过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寻找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的原因,利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了宏观环境,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行业内竞争环境,利用SWOT分析工具综合分析它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基于目标市场理论和4P、4C营销理论对营销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STP+4P+4C”相结合的营销策略建议。最后,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张舜尧[5](2020)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探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通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也悄然危害着我们的生活。其中电信网络诈骗由于其发案势头猛、犯罪空间跨度大、作案手段变化快的特点,在短短数年间爆发式增长,对人民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该局面,201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多部门联合模式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电信网络诈骗技术手段的不断翻新,以及公共治理政策与社会经济、互联网通信发展水平的不同步,导致高压态势下电信网络诈骗一直难以根治。本文将以协同治理、弱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途径,深入一线单位调研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现状,找出影响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效能的原因,通过对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成功治理经验的借鉴,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对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特点、治理情况进行解析,发现当前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技术手段、法律保障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在治理主体方面,政府主导的单一治理格局并未根本改变,缺乏群众、社会团体的加入;在治理机制上,治理主体间的协同性不够导致效率不高;在技术手段上,面对不断升级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未引入新技术以反制电信网络诈骗。在法律保障上,立法速度大大滞后于现实治理的需要。针对这种局面,通过借鉴美国、德国这些治理模式较为成熟的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及深圳、广西地区探索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有效性经验,提出了从源头产业打击、加强法制保障、构建协同治理机制、联合多元主体治理的建议,以找到解决全国性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困局的有效途径。
潘杨[6](2019)在《制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以W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时常因制度缺陷大以及执行不到位使得内控制度往往流于形式。过去的内部控制研究总是将存货作为采购循环中的一部分,少有将存货当成一个独立而负责的区块进行研究。制药公司采购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度高,原料来源较为单一。通过对制药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研究,有助于改善制药企业药品效期管理,降低制药企业资金占用率,改善药品质量与成本控制水平。同时,对于类似制药企业的药品内部控制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对制药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W制药公司为例,在研究其存货内部控制现状基础上,通过分析发现W公司在存货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原料来源过于单一、合同管理存在漏洞、采购计划缺乏论证、出入库制度形同虚设、内控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为了加强公司的存货内部控制,本文提出了强化整体内控意识、提高原料药采购水平、规范合同保管方法、改进药品保管水平、加强领用与出库控制、完善内控监督机制等建议。本文希望借此能够帮助W制药公司有效降低存货成本、保证原料及时供应,提高生产营运效率,也为类似制药企业提供有益经验。
杨一顺[7](2019)在《“CCTV国家品牌计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出现,强大的外部竞争加剧了传统媒体式微的趋势。面对经营压力,中央电视台在深入了解企业客户的需求后,结合自身优势资源,于2016年推出“CCTV国家品牌计划”。“CCTV国家品牌计划”从习近平总书记“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的精神纲领出发,契合“精准扶贫”“三个转变”等国家重点推行政策,展现了国家电视台的自觉与自省。此外,商业项目在市场化的运作下,产生了巨大收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央电视台的营收压力。然而,在“CCTV国家品牌计划”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执行主体的特殊性,承担文化传播功能的国家事业单位与市场链条的媒体集团,两种身份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在发展过程中问题逐渐暴露。“CCTV国家品牌计划”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过度市场化,由此导致其含金量与公正度受到民众质疑。并且在“鸿茅药酒事件”后,“CCTV国家品牌计划”的问题彻底爆发。最终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一纸责令下,停止运营。“CCTV国家品牌计划”在传统媒体颓势初显的背景下,重塑了中国电视媒体的价值,改变了媒介资源买卖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媒介舆论导向的义务与社会责任。对于央视而言,新的经营模式直接带动了其广告资源的销售,推动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回暖。此外,“CCTV国家品牌计划”价值共创的核心理念,开创了媒介与企业合作的新范式,将企业以往的广告投放升级为了全方位的品牌塑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再仅是“广告主”,更多是以项目的“合作者”“参与者”身份出现。从国家层面来看,“CCTV国家品牌计划”的出现,为政府发展推动品牌经济带来了相关启示,在未来国家可以借助媒介的力量,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带领着一批优秀的自主品牌走向世界。另一方面,“CCTV国家品牌计划”涉嫌违法,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责令约谈的事实,也值得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其他媒介警醒,尽量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情况。同时,在“CCTV国家品牌计划”运营过程中出现“主体越位”“缺乏清晰规则”等问题,也值得相关部门注意与警惕。
慕彩萍[8](2019)在《高校“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校园贷”出现以来,由于其高利润性而迅速在全国各大高校无序发展,在大学生中产生了恶劣影响,所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舆论谴责。尽管各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其发展,甚至明令禁止,依然未能杜绝其危害大学生。所以,建立与“校园贷”对应的法律防控机制,加强“校园贷”潜在群体的自我防范意识才是最佳路径。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校园贷”做了简要的概述。总结了“校园贷”的内涵、法律属性、表现形式及特点。分析了“校园贷”对学生、高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所造成的危害。论文第二部分对“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以及存在的不足做了梳理。一是“校园贷”风险的相关法律不健全,仅有一些地方性规定,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其做出统一的规定。二是“校园贷”风险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机构不明确,监管职责不清晰。三是“校园贷”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规制欠缺,主要是缺乏统一的征信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规范的运行机制及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另外,高校在“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方面基本没有相关监管措施和事后应对机制,大学生客户群体方面也存在法律规制缺陷。论文第三部分对“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第一,应完善“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第二,应完善“校园贷”风险的监管机制,建立专门监管机构,使“校园贷”监管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第三,应从征信体系、市场准入机制、运行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对“校园贷”服务提供者进行规制。同时,高校应明确认识“校园贷”风险,加强在线上线下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加强大学生客户群体的法律规制意识。总之,论文从完善“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和加强“校园贷”大学生客户群体教育相结合入手,试图引导“校园贷”回归理性发展,从而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便利,使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加规范。
过凌芸[9](2019)在《基于ERP系统的A公司零库存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现代企业管理中,ERP系统和零库存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和管理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企业库存管理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装配型制造企业,不仅率先部署了ERP系统用于公司的生产管理,也在公司逐步的发展壮大中引入了精益生产,同时零库存概念也与ERP系统相结合,其理念逐一体现在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模块中。但是,在A公司以生产为根本性前提的管理理念带动下,零库存管理逐渐偏离了方向,单纯成为了库存管理的一个目标。针对A公司目前在ERP系统和零库存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问题点,本文全面剖析了A公司的零库存管理在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点,深入分析了ERP系统与零库存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ERP系统是实现企业零库存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实际情况的研究与实践改善,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与研究结论。1)对A公司的ERP系统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理,提出了ERP系统的数据清理方案并说明实践结果;明确了A公司ERP数据的准确率对于零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对A公司的ERP系统中的模块功能缺失实施了对应的功能优化方案。2)改善供应链管理问题,对A公司原材料进行采购方式的重定义,对原材料设定正确合理的采购方式,实现按需采购原材料,控制供应链成本,提高准时送货率。3)对A公司的库存管理流程重新定义改善;提升仓储区域的货架管理;加强原材料的唛头管理;提高原材料入库准确率;完善盘点流程,提高库存准确率。4)明确A公司库存管理工作中各人员岗位职责,加强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管理,明确奖惩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根据以上得出的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将A公司的零库存管理与ERP系统进行紧密结合,实现A公司的零库存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流程化,在保证生产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达到库存的最小化,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提升整个公司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王婧[10](2018)在《《新周刊》财经新闻报道研究(2007-2016)》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经济信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比经济新闻涵盖范围更广、划分更具体的财经新闻应运而生。创刊于1996年的《新周刊》是我国较早进行财经新闻报道的期刊杂志之一,凭借极具特色的“新锐”文风和涉及多个经济领域的内容报道为期刊杂志如何写作财经新闻树立了典范。本文选取《新周刊》2007年-2016年共586篇财经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新闻理论层面的解读,具体内容包括报道内容研究、报道文体研究、报道技巧研究。通过量化统计法和文本分析法,本文提出,《新周刊》在一贯新锐的基础上,让专业的财经新闻报道呈现出时尚化、通俗化、趋势化的“新周刊式”特征。目前,学界对于《新周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新媒体研究、品牌运营等方面,对于财经报道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完善这部分研究并能为期刊杂志中财经报道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2000中国财经大盘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中国财经大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精准扶贫 |
2.1.3 返贫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贫困理论 |
2.2.2 反贫困理论 |
2.2.3 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预防农村返贫的内在逻辑关系 |
2.3.1 乡村振兴对预防农村返贫提出了新要求 |
2.3.2 预防农村返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
2.4 预防农村返贫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
2.4.1 预防农村返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 |
2.4.2 预防农村返贫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西省L县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的概况 |
3.1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概况 |
3.1.1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 |
3.1.2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成就 |
3.1.3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问题 |
3.2 山西省L县农村脱贫不稳定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概况 |
3.2.1 脱贫不稳定人口的概况 |
3.2.2 边缘易致贫人口的概况 |
3.3 山西省L县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潜在因素分析 |
3.3.1 因资金返贫 |
3.3.2 因病残返贫 |
3.3.3 因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返贫 |
3.3.4 因其他因素返贫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的路径 |
4.1 加强预防返贫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 |
4.1.1 加强预防返贫的政策支持 |
4.1.2 增加预防返贫的经济投入 |
4.2 加大产业帮扶力度 |
4.2.1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4.2.2 培育发展优势产业 |
4.3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
4.3.1 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 |
4.3.2 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制度化 |
4.4 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 |
4.4.1 建立“线上+线下”动态监测系统 |
4.4.2 建立完善返贫致贫的监测预警机制 |
4.5 提升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
4.5.1 强化脱贫人口自力更生的意识 |
4.5.2 提高脱贫人口勤劳致富的能力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概念演进 |
一、可再生能源的概念演进 |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概念演进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争议 |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
二、给予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必要性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面临的法律争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适用 |
第一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分析 |
一、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 |
第二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实践反思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发展特点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欧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CPTPP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USMC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EP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五、区域贸易协定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第二节 内国法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德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日本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内国法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多边补贴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不可诉补贴制度革新的发展建议 |
二、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的发展建议 |
第二节 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对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需求 |
二、GATT1994第20 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 |
第一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反思 |
一、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发展趋势 |
三、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
二、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
2.1 建筑传播过程 |
2.2 建筑认知过程 |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
2.3 建筑认知要素 |
2.3.1 传播者系统 |
2.3.2 认知途径 |
2.3.3 认知主体 |
2.3.4 认知内容 |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
3.1 在地认知 |
3.2 媒介转述认知 |
3.2.1 语言认知 |
3.2.2 图像认知 |
3.2.3 拟像认知 |
3.2.4 现象认知 |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
3.3.1 从“独乐”到“众乐” |
3.3.2 从“单向”到“双向” |
3.3.3 从“定时”到“即时” |
3.3.4 从“固定”到“移动” |
3.3.5 从“表面”到“内涵” |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认知地图调查 |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
4.3.4 西安网红书店 |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4 问题总结 |
4.4.1 建筑师 |
4.4.2 传播媒体 |
4.4.3 建筑管理者 |
5 研究结论 |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
5.2.1 创作原则 |
5.2.2 创作内容 |
5.2.3 创作方式 |
5.2.4 创作传播 |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
5.3.1 决策者 |
5.3.2 建筑师 |
5.3.3 传播媒体 |
5.3.4 建筑管理者 |
6 总结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遗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
致谢 |
(4)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概念 |
2.1.1 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
2.1.2 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念和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2.1 STP理论 |
2.2.2 4P理论 |
2.2.3 4C理论 |
第3章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 |
3.1 南昌农商银行概况 |
3.2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3.2.1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种类 |
3.2.2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情况 |
3.2.3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运营模式 |
3.2.4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运营团队 |
3.3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现状问卷调查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
3.3.2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 |
3.4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
3.4.1 理财产品种类少、收益率不高 |
3.4.2 营销渠道单一、缺乏创意 |
3.4.3 营销人员营销意识不强、专业能力不高 |
3.4.4 客户群体细分标准不全面、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弱 |
3.4.5 售后服务不完善、客户满意度不高 |
第4章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PEST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
4.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
4.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同业竞争者的威胁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会 |
4.3.4 威胁 |
4.3.5 SWOT矩阵分析 |
第5章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 |
5.1 个人理财业务目标市场策略 |
5.1.1 市场细分策略 |
5.1.2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
5.1.3 市场定位策略 |
5.2 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3 个人理财业务服务策略 |
5.3.1 客户策略 |
5.3.2 成本策略 |
5.3.3 便利策略 |
5.3.4 沟通策略 |
第6章 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保障措施 |
6.1 建设高质量理财运营团队 |
6.2 改进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
6.3 优化沟通机制和服务流程 |
6.4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6.5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
6.6 加强投资者教育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探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资料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访谈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诈骗的概念 |
(二)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 |
二、理论视角 |
(一)协同治理理论 |
(二)弱连接理论 |
第二章 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现状分析 |
一、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况 |
(一)诈骗发案情况 |
(二)诈骗的类型 |
(三)诈骗实施流程 |
二、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
(一)诈骗手段呈现“多重智能化” |
(二)诈骗模式呈现“定向精准化” |
(三)诈骗人案呈现“异地分散化” |
(四)诈骗团伙呈现“运作职业化” |
三、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现状 |
(一)开展反诈宣传,提高公民防范意识 |
(二)依托反诈骗中心,开展资金紧急止付 |
(三)整合公安资源,跨警种合成作战 |
(四)依托联席会议精神,多部门联合打击 |
第三章 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打击犯罪效能低,挽损追逃效果差。 |
(二)金融、通信、网络企业管理存在漏洞 |
(三)宣传力度不足,群众参与度低 |
(四)新型诈骗技术手段应对不足 |
二、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治理主体之间欠缺协同性 |
(二)治理措施执行不够到位 |
(三)治理工具效率有待提升 |
(四)治理机制稳定性不够 |
(五)法律供给存在不足 |
第四章 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做法与启示 |
一、国外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做法 |
(一)德国: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网络,保障公民信息安全 |
(二)美国:制定专项法律治理,研发诈骗拦截系统 |
二、国内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做法 |
(一)广西:多警种合成作战联合打击犯罪 |
(二)深圳:加强技术研发警企协作联合打击 |
三、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启示 |
(一)源头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
(二)警企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
(三)协作联动,跨区域合成治理 |
(四)加强宣传,发动群众参与 |
第五章 完善南京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对策建议 |
一、构建协同治理新机制,系统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
(一)吸纳治理新成员加入 |
(二)构建高效信息流转通道 |
(三)发挥政府主导协同作用 |
二、完善相关行业立法,依法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
(一)完善通信业的相关规章制度 |
(二)完善金融业的相关规章制度 |
(三)完善互联网领域的相关规章制度 |
(四)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单独成罪 |
三、整治通信网络环境,源头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
(一)加强对相关企业管理 |
(二)斩断电信网络诈骗黑产链条 |
四、联合多治理主体,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
(一)强化公安治理主力军作用 |
(二)提升企业协同治理质效 |
(三)发动群众参与反诈工作 |
结论 |
附录一 :图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成果发表情况 |
(6)制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以W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局限性 |
1.4.1 创新点 |
1.4.2 局限性 |
2 制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概述 |
2.1 我国制药企业存货的特点 |
2.1.1 存货质量标准严格 |
2.1.2 存货有效期短暂 |
2.1.3 存货保管难度高 |
2.2 制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 |
2.3 制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主要流程及主要风险点 |
2.3.1 原料药采购的风险点 |
2.3.2 仓库药品保管的风险点 |
2.3.3 药品出库的风险点 |
3 W公司存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
3.1 W公司概况 |
3.2 W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 |
3.2.1 原材料采购内部控制流程 |
3.2.2 验收入库的内部控制流程 |
3.2.3 仓库药品保管的内部控制流程 |
3.3 W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采购水平有待提高 |
3.3.2 药品积压亟待解决 |
3.3.3 出入库制度形同虚设 |
3.3.4 内控监督流于形式 |
4 加强制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措施 |
4.1 提高原料采购水平 |
4.1.1 加强供应商管理 |
4.1.2 提高市场调研水平 |
4.1.3 完善采购计划决策 |
4.2 加强在库药品保管水平 |
4.2.1 改进存货盘点程序 |
4.2.2 加大近效期药品管理力度 |
4.3 完善药品出库控制措施 |
4.4 改进内控监督机制 |
4.4.1 提高内审部门独立性 |
4.4.2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
4.4.3 提高审计部门成员素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CCTV国家品牌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0.2 研究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3.1 央视广告经营管理相关研究 |
0.3.2 “CCTV国家品牌计划”相关研究 |
0.4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对象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0.4.4 创新之处 |
第1章 “CCTV国家品牌计划”诞生背景 |
1.1 国家层面:大力发展民族品牌 |
1.1.1 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
1.1.2 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
1.1.3 外资品牌占据市场主导权 |
1.1.4 民族品牌自信心亟待重展 |
1.2 央视角度:经营压力整体攀升 |
1.2.1 媒介外部竞争逐渐增大 |
1.2.2 央视媒体资源亟待整合 |
1.3 企业视角: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
1.3.1 品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1.3.2 企业品牌传播趋于系统化 |
第2 章“CCTV国家品牌计划”项目内容与发展历程 |
2.1 项目定位:国家媒体成就国家品牌 |
2.1.1 打造顶尖民族品牌俱乐部 |
2.1.2 诉求媒体与企业价值共创 |
2.2 项目框架:公益先行,商业为主 |
2.1.1 公益项目:把社会效益放首位 |
2.1.2 商业项目:聚焦中国品牌升级 |
2.3 项目发展:顺势而起,败走麦城 |
2.3.1 项目迅速壮大,成果显着 |
2.3.2 负面新闻缠身,好坏参半 |
2.3.3 被指违反广告法,约谈整改 |
第3章 “CCTV国家品牌计划”的亮点与不足 |
3.1 亮点:媒介双重属性的有机结合 |
3.1.1 颠覆传统媒介广告产品的新业务形态 |
3.1.2 契合“广告也要讲导向”的精神纲领 |
3.2 不足:监管缺失与过度市场化 |
3.2.1 缺乏明确标准,选手参差不齐 |
3.2.2 央视主体越位,混淆公众试听 |
第4章 “CCTV国家品牌计划”落幕的经验教训 |
4.1 对央视今后广告经营工作的指引 |
4.1.1 加强对自身及广告客户的审核监督 |
4.1.2 探索广告产品的更多可能性 |
4.2 对其他媒介的借鉴与警戒意义 |
4.2.1 媒介广告产品不仅是广告资源 |
4.2.2 媒介全渠道践行“广告导向” |
4.2.3 媒介自律内省杜绝违法现象 |
4.3 为企业品牌营销工作带来启发 |
4.3.1 从媒介投放变为系统性的品牌塑造 |
4.3.2 从单维度广告投放到合作价值共创 |
4.4 对发展民族品牌的深层启示 |
4.4.1 培育民族品牌可以借助媒介力量 |
4.4.2 国家品牌战略应有清晰的框架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2017~2019 年“CCTV国家品牌计划—TOP品牌”入选名单 |
附录 B“CCTV国家品牌计划—TOP品牌”入选企业行业分布 |
附录 C 2017~2019 年“CCTV国家品牌计划—领跑品牌”入选名单 |
附录 D“CCTV国家品牌计划—领跑品牌”入选企业行业分布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高校“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校园贷”的发展历史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不足之处 |
一、“校园贷”概述 |
(一)“校园贷”的内涵及法律属性 |
(二)“校园贷”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
(三)“校园贷”的危害性 |
二、“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及缺陷 |
(一)“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及缺陷 |
(二)“校园贷”风险的监管规制及缺陷 |
(三)“校园贷”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规制及缺陷 |
三、“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完善建议 |
(一)完善“校园贷”相关法律 |
(二)建立“校园贷”监管机制 |
(三)规范“校园贷”服务提供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基于ERP系统的A公司零库存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零库存管理 |
2.1.1 零库存管理的含义和优点 |
2.1.2 零库存的发展现状 |
2.1.3 精益生产与零库存管理 |
2.1.4 供应链管理与零库存管理 |
2.2 ERP系统 |
2.2.1 ERP系统的发展过程 |
2.2.2 MRP的发展与运算逻辑 |
2.4 ERP与零库存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公司零库存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A公司零库存管理 |
3.1.1 A公司零库存管理的特点 |
3.1.2 A公司零库存管理的现状 |
3.2 A公司供应链在零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
3.2.1 基于ERP系统的销售流程 |
3.2.2 基于ERP系统的采购流程 |
3.2.3 供应链库存管理基于ERP应用现状 |
3.3 ERP系统在A公司零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
3.3.1 A公司ERP系统的实施情况 |
3.3.2 A公司ERP系统介绍 |
3.3.3 A公司ERP系统生产业务流程 |
3.3.4 A公司ERP系统的特点 |
3.3.5 ERP系统应用零库存管理取得的成效 |
3.3.6 ERP系统中零库存管理模块存在的问题 |
3.4 A公司零库存管理下的库存管理现状 |
3.4.1 A公司库存管理架构 |
3.4.2 A公司生产仓库管理业务流程 |
3.4.3 A公司基于ERP系统的原材料入库流程 |
3.4.4 A公司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
3.5 A公司人员培训与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公司零库存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零库存管理鱼骨图分析 |
4.2 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 |
4.2.1 多种采购方式下的供应链管理 |
4.2.2 物流退货可行性分析 |
4.2.3 准时送货率分析 |
4.2.4 潜在问题点分析 |
4.3 ERP系统问题分析 |
4.3.1 原材料采购方式设定分析 |
4.3.2 系统数据问题点分析 |
4.3.3 BOM设定问题 |
4.3.4 原材料系统入库问题分析 |
4.4 库存管理问题分析 |
4.4.1 入库流程问题原因分析 |
4.4.2 仓储管理问题分析 |
4.4.3 唛头问题原因分析 |
4.4.4 原材料盘点准确性低 |
4.5 人员管理情况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公司零库存管理问题的优化方案 |
5.1 供应链问题的优化方案 |
5.1.1 多种采购方式在供应链中的优化 |
5.1.2 准时送货率的优化 |
5.1.3 物流退货模块上线 |
5.1.4 潜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5.2 ERP系统的优化方案 |
5.2.1 原材料主数据的优化 |
5.2.2 ERP系统入库管理的优化 |
5.2.3 原材料采购方式的优化 |
5.2.4 BOM改善 |
5.3 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 |
5.3.1 入库流程的改善 |
5.3.2 仓储管理问题改善 |
5.3.3 唛头问题改善 |
5.3.4 库存盘点工作改善 |
5.4 零库存管理相关人员管理的优化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周刊》财经新闻报道研究(2007-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章 《新周刊》与财经新闻报道 |
第一节 《新周刊》概述 |
一、《新周刊》的办刊思想 |
二、《新周刊》的受众定位 |
第二节 《新周刊》的财经新闻报道 |
一、发展概况 |
二、特点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周刊》财经新闻报道的内容研究 |
第一节 题材分布 |
一、产经类报道 |
二、财经类报道 |
三、政经类报道 |
第二节 选题特点 |
一、题材新鲜——紧抓时事热点 |
二、独立视角——吸引读者眼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周刊》财经新闻报道的文体研究 |
第一节 文体类别 |
一、财经消息 |
二、财经通讯 |
三、财经访谈 |
第二节 文体特点 |
一、财经事件通讯——设置悬念、虚实结合 |
二、财经人物通讯——侧面描写、突出个性 |
三、财经深度报道——层层剖析、深刻说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周刊》财经新闻报道的技巧研究 |
第一节 报道风格故事化 |
一、新闻要素故事化整合 |
二、结构要素故事化呈现 |
第二节 抽象内容形象化 |
一、趋势观——勾勒未来图景 |
二、通俗化——文风活泼易懂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0中国财经大盘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D]. 白雨霏.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 刘滢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3]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南昌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夏欣.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探究 ——以南京市为例[D]. 张舜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制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以W公司为例[D]. 潘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7]“CCTV国家品牌计划”研究[D]. 杨一顺. 湘潭大学, 2019(02)
- [8]高校“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D]. 慕彩萍. 甘肃政法学院, 2019(01)
- [9]基于ERP系统的A公司零库存管理优化研究[D]. 过凌芸. 东南大学, 2019(06)
- [10]《新周刊》财经新闻报道研究(2007-2016)[D]. 王婧. 黑龙江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