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孔子论文
2022-10-14阅读(230)
问:孔子的地位从春秋到汉代有什么变化分析西汉时期孔子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 答:春秋末期,礼乐崩坏,孔子四处讲学游说,无人重视十分落魄,地位低下。孔子儒家思想历经战国到了汉代,地位逐步提升,特别到了汉武帝执政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得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获得了空前的崇高地位。
问: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
- 答: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孔子关于人如何安身立命的一些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涉及到神人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的处理.
老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建者,是中国文化成熟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宇宙本原学说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补益,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老子的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老子的哲学是崇尚阴性的一面:玄牝,雌伏,虚空,柔弱,静笃,恬淡,无为,不争,抱朴,守拙,绝圣,弃智等等.在理解上, 如果只执此一端, 或仅以此为归宿, 就有走向消极的危险.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为儒道两家的主张不同.我们可以用三个简单的概念来分辨儒家与道家的不同.
第一,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和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和一.
一个人如果喜欢不受拘束,自由选择他的生活方式,就这一点而言,显然比较倾向道家,而儒家就是要我们在社会上尽好自己的责任,所以儒家有一种责任感,压力比较大 - 答:孔:仁爱,三纲五常 老:无为而治
问: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简介
- 答: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因材施教:善于观察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对每一个学生都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 教育过程:十分注意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各个方面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教育学生贯彻“知错必改”的原则,要求学生和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有过必改。“过则勿惮改,不二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有过错不要怕改掉它,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有错不改,那才是真的错了。 孔子教育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 夫子教育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也是这样做的,可以说他是“诲人不倦”的典范。谁向他请教,他都无保留的教诲,无论有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生。 孔子热爱学生,真诚无私教诲学生,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师生关系亲密无间。 - 答: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伟在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曾任“委吏”“大司寇”等职。他周游列国,宣传其政治主张,但不被各国重用,后又在鲁国聚众讲学,有弟子三千多人,并整理诗、书、礼、乐,修订、《春秋》。他的思想核心为“仁”,主张恢复礼乐制度,又善于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其思想后被封建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影响中国2000多年。
- 答: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中国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