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环境》2001年第20卷第1~4期(总第77~80期) 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芬[1](2005)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及其改进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探讨了慢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设计,以及设计中植物选择、场地适宜性、土地面积及水力负荷设计等内容。针对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较小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一种旨在提高水力负荷的改进的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即污水灌溉与再生利用复合系统。该系统安装了可以控制地下排水并回收出水的排水装置,利用较少的土地处理大量污水,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氮、磷、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促进农业增产丰收,实现污水利用与污水处理结合。通过对污水水力负荷及排水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保证这种改进的慢速渗滤系统能很好地去除各种污染物,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回用于其他用途的标准。试验结果表明: 1.本生态工程进水来自生活小区污水,水质劣于地面水环境Ⅴ级国家标准,经系统处理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从污染物平均去除率来看,系统对悬浮物、氨氮、生物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对总氮的去除率达80%-90%。 2.本试验采用旱地作物和水生植物两种系统对照,水生植物系统水力负荷大于旱地作物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系统处理污水优于旱地作物系统,两种系统对悬浮物、氨态氮、生物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去除效果差异不显着,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差异显着。 3.系统运行前后,采集试验土样进行化验,结果表明,氨态氮、硝态氮、总磷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即氨态氮、硝态氮、总磷在土壤中不会产生明显的累积,由此也说明,系统运行不会明显加大土壤中氮、磷含量,不会因累积影响土壤性状,系统具有可持续性。 改进的慢速渗滤生态处理系统坚持污水利用与污水处理相结合的方向,不仅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而且该系统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运行操作简单,日常耗费低,因此在治理湖泊营养化、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及在城市污水再生与回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培祥[2](2004)在《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改造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为提高城市和区域的竞争力,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尤为重要。 统筹城市和区域发展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核心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充分的现实依据。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趋势分析,未来中国的城市和区域问题将不只是表现在个别地区,而是全方位的。面临着改造与振兴历史机遇的东北地区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区域瓶颈问题更是当务之急。 本文以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演变机制为主线,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新的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初步构建了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体系.在透视和诊断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演变历程、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调控目标、模式及对策。论文共分五章内容: 第一章从城市—区域系统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等基本概念入手,论述了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内涵和城市—区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了各种基础理论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关系出发,以实现二者的整体协调发展为主线,重点研究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机制、地域类型和调控方式等内容,初步构建了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从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历史及现状分析出发,重点论述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论述了影响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了东北地区交通和区位条件的变化对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内容、通道、强度等产生的影响。论述了东北地区特殊历史时期,如外部势力介入、计划经济时期和资源享赋变化及发展环境变化等制约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第五章从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整合的视角出发,重点研究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调控目标、调控机制、调控模式和调控对策。关键词:东北地区城市一区域系统相互作用机理调控模式调控对策
二、《四川环境》2001年第20卷第1~4期(总第77~80期) 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环境》2001年第20卷第1~4期(总第77~80期) 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及其改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水资源与水污染 |
1.1.1 水资源 |
1.1.2 水污染 |
1.2 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研究进展 |
1.2.1 AB工艺(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
1.2.2 OD工艺(氧化沟) |
1.2.3 SBR工艺(序批式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
1.2.4 生物膜法 |
1.2.5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
1.3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
2 慢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设计 |
2.1 慢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定义 |
2.2 慢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研究现状 |
2.3 慢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设计 |
2.3.1 系统进水水质适宜性 |
2.3.2 系统场地的适宜性 |
2.3.3 系统构成 |
2.3.4 作物选择 |
2.3.5 水力负荷 |
2.3.6 土地面积 |
2.3.7 出水效果 |
2.3.8 费用分析 |
2.3.9 方案选择 |
3 试验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 |
3.1 选题依据 |
3.2 项目来源 |
3.3 试验内容 |
3.4 试验构建的自然条件 |
3.4.1 试验场地的自然条件 |
3.4.2 试验布置 |
3.4.3 污水水质 |
3.4.4 植物选择及种植情况 |
3.5 试验方法 |
3.5.1 水样采集与测定 |
3.5.2 土壤采样与测定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植物组合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
4.1.1 pH值 |
4.1.2 悬浮物 |
4.1.3 有机物 |
4.1.4 氮 |
4.1.5 磷 |
4.2 系统出水水质综合评价 |
4.2.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4.2.2 模糊评价法 |
4.3 系统排出水量 |
4.4 系统运行前后土壤中氮磷含量变化 |
5 水力负荷计算 |
6 结语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改进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去污试验研究 |
(2)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系统 |
一、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二、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
三、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评述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
二、国外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评述 |
三、国内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评述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 |
二、发展观转变的国内背景 |
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地区背景 |
第二章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 |
一、传统农业经济时期功能单一城镇聚落的形成 |
二、工业化初期的城市集聚与功能地域的出现 |
三、工业化中后期区域城市化的形成 |
四、信息化社会的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
第二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机制 |
一、要素的集聚与扩散 |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产业区位变化 |
三、产业整合与区域的关系演变 |
四、技术进步与城乡网络结构变迁 |
五、制度与文化的创新和融合 |
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地域类型及发展方向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地域类型的划分 |
二、农业为主的经济地域 |
三、大城市经济地域 |
四、枢纽型经济地域 |
五、环境脆弱型经济地域 |
六、工矿型经济地域 |
第四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调控对策 |
一、产业和功能的分工与协调 |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的区域化 |
三、制度与政策的一体化安排 |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规划与协调 |
五、区域社会文化的交融与整合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过程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演变过程 |
一、煤铁资源开发时期近代工矿业城市的出现 |
二、“伪满”时期重化工业发展与现代工矿城市的产生 |
三、新中国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形成 |
四、改革开放后面临的“东北现象”困境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现状特征 |
一、东北地区城市总体发展处于集聚阶段 |
二、城市密集区的空间地域体系初步形成 |
三、大城市功能扩散与城市区域化的出现 |
四、中心城市的区域拉动效应日渐突出 |
五、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与功能地域优化 |
六、区域空间开放体系形成与城市职能外向化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转换迟滞与城市化滞后 |
二、城市与区域“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
三、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与大城市问题日益严重 |
四、资源型城镇的经济衰退与低质城市化 |
五、城市与区域整合节点、渠道、载体发育不足 |
六、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区域化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历史演变 |
一、区位条件变化对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影响 |
二、交通条件变化对城市与区域空间整合的导向作用 |
第二节 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演化 |
一、资源禀赋与城市区位选择 |
二、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城市(?)的形成 |
三、资源禀赋变化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区域发展外部势力的介入 |
一、外部势力介入与殖民经济发展 |
二、近现代工矿业体系格局的形成 |
三、近现代城市与区域发展 |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化工业基地建设 |
一、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 |
二、重化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
三、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现代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发展环境变化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全球发展环境变化 |
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国内发展环境变化 |
三、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的环境响应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模式及对策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目标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的必要性 |
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经济系统的结构调整与升级 |
三、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空间系统的优化与整合 |
四、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系统功能的拓展与放大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模式 |
一、中心城市调控模式 |
二、协调组织机构调控模式 |
三、城乡一体化调控模式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对策 |
一、工矿型经济地域的产业和城镇体系重构 |
二、传统农业型经济地域城镇化的适度超前 |
三、大都市型经济地域产业结构升级与职能扩散 |
四、城镇密集型经济地域产业合理分工与一体化发展 |
五、生态环境脆弱型经济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生态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后记 |
四、《四川环境》2001年第20卷第1~4期(总第77~80期) 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及其改进的试验研究[D]. 赵建芬.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
- [2]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D]. 李培祥.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