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后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途径研究

粮改后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途径研究

一、粮改后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0)在《“粮改饲”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合作社牧草种植经济效益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将“粮改饲”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甘肃省和青海省作为“粮改饲”政策的先行地区,国家财政补贴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同处西部的甘肃省和青海省,草牧业在该地区产业脱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和青海省两省份中三个有特色的西部贫困县区,基于三个调查区68家合作社的调研数据,比较了调查区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和牧草种植品种差异及其比较效益,探究了合作社种植牧草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了牧草种植的综合效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西部贫困地区“粮改饲”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粮改饲”政策有效推动了调查区牧草种植产业的发展,调查中88.24%的合作社都是在近五年之内开始从事牧草种植。调查中草牧业相关合作社有向种养结合型合作社转型的趋势。调查区种植牧草品种主要为青贮玉米和各地区特色牧草。(2)调查区草牧业合作社经营者两极分化,一部分为具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年纪相对较大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传统农民,另一部分则是较为年轻、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的新型职业农民。(3)苜蓿(每亩收益率最高,为303.68%)、青贮玉米(每亩纯收入最高,为1302.9元)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种植牧草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最高。在各项成本中,农药化肥所占比还较高,约为20%~30%,应逐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为。同时,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农业机械使用率较高,其他两个地区机械化及山地机械研发推广应用是产业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限制因素。(4)调查区平均综合效率较高(0.768),但差异较大。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综合效率(0.931)最高,整体基本处于规模保持不变阶段;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50%的合作社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其他基本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则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递增和递减各占1/3,分级化现象严重。(5)在影响合作社牧草种植综合效率的诸多因素中,2018年牧草种植总产值(P<0.01)呈现正向影响;农药投入(P<0.01)、机械投入(P<0.01)、牧草种植补贴比率(P<0.01)、种子投入(P<0.1)、化肥投入(P<0.1)呈现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继续加强“粮改饲”的宣传力度,鼓励培养生态循环、种养结合观念;二是加强和完善牧草种植补贴政策,多元化扶持草牧业合作社发展;三是推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谢浩[2](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研究 ——基于吉林省西部典型区域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饲用作物能够为草食家畜提供优质的饲草料,从而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牛羊肉、奶制品,有着节粮、高效、健康的特质。国家正在推行种养一体化,将部分籽实玉米种植转变为青贮、全株利用,提高产能,进一步统筹粮经饲,大力发展饲用作物已是大势所趋。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旱作或雨养农业的主要分布区,饲用作物具有广阔的生态适应性,对季节性干旱也有一定抵抗能力;同时,土壤在多年生饲草覆盖下不易被侵蚀,在一定程度上饲用作物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饲用作物以其较低的技术门槛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资,逐渐成为北方农牧交错区乃至北方地区产业扶贫适宜的路径。文章主要基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农业发展效益与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饲用作物的效益及前景进行测度分析。本文在“粮改饲”策略实施的基础上,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根据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调研得到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粮改饲”策略实施后的种植效益以及农户对饲用作物种植的意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饲用作物的比较优势明显;从政策角度来看,应大力支持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草食畜牧业。在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应充分调动北方农牧交错区闲置的自然资源,通过为北方地区市场稳定供给优质畜产品来增加食物来源,提高全国资源配置效率。第二,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饲用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成本略有差别。其中,水稻的总成本最高,其次是玉米;而种植青贮玉米和饲用高粱的总成本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总成本低。从种植收益和成本收益率的角度来看,种植饲用作物的纯收益远高于种粮,在四种作物中种植青贮玉米的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最高,种植饲用高粱的收益次之;而种植玉米的纯收益相对较低,种植水稻的纯收益最低。从普通农户的角度来看,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种植饲用作物比种植粮食作物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影响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户主的年龄、收入结构、是否熟悉饲用作物、是否熟悉“粮改饲”政策、收益认知、是否为合作组织成员、亲友种植饲用作物情况以及是否遇到过售卖难的问题,即这些要素对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有重要影响。第四,“粮改饲”政策推进和实施的难点主要有: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单一;饲用作物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以及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这些因素使发展饲用作物受到了阻碍。第五,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饲用作物情况如下:种植饲用作物资源禀赋充裕,农户种植饲用作物积极性非常高,种植意愿比较强烈;种植饲用作物比种粮有更高的比较效益;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意愿影响因素较多以及饲用作物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与问题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饲用作物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饲草产业保险的实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及推广工作。

李晨曦[3](2019)在《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8.4万吨,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1623.9万吨,增长50305.5万吨,年均递增2.56%。与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相伴的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粮食生产出现“三量齐增”、“三高并存”的局面,粮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配置紊乱等。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20世纪40年代吉林省玉米、大豆、杂粮约各占粮食总产量的1/3。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玉米生产持续增长。2015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所占份额达到7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基本呈现“玉米型”单一格局。当前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粮独大”,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一是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过高。二是吉林省玉米产量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过高。面对这些问题,探究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未来的优化方向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国家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可以为吉林省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提高政策目标瞄准性提供决策借鉴,能够为下一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利用1949-2017年吉林省相关统计资料,梳理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近70年的演变进程,厘清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寻粮食生产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基于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的分析,根据既有的粮食生产结构,对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窥见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探讨未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方向。(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应该坚持在玉米生产优势的客观前提下进行。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是历史演变的过程,目前“玉米独大”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对玉米有最好的适应性。二是玉米的科技进步最显着,取得了高产作物的地位。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为玉米生产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较厚的基础。(2)在市场供求关系下,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生态可持续原则和产业协调发展原则。总体优化思路是以纵向层级优化为主,横向层级优化为辅,将横向层级优化和纵向层级优化相结合。从目前的市场供求看,横向层级优化的空间较为有限。因此,以作物质量、用途以及所连带的产业为优化的突破口,实现纵向层级的优化更能发挥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实质效果。(3)各层级具体优化方向即:横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稳、减、增”的方向。“稳”即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玉米优势区的玉米种植。“减”即适当减少玉米非优势区的种植面积,调减籽粒玉米。“增”即适当增加大豆及其他杂粮的种植。根据区域发展布局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在粮食生产结构中,将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种植面积比重设计调整为6:1.5:1.5:1。纵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优粮、扩经、增饲、促牧”的方向。最主要的就是玉米内部结构要按照三元结构来调整。促进形成主粮、饲草、杂粮三元格局,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结构,推动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农业发展趋势。

王秀鹃[4](2019)在《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现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政策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对用水总量(包括农业用水总量)进行控制管理。农业用水总量管理的具体任务是节约农业用水,在保障农业正常发展的同时减少农业用水量,对此,国内实践已经在发展节水灌溉、优化农作物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本文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节水的现实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近20年来中国节灌农业发展迅速,既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又产生了巨大的农业节水效应,通过采用喷灌、微灌、低压管灌和渠道防渗等节灌措施,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节灌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结构性偏差,输水环节的节水灌溉发展相对充分,田间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相对于设施农业而言)节水灌溉发展不足。(2)近20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不断变化,本文使用“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和“高耗水农作物在水资源禀赋地区的集中度”指标,来反映和测算农作物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对三种高耗水农作物(水稻、蔬菜、小麦)的测算结果表明:水稻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在80%以上,较好地利用了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蔬菜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只有60%,没有很好地利用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蔬菜生产空间布局尚不突出;小麦布局与其光热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拟合度在85%左右,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一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优势,节水型小麦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3)近20年来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一直在调整变化,其中,有促进农业节水的变化,也有增加农业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种植面积及其比重的大幅度增加,产生了巨大的节水负效应,增加了农业水资源的耗用量,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尚未形成清晰轮廓。(4)近20年来中国的大豆虚拟水进口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高耗水农作物蔬菜虚拟水的出口,与农业节水的总体目标不一致,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格局尚不明朗。(5)敏感性分析表明,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和微灌)对于农业节水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他因素(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与农业节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影响节灌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农地经营权的碎片式分割和农业组织结构的原子化,产生了普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致使包括节水灌溉在内的大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推广应用,严重降低了包括节水在内的先进技术的利用绩效。农作物空间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内在原因,是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重组了农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强化了国内区域和农作物品种之间逐利竞争,加之产业规制失利,最终出现农作物空间布局和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现象。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偏离农业节水目标的根源,是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定位出现偏差,忽视了水资源禀赋比较劣势的内在作用。提升农业节水绩效的对策建议:(1)引导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家庭农场,为推广大田节水灌溉创造基本规模条件;像稳定农地承包权那样稳定农地经营权,赋予各类经营大户可以期许的长久经营权益,培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长期动力;针对农户节水的正外部性给予适当节水补贴;试验将农用水权界定给农户并允许农户“节余水”市场化流转,创造农业节水的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2)将水稻生产空间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水稻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实施部分蔬菜品种(适合于南方种植和长途运输的蔬菜)的“北菜南移”战略,将蔬菜生产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蔬菜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同时保障蔬菜供给;把小麦生产进一步集中在500-800mm的水资源禀赋(降水)相对优势区域,提高小麦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3)压减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山东、河南、河北三个缺水省份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参考河北省的“稻改旱”和“冬小麦季节性休耕”经验,试行“菜改x”(x代表任何一种低耗水农作物)和“菜地季节性休耕”(降低菜地复种指数)制度。(4)适当增加原料性农产品虚拟水进口,节约该类农产品的国内生产用水;减少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的虚拟水出口,消除农产品虚拟水出口的负向效应。

耿仲钟[5](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曹淑华,马卫鹏[6](2013)在《我国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在基本把握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从资源、政策、产业结构、城镇化与工业化、生态保护等5个方面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邵峰[7](2013)在《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三农”问题的视角》文中认为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温饱不济到总体小康、由封闭的农业社会到开放的工业社会的三大跨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明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显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我国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发展依然落后,城乡关系失衡状态依然突出,这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显着成绩。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深化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规律。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以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作指导,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寻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措施和途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与演变。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背景和演变过程,深入理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第二,浙江发展新阶段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现阶段特征和存在问题,研究浙江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三农”问题和新世纪初浙江优化城乡关系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第三,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在总结梳理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机理,从空间、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维度,构建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各个指标测度存在的差距进行量化研究。第四,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内涵进行界定和区分,分析总结浙江省农业发展战略的变革和农业结构的创新,并对现代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良性互促的体制机制。第五,农村社区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提炼农村新社区的特点,分析农村社区现代化治理的主要矛盾,提出优化社区布局、改善社区环境、建设社区设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区公共管理的建议。第六,农民市民化与城乡一体化。对浙江省农民工的现状及特征进行概括,构建浙江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农村仍是城乡一体化的薄弱方面,城乡体制弊端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第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依然滞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进度的最重要因素。第三,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滞后和二元治理等问题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和全省现代化建设的“软肋”,推进中心村、特色村、生态村等农村新社区建设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任务。第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及子女教育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最艰巨任务。

赵德余[8](2011)在《转轨中粮食政策变迁及其市场制度关系的形成——1998年以来“粮改”的进展》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1998年以来粮食政策改革及其市场制度体系的确立研究发现,解释政治学关于公共政策变迁过程的观念因素与转轨经济学对影响转轨条件和策略的因素是不可分离的,两者之间可通过政策决策层对不同政策目标的优先排列顺序的选择以化解转轨中的各类阻力因素而内在地联系起来。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解释因素结合起来可以加深对市场化转轨进程中市场制度运转的条件和逻辑的理解。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关键的阻力因素不仅来自于政策改革与市场制度关系形成中利益受损者能否得到有效的补偿,而且也可能直接来自于政策决策层对特定政治或价值目标的追求。

刘李峰,武拉平,陈伟红[9](2007)在《“粮改”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和河南两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对浙江和河南两省“粮改”前后粮食生产及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粮改”对我国农户粮食生产及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级政府适时的出台了一些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所以目前来看,以政府放开粮食市场为特征的“粮改”,并没有对农户的粮食生产和收入造成负面的影响。

徐建春[10](2005)在《粮食流通体制与耕地保护政策法规调整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1998-2000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研究表明,粮改以后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粮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农用地结构变化(耕地减少,园地、鱼塘等增加)→与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法规若干条款的矛盾。文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保护、乡村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在浙江各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浙江粮改后对耕地保护的新举措——将优质园地补划为基本农田等措施。提出转变耕地保护观念、拓展耕地保护内涵、在省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措施,并对耕地保护法规若干条款提出了修改和调整的建议。

二、粮改后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改后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粮改饲”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合作社牧草种植经济效益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粮改饲政策的提出与发展
        1.3.2 草业经济的研究
        1.3.3 合作社农业生产经济效率的研究
        1.3.4 合作社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5.1 粮改饲示范区合作社牧草种植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分析
        1.5.2 合作社牧草种植综合效率分析
        1.5.3 合作社牧草种植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成本收益分析法
        2.3.2 两阶段DEA-Tobit模型
第三章 研究区合作社经济效益与经营效率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结果
        3.1.1 合作社类别规模与牧草品种
        3.1.2 合作社基本特征分析
        3.1.3 合作社经营者特征分析
    3.2 研究区合作社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分析
        3.2.1 牧草成本比较
        3.2.2 牧草收益比较
        3.2.3 调查区牧草种植成本收益比较
    3.3 研究区合作社牧草生产综合效率分析
        3.3.1 变量选择与说明
        3.3.2 合作社牧草生产综合效率分析
    3.4 研究区合作社牧草生产综合效率影响因素分析(Tobit)
        3.4.1 变量选取
        3.4.2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4.2 对策建议
        4.2.1 加强粮改饲的宣传,鼓励培育生态循环、种养结合观念
        4.2.2 加强和完善牧草补贴政策,多元化扶持草牧业合作社发展
        4.2.3 推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2.4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研究 ——基于吉林省西部典型区域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饲用作物发展情况分析
    2.1 饲料资源及饲用作物开发利用现状
    2.2 饲用作物种植面积情况分析
    2.3 饲用作物总产量及青贮量情况分析
    2.4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闲田资源优势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分析
    3.1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说明
    3.2 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分析
    3.3 饲用作物比较效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调研样本
    4.2 样本基本特征
    4.3 饲用作物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饲用作物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
    5.1 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单一
    5.2 饲用作物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
    5.3 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5.4 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3)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
    2.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进程
    2.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的因素分析
    3.1 自然条件
    3.2 市场因素
    3.3 科技因素
    3.4 政策因素
第四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
    4.1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依据
    4.2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指标
    4.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及优化方向
    5.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
    5.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原则
    5.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方向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1.2.1 农业节水总论性研究文献回顾
        1.2.2 节水灌溉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1.2.3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研究文献回顾
        1.2.4 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研究文献回顾
        1.2.5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研究文献回顾
        1.2.6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农业节水常规路径梳理
        1.3.2 本文的内容体系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技术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节水农业和农业节水主要技术
        2.1.1 节水灌溉主要技术
        2.1.2 农业节水的作物栽培技术
        2.1.3 农业节水的化学调控技术
    2.2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及作物分类
        2.2.1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
        2.2.2 农作物耗水量分类:以灌溉用水定额为依据
    2.3 农产品虚拟水及其贸易理论
        2.3.1 农产品虚拟水
        2.3.2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
    2.4 产权与产权制度理论
        2.4.1 有效产权的基本条件
        2.4.2 产权制度选择理论
    2.5 外部效应(外部性)理论
        2.5.1 外部负效应(负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5.2 外部正效应(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5.3 外部效应(外部性)的校正
    2.6 屠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3 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绩效研究
    3.1 中国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发展概况
    3.2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细目分析
        3.2.1 喷灌发展分析
        3.2.2 微灌发展分析
        3.2.3 低压管灌发展分析
        3.2.4 渠道防渗发展分析
    3.3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
        3.3.1 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估算
        3.3.2 节灌农业发展绩效分析结论
    3.4 中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非效率现象分析
        3.4.1 案例分析样本介绍
        3.4.2 大田(小麦)喷灌的比较收益:与畦灌相对照
        3.4.3 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发展的障碍因素
4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绩效研究
    4.1 中国水资源禀赋(降雨)的空间分布
    4.2 中国高耗水农作物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2.1 高耗水水田作物(水稻)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2.2 高耗水旱田作物(蔬菜)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2.3 中高耗水旱田作物(小麦)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3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
        4.3.1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介绍
        4.3.2 水稻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4.3.3 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4.3.4 小麦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4.3.5 农作物布局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4.4 中国农作物空间布局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5 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
    5.1 中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动态分析
        5.1.1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动态变动过程分析
        5.1.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动过程分析
    5.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分析
        5.2.1 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用水量与节水量
        5.2.2 农业结构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5.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6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绩效研究
    6.1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6.1.1 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6.1.2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贸易分析
    6.2 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1 水稻(大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2 蔬菜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3 小麦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4 玉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5 大豆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6 棉花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7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6.3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7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分析
    7.1 分析模型与指标的选择
    7.2 数据来源与初步分析
        7.2.1 分析数据的来源
        7.2.2 分析数据的初步处理与总体相关性分析
    7.3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测算与检验
8 农业节水非效率现象校正对策建议
    8.1 大田节水灌溉发展建议
    8.2 农作物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8.3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建议
    8.4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结构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5)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6)我国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与粮食安全
    1.1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2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1.3气候资源与粮食安全
    1.4 生物质资源与粮食安全
2 政策与粮食安全
    2.1 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
    2.2粮食安全预警与粮食安全
    2.3 粮食贸易、金融与粮食安全
    2.4 粮食补贴政策与粮食安全
    2.5 农业科技与粮食安全
3 产业结构与粮食安全
4 城镇化、工业化与粮食安全
5 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
6 简要述评

(7)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三农”问题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1.2.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2.3 系统分析与因素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主要不足
2 研究综述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城镇化理论
        2.1.2 城乡结构研究
        2.1.3 农村人口迁移研究
        2.1.4 城乡关系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2.2.2 “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述评
    2.4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涵义
        2.4.1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渊源
        2.4.2 城乡一体化的多维视角
        2.4.3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涵义
    2.5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2.5.1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2.5.2 城乡关系的变迁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与演变
    3.1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
    3.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
    3.3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
    3.4 本章小结
4 浙江发展的新阶段与城乡一体化
    4.1 改革开放进程中浙江城乡关系的变迁历程
    4.2 浙江发展的新阶段
    4.3 浙江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三农”问题
    4.4 新世纪初浙江优化城乡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4.4.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
        4.4.2 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
        4.4.3 浙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优化城乡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4.5 本章小结
5 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度
    5.1 建立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5.2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层次
        5.2.1 城乡一体化发展度目标系统
        5.2.2 城乡一体化差异度目标系统
    5.3 城乡一体化指标标准值
        5.3.1 城乡一体化发展度
        5.3.2 城乡一体化差异度
    5.4 城乡一体化指标权重
    5.5 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数
        5.5.1 测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5.2 城乡一体化指数的计算
    5.6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5.7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5.8 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5.9 本章小结
6 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6.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概念界定
    6.2 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下传统农业结构的缺陷
    6.3 浙江省农业发展战略变革及约束
        6.3.1 农业发展战略变革
        6.3.2 农业发展约束
    6.4 浙江省农业结构创新
        6.4.1 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下传统农业结构的缺陷
        6.4.2 浙江省现代农业结构建设历程
    6.5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与计量分析
        6.5.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6.5.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6.5.3 因果关系检验
        6.5.4 冲击响应与方差分解
    6.6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机制设计
    6.7 本章小结
7 浙江省农村社区的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7.1 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变迁
        7.1.1 农村社区变迁的趋势
        7.1.2 浙江农村新社区建设
    7.2 浙江农村社区现代化及其治理矛盾
        7.2.1 浙江现代农村社区的特点
        7.2.2 浙江农村社区现代化治理的主要矛盾
    7.3 浙江农村社区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探索
        7.3.1 农村居民身份重构
        7.3.2 农村社区资产重组
        7.3.3 农村社区主体重造
        7.3.4 农村社区组织重建
        7.3.5 农村社区服务重塑
    7.4 农村社区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措施
        7.4.1 完善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培养新市民,实现身份重构
        7.4.2 改革产权制度,搭建交易平台,实现资产重组
        7.4.3 创造社会资本,培育社区信任,实现主体重造
        7.4.4 加强人才培养,构建资金投入机制,实现组织重建
        7.4.5 转变服务模式,实现服务重塑
    7.5 本章小结
8 浙江省的农民市民化与城乡一体化
    8.1 引言
    8.2 浙江省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适应性
    8.3 浙江省农民工融入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8.3.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8.3.2 实证结果分析
    8.4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8.5 本童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转轨中粮食政策变迁及其市场制度关系的形成——1998年以来“粮改”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21世纪初粮食政策的政治经济约束条件的变化
    1.加入WTO与农业政策的国际接轨
    2.农民增收遇到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困难
三、粮食政策的再次变革:政策目标优先序的调整
四、中国粮食市场政策体系的结构及其确立:从政策实施到制度关系的形成
五、结论与讨论

四、粮改后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粮改饲”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合作社牧草种植经济效益探究[D]. 王慧. 兰州大学, 2020(01)
  • [2]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研究 ——基于吉林省西部典型区域调查[D]. 谢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D]. 李晨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D]. 王秀鹃.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5]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6]我国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J]. 曹淑华,马卫鹏.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0)
  • [7]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三农”问题的视角[D]. 邵峰. 浙江大学, 2013(08)
  • [8]转轨中粮食政策变迁及其市场制度关系的形成——1998年以来“粮改”的进展[J]. 赵德余. 人文杂志, 2011(02)
  • [9]“粮改”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和河南两省为例[J]. 刘李峰,武拉平,陈伟红. 新疆农垦经济, 2007(05)
  • [10]粮食流通体制与耕地保护政策法规调整的关系研究[A]. 徐建春. “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05

标签:;  ;  ;  ;  ;  

粮改后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途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