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析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金波,杨鹏,王毅[1](2022)在《“十四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态势与前瞻》文中提出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充分调研上海市"十三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基础上,对国内外学科前沿和学术热点进行归纳分析,结合实践进展和专家意见,形成上海市"十四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规划。文章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要求,根据上海市"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学科特色,探究"十四五"学科发展的目标与路径,探索重点研究领域,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增强学科生态位、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
吴刚平,陈华,徐晨盈,赵晓雨[2](2021)在《校本课程开发20年》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确立,正式开启了校本课程开发20年的发展道路。其中,早期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术关注,特别是华东师大教育学者群的校本创新思维及其校本课程开发系列专着、咨询报告、实用案例丛书、教学成果奖项和专业支持平台等新兴研究成果,以及更多校本课程研究者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反思,都是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实践智慧。
李慧娟[3](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对于国家实现强盛、民族走向复兴意义重大。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文化自信是一个历史命题、时代课题、实践问题,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转变,将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梳理,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有效整合,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相关问题。概念的明晰是进行研究的基石。逐层分析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明确基本概念区别与联系。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主体对客体的肯定与认同。一般来说,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知和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秉持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其基本内容来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自信主体而言,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文化自信;就其定位来讲,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厘清基本概念,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学理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其深厚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根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代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基深厚。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察世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升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共建世界家园,坚定文化自信,道阻且长。观国情,中国要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塔西陀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行稳致远。看党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种考验”,需抵御“四种危险”,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领导下提升文化软实力,树立文明大国形象,使命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文化自信的形成奠定深厚的实践基础。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萌芽、提出、形成、成熟、继续发展等阶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坐标体系清晰呈现。以整体思维为主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整体构成、基本内容、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引领文化复兴,只有让文化创新传承,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有更为深层的实践指向,最终要落脚到基本路径上来。第一,从源头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向纵深发展。第二,深入价值观自信这一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第三,以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意识形态为着眼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第四,从提升整体文化软实力的维度,改革文化体制,建设文化强国。第五,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加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形成从内生动力到外在动力的文化自信构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重大的时代课题意义重大。从理论角度来看,是对马克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根基。从现实意义来看,定位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层面,事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要满足,事关文化强国建设、事关民族文化复兴。从世界发展角度来看,有利于融合世界文明,展现多元文化,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赤字、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实现“美美与共”,共建人类家园,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秉承问题意识、坚持科学方法、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从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文化强国建设的维度、民众文化自信增强的角度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碧云,吴燕[4](2021)在《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成果奖的教育学学科获奖成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共评选出119项教育学学科成果。运用统计软件与词频分析法对获奖成果的申报人及成果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教育学学科成果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态势,高等教育、教学等是该时间段获奖成果研究热点,同时教育学研究范式正在由理论导向转向问题导向。
赵砚文[5](2021)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使用和流动等环节的前提。为进一步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该文以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年来我省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在深入分析基础上,针对人才分类评价不科学、评价标准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推行职称代表作制度、丰富评价方法和手段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建议。
盒饭君,丸酱kiki,穿堂风,依然,柯柯,兮木呆,酱油捞蛋,江师兄[6](2021)在《魔都上海,理想之城》文中提出虽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句话成功劝退了不少人,但上海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城,它海派摩登、繁华现代,它云集国际名企和各类机构,它荟萃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美味。在这里,你将拥有多样的发展机会,接收到最前沿的时代信息。或许上海不相信眼泪,但它一定相信努力和实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4所"双一流"大学和诸多其他高校,将为你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国际视野更是它们贯彻到底的理念。
黄忠敬,程亮[7](2021)在《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脉络与改革创新——为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而作》文中研究指明70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折射出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脉络与改革创新:在教育知识建构上,体现了从"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即由引介加工到扎根中国大地发展具有原创性的教育学;在面向教育实践上,经过了从"经验概括"到"理论生成"的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在服务国家政策上,由为国家和政府决策提供相关证据的"知证"逐步走向主动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咨询的"咨政",以专业研究服务国家政策;在引领学术前沿上,从"接轨国际"走向"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的教育智慧。
张静[8](2021)在《张庚年谱简编》文中研究指明例言一、本谱的家族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家谱、官报及家族史着作等;个人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个人日记、论着及相关档案等。因谱主交游甚广,且与其交往的不少为文艺界、戏剧界知名人士,所以也从相关者的年谱、日记、回忆文章中采取可用之线索。
肖赛玥[9](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段江飞,关晓斌[10](2021)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政府奖的现状与比较——基于省部级社科成果奖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我国社科成果奖在教育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缺乏比较研究和协同实践的问题,本文全面整理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信息以及高等学校年度社会科学统计数据,在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并提供相关建议:(1)国家层面要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作为评比达标表彰的重要活动之一,加强统一协调管理,省部级管理机构也应加强规范管理、力求科学决策;(2)在横向使用社科成果奖时,建议根据基点对相应指标权重进行调节以确保公平公正;(3)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改善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地区间发展过于失衡现象。
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析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态势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1 国外学术研究前沿 |
(1)信息治理与智能服务 |
(2)知识组织与数据科学 |
(3)数字保存与文化遗产数字化 |
(4)社会记忆构建与社群信息开发 |
(5)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 |
1.2 国内学术研究前沿 |
(1)大数据时代的学科转型 |
(2)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 |
(3)数字人文与跨界融合 |
(4)面向疫情防控的信息管理 |
(5)阅读推广与公民信息素养提升 |
(6)信息安全保障 |
(7)走向单轨制的电子文件管理 |
2 “十四五”发展目标与路径 |
2.1 指导思想 |
2.2 愿景目标 |
2.3 发展路径 |
(1)优化学科生态,提升学科特质。 |
(2)集聚智力资源,打造学科人才新高地。 |
(3)强化学术创新,孵化标志性学术成果。 |
(4)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发展动能。 |
(5)注重交叉融合,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 |
(6)立足社会需求,培养时代英才。 |
3 重点研究领域 |
(1)新文科建设与专业教育创新发展 |
(2)数据驱动下的学科范式转型 |
(3) “数智赋能”推动学科变革 |
(4)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兴学科培育 |
(5)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人文 |
(6)智慧图书馆与知识服务 |
(7)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 |
(8)学术评价与智库建设 |
(9)古籍文献整理与文化遗产保护 |
(10)档案信息服务创新与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 |
(11)图情档博协同发展与文旅融合 |
(2)校本课程开发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准备 |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早期学术关注 |
(二) 华东师大教育学者群的校本创新思维 |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成果 |
(一) 校本课程系列专着与咨询报告 |
(二) 校本课程开发实用案例与丛书 |
(三) 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学成果奖项 |
三、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整体样貌 |
(一) 校本课程研究总体趋势 |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话题与观点 |
1. 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建构 |
2. 关于校本课程的实践反思 |
四、 校本课程开发的公益平台建设 |
(一) 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内容主题概况 |
(二) 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内容领域特点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化自信概念界定 |
2.1 文化的界定 |
2.1.1 文化的含义 |
2.1.2 文化的分类 |
2.1.3 文化的功能 |
2.2 自信的界定 |
2.2.1 自信的词源 |
2.2.2 自信的含义 |
2.3 文化自信的界定 |
2.3.1 文化自信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2.3.3 文化自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1.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的论述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世情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国情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党情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实践基础 |
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经济基础 |
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政治基础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文化成就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民生根基 |
3.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绿色底蕴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发展过程 |
3.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萌芽阶段 |
3.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确立阶段 |
3.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完善阶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整体构成 |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对象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中介 |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容 |
4.2.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4.2.2 对革命文化自信 |
4.2.3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特征 |
4.3.1 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4.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3.3 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第五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 |
5.1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5.1.1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立论依据 |
5.1.2 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1.3 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体现 |
5.2.2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5.2.3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建设 |
5.3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
5.3.1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 |
5.3.2 秉承正确原则,做好宣传工作 |
5.3.3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把握主动权 |
5.4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5.4.1 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
5.4.2 讲好中国故事 |
5.4.3 树立国家形象 |
5.4.4 提高国际话语权 |
5.5 吸收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
5.5.1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
5.5.2 摒弃错误思想和观念 |
5.5.3 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 |
6.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6.1.2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6.1.3 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根基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意义 |
6.2.1 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向往 |
6.2.2 更好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
6.2.3 更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世界意义 |
6.3.1 有利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
6.3.2 有助于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
6.3.3 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成果奖的教育学学科获奖成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研究数据来源 |
三、教育学学科获奖成果数据统计分析 |
(一)教育学学科获奖成果基本情况 |
1.获奖者单位及地域分布 |
2.获奖作者基本情况 |
3.教育学学科成果内容分类基本情况 |
(二)教育学学科成果获奖者数据相关分析 |
四、获奖成果简介分词分析 |
(一)成果简介高频关键词 |
第一,基础理论研究与国情实际研究相结合。 |
第二,高等教育受到诸多学者关注并且成果斐然。 |
第三,教育改革问题一直是教育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
第四,教学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 |
(二)成果简介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 |
五、结语 |
(5)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实践探索 |
1.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
2.“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着力进行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
3.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
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
(一)评价主体方面 |
1. 管理者未形成多元化评价理念,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
2. 人才评价与引进、培养、使用衔接不畅,放权不够到位 |
3. 评议的专业、客观、公平性有待增强,评价机制尚需完善 |
(二)评价对象方面 |
1. 对评价对象分类不够全面,评价的准确度有待提高 |
2. 对优秀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支持缺乏后续保障 |
(三)评价标准方面 |
1. 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不够细致,定位缺乏精准性 |
2. 固化的评价标准权重较大,评价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
3. 评价周期设计不够科学,制约了人才创新潜能的发挥 |
4. 哲学社会科学类奖项设置不合理,评选办法需要改进 |
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改革的几点建议 |
1.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
2.以评价标准为核心,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3.全面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注重高质量成果评价 |
4.发挥好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 |
5.发挥学会优势,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
6.采用科学灵活的考评方法,提高评价的精准性和客观性 |
(6)魔都上海,理想之城(论文提纲范文)
01#多面上海:浮在梦中的城市 |
时尚魔都:网红记忆与潮流生活 |
文艺小资:在生活中寻找上海腔调 |
海派文化:名家书写的城市样貌 |
繁华现代:那么远,又那么近 |
02#青春的海市蜃楼在现代与近代间又过几秋 |
上海迪士尼乐园 |
鲁迅公园 |
四行仓库 |
安福路—武康路—淮海路 |
复旦大学:追寻自己的可能性 |
01#从历史走来,始终不变的家国情怀 |
02#立足专业知识,做社会的中流砥柱 |
03#面向未来,更多的梦想正在实现 |
04#复旦大学:给你实现万种可能的力量 |
传承116年的“复旦基因” |
顶尖大学的学术自信 |
复旦人,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 |
同济大学:理想大学的极致体验 |
01#这份同济大学的简历,请你查收! |
02#同济生活PLOG |
03#同济大学:选择同济,就是选择无限可能 |
来同济,源于深植于心的童年梦想 |
要想规划好城市,首先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知行合一,广阔的实践平台助力专业能力提升 |
同舟共济,兼容并蓄,在这里可以找到无限可能 |
华东师范大学:给你一个支点,开拓一片天地 |
01#华东师大校园头条 |
华东师大迎来首批“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 |
化学学科新晋ESI前1‰,ESI前1%学科总数达到12个 |
主办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推广中国数学教育经验 |
华东师大构建最大“四史”资料库 |
6个专业入选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7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启动招生 |
发展有温度的智能教育,华东师大掀起AI对教育的革命性重塑 |
Science顶刊连发两文 |
格物穷理,华东师大学子首夺CUPT特等奖 |
42秒71!东京奥运会,华东师大葛曼棋和队友再创历史 |
迎七十周年校庆,华东师大再添新地标 |
02#朱逸菲:成为“朱老师”是我的目标 |
做老师,是不期而遇的“注定” |
公费师范生,不“水”也不“坑” |
03#周家辉:在竞赛的磨砺中找寻方向 |
清晰的规划是踏实筑梦的第一步 |
竞赛是成长的炼金石 |
04#华东师大:把卓越刻入科研与育人的DNA |
定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 |
坚定信念、甘于寂寞,基础学科研究者的精神底色 |
教书育人,将卓越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大地 |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之都学金融,经世之才耀浦江 |
01#名校千千万,你为什么选择上财 |
#情怀选择上财,就是选择“经济匡时”的使命与担当 |
#专业学习强劲的学科优势,夯实学生的业务能力 |
#人才培养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方案,给人生多一种可能 |
#学霸&名师这里的师生,拿捏住了精英气质 |
#国际发展“Global SUFE”下的全球学习与实践 |
#校园生活感受海派情调,品味舌尖盛宴 |
#就业前景在这里,将拥有财富自由的人生 |
02#上海财经大学:许你锦绣未来 |
“救命文档”创建人李睿:走出课堂,才能切身感受这个时代 |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傅瑾:如果想住进金房子,上财会给你一把钥匙 |
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国际视野,成就卓越梦想 |
01#在上外,让梦想照进现实 |
02#逐梦上外,用笔墨书写伟大中国 |
成为外交官,搭起联通世界的桥 |
译介文学作品,让世界与中国共鸣 |
研究经济规律,小力量促成大改变 |
(7)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脉络与改革创新——为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知识建构:从“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 |
(一)夯实教育知识基础 |
(二)推动研究方法转型 |
(三)建构“中国教育学” |
二、面向教育实践:从“经验概括”到“理论生成” |
(一)面向教育实践经验的案例研究 |
(二)面向教育实践问题的行动研究 |
(三)基于学校转型性变革的介入式研究 |
三、服务国家政策:从“知证”到“咨政” |
(一)政府“知证” |
(二)专业“咨政” |
四、引领学术前沿:从“接轨国际”到“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
(一)瞄准国际前沿 |
(二)引领学术思潮 |
(三)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
小结 |
(8)张庚年谱简编(论文提纲范文)
例 言 |
1911年 |
1912-1916年 |
1917-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927年 |
5月 |
7月 |
1928-1931年 |
1932年 |
1-5月 |
本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36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37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3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本年 |
193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7月 |
10月 |
1940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1941年 |
4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42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43年 |
2月 |
3月 |
4月 |
12月 |
本年 |
1944年 |
4月 |
5月 |
6月 |
本年 |
1945年 |
4月 |
6月 |
11月 |
12月 |
1946年 |
1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2月 |
1947年 |
1月 |
3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48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49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0年 |
1月 |
4月 |
5月 |
本年 |
1951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52年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53年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54年 |
1月 |
3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55年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6年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9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60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961年 |
1月 |
4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6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63年 |
1月 |
2月 |
3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64年 |
1月 |
6月 |
8月 |
10月 |
本年 |
1965年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966-1976年 |
1977年 |
3月 |
5月 |
10月 |
11月 |
1978年 |
1月 |
5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7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0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81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8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83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1984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5年 |
2月 |
4月 |
5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6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11月 |
1987年 |
2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9年 |
1月 |
3月 |
5月 |
9月 |
10月 |
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1年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3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4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5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6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9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2000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2001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2002年 |
8月 |
本年 |
2003年 |
2月 |
6月 |
7月 |
9月 |
本年 |
(9)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单位文艺 |
1.3.2 单位文艺组织 |
1.3.3 单位文艺人 |
1.4 理论基础 |
1.4.1 结构功能主义 |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田野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1.6.3 阶段划分依据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现实意义 |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
小结 |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
小结 |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
小结 |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
小结 |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
小结 |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
7.2.1 即时性实效 |
7.2.2 阶段性实效 |
7.2.3 积累性实效 |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政府奖的现状与比较——基于省部级社科成果奖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省部级社科成果奖的概况 |
二、对两类省部级社科成果奖的实证分析 |
(一)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教育部奖) |
(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省级社科成果奖) |
(三)高校省级社科成果奖与教育部奖的对比分析 |
三、若干结论和建议 |
四、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析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四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态势与前瞻[J]. 金波,杨鹏,王毅. 图书馆杂志, 2022(01)
- [2]校本课程开发20年[J]. 吴刚平,陈华,徐晨盈,赵晓雨. 全球教育展望, 2021(12)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D]. 李慧娟. 河北大学, 2021
- [4]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成果奖的教育学学科获奖成果分析[J]. 王碧云,吴燕. 高教论坛, 2021(11)
- [5]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河北省为例[J]. 赵砚文. 社会科学论坛, 2021(06)
- [6]魔都上海,理想之城[J]. 盒饭君,丸酱kiki,穿堂风,依然,柯柯,兮木呆,酱油捞蛋,江师兄.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41)
- [7]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脉络与改革创新——为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而作[J]. 黄忠敬,程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10)
- [8]张庚年谱简编[J]. 张静. 艺海, 2021(10)
- [9]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政府奖的现状与比较——基于省部级社科成果奖数据的实证研究[J]. 段江飞,关晓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