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电信网络

建设新型电信网络

一、建设新型的电信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李瑾[1](2021)在《聚焦实战 淬炼精兵 以智慧新刑技推动反诈能力再提升 专访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副总队长刘力》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9月以来,首都公安紧紧围绕新时代刑事技术"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职业化"的建设方向,在公安部党委、市局党委"全面拥抱新技术、全面向网上进军、全面支撑引领实战"的部署要求下,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为突破点,通过专业授课、技术交流、技能比武等方式,在培养筛选优秀人才的同时全面推进勘查技术人员由传统案件向非接触式网络犯罪勘查的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了全局民警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防范能力。

刘娟[2](2021)在《新昌县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

殷震文[3](2021)在《南昌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的治理研究》文中提出

章政[4](2021)在《W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健[5](2021)在《新型与传统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前几年,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给社会公众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1]国务院会同相关监管部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出台政策,开展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从根源上遏制高发态势。由于国家的严厉打击和社会的共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率较前几年明显下降。但近年来犯罪分子借机快速转变作案手法,翻新作案术语,使得监管部门防不胜防,社会公众不断被骗,社会稳定治理难度不断增大。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分析了传统电信网络诈骗和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的类型、典型案例、对比,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争取从根源上堵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2]

靳高风,杨皓翔,何天娇[6](2021)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犯罪形势变化与趋势——2020—2021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与预测》文中提出受疫情防控的影响,2020年我国违法犯罪数量有所下降,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减少,社会治安态势相对稳定。随着全国疫情防控的常态化,2021年中国犯罪数量将趋于增长,犯罪类型结构会有所变化。网络犯罪成为主要犯罪类型,诈骗犯罪数量可能会超过盗窃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仍是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多发高发的新型电信网络犯罪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常态化扫黑除恶背景下黑恶势力犯罪的顽固性、反复性和再生性挑战着反有组织犯罪长效机制建设。新业态的发展导致经济犯罪日趋复杂,经济快速恢复背景下生态犯罪防控压力较大。禁毒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吸毒人员与毒品犯罪数量持续下降。2021年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利用电信网络犯罪、常发性犯罪、重大安全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加强源头治理和预防预测,严防个人极端暴力、网络安全等各类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减少因违法犯罪造成的人员伤亡。

徐东一[7](2021)在《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侦查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网络高速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民生高速发展进步,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网络建设使用强国。鉴于网络有着高效、互联,使用成本低且网络参与者之间无直接接触等特点,诸如诈骗、盗窃、赌博、贩毒等传统犯罪为降低犯罪成本,提高犯罪收益,并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打击,逐渐将具体犯罪行为借助网络实施,取代了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实施。犯罪网络化具有“五C”特点,即隐蔽性特征(Cryptic)、互联性特征(Connected)、复杂性特征(Complicated)、非接触性特征(Contactless)和跨区域性特征(Cross-regional),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网络犯罪大量取代传统犯罪,在案件侦查中多依靠网侦、技侦等侦查技术与手段获取线索与证据,运用传统刑事技术的物理空间缺失,并且以视频侦查为代表的新型侦查技术与手段在传统案件的线索获取效率方面远超传统刑事技术,传统刑事技术陷入了没落的境地。除客观案件形式变化和侦查技术与手段更新的影响外,对于传统刑事技术效能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传统刑事技术的自身属性、在案件侦查中重线索轻证据、盲目追求网络数字形式和职责范围过大等主客观因素,才是传统刑事技术在当前背景下侦查应用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传统刑事技术在当前背景下依然有着重要作用进行证明,并探索传统刑事技术在犯罪网络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在坚持“一条主线”,即传统刑事技术为案件提供证据的前提下,探究了传统刑事技术在“三条分支”,即拓展现实应用场景,丰富证据提取类型、发挥技术基础优势,创新侦查应用路径、融合相关技术手段,提升线索证据效能三方面的创新应用。

林云霁[8](2020)在《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它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更迭向前。现如今,中国在世界上已然是互联网的应用大国。随着信息科技革命席卷而起,数字经济以几何速度增长,科学技术已经渗入人类所有的生产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完全不拘泥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而更多地选择非接触式信息交换。科技飞速更迭的同时,跟随通信和网络媒介的发展之风,电信网络诈骗迅速蔓延扩大,不仅侵害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经济利益,也危害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加大,电信网络诈骗这一民生热点问题的治理在社会管理领域中逐步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有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借鉴整体性治理、协同治理、成本收益等相关理论观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际案例分析法对课题进行研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定义以及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危害进行阐述;通过数据和案例进一步分析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的总体情况以及常见类型,介绍近年来该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模式及成效;精确指出当前该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困境及存在原因;结合国内外先进治理经验,提出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完整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体系,提高相关部门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从成本收益角度完善相关治理等。

孙高峰[9](2020)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市公安机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社会信息化进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稳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成立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公安部统筹部署了一系列的专项打击行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电信、金融、工信等部委制定了多项措施并针对开展了治理行动,效果显着,遏制了此类犯罪高发势头。但随着打击治理力度增大,犯罪分子不断更新犯罪手段和技术甚至转移到境外实施犯罪,增大了打击治理难度,目前此类犯罪依旧多发。本文通过现状分析认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这种利用高科技实施的非接触性犯罪仅仅依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成立由公安、电信、金融、工商等多部门综合性的组织结构,同时推进公安、社会各界和个人“三位一体”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全民反诈氛围,从而根治此类犯罪。本文分“绪论”,“概念辨析和理论概述”,“Y市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及问题”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四个章节。本文第一章结合社会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文研究意义和创新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本文理论依据“整体性治理理论”和“公共安全管理理论”进行了简单叙述,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和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以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的地域性、智能化程度高、职业性特点、非接触性等特点。第三章以Y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及主要做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结合Y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建设、积极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创新宣传等积极做法,发现了缺乏法律依据,打击治理落实不到位,主动监测、识别能力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突出、电信、金融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等问题。第四章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公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力,形成“三位一体”社会共治新格局、健全金融、电信等部门监管制度和加强个人信息防护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柯沐君[10](2020)在《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东省银行业为例》文中指出近些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已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犯罪类型。其具有涉面广、危害大的特点,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在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工作中,银行在诈骗资金转移环节中能起到一定的堵截作用,但是从逐年上升的案发率和银行的实际工作来看,银行的防火墙作用还是发挥的不够充分。为了更好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有关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监管。本文以广东省银行业监管为例,首先对广东省银行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进行分析,简要说明广东省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常见类型以及对人民、政府和社会产生的危害,列举出广东省银行业防治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接着从监管主体、政策法规出发,全面梳理了广东省银行业的监管体系。归纳出目前针对广东省银行业的4项监管措施。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得出监管模式较为落后、信息安全监管难、个人银行账户监管不到位和支付结算管理有待完善4个政府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究问题成因,包括各项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及实效性、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和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三个原因。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历,本文提出了完善政府监管法律、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和创新政府监管模式三个监管对策建议。最后,本文回顾了所作的工作,并对银行业电信网络诈骗的政府监管后续探究工作进行展望。

二、建设新型的电信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新型的电信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5)新型与传统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二、案例类型及分析
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四、案例类型及分析
    (一)案例类型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类型
    (四)案例分析
五、新型与传统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对比
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一)银行业支付机构在落实账户实名制上还有待加强。
    (二)在技术方面银行业支付机构未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三)没有根据电信网络诈骗的最新形式制定针对性强的宣传方案。
七、对策建议
    (一)落实银行业支付机构的账户主体责任
    (二)建立健全技术预警机制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宣传方案

(6)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犯罪形势变化与趋势——2020—2021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2021年中国犯罪形势与趋势
    (一) 2020年全国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大幅下降
    (二) 2021年全国犯罪案件数量预计有较大增幅
二、2020—2021年中国犯罪类型特点
    (一)利用电信网络犯罪成为主导犯罪类型
    (二)具体犯罪行为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三)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仍是严重危及社会安全的犯罪
    (四)新业态发展背景下经济犯罪日趋复杂
    (五)知识产权犯罪逐步增多
    (六)生态犯罪将成为新的犯罪类型
    (七)毒品犯罪和吸毒人员持续下降
三、2020—2021年中国突出犯罪问题分析
    (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严重降低群众安全感
    (二)中小学校园和学生安全是社会公众焦虑的主要问题
    (三)利用电信网络犯罪的多发高发影响群众安全感
    (四)交通安全和生产安全仍是社会之痛
    (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后的隐忧
    (六)海外华人人身安全问题凸显
四、2020—2021年中国犯罪治理策略建议
    (一)持续严打整治突出违法犯罪问题
    (二)加强重点人员、重点地区和重点时间的安全防范
    (三)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评估机制和化解途径
    (四)加强理论研究及其对犯罪治理实践的指导

(7)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侦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传统刑事技术研究现状
        1.4.2 网络犯罪案件侦查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调查访问法
2 传统刑事技术概述
    2.1 传统刑事技术及其种类
        2.1.1 传统刑事技术的概念
        2.1.2 传统刑事技术的种类
    2.2 传统刑事技术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现实
        2.2.1 传统刑事技术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
        2.2.2 传统刑事技术的应用现实
    2.3 小结
3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应用困境及产生原因
    3.1 犯罪网络化的表现与特征
        3.1.1 犯罪网络化的表现
        3.1.2 犯罪网络化的特征(五C)
    3.2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应用困境
        3.2.1 应用场景缺失导致实际应用受限
        3.2.2 现实技术基础良好但未创新应用
        3.2.3 相关技术之间未能实现融合发展
    3.3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应用困境的产生原因
        3.3.1 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
        3.3.2 传统刑事技术自身固有属性
        3.3.3 过于重视提供案件线索功能
        3.3.4 盲目追求数字化、网络化形式
        3.3.5 部门划分不合理,职责范围大
    3.4 小结
4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应用
    4.1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发展路径
        4.1.1 继续服务侦查,保障诉讼进行
        4.1.2 贴合一线需求,重塑技术部门
        4.1.3 深耕证据领域,探索创新应用
    4.2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创新应用原则
        4.2.1 客观性原则
        4.2.2 全面性原则
        4.2.3 专业性原则
        4.2.4 合法性原则
        4.2.5 关联性原则
    4.3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创新应用
        4.3.1 拓展现实应用场景,丰富证据提取类型
        4.3.2 发挥技术基础优势,创新侦查应用路径
        4.3.3 融合相关技术手段,提升证据转化效能
    4.4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创新应用注意事项
        4.4.1 主观层面
        4.4.2 证据层面
        4.4.3 程序层面
        4.4.4 技术层面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2.1.2 电信网络诈骗行为
        2.1.3 电信网络诈骗治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成本收益理论
    2.3 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
        2.3.1 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3.2 严重侵蚀社会信任体系
        2.3.3 严重危害社会生活稳定
3 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现状
    3.1 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近年发案概况
    3.2 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
        3.2.1 身份迷惑类诈骗
        3.2.2 贷款类诈骗
        3.2.3 兼职刷单类诈骗
        3.2.4 信用卡类诈骗
        3.2.5 网购退款类诈骗
    3.3 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3.3.1 从广撒网多捕鱼式诈骗向精准诈骗演变
        3.3.2 从伪基站等低端技术向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转变的趋势大为增加
        3.3.3 受害群体层次提升,个案诈骗金额扩大
    3.4 苍南县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做法
        3.4.1 国家层面
        3.4.2 本级层面
    3.5 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成效
4 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困境
    4.1 治理主体呈现碎片化分割管理局面
    4.2 治理的方式和手段相对滞后
    4.3 治理效果低于预期
5 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5.1 治理主体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责定位认识不清
        5.1.1 政府部门治理工作受传统思维局限
        5.1.2 第三方部门履职不积极
    5.2 应对电信网络诈骗能力不足
        5.2.1 监管责任未完全落实
        5.2.2 数据调取和资金查询机制不畅
        5.2.3 技术反制手段不高
        5.2.4 公安机关打击效能有待提高
        5.2.5 群众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5.3 成本与收益不均衡
        5.3.1 违法犯罪成本小
        5.3.2 公安机关治理成本高
        5.3.3 监管部门追责制度不健全
6 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先进经验与启示
    6.1 国内经验
        6.1.1 福建安溪:注重高危人员管控
        6.1.2 浙江金华:组建警企“联合实验室”
        6.1.3 海南儋州:细化法律量刑规定
    6.2 国外经验
        6.2.1 德国:建立个人信息网络数据库
        6.2.2 日本:加强技术应用发展
        6.2.3 俄罗斯:设立专门治理机构
    6.3 国内外经验对苍南县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启示
        6.3.1 多部门参与是实现综合治理的首要前提
        6.3.2 加强防范是降低民众受骗损失的重要手段
        6.3.3 健全法律法规是提升治理效果的有效保障
7 破解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困境的对策思考
    7.1 构建整体性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体系
        7.1.1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整体性治理机制
        7.1.2 落实治理主体职责
        7.1.3 引导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治理
    7.2 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能力
        7.2.1 完善第三方监管
        7.2.2 完善第三方相关支撑机制
        7.2.3 加强技术反制能力
        7.2.4 提升公安机关打击能力
        7.2.5 加强政府防范宣传力度
    7.3 从成本收益角度完善相关治理
        7.3.1 弥补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适用欠缺
        7.3.2 加大对公安机关治理工作的保障支撑
        7.3.3 优化相应绩效考核机制
附录 与刑侦大队办案人员访谈纪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情况
    教育背景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9)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市公安机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概述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2.3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类型
        2.3.1 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解析
        2.3.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Y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及问题
    3.1 Y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
        3.1.1 Y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现状
        3.1.2 Y市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整体情况
    3.2 Y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存在的问题
        3.2.1 打击力度不够
        3.2.2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突出
        3.2.3 缺乏法律依据
        3.2.4 协作不畅
        3.2.5 电信、金融等部门监管缺失、保密制度不严
第四章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1.1 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写入刑法
        4.1.2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
    4.2 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综合能力
        4.2.1 加强公安机关队伍建设
        4.2.2 推动跨区、跨境警务合作
        4.2.3 重点部署、开展专项打击
    4.3 推进“三位一体”社会共治新格局
        4.3.1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的作用
        4.3.2 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
        4.3.3 建立快捷有效的协作机制
    4.4 健全电信、金融等部门监管制度
        4.4.1 健全电信、金融部门的监管制度
        4.4.2 加强对电信、金融部门的监管
    4.5 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护
        4.5.1 公安机关应积极开展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4.5.2 社会各界应广泛参与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东省银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献综述
        1.2.2 文献综述的启示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
        2.1.1 电信网络诈骗
        2.1.2 银行监管
    2.2 理论基础
        2.2.1 银行监管有效性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广东省银行业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分析
    3.1 广东省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与类型
        3.1.1 广东省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
        3.1.2 广东省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3.1.3 广东省新型电信诈骗类型
    3.2 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
        3.2.1 对公民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侵害
        3.2.2 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3.2.3 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
    3.3 广东省银行业防治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
第四章 广东省银行业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政府监管现状
    4.1 监管主体及监管政策法规
        4.1.1 监管主体
        4.1.2 政府监管相关法律法规
        4.1.3 银行业防治电信网络诈骗的监管政策新规
    4.2 广东省银行业防治电信网络诈骗的监管措施
        4.2.1 建立电信诈骗网络违法犯罪监测分析工作机制
        4.2.2 强化联动机制,开展企业账户排查工作
        4.2.3 建立应急机制,快速堵截涉诈资金
        4.2.4 构建宣传长效机制,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第五章 广东省银行业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广东省银行业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监管模式较为落后
        5.1.2 信息安全监管难
        5.1.3 个人账户监管不到位
        5.1.4 支付结算管理有待完善
    5.2 广东省银行业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各项法律法规缺乏针对及实效性
        5.2.2 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
        5.2.3 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
第六章 完善广东省政府监管银行业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政府监管法律法规
        6.1.1 对电信诈骗犯罪单独立法
        6.1.2 完善银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6.2 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6.2.1 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6.2.2 搭建大信息共享平台
        6.2.3 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惩戒力度
        6.2.4 强化个人银行账户监管
        6.2.5 加强支付结算业务监管
    6.3 创新政府监管模式
        6.3.1 创新监管手段和方法
        6.3.2 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建设新型的电信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焦实战 淬炼精兵 以智慧新刑技推动反诈能力再提升 专访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副总队长刘力[J]. 李瑾. 警察技术, 2021(05)
  • [2]新昌县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研究[D]. 刘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南昌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的治理研究[D]. 殷震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4]W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研究[D]. 章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5]新型与传统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的对比分析[J]. 刘健. 法制博览, 2021(17)
  • [6]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犯罪形势变化与趋势——2020—2021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与预测[J]. 靳高风,杨皓翔,何天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7]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侦查应用研究[D]. 徐东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8]苍南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对策研究[D]. 林云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9]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市公安机关为例[D]. 孙高峰. 河北大学, 2020(03)
  • [10]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东省银行业为例[D]. 柯沐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建设新型电信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