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告诉我们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郝美丽[1](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吴俊[2](2017)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它的顶峰,因而有它的拐点。2014年被公认为是传统电视发展的拐点,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双重下滑,给电视发展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传统电视发展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方面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传统电视正在迎来最寒冷的冬天,正需要浴火重生、凤凰涅盘;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兴电视方兴未艾、前途未卜。面对这种情势,我们亟待需要对电视整个行业进行重新理解、评估和反思。立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语义定义法、种差定义法和语境定义法重新定义了电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是指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电子技术及设备向联点网络化观众传送活动的图像、音频和信号,主要采取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为用户创生公共(家庭)领域平台、建构文化论坛、开启观察和体验世界另一扇窗口的大众传媒媒介。为进一步深化对电视的认识,在简要回顾了电视的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作了类型化处理,本文重点解读了互联网电视、IPTV、OTTTV等新类型。透过电视的诸多类型,我们看到了电视三大显着特征,即线性与非线性并存、集中化与碎片化并存、控制与互动并存。作为进一步理论延伸,我们阐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需要拓展的四大功能,即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在人机互动的技术演进中,探索智慧电视的发展路径;在多元文化中,提升受众与媒体人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在游戏巅峰中,恪守电视文明的进化规律。从纯粹理论世界走入电视现实世界,重新审视电视的生存境遇,我们发现当前电视发展正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和挑战: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高昂制作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同时电视发展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宏观政策调控是电视发展的制度红利、市场刚性需求是电视发展的坚实基础、多元技术支撑是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重燃电视的发展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是国家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的强大思想理论基础。媒体融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萨弗法则是媒体融合的时间基础、优势互补是媒体融合的功能基础、业态竞争是媒体融合的生态基础、用户需求是媒体融合的动力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有效破解媒体融合缺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4大共性问题以及理念失衡、路径依赖、路径选择、非对称突破、整体协同不够等5大个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钥匙。中国电视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把理念融合作为根本指向、把内容融合作为中心内核、把平台融合作为主导逻辑、把渠道融合作为主要延伸、把技术融合作为动力支撑。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爸爸去哪儿》的范本价值,并继而由节目层面的融合发展上升至对整个湖南广电传媒生态圈构建的思考。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战略,是国内传统媒体不甘新媒体碾压之势而加速催生的广电融合发展典范。在台网融合互动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同时有利于探索国有传媒企业在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对接资本等多方面的创新。毫无疑问,湖南广电的标本意义在于,为当前国内传统媒体探寻转型之道,目前来看,效果明显,至于纵深发展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说融合发展体现的是电视的实践理性,那么多维进化彰显的是电视的纯粹理性。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电视进化理论,需要重新描述和阐释电视融合之后的应然状态,即电视要融合成什么样貌,这就为我们敞开了电视研究的多维高度。电视的多维进化不同于有机体的进化是自然而然、必然性进化,更不是达尔文主义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而是借助人类科学技术、理性、民主和法治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和利用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直接后果、虚幻化和碎片化是难以察觉的技术陷阱、超越“技术陷阱”而获重生是破解技术斯芬克斯之谜的有效途径。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媒介技术只是个工具,而人才是目的本身。我们要高度警惕理性沦为技术的奴仆,有必要发起一场数字化的理性抗命,防止公民被数字化的自我蚕食;要相信理性、坚守理性、弘扬理性,因为自由意志需要理性:控制意味着对我们所控制的东西负责任;一切技术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电视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集成大众智慧,让用户参与选题、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内容创造;要以众汇智、以众聚力、以众创新,努力在激活“众”平台效应上优化民主结构,改善民主质量。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法治是人类治国理政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人之治的理想方式。法治所蕴含的理想、精神、价值、方式和手段给人类以知识、智慧、启迪和力量,它既能为人类定纷止争,又能引导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因而提供一种争议和秩序统一的规范。电视作为人类文明和伦理精神的传播使者,必须用法治来规约其成长和发展行为:法治要求电视传播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法治要求电视传播合法的内容、法治寻求表达自由和政府管制平衡、治保障电视发展的合法权益。经由多维进化,电视才可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才能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
钟央[3](2015)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的裂变式发展,给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人人都是公民记者,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网络随即发布和获取第一手新闻资讯。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构,使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传播效率大打折扣,乃至被“边缘化”。为求生存谋发展,自2007年开始,国内掀起了电视台与广播台“两台合并”浪潮,并开始了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尝试。然而,两台合并“形融而神未融”,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也不尽如意。电视新闻真正的全媒体融合迫在眉睫。必须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融合模式和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真正融合后的电视新闻媒体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具迅捷的反应能力、高效的采编播效率、丰富的受众定制服务,长久的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作者选择了本论文命题,旨在从学术视角对媒体融合这一社会前沿问题做一点引导性探索,从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层面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全文共分九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研究背景,进行文献综述,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论文的基础性工作,共三章。首先,对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包括媒体传播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产业共生理论、合作及演化博弈理论等,勾勒出这些理论与本文研究课题之间的联系,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对国内外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经验进行比较分析。这一工作得出相关启示:适度规模经营,快速与新媒体融合,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这些为后文研究提供参考。接下来,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动力机制进行剖析。包括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及困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及市场环境等。结合分析结论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了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提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基础。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共四章。首先,提出了电视与广播、报刊资源整合发展模式:所有权融合。这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一步。旨在探讨广电报如何进行实质性的全媒体融合。然后,提出了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全媒体融合模式:合作联盟。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二步。当然,这两步并不是严格锁定的。在进行第一步融合的同时,各传统主流媒体已在尝试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为第二步的融合奠定基础。对这两步的融合,分别运用演化及合作博弈理论构建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表明,媒体融合最终能够实现“多赢”。第三,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媒体融合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无可借鉴的经验,论文主要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通过文献研读及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权重法和乘积法等,构建了该指标体系。再以SMG为例,对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验证。第四,联系实际并结合论文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总结及展望。主要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论文创新点如下:(1)探讨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模式。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的所有权融合模式,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它给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真正一体化的管理和运作框架,以及未来与新兴媒体非产权融合的总体构架和运作框架。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2)建立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演化博弈及合作博弈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演化博弈和合作博弈分析。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以及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通过重复博弈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推动参与融合的媒介组织实现深度合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3)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之所以能够进行全媒体融合,有其必然的动力机制。基于系统学思路建立的动力机制模型,包括引力、推力和支持力三大子系统。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根本动力。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4)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媒体融合之后的绩效评价尚无经验可鉴,该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尝试。为业界和研究者对其进一步探讨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万倩[4](2012)在《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交移动电视作为户外数字移动新媒体的先行者,因“全效传播”和“无缝式传播”的强大优势填补了传统电视媒体白天收视“盲点”,开发了“无聊经济”,为传统电视发展和广告投放开辟了新的途径。我国的公交移动电视研究主要限于传播学、受众心理学和广告学领域,或是重点对某个城市公交移动电视媒体进行受众分析和广告传播策划。为更好发展该媒体产业,笔者选择“产业运营”的理论视角,运用传播学、媒介经济学、管理学、风险投资管理学理论,对我国公交移动电视媒体产业整体运营的发展现状、产业环境、常见运营模式等进行多方位研究,总结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结合长沙市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进行案例分析。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政策环境的限制、电视节目内容品质欠佳、无线移动传输技术不够成熟、广告客户市场吸引力不足、运营模式局限、品牌运营缺失等。本文就相关问题提出合理改善产业政策环境,政府主控转为积极扶持;贴近受众和客户,拓宽经营服务领域;探索产业运营新模式,构筑成熟产业链;注重媒体品牌建设,提升传媒社会形象;增强风险意识,积极采取高质应对策略等五个方面的发展策略。同时,本文尝试提出实现“二维码”公交移动电视运营业务,带动产业运营模式多元化,紧跟“三网融合”大流;专攻“视觉”公交电视广告,大力开发公交电视媒体“公益性”,实现内容产品专业化;增强产业运营风险意识,实现高质的产业风险应对策略等。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对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有一定启示作用。
吴立斌[5](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鲍金燕[6](2008)在《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研究——以《金钱》杂志为研究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舆论惊呼中国的"理财时代"已然来临,当"财产性收入"成为老百姓的热门话题,当"黄金十年"成为国人的普遍期许,传媒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机,财经报道的一个细分领域——个人理财报道因而风生水起,个人理财浪潮席卷大小媒体,其中以杂志最具代表性。但是,业界的火热并没有蔓延到学界。目前学界对专业个人理财报道研究甚少,对个人理财类杂志的系统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实际上,作为一个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诞生的新兴报道领域,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普遍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包括定位上难以准确把握核心读者的需求,导致定位模糊、不连贯;广告渠道过于集中、对金融机构依赖性过强、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报道缺乏独立性和实用性;资本经营不善,多元化经营渠道难以实现,营销手段不成熟,导致经营现状不乐观,等等。如何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如何理性认识个人理财类杂志乃至个人理财媒体的发展趋势,这都迫切需要先进经验和理论的参照及指导。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高度成熟的美国同类媒体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生存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对杂志发展的影响;并以其代表性刊物——《金钱》杂志作为解读的个案,对其报道内容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它的报道特色和经营管理方略,试图从中获得某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启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通过对比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和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进行对比,系统梳理了我国同类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个人理财类杂志发展的四个维度,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一些在目前的环境和条件下,全方位提高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报道水准和经营水平的可行性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观点和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达与其生存环境高度相关。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投资市场为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婴儿潮"一代和深入人心的个人理财观则为这些杂志提供了发展动力,而相对宽松的传媒运作环境和强大的产业支持又成为它们发展的沃土。二、美国《金钱》杂志在受众定位、选题方向、报道方式、版式风格和品牌延伸上与其编辑哲学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报道上它最大的特色是泛理财观、生活化、消费化,紧抓实用性和服务性,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诠释枯燥专业的理财技能。在经营上尤其注重借助高科技平台和细致的读者服务来开拓市场,并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来推广和延伸杂志品牌。三、通过中美同类杂志的分析,总结出个人理财类杂志发展中的四个关键性要素:投资型消费者、资金、杂志制作理念和盈利模式。这四个要素发展的维度决定了杂志整体的成熟度和杂志个体的命运。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市场空间还很大,错位竞争的条件将更成熟,名牌化、集团化、产业化将是其主要发展趋势。四、在我国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提高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报道水准和经营水平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包括更新杂志制作理念;加强对融资风险的防范能力;加大整合营销传播力度;扩展开发读者调查的新渠道;开发读者资源库、力推读者增值服务;加强和支持员工培训、重视人力经营,等等。本研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在个人理财类杂志以及美国同类媒体研究上的空白,并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发展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程雪峰[7](2005)在《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美国的霸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更表现在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全球的影响和渗透上。确切地说, 表现在美国“软权力”的扩张上。软霸权已成为时代的“焦点”,而其背后传播霸权的推力也彰显出战略价值。本文通过对美国“软权力”、媒介垄断及文化渗透等方面的论述,建立起对美国传播霸权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美国传播霸权的效能。本文指出,20 世纪末以来,美国在全球形成了庞大的传播体系,信息文化单向流动的问题愈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传播体系中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信息主权和民族文化面临着冲击。对于中国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战略应变被动守为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大对外信息文化的传播力度。
胡甲庆[8](2005)在《反垄断的法律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行为,因而它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次才是一种法律现象。在没有对作为经济现象的企业行为的属性及其规范上的意义认识清楚之前,是无法对企业行为进行科学规制的。否则可能会淡化乃至削弱反垄断法的主题,模糊反垄断法的根本理念和价值追求,甚至使反垄断法的功能丧失殆尽。这一点,在美国早期的反垄断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印证。这也正是美国对反垄断法采用经济分析方法的重要原因。反垄断法并不规制所有的企业行为,只是规制那些具有损害竞争自由和经济效率等反竞争效果的企业行为。从这个角度说,本文的中心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企业行为的经济分析,为反垄断立法和司法提供一个基础性的分析框架和工具。 本文立足于反垄断的法律经济分析,主要考察反垄断法的实体内容,集中对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规制模式、规制原则、规制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经济学理论与经验、规范与实证的分析,并探讨了新经济领域反垄断法的经济理论和司法实践的问题。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首先论述了反垄断法的核心价值目标即经济效率目标的确立、发展、规范功能。认为经济效率是规则约束下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企业在给定的资源稀缺性、产业关系和制度约束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反垄断法而言,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促使企业以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式行为,因此反垄断法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经济效率。而且,以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法的目标,还具有很强的规范功能,它可以为垄断的良性或恶性之分提供判别标准,也能避免非效率标准给垄断立法、司法和执法造成的混乱局面,此外它还可以增强反垄断法的透明度或可预期性。因此,多数国家都将经济效率确立为反垄断法的基本或核心目标。 其次,本章对经济效率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认为从基本的层面来看,经济效率有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之分。静态效率实际上指的是竞争均衡条件下实现的资源配置状态,也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它反映的是生产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以各产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最优配置。而动态效率是指在各种创新
杨阿卓[9](2004)在《世纪合并失败的反思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初,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这两家公司走到了一起,合并成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本文分析了合并三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发展的情况。 在合并的三年时间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股价暴跌、业绩不佳、管理混乱。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于两个公司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合并后没有解决好高层领导的合理安排,导致领导层结构失衡,同时也没有得到员工的普遍支持等。 最终,2003年9月13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宣布将其名字当中的“美国在线”划掉以改变由于大量的负面消息而导致的不佳的公司形象。 最终文章得出结论:目前,网络经济还并不成熟,尚不适合在媒介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
赵刚[10](2004)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和产业产权结构调整、资源重新配置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并购都是成功的,企业并购也是一把“双刃剑”。2000年发生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因其创记录的交易额名噪一时,而三年之后,公司又因为惊人的亏损额而成为企业并购中的经典失败案例;究竟“世纪并购”该不该进行?并购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对本案例的剖析和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将为国内正在兴起的企业并购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促进我国的企业并购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公司价值的评估和换股比例的确定问题。通过采用现金流折现法、比值法、剩余收益法等方法对并购前后的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了换股比例的合理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并购中双方公司的价值在并购之前都被高估了;而美国在线的被高估程度更为严重。我们认为导致并购后公司经营不利、业绩下滑的关键原因就是美国在线价值的高估;这一失误不仅影响了并购交易的结果,也使并购后公司整合和经营走入歧途。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并购前各公司的基本情况;第二章分析并购的内外部动因,着重分析协同效应的预期。第三章介绍并购交易的过程和并购后的发展情况;并依据历史数据计算并分析并购交易中如何确定公司价值和换股比例。第四章分析美国在线价值高估的原因、程度及影响。第五章分析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对我国企业间并购的借鉴意义。
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告诉我们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告诉我们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原文简介 |
1.1.1 原文作者简介 |
1.1.2 原文内容简介 |
1.1.3 原文文本特点 |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4.1 功能语境理论 |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
5.1 情景语境重构 |
5.1.1 要素增减 |
5.1.2 要素转换 |
5.1.3 要素替代 |
5.1.4 要素重组 |
5.2 文化语境重构 |
5.2.1 异化 |
5.2.2 归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叙事逻辑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理解电视的新语境 |
2.1 传统定义的消解与新概念的勃兴 |
2.1.1 语义定义法透析电视的一般规定性 |
2.1.2 种差定义法彰显电视的特有功能 |
2.1.3 语境定义法生发电视概念全新意蕴 |
2.2 电视形态的嬗变 |
2.2.1 新类型与新样态 |
2.2.2 新旧特征的并存与呈现 |
2.3 电视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
2.3.1 传播渠道多样化与电视主流坚守 |
2.3.2 人机互动与智慧电视 |
2.3.3 多元文化与新媒介素养 |
2.3.4 游戏巅峰与文明进化 |
3 重审电视的生存境遇 |
3.1 当代电视发展的窘境 |
3.1.1 传统电视的衰落 |
3.1.2 新兴电视的纠结 |
3.2 当代电视发展面临的五大矛盾 |
3.2.1 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 |
3.2.2 大制作高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 |
3.2.3 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 |
3.2.4 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 |
3.2.5 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
3.3 当代电视发展的时代新坐标 |
3.3.1 宏观政策调控释放制度红利 |
3.3.2 市场刚性需求助推电视新发展 |
3.3.3 多元技术驱动电视智慧发展 |
4 传统媒体互联网化下的电视融合发展 |
4.1 媒体融合的一般理论及其启示 |
4.1.1 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传播密码 |
4.1.2 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时间战 |
4.1.3 优势互补丰富融媒功能 |
4.1.4 媒体融合中的生态位竞争 |
4.1.5 用户需求驱动媒体融合 |
4.2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五重维度 |
4.2.1 新旧媒体基因下的理念更新 |
4.2.2 台网融合下的路径依赖 |
4.2.3 技术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
4.2.4 创新创业下的非对称突破 |
4.2.5 顶层设计下的整体协同 |
4.3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体系化构想 |
4.3.1 深度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 |
4.3.2 内容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内核灵魂 |
4.3.3 平台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关键逻辑 |
4.3.4 渠道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主要延伸 |
4.3.5 技术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撑 |
5 传统电视到融媒范本: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
5.1《爸爸去哪儿》开拓三级产业链进阶模式 |
5.1.1 核心产品产业链奠定致胜关键 |
5.1.2 附属产品产业链催生蝴蝶效应 |
5.1.3 跨界产品产业链拓展模式空间 |
5.2 “一体两翼”打造台网互动新生态 |
5.2.1 内容独播与自制+定制 |
5.2.2 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 |
5.2.3 人才流动与机制创新 |
5.3 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
5.3.1 资本运作与芒果生态圈的构建 |
5.3.2 增量资本化运作与芒果跨越式发展 |
5.3.3 探路国有传媒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国家样本 |
结语:电视的多维进化及应然状态 |
一、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双刃剑” |
二、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 |
三、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 |
四、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 |
2.1 媒体传播理论 |
2.1.1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 |
2.1.2 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
2.1.3 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
2.1.4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及动力 |
2.2.2 传媒产业融合的三种形式 |
2.3 产业共生理论 |
2.3.1 产业共生理论内涵 |
2.3.2 产业共生的特征 |
2.4 博弈理论 |
2.4.1 合作博弈理论 |
2.4.2 演化博弈理论 |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及启示 |
3.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经验 |
3.1.1 英国BBC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2 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3 美国CNN的媒体融合的经验 |
3.1.4 法国France 24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5 日本NHK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6 上海文广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 |
3.2.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相同点 |
3.2.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不同点 |
3.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启示 |
3.3.1 通过媒体融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3.3.2 传统主流媒体快速与新媒体融合 |
3.3.3 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 |
本章小结 4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及动力机制 |
4.1 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困境 |
4.1.1 全媒体环境下我国广电新闻媒体的融合进程 |
4.1.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
4.2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分析 |
4.2.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4.2.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内部环境 |
4.2.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市场环境 |
4.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的优化方向 |
4.3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4.3.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主体 |
4.3.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系统分析 |
4.3.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4.4 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的基础 |
4.4.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 |
4.4.2 基于动态演化过程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的基础 |
本章小结 5 电视媒体与广播及报刊媒体的所有权融合模式 |
5.1 广电报媒体融合模式构建的原则、依据及思路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构建依据 |
5.1.3 构建目标 |
5.1.4 构建思路 |
5.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构建 |
5.2.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总框架 |
5.2.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的运作构架 |
5.3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及分析 |
5.3.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过程中的共生演化 |
5.3.2 广电报媒体融合的决策 |
5.3.3 广电报媒体融合过程中的资源共享 |
5.4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后的自媒体引导能力建设 |
5.4.1 提升互联网思维的新闻资讯自媒体传递能力 |
5.4.2 提升新闻媒体的自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
5.4.3 做好新闻媒体自媒体平台的舆情监测 |
5.4.4 利用新闻媒体的自媒体平台为经济建设服务 |
本章小结 6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 |
6.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构建原则、依据及思路 |
6.1.1 构建原则 |
6.1.2 构建依据 |
6.1.3 构建目标 |
6.1.4 构建思路 |
6.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的构建 |
6.2.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总框架 |
6.2.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的运作框架 |
6.3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及分析 |
6.3.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过程分析 |
6.3.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构建及分析 |
6.4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
6.4.1 无激励约束机制 |
6.4.2 引入激励约束机制 |
6.4.3 博弈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7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 |
7.1 基于BSC的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分析 |
7.1.1 BSC的核心思想 |
7.1.2 BSC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
7.1.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后共生演化运作绩效的四个层面 |
7.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目标 |
7.2.2 基于BSC四层面的绩效指标的筛选 |
7.2.3 基于BSC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确定 |
7.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7.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案例及分析 |
7.3.1 目标案例的绩效评价 |
7.3.2 目标案例绩效分析 |
本章小结 8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建设和完善媒体规制 |
8.2 变革和创新体制与机制 |
8.3 处理好媒体经营与新闻生产的关系 |
8.4 强化新闻媒体自律和职业伦理 9 总结及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第一轮) 附录二(第二轮) 附录三(第三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
(4)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公交移动电视”研究的差异和原因分析 |
2.1.1 国内外研究差异 |
2.1.2 原因分析 |
2.2 国内主要文献的研究焦点和成果 |
2.2.1 期刊文献成果 |
2.2.2 学位论文成果 |
2.2.3 与论文研究相关专业书籍及研究焦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逻辑结构 |
五、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公交移动电视及其发展现状 |
1.1 公交移动电视概述 |
1.1.1 基本概念 |
1.1.1.1 公交移动电视 |
1.1.1.2 媒体产业化 |
1.1.1.3 产业运营 |
1.1.2 公交移动电视的实现方法 |
1.1.3 公交移动电视的关键技术 |
1.1.4 公交移动电视的主要特点和形式 |
1.1.4.1 传播媒介的伴随性 |
1.1.4.2 传播环境的封闭性、强制性 |
1.1.4.3 受众的流动性、指向性 |
1.1.4.4 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及时性、短小性 |
1.2 国内外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状况 |
1.2.1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状况 |
1.2.2 国外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状况 |
1.3 发展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的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环境与市场分析 |
2.1 公交移动电视的PEST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公交移动电视市场解读 |
2.2.1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的目标市场 |
2.2.1.1 受众市场 |
2.2.1.2 广告客户市场 |
2.2.2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链 |
2.2.2.1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链的构成 |
2.2.2.2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链的开拓路径 |
第三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方式 |
3.1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要素 |
3.1.1 技术研发 |
3.1.2 内容生产 |
3.1.3 市场定位 |
3.1.4 竞争壁垒 |
3.1.5 风险控制 |
3.1.6 营销策略 |
3.2 公交移动电视常见的商业运营方式 |
3.2.1 三位一体:世通华纳运营模式 |
3.2.1.1 专业技术起家,迅速占领市场 |
3.2.1.2 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
3.2.1.3 广告运营 |
3.2.2 术业专攻:华视传媒运营模式 |
3.2.2.1 急速成长,突破重围 |
3.2.2.2 术业专攻,拔高战略 |
3.2.3 媒体嫁接:巴士在线运营模式 |
3.2.3.1 巧接央视媒体,整合各方强势资源 |
3.2.3.2 注重融资,多元业务运营 |
3.2.3.3 大力开发品牌运营 |
第四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化运营的主要问题 |
4.1 文化政策环境的限制 |
4.1.1 新媒体产业的大环境受限 |
4.1.2 公交移动电视的政策约束 |
4.2 电视节目内容品质欠佳 |
4.2.1 节目内容丰富却不“新” |
4.2.2 节目时效致命点“滞后+重复” |
4.2.3 缺少新媒体应有的“互动性” |
4.3 无线移动传输技术不够成熟 |
4.3.1 技术标准未统一 |
4.3.2 技术硬件的不成熟 |
4.3.3 设备提供商的消极生产 |
4.4 广告客户市场吸引力不足 |
4.4.1 公交移动电视现实的传播效果 |
4.4.1.1 噪音干扰 |
4.4.1.2 广告内容产品缺乏吸引力 |
4.4.2 受众市场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
4.4.2.1 受众类型不确定性 |
4.4.2.2 受众心理多样性 |
4.4.3 终端产品单一,自媒体的潜在市场危机 |
4.5 运营模式局限,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 |
4.5.1 运营模式局限,产业难于规模化 |
4.5.2 盈利模式单一 |
4.5.3 产业链发展不够成熟 |
4.5.3.1 上游设备供应商无序竞争 |
4.5.3.2 与内容生产部门沟通不够 |
4.5.3.3 产业链下游缺失 |
4.5.3.4 产业链各环节盈利分配未成体系 |
4.6 品牌运营的缺失 |
4.6.1 品牌差异化运营不明显 |
4.6.2 没有特色的“品牌”标识 |
第五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发展策略 |
5.1 改善产业政策环境,政府主控转为积极扶持 |
5.1.1 市场准入政策需持“放开”态度 |
5.1.2 政府职能:主控转为积极支持 |
5.2 贴近受众和客户,拓宽经营服务领域 |
5.2.1 “亲民”节目,制作公交专属电视 |
5.2.2 “专业”广告,借鉴Facebook广告业务服务方式 |
5.2.2.1 最重要的是“二次销售”的首次销售获益者——受众 |
5.2.2.2 公交移动电视最终的目标——广告主 |
5.2.3 摆脱“电视”媒体束缚,巧增“移动”业务 |
5.2.4 注重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储备专业人才 |
5.3 探索产业运营新模式,拓宽和延伸产业链 |
5.3.1 选择“增值服务”,坚持“互动”运营模式 |
5.3.2 借助“三网融合”,组建合作联盟 |
5.3.3 构筑成熟产业链,强化竞争力 |
5.4 注重媒体品牌建设,提升良好传媒形象 |
5.4.1 品牌标识和宣传语 |
5.4.2 内容品牌建立 |
5.4.2.1 电视节目的品牌建立 |
5.4.2.2 广告的品牌建立 |
5.4.2.3 宣传片的品牌意义 |
5.4.3 品牌活动 |
5.4.4 品牌延伸 |
5.5 增强风险意识,采取高质应对策略 |
5.5.1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面临的潜在风险 |
5.5.2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运营应采取的高质规避策略 |
5.5.2.1 政策风险的减少 |
5.5.2.2 市场风险的分散 |
5.5.2.3 运营风险的降低 |
结语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的前景 |
案例分析: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调查 |
一、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业态概况 |
二、长沙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市场调查数据 |
2.1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 |
2.2 公交移动电视播出实地调查情况 |
2.3 华视传媒长沙分公司相关节目编排调查 |
三、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的主要问题 |
3.1 信号传输技术不够成熟 |
3.2 节目内容欠“新”意,品质不高 |
3.3 运营模式单一,传统电视广告承袭严重 |
3.4 媒体产业品牌打造意识弱 |
四、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的发展对策 |
4.1 加强与政府合作,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
4.2 内容为王,开创视觉新媒体 |
4.3 开发多元业务,拓宽运营模式 |
4.4 增强品牌意识,创立特色星城公交媒体 |
4.5 加强产学合作,提供技术专业人才 |
参考文献 |
附录1: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案例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2:华视传媒长沙分公司相关节目编排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研究——以《金钱》杂志为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概况与生存环境 |
1.1 美国个人理财类财经杂志的发展概况 |
1.1.1 美国个人理财类媒体发展溯源 |
1.1.2 杂志是美国个人理财类媒体市场的大赢家 |
1.2 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生存环境及对其发展的影响 |
1.2.1 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发达的投资市场是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前提 |
其一, 经济的繁荣和投资市场的兴盛一方面提高了社会对个人理财信息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更充足的信息和报道素材。 |
其二,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财富和素质, 为个人理财类杂志提供了最基本的受众基础。 |
其三, 经济的发达促进了传媒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持。 |
1.2.2 “婴儿潮”一代的需求和深入人心的个人理财观是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动因 |
1.2.3 宽松的传媒运作环境和强大的产业支持为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提供沃土 |
第二章以《金钱》杂志为个案来透视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特点 |
2.1 《金钱》杂志的编辑哲学和报道特色 |
2.2.1 定位清晰, 关注中产家庭的财富生活 |
2.2.2 泛理财观, 选题生活化、消费化 |
2.2.3 提供最需要的实用信息, 做读者的朋友和金融管家 |
2.2.3 层层把关, 确保专业性和权威性 |
2.2.4 口语化、故事化, 让读者潜移默化接受信息 |
2.2.5 设计活泼, 让读者享受阅读过程 |
2.2 《金钱》杂志的经营运作和管理机制 |
2.2.1 以广告经营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
2.2.2 多渠道结合的发行模式及营销手段 |
2.2.3 多重网络拓展和维护杂志品牌 |
2.2.4 层层负责制的内部管理体制 |
第三章以《金钱》为代表的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对我国同类媒体的借鉴意义 |
3.1 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亟需先进经验指导 |
3.1.1 我国财经媒体的三次嬗变 |
3.1.2 “理财时代”来临及财经报道“理财化” |
3.1.3 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遭遇发展瓶颈 |
3.1.3.1 模糊不清的定位 |
3.1.3.2 核心竞争力的迷失 |
3.1.3.3 权威性与实用性的匮乏 |
3.1.3.4 不容乐观的经营现状 |
3.2 从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看我国同类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 |
3.2.1 个人理财类杂志发展的四个维度 |
第一个维度:投资型消费者。 |
第二个维度:资金。 |
第三个维度:杂志制作理念。 |
第四个维度:盈利模式。 |
3.2.2 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市场的前景展望 |
3.2.3 借鉴美国先进经验提高我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办刊水平 |
第一, 更新杂志制作理念, 激活内容市场。 |
第二, 提高经营水平, 加强对融资风险的防范能力。 |
第三, 加大整合营销传播力度, 强化品牌效应。 |
第四, 多种渠道开展读者调查, 深入了解读者需求。 |
第五, 开发读者资源库, 力推读者增值服务。 |
第六, 加强和支持员工培训, 重视人力经营。 |
结语 |
(7)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第一章 传播霸权:美国霸权形式的战略拓展 |
一、权力拓展——软霸权的膨胀与扩张 |
二、战略取向——软霸权的核心与力度 |
三、全球传播——跨境传播体系的发展 |
第二章 媒介垄断:美国传播的“硬件”强度 |
一、资源集中——传媒基础发展失衡 |
二、单向流动——操控信息文化流向 |
三、市场划分——跨国传媒公司重构 |
第三章 文化渗透:美国传播的“软件”势能 |
一、无处不在——文化渗透的基点 |
二、内容选控——文化渗透的手段 |
三、利益驱使——文化渗透的动因 |
第四章 战略启示:美国传播霸权的效能分析 |
一、媒体实力演化为一种战略实力 |
二、传播霸权推动软霸权全球播撒 |
三、传播弱国信息主权面临的威胁 |
第五章 战略对策: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前瞻 |
一、理性抉择——传播困境与压力再观照 |
二、传媒转型——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 |
三、文化安全——建构对内对外的发展战略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论文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8)反垄断的法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经济效率 |
第一节 反垄断法经济效率目标的确立 |
一、规则下的理性选择与经济效率 |
二、从美国、台湾地区的反垄断立法例看反垄断法效率目标设置的重要性 |
三、经济效率目标的确立与发展 |
第二节 经济效率的内涵与补偿改进型效率 |
一、资源配置效率与动态效率 |
(一) 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
(二) 动态竞争理论与动态效率 |
二、资源配置效率与非资源配置效率 |
三、作为反垄断法规范标准的效率 |
四、效率标准的规范功能 |
第二章 垄断与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
第一节 垄断的经济学界定 |
一、垄断的经济学涵义 |
(一) 完全垄断 |
(二) 垄断竞争市场 |
(三) 寡头市场 |
二、垄断的形态 |
(一) 基于垄断成因的形态划分 |
(二) 基于垄断内容的形态划分 |
第二节 垄断的法律界定与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
一、垄断的法律界定 |
二、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
第三章 经济效率与反垄断法的规制模式 |
第一节 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比较 |
一、不同市场结构的静态效率比较 |
(一) 垄断的成本 |
(二) 完全竞争的静态效率损失 |
二、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非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一) 生产效率与规模经济 |
(二) 范围经济与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 |
(三) 厂商规模的决定 |
三、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 |
(一) 创新假说及其理论与实证分析 |
(二) 对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结论的评析 |
第二节 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一、产业经济学的兴起 |
二、结构-行为-绩效关系的经验研究 |
(一) 结构SCP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 SCP框架下的集中度、进入条件与盈利能力 |
(三) 早期计量经济研究 |
(四) 计量经济研究的新发展 |
三、市场势力与效率之争 |
(一) 市场势力与效率之争的源起 |
(二) 德姆塞茨的效率假说 |
(三) 对德姆塞茨效率假说的评析 |
第三节 反垄断法的有效竞争规制模式 |
一、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的互动及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特点 |
(一) 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
(二) 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特点 |
二、反垄断法的有效竞争规制模式 |
三、反垄断法的规制方法 |
第四节 反垄断法规制原则及其经济解释 |
一、反垄断法规制原则的发展 |
(一) 本身违法规则与合理规则的滥筋 |
(二) 本身违法原则的发展 |
(三) 合理原则的发展 |
(四) 反垄断法规制原则的一体化 |
二、合理原则的经济解释 |
第四章 反垄断法主要实体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一节 合谋行为的法律经济分析 |
一、合谋及其博弈性质 |
二、寡占合谋的制约因素 |
(一) 市场集中度 |
(二) 产品差异 |
(三) 成本差异 |
三、寡占合谋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一) 寡占相互依赖行为 |
(二) 寡占辅助行为 |
四、寡占合谋行为的经验分析及反垄断法上的意义 |
(一) 寡占合谋行为的经验分析 |
(二) 寡占合谋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二节 企业合并的法律经济分析 |
一、美国合并规制法的演进 |
二、合并动机与效应分析 |
(一) 横向合并的动机与效应分析 |
(二) 垂直合并的动机与效应分析 |
(三) 混合合并的动机与效应分析 |
三、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 |
(一) 相关市场的界定 |
(二) 预测合并的价格或产出效应 |
(三) 效率评价 |
第三节 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经济分析 |
一、掠夺性定价行为的概念与性质 |
二、完全信息理论下的掠夺性定价 |
三、非完全信息理论下的掠夺性定价 |
四、掠夺性定价与正常竞争 |
五、掠夺性定价行为的认定标准 |
(一) 规则制定的依据 |
(二) 掠夺性定价分析中成本的作用 |
(三) 选择性方法 |
(四) 对掠夺性定价认定标准的评析 |
第四节 垂直约束行为的法律经济分析 |
一、垂直约束行为的概念与形态 |
二、转售价格维持的法律经济分析 |
(一) 转售价格维持的法律地位的历史演变 |
(二) 转售价格维持的经济解释 |
(三) 正的监督成本 |
(四) 法律含义 |
三、排他性交易的法律经济分析 |
(一) 排他性交易概述 |
(二) 美国排他性交易的司法实践 |
(三) 排他性交易的经济分析 |
(四) 排他性交易的其他经济解释 |
(五) 搭售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五章 新经济与反垄断法 |
第一节 新经济的基本属性 |
一、新经济的界定 |
二、新经济的属性 |
三、新经济对反垄断法的挑战 |
第二节 新经济与瓶颈、宽带接入政策 |
一、瓶颈、宽带接入政策概说 |
二、基础设施原则 |
三、网络效应与互联 |
四、冒尖市场、创新与反垄断 |
第三节 反垄断法在新经济中的具体适用 |
一、水平合并与反垄断法的实施 |
(一) 单方竞争效果 |
(二) 主要案例分析 |
二、垂直合并与反垄断法的实施 |
三、标准制定与合作 |
(一) 非兼容的辩护理由 |
(二) 对非兼容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
(三) 动态兼容制度 |
第四节 创新竞争与反垄断法 |
一、创新的含义 |
二、反垄断分析中的静态竞争与动态竞争 |
三、创新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政策的协调 |
四、知识产权与竞争政策—创新激励与创新竞争的平衡 |
第六章 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反垄断法的目标 |
一、反垄断法公平价值之辩异 |
二、中国反垄断法目标体系的构想 |
第二节 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
一、对经济性垄断的规制 |
(一) 合谋行为 |
(二) 企业集中行为 |
(三)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二、对非经济性垄断的规制 |
(一) 自然垄断 |
(二) 国家垄断 |
(三) 行政垄断 |
第三节 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制模式与规制原则选择 |
一、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制模式选择 |
(一) 理论与经验支持 |
(二) 中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的经济环境 |
二、中国反垄断法确立合理原则的理论依据 |
(一) 部分国家垄断和知识产权等特权式垄断的福利效应 |
(二) 自然形成的垄断的福利效应 |
(三) 行为性结构垄断行为的福利效应 |
(四) 市场支配地位维持行为的福利效应 |
(五)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福利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世纪合并失败的反思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陈述篇: 时代华纳、美国在线以及合并 |
第一章 合并前的时代华纳、美国在线 |
1.1 时代华纳公司概况 |
1.2 美国在线公司概况 |
1.3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概况 |
第二章 合并三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状况 |
2.1 不尽如人意的业绩报告 |
2.2 管理层的不断更迭 |
2.3 雪上加霜:网泡沫的破裂 |
第三章 美国在线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中除名 |
3.1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更名 |
3.2 改名后的公司业绩 |
3.3 投资者对公司恢复信心 |
分析篇: 多方面原因导致“世纪联姻”酿苦果 |
第一章 关于合并“并购”本身的置疑 |
1.1 并购是媒介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 美国在线合并时代华纳合情合理 |
1.3 合并中的缺憾 |
第二章 过高的网络预期 |
2.1 美国在线的止步不前,发展模式单一 |
2.2 忽视时代华纳部分业务的发展,导致管理失调 |
第三章 并购后的整合不利 |
3.1 管理运营沟通不畅 |
3.2 企业文化矛盾突出 |
3.3 核心业务整合不利 |
结论篇: 目前网络媒体尚不适宜在媒介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 |
第一章 网络经济的高风险性 |
1.1 网络媒体的新特点 |
1.2 新媒体带来经济运营新模式 |
1.3 网络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 |
第二章 传媒集团的特征 |
2.1 什么是传媒集团 |
2.2 传媒集团化的利弊得失 |
第三章 网络媒体不适合在传媒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分析 |
引 言 |
第一章 并购前公司简介 |
1.1 美国在线 |
1.1.1 历史沿革 |
1.1.2 主要业务 |
1.1.3 财务状况 |
1.2 时代华纳 |
1.2.1 历史沿革 |
1.2.2 主要业务 |
1.2.3 财务状况: |
第二章 并购动因分析 |
2.1 外部动因分析 |
2.1.1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
2.1.2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 |
2.1.3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2.1.4 法律政策取向宽松 |
2.1.5 美国股市的财富效应 |
2.2 内部动因分析 |
2.2.1 收入协同效应 |
2.2.2 成本协同效应 |
第三章 并购过程及并购后表现分析 |
3.1 并购过程 |
3.1.1 并购方案 |
3.1.2 并购进程 |
3.1.3 交易结果 |
3.2 换股比例及合并估值分析 |
3.2.1 换股比例的确定 |
3.2.2 并购后公司价值分析 |
3.3 并购后情况 |
3.3.1 组织结构调整 |
3.3.2 业务发展 |
3.3.3 资本市场表现 |
3.3.4 小结 |
第四章 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
4.1 估值失误诱因分析 |
4.2 价值评估失误分析 |
4.3 估值失误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对我国并购事业的镜鉴意义 |
第二篇 空调企业价格策略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企业应该打价格战吗 |
2.1 市场整体供求分析 |
2.2 成本因素 |
2.3 竞争对手 |
第三章 如何操作降价 |
第四章 应对价格战 |
第五章 小结 |
第三篇 北京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公司营销分析 |
第一章 公司简介 |
1.1 基本情况 |
1.1.1 产品和服务 |
1.1.2 公司的发展规划 |
1.2 盈利模式及评价 |
第二章 公司目前营销问题描述 |
第三章 市场机会分析 |
3.1 宏观环境 |
3.1.1 儿童发展要求 |
3.1.2 幼儿教育投资 |
3.2 公司所在行业的研究 |
3.3 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 |
3.3.1 家庭和家长 |
3.3.2 幼儿园教师 |
3.3.3 市场消费行为总结 |
3.4 公司定位分析 |
第四章 营销战略与战术 |
4.1 营销战略 |
4.1.1 基本策略 |
4.1.2 总体市场规划 |
4.1.3 基本评价 |
4.2 营销策略 |
4.2.1 产品及其价格组合策略 |
4.2.2 渠道及促销策略 |
第五章 总结 |
第四篇 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分析--浅析燕京啤酒收购惠泉啤酒股权案 |
第一章 综述 |
1.1 国内啤酒行业分析 |
1.1.1 啤酒产业的现状 |
1.1.2 我国啤酒产业的发展趋势 |
1.2 啤酒行业并购综述 |
第二章 并购前公司价值分析 |
2 1 燕京啤酒 |
2.1.1 公司介绍及主营业务分析 |
2.1.2 燕京啤酒资金回报率 WACC 估算 |
2.1.3 估算燕京啤酒未来现金流及现值计算 |
2.2 惠泉啤酒 |
2.2.1 公司介绍 |
2.2.2 惠泉啤酒 WACC 估算 |
2.2.3 估算惠泉啤酒未来现金流及现值计算 |
第三章 并购后公司价值分析 |
3.1 协同效应分析 |
3.1.1 战略及管理的协同效应 |
3.1.2 财务协同效应 |
3.1.3 销售增长的协同效应 |
3.1.4 成本构成的协同效应 |
3.1.5 资产构成的协同效应 |
3.2 并购后公司价值增加值计算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并购增加价值计算 |
第四章 敏感性分析 |
4.1 销售量预期变化对价值的影响 |
4.2 期望利润率变化对价值的影响 |
4.3 期望现金流变化对价值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告诉我们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2]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3]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D]. 钟央. 武汉大学, 2015(01)
- [4]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D]. 万倩. 中南大学, 2012(02)
- [5]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美国个人理财类杂志的发展研究——以《金钱》杂志为研究个案[A]. 鲍金燕. 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2辑), 2008
- [7]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 程雪峰. 吉林大学, 2005(06)
- [8]反垄断的法律经济分析[D]. 胡甲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05(01)
- [9]世纪合并失败的反思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案例分析[D]. 杨阿卓. 河北大学, 2004(04)
- [10]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分析[D]. 赵刚. 清华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