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新移民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郑一省[1](2021)在《一部海外新移民研究的鼎力之作——评黄英湖《海外福建新移民研究》一书》文中研究表明迄今为止,专门研究海外华人新移民的研究成果不多见,而专门针对某一地区的新移民研究更显不足。2020年5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由福建社会科学院黄英湖研究员撰写的《海外福建新移民研究》一书,较好地弥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研究基于作者在相关领域多年的思考和观察,以及作者利用多次前往国外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等机会对海外福建新移民社区进行田野调查,并与当地侨社领导人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他走过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巴哈马、丹麦、
朱星玥[2](2021)在《泉州地区新移民回乡捐资研究 ——以晋江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
李庆芳[3](2019)在《闽南侨乡新移民研究 ——以晋江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福建南部的闽南地区是我国重点侨乡,自古以来就有着向海外移民的传统。“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涉外涉侨政策变化以及公安出入境机构陷于瘫痪影响,传统侨乡居民的外迁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以及涉侨出入境政策的放松,闽粤浙等中国传统侨乡重启了对外移民的步伐,闽南地区也掀起了第一波新移民的浪潮。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我国出入境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对外移民不断增长,在海外形成了颇具规模及影响力的新移民群体,新移民也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涉外涉侨部门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针对新移民的工作也成为各级涉侨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闽南侨乡新移民,作为新移民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全国范围的新移民相比,在移民进程及在地生存方面,既有其特点又有共性,本研究即希望通过对闽南侨乡新移民发展历史的梳理和现状的分析,深入认知闽南侨乡新移民这一群体,并由此及彼,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移民群体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闽南尤其是晋江地区的新移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分阶段对闽南侨乡新移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加以考察。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即第一章绪论、第二至四章、第五章结语。第二至四章是全文的主体,分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至今,对闽南侨乡新移民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在各个时期,分别围绕闽南侨乡新移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移民动机、移民方式和途径、来源与流向、生存和发展状况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并对各个时期的移民特点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和全面地重建了20世纪70年代迄今闽南侨乡新移民的发展史。其中,第四章第二节是体现本研究作为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性研究的主要章节,内容主要围绕闽南侨乡移民当前现状展开论述与分析,思考当前新移民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以供有关部门参考的建议和对策。
胡伟[4](2019)在《石狮彭田村离散人群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旨在分析自明清以来彭田人向海外迁移的历史轨迹,分析其人口与规模、历史与迁移方向以及与侨乡存续之关系,所运用的资料包括《彭山蔡氏家谱》,以及田调资料和口述史等。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厘清彭田人数百年移民史,弄清楚彭田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及其外迁规模和人口流向;另一方面聚焦彭田离散人群之生计、组织及其与家乡的互动,关注其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宗亲网络的新发展。全文包括三大部分:绪论、主体、结语。绪论主要阐述了问题缘起、学术史回顾以及研究内容;主体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从彭田村蔡姓族支源流考、历史以来彭田村的离散移民、联结离散人群的宗乡纽带和组织机制、侨乡形塑的精神本质等视角进行探究;结语为本文主要内容的总结性概括以及对彭田离散人群“乡愁”问题的再探讨。本研究表明,彭田离散人群逐渐在菲律宾及港澳台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并对侨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彭田离散人群也适时改变,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推动华人新移民社会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PIPU BOOSABOK(云俊杰)[5](2018)在《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侨华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悠久。根据2014年的数据,约有5000万华侨华人移居于海外各国家和地区,而东南亚地区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二战后,东南亚华侨社会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政府决定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并赞成和鼓励居住在国外的华侨按照自愿原则选择所在国国籍后,多数华侨提出了入籍申请,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使东南亚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然而,有些国家华侨融入主流社会较为平顺,但也有一些国家在政府实行同化政策的过程中呈现出流血冲突。在东南亚各国家当中,泰国是以对华侨实行温和同化政策而着称。在泰国的中国人,从过去的侨民转变为泰籍华人相当顺利。冷战时期,虽然中泰两国在政治意识形态差异、泰国政府执行亲美反共政策等背景下,华人受到了泰国政府的压制,但也没有遭到任何严重的打击。尽管缓慢一些,但泰国华人社会也仍然得以延续和发展下去。到了 1970年代,特别是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泰国华人社会逐渐走上复兴之路,泰国华人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代以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泰国华商企业家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而扩展企业,成为泰国大型企业集团发生了变化,开始走上新的发展途径,成为大型企业集团。这篇论文拟定研究和分析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如何发展。在这一问题上,不仅注重曼谷大型企业集团,还重视泰国各个地区的华商企业集团,包括中部、东北部、北部和南部四大地区。另外,这篇论文还研究泰国华商企业集团在经济方面成功后如何对待政治方面。从研究发现,1980年代以来,泰国政府实施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益于泰国华商企业集团扩展企业。农工业、酒业、新兴工业、房地产业及零售业方面的华商企业集团都发展成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泰国各个地区的地方华商企业集团也随着泰国政府对各个地区的发展而扩展相应的企业。值得注意的一个观点是华商企业集团在经济方面成功后基本上都与政治有接触。在政治参与方面,从研究发现,大多数华商企业集团或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成为控制经济政治的一股力量。新世纪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一直迅速发展,不少集团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大型企业集团,对泰国经济发展起着很大作用。以目前的情况看,泰国华商企业集团仍然会延续发展,对泰国经济政治发展甚至地区性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谷帅召[6](2017)在《广东开平新移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平作为传统侨乡,向来有海外移民的传统。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移民大潮的推动,加上美加等往昔开平移民主要迁入国移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开平乡亲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或者为了和在国外的亲属团聚在一起,利用其“海外关系”申请出国,形成了以家庭移民方式为主的移民网络。开平新移民主要流向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与一般人们所认识的新移民特点不同,开平新移民整体素质并不高,他们在移住国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如餐馆、制衣业等,然后才逐步发展。但是,开平新移民对开平侨乡的影响较大,他们不遗余力支持家乡建设,获得家乡人的肯定与赞扬。部分新移民在推动中国与住在国关系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住在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总而言之,开平新移民既延续了部分老移民的传统,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的变化特征,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开平新移民同样会以更加多样化的特征展现在时代面前。
王付兵[7](2016)在《福州沿海地区新移民问题初探》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沿海地区(马尾、长乐、福清、连江)新移民人数增长迅速,是中国新移民人数增长最多的群体,其人数至少在75万-80万左右。福州沿海地区新移民出国时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6-45岁,性别以男性为主;出国的文化程度以高中、初中或小学及以下为主;出国前他们大多为农民阶层或无业青年,出国后多数是务工或经商。福州沿海地区新移民对家乡乃至祖(籍)国中国的建设正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移入国产生积极的影响,他们是福建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福建现代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动,需要丰厚的新移民和老华人华侨资源。
林胜[8](2016)在《侨乡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表现和影响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提出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际移民已经可以突破疆域和民族国家的限制,在输入国和输出国建立起一种跨越地理条件限制的社会空间的联系,甚至有的移民直接以循环流动于国与国之间作为自己移民生活的常态。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并兴起的跨国主义理论和循环迁移理论对这些新现象做了诠释。然而,就跨国主义理论来说,虽然已经有许多中国的学者尝试对这一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工作,但是就跨国主义理论展开实证的调查和研究的着述相对较少,而且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精英移民”,针对福州国际移民(主要是“非精英移民”)所展开的研究就更显弥足珍贵。而循环迁移理论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只有少数的几位学者对其进行介绍和引进工作。尽管在这些学者的努力下,国内对循环迁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这些研究还只是将循环迁移的理论用于国内移民的研究,对于国际移民的研究目前仍显得较为薄弱。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项研究以中国着名的侨乡福州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典型个案等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侨乡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所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有:第一,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而导致的跨国社会空间的形成。跨国联系的表现内容丰富,本项研究从跨国家庭、跨国抚养和跨国经营三个方面来对跨国联系的表现内容进行论述。在跨国空间的背景下,人们是能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起他们的家庭、培养他们的后代、甚至经营他们的产业:就跨国家庭来说,该研究说明“家”其实可以不仅仅丁栖居于一个地方;对于子女的跨国抚养也体现了国际移民与众不同的地域观;国际移民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拘泥一个地域的经营观转向跨越国界,在两国或多国之间游离并寻找创业机会。第二,国际移民跨国社会空间有其产生的社会结构因素。首先,家庭不仅是国际移民作出移民决策的核算单位,而且还是其移民决定的落脚点。所以在家庭纽带的作用下,移民不可能是一去而不复返,而是在迁出后仍保持着和输出地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就现代技术革命后的社会背景来说,新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通勤手段的便捷显然缩短了输出国和输入国在空间和情感上的距离。第三,国际移民在异国的融入度不高也是导致其寻求跨国联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中国族群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也促使了跨国空间的形成。中国族群是一个离散族群,对于故土的依恋与忠诚深深扎根于群体的意识之中。中国族群的“孝道”观和“光宗耀祖”思想让其具有更强的回乡情结。第五,国家的力量是影响跨国社会空间的重要因素。国家会通常再定义其权力的边界来对海外的移民或海外的离散社会行使权力。第三,国际移民流迁方式的转变及其带来的影响。从流迁方式来说,国际移民已经不再是“固守”于某地(输出国或输入国),而是去地域化的。这种去地域化有两种的表现:一种是移民虽然迁入移民国,但其关注的焦点、依赖的主要力量、甚至是以后的归宿还是其祖籍国。第二种表现就是国际移民通过定期的、有序的回到祖籍国来再融入到原迁出地的生活,经常在两国或多国行走,而没有长驻一地成为移入国的永久移民。新的流迁方式也给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影响。针对前人研究中较少关注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两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来论证国际移民跨国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总之,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应该引起我国政府的足够重视。政府要制定更加灵活和开放的促进人口跨国流动的移民政策来吸引中国国际移民为其母国服务,同时注意防范国际移民跨国联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陈程[9](2016)在《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 ——以浙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互相依存度大幅提高,对国际移民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移民模式和趋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回流移民开始呈现出新的回归性和循环性等特点。中国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当代中国海外移民始自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但大规模的回流则是在2000年以后。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新兴成长的新一代跨国迁移主体,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参与和推动力量,海外回流移民成为尚未被充分探索的“二次移民”。移民的回流既是个人的行为过程,具有内在的行为动机和机理;同时也是主权国家尤其是祖籍国家的一种筛选、赋权和管理的过程,具有内在的国家行为机理。国家的移民赋权和管理机制只有适应个人移民的行为机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移民健康持续的流动。因而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实践的指导层面上探索海外回流移民的行为规律和行动机理,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基于详实的调查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社会统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新移民主要流出地与回流集聚地的浙江为个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我国大陆新移民在国际迁移中的回流行为模式,探讨其回流意愿、回流动因、回流地点选择和回流方式,分析海外大陆回流移民中基于身份差异而导致的回流行为模式的不同表现。同时,引入空间分析的方法,从海外回流新移民群体的视角,分析其回流后的空间集聚模式及相关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已有的国际移民回流理论,对我国海外移民回流行为的解释力度及适用性进行探讨,同时对我国国内相关移民政策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系统阐述本文研究意义,并对近年来有关国际移民回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主要集中在第一章、第二章。第二部分重点对海外回流新移民群体的人口社会特征及其家庭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海外新移民回流模式,包括回流意愿、回流动机、回流地点和回流方式进行系统阐述,关注个体和家庭因素在回流中的影响力度,全面深入解读回流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西方回流迁移理论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实用性进行探讨,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三章、四章、五章、六章和第七章。第三部分以长三角为例,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探讨了海外新移民在回流后空间分布的格局及其形成的机制,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分析影响海外新移民空间集聚的机制,从空间的视角,探讨海外移民与祖籍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对海外移民资源整合利用的政策启示。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和探讨,在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西方回流理论对我国的实用性和解释力度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移民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启示。基于以上阐述,本文主要形成以下结论:1、海外回流新移民呈现出典型的个体与家庭特征。对海外回流新移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的分析发现,这一群体整体表现出正向的选择性,但制度和政策的引导强化了迁移回流人口的分层,同时提升了整个群体的人力资本优势:跨国流动拓展了移民家庭空间格局,迁移方向的转变和回流主体的变动造就了不同的跨国家庭类型,纯回流家庭、跨国/回流家庭和纯国外家庭回流概率依次降低,跨国家庭类型有助于预测回流行为。2、海外回流新移民的回流意愿是微观个体、家庭和宏观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影响力度分别占76.8%和23.2%,即微观因素影响更为显着,在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回流行为决策的主体依然是个人和家庭。同时,移民网络对回流同时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消融了个体差异在回流中的作用,有助于回流模式的转变和跨国实践模式的重构。3、海外回流新移民的回流动因因时代、职业类型、身份、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时代的差异来看,海外新移民回流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回流动因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投资、创新创业及跨国经营和居住成为新移民回流常态化动因;短暂的探亲和旅游及学习交流成为新移民在回流中观望的探索之举;从身份差异来看,华侨华人新移民回流动因差异相对较小,职业发展(投资和工作)是其主要动因,海外回流的留学新移民,回流动因以定居和职业发展为主,且这两种回流动因在回流的留学新移民中通常是相伴而行的;不同回流动因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工作和投资等职业发展型回流动因受到身份、年龄等个体特征影响较大;学习型回流影响较大的是受教育程度、家人是否同在一个地区等,这一类有很大一部分是跟随父母回国学习的少年;而家庭型回流中,以家庭因素(家人是否同一地区、父亲年龄和国外家人数量等)对回流的影响较为显着。4、海外回流新移民对回流地点的选择是在对个体、家庭、回流动因和回流地特征综合权衡基础上的决策。随着回流决策的递进和迁移行为的推进,家庭的影响被逐步削弱,个体特征的影响依旧强劲;回流动因和回流地特征与个体特征遥相呼应,在回流地选择决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5、空间的位移和目的指向性共同构建了海外新移民不同的回流方式。“跨国双向循环”流动成为新华侨华人主要回流实践模式,“多国环流”模式有待更多实证的考证;“长久返迁”与“一次终结”的单向回归成为新归侨与短期留学新移民的主要选择,从“投资”到“投智”,精英移民柔性回归渐成趋势,而中国并非终点站。6、新移民回流呈现出显着的地域集中性和空间指向性的特点。海外新移民的回流与外迁一样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的特点,回流的目的地与原籍地并不完全一致,在遵循与原籍地“邻近优先”原则的前提下,跟随国内跨省人口迁移流动向较为发达的城市集聚。不同主体回流亦呈现空间指向性的特点。高新技术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是新移民回流创业发展的主要平台,海外高端科研人才流向高等院校、国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归侨更多的是选择回归原籍地工作和定居;而留学生则主要在留学生创业园区创业。7、侨乡情缘、产业集聚效应和政策引导共同成为海外新移民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包括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海外回流移民资源的主要集聚地,侨乡亲缘吸引了海外新移民的回归,而产业集聚效应和人才政策的引导则推动了移民空间集聚并强化了其迁移活性。以海外华商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地区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点,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形成的互动促进了移民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及都市产业和针对海外人才政策的相似性,强化了海外回流移民资源的竞争效应,增强了回流移民资源在长三角区域内空间迁移的活性。因而政府在制定促进海外移民优质资源的回流既需考虑到产业的转承启合,同时也要基于海外新移民回流后空间集聚特征和跨区域流动的特性,加强对跨区域侨务合作工作的重视。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较以往的研究有所拓展。在研究视角上,基于我国海外大陆新移民回流的特点,从纵向历史主义的角度,将国际移民回流理论对中国实证研究的验证分解到决策行为的不同阶段,辩证性地将其适用于回流决策的某一阶段或是某一部分群体,尝试构建本土化的海外新移民回流解释理论。研究内容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在有关回流决策与模式的分析中,按照海外回流移民不同的身份,将其具体操作化为外籍华人、华侨和归国留学人员,分析不同身份差异之下海外移民回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在海外回流移民资源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将研究对象具体操作化为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运用可视化方式表达不同资源空间分布与集聚的模式和特征,深层次探索不同回流移民资源集聚的动因及生成机制。2、探索构建了海外新移民回流模式研究的整体性分析框架。将海外大陆移民回流决策的全过程:意愿、动因、回流地的选择、回流方式纳入回流模式的分析框架,系统解读海外移民回流行为决策过程,将个体与家庭微观因和宏观制度因素在回流决策中的影响逐层分解;将动态个体回流决策过程与静态群体回流分布格局相结合,探索构建了海外移民回流决策行为模式的规范化研究范式。3、在移民回流研究中引入空间分析方法,强化了定量、定性和空间分析方法的结合研究。在分析方法上尝试在新移民回流模式的研究中,采用了分层线性模型和logstic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回流空间特征中则引入空间研究方法,将地理视角的空间定量分析方法与社会学视角的结构主义理论相结合,以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为出发点分析海外移民资源回流的制度和政策因素,有助于更深入地解读海外移民与祖籍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国家吸引和和整合海外移民资源提供更精准的政策切入点,以避免海外移民回流政策的泛化和流于形式。
谢聪[10](2011)在《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79—2009年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化、区域化、长时间跨度的梳理总结大陆学界的研究实绩,概括、描述和评价该学科的内在进程和海外各区域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辩证相关研究环节的得失,力图为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资料收集和学科建设做些基础性的工作。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概述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情况和本文的研究对象、立意、结构安排及其内在依据。第二部分就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三个基本层面——“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内涵与学科定位”、“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轮廓”、“海外华文文学的总体性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研究围绕大陆学界对海外华文文学如何命名,概念如何界定,命名背后复杂意义何在,怎样走向学科化的历程,理论研究的分期及关键词,总体性研究成果及其研究倾向的原因分析展开。第三部分是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的介绍,及对该区域较有特色的新马华文文学“本土性”研究和东南亚其他国别(除新、马以外)华文文学的特质研究的评介。第四部分介绍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华文文学及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第五部分是对北美、欧洲华文文学研究概况的介绍,鉴于华裔英语文学研究与海外华文文学整合成为海外华人文学的趋势,又着重介绍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第六部分是结语,是对研究中重点的回顾和对该研究价值实现的期许。
二、福建新移民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新移民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一部海外新移民研究的鼎力之作——评黄英湖《海外福建新移民研究》一书(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二、本书特色及其补充 |
(3)闽南侨乡新移民研究 ——以晋江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源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0 世纪70-8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形成与初期发展 |
第一节 20 世纪70 年代初侨乡新移民形成的背景 |
一、国际:大国关系的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
二、国内:“文革”中对外政策与涉侨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20 世纪70-8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形成与初期发展 |
一、1971 年涉侨出入境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
二、1978 年涉侨出入境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
第三节 20 世纪70-8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特点 |
一、移民动机、来源与流向、方式与途径 |
二、20 世纪70-8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规模化发展 |
第一节 20 世纪9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快速增长的背景 |
一、国际:国际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国际移民的影响 |
二、国内:20 世纪90 年代后涉外涉侨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20 世纪9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快速发展 |
一、闽南侨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移民的影响 |
二、20 世纪9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分期与类型 |
第三节 20 世纪9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特点 |
一、移民动机、来源与流向、方式与途径 |
二、20 世纪90 年代闽南侨乡新移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
第四章 21世纪以来闽南侨乡新移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闽南侨乡新移民发展的现状 |
一、流向东南亚国家的闽南侨乡新移民 |
二、流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闽南侨乡新移民 |
三、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闽南侨乡新移民 |
第二节 闽南侨乡新移民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一、面临的问题 |
二、建议与对策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石狮彭田村离散人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意识 |
一、问题缘起 |
二、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侨乡”概念界定的研究 |
二、“侨乡”研究的阶段性 |
三、“侨乡”专题研究的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二章 聚族而居:彭田村蔡姓族支源流考 |
第一节 彭田村地理、人口与行政沿革 |
第二节 彭田蔡氏族份:蓝田、屏山、钞厝 |
第三章 造就侨乡:历史以来彭田村的离散移民 |
第一节 向台湾的移民 |
一、彭田人迁台谱系 |
二、彭田人迁台家庭类型和世居情况分析 |
三、迁台聚居地点考源 |
第二节 向菲律宾的移民 |
一、彭田人往菲移民史 |
二、移民家庭迁移个案及其与祖乡联系情况分析 |
三、彭田人在菲律宾的发展 |
第三节 向香港和澳门的移民 |
第四章 移民的两端:联结离散人群的宗乡纽带和组织机制 |
第一节 彭田村宗亲组织网络的建构 |
一、作为建构“共祖”意象的祠堂 |
二、联络海外宗亲的组织纽带:彭田老年协会 |
第二节 离散乡团组织 |
一、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总会 |
二、旅菲鹏山同乡会 |
三、澳门石狮彭田同乡会 |
四、彭田旅港同乡会 |
第五章 离散与“乡愁”:侨乡形塑的精神本质 |
第一节 家乡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的“乡愁”表达 |
一、办学兴教,培养子弟 |
二、改善基础设施 |
第二节 鹏山师范学校互动个案 |
第三节 金鹏海内外宗亲福盛陵园与祖祠清明祭扫仪典 |
一、捐建缘起 |
二、祭扫仪式 |
第四节 侨乡形塑精神本质的再探讨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菲律宾鹏山同乡会总章 |
附录B 彭田村婚丧喜庆村规民约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80年代以来的泰国经济状况 |
第一节 1850年代到1970年代的泰国经济 |
第二节 1980年代中期到1997年的泰国经济 |
第三节 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的泰国经济 |
第二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 |
第一节 农工业资本集团的发展 |
第二节 苏氏家族对泰国酒业的独家垄断 |
第三节 1980年代后新兴工业集团的增长 |
第四节 1990年代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 |
第五节 1980年代来零售业集团的迅速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70至1998年间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第二节 新世纪的政商集团:丘他信政府 |
第三节 中部地区的地方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东北部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80年代前的泰国东北部华商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泰国东北部的华商企业集团 |
第三节 1980年代泰国东北部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北部华商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80年代前的泰国北部华商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的泰国北部华商企业集团 |
第三节 泰国北部华商资本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六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南部福建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80年代以前泰国南部的福建华商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泰国南部的福建华商企业集团 |
第三节 泰国南部福建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广东开平新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开平侨乡国际移民史回顾 |
第一节 开平侨乡历史沿革与社会概貌 |
第二节 开平侨乡国际移民简史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的开平新移民 |
第一节 移民背景的变化 |
一、国际移民环境变化及移民潮的推动 |
二、国内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移民心态、数量的变化 |
一、心态的变化 |
二、人数的增加 |
第三节 移民类型与特点 |
一、以亲属移民为主的移民方式 |
二、移住地以美、加两国为主 |
三、移民素质有所提高、构成多样化 |
四、移民原因多样化 第三章 开平新移民在海外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新移民的职业类型 |
一、劳动密集型 |
二、知识型 |
第二节 新移民的社会关系 |
一、新老移民之间的关系 |
二、新移民的社会融入 |
三、新移民的回流 第四章 新移民与开平侨乡 |
第一节 新移民与开平侨乡的互动 |
一、推动家乡公益事业的发展 |
二、加强与家乡的经济联系 |
三、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
四、新移民支持家乡行为的思考 |
第二节 新移民在侨务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移民活动对开平侨乡的负面影响 |
一、人口减少、利弊相伴 |
二、攀比浮躁、风气不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
(8)侨乡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表现和影响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0.2.1 概念界定 |
0.2.2 研究方法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国际移民研究综述 |
1.1.1 移民原因的研究 |
1.1.2 移民过程的研究 |
1.1.3 移民影响的研究 |
1.2 侨乡国际移民研究综述 |
1.2.1 移民原因的研究 |
1.2.2 移民过程的研究 |
1.2.3 移民影响的研究 |
1.3 小结 |
第二章 国际移民理论的回顾 |
2.1 推拉理论 |
2.2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2.3 新移民经济学理论 |
2.4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5 世界体系理论 |
2.6 社会网络理论 |
2.7 跨国主义理论 |
2.8 循环流动理论 |
2.8.1 循环流动的概念界定 |
2.8.2 循环流动理论和以前国际移民理论的关系 |
2.8.3 循环流动的形成机制 |
第三章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及其起因 |
3.1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 |
3.1.1 福州国际移民的概述 |
3.1.2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 |
3.2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 |
3.2.1 移民是一种家庭策略 |
3.2.2 新的信息通迅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交通的便捷 |
3.2.3 移民在异国融入度不高 |
3.2.4 中国族群的特性 |
3.2.5 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关系的重视 |
第四章 福州国际移民中的跨国联系(1):跨国家庭 |
4.1 跨国家庭的界定和该研究分析的框架 |
4.2 福州国际移民的婚姻的缔结及其特征 |
4.2.1 婚姻的缔结方式 |
4.2.2 婚姻的特点 |
4.3 跨国家庭的纽带 |
4.3.1 国际移民的回流 |
4.3.2 电话、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通讯手段 |
4.3.3 礼物 |
4.3.4 侨汇 |
4.4 跨国家庭对传统家庭的挑战 |
4.4.1 挑战传统的妻子角色 |
4.4.2 挑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对子女的抚养 |
4.4.3 挑战夫妻的忠贞观 |
4.5 小结 |
第五章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2):跨国抚养 |
5.1 跨国抚养的界定和该研究分析的框架 |
5.2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抚养的概况 |
5.3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抚养的动机 |
5.3.1 经济方面的动机 |
5.3.2 文化方面的动机 |
5.3.3 社会方面的动机 |
5.4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抚养减少的趋势及其原因 |
5.4.1 跨国抚养减少的趋势 |
5.4.2 跨国抚养减少的原因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3):跨国经营 |
6.1 跨国经营的界定和该研究分析的框架 |
6.2 跨国经营的区位特征 |
6.3 研究对象区的概况 |
6.3.1 福清J地与A国的基本状况 |
6.3.2 LZ跨国经营形成过程 |
6.4 跨国经营形成的机制 |
6.4.1 跨国经营者的个人特征 |
6.4.2 输出国中国的条件 |
6.4.3 输入国A国的条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积极影响:以输出地社会公共管理为例 |
7.1 引言 |
7.2 研究区域的概况 |
7.2.1 C村介绍 |
7.2.2 G炼油厂事件 |
7.3 国际移民输出地社会公共管理的要素 |
7.3.1 积极扞卫自身公民权益的村民 |
7.3.2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平台:民间组织 |
7.3.3 塑造公共舆论的新闻媒体 |
7.3.4 情系桑梓的国际移民 |
7.4 国际移民跨国联系在该事件起到的主导作用 |
7.5 小结 |
第八章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消极影响:以华人遇袭为例 |
8.1 引言 |
8.2 福州国际移民遇袭的一般原因 |
8.3 福州国际移民遇袭与跨国联系 |
8.4 从跨国联系的角度看如何避免这些消极影响 |
第九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附录1 对侨乡出国人员的问卷 |
附录2 福清人创办的知名企业详细列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 ——以浙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选择 |
1.2.1 研究主体的界定:置于国际移民背景下的大陆海外新移民 |
1.2.2 迁移行为的聚焦:跨国迁移中的由外向内的回流研究 |
1.2.3 回流模式研究个案的选择:兼具新老侨乡特征的浙江 |
1.2.4 空间特征研究个案的选择:新移民回流主要集聚地的长三角 |
1.3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国际移民回流的理论回顾与研究进展 |
2.1 国际移民回流理论回顾 |
2.1.1 新古典经济理论 |
2.1.2 新迁移经济理论 |
2.1.3 结构主义理论 |
2.1.4 跨国主义理论 |
2.1.5 社会网络理论 |
2.1.6 国际移民回流理论的比较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总体把握:研究新方向 |
2.2.2 分类梳理:比较性视角 |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现状与特征 |
3.1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现状 |
3.1.1 回流数量的变动 |
3.1.2 回流年代的差异 |
3.1.3 回流主要来源国 |
3.2 海外回流新移民的人口学特征 |
3.2.1 回流新移民性别和年龄结构 |
3.2.2 回流新移民的职业特征 |
3.2.3 回流人口的迁移选择与分层 |
3.3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家庭分类与特征 |
3.3.1 跨国家庭 |
3.3.2 回流家庭 |
3.3.3 纯国外家庭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4.1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意愿的理论分析 |
4.1.1 回流意愿的宏观影响因素 |
4.1.2 回流意愿的微观影响因素 |
4.2 模型构建与指标解释 |
4.3 研究方法与主要模型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相关模型 |
4.4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 |
4.4.1 微观因素对回流意愿的影响 |
4.4.2 宏观因素对回流意愿的影响 |
4.4.3 宏观变量因素调整个体特征对回流意愿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动因及其群体差异 |
5.1 回流动因的分类设计 |
5.2 不同年代回流动因 |
5.3 不同身份回流动因 |
5.3.1 华人新移民回流动因 |
5.3.2 华侨新移民回流动因 |
5.3.3 留学新移民回流动因 |
5.4 回流动因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地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
6.1 移民回流地点划分 |
6.2 移民回流地点选择的理论分析 |
6.3 海外新移民回流地选择的主要特点 |
6.4 回流地选择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 |
6.4.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4.2 模型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1 国际移民迁移方式的发展 |
7.2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2.1 华侨华人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2.2 新归侨的回流方式 |
7.2.3 短期留学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2.4 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回流方式 |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
8.1 海外新移民流出-回流的空间特征 |
8.1.1 新移民流出地空间特征 |
8.1.2 新移民回流地空间特征 |
8.2 海外新移民回流空间集聚模式 |
8.2.1 长三角新移民回流空间分布总体格局 |
8.2.2 长三角新移民回流空间分布内部差异 |
8.3 海外新移民回流空间集聚机制分析 |
8.3.1 文化寻同,侨乡亲缘引致要素回归 |
8.3.2 经济辐射,产业集聚推动分布格局 |
8.3.3 政策引导,竞争效应强化迁移活性 |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思考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海外回流新移民个体与家庭特征 |
9.1.2 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 |
9.1.3 海外回流新移民的空间特征 |
9.2 理论思考 |
9.3 政策启示 |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
(10)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 |
第一节 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内涵与学科定位 |
第二节 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轮廓 |
第三节 海外华文文学总体性研究 |
一、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化的关系 |
二、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社会的关系 |
三、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学“自律性”研究 第二章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
第一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进程评述 |
一、70、80 年代:在求同意识主导下倾斜发展 |
二、90 年代以后:研究在“求同明异”观念转换中发展成熟 |
第二节 新马华文文学“本土性”研究评述 |
一、单篇论文 |
二、论着 |
三、该研究对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的意义及其前景展望 |
第三节 东南亚其他国别华文文学的特质研究 第三章 东北亚及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
第一节 东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章 北美、欧洲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研究进程评述 |
第二节 欧洲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
四、福建新移民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一部海外新移民研究的鼎力之作——评黄英湖《海外福建新移民研究》一书[J]. 郑一省. 八桂侨刊, 2021(03)
- [2]泉州地区新移民回乡捐资研究 ——以晋江为中心的考察[D]. 朱星玥. 华侨大学, 2021
- [3]闽南侨乡新移民研究 ——以晋江为中心的考察[D]. 李庆芳. 华侨大学, 2019(01)
- [4]石狮彭田村离散人群研究[D]. 胡伟. 华侨大学, 2019(01)
- [5]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研究[D]. PIPU BOOSABOK(云俊杰). 厦门大学, 2018(07)
- [6]广东开平新移民研究[D]. 谷帅召. 暨南大学, 2017(04)
- [7]福州沿海地区新移民问题初探[J]. 王付兵. 闽江学院学报, 2016(03)
- [8]侨乡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表现和影响 ——以福州市为例[D]. 林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 ——以浙江为例[D]. 陈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10]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D]. 谢聪.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