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机测控装置硬件新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过超[1](2020)在《采煤机状态参数远程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现在的重要能源之一,所以煤炭的开采过程十分重要,是关乎国民经济的大事。随着电子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发展,井下生产日益机械化、自动化,这些进步促进了煤矿的高效生产。但井下开采仍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井下工作环境较恶劣,采煤机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转,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采煤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之前传统的有线监测方式灵活性差、适用性不强、系统不稳定,难以达到采煤机的实时监测需求。本系统设计了一种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相结合的采煤机远程监测系统,可以灵活稳定的对采煤机进行远程监测,提高采煤机的工作效率。论文研究分析了传统的有线监测方式,结合对比目前的几种主流的通信和有线通信方式,最后采用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通信:在井下开采面,由于环境较差,不易布线和维护,选用低功耗、低成本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巷道中,由于距离较远,环境整体较好,可以进行布线所以选用CAN总线的有线通信方式。结合采煤机的实际应用背景,在机载PC端和地面控制中心都选用LabVIEW平台设计的监控系统来直观的监测采煤机运行状况和发出控制指令。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无线通信模块,硬件上确定选用无线CC2530芯片进行数据的收发,同时分别与机载PC端和CAN总线节点进行数据通信,软件上在IAR平台进行软件设计,利用Z-Stack协议栈来实现了节点间组网,数据收发和串口通信等。对于CAN总线,采用CAN控制器内嵌于MCU的方式,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配合周围电路来完成数据的收发,同时分别与地面PC机及ZigBee节点进行数据通信;软件上使用Keil MDK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即可。使用LabVIEW平台设计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和存储,界面直观,为工作人员决策提供了依据。最后,在实验室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包括各模块测试和系统整体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煤机远程监测系统具有远程查看采煤机工况参数、远程发送控制指令和本地测控等功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良好的稳定性、低功耗等特点。可实现对采煤机远程监测的功能,对于提高煤矿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图[55]表[6]参[84]
贾婷婷[2](2020)在《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扩招,用电量不断增大,然而部分学校由于当时历史环境因素限制,存在变电站建设标准较低、主设备老化、容量不足和能耗无法监控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的用电需求。本文针对甘肃某高校电力增容在建改造工程,对10k V电力扩容和节约能耗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增加了校园建筑设施的能耗测量、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节能分析和节能指标管理,为数据处理以及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本文在对学校供配电系统现状分析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系统用电负荷的分析,设计了一座新的供配电室,新增一路主供电源,原电源改为备供电源,增容后主电源供电容量为3680KVA,备用电源供电容量为1630KVA,原配电室改造为中心配电室,并按照建设单位规划的配电室位置,新建10k V配电室2座,其中1#分配电室安装800KVA变压器1台,2#分配电室安装1250KVA变压器1台。其次,设计了能耗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的Spring3.0+My Batis3.0,运用了HTML5上Boot Strap的一个基础框架,采用了BS/CS软件架构,对能耗数据的采集、实时通讯、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较、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等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在设计中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扩展性、开放性、可维护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等。该系统可以使用远程传输等手段采集能耗数据,按照要求汇总能耗数据,编码后的数据上传至上级能耗监测中心加密并实现在线监控。通过系统设计和实际调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校园节能的远程监控,满足了学校节能减排的要求。
宋祺[3](2020)在《iFIX监控系统在联合站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i FIX是一种操作简便、方便维护的组态软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工业生产领域。联合站是油田进行原油油水分离的重要场所,生产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掌握现场设备实时运行情况,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工艺考察和电气方案研究,提出了一种i FIX组态软件在联合站生产运行的实时监控系统方案。经现场测试,能够满足联合站监控要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联合站的实际生产环境和对实时监控系统的要求,设计了具有界面显示、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和报警显示等功能的实时监控系统。利用PLC智能模块作为硬件设计主体,i FIX组态软件作为软件设计主体,确定了整体设计方案。对PID控制方案的分析,选取了模糊PID控制方案。硬件配置方面,选取了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300系列的PLC,该器件采用模块化方式,便于调试。对外输泵启动、沉降泵启动和报警部分编写了流程图,满足了联合站对闭环控制系统运行的控制要求。通过对比国内外组态软件,选用了i FIX作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其使用的VBA开发环境和丰富的图形库可以使监控系统显示界面更加直观。根据联合站的运行技术和生产环节的要求,完成了实时数据库的建立、通讯方式的设置、连接画面的设置,设计了联合站监控画面。通过对报警记录和参数趋势曲线的分析,能够掌握生产运行情况,及时排查可能出现的故障。利用设计的监控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和现场测试的联合调试。在注水站系统监控中,详细分析了监控界面显示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参数,表明监控系统能够保障联合站安全、稳定、智能化生产。
程佳[4](2019)在《地铁制动系统测试试验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全、快捷的大流量交通工具被我国大中型城市广泛应用,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载运量大、客流量集中的特点,所以列车各个关键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然成为了各城市地铁运营公司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其中列车制动系统更是关系到无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必须保证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地工作。对列车制动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列车事故发生率。所以设计出高效稳定的制动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对列车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本论文对地铁车辆中HRDA型数字模拟式电空制动系统的作用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在详细分析列车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铁车用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及单车制动二合一试验台的设计方案,通过硬件设计与选型及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实现了对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和单车制动控制装置性能的检测。根据设计方案,试验台硬件主要实现控制功能和检测功能。控制功能由工控机、制动测试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等实现。检测功能由工控机、数据采集卡、信号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等实现。制动测试控制单元通过高标准的航空插头等连接器与外部测试设备连接,测试单元可以是单车或者制动控制单元。制动测试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给工控机,同时接收信号处理单元采集到的外部测试设备输出的脉冲信号。运行在工控机上的上位机软件,主要负责人机交互。根据试验规程要求,试验台对单车制动装置及电子制动控制单元进行一系列自动试验,最后根据相关标准对试验结果评判后生成试验记录文件。完成软件和硬件设计后,使用本试验台进行现场试验的方式,分别测试地铁车辆的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和单车制动系统,成功实现列车制动系统性能的测试。
鲁冠宏[5](2019)在《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布局与装夹机械手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是离合器的核心部件,盖总成的负载能力、分离能力及其稳定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传动系统甚至是整车的使用安全,同时盖总成也是易损部件,为了保证其安全性,相关的标准要求其在出厂前必须进行检测,国外的测试设备价格昂贵,企业很难承担,国内的测试设备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离合器盖总成检测设备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前景。在企业实际项目的支持下对盖总成检测线进行布局设计及平衡性改善,对检测装置的装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对检测装置及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等内容进行设计,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国内外检测线及检测设备进行对比,分析了现今检测线布局形式和检测装置的不足及各检测工位节拍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对检测线布局的设计、上下工件装置的改进、检测线装置的设计以及对瓶颈工序(平衡、去重及打标)的作业内容进行分解与合并的研究,最终确定了一套平衡性改善方案,解决了原检测线自动化程度低、检测节拍长、平衡性差、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等问题。其次,分析了检测装置工作原理和检测线的有效工作空间,为了模拟推式离合器盖总成在真实工况下分离轴承对膜片弹簧的真实作用,设计了分离轴承装夹机械手,此设计机构解决了现行抓取机构结构庞大、灵巧性差、抓取节拍长及难以自动锁紧等问题。应用CATIA软件对机械手进行建模与虚拟装配,并结合实际工况对机械手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HyperMesh软件对几何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通过施加相应的约束和载荷,得到开合锁板应力应变与位移图解,结果表明工件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对夹爪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夹爪与检测设备不会发生共振,验证了机械手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对检测设备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设计,对各控制模块部分进行选型与研究,确定检测设备的硬件型号,对检测装置的装夹机械手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搭建气动控制回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机械手PLC控制系统和控制程序的研究,以达到控制系统精度的要求,为方便对机械手进行控制和排查,设计了手动/自动控制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南洲江[6](2018)在《乌兰北郊220kV变电站综自改造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以提高安全、可靠、稳定运行,降低人工维护维修以及经济成本作为发展的目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和信号处理技术,将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进行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保护,而且还具有能够与调度通信等技术的现代自动化功能。目前,乌兰北郊220k 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已全面开展,本文从国内外综自系统发展情况进行叙述,简述变电站综自系统的主要功能、典型的结构形式和重要技术指标,同时对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的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依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电力系统、电气部分、土建部分、暖通部分、投资估算等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和研究,制定设计方案并实施改造。文章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结合现场状况情况制定了相关计划措施,主要工作有对现场老旧、破损沟道进行改造扩建,将原有的测量、控制、保护装置更改为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乌兰北郊220k V常规站综自改造工作时间跨度大,工作班组多、工作现场复杂、工作任务紧、工作要求高,综自改造工程业主项目部和全体施工人员需要克服多项困难,精心准备,提前着手,精益化、标准化控制工作,圆满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张鹏宇[7](2018)在《数字化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组网技术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网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今的电网中,数字化变电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二次回路的“去电缆化”,更多地采用光纤网络的形式进行模拟量的采集和开关量的传送。作为二次回路的服务对象,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装置便面临着革命性的变化,本课题旨在分析研究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与的自动控制装置组网方式与传统综自站的差异及各种组网方式的不同,分析其优缺点,通过在工程实际应用的检验,寻找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控制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优方式,为今后数字化变电站的新建、改建以及日常维护提供有益的方向与建议。
刘鹏[8](2018)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设计方案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安全、可靠、优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站作为电能汇集和控制的核心节点,在保证可靠供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电网智能化不断深入,变电站技术经历了从常规变电站到“综自站”再到“智能变电站”的递进。保护、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变电站关键设备经历了飞速的更新换代,随之带来的是变电站网络架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智能变电站采纳的网络通信技术须满足变电站交易体系信息传输时间、带宽的要求,同时应适应一、二次装置深度整合等技术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变电站大多采取常用的站控层、间隔层及过程层“三层两网”的网络架构,变电站站端通信信息种类繁多、数据庞大,不仅造成交换机二次装置费用投资很大,而且对输变电工程的生产建设和运维造成了安全隐患,容易产生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如何合理设计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结构是必须深入的问题。本文首先查阅文献等资料,第二章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架构和特征,第三章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组网及设备配置方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设备运行进行资料收集,掌握大量信息。然后对智能化设备、网络结构、交换机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结合组网方式论证、网络拓扑比较、交换机配置等研究,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网络“三层一网”优化方案。第四章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测试了“三层两网”与“三层一网”在“稳态”、继电保护动作、二次系统扰动故障的网络性能,分析了两者的优劣,证明了“三层一网”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将该优化方案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中,对该方案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全面验证,证明了该方案具备现场实际应用条件,能够减少交换机及光纤的数量,简化全站二次接线,提升智能变电站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和利用率,降低智能变电站网络的运维工作量,压缩了智能变电站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试点工程的应用表明,变电站网络响应速度明显提升,经济效益显着,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陈志强[9](2018)在《重载铁路供电培训辅助教学装置的研制》文中指出以朔黄铁路铁道供电培训为研究背景,针对重载铁路对牵引供电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研制了一款牵引供电辅助教学设备。不同于传统牵引供电教学设备注重进行牵引变电所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的培训,所研制牵引供电模拟实验平台更加注重对牵引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气量的仿真模拟,可帮助学员更直观地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牵引供电辅助教学设备由牵引供电模拟实验平台和牵引变压器检测组件两部分构成。所设计牵引供电模拟实验平台包含了牵引供电回路运行的最基础设备,设备间依照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接线,可进行带电模拟实验。所设计牵引变压器检测组件由两块微处理器协同工作,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C负责三相电参数的采集工作,主控芯片STM32f103RBT6完成对计量芯片和数据的管理,检测结果显示在液晶LCD12864上,可准确地反应牵引供电实验平台上牵引变压器的运行参数,方便用户进行观察。使用所研制牵引供电辅助教学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客观理论公式进行了相互佐证,基本达到设计目标。该装置可帮助铁道供电培训人员有效展开牵引供电教学工作,具有系统占用空间小、工程造价低、运行费用低、维护工作量小、使用安全性高的特点,是现有传统铁道供电教学方法的有力补充。
姚兆[10](2018)在《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战争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进程大大缩短,这就要求武器装备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因此,各国在研究新型装甲车辆时,除继续保持大口径火炮,提高初速并且不断研制新弹种外,都把火控系统的研制摆在首要位置。瞄准线稳定技术作为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90年代已成功将上反稳瞄技术应用于装甲车辆火控系统当中,而我国对上反稳瞄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技术不够成熟,部队现役大量的装甲装备还是简易火控,99式主战坦克火控系统采用的是较先进的下反稳像技术,近几年随着上反稳瞄技术的发展成熟,96A式坦克火控系统、99A式坦克火控系统、04式步兵战车火控系统、05式两栖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8×8轮式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相继定型列装部队,虽然已经填补了技术空白,但在稳定精度、适应战车的机动性,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开展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对装甲装备火控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以“××型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研制课题为背景,将陀螺理论、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控制理论、误差分析理论、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现场试验相结合,开展了典型双轴陀螺平台稳定机理的研究,并结合该课题产品样机的研制,进一步研究了上反稳瞄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上反稳瞄系统原理样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某型步兵战车火控系统当中。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研制了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该系统由双轴陀螺稳定平台(上反组件)和稳瞄控制组合构成。从二自由度陀螺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其运动特性,研究了由二自由度陀螺构成的陀螺稳定平台类型及其典型应用。陀螺稳定平台采用半液浮积分陀螺作为惯性传感元件,用于敏感载体的扰动角速率;与稳定伺服校正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力矩电机构成稳定控制系统,完成瞄准线相对大地空间的稳定。其中陀螺稳定平台作为控制对象,主要编排有陀螺传感元件和电机执行元件,将敏感到的载体扰动送至稳瞄控制组合,同时接收经校正放大后的驱动信号,由力矩电机拖动反射镜实现瞄准线稳定。稳瞄控制组合接收火控计算机的控制逻辑和控制信号,完成系统的上电时序控制、工况转换、传感器数据处理、陀螺供电、稳定误差信号校正、功率放大、瞄准跟踪控制及伺服信号的校正放大,从而实现瞄准线双向稳定控制、跟踪控制、目标角速度输出、瞄线手动调漂及瞄准线伺服于火炮线的伺服控制等功能,并将火控计算机所需的状态信号和传感器信号发送给火控计算机。针对经典PID控制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的缺陷,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相结合,对比研究了多种控制策略;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和自抗扰控制理论,为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和实物测试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充分考虑武器装备工作的特殊性,针对目前国产装备可靠性低的现状,应用FMECA方法对上反稳瞄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设计,为本系统建立了可靠性数学模型,提出了模型假设条件,分别对稳瞄控制组合和上反射镜组件以及稳瞄系统总体进行了可靠性预计,并提出了可靠性技术设计概念。针对不同作战地形条件对瞄准线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上反稳瞄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
二、微机测控装置硬件新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机测控装置硬件新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机状态参数远程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采煤机状态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采煤机状态监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采煤机状态监测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采煤机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采煤机状态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
2.2 采煤机状态监测系统通信方案研究 |
2.2.1 系统无线通信方案研究 |
2.2.2 系统有线通信方案研究 |
2.3 系统上位机系统方案设计 |
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采煤机远程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ZigBee通信模块 |
3.1.1 ZigBee技术介绍及ZigBee协议栈 |
3.1.2 ZigBee网络的设备类型和拓扑结构 |
3.1.3 ZigBee模块硬件设计 |
3.2 CAN总线通信模块 |
3.2.1 CAN总线工作原理 |
3.2.2 CAN总线硬件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采煤机远程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ZigBee模块软件设计 |
4.1.1 ZigBee网络软件开发环境 |
4.1.2 协调器节点程序设计 |
4.1.3 路由节点程序设计 |
4.1.4 终端节点程序设计 |
4.2 CAN总线模块软件设计 |
4.2.1 开发平台介绍 |
4.2.2 CAN总线工作流程 |
4.2.3 CAN总线节点软件设计 |
4.3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1 上位机开发环境 |
4.3.2 NI-VISA |
4.3.3 LabVIEW各模块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调试测试 |
5.1 采煤机实验台装置组成 |
5.2 ZigBee模块通信测试 |
5.3 CAN总线与ZigBee相互通信测试 |
5.4 系统总体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供配电系统增容项目方案研究 |
2.1 变电站的基本资料 |
2.1.1 工程概况 |
2.1.2 设计依据 |
2.1.3 设计原则 |
2.1.4 设计范围 |
2.1.5 设计环境条件 |
2.1.6 中心配电室改造平面图 |
2.2 变电站的基本数据 |
2.2.1 学院的地理环境和平面布局图 |
2.2.2 学院负荷基本数据 |
第3章 供配电系统一次部分设计 |
3.1 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的选型 |
3.1.1 电力负荷的计算 |
3.1.2 变压器的选择 |
3.1.3 无功功率平衡和无功补偿 |
3.2 电气主接线设计 |
3.2.1 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和常见的接线方式 |
3.2.2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 |
3.3 供配电主接线方案设计 |
3.3.1 10kV电气主接线 |
3.3.2 0.4kV电气主接线 |
3.3.3 中心配电室电气主接线方案 |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4.2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 |
3.4.3 本次设计的电气设备选型 |
第4章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
4.1 运行设备的二次保护 |
4.1.1 概述 |
4.1.2 10/0.4kV开关柜二次保护及测控方式 |
4.2 接地方式与防雷保护 |
4.2.1 .本次设计接地网敷设方式 |
4.2.2 .本次设计防雷方式 |
4.3 其他保护 |
4.3.1 事故信号与照明方式 |
4.3.2 电气闭锁 |
4.3.3 电能计量方式 |
4.4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
4.4.1 能耗监控系统结构 |
4.4.2 能耗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5章 能耗监控系统运行 |
5.1 改造前后对比 |
5.2 监测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iFIX监控系统在联合站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联合站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iFIX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联合站概况 |
2.2 联合站工艺要求 |
2.2.1 油水分离工艺 |
2.2.2 沉降罐工艺 |
2.2.3 污水处理工艺 |
2.2.4 人工加药工艺 |
2.3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2.3.1 设计思路 |
2.3.2 总体原则 |
2.3.3 硬件设计方案 |
2.3.4 软件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站监控系统设计 |
3.1 PID控制系统 |
3.2 游离脱水设备的控制系统 |
3.2.1 常规控制方案 |
3.2.2 模糊PID控制方案 |
3.2.3 游离脱水控制仿真与结果 |
3.3 基于PLC的监控系统 |
3.3.1 PLC的型号选择 |
3.3.2 配置STEP7开发环境 |
3.3.3 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3.4 联合站的硬件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iFIX的监控系统设计 |
4.1 iFIX组态软件 |
4.1.1 组态软件及选型 |
4.1.2 iFIX软件的结构与特点 |
4.2 软件系统设计流程 |
4.3 联合站监控画面设计 |
4.3.1 创建实时数据库 |
4.3.2 设置通讯 |
4.3.3 设置连接画面 |
4.3.4 监控画面设计 |
4.4 报警画面及实时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测试 |
5.1 现场测试 |
5.2 系统仿真调试 |
5.2.1 硬件运行和调试 |
5.2.2 硬件运行和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地铁制动系统测试试验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发展概述 |
1.2.2 制动系统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HRDA型数字模拟式电空制动系统 |
2.1 制动的基本概念 |
2.2 列车制动系统 |
2.3 HRDA型制动系统的系统构成 |
2.3.1 风源系统 |
2.3.2 制动控制单元 |
2.4 HRDA型制动系统的作用过程、工作原理 |
2.4.1 常用制动原理 |
2.4.2 紧急制动作用原理 |
2.4.3 载荷调整功能 |
2.4.4 防滑控制功能 |
2.4.5 不缓解检测功能 |
2.4.6 强迫缓解功能 |
2.4.7 制动力不足检测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动系统测试试验台硬件设计 |
3.1 测试试验台总体架构 |
3.2 测试试验台硬件系统设计与选型 |
3.2.1 试验台硬件 |
3.2.2 直流电源 |
3.2.3 工控机 |
3.2.4 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 |
3.2.5 PLC |
3.2.6 测量系统供电单元UPS电源 |
3.2.7 压力传感器 |
3.2.8 气路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动系统测试试验台软件设计 |
4.1 制动测试试验台软件需求分析 |
4.1.1 软件总体需求分析 |
4.1.2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4.2 软件介绍和软件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
4.2.1 Qt Creator软件 |
4.2.2 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 |
4.2.3 软件的开发环境 |
4.2.4 软件的运行环境 |
4.3 制动测试台软件总体设计 |
4.3.1 上位机程序总体设计 |
4.3.2 下位机程序总体设计 |
4.4 上位机的通信设计 |
4.4.1 UDP通信类 |
4.4.2 UDP接收数据函数 |
4.4.3 UDP发送数据函数 |
4.5 标准登记功能设计 |
4.5.1 自诊断试验标准登记 |
4.5.2 自动试验标准登记 |
4.6 试验功能设计 |
4.6.1 自诊断试验 |
4.6.2 自动试验 |
4.7 数据保存功能设计 |
4.7.1 程序连接数据库 |
4.7.2 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
4.7.3 数据保存到Excel表格 |
4.8 打印功能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动系统测试试验台现场测试 |
5.1 试验准备工作 |
5.2 自诊断试验 |
5.3 单车制动试验 |
5.4 电子制动控制单元试验 |
5.5 试验结束工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上位机程序代码 |
致谢 |
(5)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布局与装夹机械手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及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的布局设计与研究 |
2.1 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现状分析 |
2.1.1 生产线布局形式分析 |
2.1.2 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问题分析 |
2.2 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布局设计 |
2.2.1 精益化思想的背景及意义 |
2.2.2 盖总成检测线的改善目标 |
2.2.3 盖总成检测线的方案设计 |
2.2.4 改善后检测线的工艺流程 |
2.3 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的平衡性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盖总成检测装置装夹机械手结构设计 |
3.1 盖总成检测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 装夹机械手的工作过程与作业空间 |
3.2.1 机械手工作过程 |
3.2.2 机械手作业空间 |
3.3 装夹机械手的设计目标与方案分析 |
3.3.1 装夹机械手的设计目标 |
3.3.2 装夹机械手方案的对比分析 |
3.4 装夹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
3.4.1 机械手的运动方式选择及设计方案 |
3.4.2 机械手的底座支架设计 |
3.4.3 机械手的主体机构设计 |
3.4.4 机械手的末端装夹机构设计 |
3.4.5 特定分离轴承装置的结构设计 |
3.5 机械手三维模型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HyperMesh的机械手末端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流程 |
4.2 机械手末端结构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 |
4.2.1 基于HyperMesh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材料属性的设置与工况载荷的施加 |
4.2.3 应力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4.3 末端夹持器关键零部件模态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2 模态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盖总成检测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
5.2 检测设备硬件系统选型 |
5.2.1 运动控制模块 |
5.2.2 伺服控制模块 |
5.3 检测装置的装夹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
5.3.1 气动机械手动作过程 |
5.3.2 机械手气动系统设计 |
5.3.3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
5.3.4 机械手PLC控制程序设计 |
5.4 机械手功能模块设计 |
5.4.1 机械手触摸屏控制界面设计 |
5.4.2 故障报警模块设计 |
5.5 检测装置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6 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的测试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乌兰北郊220kV变电站综自改造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变电站改造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及应用状况 |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状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工作 |
第2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况 |
2.1 变电站基本概况 |
2.1.1 一次设备现状 |
2.1.2 二次设备现状 |
2.2 变电站综合改造的必要性 |
2.3 变电站改造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3.1 设备选型 |
2.3.2 数据精度要求不统一 |
2.3.3 抗干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设计方案 |
3.1 改造的目标 |
3.2 设计原则 |
3.3 设计依据 |
3.4 设计范围 |
3.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实施方案 |
4.1 变电站现况 |
4.2 电气一次部分 |
4.2.1 电气主接线 |
4.2.2 短路电流计算 |
4.2.3 变电站现状及改造项目 |
4.2.4 主要设备选择 |
4.2.5 全站防雷保护和接地 |
4.2.6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安装 |
4.2.7 站用电及照明 |
4.2.8 电缆设施及防火 |
4.3 电气二次部分 |
4.3.1 现状描述 |
4.3.2 调度自动化 |
4.3.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
4.3.4 计算机监控系统 |
4.3.5 一体化直流电源系统 |
4.3.6 计量部分 |
4.3.7 拆除部分 |
4.3.8 二次设备屏位布置 |
4.3.9 通信设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建部分 |
5.1 变电站现状 |
5.2 改造内容 |
5.2.1 拆除部分 |
5.2.2 新建部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投资估算 |
6.1 编制依据 |
6.2 造价分析 |
6.3 工程投资 |
6.4 效益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数字化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组网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状分析 |
1.2.1 站控层网络构建 |
1.2.2 过程层网络构建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字化变电站架构简介 |
2.1 数字化变电站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
2.2 数字化变电站组网模式 |
第3章 典型数字化变电站组网模式的现场实践 |
3.1 数字化变电站对网络的基本需求 |
3.2 各种组网模式的设计及原理简介 |
3.2.1 组网物理拓扑原理及分析 |
3.2.2 网络构建模式分析 |
3.3 基于工厂测试的组网方式效果分析 |
3.3.1 组网物理拓扑分析 |
3.3.2 组网方式分析 |
3.4 过程层网络组网基础实验结论分析 |
第4章 组网技术的深入探究及应用实践 |
4.1 交换机数据流量的控制 |
4.2 网采网跳的保护动作时间校核 |
4.2.1 工厂测试部分 |
4.2.2 现场测试部分 |
4.2.3 网采网跳应用结论分析 |
第5章 数字化变电站智能保护控制技术在变电站改扩建工程的应用实践 |
5.1 220KV琴韵变电站扩建环琴甲乙线工程实例 |
5.1.1 项目实施背景 |
5.1.2 项目简况 |
5.1.3 项目具体内容 |
5.1.4 项目成效总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章节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简述及存在问题 |
2.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简述 |
2.1.1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征 |
2.1.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架构及组成 |
2.1.3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特征及发展需求 |
2.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简述 |
2.2.1 数据通信的基础模型 |
2.2.2 数据通信的服务模型 |
2.2.3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体系架构 |
2.3 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组网及交换机配置方案分析 |
3.1 站控层网络 |
3.1.1 网络拓扑结构比较 |
3.1.2 站控层网络实施方案 |
3.2 过程层网络 |
3.2.1 网络拓扑结构技术经济性比较 |
3.2.2 传输率传输协议的技术经济性比较 |
3.2.3 网络流量控制技术VLAN与GMRP的技术经济比较 |
3.2.4 几种过程层网络典型组网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
3.2.5 过程层网络实施方案 |
3.3 网络流量计算分析 |
3.3.1 站控层网络流量 |
3.3.2 过程层网络网络流量计算分析 |
3.4 交换机配置原则 |
3.4.1 交换机功能要求 |
3.4.2 交换机配置策略 |
3.4.3 交换机组屏策略 |
3.5 过程层交换机配置方案 |
3.6 单间隔和多间隔配置交换机的技术经济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组网方案设计 |
4.1 网络优化需求分析 |
4.2 网络结构简化方案 |
4.2.1 简化原则 |
4.2.2 简化前提 |
4.2.3 网络结构 |
4.2.4 网络特点 |
4.2.5 网络技术应用 |
4.3 网络性能分析 |
4.3.1 110kV变电站 |
4.3.2 220kV变电站 |
4.4 网络仿真设计 |
4.4.1 网络仿真建模 |
4.4.2 仿真对象 |
4.4.3 仿真参数 |
4.4.4 仿真需求 |
4.5 网络性能仿真与分析 |
4.5.1 稳态流量场景仿真 |
4.5.2 继电保护动作场景仿真分析 |
4.5.3 二次系统故障场景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组网方案应用实现 |
5.1 大石变工程概况 |
5.1.1 工程选址 |
5.1.2 建设规模 |
5.2 大石变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概况 |
5.2.1 全站自动化系统设备概况 |
5.2.2 主变间隔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 |
5.2.3 220电压等级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 |
5.2.4 110电压等级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 |
5.3 大石变自动化系统网络设计方案 |
5.3.1 三层两网方案分析 |
5.3.2 三层一网方案分析 |
5.3.3 两种网络方案比较 |
5.4 大石变自动化系统网络成效分析 |
5.4.1 安全性分析 |
5.4.2 稳定性分析 |
5.4.3 实时性分析 |
5.4.4 经济效益分析 |
5.4.5 社会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1 发表的学术论文 |
3.2 申请(授权)专利 |
3.3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
(9)重载铁路供电培训辅助教学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重载铁路的发展 |
1.2.2 铁道供电实训系统的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牵引供电模拟实验平台的搭建 |
2.1 牵引供电系统 |
2.2 牵引网的供电方式与供电回路 |
2.2.1 直接供电方式 |
2.2.2 BT供电方式 |
2.2.3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
2.2.4 AT供电方式 |
2.3 牵引变电所负荷特性 |
2.3.1 电力机车的电气特性 |
2.3.2 牵引列车的负荷特性 |
2.3.3 牵引变电所负荷特点 |
2.4 电气化铁路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2.5 牵引供电模拟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三章 牵引变压器检测组件硬件设计 |
3.1 检测组件设计方案 |
3.1.1 检测组件设计要求及功能 |
3.1.2 检测组件总体规划 |
3.2 信号采集计量模块硬件设计 |
3.2.1 计量芯片的选择 |
3.2.2 电压与电流的模拟输入 |
3.2.2.1 电压调理电路 |
3.2.2.2 电流调理电路 |
3.2.3 电能脉冲输出 |
3.2.4 其他外围电路 |
3.3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3.3.1 主控芯片选择 |
3.3.2 JTAG调试接口 |
3.3.3 数据存储电路 |
3.3.4 串行通信接口 |
3.3.4.1 RS-232串口通信 |
3.3.4.2 RS-485串口通信 |
3.3.5 LCD数据显示电路 |
3.4 PCB的制作 |
第四章 牵引变压器检测组件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4.2 ATT7022C的读写程序 |
4.2.1 计量参数的读取 |
4.2.2 软件校表 |
4.3 数据存储和数据转换程序 |
4.3.1 IIC数据通信 |
4.3.2 原码与补码间的相互转换 |
4.4 LCD数据显示程序 |
第五章 实验与数据分析 |
5.1 牵引变压器检测组件的检定 |
5.2 牵引供电实验平台带电运行 |
5.3 模拟实验数据分析 |
5.3.1 负载平衡 |
5.3.2 负载非平衡 |
5.3.3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稳瞄系统发展现状 |
1.3 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稳瞄技术分析 |
1.3.1 稳瞄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稳瞄系统中的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上反稳定平台稳定机理研究 |
2.1 二自由度陀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2 二自由度陀螺仪类型 |
2.2.1 积分陀螺 |
2.2.2 测试陀螺 |
2.3 上反稳瞄系统原理分析 |
2.3.1 稳定用惯性元件原理 |
2.3.2 稳像机理 |
2.3.3 瞄准线稳定原理 |
2.3.4 瞄准线操纵原理 |
2.3.5 半角机构的实现方案 |
2.3.6 上反稳瞄系统瞄准线随动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反稳瞄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架构 |
3.2 双轴陀螺稳定平台设计 |
3.2.1 关键重要元件选型设计 |
3.2.2 U型架及横梁设计 |
3.3 稳瞄控制组合设计 |
3.3.1 稳瞄控制功能设计 |
3.3.2 控制组合硬件设计 |
3.4 稳瞄控制软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反稳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被控对象机械特性对稳瞄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4.1.1 传动刚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2 机械谐振对伺服系统特性的影响 |
4.1.3 摩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PID鲁棒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
4.2.1 速率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
4.2.2 速率积分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
4.3 指令内模控制器设计 |
4.3.1 控制基础 |
4.3.2 “指令内模”控制器稳定系统的设计 |
4.3.3 “阶跃内模”控制系统设计 |
4.4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4.1 滑动模态定义及数学表达 |
4.4.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 |
4.4.3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陀螺去噪仿真研究 |
5.1 陀螺噪声分析和滤波方法研究 |
5.2 小波滤波方法应用研究 |
5.2.1 小波分析 |
5.2.2 小波的性质 |
5.2.3 小波变换的去噪原理 |
5.3 小波去噪的仿真分析 |
5.3.1 不同阈值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5.3.2 不同小波分解层次的仿真结果 |
5.3.3 消噪方法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
6.1 可靠性设计机理 |
6.2 可靠性参数体系 |
6.3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建模 |
6.3.1 流程设计 |
6.3.2 数学模型假设和条件 |
6.3.3 数学模型构建 |
6.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
6.4.1 可靠性指标分配 |
6.4.2 稳瞄控制组合可靠性预计 |
6.4.3 上反射镜组件可靠性预计 |
6.4.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预计 |
6.5 上反稳瞄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
6.6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术技术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7.1 瞄准线运动特性分析 |
7.2 安装基座振动及射击冲击特性试验 |
7.2.1 跑车振动试验 |
7.2.2 射击冲击试验 |
7.3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7.3.1 瞄准线电气工作角度 |
7.3.2 瞄准线自身抖动幅度 |
7.3.3 瞄准线漂移速度 |
7.3.4 最小瞄准速度 |
7.3.5 最大瞄准速度 |
7.3.6 瞄准线稳定误差 |
7.3.7 抗振性试验要求 |
7.3.8 抗冲击试验要求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主要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微机测控装置硬件新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机状态参数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 过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2]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D]. 贾婷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3]iFIX监控系统在联合站的设计与应用[D]. 宋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4]地铁制动系统测试试验台设计[D]. 程佳.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5]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线布局与装夹机械手的设计研究[D]. 鲁冠宏.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9)
- [6]乌兰北郊220kV变电站综自改造可行性研究[D]. 南洲江. 长春工业大学, 2018(12)
- [7]数字化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组网技术分析[D]. 张鹏宇.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8]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设计方案研究[D]. 刘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9]重载铁路供电培训辅助教学装置的研制[D]. 陈志强.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03)
- [10]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姚兆. 东北大学, 2018(01)
标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微机保护装置论文; 组网技术论文; 微机保护论文; 牵引电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