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

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

一、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文献综述)

汤冬静[1](2014)在《威海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检测威海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的感染状况,以探讨UU、CT感染与女性不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12月在威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731例为不孕组,同期在体检中心查体的已生育健康女性200例做为对照组,采集宫颈分泌物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PCR)行UU-DNA、CT-DNA定量检测。结果(1)不孕症病因分析:731位不孕症患者中以输卵管性不孕最多,占49.7%,排卵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不孕患者及其他病因患者分别占32.4%、5.6%、8.2%和4.1%。(2)不孕组UU、CT及UU+CT的感染率分别为53.9%(394/731)、29.8%(218/731)和12.6%(92/731),对照组为24%(48/200)、17.5%(35/200)和5%(10/200),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3)年龄分布:731例患者中26-30岁年龄组的UU、CT、UU+CT的感染率最高分别占25.2%、15.3%、7.3%;31-35岁年龄组次之,分别占16.8%、12.2%、4.4%;20-25岁年龄组分别占3.4%、0.8%、0.4%;36-40岁年龄组分别占6.3%、1.1%、0.4%;41-45岁年龄组分别占2.2%、0.4%、0.1%。结论威海地区女性不孕患者UU、CT、UU+CT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表明UU、CT感染与女性不孕有一定的相关性;UU、CT检测应成为不孕症的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

姜慧芬,周林福,潘建平[2](2010)在《沙眼衣原体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沙眼衣原体(Ct)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具有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相似的细胞壁,含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严格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沙眼衣原体是一种能够通过滤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具有两种形态:在细胞外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为原体;在细胞内进行复制、无传染性的为始体。它可以引起非淋球菌尿道炎等许多泌尿生殖道相关疾病,近年来其感染率和危害性已超过淋病奈瑟菌而居性传播疾病之首,眼部衣原体侵入人体眼结膜和角膜引起沙眼和包涵体结膜炎,是世界范围致盲的首要病因。约80%的被感染女性无临床症状,感染反复迁移,造成病理改变,可导致复杂的并发症。因此,早期、简便、快速、特异地发现Ct,对临床的诊断,疾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其流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沙眼衣原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培养法,免疫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法。

姜慧芬[3](2010)在《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和活性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沙眼、非淋球菌尿道炎和许多泌尿生殖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其18个血清型都具有一个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 MembraneProtein,MOMP),不仅在介导Ct黏附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ompA基因是编码Ct MOMP的结构基因。因此,根据ompA基因的特异性,制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MOMP抗原,对研究Ct的致病机制、临床快速诊断Ct感染的试剂盒研发、肽芯片及疫苗制备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Ct 18个血清型ompA基因的碱基序列,B型ompA基因与其它型别相比,其表达产物有2-3个氨基酸的差异,因此确定选用B/TW-5 ompA表位,共62个氨基酸。并根据大肠杆菌的偏好密码子优化、设计并合成碱基序列,使得拟表达的目的基因序列能够较好地与原核表达系统相匹配,提高表达效率。通过目的基因片段与pET-41a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得到了分子量约为34KD的重组蛋白,并将选定的表达株放大培养,采用柱层析方法纯化重组蛋白,确定了结合缓冲液:Na2H PO4:NaH2PO4 3:2(20mmol/L),8M/L尿素,5mmol/L咪唑,pH8.0;洗脱缓冲液:Na2H PO4:NaH2PO4 3:2(20mmol/L),8M/L尿素,500mmol/L咪唑,pH8.0,分别用5%,10%,15%,20%,25%,洗脱液梯度洗涤样品,是比较合适的纯化目的蛋白的条件。纯化后蛋白用ELIS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7.8%。

任秀柳,鞠晓红[4](2008)在《解脲脲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解脲脲原体(Uu)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之一,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是除衣原体外第二位病原体。Uu除可通过两性接触传播,还可经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死胎、先天缺陷,并与不孕症有关。因此及时准确的病原学检测对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检测Uu的方法较多,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孙振平[5](2006)在《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的新进展》文中认为

姜磊,李志坚[6](2003)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文中指出

喻海忠,牛静娟,陈美荣[7](2001)在《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方法用来诊断泌尿生殖道中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方法:用微孔渗漏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DFA)检测泌尿生殖道中CT。结果:微孔渗漏法阳性率为 25. 87%, PCR法阳性率为 34. 28%,而 DFA法仅为 25. 24%,且微孔渗漏法不需要特殊仪器,测定时间短,工作量小,灵敏度高。微孔渗漏法与DFA二者阳性率无显着性差别(P<0.05)。PCR与DFA二者阳性率有显着性差别(P<0.01)。结论: 因此微孔渗漏法与 PCR法联合检测泌尿生殖道中 CT具有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的优点。

二、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提纲范文)

(1)威海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材料与试剂
        1.2.1 仪器
        1.2.2 试剂与耗材
        1.2.2.1 试剂
        1.2.2.2 耗材
    1.3 试验方法与步骤
        1.3.1 不孕症患者病因分析
        1.3.2 标本采集
        1.3.3 DNA提取
        1.3.3.1 质控品处理
        1.3.3.2 阳性定量参考品处理
        1.3.3.3 标本处理
        1.3.4 PCR扩增
        1.3.5 结果判定
        1.3.6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女性不孕病因分析
    2.2 不孕症患者UU和CT感染情况
    2.3 不孕症患者中UU、CT感染的年龄分布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和活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表
目次
1 引言
    1.1 实验室诊断方法
    1.2 OMPA基因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路线
2 CT OMPA基因优化、合成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2.1 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3 重组蛋白在E.COL I BL21(DE3)中的表达和纯化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4 重组蛋白ELISA分析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解脲脲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法
    1.1 液体培养
    1.2 固体培养
2 分子生物学技术
    2.1 PCR技术
    2.2 TDI-FP技术
3 其它方法
    3.1 微孔渗漏法
    3.2 免疫组化法

(6)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培养:
2.直接涂片镜检法:
3.糖原试验:
4.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法:
5.聚合酶链反应 (PCR) :
6.连接酶链反应 (LCR) :

四、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威海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调查[D]. 汤冬静. 青岛大学, 2014(12)
  • [2]沙眼衣原体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姜慧芬,周林福,潘建平.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0(04)
  • [3]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和活性鉴定[D]. 姜慧芬. 浙江大学, 2010(08)
  • [4]解脲脲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任秀柳,鞠晓红.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8(03)
  • [5]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的新进展[J]. 孙振平. 中国基层医药, 2006(09)
  • [6]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J]. 姜磊,李志坚.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01)
  • [7]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J]. 喻海忠,牛静娟,陈美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01)

标签:;  

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眼衣原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